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游牧生活,移动母巢
巡视珊瑚礁周边的成体直螺角石只剩下一只,而另一只则在早先带着大部分幼体撤离。喷水推进系统全力运转,带动近九米长的庞大身躯缓缓消失在视野中。
但林易也并非什么都没做。成体直螺角石自顾自的带着幼体离开,却并没有发现,珊瑚礁间,一道渺小的身影缓缓摆动着划水足游出,悄悄附上了直螺角石的壳体。
小东西的外形与工虿的前身-短翅鲎模版类似。但体型却比原版短翅鲎还要渺小,仅有不到十厘米长,这个体型的节肢动物哪怕放在林易前世生活的时代也不会太过引人注目。
但这只特殊的小工虿基因序列中被林易整合了宽角螺的腹足相关基因片段,形成了类似后世昆虫爪垫的结构,让它们的整个腹部能紧紧吸附在硬物的表面上,一如宽角螺吸附在海林檎的花萼状本体表面。
直螺角石的游动速度不慢,喷水推进系统运作时更是不符合体型的快。
强劲的水流迎面而来,让小工虿不得不尽力伏低身形,紧紧吸附在角石壳体上,尽力让自己不被水流冲走。
好在节肢动物的复眼也被几丁质外骨骼包裹其中,倒是不用担心被吹的睁不开眼。小工虿一对与身躯相比不成比例发达,让它的头部看起来像只大号苍蝇的复眼眼观无数路,默默观察着附近的环境。
因为林易的意识连接着巢群下的所有个体,他可以通过意识网络轻松获得这只“间谍”工虿的实时位置信息。
就仿佛在直螺角石身上安装了一个精准的定位器,如果它返回巢群的集中区域,就能让虿族巢群后续的大军能轻松确定直螺角石巢群集中的位置。
……
跟随直螺角石前进了一段距离,复眼中出现了其他角石的身影。硕大的,比直螺角石还要大出一号的身影大张着触腕,而触腕之间却连着一层特殊的外套膜,而触腕内侧细密的齿状突起被拉长形成了细密的须状结构,说明其是一种滤食性生物。
直螺角石的目光扫过这些巨大滤食性角石,却不闻不问的依然继续前行,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攻击欲望。而对方见直螺角石前来,也不慌不忙,没有任何躲避的意思。
以直螺角石的攻击力,拿下同等大小的滤食性生物不是问题。
如此互不干扰,仿佛习以为常的行为说明,对方也是直螺角石所属巢群下的个体。
林易前世时,由于大型角石并未保存软体与喙的化石,房角石等大型角石类的食性无从得知。但最主流的说法是,它们是类似海神盔虾的温顺滤食巨兽。
但起码林易见过的,应该是房角石的硕大触须巨兽是底栖嗑三叶虫的掠食者,却没想到以这种方式见到了滤食性的巨型角石。
继续向前,更多的滤食性角石大张着十条被外套膜连接在一起的触腕将大量海水连同浮游生物包裹在内,再将海水挤出,滤出其中的浮游生物。不少角石幼体围绕其侧,轻灵的游动着。() ()
而再向前,更多的,各种体型的直螺角石出现在视线中。
林易简单的将体长约在两米以下的称之为幼体,两米至四米的称之为青年体,而四米至七米则称为亚成体,七米以上的则是成体。
似乎是接近了直螺角石巢群的核心领地,不时可见巨大的成体与亚成体携带着大块猎物回归。
还有些卵在下方的水域中漂浮着。那些幼体正用触腕调整着这些卵的位置,并持续带动水流,让卵附近的海水保持着足够的氧含量。
而角石群间,一具漂浮在水中的庞然大物分外显眼。
其核心是一個形状让林易感到十分熟悉的蜂巢状物体,而周边则向外辐射延伸出六根硕大的圆锥形壳体,每根都与直螺角石和那些滤食角石的壳体一般无二。
还有几只成体直螺角石的触腕正缠绕在蜂巢状物体上,漏斗中喷出水流,如拖船般拖动这个形如六芒星的奇怪物体在水中缓缓移动。
大量直螺角石幼体在物体附近穿行着,将大量不知从什么生物尸体上撕扯下的肉块塞进物体表面的孔洞中,而物体表面的孔洞中也产出一颗颗硕大的卵,随即就被幼体角石们用触腕缠住带走。
毫无疑问,这个熟悉的物体,正是母巢!而直螺角石的巢群似乎对其进行了改造,通过暴力为其加装角石含有气室的壳体,让其能漂浮在水中。
这也让林易对直螺角石所属巢群的生活方式有了猜想-它们大抵是一种具有游牧习性的物种。
或许是过大的体量导致固定的领地无法供养巢群,这些直螺角石可能会拖拽着母巢在各片海域间游荡,在富饶的海域暂时驻扎并扫荡一段时间,同时在这段时间产下卵。
而当卵全部孵化,一片海域的食物资源也被这群角石鬼子进村般的扫荡消耗干净,再继续拖拽着母巢前往下一片海域,周而复始。
这也意味着林易与它们必将不死不休。蝗虫过境式的扫荡必定不会放过虿族巢群规模如此庞大的目标。两个进化程度远超时代的巢群之间,必然会有一场战争。
无论如何,林易都需要集结足够的兵力,至少是击退直螺角石巢群,让其改变行进扫荡的方向。并且,关于直螺角石巢群的漂浮母巢也让他有些感兴趣。
他有种感觉,似乎是来自基因深处本能的渴望,自己一方巢群的母巢若是吸收了直螺角石巢群的母巢,或许会发生什么变化-或者说,进化。
想着,后方,由母虿与兵虿组成的“混合远征舰队”微微改变了方向,向着直螺角石巢群的母巢所在地径直杀来。
在兵虿占据绝对数量优势的情况下,林易有信心与直螺角石巢群一战,起码要让对方知难而退,向其它方向进军。而若是能在那具漂浮母巢上趁乱撕扯下一块,由自己的母巢吸收,就再好不过了。
但林易也并非什么都没做。成体直螺角石自顾自的带着幼体离开,却并没有发现,珊瑚礁间,一道渺小的身影缓缓摆动着划水足游出,悄悄附上了直螺角石的壳体。
小东西的外形与工虿的前身-短翅鲎模版类似。但体型却比原版短翅鲎还要渺小,仅有不到十厘米长,这个体型的节肢动物哪怕放在林易前世生活的时代也不会太过引人注目。
但这只特殊的小工虿基因序列中被林易整合了宽角螺的腹足相关基因片段,形成了类似后世昆虫爪垫的结构,让它们的整个腹部能紧紧吸附在硬物的表面上,一如宽角螺吸附在海林檎的花萼状本体表面。
直螺角石的游动速度不慢,喷水推进系统运作时更是不符合体型的快。
强劲的水流迎面而来,让小工虿不得不尽力伏低身形,紧紧吸附在角石壳体上,尽力让自己不被水流冲走。
好在节肢动物的复眼也被几丁质外骨骼包裹其中,倒是不用担心被吹的睁不开眼。小工虿一对与身躯相比不成比例发达,让它的头部看起来像只大号苍蝇的复眼眼观无数路,默默观察着附近的环境。
因为林易的意识连接着巢群下的所有个体,他可以通过意识网络轻松获得这只“间谍”工虿的实时位置信息。
就仿佛在直螺角石身上安装了一个精准的定位器,如果它返回巢群的集中区域,就能让虿族巢群后续的大军能轻松确定直螺角石巢群集中的位置。
……
跟随直螺角石前进了一段距离,复眼中出现了其他角石的身影。硕大的,比直螺角石还要大出一号的身影大张着触腕,而触腕之间却连着一层特殊的外套膜,而触腕内侧细密的齿状突起被拉长形成了细密的须状结构,说明其是一种滤食性生物。
直螺角石的目光扫过这些巨大滤食性角石,却不闻不问的依然继续前行,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攻击欲望。而对方见直螺角石前来,也不慌不忙,没有任何躲避的意思。
以直螺角石的攻击力,拿下同等大小的滤食性生物不是问题。
如此互不干扰,仿佛习以为常的行为说明,对方也是直螺角石所属巢群下的个体。
林易前世时,由于大型角石并未保存软体与喙的化石,房角石等大型角石类的食性无从得知。但最主流的说法是,它们是类似海神盔虾的温顺滤食巨兽。
但起码林易见过的,应该是房角石的硕大触须巨兽是底栖嗑三叶虫的掠食者,却没想到以这种方式见到了滤食性的巨型角石。
继续向前,更多的滤食性角石大张着十条被外套膜连接在一起的触腕将大量海水连同浮游生物包裹在内,再将海水挤出,滤出其中的浮游生物。不少角石幼体围绕其侧,轻灵的游动着。() ()
而再向前,更多的,各种体型的直螺角石出现在视线中。
林易简单的将体长约在两米以下的称之为幼体,两米至四米的称之为青年体,而四米至七米则称为亚成体,七米以上的则是成体。
似乎是接近了直螺角石巢群的核心领地,不时可见巨大的成体与亚成体携带着大块猎物回归。
还有些卵在下方的水域中漂浮着。那些幼体正用触腕调整着这些卵的位置,并持续带动水流,让卵附近的海水保持着足够的氧含量。
而角石群间,一具漂浮在水中的庞然大物分外显眼。
其核心是一個形状让林易感到十分熟悉的蜂巢状物体,而周边则向外辐射延伸出六根硕大的圆锥形壳体,每根都与直螺角石和那些滤食角石的壳体一般无二。
还有几只成体直螺角石的触腕正缠绕在蜂巢状物体上,漏斗中喷出水流,如拖船般拖动这个形如六芒星的奇怪物体在水中缓缓移动。
大量直螺角石幼体在物体附近穿行着,将大量不知从什么生物尸体上撕扯下的肉块塞进物体表面的孔洞中,而物体表面的孔洞中也产出一颗颗硕大的卵,随即就被幼体角石们用触腕缠住带走。
毫无疑问,这个熟悉的物体,正是母巢!而直螺角石的巢群似乎对其进行了改造,通过暴力为其加装角石含有气室的壳体,让其能漂浮在水中。
这也让林易对直螺角石所属巢群的生活方式有了猜想-它们大抵是一种具有游牧习性的物种。
或许是过大的体量导致固定的领地无法供养巢群,这些直螺角石可能会拖拽着母巢在各片海域间游荡,在富饶的海域暂时驻扎并扫荡一段时间,同时在这段时间产下卵。
而当卵全部孵化,一片海域的食物资源也被这群角石鬼子进村般的扫荡消耗干净,再继续拖拽着母巢前往下一片海域,周而复始。
这也意味着林易与它们必将不死不休。蝗虫过境式的扫荡必定不会放过虿族巢群规模如此庞大的目标。两个进化程度远超时代的巢群之间,必然会有一场战争。
无论如何,林易都需要集结足够的兵力,至少是击退直螺角石巢群,让其改变行进扫荡的方向。并且,关于直螺角石巢群的漂浮母巢也让他有些感兴趣。
他有种感觉,似乎是来自基因深处本能的渴望,自己一方巢群的母巢若是吸收了直螺角石巢群的母巢,或许会发生什么变化-或者说,进化。
想着,后方,由母虿与兵虿组成的“混合远征舰队”微微改变了方向,向着直螺角石巢群的母巢所在地径直杀来。
在兵虿占据绝对数量优势的情况下,林易有信心与直螺角石巢群一战,起码要让对方知难而退,向其它方向进军。而若是能在那具漂浮母巢上趁乱撕扯下一块,由自己的母巢吸收,就再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