暮色斜阳,秋风渐冷,窗外满庭香枫似火。打眼望去,入目一片殷红。那颜色红得像血。萧弘望着那片红色,只觉得呼吸间胸中仿佛压着团火,烧得肺里生疼。一阵咳嗽牵动了伤势,他按住胸口皱眉喘息了片刻,倒是彻底痛醒了。
“后悔了没?”冷凝川冷声问道。眼盲之人感官敏锐,从呼吸节奏的变化他就知道萧弘醒了。戍守边疆十余载,多少次舍生忘死浴血沙场,最终换来天子无端猜忌,落得一个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他想知道他这个便宜师侄后悔了没有。
“后悔了就跟我走。这天下谁愿意守谁守去吧!门口那几个北辰卫拦不住你。”冷凝川又添了一句,显然心情不佳。
萧弘朝他看去。双目失明的老剑客独自坐在光线暗淡的角落,如第一次见他时一般,披着一身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傲孤寒。那冷傲孤寒之下,是江湖人的血性和义气。
“不悔。”萧弘轻声答道。
“哼……”冷凝川冷哼一声,“我那师兄有一句话说得不错。这朝廷就像一汪泥潭。狗皇帝昏聩多疑。那些个掌权的只想着争权夺利,尔虞我诈。你有心护国护民就落了这么个下场。还不后悔?”
萧弘半晌不语。大晏建国以来历经三百余年,由盛转衰。如今天子昏聩,朝廷腐败,外有强敌,内有叛乱,天下危如累卵。然而苍生何辜?
“这天下不该如此。总要有人做些什么。”沉默良久,他低声答道。“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有所为。为天下,血可洒,头可抛。”他看向靠在床头睡得正沉的阿离和她怀中的小小,“我只担心连累了她们。”
早就知道他是个认死理的,冷凝川倒也毫不意外,只拍了拍倚在一旁的剑,“给我记好了。师叔虽老,宝刀不老。有我在,没什么好担心的。你要是什么时候后悔了,师叔去替你砍了那狗皇帝!”
君子重诺,一诺千金。冷凝川从不轻易向人承诺什么。萧弘闻言心中一热,轻轻点了点头。
也不知是梦到了什么,小公主在睡梦中突然大吼一声“狗皇帝,纳命来!”
韩宗耀被这一嗓子惊醒,往旁边一歪就从椅子上栽了下来,摔得“嗷~”的一声。
这下都醒了。大家伙一阵沉默,只剩窗外风声与枫叶簌簌作响。
从北地快马加鞭赶回临兴,一路上也没怎么休息。沈郁离这一觉把脑子都睡晕了。醒来捧着怀里的小胖妞呆愣半晌,好一会儿才掩口打了个呵欠彻底醒过味儿来。揉了揉小家伙那一脑袋柔软的小卷毛,她连声哄着“宝宝乖乖。”把小小放在萧弘身边,腾出一只手来,又摸了摸他的额头,一边说着“还有些烫。”一边自顾自地起身给他倒水。
小小扑进他怀里“爹爹爹爹”地叫个不停。萧弘把小家伙揽进怀里,应了一声,看着阿离泰然自若的样子,不由得问道:“阿离是不是梦到什么了?”
“没有呀……”沈郁离一脸无辜地回过头来,将水端到他面前,又扶他坐起来一些,在他背后垫了个软枕。
见他醒了,韩宗耀从地上爬起来,揉了揉摔疼的屁股,吸吸鼻子,两眼一红,哀哀叫了声“将军”就要跟着小小也往上扑。
霍莹这些天没白跟着冷师叔开小灶,身手突飞猛进,行云流水般地给他来了个半路拦截。
“韩二哥,你都多大个人了?毛手毛脚的凑什么热闹?”
这一说给韩宗耀闹了个满脸通红。霍莹看了看哥哥又看了看公主姐姐,突然福至心灵,一把揪住韩宗耀,“程老说过,哥哥醒了要叫他过来。咱们快去,走走走走……”
韩宗耀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她扯了出去。霍莹转身关门,顺手把独自散发冷气的冷师叔也拽了出去。没一会儿,又一阵风似的转回来把小小也一道抱走了。
房门一开一合,只留下一片寂静。沈郁离低头一笑,自言自语般嘀咕了句“莹儿就是贴心。”转身在床边坐下,仔细看了看萧弘的脸色,轻声说道:“先喝点水吧。”
他背上的刑伤是怎么来的,沈郁离已经从韩宗耀那里问出了个大概。她知道他待几位将军素来亲如手足,军中出了这种事情定然不想多说,便一句也没有提过。刑伤虽重,却也只是伤了皮肉。真正令人担心的是雨中受刑再次触发了他心肺处的旧患。程老军医说过,京城秋冬两季湿冷,本就容易引发旧伤。而这伤最怕的就是反复发作。若是一再触发,只怕会成沉疴宿疾。这两天程老军医脸黑得堪比锅底。她实在担心极了。
萧弘摇了摇头,侧过头去咳喘了片刻,又拉起她的手去看那缠绕得细细密密的绷带。小公主执笔抚琴的手仿佛青葱白玉一般白皙纤细。掌心磨破的伤被从新包扎过。新换的绷带干爽纯白,不再透出血色。他却还是心疼极了。
“早就结痂了,不疼了,都好了。”沈郁离连声哄着,想将手抽回去,却被他握得更紧。
她实在不明白这么点伤有什么值得他纠结个没完没了的。半晌才听他说道:“你遇险的时候,我都不在你身边。”
“在的。”她想了想,靠过来用额头轻轻抵住他的额头,“你送我的鹰,你送我的马,你送我的匕首都在。还有妙珠、江虎他们一路尽心尽力的护卫着,薛将军也特意增派了卫队的人手……你一直都在,就在我脑海里,和我在一起。”
就像冬夜中不灭的火,小公主总能不经意的在他心中点燃一片温暖。萧弘把她拉近了些,揽进怀里,低头轻吻她的额角。沈郁离就势靠在他身前,喂他喝了点水,又温存了片刻,才说起这些天的事情。
得知盟约遗失,朝中人心惶惶,皇帝当天晚上便派了一队人马前往苍州一带寻找魏王世子沈行谨和盟书的下落。文武大臣们都在担心达钽人再次南侵,谁料北疆还没动静,江南的暴乱却是闹得更凶了。一大早天还没亮就有江南急报到了京中。巨灵教叛军已经一举攻陷了上虞,又乘胜进攻会稽,杀了会稽太守于庆之。东南八郡竟纷纷举兵响应。兴修水利一事被迫停工。不少强征来的劳役也加入了叛党。巨灵教如今兵力猛增,一路长驱直入,杀戮抢掠,直向京都临兴而来。江南各州郡数名官员联名奏请朝廷火速出兵平叛。天子一早急召百官入朝商议,最终决定由扬武将军胡伯雄领兵南下,并令暂驻京畿的十万镇北军自成一军,暂由萧弘麾下的威远将军韩宗烈统领,继续拱卫皇城。
皇帝的意思无疑是要在架空萧弘的同时在朝中培植其他武将。如此一来,虽然萧弘麾下仍有镇北军二十万主力大军,但他被困在广宁王府,苍州又路途遥远,就算有兵也不易调遣。
“阿离觉得胡伯雄如何?”萧弘问。
沈郁离微微摇了摇头,“听说他父亲年少时有过一段荒唐日子,还未及弱冠便和花街柳巷的歌女珠胎暗结。那女子抱着孩子找上门来,他又不认,反诬那女子趋炎附势,攀附权贵。这事情在当时闹得满城风雨。他祖父觉得有辱门楣,面上无光,令人将他生母杖毙,把他送去乡下寄养,直到弱冠之年才准回到京城。尹氏大军兵临城下时我曾与他一起守城。胡伯雄虽然作战勇猛,但戾气太重,过于急功近利,算不得良将。派他领兵,朝中不少老臣都曾出言反对,但皇帝一意孤行,谁劝都不肯听。”
“江南如今局势复杂,除了水患、饥荒、瘟疫、流民,还有水匪肆虐。胡伯雄领兵经验尚浅,这时候派他去平叛,一旦战事失利,只怕会死伤无数。”萧弘说着又有些咳嗽。
沈郁离心中一紧,摸了摸他的额头,还是烧得厉害。
“事已至此……也只能盼着胡伯雄挑起这个担子,旗开得胜了……”这话说完她自己心里都没底。怕他忧心,她垂下眼帘,低声劝道:“程老军医说了,伤在心肺,最怕这般反反复复发作。乖乖休息,你先把身体养好才是最重要的。”
萧弘哪里是肯乖乖休息的人,虽点头应了,却无法真的放下心事。
“还有使团返京途中遇袭的事情……”
“我会去查。”沈郁离说着将锦被拉高,为他掖好被角。
“要怎么查?”
沈郁离微微一笑,“放心吧,我有我的办法。”
---
她自然有她的办法。生于皇家的女儿怎会不知驭权之术?那些明里暗里的手段和方法,她或许未曾亲手施展,但绝非不懂,更不是不会。如今一桩桩事情都冲着她身边最重要的人而来,便再没有什么值得犹豫或顾忌的了。
从广宁王府出来,天色已经不早了。魏王沈洵离京养病,身边只带了老典军陈大勇等寥寥数人;魏王府管事王忠则留守府中,将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沈郁离从广宁王府出来,目光仿佛不经意间扫过奉命守在门前的那队北辰卫,不慌不忙上了王管事派来接她的马车。回府换了件衣服,她又从侧门悄然转上另一辆不起眼的马车。马车驶入西市后,七拐八绕进了一条幽深的暗巷。巷子深处,有个头戴斗笠的高大身影靠在墙边,仿佛已经等候多时了。
沈郁离下车走了过去。离得近了,才看到那高大男子冰冷的五官,以及他脸上横断左眉还在渗血的伤。这人正是她口中已经死在北境的北辰卫统领孙鹤行。
“后悔了没?”冷凝川冷声问道。眼盲之人感官敏锐,从呼吸节奏的变化他就知道萧弘醒了。戍守边疆十余载,多少次舍生忘死浴血沙场,最终换来天子无端猜忌,落得一个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他想知道他这个便宜师侄后悔了没有。
“后悔了就跟我走。这天下谁愿意守谁守去吧!门口那几个北辰卫拦不住你。”冷凝川又添了一句,显然心情不佳。
萧弘朝他看去。双目失明的老剑客独自坐在光线暗淡的角落,如第一次见他时一般,披着一身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傲孤寒。那冷傲孤寒之下,是江湖人的血性和义气。
“不悔。”萧弘轻声答道。
“哼……”冷凝川冷哼一声,“我那师兄有一句话说得不错。这朝廷就像一汪泥潭。狗皇帝昏聩多疑。那些个掌权的只想着争权夺利,尔虞我诈。你有心护国护民就落了这么个下场。还不后悔?”
萧弘半晌不语。大晏建国以来历经三百余年,由盛转衰。如今天子昏聩,朝廷腐败,外有强敌,内有叛乱,天下危如累卵。然而苍生何辜?
“这天下不该如此。总要有人做些什么。”沉默良久,他低声答道。“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有所为。为天下,血可洒,头可抛。”他看向靠在床头睡得正沉的阿离和她怀中的小小,“我只担心连累了她们。”
早就知道他是个认死理的,冷凝川倒也毫不意外,只拍了拍倚在一旁的剑,“给我记好了。师叔虽老,宝刀不老。有我在,没什么好担心的。你要是什么时候后悔了,师叔去替你砍了那狗皇帝!”
君子重诺,一诺千金。冷凝川从不轻易向人承诺什么。萧弘闻言心中一热,轻轻点了点头。
也不知是梦到了什么,小公主在睡梦中突然大吼一声“狗皇帝,纳命来!”
韩宗耀被这一嗓子惊醒,往旁边一歪就从椅子上栽了下来,摔得“嗷~”的一声。
这下都醒了。大家伙一阵沉默,只剩窗外风声与枫叶簌簌作响。
从北地快马加鞭赶回临兴,一路上也没怎么休息。沈郁离这一觉把脑子都睡晕了。醒来捧着怀里的小胖妞呆愣半晌,好一会儿才掩口打了个呵欠彻底醒过味儿来。揉了揉小家伙那一脑袋柔软的小卷毛,她连声哄着“宝宝乖乖。”把小小放在萧弘身边,腾出一只手来,又摸了摸他的额头,一边说着“还有些烫。”一边自顾自地起身给他倒水。
小小扑进他怀里“爹爹爹爹”地叫个不停。萧弘把小家伙揽进怀里,应了一声,看着阿离泰然自若的样子,不由得问道:“阿离是不是梦到什么了?”
“没有呀……”沈郁离一脸无辜地回过头来,将水端到他面前,又扶他坐起来一些,在他背后垫了个软枕。
见他醒了,韩宗耀从地上爬起来,揉了揉摔疼的屁股,吸吸鼻子,两眼一红,哀哀叫了声“将军”就要跟着小小也往上扑。
霍莹这些天没白跟着冷师叔开小灶,身手突飞猛进,行云流水般地给他来了个半路拦截。
“韩二哥,你都多大个人了?毛手毛脚的凑什么热闹?”
这一说给韩宗耀闹了个满脸通红。霍莹看了看哥哥又看了看公主姐姐,突然福至心灵,一把揪住韩宗耀,“程老说过,哥哥醒了要叫他过来。咱们快去,走走走走……”
韩宗耀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她扯了出去。霍莹转身关门,顺手把独自散发冷气的冷师叔也拽了出去。没一会儿,又一阵风似的转回来把小小也一道抱走了。
房门一开一合,只留下一片寂静。沈郁离低头一笑,自言自语般嘀咕了句“莹儿就是贴心。”转身在床边坐下,仔细看了看萧弘的脸色,轻声说道:“先喝点水吧。”
他背上的刑伤是怎么来的,沈郁离已经从韩宗耀那里问出了个大概。她知道他待几位将军素来亲如手足,军中出了这种事情定然不想多说,便一句也没有提过。刑伤虽重,却也只是伤了皮肉。真正令人担心的是雨中受刑再次触发了他心肺处的旧患。程老军医说过,京城秋冬两季湿冷,本就容易引发旧伤。而这伤最怕的就是反复发作。若是一再触发,只怕会成沉疴宿疾。这两天程老军医脸黑得堪比锅底。她实在担心极了。
萧弘摇了摇头,侧过头去咳喘了片刻,又拉起她的手去看那缠绕得细细密密的绷带。小公主执笔抚琴的手仿佛青葱白玉一般白皙纤细。掌心磨破的伤被从新包扎过。新换的绷带干爽纯白,不再透出血色。他却还是心疼极了。
“早就结痂了,不疼了,都好了。”沈郁离连声哄着,想将手抽回去,却被他握得更紧。
她实在不明白这么点伤有什么值得他纠结个没完没了的。半晌才听他说道:“你遇险的时候,我都不在你身边。”
“在的。”她想了想,靠过来用额头轻轻抵住他的额头,“你送我的鹰,你送我的马,你送我的匕首都在。还有妙珠、江虎他们一路尽心尽力的护卫着,薛将军也特意增派了卫队的人手……你一直都在,就在我脑海里,和我在一起。”
就像冬夜中不灭的火,小公主总能不经意的在他心中点燃一片温暖。萧弘把她拉近了些,揽进怀里,低头轻吻她的额角。沈郁离就势靠在他身前,喂他喝了点水,又温存了片刻,才说起这些天的事情。
得知盟约遗失,朝中人心惶惶,皇帝当天晚上便派了一队人马前往苍州一带寻找魏王世子沈行谨和盟书的下落。文武大臣们都在担心达钽人再次南侵,谁料北疆还没动静,江南的暴乱却是闹得更凶了。一大早天还没亮就有江南急报到了京中。巨灵教叛军已经一举攻陷了上虞,又乘胜进攻会稽,杀了会稽太守于庆之。东南八郡竟纷纷举兵响应。兴修水利一事被迫停工。不少强征来的劳役也加入了叛党。巨灵教如今兵力猛增,一路长驱直入,杀戮抢掠,直向京都临兴而来。江南各州郡数名官员联名奏请朝廷火速出兵平叛。天子一早急召百官入朝商议,最终决定由扬武将军胡伯雄领兵南下,并令暂驻京畿的十万镇北军自成一军,暂由萧弘麾下的威远将军韩宗烈统领,继续拱卫皇城。
皇帝的意思无疑是要在架空萧弘的同时在朝中培植其他武将。如此一来,虽然萧弘麾下仍有镇北军二十万主力大军,但他被困在广宁王府,苍州又路途遥远,就算有兵也不易调遣。
“阿离觉得胡伯雄如何?”萧弘问。
沈郁离微微摇了摇头,“听说他父亲年少时有过一段荒唐日子,还未及弱冠便和花街柳巷的歌女珠胎暗结。那女子抱着孩子找上门来,他又不认,反诬那女子趋炎附势,攀附权贵。这事情在当时闹得满城风雨。他祖父觉得有辱门楣,面上无光,令人将他生母杖毙,把他送去乡下寄养,直到弱冠之年才准回到京城。尹氏大军兵临城下时我曾与他一起守城。胡伯雄虽然作战勇猛,但戾气太重,过于急功近利,算不得良将。派他领兵,朝中不少老臣都曾出言反对,但皇帝一意孤行,谁劝都不肯听。”
“江南如今局势复杂,除了水患、饥荒、瘟疫、流民,还有水匪肆虐。胡伯雄领兵经验尚浅,这时候派他去平叛,一旦战事失利,只怕会死伤无数。”萧弘说着又有些咳嗽。
沈郁离心中一紧,摸了摸他的额头,还是烧得厉害。
“事已至此……也只能盼着胡伯雄挑起这个担子,旗开得胜了……”这话说完她自己心里都没底。怕他忧心,她垂下眼帘,低声劝道:“程老军医说了,伤在心肺,最怕这般反反复复发作。乖乖休息,你先把身体养好才是最重要的。”
萧弘哪里是肯乖乖休息的人,虽点头应了,却无法真的放下心事。
“还有使团返京途中遇袭的事情……”
“我会去查。”沈郁离说着将锦被拉高,为他掖好被角。
“要怎么查?”
沈郁离微微一笑,“放心吧,我有我的办法。”
---
她自然有她的办法。生于皇家的女儿怎会不知驭权之术?那些明里暗里的手段和方法,她或许未曾亲手施展,但绝非不懂,更不是不会。如今一桩桩事情都冲着她身边最重要的人而来,便再没有什么值得犹豫或顾忌的了。
从广宁王府出来,天色已经不早了。魏王沈洵离京养病,身边只带了老典军陈大勇等寥寥数人;魏王府管事王忠则留守府中,将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沈郁离从广宁王府出来,目光仿佛不经意间扫过奉命守在门前的那队北辰卫,不慌不忙上了王管事派来接她的马车。回府换了件衣服,她又从侧门悄然转上另一辆不起眼的马车。马车驶入西市后,七拐八绕进了一条幽深的暗巷。巷子深处,有个头戴斗笠的高大身影靠在墙边,仿佛已经等候多时了。
沈郁离下车走了过去。离得近了,才看到那高大男子冰冷的五官,以及他脸上横断左眉还在渗血的伤。这人正是她口中已经死在北境的北辰卫统领孙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