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二伯回到二房时,还憋着一肚子气,看苏二婶正坐在桌边,桌上一堆散乱的瓜子壳儿,哪里有一点不舒服的样子?

    苏二伯憋的气顿时有了发泄出口,但他才开了口,苏二婶闻声抬头看了他一眼,倒把他剩下的话梗回了喉咙。

    苏二婶的眼眶明显红红的。

    这是哭过了?

    苏二伯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倒不是心疼,他和苏二婶感情也就那样,又生了两个娃,早就是老夫老妻了,苏二伯也不是那种情感细腻的人。

    他只是觉得惊奇,这么多年了,自家这个婆娘,他还是晓得的,是个赖的,也挺泼,反正不是能受欺负的性格。

    苏家里,苏奶奶看在苏二婶生了苏华,对她有两分客气,论妯娌间,大房的嫂子是个老实的,三房苏茵她妈性格温和,一向只有她给人气受,还有谁能让她这么委屈?

    “你说还有谁?!”

    苏二婶狠狠咬了一口嘴里的瓜子,在瓜子壳横飞桌面时,手掌也恰好重重拍下。

    她怒目圆瞪,“还不是你那个妹子?”

    “她就是看不上我!”苏二婶说起这事就咬牙切齿,苏玉梅是苏家这辈里过得最好的,嫁进城里摇身一变城里人,以苏二婶的性格,当然希望和她处好关系,可是苏玉梅对大嫂、三嫂都挺亲近,唯独对她,客气是有的,但也只有客气。

    苏二婶也知道,她刚嫁人时,时不时拿东西给娘家,让这小姑子没少嘀咕她,可是后来她不是改了么?特别是生下苏华后,她可是一心围着儿子转,很少再补贴娘家了。

    倒有一件事是真生了龃龉的:苏玉梅没结婚时,她想将她介绍给自家的堂弟,虽说那时候苏玉梅读着高中,她那堂弟在家务农,可女人读书实际上没什么用处的,她堂弟这么个老实本分的大小伙儿不比什么强?毕竟男人总是要比女人金贵的。

    她也是为了苏玉梅考虑,结果可好,苏家爷奶第一次对她发火,苏玉梅也老长一段时间对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也就过了这么些年了,苏玉梅日子过得好,一双儿女健康活泼,对她的态度才缓和了些。

    苏二伯也不站着了,他语气不是很好,在妹子和媳妇的关系上,他对苏二婶是有怨言的,“这不还是怪你自己脏心眼,当时也不问一问我。”

    苏玉梅读书时,他作为苏家人和苏家爷奶的期待是一样的——毕竟小妹读好嫁好了是能扒拉全家的,结果苏二婶倒好,进门不久看苏家人对新嫁娘客客气气的,就当他们苏家好欺负,居然动了心思把玉梅说给乡里刨食的堂弟!

    苏二婶姓何,何家村那地界离清河公社远,虽说这个时期各地日子都不好过,穷困也是光荣的,但何家村不是那么回事儿,那儿的人懒,年年工分统计属他们公社拖后腿,村口上下蹲着的老少光棍儿,加起来能绕村一圈。

    谁家愿意把姑娘嫁过去?

    何况苏玉梅还是个高中生!

    而且也不知道问问他,直接趁着晚上吃饭时人齐就提了,还嬉皮笑脸地说隔天就带堂弟来认门子。

    结果自个被骂得成了鹌鹑外,也连累他被爹妈训了一通。

    这蠢婆娘也不想想,他们让玉梅读那么多书,是为了让她掉头嫁回乡里的吗?!

    他觉得苏二婶除了四六不懂缺心眼外,私心还重,一心净想着娘家,指望着拿他们苏家垫她娘家,也和她冷战了很久,直到苏华出生,他有了儿子,两人关系才再次破冰。

    不过妹子苏玉梅和苏二婶的关系是僵在那儿了。苏二伯叹口气,想想也过了快二十年了,他也懒得扯太多旧事,干脆问苏二婶这次又怎么了。

    这话一问,苏二婶又狠狠咬了口瓜子,眼眶更红了点。

    苏二伯一看,懂了,这眼红是怒的,不是哭的。

    就说苏二婶不可能那么容易被欺负。

    他这么想着,另一边苏二婶也絮絮叨叨说起了这事。

    “我和她关系不行,进不了她家门我认了,华子是姓苏的,还是男丁,前几回想让她带去城里住几晚呢,没答应过。”

    “这回巴巴地叫苏茵去住了。”

    “凭什么啊,苏茵一个丫头,还能比男丁金贵?还不是就是瞧我不上,才不肯让华子去。”苏二婶愤愤,“娘当时也在,也想不起帮一嘴叫华子跟着去,好事都便宜苏茵那丫头了!”

    庄户人家还是很讲究亲戚走动的,上门走动越频繁,关系才越好,何况这年头日子不好过,愿意拿口粮招呼亲戚的,更证明关系密切了。

    苏二婶一心让苏华亲近这个有出息的小姑姑,结果苏玉梅根本不理会,要是苏家人全都不被理会苏二婶再不甘心也得悻悻认了,但现在苏玉梅可是主动让苏茵往家里去,这区别对待,可不让苏二婶直接红眼了?

    苏二伯听她这么一说,也不痛快,心里不由埋怨起妹子不会做人。

    苏茵正收拾短住的行李,一对小姐弟好奇地围着她的书桌看。

    桌上收拾得很干净,除了书本草稿以及几支笔外再无其他。

    姐姐林建莲一眼就被草稿纸上的绘图吸引住了。

    弟弟林建军年纪小些,被苏茵衣柜里各种花色的裙子吸引了注意力,不断发出小小声的惊呼。

    “茵茵姐,这是你画的吗?画的真好,这是什么?”

    林建莲上过几节美术课,对绘图很感兴趣,苏茵草稿上的绘图只有简单的线条,却有一种利落的美感。

    苏茵倾身看了一眼,接过草稿纸,“建莲,你知道棉花糖吗?”

    林建莲想了想,摇头。

    “仙女丝?”

    “云片?”

    见林建莲眼神茫然,苏茵笑了,“很快你就知道了,是个挺有意思的玩意,你应该会喜欢的。”

    毕竟是棉花糖啊,年纪小的孩子很难不喜欢。

    棉花糖在国外很早就有,苏茵隐约记得机器是在一九零零年美利坚发明的,它甫一出现,就在博览会上大受欢迎。这种食物在八十年代左右传进中国,也深受国人的喜爱。

    其实棉花糖机的结构简单,原理也不复杂,没有什么技术门槛,在后世的大学课堂里,简易棉花糖机的制作只是一项给学生课后练习实操的习题。

    由于太简单,苏茵以前甚至没有动手做过,但这不妨碍她设计一个符合这时代技术的简易棉花糖机。

    苏茵要到城里,正是为了找机会造出这机器,带到大集去。

    这个难得可以合法交易的机会,苏茵打算抓住。

    毕竟赚钱,正是苏茵除了跳级外的第二个近期规划。

    这段时间以来,苏茵的生活已经走上正轨,除了学习外,她将观察、融入这个时代作为她的日常。

    闲暇之余,她也会回忆《六零替身爱人》的一些重要剧情。

    剧情中,原主婚后大约第四年时,苏父被查出肝部肿瘤,而且一经发现就是中晚期。苏父如今身体看着还算康健,但恐怕肝部已经出现了病变。

    别的事情都可以慢慢梳理解决,唯有急病不等人,苏茵知道自己需要早做准备。

    她不清楚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于是在学校时,她时常去公共阅览室中借阅报纸。

    时下最兴的《文汇报》、《人民日报》上,多刊登的是一些先进思想与先进事例,偶尔也会登载国内各行各业的技术突破、重大成果等喜讯。

    苏茵连着跑了一个月的阅览室,把近年来的一些报刊翻遍,终于看到一则关于京市医疗的资讯。

    主要内容是:京市人民医院建立了国内的第1间超声波检查室,引入了江南I型AB探伤仪云云。

    苏茵精神大振,很多肿瘤早期没什么症状,体表检查难以发现,如果有仪器辅助,就能尽早确定,尽早介入治疗。

    她仔细研读,该新闻刊登的时间是一年前,按照这时期的国家效率,本市市区最好的医院大概率也拥有了相关仪器。

    苏茵必须想办法将苏父带去市区医院体检——剧情中苏母没患大病,只是身体不大好,如果能一起带去体检,那就更好了。

    这个过程里,确认市医院医疗水平,说服苏父苏母,找公社开证明进入市区,与医生确定检查档期等琐事颇多,并不是短期就能弄好的。

    但无论如何先把钱备好总是没错的。

    苏茵将图纸夹入草稿本,放入行李中。

    ……

    苏二婶不肯做饭,但总是要吃饭的,她沉着脸坐到饭桌上,有心让大家看一看她的脸色。

    苏玉梅只当没看到,苏家奶奶不客气地叫她挪了位置免得碍眼。

    苏二婶脸色更黑,可惜没人注意她,注意她的又不理会她。

    一大家子齐聚在饭桌上,建军建莲围着苏本顺一口一个外公,把老爷子喜得见牙不见眼。

    他中气很足,声音洪亮,讲笑话逗得两个孩子哈哈直乐,满屋子都是喜庆的笑声。

    苏二婶想发作也找不到机会,加上她怂苏本顺这个一家之长,只能怏怏地埋头吃饭。

    直到晚饭吃完,又闲聊了一个小时左右,苏玉梅带着建军建莲连同苏茵,一道坐上了回城里的车。

    苏二婶打算回房,结果被苏家奶奶叫住了。

    “不做饭,现在碗也不想洗了?洗碗去!”

    苏二婶一抬眼,苏本顺正皱眉看着这里呐,她咬了咬牙,低头去端碗……

章节目录

穿入六零替身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欲雪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欲雪天并收藏穿入六零替身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