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周末的下午,还没有下课,教室外面的操场上就聚集了三三两两的老师,那是准备去俞大寨家吃酒的。不一会儿的功夫俞大寨在楼下扯起嗓子喊了:老师们,出发了!
俞大寨家的新房子没有建在俞家沟,而是坐落在进入山茶乡的盘山公路的岔路口,山脚下还有一条大道直通石牛镇。站在他家的楼顶能看到对面山梁上的那尊犀牛望月的天然山石造型。俞大寨的父亲俞抗美是当地有名的风水先生,他带着罗盘、鲁班尺和探龙针等工具把俞家沟山里山外寻了个遍,才找到这个山坳,见这里华伞擎盖,金盆毓珠,犀牛望月,急湍若奔,认定此间是个风水宝地,若筑室于兹,必定瓜瓞绵绵,尔昌尔炽。
老师们来到俞大寨的新家,给了礼金,喝过茶水后,都在屋里三五成伙闲聊,还有的干脆凑成一桌打起了扑克。俞瑶、俞春花在楼下和俞大寨的老婆章采薇聊上了,章采薇问了章玉洁的近况,她原来也在山茶村小学当过民办老师,和章玉洁共过事;上官致远和赖天阳、章安君还有章喜等人则上了楼顶,在楼上极目远眺,只见远山如黛,层峦叠嶂,山峦起伏间隐隐约约可以看到远处的石牛镇。
新房是传统的坐北朝南的格局,从周围的地势来看西有茶花河,泉流萦抱似带,东望白石崖,岗岭回护如龙。凡到过俞家的人不由得不佩服俞大寨的父亲俞抗美的眼光。
俞抗美是个精明的乡村老式读书人,他和弟弟俞援朝都是50年代才改的名。俞抗美长得精瘦如猴,一副老花镜后面忽闪着一双狡黠的眼睛,虽已年逾半百,但思维反应敏捷,能随时接住别人的话茬;他平日给山民看看风水,掐掐时算算命,自称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十里八乡远近闻名;他还有一手绝活是替人撰写诉状,民事纠纷刑事自诉行政诉讼起诉上诉应诉答辩无所不能,殊不知他精研律法包揽词讼,写了半辈子状纸,做了几十年讼棍,儿子却成了一个随时有可能被告发的□□嫌疑犯。
儿子整的那事还是当校长的弟弟俞援朝偷偷告诉他的,当他听说那女孩还没有满十四周岁,惊得出了一身冷汗,连夜进山,撞开俞氏祠堂山墙东门,摸到上重东厢房拽起呼呼大睡的儿子,扇了他几个大嘴巴子,外加一踢脚,别看他瘦小干巴,硬是把一百五十多斤的儿子踹了个仰八叉。打过后,又是一通臭骂,骂得楼上一(二)班起来小解的男生探头探脑的才作罢。临了,他又扔给俞大寨两千元钱,让他静观其变随时出去避避风头。
俞大寨接过两千元钱,醮上唾沫把它数了三遍,嘴里喃喃道,这下有钱用了!
你个狗杂种,这是你的救命钱,你拿去花了,天王老子都救不了你!俞抗美此刻看着这个不争气的儿子,真是恨不得生吞活剥了他。
真要是东窗事发,我就是躲到天涯海角还不得被逮回来。这点钱又能花多长时间?俞大寨嘟哝着摸了摸此刻有点生疼的脸。
俞抗美听到这里,觉得儿子说得有道理,如果儿子真的被告发,按现行法律至少要判个十年八年,即便是暂时逃脱,这一辈子也算是完了。弄得不好儿子要坐牢不说,还会牵连当校长的弟弟俞援朝。想到这里,俞抗美越想越担心,于是压低声音又骂起儿子来:你个狗杂种,那女孩多大你知不知道?我打听了,她到元旦后才满十四周岁,你说你这不是作死吗?你要是真管不住自己下半身,你好歹也给老子长点脑子,你说,就差那么几天……
俞大寨虽说不学无术,但受父亲俞抗美的影响,耳濡目染,多少也懂一点法律,其中利害了然于胸。可元旦前几天,班里一直在排练节目,学校管理也比较松弛,加上那女孩经常来他房里,一时没忍住,便趁浑水摸鱼……
俞抗美知道事已至此,骂也无益,但他不能坐以待毙,他从儿子口中得知那女孩春节期间出门打过工,便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临走时把俞大寨叮嘱了一番,又给儿子撂下一句话:光给钱你还没用,那不过权宜之计,我得帮你找个护身符。俞大寨听不明白那“护身符”指的是什么,但他知道父亲平日帮人打官司做代理肯定有的是办法。
别看俞大寨平日在学校颐指气使,可在家里待人接物却是彬彬有礼。
他今天特地跑到楼上来找上官致远和章安君,“上官老师,章老师……这楼上风大,这楼下也吵,你们还是到我书房去坐一下吧!”
俞大寨把上官致远和章安君迎到自己的书房中,特意让上官致远章安君观看他的藏书:“怎么说,我们家也算是书香门第,上官老师,你可是有学问的人,我这些书就随你挑了,看中的你就拿走。”
俞大寨今天是少见的豪爽,但书架上主要放置着俞大寨上中专时的教材,其间夹杂有几本法律方面的书,至于文艺类刊物,除了一些不入流的通俗杂志外,还整齐码放着卧龙生和金庸的小说……
“书是很多,估计没有对上官老师胃口的。”章安君道。
“不瞒你说,上官老师,我可是个武侠小说迷,金庸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我都凑齐了。”俞大寨说话是平日里少有的和谐语调。
“我和你恰恰相反,金庸的小说我虽然关注,却很少看。”上官致远说的是实话,他最早看琼瑶小说比较入迷,后来又读三毛着魔,对金庸始终是三分钟的热度。
书架上那些书明显很久没有动过,上面落满了灰尘。上官致远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抽出其中一本《求索漫笔》饶有兴致地看了起来,翻开扉页,上面有一行字迹:章玉洁惠存,俞文辉,1994年12月。看来,这本书是当年俞文辉在入伍前夕送给章玉洁的,也不知怎么流落到俞大寨家来了。
《求索漫笔》是陕西籍著名小说评论家李星写的文学评论。李星和路遥等陕籍作家都是同时代的人,他在书中提出‘文学陕军’的说法:主要代表人物是陕北的路遥,关中的陈忠实,陕南商洛的贾平凹,他们各自在与自己的生命血脉相连的文学高地上抒写对故土的深沉眷恋和无比热爱,作品都打上了风情万种色彩斑斓的深深地域印记。真是本好书,上官致远如饥似渴,一时看得入了迷。
“没想到上官老师还喜欢文学?看来我们的爱好有相同之处。”俞大寨突然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他拉着上官致远的手郑重其事地抖了两下,大有当年的地下党终于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的革命同志一样的诧异和惊喜。
“也就一本书,怎么就扯上爱好文学了。”上官甩开被俞大寨抖得疼痛的左手臂,晃了晃右手上的《求索漫笔》说。
“这本书好,这是写屈原的,怎么就不是文学?……路漫漫很远乎,我要上下去求索!”俞大寨看到上官致远对那本《求索漫笔》爱不释手,不由来了兴致。
“俞大寨,你老婆呢?”赖天阳和章喜出现在书房门口向里张望。这俩人平日只听俞大寨喜欢谈女人,还有谈他老婆如何漂亮如何贤惠,今天都想见识一回。
“上官老师,我这里可是有一套王朔的文集……”很显然,俞大寨没有注意到赖天阳等人进来了。
“俞大寨,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赖天阳在一旁窃笑,纠正了俞大寨的谬误之处。他觉得俞大寨真是霸王风月,什么事情经他嘴里大嚼大咽后,便风雅全失兴味索然。
“俞大寨,你老婆去哪了?”章喜露出满口黄板牙,脸上是不怀好意的贼笑。
“‘贱妾’在外面!‘贱妾’在外面!不过,今天我们不谈女人,今天我们只谈文学!”俞大寨看到赖天阳和章喜光临他的书房,一时兴致大增。
“俞大寨,你谈个毛文学啊,把你‘贱妾’叫来给大家倒杯茶。”赖天阳身上天生有股邪劲。
“哦,也是啊。”俞大寨忽然想起,刚才那‘贱妾’有点不对劲,但又不知道不对劲在哪里。
俞大寨的老婆章采薇进来了,让上官致远没有想到,章采薇是个温婉的女人。她面庞白皙线条柔和,声音也非常的温柔甜美,那身段依然阿娜多姿,一点也不像生育过的女人。章采薇给几个老师倒完茶后,就安静地坐在旁边,一副温馨可人的样子。
章喜在一旁仔细地端详着章采薇,我的天!这就是俞大寨平日里在学校说的每晚被他整得直叫唤的女人啊?一副温良端庄的淑女范,这也看不出来浪在哪里啊?!
“上官老师可真是有眼力,家里唯一一本有点深度和水准的书被你找出来了。”章采薇看到上官致远在看那本《求索漫笔》不由是大有感触,这本书还是章玉洁的,那年,她们一起在山茶乡小学教书,不知怎么给拿来了。
“谁说就那本书有深度了?老婆,去把那套《王朔文集》找出来!”俞大寨道。
《王朔文集》找出来了,上官致远拍了上面的灰尘,翻开一看,总觉得有点不对劲,还没有看几行字,就发现上面明显有许多错别字,很显然这是本盗版书。
“我老喜欢王朔了,这文集里有个题目叫《过把瘾就死》,说到咱心坎去了。”俞大寨道。
“俞大寨,你对王朔算是有点研究,这个‘痞子作家’很对你的路数。”赖天阳说,“那王朔的名言你知道吧?”
“我是流氓我怕谁!”俞大寨说,“王朔的小说我研究过,就那篇《我是流氓我怕谁》写得好。”
“你研究啥啊,不就看了一下目录……”一旁的章采薇微笑着说,“他呀,一天到晚就知道打麻将,哪有心思读书,就那几本金庸的武侠小说都是我买齐的。”
“这本《求索漫笔》我拿去看一下吧。”上官致远左手拿着那本硕大的《王朔文集》,扬了扬右手的《求索漫笔》说。
“两本书都送你了,不要跟我讲客气。这本《求索漫笔》和《王朔文集》可是我多年的珍藏啊,总算遇上知音了。”俞大寨说这话好像一副豪情大气的样子,其实这套《王朔文集》是他追求章采薇时在地摊上买的。
俞大寨接着说。“这样吧,楼下客人应该来得差不多,我们下楼去等,顺便欣赏一下我老爸写的散文。”
“欣赏散文?你们父子俩真是人才!”章采薇摇了摇头,她对俞大寨是无可奈何。
当年,她和章玉洁都在山茶小学当民办老师,俩人形影不离,住的是一个宿舍,睡的是同一张床,床头上贴着一副“冰清玉洁”四字条幅。
俞大寨为了追章采薇,硬是觍着脸,说服章玉洁让他去代一个月的课。但是章采薇是个传统保守的女孩子,俞大寨无论如何也突破不了最后的防线。
好几次,俞大寨想把她们宿舍床头上的“冰清玉洁”四字条幅给撕掉,章采薇就说,你撕了它,章玉洁会撕了你!那可是她男友俞文辉参军前给她写的。
章玉洁的名字据说是她妈妈俞春花给取的。俞春花没读多少书,她见外甥女姚婉珺、姚婉珏名字里都有“玉”,同时希望女儿能守身如玉,不要像她当年一样犯糊涂,嫁了大她十岁的章敬亭,便给女儿取名“玉洁”。
你们女孩子都一个个装淑女,一个个冰清玉洁,这世间还要我们男人干嘛?那白纸黑字贴在床头上也不嫌晦气!俞大寨抱怨归抱怨,却不敢造次。
后来,俞抗美对儿子说,“烈女怕缠郎”,追女人要是火候差不多了,就得来点真格的。别看俞大寨读书不咋的,但在这方面很有天赋,一点就通。
一个风高月黑的晚上,俞大寨从窗户爬进章采薇的宿舍,霸王硬上弓把她给睡了,拉扯的过程中,把床头上的条幅也弄得耷拉了下来。事后,闻讯赶来的章玉洁在宿舍里劝了章采薇一夜,俞大寨则跪在地上向她保证会一辈子对她好,章采薇抬起泪眼看着床头那被重新粘好却有裂纹的“冰清玉洁”四字条幅,总觉心有不甘,但见事已至此,生米已经煮成熟饭,失去的再也回不来,声张出去,自己也不好嫁人啊,于是就嫁给了俞大寨。
俞大寨除了喜欢偷腥,平日里可庞着自己的老婆,见章菜薇揶揄自己,他也不恼,其实,他也无所谓。
“上官老师,觉得怎么样,这可是我自己写的一篇哲理散文!”在楼下,俞抗美见有人欣赏他那篇有意贴在堂屋显眼处的用毛笔誊写的文章,不由有点自鸣得意。
这篇文章的大意是说,一个躲在战壕里不敢出击的士兵,虽然危险小,但永远不可能击杀敌人;而一个勇于战斗,四面出击的士兵,尽管危险百倍,但只有这样才能创造战绩,建立功勋。
这篇文章出现在这个时候,确实是有点耐人寻味,总觉得有点为俞大寨开脱和粉饰的意味。怪不得赖天阳一看完就骂:无耻!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这俞抗美不反思自己教子无方之过;相反还要直裸裸的为儿子的失德行为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纯粹是污辱大众智商!
“辟辟啪啪……”大门外又响起鞭炮声,不知是哪路贵客临门,一阵高声喧哗热闹过后,又是细碎絮叨的寒暄客套。如此反复,客人已来齐了。
不一会儿,俞抗美和俞大寨父子俩一起招呼客人坐席吃饭了。
赖天阳和章喜刚坐定,他发现楼下已然多了几张新鲜的面孔。“大庆……你好!你好!”赖天阳眼尖,他一眼看到了刚来不久的俞大寨的堂兄俞大庆,快步上前就和俞大庆握起手来,还有坐在他旁边的耿卫彪,耿卫彪是应战友俞大庆之邀给他伯父捧场的。
“耿队长已经调到朝阳刑警二中队来了。”俞大庆在握手时给赖天阳介绍说。
“哦,那好,朝阳离这里可比县城近多了,过来也方便。”赖天阳其实何尝不知这“黑旋风”耿卫彪调来朝阳镇了,他还听易弦说,那天晚上去抓弟弟天光的人就有这个耿卫彪,还有左嘉嘉和黎小牛!
“方便啥呀,一大早车子就被左嘉嘉开到下雉镇去了。我刚才还是搭“赛马”来的,这骨头都被颠簸得散了架,这不坐在这里屁股都还痛。”耿卫彪自嘲道。
“卫彪,这队长都当上了,左嘉嘉和你也朝夕相处,你还没有把人家搞定啊。”俞大庆打趣说。
“我这队长在局长眼里算个啥,我们这些当兵出身的大老粗哪比得上黎小牛他们科班出身的警校生。他现在可是局里的香饽饽,听说马上要调到石牛镇来当所长。”耿卫彪道。
“黎小牛要来石牛当所长?”赖天阳问道,其实他也听到了一点风声:石牛镇前任所长被天岳村的村支书弄得狼狈不堪后就调走了;这一任所长和天岳村的支书关系倒是搞好了,可就是和天岳村支书沆瀣一气助纣为虐,平日里办案是老太婆吃柿子专拣软的捏,一些老实巴交的村民是颇有怨言。前不久,天岳村支书诬陷一个村民偷了他家的一百多斤腊肉,并卖给了山茶乡中学的老校工俞师傅。最后派出所硬是搞了刑讯逼供并屈打成招,把俞师傅都牵扯了进去。
“是副所长代所长吧?哪有那么快的,警校毕业都不到一年。”俞大庆纠正说。
“这现任所长搞得名誉扫地,县委古大亨书记都知道了,马上就要靠边站了。黎小牛来这里虽说是个副所长,代字一去掉不就是所长了。”耿卫彪说。
开始吃饭了,几个人边聊边喝,一会儿就酒酣耳热了。
“天阳,说起来,那黎小牛你应该认识,听说是你们阳辛镇的。”俞大庆说。
“岂止是认识,原来我们是一个村的。”赖天阳道。
言谈间,耿卫彪就渐渐知道了赖天阳的来历,常言道,不是冤家不聚头,原来眼前这个五短身材的赖老师就是他们二中队一直在追捕的赖天光的哥哥。
“这么说来,你老爸就是富河村的支书了。”耿卫彪说,他也不提去富河村抓人的事,这层窗户纸要是捅破了,双方都会很尴尬。其实,他刚才临出门的时候,都听到线报说赖天光在石牛镇一带出没,他和一伙人在石牛镇洋山一带专门敲诈黑煤矿的矿主。那些矿主都是无证开采非法作业,被敲诈了也只好忍气吞声。
本来,如果不是左嘉嘉任性地开走那辆吉普车,他都想借进山吃酒的机会去洋山一带看看的,可现在只好作罢。
酒过三巡,主家要出来敬酒了。俞大寨和他父亲今天可没有闲着,还有他叔父俞援朝校长,三个人在席间穿梭着不停地敬酒,有着施不尽的礼数和讲不完的客套。
俞抗美和俞援朝老哥俩不停地用眼睛瞟着俞大庆和耿卫彪这一桌,不时俩人会耳语上一阵子,他们似是在想让俞大寨过去给耿卫彪敬敬酒。
俞抗美知道这个和侄子俞大庆坐一起的耿卫彪是朝阳镇刑警二中队的队长,如果儿子被人告发,今天他就不是来喝酒了,而是会给儿子戴上一副锃亮的手铐。
可不知怎么回事,老哥俩给俞大寨说了几次,让他过去敬酒,俞大寨就是裹足不前,像是有什么顾虑。其实,俞抗美也知道儿子这是心理作用。也难怪,那个耿卫彪着实也是长得威风,坐在席上,形似铁塔,声若洪钟,不一会儿功夫七八两景阳冈白酒下肚,那紫黑的脸膛变得通红,说话喷着酒气,更显得气壮如牛。有道是酒醉英雄汉,看上去真有一种武松打虎的气概。
“好酒!好酒!”耿卫彪喝得高兴起来,他拍着战友俞大庆的肩膀说。
看到耿卫彪喝得高兴,俞抗美又示意俞大寨过去敬酒,这次,逡巡不前的俞大寨就端着酒杯上去了。
“这可是产于‘打虎之乡’山东阳谷的54度高烈度白酒景阳冈。”赖天阳手里拿着酒瓶端详着说。那白底蓝花釉彩瓷器酒瓶,造型设计甚为别致:不注意看有点像个带把手的夜壶,把手是只卡通形状的老虎,瓶身侧面有“景阳冈”三个篆刻的字,正面是武松打虎的图案,反面印着一首七绝:“景阳芳酎透瓶香,壮士豪饮十八觞,酒助神威降猛虎,谁道三碗不过冈!”看到这首诗,赖天阳小声地念了出来。
“好!酒助神威降猛虎!”耿卫彪嘭地拍了一下桌子,猛地站了起来,他是在和俞大庆喝酒。
那声音在俞大寨听来不亚于平地一声惊雷!这耿队长好大的气势!
“谁道三碗不过冈!干!”这又是在和赖天阳干杯,赖天阳此时渐渐有点支撑不住了。
这耿队长今天是怎么了?心虚的俞大寨身子微微一颤,一杯斟好的酒洒在了邻桌章安君的身上。俞大寨为了掩饰自己的失态,借机给章安君敬了杯酒,惹得嗜酒如命的章喜嚷了起来,“俞大寨,就不敬我是不是?!”
“要不,你去敬耿队长一杯吧!”俞大寨对章喜说,此时,他已经彻底没有了上去敬酒的胆气。
“章老师,我跟你喝吧!”上官致远就坐在章喜的旁边,他知道章喜其实就是想找个人多喝两杯。
“呜……呜……呜……”突然,门外响起了一阵警笛声,由远而近,呼啸而来。
“大事不好!”一直心神不定的俞大寨扔下手中的酒瓶拨腿往侧门跑,酒瓶在地上碎了一地。俞大寨前脚还没有跨出门槛,抬眼就看到一辆警车进了他家的院门,完了!完了!那事已经被人告发了,这耿卫彪今天就是来抓自己的。
俞大寨家的新房子没有建在俞家沟,而是坐落在进入山茶乡的盘山公路的岔路口,山脚下还有一条大道直通石牛镇。站在他家的楼顶能看到对面山梁上的那尊犀牛望月的天然山石造型。俞大寨的父亲俞抗美是当地有名的风水先生,他带着罗盘、鲁班尺和探龙针等工具把俞家沟山里山外寻了个遍,才找到这个山坳,见这里华伞擎盖,金盆毓珠,犀牛望月,急湍若奔,认定此间是个风水宝地,若筑室于兹,必定瓜瓞绵绵,尔昌尔炽。
老师们来到俞大寨的新家,给了礼金,喝过茶水后,都在屋里三五成伙闲聊,还有的干脆凑成一桌打起了扑克。俞瑶、俞春花在楼下和俞大寨的老婆章采薇聊上了,章采薇问了章玉洁的近况,她原来也在山茶村小学当过民办老师,和章玉洁共过事;上官致远和赖天阳、章安君还有章喜等人则上了楼顶,在楼上极目远眺,只见远山如黛,层峦叠嶂,山峦起伏间隐隐约约可以看到远处的石牛镇。
新房是传统的坐北朝南的格局,从周围的地势来看西有茶花河,泉流萦抱似带,东望白石崖,岗岭回护如龙。凡到过俞家的人不由得不佩服俞大寨的父亲俞抗美的眼光。
俞抗美是个精明的乡村老式读书人,他和弟弟俞援朝都是50年代才改的名。俞抗美长得精瘦如猴,一副老花镜后面忽闪着一双狡黠的眼睛,虽已年逾半百,但思维反应敏捷,能随时接住别人的话茬;他平日给山民看看风水,掐掐时算算命,自称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十里八乡远近闻名;他还有一手绝活是替人撰写诉状,民事纠纷刑事自诉行政诉讼起诉上诉应诉答辩无所不能,殊不知他精研律法包揽词讼,写了半辈子状纸,做了几十年讼棍,儿子却成了一个随时有可能被告发的□□嫌疑犯。
儿子整的那事还是当校长的弟弟俞援朝偷偷告诉他的,当他听说那女孩还没有满十四周岁,惊得出了一身冷汗,连夜进山,撞开俞氏祠堂山墙东门,摸到上重东厢房拽起呼呼大睡的儿子,扇了他几个大嘴巴子,外加一踢脚,别看他瘦小干巴,硬是把一百五十多斤的儿子踹了个仰八叉。打过后,又是一通臭骂,骂得楼上一(二)班起来小解的男生探头探脑的才作罢。临了,他又扔给俞大寨两千元钱,让他静观其变随时出去避避风头。
俞大寨接过两千元钱,醮上唾沫把它数了三遍,嘴里喃喃道,这下有钱用了!
你个狗杂种,这是你的救命钱,你拿去花了,天王老子都救不了你!俞抗美此刻看着这个不争气的儿子,真是恨不得生吞活剥了他。
真要是东窗事发,我就是躲到天涯海角还不得被逮回来。这点钱又能花多长时间?俞大寨嘟哝着摸了摸此刻有点生疼的脸。
俞抗美听到这里,觉得儿子说得有道理,如果儿子真的被告发,按现行法律至少要判个十年八年,即便是暂时逃脱,这一辈子也算是完了。弄得不好儿子要坐牢不说,还会牵连当校长的弟弟俞援朝。想到这里,俞抗美越想越担心,于是压低声音又骂起儿子来:你个狗杂种,那女孩多大你知不知道?我打听了,她到元旦后才满十四周岁,你说你这不是作死吗?你要是真管不住自己下半身,你好歹也给老子长点脑子,你说,就差那么几天……
俞大寨虽说不学无术,但受父亲俞抗美的影响,耳濡目染,多少也懂一点法律,其中利害了然于胸。可元旦前几天,班里一直在排练节目,学校管理也比较松弛,加上那女孩经常来他房里,一时没忍住,便趁浑水摸鱼……
俞抗美知道事已至此,骂也无益,但他不能坐以待毙,他从儿子口中得知那女孩春节期间出门打过工,便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临走时把俞大寨叮嘱了一番,又给儿子撂下一句话:光给钱你还没用,那不过权宜之计,我得帮你找个护身符。俞大寨听不明白那“护身符”指的是什么,但他知道父亲平日帮人打官司做代理肯定有的是办法。
别看俞大寨平日在学校颐指气使,可在家里待人接物却是彬彬有礼。
他今天特地跑到楼上来找上官致远和章安君,“上官老师,章老师……这楼上风大,这楼下也吵,你们还是到我书房去坐一下吧!”
俞大寨把上官致远和章安君迎到自己的书房中,特意让上官致远章安君观看他的藏书:“怎么说,我们家也算是书香门第,上官老师,你可是有学问的人,我这些书就随你挑了,看中的你就拿走。”
俞大寨今天是少见的豪爽,但书架上主要放置着俞大寨上中专时的教材,其间夹杂有几本法律方面的书,至于文艺类刊物,除了一些不入流的通俗杂志外,还整齐码放着卧龙生和金庸的小说……
“书是很多,估计没有对上官老师胃口的。”章安君道。
“不瞒你说,上官老师,我可是个武侠小说迷,金庸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我都凑齐了。”俞大寨说话是平日里少有的和谐语调。
“我和你恰恰相反,金庸的小说我虽然关注,却很少看。”上官致远说的是实话,他最早看琼瑶小说比较入迷,后来又读三毛着魔,对金庸始终是三分钟的热度。
书架上那些书明显很久没有动过,上面落满了灰尘。上官致远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抽出其中一本《求索漫笔》饶有兴致地看了起来,翻开扉页,上面有一行字迹:章玉洁惠存,俞文辉,1994年12月。看来,这本书是当年俞文辉在入伍前夕送给章玉洁的,也不知怎么流落到俞大寨家来了。
《求索漫笔》是陕西籍著名小说评论家李星写的文学评论。李星和路遥等陕籍作家都是同时代的人,他在书中提出‘文学陕军’的说法:主要代表人物是陕北的路遥,关中的陈忠实,陕南商洛的贾平凹,他们各自在与自己的生命血脉相连的文学高地上抒写对故土的深沉眷恋和无比热爱,作品都打上了风情万种色彩斑斓的深深地域印记。真是本好书,上官致远如饥似渴,一时看得入了迷。
“没想到上官老师还喜欢文学?看来我们的爱好有相同之处。”俞大寨突然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他拉着上官致远的手郑重其事地抖了两下,大有当年的地下党终于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的革命同志一样的诧异和惊喜。
“也就一本书,怎么就扯上爱好文学了。”上官甩开被俞大寨抖得疼痛的左手臂,晃了晃右手上的《求索漫笔》说。
“这本书好,这是写屈原的,怎么就不是文学?……路漫漫很远乎,我要上下去求索!”俞大寨看到上官致远对那本《求索漫笔》爱不释手,不由来了兴致。
“俞大寨,你老婆呢?”赖天阳和章喜出现在书房门口向里张望。这俩人平日只听俞大寨喜欢谈女人,还有谈他老婆如何漂亮如何贤惠,今天都想见识一回。
“上官老师,我这里可是有一套王朔的文集……”很显然,俞大寨没有注意到赖天阳等人进来了。
“俞大寨,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赖天阳在一旁窃笑,纠正了俞大寨的谬误之处。他觉得俞大寨真是霸王风月,什么事情经他嘴里大嚼大咽后,便风雅全失兴味索然。
“俞大寨,你老婆去哪了?”章喜露出满口黄板牙,脸上是不怀好意的贼笑。
“‘贱妾’在外面!‘贱妾’在外面!不过,今天我们不谈女人,今天我们只谈文学!”俞大寨看到赖天阳和章喜光临他的书房,一时兴致大增。
“俞大寨,你谈个毛文学啊,把你‘贱妾’叫来给大家倒杯茶。”赖天阳身上天生有股邪劲。
“哦,也是啊。”俞大寨忽然想起,刚才那‘贱妾’有点不对劲,但又不知道不对劲在哪里。
俞大寨的老婆章采薇进来了,让上官致远没有想到,章采薇是个温婉的女人。她面庞白皙线条柔和,声音也非常的温柔甜美,那身段依然阿娜多姿,一点也不像生育过的女人。章采薇给几个老师倒完茶后,就安静地坐在旁边,一副温馨可人的样子。
章喜在一旁仔细地端详着章采薇,我的天!这就是俞大寨平日里在学校说的每晚被他整得直叫唤的女人啊?一副温良端庄的淑女范,这也看不出来浪在哪里啊?!
“上官老师可真是有眼力,家里唯一一本有点深度和水准的书被你找出来了。”章采薇看到上官致远在看那本《求索漫笔》不由是大有感触,这本书还是章玉洁的,那年,她们一起在山茶乡小学教书,不知怎么给拿来了。
“谁说就那本书有深度了?老婆,去把那套《王朔文集》找出来!”俞大寨道。
《王朔文集》找出来了,上官致远拍了上面的灰尘,翻开一看,总觉得有点不对劲,还没有看几行字,就发现上面明显有许多错别字,很显然这是本盗版书。
“我老喜欢王朔了,这文集里有个题目叫《过把瘾就死》,说到咱心坎去了。”俞大寨道。
“俞大寨,你对王朔算是有点研究,这个‘痞子作家’很对你的路数。”赖天阳说,“那王朔的名言你知道吧?”
“我是流氓我怕谁!”俞大寨说,“王朔的小说我研究过,就那篇《我是流氓我怕谁》写得好。”
“你研究啥啊,不就看了一下目录……”一旁的章采薇微笑着说,“他呀,一天到晚就知道打麻将,哪有心思读书,就那几本金庸的武侠小说都是我买齐的。”
“这本《求索漫笔》我拿去看一下吧。”上官致远左手拿着那本硕大的《王朔文集》,扬了扬右手的《求索漫笔》说。
“两本书都送你了,不要跟我讲客气。这本《求索漫笔》和《王朔文集》可是我多年的珍藏啊,总算遇上知音了。”俞大寨说这话好像一副豪情大气的样子,其实这套《王朔文集》是他追求章采薇时在地摊上买的。
俞大寨接着说。“这样吧,楼下客人应该来得差不多,我们下楼去等,顺便欣赏一下我老爸写的散文。”
“欣赏散文?你们父子俩真是人才!”章采薇摇了摇头,她对俞大寨是无可奈何。
当年,她和章玉洁都在山茶小学当民办老师,俩人形影不离,住的是一个宿舍,睡的是同一张床,床头上贴着一副“冰清玉洁”四字条幅。
俞大寨为了追章采薇,硬是觍着脸,说服章玉洁让他去代一个月的课。但是章采薇是个传统保守的女孩子,俞大寨无论如何也突破不了最后的防线。
好几次,俞大寨想把她们宿舍床头上的“冰清玉洁”四字条幅给撕掉,章采薇就说,你撕了它,章玉洁会撕了你!那可是她男友俞文辉参军前给她写的。
章玉洁的名字据说是她妈妈俞春花给取的。俞春花没读多少书,她见外甥女姚婉珺、姚婉珏名字里都有“玉”,同时希望女儿能守身如玉,不要像她当年一样犯糊涂,嫁了大她十岁的章敬亭,便给女儿取名“玉洁”。
你们女孩子都一个个装淑女,一个个冰清玉洁,这世间还要我们男人干嘛?那白纸黑字贴在床头上也不嫌晦气!俞大寨抱怨归抱怨,却不敢造次。
后来,俞抗美对儿子说,“烈女怕缠郎”,追女人要是火候差不多了,就得来点真格的。别看俞大寨读书不咋的,但在这方面很有天赋,一点就通。
一个风高月黑的晚上,俞大寨从窗户爬进章采薇的宿舍,霸王硬上弓把她给睡了,拉扯的过程中,把床头上的条幅也弄得耷拉了下来。事后,闻讯赶来的章玉洁在宿舍里劝了章采薇一夜,俞大寨则跪在地上向她保证会一辈子对她好,章采薇抬起泪眼看着床头那被重新粘好却有裂纹的“冰清玉洁”四字条幅,总觉心有不甘,但见事已至此,生米已经煮成熟饭,失去的再也回不来,声张出去,自己也不好嫁人啊,于是就嫁给了俞大寨。
俞大寨除了喜欢偷腥,平日里可庞着自己的老婆,见章菜薇揶揄自己,他也不恼,其实,他也无所谓。
“上官老师,觉得怎么样,这可是我自己写的一篇哲理散文!”在楼下,俞抗美见有人欣赏他那篇有意贴在堂屋显眼处的用毛笔誊写的文章,不由有点自鸣得意。
这篇文章的大意是说,一个躲在战壕里不敢出击的士兵,虽然危险小,但永远不可能击杀敌人;而一个勇于战斗,四面出击的士兵,尽管危险百倍,但只有这样才能创造战绩,建立功勋。
这篇文章出现在这个时候,确实是有点耐人寻味,总觉得有点为俞大寨开脱和粉饰的意味。怪不得赖天阳一看完就骂:无耻!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这俞抗美不反思自己教子无方之过;相反还要直裸裸的为儿子的失德行为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纯粹是污辱大众智商!
“辟辟啪啪……”大门外又响起鞭炮声,不知是哪路贵客临门,一阵高声喧哗热闹过后,又是细碎絮叨的寒暄客套。如此反复,客人已来齐了。
不一会儿,俞抗美和俞大寨父子俩一起招呼客人坐席吃饭了。
赖天阳和章喜刚坐定,他发现楼下已然多了几张新鲜的面孔。“大庆……你好!你好!”赖天阳眼尖,他一眼看到了刚来不久的俞大寨的堂兄俞大庆,快步上前就和俞大庆握起手来,还有坐在他旁边的耿卫彪,耿卫彪是应战友俞大庆之邀给他伯父捧场的。
“耿队长已经调到朝阳刑警二中队来了。”俞大庆在握手时给赖天阳介绍说。
“哦,那好,朝阳离这里可比县城近多了,过来也方便。”赖天阳其实何尝不知这“黑旋风”耿卫彪调来朝阳镇了,他还听易弦说,那天晚上去抓弟弟天光的人就有这个耿卫彪,还有左嘉嘉和黎小牛!
“方便啥呀,一大早车子就被左嘉嘉开到下雉镇去了。我刚才还是搭“赛马”来的,这骨头都被颠簸得散了架,这不坐在这里屁股都还痛。”耿卫彪自嘲道。
“卫彪,这队长都当上了,左嘉嘉和你也朝夕相处,你还没有把人家搞定啊。”俞大庆打趣说。
“我这队长在局长眼里算个啥,我们这些当兵出身的大老粗哪比得上黎小牛他们科班出身的警校生。他现在可是局里的香饽饽,听说马上要调到石牛镇来当所长。”耿卫彪道。
“黎小牛要来石牛当所长?”赖天阳问道,其实他也听到了一点风声:石牛镇前任所长被天岳村的村支书弄得狼狈不堪后就调走了;这一任所长和天岳村的支书关系倒是搞好了,可就是和天岳村支书沆瀣一气助纣为虐,平日里办案是老太婆吃柿子专拣软的捏,一些老实巴交的村民是颇有怨言。前不久,天岳村支书诬陷一个村民偷了他家的一百多斤腊肉,并卖给了山茶乡中学的老校工俞师傅。最后派出所硬是搞了刑讯逼供并屈打成招,把俞师傅都牵扯了进去。
“是副所长代所长吧?哪有那么快的,警校毕业都不到一年。”俞大庆纠正说。
“这现任所长搞得名誉扫地,县委古大亨书记都知道了,马上就要靠边站了。黎小牛来这里虽说是个副所长,代字一去掉不就是所长了。”耿卫彪说。
开始吃饭了,几个人边聊边喝,一会儿就酒酣耳热了。
“天阳,说起来,那黎小牛你应该认识,听说是你们阳辛镇的。”俞大庆说。
“岂止是认识,原来我们是一个村的。”赖天阳道。
言谈间,耿卫彪就渐渐知道了赖天阳的来历,常言道,不是冤家不聚头,原来眼前这个五短身材的赖老师就是他们二中队一直在追捕的赖天光的哥哥。
“这么说来,你老爸就是富河村的支书了。”耿卫彪说,他也不提去富河村抓人的事,这层窗户纸要是捅破了,双方都会很尴尬。其实,他刚才临出门的时候,都听到线报说赖天光在石牛镇一带出没,他和一伙人在石牛镇洋山一带专门敲诈黑煤矿的矿主。那些矿主都是无证开采非法作业,被敲诈了也只好忍气吞声。
本来,如果不是左嘉嘉任性地开走那辆吉普车,他都想借进山吃酒的机会去洋山一带看看的,可现在只好作罢。
酒过三巡,主家要出来敬酒了。俞大寨和他父亲今天可没有闲着,还有他叔父俞援朝校长,三个人在席间穿梭着不停地敬酒,有着施不尽的礼数和讲不完的客套。
俞抗美和俞援朝老哥俩不停地用眼睛瞟着俞大庆和耿卫彪这一桌,不时俩人会耳语上一阵子,他们似是在想让俞大寨过去给耿卫彪敬敬酒。
俞抗美知道这个和侄子俞大庆坐一起的耿卫彪是朝阳镇刑警二中队的队长,如果儿子被人告发,今天他就不是来喝酒了,而是会给儿子戴上一副锃亮的手铐。
可不知怎么回事,老哥俩给俞大寨说了几次,让他过去敬酒,俞大寨就是裹足不前,像是有什么顾虑。其实,俞抗美也知道儿子这是心理作用。也难怪,那个耿卫彪着实也是长得威风,坐在席上,形似铁塔,声若洪钟,不一会儿功夫七八两景阳冈白酒下肚,那紫黑的脸膛变得通红,说话喷着酒气,更显得气壮如牛。有道是酒醉英雄汉,看上去真有一种武松打虎的气概。
“好酒!好酒!”耿卫彪喝得高兴起来,他拍着战友俞大庆的肩膀说。
看到耿卫彪喝得高兴,俞抗美又示意俞大寨过去敬酒,这次,逡巡不前的俞大寨就端着酒杯上去了。
“这可是产于‘打虎之乡’山东阳谷的54度高烈度白酒景阳冈。”赖天阳手里拿着酒瓶端详着说。那白底蓝花釉彩瓷器酒瓶,造型设计甚为别致:不注意看有点像个带把手的夜壶,把手是只卡通形状的老虎,瓶身侧面有“景阳冈”三个篆刻的字,正面是武松打虎的图案,反面印着一首七绝:“景阳芳酎透瓶香,壮士豪饮十八觞,酒助神威降猛虎,谁道三碗不过冈!”看到这首诗,赖天阳小声地念了出来。
“好!酒助神威降猛虎!”耿卫彪嘭地拍了一下桌子,猛地站了起来,他是在和俞大庆喝酒。
那声音在俞大寨听来不亚于平地一声惊雷!这耿队长好大的气势!
“谁道三碗不过冈!干!”这又是在和赖天阳干杯,赖天阳此时渐渐有点支撑不住了。
这耿队长今天是怎么了?心虚的俞大寨身子微微一颤,一杯斟好的酒洒在了邻桌章安君的身上。俞大寨为了掩饰自己的失态,借机给章安君敬了杯酒,惹得嗜酒如命的章喜嚷了起来,“俞大寨,就不敬我是不是?!”
“要不,你去敬耿队长一杯吧!”俞大寨对章喜说,此时,他已经彻底没有了上去敬酒的胆气。
“章老师,我跟你喝吧!”上官致远就坐在章喜的旁边,他知道章喜其实就是想找个人多喝两杯。
“呜……呜……呜……”突然,门外响起了一阵警笛声,由远而近,呼啸而来。
“大事不好!”一直心神不定的俞大寨扔下手中的酒瓶拨腿往侧门跑,酒瓶在地上碎了一地。俞大寨前脚还没有跨出门槛,抬眼就看到一辆警车进了他家的院门,完了!完了!那事已经被人告发了,这耿卫彪今天就是来抓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