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力保机离开燕云州后,鞑靼也随着撤军。
待内忧和外患都得到解决后,明希与朝廷派来的官员交接完手头上的事务才带着人马浩浩荡荡地返回京城。
一见到江明澜,明希就将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一股脑地丢在他面前。
“???”江明澜茫然地看着眼前的东西,他随手抽出一张纸,问道:“妹妹,这是?”
“啊?”明希正在摸索自己的袖子,检查自己是否还有遗漏之物,闻言才抽空往江明澜那看一眼,随口道:“与鞑靼的停战协议啊。”
他当然知道这是停战协议,毕竟那么大行字在上面写着,江明澜一时有些头疼,见她还一脸无所谓的态度,不想同她追究为何会有这种东西。
他无暇顾及燕云州,便将燕云州的事宜全权交予给她,他也时常会收到明希寄来的前线汇报。
上上上一封信得到的消息还是林念平燕云州内乱的事;上上一封信又是她说要派兵攻打鞑靼,他只当这是她的战术安排,便让她放心大胆地去做;上一封信她说一切都搞定,她要准备回京,让他派人过去接手。
所以她说的搞定就是带人直攻鞑靼都城,逼耶力保机签下这停战协议?
江明澜的额角在突突地跳,他觉得若不想因跳起来暴打明希而伤了兄妹情谊,他还是等会儿招林念问话为好。
“那这个呢?”江明澜又拖起三本厚如砖的书。
明希道:“这是父皇先前让我编的书,说是要用在军校授课上。”她和林念可是前前后后花了四年的时候才完成的。
江明澜边看边道:“《神火谱》,著者江明希,编者江明希林念。”
说完抬头瞅明希一眼,明希道:“书名是林念取的,署名这么写也是他的意思,我本意是打算直接在我名字后面写他,他不乐意,非要改成这样。”
江明澜随手一翻,书分为上中下三卷,里面详细记载了各种火器的制作、使用及研究,只看一眼就知其珍贵,这将会是万古流芳之作,他连忙将这三本书小心翼翼地安置在一旁。
他又从桌上掏出一样东西,问:“你怎么把神火军的领兵符也拿出来了?”
正欲重新还给明希,谁知明希却不接,她道:“我都回来了,要这做什么?”
江明澜:“......”说实话,像他妹妹这般的人可能千年都不一定会有一个。
最后江明澜还是把领兵符硬塞回给明希,还让她莫偷懒,自己交给父皇。
明希只好乖乖把领兵符收好,等见到江尧再交给他。
明希抬头见江明澜还在那堆东西里挑挑拣拣,困顿上涌,随便找个地方准备小歇一会儿。
“妹...”江明澜拿着一东西抬头正欲唤明希,却见她缩成一团躺在椅子上睡觉。
江明澜无奈地笑了笑,没再唤她,而是亲自动手将桌上的东西分门别类。
明希这个盹也不过才短短半个时辰,她醒时看向正在忙碌的江明澜,问道:“皇兄,何时了?”
“亥时正刻。”江明澜抬头看去,“你先回明溪殿歇息如何?”
“嗯。”明溪打了哈欠,随口问道:“我本还想着去见见父皇、小四他们。”
“父皇现如今还在调养中,早早就寝,二弟和小四现下应在太医院那。”
明希疑惑:“他们两去那做什么?”
江明澜笑着答道:“他们在帮林参写书。”
“写书?”
“对,林参欲将此次在外所得皆写成书,他两去帮他了。”
“哦,那我明天再去看他们。”
“对了,听说章归收了个女弟子。”
“哦?”
“好似姓汪。”
“应是汪许芸。”
“你认识?”
“嗯,我之前从南边带回来的人,也是我介绍给章归认识的。”
“看来她医术应还不错。”
“能让章归收她为徒是她自己的本事,我也没想到她能做到这种程度。”
明希离开前,看着还在挑灯夜战的江明澜,道:“皇兄,夜已深,还是早日歇息为好,公务是处理不完的,要是连你都倒下了,那大齐是真的要完了。”
江明澜哭笑不得地看向明希,有她这么劝人的吗。
他道:“我知道了,看完这个就走。”
“哦。”明希也不走了,想先把江明澜送回去再回明溪殿。
百般聊赖之际,她四处张望,目光无意中落在桌前的一张纸上。
江明澜停手时注意到明希的视线,拿起那张纸边递给明希边道:“这是此次科举殿试名单。”
明希看着名单,问道:“这上面有几个人名上画红圈是为何?”
江明澜解答道:“这是我看好的人,他们的策论写得尤为出彩。”
明希突然指着其中一个人道:“他也是?”
江明澜颔首,“他是其中最为出彩的,他的治水论写得甚是不错,是个人才,他对河况了然于心,且对治水颇有见解,我打算日后派他去治水患。”
“听说他年纪轻轻,尚未有婚配,有好些人看好他,想抓他为婿,其中就包含我手底下的人。”江明澜同明希分享他打探来的消息。
“嗯哼——”明希意味不明道。
江明澜见状有些诧异,不禁问道:“妹妹,这人你也认识不成?”
明希没隐瞒,点头承认:“嗯。”
“我不仅认识她。”她笑道,“我还知道她其实是个女子身。”
江明澜一愣,他不认为明希会在这事上同他开玩笑,所以那个贾爰水确实是个女子,她假扮成男子的身份参加科举。
这时明希道:“知晓她的真实身份后,皇兄你还想用她吗?”
江明澜的嘴张了又张,最后什么都没说出口。
明希将江明澜送回兴龙殿。
在她欲转身离开时,被江明澜喊住,他认真地道:“妹妹,我想了一路,我还是想用她,是男是女都不重要,她能一路考上来就说明她并不比同届的人差,更重要的是我不想错过这个人才,就像父皇不愿错过你一样。”
明希笑了,如夏日清泉。
她道:“既然如此,皇兄不妨把治理黄河一事交予她,她不会让你失望的。”
说完明希便转身离开。
江明澜面露思索,这还是他头一回见明希如此赏识一个人。
次日,明希前去看望江尧。
江尧正在殿后的竹林里晒太阳,江尧见到明希,笑着问道:“你何时回来的?”
明希搬张椅子坐在江尧身旁,边他怀里塞领兵符,边道:“昨日夜里回来的。”
江尧垂眸看着手心里的领兵符,不由问道:“你现在就给我?”
明希疑惑地看向江尧,道:“对啊。”
不然她要何时给?
江尧思及朝中竟还有人向他进言说明希恐有不韪之心,他大笑出声,索性再多说几句,“朝中有人说你想趁机掌控军权。”
“嗯嗯,他说的有道理。”明希煞有其事地点头,然后道,“所以父皇你可千万别再把领兵符给我了。”
小心思展露无遗,江尧好笑地摇了摇头,“说真的,当时你为何不选择自己回京?”
见明希欲开口,就率先拿话堵她,“你可别同朕说你不会处理政务,朕不会信的。”
明希遗憾地闭上嘴,她换了说法:“皇兄回来不是挺好的吗,我回来作甚?”
江尧理所当然道:“当然是借机把持朝政,然后夺取皇位。”
明希:“......”
江尧见她颇为嫌弃的表情更乐了,他道:“你有军中势力,又有武将的支持,再加之旁人的辅佐,未必会输给明澜。”
明希无奈道:“父皇,你别瞎拱火。”
江尧不满地看明希一眼,“怎么说话呢你?”
明希改口,直言不讳道:“我不要,我不乐意,我嫌麻烦。”
江尧气笑了,“你知道这是旁人怎么求都求不来的吗?”
“我知道。”
“但是,父皇,那多没意思啊。”明希道,“现在这样我觉得挺好的。”
“当然,能不再给我加活就更好了。”
江尧笑骂道:“你就晓得躲懒。”
明希觉得江尧说这话就是在冤枉她,“父皇,我做的已经够多了。”
明希不想再同江尧聊这个话题,她主动关心起江尧的病情。
江尧道:“林参的建议就是好好休养,少操心,少劳累。”
明希眉头一皱,她来时可是看到寝宫里还放着不少奏折,显然眼前人压根就没有好好听从医嘱。
明希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她主动提议带江尧微服私访。
“不只在京城,而是整个大齐。”
明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父皇你也在这京城待了整整二十多年吧,你就不想出去看看你治理过的天下跟你登基前外出历练时究竟有多大的变化?”
江尧的心一动。
明希继续道:“这样即可养病,也可以考察民情,父皇,届时我陪你去,你也不必担心劳师动众,有我在定能护你周全,而且朝政也有皇兄在。”
最后明希道:“父皇,你还记得我在燕云州时你写信问我想要什么赏赐吗?”
“所以你想要的是让我微服私访?”江尧道。
明希摇头,“我希望父皇能认真考虑我方才说的。”
见江尧愣神,明希双手一摊,坦言道:“我确实有想让父皇借此好好休养的心思,但也不能强逼你就范。”
“......”
竹林里,清风吹拂,竹叶婆娑,好似在细细低语,诉说着岁月的悠长。
春日的暖阳透过空隙,洒在身上。
良久过后,江尧长舒一口气,缓缓道:“就按你说的做吧。”
“真的?”
“嗯,等明澜的册封仪式后再走吧。”
“好。”
...
竹林外,兄弟间的争执声传至正在安排行程的两人耳里。
紧接着,江明烨和江明熠一同出现在竹林内。
二人一见明希,当即停下争执,边围着明希转,边嘘寒问暖。
直到明希让他们停下,兄弟二人才堪堪住嘴。
江明熠问:“姐姐,你方才在和父皇聊些什么?”
明希道:“我在和父皇商议之后要去哪玩。”
江明烨立马精神起来,也看了过来。
明希将她打算带江尧游历大齐的事告知他们。
江明烨当即道:“我也要去,我都出国看过了,却还没看过大齐,这怎么能行,我必须要去。”
明希沉默片刻后,果断将这事甩给江尧,让江尧定夺。
江明烨满眼期待地看向自己的父皇,一同看去的还有江明熠。
“......”江尧有些心累,他叹了口气,道:“那就一道去吧。”
乐得江明烨一把抱住江尧。
江尧回过神,笑骂江明烨,“本以为你出国就能稳重些,你上哪学的这些不知检点的行径?”
江明烨却不以为然,他摆手道:“父皇这你就不懂了,在外语言不通时都是用手比划的,其中拥抱是最不会出错的。”
江尧不信。
竹林里一时间吵吵闹闹。
待江明澜的皇太子册封仪式过后,明希几人给江明澜留下一封信,便包袱款款,离开京城。
看过信的江明澜:“......”
事已至此,还能怎么办?
江明澜只能硬着头皮给父弟妹收拾烂摊子。
而明希一行人选择乘船一路南下。
--
无锡,最高处。
江尧盘腿坐在石碑前,他拿出事先备好的李渡烧酒,给林逸酌一杯,也给自己倒一杯。
他举起酒杯,笑道:“我两有多久没像现在这样喝酒了?”
江尧掐指一算,“也有二十二年了吧。”
清风吹过,一片叶子缓缓落入石碑前的酒杯中。
江尧笑道:“早知道你离开前我就多灌你一壶酒了。”
“我方才去山下的那座庙看了,说实话,不像你,你什么时候像石像那般壮实了,不都一直瘦瘦弱弱的?”
“你儿子以前看着不像你,现在反倒是愈发像你了,不仅样子长得像,连性子都愈发像了。”
“你说你们父子两是打算赖上我江家了?”
“你看中我,你儿子看中我闺女。”
江尧说到这里,抬头向另一旁的空地望去,只见江明烨和江明熠相互拉着彼此的手臂站在石台上向下张望,明希则站在一旁护着他们,一边同身旁的林念说着什么。
江尧突然改口道:“也不对,你儿子所求的比你还多。”
明希若有所感,抬头看去,见江尧看她,以为他有什么事,于是先将两江提溜下石台才朝江尧走去。
“父皇,怎么了?”明希问道。
许是喝酒一时上了头,又或许是当着林逸的面,他突然问道:“你和林念之后有什么打算?”
“什么什么打算?”
江尧冷哼一声,道:“少在我面前装傻充愣,那小子先是跟着你南下,后来又是跟着你北征,现在又屁颠颠地跟着我们走,你可别跟我说你没看出来他的心思,我可不记得我什么时候生了个蠢笨的闺女。”
“看是看出来了。”明希摸着鼻子,如实道,“但是要说到以后...”
在末世她早已习惯孤身一人,相往来的也只有好友一人,但无论是好友还是江尧他们,皆是他们先主动靠近她,她习惯被动承受关系。
现在要让她主动选择关系,这一下触及她的盲区,但能肯定的是她不讨厌他的靠近,不然他也不会在她身边呆这么久。
明希尴尬地挠了挠脸,小声嘀咕道:“也不一定要成婚吧。”
这一句话愣是令江尧的酒意消去,此时当着林逸的面,他也不能说明希的做法没错。
明希见江尧用看抛家弃女的负心汉的眼神看她,“......”
明希开口解释道:“父皇,你是不是忘了驸马不能有实权?”
好像是有这么个规定,江尧回过神,这个规矩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外戚干政,进而威胁皇权。
虽说明希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但是...
江尧道:“你有问过林念的意思吗?”
明希一愣。
江尧继续道:“他未必就想要实权,你总要问过他才会知晓。”
这确实是她没料到,明希虚心受教,当晚夜里就敲响林念的窗户。
林念看着攀着窗户的明希,他无奈地叹了口气,侧身给明希让出位置,嘴上道:“殿下,为何不走正门?”
明希脚尖轻踩墙面,轻身跃入,她直起身道:“因为更近啊,你就在我下面,我从窗户往下跳就到了。”
“......”林念接受她的理由,走到桌边,给她倒茶水。
明希坐在桌边,拄着下巴看林念,她突然道:“有一件事我很好奇。”
“敢问殿下何事,臣或许能为殿下分忧?”
明希疑惑道:“为什么你心悦于我却又从不表态?”
林念险些将茶水倒出杯外。
他重新将茶壶置于桌上,抬头看向明希,见她面上毫无玩笑之意,她是认真的在问他。
半响后,林念才道:“臣亦有一事未明,听闻白玉在殿下这可以来去自如,可是真的?”
明希点头。
“为何殿下从未用笼子困它?”林念问,“不怕它一去不复返吗?”
明希道:“那这样它就不是鹰了。”
林念轻笑道,“臣亦是如此。”他从未想过要困住她,他只想诱她落在他的臂膀上,他会为她备好温暖的窝,让她可以在他身边栖息。
明希了然地点点头,她又问道:“所以你从未想过成婚?”
林念闻言仔细观察明希的面色,却发现他什么也看不出来。
他不知道殿下是出于何种目的问,也不知道他该如何作答才能让她满意,更不知道他能否抱有期待。
内心思绪百转千回,最后他如实道:“臣想过。”
明希继续道:“那你知道你我一旦成婚,你一生都无法往上爬?”
林念却道:“现在这般就足矣。”他要想往上爬,那么从一开始就不会选择兵部的库部司。
明希:“那回京后我们就成婚吧。”
说完明希站起身,正打算从窗户离开,快到她和江尧下棋时间,她该回去了。
“?!”林念下意识倾身拉住明希的手腕,全然不顾被撞翻的茶水。
“殿下。”林念哑着声音道,“方才那话是认真的?”
明希侧过身,“是认真的,现在离回京还早,你可以慢慢想。”她还不至于拿这么大的事开玩笑。
不需要想他心里早有答案,他拉住明希的手腕不放,他语气着急道:“殿下可明白何为成婚,一旦成婚我们会住在一起,会...”
话还没完,一道影子向他袭来,秀发擦过他的耳畔,一抹柔软敷在他的唇上流连片刻后撤离。
明希看着呆愣住的林念,愉悦感油然而生,她道:“我当然知道,我不讨厌与你做这种事。”
等林念回过神,屋里早已无人,若不是茶水沿着桌沿滴落,浸湿他的鞋子,他会以为方才的一切都是他的臆想。
他卸力一般蹲在地上,将头埋置双膝,遮住面却遮不住红得滴血的耳尖。
离开江南后,明希一行人继续乘船四处游玩,在安平城的“番市”里大肆购买,去珍清岛的鹰谷看望白玉的两个孩子...
南边玩够就去北边,不仅去参加燕云州的庙会,还去西北慰问谭泽,一行人乐不思蜀,最后是江明澜的再三催促下才踏上返程。
光兴二十四年一月,明希公主大婚。
光兴二十五年,齐武帝江尧宣布正式退位,禅位其子江明澜,年号“熙宁”。
齐扬帝登基后,加封其妹为长公主,封号镇国。
后世史书上记载:
齐武帝江尧,以残忍的手段抢夺帝位,但在其当政期间采取与民修养的政策,大力推行改制,在他的领导下大齐社会、经济、文化和军事得到极大的发展,缓和了大齐中末期以来的社会矛盾,结束大齐中末期的残局,使国家从凋敝得以迅速复苏,不愧为一代中兴君主,史称“光兴中兴”。
其子齐扬帝江明澜,禀其父志,其当政期间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的方针,大兴水利,发展海贸,且极其注重多方人才的培养,不仅在府州县广开军校和医学堂,提拔寒门文臣武将,继其父后还接连起用女官、女医、女将,极大提高了女性社会地位,后更是将大齐推向盛世,史称“熙宁盛世”。
齐扬帝同其父一样在位期间只有短短二十五年,后禅位其女,其女自小养在长公主膝下,齐景帝当政期间采取对内修养,对外开边的政策,她亲手将大齐推向新的高峰,疆土面积是齐初疆土面积的两倍,使大齐成为扬名四海的“大齐帝国”,是当时少见的经济和国力双强盛帝国,而这一切她只用了短短二十五年。
三代皇帝的努力为大齐后世六百多年的历史奠定实质的基础,而其中不可避免要提及一个人,那就是齐武帝的女儿,江明希。
其在军事上的贡献令后人望尘莫及,在齐武帝当政期间创火器,其所创的火器在当时一直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后编写的《神火谱》,被后世誉为“军器圣典”,至今是每个军器研发人员必读之书;建神火军,开启世界上火器部队的先河,后与齐扬帝携手收复大齐百年失地;改武举,首创水营科。
其在齐扬帝当政期间创海军,为大齐搭建坚固的海防,保大齐沿海安宁,临海更是无一海贼敢入侵,被海商称为世上最安全的海港;建军工厂、军港,建立最早的军事基地,沿用至今;立军校,是世上最早的军事学校,为日后齐景帝开辟疆土培养无数军事人才。
其对齐景帝的影响之大,若无她就更无后来的齐景帝,她深受齐景帝敬重,齐景帝死前令后人将她葬在其墓旁,是大齐史上唯一一个不入帝陵的皇帝。
江明希,名副其实的“镇国”。
待内忧和外患都得到解决后,明希与朝廷派来的官员交接完手头上的事务才带着人马浩浩荡荡地返回京城。
一见到江明澜,明希就将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一股脑地丢在他面前。
“???”江明澜茫然地看着眼前的东西,他随手抽出一张纸,问道:“妹妹,这是?”
“啊?”明希正在摸索自己的袖子,检查自己是否还有遗漏之物,闻言才抽空往江明澜那看一眼,随口道:“与鞑靼的停战协议啊。”
他当然知道这是停战协议,毕竟那么大行字在上面写着,江明澜一时有些头疼,见她还一脸无所谓的态度,不想同她追究为何会有这种东西。
他无暇顾及燕云州,便将燕云州的事宜全权交予给她,他也时常会收到明希寄来的前线汇报。
上上上一封信得到的消息还是林念平燕云州内乱的事;上上一封信又是她说要派兵攻打鞑靼,他只当这是她的战术安排,便让她放心大胆地去做;上一封信她说一切都搞定,她要准备回京,让他派人过去接手。
所以她说的搞定就是带人直攻鞑靼都城,逼耶力保机签下这停战协议?
江明澜的额角在突突地跳,他觉得若不想因跳起来暴打明希而伤了兄妹情谊,他还是等会儿招林念问话为好。
“那这个呢?”江明澜又拖起三本厚如砖的书。
明希道:“这是父皇先前让我编的书,说是要用在军校授课上。”她和林念可是前前后后花了四年的时候才完成的。
江明澜边看边道:“《神火谱》,著者江明希,编者江明希林念。”
说完抬头瞅明希一眼,明希道:“书名是林念取的,署名这么写也是他的意思,我本意是打算直接在我名字后面写他,他不乐意,非要改成这样。”
江明澜随手一翻,书分为上中下三卷,里面详细记载了各种火器的制作、使用及研究,只看一眼就知其珍贵,这将会是万古流芳之作,他连忙将这三本书小心翼翼地安置在一旁。
他又从桌上掏出一样东西,问:“你怎么把神火军的领兵符也拿出来了?”
正欲重新还给明希,谁知明希却不接,她道:“我都回来了,要这做什么?”
江明澜:“......”说实话,像他妹妹这般的人可能千年都不一定会有一个。
最后江明澜还是把领兵符硬塞回给明希,还让她莫偷懒,自己交给父皇。
明希只好乖乖把领兵符收好,等见到江尧再交给他。
明希抬头见江明澜还在那堆东西里挑挑拣拣,困顿上涌,随便找个地方准备小歇一会儿。
“妹...”江明澜拿着一东西抬头正欲唤明希,却见她缩成一团躺在椅子上睡觉。
江明澜无奈地笑了笑,没再唤她,而是亲自动手将桌上的东西分门别类。
明希这个盹也不过才短短半个时辰,她醒时看向正在忙碌的江明澜,问道:“皇兄,何时了?”
“亥时正刻。”江明澜抬头看去,“你先回明溪殿歇息如何?”
“嗯。”明溪打了哈欠,随口问道:“我本还想着去见见父皇、小四他们。”
“父皇现如今还在调养中,早早就寝,二弟和小四现下应在太医院那。”
明希疑惑:“他们两去那做什么?”
江明澜笑着答道:“他们在帮林参写书。”
“写书?”
“对,林参欲将此次在外所得皆写成书,他两去帮他了。”
“哦,那我明天再去看他们。”
“对了,听说章归收了个女弟子。”
“哦?”
“好似姓汪。”
“应是汪许芸。”
“你认识?”
“嗯,我之前从南边带回来的人,也是我介绍给章归认识的。”
“看来她医术应还不错。”
“能让章归收她为徒是她自己的本事,我也没想到她能做到这种程度。”
明希离开前,看着还在挑灯夜战的江明澜,道:“皇兄,夜已深,还是早日歇息为好,公务是处理不完的,要是连你都倒下了,那大齐是真的要完了。”
江明澜哭笑不得地看向明希,有她这么劝人的吗。
他道:“我知道了,看完这个就走。”
“哦。”明希也不走了,想先把江明澜送回去再回明溪殿。
百般聊赖之际,她四处张望,目光无意中落在桌前的一张纸上。
江明澜停手时注意到明希的视线,拿起那张纸边递给明希边道:“这是此次科举殿试名单。”
明希看着名单,问道:“这上面有几个人名上画红圈是为何?”
江明澜解答道:“这是我看好的人,他们的策论写得尤为出彩。”
明希突然指着其中一个人道:“他也是?”
江明澜颔首,“他是其中最为出彩的,他的治水论写得甚是不错,是个人才,他对河况了然于心,且对治水颇有见解,我打算日后派他去治水患。”
“听说他年纪轻轻,尚未有婚配,有好些人看好他,想抓他为婿,其中就包含我手底下的人。”江明澜同明希分享他打探来的消息。
“嗯哼——”明希意味不明道。
江明澜见状有些诧异,不禁问道:“妹妹,这人你也认识不成?”
明希没隐瞒,点头承认:“嗯。”
“我不仅认识她。”她笑道,“我还知道她其实是个女子身。”
江明澜一愣,他不认为明希会在这事上同他开玩笑,所以那个贾爰水确实是个女子,她假扮成男子的身份参加科举。
这时明希道:“知晓她的真实身份后,皇兄你还想用她吗?”
江明澜的嘴张了又张,最后什么都没说出口。
明希将江明澜送回兴龙殿。
在她欲转身离开时,被江明澜喊住,他认真地道:“妹妹,我想了一路,我还是想用她,是男是女都不重要,她能一路考上来就说明她并不比同届的人差,更重要的是我不想错过这个人才,就像父皇不愿错过你一样。”
明希笑了,如夏日清泉。
她道:“既然如此,皇兄不妨把治理黄河一事交予她,她不会让你失望的。”
说完明希便转身离开。
江明澜面露思索,这还是他头一回见明希如此赏识一个人。
次日,明希前去看望江尧。
江尧正在殿后的竹林里晒太阳,江尧见到明希,笑着问道:“你何时回来的?”
明希搬张椅子坐在江尧身旁,边他怀里塞领兵符,边道:“昨日夜里回来的。”
江尧垂眸看着手心里的领兵符,不由问道:“你现在就给我?”
明希疑惑地看向江尧,道:“对啊。”
不然她要何时给?
江尧思及朝中竟还有人向他进言说明希恐有不韪之心,他大笑出声,索性再多说几句,“朝中有人说你想趁机掌控军权。”
“嗯嗯,他说的有道理。”明希煞有其事地点头,然后道,“所以父皇你可千万别再把领兵符给我了。”
小心思展露无遗,江尧好笑地摇了摇头,“说真的,当时你为何不选择自己回京?”
见明希欲开口,就率先拿话堵她,“你可别同朕说你不会处理政务,朕不会信的。”
明希遗憾地闭上嘴,她换了说法:“皇兄回来不是挺好的吗,我回来作甚?”
江尧理所当然道:“当然是借机把持朝政,然后夺取皇位。”
明希:“......”
江尧见她颇为嫌弃的表情更乐了,他道:“你有军中势力,又有武将的支持,再加之旁人的辅佐,未必会输给明澜。”
明希无奈道:“父皇,你别瞎拱火。”
江尧不满地看明希一眼,“怎么说话呢你?”
明希改口,直言不讳道:“我不要,我不乐意,我嫌麻烦。”
江尧气笑了,“你知道这是旁人怎么求都求不来的吗?”
“我知道。”
“但是,父皇,那多没意思啊。”明希道,“现在这样我觉得挺好的。”
“当然,能不再给我加活就更好了。”
江尧笑骂道:“你就晓得躲懒。”
明希觉得江尧说这话就是在冤枉她,“父皇,我做的已经够多了。”
明希不想再同江尧聊这个话题,她主动关心起江尧的病情。
江尧道:“林参的建议就是好好休养,少操心,少劳累。”
明希眉头一皱,她来时可是看到寝宫里还放着不少奏折,显然眼前人压根就没有好好听从医嘱。
明希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她主动提议带江尧微服私访。
“不只在京城,而是整个大齐。”
明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父皇你也在这京城待了整整二十多年吧,你就不想出去看看你治理过的天下跟你登基前外出历练时究竟有多大的变化?”
江尧的心一动。
明希继续道:“这样即可养病,也可以考察民情,父皇,届时我陪你去,你也不必担心劳师动众,有我在定能护你周全,而且朝政也有皇兄在。”
最后明希道:“父皇,你还记得我在燕云州时你写信问我想要什么赏赐吗?”
“所以你想要的是让我微服私访?”江尧道。
明希摇头,“我希望父皇能认真考虑我方才说的。”
见江尧愣神,明希双手一摊,坦言道:“我确实有想让父皇借此好好休养的心思,但也不能强逼你就范。”
“......”
竹林里,清风吹拂,竹叶婆娑,好似在细细低语,诉说着岁月的悠长。
春日的暖阳透过空隙,洒在身上。
良久过后,江尧长舒一口气,缓缓道:“就按你说的做吧。”
“真的?”
“嗯,等明澜的册封仪式后再走吧。”
“好。”
...
竹林外,兄弟间的争执声传至正在安排行程的两人耳里。
紧接着,江明烨和江明熠一同出现在竹林内。
二人一见明希,当即停下争执,边围着明希转,边嘘寒问暖。
直到明希让他们停下,兄弟二人才堪堪住嘴。
江明熠问:“姐姐,你方才在和父皇聊些什么?”
明希道:“我在和父皇商议之后要去哪玩。”
江明烨立马精神起来,也看了过来。
明希将她打算带江尧游历大齐的事告知他们。
江明烨当即道:“我也要去,我都出国看过了,却还没看过大齐,这怎么能行,我必须要去。”
明希沉默片刻后,果断将这事甩给江尧,让江尧定夺。
江明烨满眼期待地看向自己的父皇,一同看去的还有江明熠。
“......”江尧有些心累,他叹了口气,道:“那就一道去吧。”
乐得江明烨一把抱住江尧。
江尧回过神,笑骂江明烨,“本以为你出国就能稳重些,你上哪学的这些不知检点的行径?”
江明烨却不以为然,他摆手道:“父皇这你就不懂了,在外语言不通时都是用手比划的,其中拥抱是最不会出错的。”
江尧不信。
竹林里一时间吵吵闹闹。
待江明澜的皇太子册封仪式过后,明希几人给江明澜留下一封信,便包袱款款,离开京城。
看过信的江明澜:“......”
事已至此,还能怎么办?
江明澜只能硬着头皮给父弟妹收拾烂摊子。
而明希一行人选择乘船一路南下。
--
无锡,最高处。
江尧盘腿坐在石碑前,他拿出事先备好的李渡烧酒,给林逸酌一杯,也给自己倒一杯。
他举起酒杯,笑道:“我两有多久没像现在这样喝酒了?”
江尧掐指一算,“也有二十二年了吧。”
清风吹过,一片叶子缓缓落入石碑前的酒杯中。
江尧笑道:“早知道你离开前我就多灌你一壶酒了。”
“我方才去山下的那座庙看了,说实话,不像你,你什么时候像石像那般壮实了,不都一直瘦瘦弱弱的?”
“你儿子以前看着不像你,现在反倒是愈发像你了,不仅样子长得像,连性子都愈发像了。”
“你说你们父子两是打算赖上我江家了?”
“你看中我,你儿子看中我闺女。”
江尧说到这里,抬头向另一旁的空地望去,只见江明烨和江明熠相互拉着彼此的手臂站在石台上向下张望,明希则站在一旁护着他们,一边同身旁的林念说着什么。
江尧突然改口道:“也不对,你儿子所求的比你还多。”
明希若有所感,抬头看去,见江尧看她,以为他有什么事,于是先将两江提溜下石台才朝江尧走去。
“父皇,怎么了?”明希问道。
许是喝酒一时上了头,又或许是当着林逸的面,他突然问道:“你和林念之后有什么打算?”
“什么什么打算?”
江尧冷哼一声,道:“少在我面前装傻充愣,那小子先是跟着你南下,后来又是跟着你北征,现在又屁颠颠地跟着我们走,你可别跟我说你没看出来他的心思,我可不记得我什么时候生了个蠢笨的闺女。”
“看是看出来了。”明希摸着鼻子,如实道,“但是要说到以后...”
在末世她早已习惯孤身一人,相往来的也只有好友一人,但无论是好友还是江尧他们,皆是他们先主动靠近她,她习惯被动承受关系。
现在要让她主动选择关系,这一下触及她的盲区,但能肯定的是她不讨厌他的靠近,不然他也不会在她身边呆这么久。
明希尴尬地挠了挠脸,小声嘀咕道:“也不一定要成婚吧。”
这一句话愣是令江尧的酒意消去,此时当着林逸的面,他也不能说明希的做法没错。
明希见江尧用看抛家弃女的负心汉的眼神看她,“......”
明希开口解释道:“父皇,你是不是忘了驸马不能有实权?”
好像是有这么个规定,江尧回过神,这个规矩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外戚干政,进而威胁皇权。
虽说明希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但是...
江尧道:“你有问过林念的意思吗?”
明希一愣。
江尧继续道:“他未必就想要实权,你总要问过他才会知晓。”
这确实是她没料到,明希虚心受教,当晚夜里就敲响林念的窗户。
林念看着攀着窗户的明希,他无奈地叹了口气,侧身给明希让出位置,嘴上道:“殿下,为何不走正门?”
明希脚尖轻踩墙面,轻身跃入,她直起身道:“因为更近啊,你就在我下面,我从窗户往下跳就到了。”
“......”林念接受她的理由,走到桌边,给她倒茶水。
明希坐在桌边,拄着下巴看林念,她突然道:“有一件事我很好奇。”
“敢问殿下何事,臣或许能为殿下分忧?”
明希疑惑道:“为什么你心悦于我却又从不表态?”
林念险些将茶水倒出杯外。
他重新将茶壶置于桌上,抬头看向明希,见她面上毫无玩笑之意,她是认真的在问他。
半响后,林念才道:“臣亦有一事未明,听闻白玉在殿下这可以来去自如,可是真的?”
明希点头。
“为何殿下从未用笼子困它?”林念问,“不怕它一去不复返吗?”
明希道:“那这样它就不是鹰了。”
林念轻笑道,“臣亦是如此。”他从未想过要困住她,他只想诱她落在他的臂膀上,他会为她备好温暖的窝,让她可以在他身边栖息。
明希了然地点点头,她又问道:“所以你从未想过成婚?”
林念闻言仔细观察明希的面色,却发现他什么也看不出来。
他不知道殿下是出于何种目的问,也不知道他该如何作答才能让她满意,更不知道他能否抱有期待。
内心思绪百转千回,最后他如实道:“臣想过。”
明希继续道:“那你知道你我一旦成婚,你一生都无法往上爬?”
林念却道:“现在这般就足矣。”他要想往上爬,那么从一开始就不会选择兵部的库部司。
明希:“那回京后我们就成婚吧。”
说完明希站起身,正打算从窗户离开,快到她和江尧下棋时间,她该回去了。
“?!”林念下意识倾身拉住明希的手腕,全然不顾被撞翻的茶水。
“殿下。”林念哑着声音道,“方才那话是认真的?”
明希侧过身,“是认真的,现在离回京还早,你可以慢慢想。”她还不至于拿这么大的事开玩笑。
不需要想他心里早有答案,他拉住明希的手腕不放,他语气着急道:“殿下可明白何为成婚,一旦成婚我们会住在一起,会...”
话还没完,一道影子向他袭来,秀发擦过他的耳畔,一抹柔软敷在他的唇上流连片刻后撤离。
明希看着呆愣住的林念,愉悦感油然而生,她道:“我当然知道,我不讨厌与你做这种事。”
等林念回过神,屋里早已无人,若不是茶水沿着桌沿滴落,浸湿他的鞋子,他会以为方才的一切都是他的臆想。
他卸力一般蹲在地上,将头埋置双膝,遮住面却遮不住红得滴血的耳尖。
离开江南后,明希一行人继续乘船四处游玩,在安平城的“番市”里大肆购买,去珍清岛的鹰谷看望白玉的两个孩子...
南边玩够就去北边,不仅去参加燕云州的庙会,还去西北慰问谭泽,一行人乐不思蜀,最后是江明澜的再三催促下才踏上返程。
光兴二十四年一月,明希公主大婚。
光兴二十五年,齐武帝江尧宣布正式退位,禅位其子江明澜,年号“熙宁”。
齐扬帝登基后,加封其妹为长公主,封号镇国。
后世史书上记载:
齐武帝江尧,以残忍的手段抢夺帝位,但在其当政期间采取与民修养的政策,大力推行改制,在他的领导下大齐社会、经济、文化和军事得到极大的发展,缓和了大齐中末期以来的社会矛盾,结束大齐中末期的残局,使国家从凋敝得以迅速复苏,不愧为一代中兴君主,史称“光兴中兴”。
其子齐扬帝江明澜,禀其父志,其当政期间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的方针,大兴水利,发展海贸,且极其注重多方人才的培养,不仅在府州县广开军校和医学堂,提拔寒门文臣武将,继其父后还接连起用女官、女医、女将,极大提高了女性社会地位,后更是将大齐推向盛世,史称“熙宁盛世”。
齐扬帝同其父一样在位期间只有短短二十五年,后禅位其女,其女自小养在长公主膝下,齐景帝当政期间采取对内修养,对外开边的政策,她亲手将大齐推向新的高峰,疆土面积是齐初疆土面积的两倍,使大齐成为扬名四海的“大齐帝国”,是当时少见的经济和国力双强盛帝国,而这一切她只用了短短二十五年。
三代皇帝的努力为大齐后世六百多年的历史奠定实质的基础,而其中不可避免要提及一个人,那就是齐武帝的女儿,江明希。
其在军事上的贡献令后人望尘莫及,在齐武帝当政期间创火器,其所创的火器在当时一直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后编写的《神火谱》,被后世誉为“军器圣典”,至今是每个军器研发人员必读之书;建神火军,开启世界上火器部队的先河,后与齐扬帝携手收复大齐百年失地;改武举,首创水营科。
其在齐扬帝当政期间创海军,为大齐搭建坚固的海防,保大齐沿海安宁,临海更是无一海贼敢入侵,被海商称为世上最安全的海港;建军工厂、军港,建立最早的军事基地,沿用至今;立军校,是世上最早的军事学校,为日后齐景帝开辟疆土培养无数军事人才。
其对齐景帝的影响之大,若无她就更无后来的齐景帝,她深受齐景帝敬重,齐景帝死前令后人将她葬在其墓旁,是大齐史上唯一一个不入帝陵的皇帝。
江明希,名副其实的“镇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