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导师办公室位置前,第一次听到“实践班”这个活动时,方并蒂内心是抗拒的,但她知道,孟莲一定会参加,她没有推脱的资格。

    “实践班”这个策划是今年刚出的,由中文系和历史系两个院系大一到妍二的学生报名参加。

    今年学校增加了一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这个活动就是依据这个课程进行的延伸,投入实践中,让学生更好的去了解、认识自己国家的文化。

    实践班每个学期只收20名学生,课程老师根据学校的安排与外面选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地联系进行教学。

    通知要进行“实践班”合格考试的前一周,方并蒂被孟莲逼的背了一周的专业课知识。

    被学霸抓着补习了一个星期,方并蒂成功成为了那幸运的20个人中的一员。

    他们20个人的名字被贴在了学校中心广场的公告栏上,名字旁边,还标明了每个人的院系专业、年级。

    方并蒂原以为中文系学生和历史学生会是1:1的比例,但是上面那差异挺大的14和6这个数字,让中文系的学生受到了一定的挫折。

    其他人所在意的是中文系学生与历史系的学生第一战以惨败结尾,方并蒂所在意的是名单里那最后的两个名字。

    盯着上面的“江霁裴、齐子涵”名字,方并蒂有点接受不了,两个院系那么多学生,怎么就能被两个大一的新生占了名额。

    名单出来后的第二天,这个学期负责这门课程的老师就建了个群,班长把进群截图发到了群里,让没进群的人赶紧进去。

    方并蒂进群后没多久,带课老师就在群里发了公告。

    放下了手中书的方并蒂翻开了一旁孟莲记录的课程表。

    原本没课的一天,被加了课。

    …

    提前了十分钟来到早上通知的教室,压了压头上帽檐的方并蒂照常走到了后排坐下。

    方并蒂替孟莲差不多上了一个月的课,成功让孟莲那些同学们忘记了原来那个随和善解人意的孟大校花。

    打扮风格大变,全身都散发着生人勿近恐怖气场的“孟莲”,让所有同学都对她望而却步,就连原来玩的好的那两个朋友,开学一个月,也没有再和“孟莲”说过话。

    有人说孟莲是在暑假被男人伤害了,从此断情绝爱;也有人说,孟莲在为她的新男友守身如玉。

    至于新男友是谁,无人知晓。

    这间教室虽然是间小教室,但20个学生,还是让教室处于一个很宽阔的状态。

    并不是很熟的20个人,疏疏散散的坐在不同位置。

    踩点的江霁裴和齐子黎找到教室时,学生就只剩他两人没到。

    站在门口的带教老师热情的和他们打招呼。

    十分自来熟的江霁裴和齐子黎热切的回应面前他们并不知道叫什么的老师,“老师好”。

    教室内几乎每个位置都坐着陌生学长学姐,除了最角落那个带着帽子低着头的学姐,剩余的所有人都盯着最后走进来的江霁裴和齐子黎。

    被那么多陌生学长学姐盯着,站在门口的江霁裴和齐子黎一时不知脚该迈向哪里。

    两人还没想好往那走,教室外的老师就走了进来。

    这下顾不得那么多的江霁裴带着齐子黎去了教室内那唯一没望着他们的带着棒球帽学姐前面。

    上了讲台的老师笑着和他们做了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我是这个学期带你们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的老师,你们叫我黄老师就好”。

    “你们最感兴趣的应该就是这个学期要学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了吧,老师也不和你们卖关子,就直接和你们说,我们这个学期要学习的是“皮影戏””。

    课题内容一出,教室内顿时热闹了起来。

    大家激动的你一句他一句的向老师提问。

    “黄老师,是在学校学习吗?还是去专门的地方”?

    “黄老师,这个学期是包教会这个技能吗”?

    “黄老师,什么时候开始学啊”?

    “黄老师,我们的期末考试不会是要做出一出皮影戏吧”。

    …

    手肘撑着桌子,手托着下巴的方并蒂认真的盯着白板上黄老师刚刚写上“皮影戏”三个字。

    “皮影戏”,完全没接触过的知识点。

    脸上依旧保持着微笑的黄老师笑着望着台下这些手举的一个比一个高的学生们。

    敲了敲白板的她发出了这堂课的第一个提问。

    “同学们看起来对后面要学习的内容很感兴趣,这样吧,哪位同学可以给我解释一下你对“皮影戏”的了解,大概了解了同学们你们对它的了解,随后老师我再来解答你们所有的困惑”。

    上学时期,只要台上的老师说要提问,台下的人,一半都会默契的一同低着头。

    谁都知道老师也最爱挑不敢看她的学生,可不足的知识储备,实在让他们无法自信的与老师对视。

    一样的场景,老师自然而然也说着同样的对白。

    黄老师:“没人自愿,那我就随意点人了”。

    从教室的第一排看到了教室的最后一排,黄芷的视线最后停留在了最后排左边角落里带着黑色棒球帽,过肩的长发随意铺满了整个肩膀,穿着大码黑色宽松卫衣的女孩身上。

    “那就最后一排,那个带着黑色鸭舌帽的女生吧”。

    被点到名的那一瞬间,方并蒂有一刻的冲动想要把头上的帽子扯下。

    不过最后还是决定要脸,手搭在桌上缓缓站了起来。

    盯着黑板上的那三个字,方并蒂艰难的在进行着头脑风暴。

    教室里同学们的视线,全都从讲台老师的身上移到了最后一排的方并蒂身上。

    这才看到后排学姐脸的齐子黎有点痛苦的皱起了眉。

    这学姐他是不是在哪里见过,怎么有点眼熟呢。

    试图挣扎了一下的方并蒂发现她是实在是一个字都憋不出来,抿了抿嘴的她刚要开口说不会,那个坐在他前面的江霁裴,举着手站了起来。

    江霁裴的一句,“老师,我可以帮孟莲学姐回答吗”?让他瞬间成为了教室里最引人注目的人。

    没为难的黄老师朝江霁裴点了点头,随后又看向方并蒂示意她可以先坐下。

    从江霁裴站起的那刻,方并蒂的视线就没从对方身上移开。

    站的挺直的男孩滔滔不绝的向同学们介绍着他所认知里的皮影戏。

    “皮影戏又名“灯影戏”“土影戏”;皮影戏的起源历史悠久,是一种以兽皮做成的人物剪影,在蜡烛等各类光源的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在表演皮影戏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用手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出故事,“影人”在艺人的操纵下,靠灯光透射映到白色布幕上,随着乐器伴奏与唱腔配合,便成为“一口叙还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的艺术形象”。

    “据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它至晚在宋代已经成熟和盛行。皮影戏的由来是依秦朝时期遗存的民间传说故事而延展开的:秦始皇的儿子自打出生之日起日夜哭闹不止,但自某日因看到窗户上表演的人影就不再啼哭,秦始皇便遣人找到民间艺人用纸剪成不同的人形在灯前的窗户上表演,这就是皮影戏最初的表演雏形。随之带有伴奏、声腔的影戏是出现在汉朝。皮影戏的繁盛时期是在宋代,《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皮影戏在当时的繁荣景象,此时皮影的制作与演出也已日臻成熟,剧目、班社较多”。

    随着江霁裴话音的落下,回应他的是学长学姐们热烈的掌声,老师赞许的眼神。

    知识储备,好像真的和年龄关系不大。

    听完了江霁裴作为代表阐述了对皮影戏的认识,守承诺的黄老师开始一个一个的解答在场同学们的困惑。

    当听到期末考试真的是要出一份“皮影戏”,坐在台下的学生们发出了哀嚎。

    又听到了考试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可以3-5人时,哀嚎逐渐消失。

    布置了这节课的作业,下课前把小组成员给小组组长发送到群里后,黄老师拿起讲台上的东西离开了教室。

    老师走后,同学们迅速从座位上离开,几个几个人扎堆聚在一块又开始讨论热聊起来。

    拿起笔写上了自己和江霁裴的名字,举起写了名字纸条的齐子黎身都还没完全转向一旁的江霁裴,就眼睁睁的看着对方往身后看去。

    听到是场小组考试,整个教室难受的人只有方并蒂。

    她一点也不喜欢团队合作。

    不停按着手中笔的她面对现在这个情况,有点不知道怎么处理。

    不知道手中的笔按到了第几下,前面坐着的人动静大的移动打乱了方并蒂的思考,动静变小,面前的桌沿出现了一双修长好看的手。

    停下了手上动作的方并蒂顺着那双手往上看,抬眸时,与向她这边看过来的江霁裴四目相对。

    视线一对视上,面前男孩那双桃花眼瞬间笑眼弯弯。

    离的很近,这次方并蒂还注意到了,笑着的江霁裴嘴角有个不深不浅的梨涡。

    江霁裴,“学姐,我们三组队吧,你当组长”。

    周围同学的讨论声依旧很热烈。

    不过江霁裴那句话一出,方并蒂的世界里就安静的只听到了对方那句邀请。

    在方并蒂独来独往的小世界里,今天有个人,主动的向她伸了两次手。

    虽然不情愿和江霁裴接触过多,但也心知肚明整个教室也就只有面前这个人会对她发出邀请,而她想去别的队伍,只能主动,但这不是方并蒂能做出的事。

    接过江霁裴递来的纸,方并蒂利索的签上名,把东西还给江霁裴时还不忘申明,“我不当组长”。

    笑着接过纸条的江霁裴点了点头,“嗯,不当不当,让齐子黎当”。

    还在郁闷这两人怎么就那么熟悉的齐子黎听到自己就这样被江霁裴安排了,整个人怨气满满的向江霁裴看去。

章节目录

镜面·双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止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止祎并收藏镜面·双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