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元年,朝廷议筑宽奠、永奠、大奠、长奠、新奠,合称为“五堡”。万历四年,“五堡”建成,宽奠设参将,创学庙,屯军垦田,由荒芜之区,成为辽东重镇。
五堡之中,宽甸西接凤城,北邻桓仁,西北与本溪毗邻,东与朝鲜隔江相望,位置最为重要。
历史上,这块“宝地”为努尔哈赤的发展和壮大起到了重要作用。萨尔浒之战后,宽甸被后金占据,当地百姓多数加入八旗,成为包衣,为后金提供了大量兵源。
不过因为刘招孙的出现,历史轨迹已经发生了改变。在这个位面上,镶蓝旗在浑江溃败,暂时无力南下。
所以投降建奴没有发生。
在康应乾乔一琦的坚持要求下,刘招孙不得不放弃原本计划,决定在宽甸安葬逝者。因为从宽甸到沈阳,道路更加难行,运送几千具尸体行军,已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在安葬同袍之前,他还需要先解决大军粮草问题。
按大明兵制,客兵过境,满一日,所需的马料、粮食各种补给,皆由当地负责。
就在刘招孙担心宽甸守将会为难自己时,对方却立即开放粮仓,调拨五千石粮草给东路军,东路军人马所需粮草,全部得到供应。
当地守将在刘招孙这个千总面前,一点儿上官架子都没有。
当然不敢摆架子。站在他们眼前的这个刘千总,可不是普通千总,这人带到宽甸的军队,足有一万,一万明军刚打仗回来,各人都是杀气腾腾。
而且,刘招孙和川兵关系融洽,背后又有监军撑腰,说不定朝中还有人支持。
这样的人物,不是地方上一个游击或参将敢轻易得罪的。
更重要的是,宽甸现在也不缺粮食。
萨尔浒大战前,堂官们设想的是扫穴犁庭。
大军凯旋后如何押送努尔哈赤和他的儿子们由辽东进京。
为此,杨经略特意多准备了份粮草,留给努尔哈赤和他的部下食用。
天朝上国,要保证俘虏不被饿死,将他们活着送到京师。
现在,四路大军溃败,之前囤积准备供应建奴俘虏的粮草,就没了用处。
此时宽甸城中,粮草物资堆积如山,当地守将以为东路军是来明抢。这次宽甸守军也贪了不少东西,心里有鬼,再加上东路军这一路处处受人刁难,刚杀了那么多人,也不是什么善茬,宽甸守军索性将剩下粮草物资全部给了刘招孙他们。
在康应乾的提醒下,刘招孙拿出部分银子贿赂几位将军,还把分到的粮食返还给对方两成。
康应乾抚须微笑,觉得刘招孙越来越上道了,照这个进度,加上自己运作,升任参将总兵也是早晚的事情。
刘招孙在军中多年,对各种克扣吞没早已见怪不怪。
有明一代,朝廷调拨下来的粮饷本色,从没足额到过士兵手中。
各种漂没造成兵饷不足,只好继续加税,加多了刁民撑不住,撑不住就造反。造反了又要加税,加税了又要造反。明廷自己是收不到多少银两的,在最极端的情况下,一个农民上交了一两银子,只有半厘到朝廷手中,剩余的九厘半都在半路被“蒸发”了。于是又继续加派,又有九厘半在半路被“漂没”,又逼反百万刁民···
总之,这几千石粮草就当是漂没了,用来结交宽甸将官,一点也不吃亏,毕竟将来少不了和这些地头蛇打交道,先用银钱开路,以后合作起来也会顺利很多。() ()
在几位将官的点拨下,刘招孙很快在城东虎山找到了块无主空地。
三千五百多名殉国将士的尸体,全部得到安葬。
两千多名辅兵,花了整整一天功夫,将同袍战友安葬完毕。
对比上次葬礼,这次葬礼更加隆重。除了康应乾和乔一琦,宽甸周边的秀才、生员也都来了。
葬礼结束,刘招孙开始着手整顿兵马。
努尔哈赤灭掉叶赫后,很快会来进攻沈阳。刘招孙对沈阳陷落的具体细节,并不十分清楚。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指望现在明军的战斗力,沈阳能守住就怪了。
每天都有难民加入,刘招孙来者不拒,都将他们收下,充当辅兵。当然,收入也有标准,最好是自带钱粮,刘招孙早已山穷水尽。
东路军中的朝鲜士兵,嚷嚷着要回国,闹得很凶。金应河不想回朝鲜,与其在汉城碌碌无为,这位朝鲜副将倒是更愿留在辽东和建奴血战。
除了金应河身边那些弓手,大部分朝鲜兵都是鸡肋般的存在。把这几千残兵全部杀了当然不现实,留在身边又是个祸害。
宽甸挨着朝鲜,中间就隔着条鸭绿江。两边百姓平日便多有来往,两边风俗相近,说着同样的语言,吃着同样的菜肴,没什么区别。
既然已经来了宽甸,不如就放他们回国,也算做个人情。
宽甸城东,密密麻麻站满了朝鲜兵士。
从浑江撤退时,金应河手下有两千朝鲜兵。
一路收拢,到宽甸时,已经收拢到四千朝鲜兵。
姜弘立援辽、带来的一万多人就剩这些。
此次萨尔浒之战,朝鲜国损失惨重,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藩国雪上加霜。
康应乾召集一群朝鲜将官在东门城楼,对众人道:“诸位回国,都把刀子磨得快些,过些时日,随刘千总一起,攻灭奴贼!”
“愿意留下杀鞑子的,每人每月二两银子,随刘千总建功立业,不愿意留下的,便回朝鲜,每人发五钱银子!”
明军这边立即炸了锅,当日浑江大败,就是这样朝鲜兵最先逃走,现在放这些朝鲜兵回去,还要给他们发银子,明军将领无不恼火。
当日朝鲜兵还没碰到镶蓝旗,便望风而逃,还带动明军跟着逃窜。
若不是千总爷亲率家丁冲击镶蓝旗,力挽狂澜,大家就没机会站在这里,
“老子们兵饷都不够,还给这些白眼狼发银子!岂有此理!”
“对!杀了他们都是轻的!”
明军把总们纷纷聒噪,康应乾百般劝说,应付不了,只得望向刘招孙。
刘千总示意众人稍安勿躁,大声对麾下道:
“这些朝鲜兵,都是临时征调而来,半个月前,还是农民,比咱们卫所兵强不了多少。”
鸭绿江静静流淌。
“此战之后,朝廷必增加辽饷,去年是三百万两,今年至少五百万两,辽西分一半,本官至少能拿到三百万两,只要你们好好干,钱,少不了你们的,将来对抗建奴,少不了朝鲜人帮忙,你们不要因小失大!”
五堡之中,宽甸西接凤城,北邻桓仁,西北与本溪毗邻,东与朝鲜隔江相望,位置最为重要。
历史上,这块“宝地”为努尔哈赤的发展和壮大起到了重要作用。萨尔浒之战后,宽甸被后金占据,当地百姓多数加入八旗,成为包衣,为后金提供了大量兵源。
不过因为刘招孙的出现,历史轨迹已经发生了改变。在这个位面上,镶蓝旗在浑江溃败,暂时无力南下。
所以投降建奴没有发生。
在康应乾乔一琦的坚持要求下,刘招孙不得不放弃原本计划,决定在宽甸安葬逝者。因为从宽甸到沈阳,道路更加难行,运送几千具尸体行军,已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在安葬同袍之前,他还需要先解决大军粮草问题。
按大明兵制,客兵过境,满一日,所需的马料、粮食各种补给,皆由当地负责。
就在刘招孙担心宽甸守将会为难自己时,对方却立即开放粮仓,调拨五千石粮草给东路军,东路军人马所需粮草,全部得到供应。
当地守将在刘招孙这个千总面前,一点儿上官架子都没有。
当然不敢摆架子。站在他们眼前的这个刘千总,可不是普通千总,这人带到宽甸的军队,足有一万,一万明军刚打仗回来,各人都是杀气腾腾。
而且,刘招孙和川兵关系融洽,背后又有监军撑腰,说不定朝中还有人支持。
这样的人物,不是地方上一个游击或参将敢轻易得罪的。
更重要的是,宽甸现在也不缺粮食。
萨尔浒大战前,堂官们设想的是扫穴犁庭。
大军凯旋后如何押送努尔哈赤和他的儿子们由辽东进京。
为此,杨经略特意多准备了份粮草,留给努尔哈赤和他的部下食用。
天朝上国,要保证俘虏不被饿死,将他们活着送到京师。
现在,四路大军溃败,之前囤积准备供应建奴俘虏的粮草,就没了用处。
此时宽甸城中,粮草物资堆积如山,当地守将以为东路军是来明抢。这次宽甸守军也贪了不少东西,心里有鬼,再加上东路军这一路处处受人刁难,刚杀了那么多人,也不是什么善茬,宽甸守军索性将剩下粮草物资全部给了刘招孙他们。
在康应乾的提醒下,刘招孙拿出部分银子贿赂几位将军,还把分到的粮食返还给对方两成。
康应乾抚须微笑,觉得刘招孙越来越上道了,照这个进度,加上自己运作,升任参将总兵也是早晚的事情。
刘招孙在军中多年,对各种克扣吞没早已见怪不怪。
有明一代,朝廷调拨下来的粮饷本色,从没足额到过士兵手中。
各种漂没造成兵饷不足,只好继续加税,加多了刁民撑不住,撑不住就造反。造反了又要加税,加税了又要造反。明廷自己是收不到多少银两的,在最极端的情况下,一个农民上交了一两银子,只有半厘到朝廷手中,剩余的九厘半都在半路被“蒸发”了。于是又继续加派,又有九厘半在半路被“漂没”,又逼反百万刁民···
总之,这几千石粮草就当是漂没了,用来结交宽甸将官,一点也不吃亏,毕竟将来少不了和这些地头蛇打交道,先用银钱开路,以后合作起来也会顺利很多。() ()
在几位将官的点拨下,刘招孙很快在城东虎山找到了块无主空地。
三千五百多名殉国将士的尸体,全部得到安葬。
两千多名辅兵,花了整整一天功夫,将同袍战友安葬完毕。
对比上次葬礼,这次葬礼更加隆重。除了康应乾和乔一琦,宽甸周边的秀才、生员也都来了。
葬礼结束,刘招孙开始着手整顿兵马。
努尔哈赤灭掉叶赫后,很快会来进攻沈阳。刘招孙对沈阳陷落的具体细节,并不十分清楚。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指望现在明军的战斗力,沈阳能守住就怪了。
每天都有难民加入,刘招孙来者不拒,都将他们收下,充当辅兵。当然,收入也有标准,最好是自带钱粮,刘招孙早已山穷水尽。
东路军中的朝鲜士兵,嚷嚷着要回国,闹得很凶。金应河不想回朝鲜,与其在汉城碌碌无为,这位朝鲜副将倒是更愿留在辽东和建奴血战。
除了金应河身边那些弓手,大部分朝鲜兵都是鸡肋般的存在。把这几千残兵全部杀了当然不现实,留在身边又是个祸害。
宽甸挨着朝鲜,中间就隔着条鸭绿江。两边百姓平日便多有来往,两边风俗相近,说着同样的语言,吃着同样的菜肴,没什么区别。
既然已经来了宽甸,不如就放他们回国,也算做个人情。
宽甸城东,密密麻麻站满了朝鲜兵士。
从浑江撤退时,金应河手下有两千朝鲜兵。
一路收拢,到宽甸时,已经收拢到四千朝鲜兵。
姜弘立援辽、带来的一万多人就剩这些。
此次萨尔浒之战,朝鲜国损失惨重,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藩国雪上加霜。
康应乾召集一群朝鲜将官在东门城楼,对众人道:“诸位回国,都把刀子磨得快些,过些时日,随刘千总一起,攻灭奴贼!”
“愿意留下杀鞑子的,每人每月二两银子,随刘千总建功立业,不愿意留下的,便回朝鲜,每人发五钱银子!”
明军这边立即炸了锅,当日浑江大败,就是这样朝鲜兵最先逃走,现在放这些朝鲜兵回去,还要给他们发银子,明军将领无不恼火。
当日朝鲜兵还没碰到镶蓝旗,便望风而逃,还带动明军跟着逃窜。
若不是千总爷亲率家丁冲击镶蓝旗,力挽狂澜,大家就没机会站在这里,
“老子们兵饷都不够,还给这些白眼狼发银子!岂有此理!”
“对!杀了他们都是轻的!”
明军把总们纷纷聒噪,康应乾百般劝说,应付不了,只得望向刘招孙。
刘千总示意众人稍安勿躁,大声对麾下道:
“这些朝鲜兵,都是临时征调而来,半个月前,还是农民,比咱们卫所兵强不了多少。”
鸭绿江静静流淌。
“此战之后,朝廷必增加辽饷,去年是三百万两,今年至少五百万两,辽西分一半,本官至少能拿到三百万两,只要你们好好干,钱,少不了你们的,将来对抗建奴,少不了朝鲜人帮忙,你们不要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