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淮南贪腐案
公元年,大宋景四年三月,辽以秦王萧孝穆为北院枢密使,徙封吴王。
辽、宋、夏三国,在当时各国之间,都有间谍内应。
比如西夏买通间谍,赵祯在平时的生活习惯,每天都在做什么,李元昊都了如指掌。
还有宋朝曾经派间谍内应刺杀西夏大将野利遇乞,失败之后,于是用反间计,让内应盗了李元昊赐给野利遇乞的宝刀,扬言其欲叛夏归宋,最终让李元昊处死了野利家族。
辽宋之间更不用多说,双方都有针对对方的间谍机构,如辽国燕京留守府,宋朝有机宜司,沿边州军有安抚司,汴梁有皇城司,边境互市里有边铺。
澶渊之盟签订之后,双方都派了大量间谍入敌国境内,刺探军情、敌情以及粮草布置兵力布置之类,这些间谍都取得了不少战果。
如辽国通过间谍生擒宋朝大将贺令图,辽兴宗想要南下,通过间谍找到了南下最优路线,关南地区,意欲偷袭。
宋朝也同样通过间谍得知了辽国南下计划,提前做了准备,最终让辽兴宗被迫退兵。还有重熙增币,宋朝也通过间谍搞到了辽兴宗谈判底线,为谈判做好了充足对策。
从这些例子来看,百年下来,三方的内应间谍都处于极为活跃的状态,情报工作的重要性早在一千年前的辽、宋、夏时期,就演绎得淋漓尽致。
所以赵骏的出现,自然而然地摆在了辽兴宗的桌案上。从去年到今年,宋朝朝廷的变化,也被他尽收眼底。
只是辽兴宗最近情况也不是很好,他前年囚禁了生母萧太后,处理了一批萧耨斤集团的臣子,造成了严重的政治动荡。
再加上辽国边境不稳,女真人、乌古人、蒙兀室韦不堪辽人压榨重负,时常叛乱。
因而辽兴宗并没有把关注点都放在宋朝,而是以安抚辽国内部为主。
比如他虽然囚禁了生母,却又立亲舅舅萧孝穆为北院枢密使,封萧孝诚兰陵郡王,萧孝忠为楚王,萧孝友为北府宰相,算是与萧氏和解。
接着又减免赋税,安抚各少数民族部落,缓解内部矛盾,才算是把不稳定的辽国暂时安定下来。
一直要过几年,到庆历二年时,辽国趋于稳定,再加上宋夏数年战争,导致西夏和宋朝都十分疲惫,他才决定出兵。
而且也不敢对宋朝出兵,选择了对西夏出兵,甚至还没打赢,就很尴尬。
因此在景四年,辽国还正处于内忧外患的这种情况下,辽兴宗其实很难立即南顾,只是派了间谍内应,时刻关注着宋国境内的消息而已。
那么在李元昊积极准备称帝事宜,耶律宗真没有能力搞事情,赵祯在沉迷游戏的时候,赵骏在做什么呢?
他在查一桩淮南贪腐案。
三月份上旬,赵骏就到了寿州。
大前年淮南大旱,寿州是受灾最严重的地方之一。
淮南路转运使以及江南东路转运使兼江淮发运事下令开常平仓,救济灾民。
同时朝廷也筹集了一波赈灾粮款,运到了淮南西路。
当年八月,淮南官府“作糜粥以济饥民”,暂缓民众之饥。
九月,朝廷又“贷淮南灾伤州军贫民种粮”,帮助其恢复生产。
但饥荒仍在延续,于是朝廷加大赈济力度,直接命“制置发运司转米三十万斛赈济之”。
次年正月,再为当地“赐米一百万斛赈饥民,遣使督视”。
可即便如此,淮南饿死者也有数万,瘟疫横行,尸横遍野,一直到如今景四年,都没有缓过劲来。
赵骏到淮南之后,立即着手调查灾后情况,结果第六日,霍丘县令就畏罪自杀。
因为赵骏派出去的皇城司察子到霍丘地区调查,得到的结论是霍丘旱灾的时候,当地官府赈灾的米粮极少,里面还掺有很多沙子,很多糠麸。
赈灾米里掺杂少许沙子可以容忍,受灾最严重的是底层贫民,很多富农、中产以及有钱人抵抗灾情的能力强,为了防止有些富户趁机薅朝廷的羊毛,适当加入点沙土也能理解。
甚至加入糠麸都行,毕竟对于灾民来说,只要是能填饱肚子不饿死。一碗粥,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米,百分之十五的糠麸再加上百分之五的沙土,也不是不能接受。
可一碗粥里只有百分之二十不到的米,其余大部分都是糠麸和沙土,那就太过分了。
赵骏得知情况后,大为震怒,立即展开调查。
由于寿州是吕夷简的老家,赵骏派人把吕夷简的信交给了吕夷简的弟弟吕宗简,然后让他帮忙查查。
有地头蛇的帮助,很快查出了事情来龙去脉。
原来前任霍丘县令联合当地粮商,昧下了朝廷的赈灾粮款,常平仓加上之后朝廷发放的数万斛粮食,林林总总加起来得有十多万斛。
范仲淹在天圣八年曾经说过“窃以中田一亩,取粟不过一斛。中稔之秋,一斛所售不过三百钱”。
可灾区粮价暴涨,淮南粮价最贵时能达到两三千文一斛,里面的利润一下子涨到了近十倍,这一批能救一县数万人的粮食,若是倒卖的话,价值上百万贯。
利益面前,前任霍丘县令显然心动,于是把大部分赈灾米都卖给了粮商,只拿小部分赈灾。
其实这种情况大宋各地应该或多或少都有,但由于大宋流官性质,知县的任期比较短,最长也就三年时间,所以大部分县令都不敢太过分,怕继任者发现端倪,上告朝廷,基本上只弄极少,赚个几千贯就行,不敢搞太多。
但没想到这继任者也是个贪官,上台之后,得到了前任县令以及当地粮商的重金贿赂,于是把这件事情压了下来,没有上报到州路。
结果造成了霍丘百姓死伤惨重,人口直接减少了三分之一。
“砰!”
寿州下蔡县,赵骏将手中的茶杯扔在了地上,怒视淮南西路转运使杨日严,淮南江浙荆湖制置茶盐矾税、都大发运使、提点铸钱事杨告,提点铸钱兼转运判官周陵,寿州知州林洙等人。
诸多淮南路大员噤若寒蝉,不敢应声。
“陛下前年才说,比以东南灾伤之余,民力匮乏,尝令江淮发运司减上供百万斛,免除淮南赋税,为的是让你们安保民生,恢复民力。”
赵骏拍案看着他们说道:“结果你们来此也干了一两年差事了吧,杨日严,你是景二年来的,淮南是景元年的旱灾,到现在不仅没有恢复,甚至还有这样的贪腐事情在眼皮子底下发生,你有何话说?”() ()
杨日严推卸责任道:“知院,下官的确是景二年就来了,当时因灾祸,前任淮南西路转运使黄惟被调至,下官以兵部郎中、直史馆调任淮南西路,上任之后就立即前往各处安抚灾民,从无懈怠。”
“那霍丘县的事情你怎么解释?”
赵骏喝问道:“霍丘就在寿州,还是在你淮南西路治所之侧,竟有这般大事发生,难道你是聋子,是瞎子,看不到霍丘灾民惨状吗?”
杨日严又说道:“寿州灾情虽严重,但舒州、庐州、蕲州等地更加令人担忧,因而下官当时只是令寿州各地县令自己安置好灾民,然后就前往舒州等地去了,这是下官的失职之处。”
“呵呵。”
赵骏冷笑了一声,这责任倒是推得干干净净。
现任霍丘县令自杀了,前任霍丘县令调到了湖北路,合着纯粹是县令的锅,跟他们没什么关系呗?
不过杨日严确实是旱灾之后的继任者,他把责任推给前任,似乎也不是不无道理。
当下赵骏又看向林洙道:“杨日严说他关注其它地方灾情去了,你这个寿州知州,本地民生是你职责之内的事情,莫非你就从没去过霍丘,也没有从霍丘百姓那了解过实情?”
林洙此刻汗流浃背,看了眼杨日严,片刻后咬咬牙道:“回禀知院,这这这”
“这什么这!”
赵骏喝道:“你若是参与其中,就老老实实交代,兴许本知院还能对你从轻发落。要是没参与其中,知道其中内情,就说出来。不管对方后台是谁,无需有任何顾虑!”
“下官并不知情。”
林洙注意到杨日严严厉的眼神,浑身都在发抖,连连拱手道:“下官是去年才调过来,上任都未到一年,怎么可能知道其中情况。”
赵骏冷哼道:“霍丘县的情况,几乎只要去一趟,找当地百姓问问就能一目了然。你却什么都不知情,这知州当得也太失职了,我看你这知州也不用做了,先罢职在家,若是我查出你参与其中的证据,那就不止是牢狱之灾了。”
“啊。”
林洙傻眼,这就给罢职了?
原本是想反驳一下没有朝廷的旨意,赵骏凭什么罢一个知州的职务?
但转而一想,郭承的背景大吧?
赵氏女婿。
当今天子的东宫官。
祖上开国将领。
然后呢?
现在坟头草怕都已经开始长了。
显然跟眼前的知院老爷争论,那是自找死路的行为。
问题是林洙冤枉啊。
他没有参与其中啊,这就白白被罢职,那不是给别人当替罪羊吗?
想到这里,林洙被逼无奈,最后咬咬牙,一闭眼说道:“这都是前任淮南西路转运使黄惟,寿州知州孙沔以及霍丘县令熊涛所谋。据说不止是寿州,其它地方也有,所获何止百万贯!与下官实在无关啊!”
他说完之后,杨日严和周陵都心中一紧。
原本以为逼死了霍丘县令,把责任全部推到他身上就行。
他们甚至已经准备派人前往湖北,把前任霍丘县令也弄死,到时候来个死无对证,到时候赵骏也没办法。
可没想到林洙居然揭发了。
这下麻烦大了。
主要是他们作为继任者,实际上都没有参与到贪污赈灾粮款里。
问题是这里面的利润太高,黄惟和孙沔怕继任者发现其中端倪,于是也重金贿赂了杨日严和周陵。
历史上这两人因为贪污而被欧阳修弹劾过,可见他们本来就是贪婪之人。
林洙倒是没接受贿赂。
因为灾情发生在景元年,黄惟孙沔是在景二年上下其手搞贪污。
到景二年下半年,黄惟和孙沔相继被调走,之后调来了杨日严以及另外一位寿州知州。
那个人被他们拉下了水。
后来那位知州被御史弹劾在上任寿州之前,在其它地方有过违法行为,就被降职了,去年改了林洙过来。
所以也就是说,林洙是贪污案后的第三任知州,对前面两任干的事情并不知情。
但毕竟是一地知州,地方上出了什么岔子自然还是有所耳闻。
也许私底下秘密进行过调查,知道了真相,甚至可能已经隐隐猜到杨日严与周陵也是里面涉案人员。
只是他本身就不算是一个有那么大勇气揭发的人,怕得罪人,不敢行动。
今天被赵骏逼地没办法,要是不揭发的话连官都没了,只好把自己所知道的事情说出来。
杨日严和周陵则属于是被前任拖下水,同样是被黄惟以及孙沔给贿赂,没有直接参与倒卖赈灾粮。
因此林洙并没有把他们供出去。
问题是虽然林洙不知道他们二人也牵扯到了里面,可一旦黄惟和孙沔被抓,他们肯定也要完蛋。
一时间杨日严和周陵都是表面镇静,内心慌得一批。
“好一个黄惟,好一个孙沔。”
赵骏目光在杨日严和周陵身上扫视,冷声道:“你们二人一个转运使,一个转运判官,对前任所作所为竟然毫不清楚,就算没有参与其中,也是糊涂官两个,先罢职在家等着吧。”
杨日严当时就慌了,立即说道:“知院,这不符合朝规,若要罢我职,须得陛下诏令。你凭什么能够一言而定我堂堂淮南西路转运使之位?”
“你是脑子坏了吧?”
赵骏皱眉道:“如今新制之下,政制院节制百官,天下官员,政制院都可以罢免,我是政制院知院,只要我签字了,别说罢你的职,就算是斩了你,你都得去死。淮南西路发生这么大的案子,你们竟然毫无察觉,罢你的职难道你很冤枉吗?”
杨日严顿时面如死灰,战战兢兢起来。
主角一路惩处的贪官污吏其实前文都有伏笔提及,一路上在全国转悠一圈,按照这个大纲走就行。问题是我前段时间得支原体了,接着又连续感冒,这两天情况很差,偶尔每天只能一更,也是难受。
不过就算是这样,我这个月也已经更了万字了,平均每天字,更得也不算特别少,希望身体尽快好起来。
有朋友说最近章节都是人物对话支撑,环境描写比较少,显得单薄。看前文的都知道,我环境描写是比较多的,但最近实在是生病了,头晕脑胀,咳嗽,流鼻涕,写那种细致的环境描写费脑子,脑子一片空白,就真写不出来,难受啊。
公元年,大宋景四年三月,辽以秦王萧孝穆为北院枢密使,徙封吴王。
辽、宋、夏三国,在当时各国之间,都有间谍内应。
比如西夏买通间谍,赵祯在平时的生活习惯,每天都在做什么,李元昊都了如指掌。
还有宋朝曾经派间谍内应刺杀西夏大将野利遇乞,失败之后,于是用反间计,让内应盗了李元昊赐给野利遇乞的宝刀,扬言其欲叛夏归宋,最终让李元昊处死了野利家族。
辽宋之间更不用多说,双方都有针对对方的间谍机构,如辽国燕京留守府,宋朝有机宜司,沿边州军有安抚司,汴梁有皇城司,边境互市里有边铺。
澶渊之盟签订之后,双方都派了大量间谍入敌国境内,刺探军情、敌情以及粮草布置兵力布置之类,这些间谍都取得了不少战果。
如辽国通过间谍生擒宋朝大将贺令图,辽兴宗想要南下,通过间谍找到了南下最优路线,关南地区,意欲偷袭。
宋朝也同样通过间谍得知了辽国南下计划,提前做了准备,最终让辽兴宗被迫退兵。还有重熙增币,宋朝也通过间谍搞到了辽兴宗谈判底线,为谈判做好了充足对策。
从这些例子来看,百年下来,三方的内应间谍都处于极为活跃的状态,情报工作的重要性早在一千年前的辽、宋、夏时期,就演绎得淋漓尽致。
所以赵骏的出现,自然而然地摆在了辽兴宗的桌案上。从去年到今年,宋朝朝廷的变化,也被他尽收眼底。
只是辽兴宗最近情况也不是很好,他前年囚禁了生母萧太后,处理了一批萧耨斤集团的臣子,造成了严重的政治动荡。
再加上辽国边境不稳,女真人、乌古人、蒙兀室韦不堪辽人压榨重负,时常叛乱。
因而辽兴宗并没有把关注点都放在宋朝,而是以安抚辽国内部为主。
比如他虽然囚禁了生母,却又立亲舅舅萧孝穆为北院枢密使,封萧孝诚兰陵郡王,萧孝忠为楚王,萧孝友为北府宰相,算是与萧氏和解。
接着又减免赋税,安抚各少数民族部落,缓解内部矛盾,才算是把不稳定的辽国暂时安定下来。
一直要过几年,到庆历二年时,辽国趋于稳定,再加上宋夏数年战争,导致西夏和宋朝都十分疲惫,他才决定出兵。
而且也不敢对宋朝出兵,选择了对西夏出兵,甚至还没打赢,就很尴尬。
因此在景四年,辽国还正处于内忧外患的这种情况下,辽兴宗其实很难立即南顾,只是派了间谍内应,时刻关注着宋国境内的消息而已。
那么在李元昊积极准备称帝事宜,耶律宗真没有能力搞事情,赵祯在沉迷游戏的时候,赵骏在做什么呢?
他在查一桩淮南贪腐案。
三月份上旬,赵骏就到了寿州。
大前年淮南大旱,寿州是受灾最严重的地方之一。
淮南路转运使以及江南东路转运使兼江淮发运事下令开常平仓,救济灾民。
同时朝廷也筹集了一波赈灾粮款,运到了淮南西路。
当年八月,淮南官府“作糜粥以济饥民”,暂缓民众之饥。
九月,朝廷又“贷淮南灾伤州军贫民种粮”,帮助其恢复生产。
但饥荒仍在延续,于是朝廷加大赈济力度,直接命“制置发运司转米三十万斛赈济之”。
次年正月,再为当地“赐米一百万斛赈饥民,遣使督视”。
可即便如此,淮南饿死者也有数万,瘟疫横行,尸横遍野,一直到如今景四年,都没有缓过劲来。
赵骏到淮南之后,立即着手调查灾后情况,结果第六日,霍丘县令就畏罪自杀。
因为赵骏派出去的皇城司察子到霍丘地区调查,得到的结论是霍丘旱灾的时候,当地官府赈灾的米粮极少,里面还掺有很多沙子,很多糠麸。
赈灾米里掺杂少许沙子可以容忍,受灾最严重的是底层贫民,很多富农、中产以及有钱人抵抗灾情的能力强,为了防止有些富户趁机薅朝廷的羊毛,适当加入点沙土也能理解。
甚至加入糠麸都行,毕竟对于灾民来说,只要是能填饱肚子不饿死。一碗粥,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米,百分之十五的糠麸再加上百分之五的沙土,也不是不能接受。
可一碗粥里只有百分之二十不到的米,其余大部分都是糠麸和沙土,那就太过分了。
赵骏得知情况后,大为震怒,立即展开调查。
由于寿州是吕夷简的老家,赵骏派人把吕夷简的信交给了吕夷简的弟弟吕宗简,然后让他帮忙查查。
有地头蛇的帮助,很快查出了事情来龙去脉。
原来前任霍丘县令联合当地粮商,昧下了朝廷的赈灾粮款,常平仓加上之后朝廷发放的数万斛粮食,林林总总加起来得有十多万斛。
范仲淹在天圣八年曾经说过“窃以中田一亩,取粟不过一斛。中稔之秋,一斛所售不过三百钱”。
可灾区粮价暴涨,淮南粮价最贵时能达到两三千文一斛,里面的利润一下子涨到了近十倍,这一批能救一县数万人的粮食,若是倒卖的话,价值上百万贯。
利益面前,前任霍丘县令显然心动,于是把大部分赈灾米都卖给了粮商,只拿小部分赈灾。
其实这种情况大宋各地应该或多或少都有,但由于大宋流官性质,知县的任期比较短,最长也就三年时间,所以大部分县令都不敢太过分,怕继任者发现端倪,上告朝廷,基本上只弄极少,赚个几千贯就行,不敢搞太多。
但没想到这继任者也是个贪官,上台之后,得到了前任县令以及当地粮商的重金贿赂,于是把这件事情压了下来,没有上报到州路。
结果造成了霍丘百姓死伤惨重,人口直接减少了三分之一。
“砰!”
寿州下蔡县,赵骏将手中的茶杯扔在了地上,怒视淮南西路转运使杨日严,淮南江浙荆湖制置茶盐矾税、都大发运使、提点铸钱事杨告,提点铸钱兼转运判官周陵,寿州知州林洙等人。
诸多淮南路大员噤若寒蝉,不敢应声。
“陛下前年才说,比以东南灾伤之余,民力匮乏,尝令江淮发运司减上供百万斛,免除淮南赋税,为的是让你们安保民生,恢复民力。”
赵骏拍案看着他们说道:“结果你们来此也干了一两年差事了吧,杨日严,你是景二年来的,淮南是景元年的旱灾,到现在不仅没有恢复,甚至还有这样的贪腐事情在眼皮子底下发生,你有何话说?”() ()
杨日严推卸责任道:“知院,下官的确是景二年就来了,当时因灾祸,前任淮南西路转运使黄惟被调至,下官以兵部郎中、直史馆调任淮南西路,上任之后就立即前往各处安抚灾民,从无懈怠。”
“那霍丘县的事情你怎么解释?”
赵骏喝问道:“霍丘就在寿州,还是在你淮南西路治所之侧,竟有这般大事发生,难道你是聋子,是瞎子,看不到霍丘灾民惨状吗?”
杨日严又说道:“寿州灾情虽严重,但舒州、庐州、蕲州等地更加令人担忧,因而下官当时只是令寿州各地县令自己安置好灾民,然后就前往舒州等地去了,这是下官的失职之处。”
“呵呵。”
赵骏冷笑了一声,这责任倒是推得干干净净。
现任霍丘县令自杀了,前任霍丘县令调到了湖北路,合着纯粹是县令的锅,跟他们没什么关系呗?
不过杨日严确实是旱灾之后的继任者,他把责任推给前任,似乎也不是不无道理。
当下赵骏又看向林洙道:“杨日严说他关注其它地方灾情去了,你这个寿州知州,本地民生是你职责之内的事情,莫非你就从没去过霍丘,也没有从霍丘百姓那了解过实情?”
林洙此刻汗流浃背,看了眼杨日严,片刻后咬咬牙道:“回禀知院,这这这”
“这什么这!”
赵骏喝道:“你若是参与其中,就老老实实交代,兴许本知院还能对你从轻发落。要是没参与其中,知道其中内情,就说出来。不管对方后台是谁,无需有任何顾虑!”
“下官并不知情。”
林洙注意到杨日严严厉的眼神,浑身都在发抖,连连拱手道:“下官是去年才调过来,上任都未到一年,怎么可能知道其中情况。”
赵骏冷哼道:“霍丘县的情况,几乎只要去一趟,找当地百姓问问就能一目了然。你却什么都不知情,这知州当得也太失职了,我看你这知州也不用做了,先罢职在家,若是我查出你参与其中的证据,那就不止是牢狱之灾了。”
“啊。”
林洙傻眼,这就给罢职了?
原本是想反驳一下没有朝廷的旨意,赵骏凭什么罢一个知州的职务?
但转而一想,郭承的背景大吧?
赵氏女婿。
当今天子的东宫官。
祖上开国将领。
然后呢?
现在坟头草怕都已经开始长了。
显然跟眼前的知院老爷争论,那是自找死路的行为。
问题是林洙冤枉啊。
他没有参与其中啊,这就白白被罢职,那不是给别人当替罪羊吗?
想到这里,林洙被逼无奈,最后咬咬牙,一闭眼说道:“这都是前任淮南西路转运使黄惟,寿州知州孙沔以及霍丘县令熊涛所谋。据说不止是寿州,其它地方也有,所获何止百万贯!与下官实在无关啊!”
他说完之后,杨日严和周陵都心中一紧。
原本以为逼死了霍丘县令,把责任全部推到他身上就行。
他们甚至已经准备派人前往湖北,把前任霍丘县令也弄死,到时候来个死无对证,到时候赵骏也没办法。
可没想到林洙居然揭发了。
这下麻烦大了。
主要是他们作为继任者,实际上都没有参与到贪污赈灾粮款里。
问题是这里面的利润太高,黄惟和孙沔怕继任者发现其中端倪,于是也重金贿赂了杨日严和周陵。
历史上这两人因为贪污而被欧阳修弹劾过,可见他们本来就是贪婪之人。
林洙倒是没接受贿赂。
因为灾情发生在景元年,黄惟孙沔是在景二年上下其手搞贪污。
到景二年下半年,黄惟和孙沔相继被调走,之后调来了杨日严以及另外一位寿州知州。
那个人被他们拉下了水。
后来那位知州被御史弹劾在上任寿州之前,在其它地方有过违法行为,就被降职了,去年改了林洙过来。
所以也就是说,林洙是贪污案后的第三任知州,对前面两任干的事情并不知情。
但毕竟是一地知州,地方上出了什么岔子自然还是有所耳闻。
也许私底下秘密进行过调查,知道了真相,甚至可能已经隐隐猜到杨日严与周陵也是里面涉案人员。
只是他本身就不算是一个有那么大勇气揭发的人,怕得罪人,不敢行动。
今天被赵骏逼地没办法,要是不揭发的话连官都没了,只好把自己所知道的事情说出来。
杨日严和周陵则属于是被前任拖下水,同样是被黄惟以及孙沔给贿赂,没有直接参与倒卖赈灾粮。
因此林洙并没有把他们供出去。
问题是虽然林洙不知道他们二人也牵扯到了里面,可一旦黄惟和孙沔被抓,他们肯定也要完蛋。
一时间杨日严和周陵都是表面镇静,内心慌得一批。
“好一个黄惟,好一个孙沔。”
赵骏目光在杨日严和周陵身上扫视,冷声道:“你们二人一个转运使,一个转运判官,对前任所作所为竟然毫不清楚,就算没有参与其中,也是糊涂官两个,先罢职在家等着吧。”
杨日严当时就慌了,立即说道:“知院,这不符合朝规,若要罢我职,须得陛下诏令。你凭什么能够一言而定我堂堂淮南西路转运使之位?”
“你是脑子坏了吧?”
赵骏皱眉道:“如今新制之下,政制院节制百官,天下官员,政制院都可以罢免,我是政制院知院,只要我签字了,别说罢你的职,就算是斩了你,你都得去死。淮南西路发生这么大的案子,你们竟然毫无察觉,罢你的职难道你很冤枉吗?”
杨日严顿时面如死灰,战战兢兢起来。
主角一路惩处的贪官污吏其实前文都有伏笔提及,一路上在全国转悠一圈,按照这个大纲走就行。问题是我前段时间得支原体了,接着又连续感冒,这两天情况很差,偶尔每天只能一更,也是难受。
不过就算是这样,我这个月也已经更了万字了,平均每天字,更得也不算特别少,希望身体尽快好起来。
有朋友说最近章节都是人物对话支撑,环境描写比较少,显得单薄。看前文的都知道,我环境描写是比较多的,但最近实在是生病了,头晕脑胀,咳嗽,流鼻涕,写那种细致的环境描写费脑子,脑子一片空白,就真写不出来,难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