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正文卷第二百七十八章让李元昊去试试水从庆历四年六月中旬开始,朝廷就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军队清查工作,造成了不小的动荡。
全国各地到处都在扣押、调离、抓捕一些营都级中下级军官,不管有没有犯罪,先与军队隔离开,再进行深入调查。
如果危害不深,且受到士兵们的爱戴,这样的军官往往不会有事。
甚至还可能会因军官短缺而得到升迁。
但若是犯法,不止是吃空额、喝兵血、拿军辎等历史遗留问题,还有贩卖违禁物、虐待、殴打、体罚乃至杀戮士兵者,一律要严惩不怠。
结果就是大批指挥使、副指挥使、虞侯之类的中下级军官落马。
都没有直接上报到朝廷,钦差使者与当地皇城司、御史司联合执法,就把犯法的人先扣押处理掉,接着将证据上交,再由朝廷进行审判。
证据之类的东西也实在是好找,在把中下级军官和底层士兵隔离之后,没过多久,大量士卒就进行举报。
并且各种账目、文书、兵籍等都可以作为证据,连抵赖的空间都没有。
不止是古代,后世中央派出督导组去地方巡查的时候,扫黑除恶、打击贪腐,也往往都是靠群众举报。
这一招可谓是百试百灵,再狡猾的贪官污吏也很难逃脱。
毕竟一个地方的官员贪不贪,有没有做事实。一个军队的军官好不好,有没有吃空饷喝兵。当地百姓和底层士兵最清楚,也最明白。
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营都级别的军官遭到了逮捕、停职,被牵连的底层士兵也不在少数。
一时间,各地军队人心惶惶。
边境一些犯法的军官,为避免被抓走,甚至干脆叛投到西夏和辽国去。
在这段时间内,整个军队也达到了战斗力最低点。
因为大宋的军制分都、营、军、厢。其中百人为一都,五都为一营,五营为一军,三至五军为一厢。
但上面的各军、厢的将官是不常设的,只有打仗的时候才会派遣。
所以非打仗时候,大宋直接领兵的最高直接军事统帅就是营都级的单位。
这么多营级的大大小小军官被清洗,那显然只会让军队的基本战力大打折扣。
当然。
大宋的基本战力也就那样,再打折扣,也差不到哪里去。
而就在大宋从五月份开始对军队进行清查,六月份爆发了谋逆案,七八月份朝廷对全国军队展开清理的时候。
北方的辽国和西夏,也通过他们在大宋的间谍,知道了这一情况。
七月中旬,辽国中京道大定府。
自从康定元年辽军南下,在河北被范仲淹一顿暴打之后,辽国皇帝耶律宗真就常居于中京。
这几年耶律宗真在张俭的辅佐下励精图治,做出了不少重大改革。
如大力整顿到此时已经渐渐有些腐败涣散的皮室军,规定三日小训,五日大训,天天要出操,训练骑射。
又打压了一批国内豪强贵族,安抚辽东女真,出兵攻打叛乱的北方部落,镇压各地起义。
同时大力发展国内工商业,积极与宋国进行贸易往来,促使国内商贸繁荣。
辽国在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措施,让原本日益衰败的大辽颇有些起死回生,重回巅峰的趋势。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辽国也是搭上了大宋经济飞速增长的快车。
双方取消贸易壁垒,正常情况下,肯定是经济更强大的那个国家占便宜,很容易出现贸易顺差。
但实际上辽国的商业也不是特别弱,本身国内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手工制造能力。
再加上两个国家都是农业国,又不是工业国,很难达到倾销的目的。
因此大宋这边的书籍、工艺品、瓷器、茶叶、犀牛角、香料在辽国畅销的同时。
辽国那边的人参、兽皮、金银器、辽瓷、牛羊、丝绸、羊毛衣等商品在宋朝也很受欢迎。
甚至很多如马匹、皮裘之类的商品本身就是辽国官方在卖。
这为辽国带来了大量的收入。
耶律宗真手里头有了钱,可以对国内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并且还从宋朝军队那里买到了手榴弹、大炮,再从宋国商人那购入硫磺,进行火器仿制。
而除了上述这些以外,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耶律宗真取消了四季捺钵。
四季捺钵是很有政治意义的,辽国国土面积太大,且大多数都是平原区,如蒙古草原,东北平原等等。
为此辽国皇帝四处游走,一来可以震慑诸多部落,二来也是为了保持游牧民族“秋冬讳寒,春夏避暑”,随水草畜牧的生活习俗引入到政治管理中。
这样辽国皇帝就可以亲身示范,教育其族众不忘立国之资的铁马骏骑本色,保持一支能纵横驰骋的劲健骑兵,与中原王朝相抗衡。
但这个习惯虽然保证了军队的战斗力却非常耗费国力。
因为皇帝到处走,会带上所有的大臣以及三十万军队,这些军队走到哪吃到哪,粮食补给不是靠后勤,而是靠地方的各个部落进贡。
结果就造成了地方各个部落持续衰弱,到辽国中后期,大量地方部落不满被辽国剥削,揭竿而起,造成辽国崩塌。
所以本质上来说,四季捺钵就是辽国削弱女真、蒙兀、渤海、室韦、奚人、阻卜等其余各非契丹族部落的政治管理,同时还能带动一定的军事发展,对契丹族来说是大有益处。
可如今随着辽国大败,国内政治局势非常不稳定,如果继续对国内的各个部落采取镇压的方式,很有可能形成反弹,甚至联合宋国对辽国进行反扑也说不定。
因此耶律宗真不得不听从张俭的建议,一改之前对各个部落的一味索取、压榨,改为休养生息,减免他们的赋税,安抚他们的民生。
不过这并不代表辽国就要放任其余部落壮大,耶律宗真如今常驻于中京,除了把重心放在宋国身上以外,更重要的是中京更靠近辽阳东京府,方便对东北面的渤海、女真等部落进行管控。
此时辽国皇帝耶律宗真正在校场上。
远处校场上正在爆发出各种乱七八糟的响声,有手榴弹的爆炸,也有大炮的轰鸣,泥土飞溅,沙尘四起,整个校场轰鸣声音震天。
耶律宗真远眺北面,看到这个样子并没有觉得多高兴,而是面色沉重地对身边的北府宰相,同知元帅府事兼北枢密使萧惠说道:“我大辽的火器已经钻研了数年,却始终没有到宋人的那般威力啊。”
萧惠回答道:“宋人的火器配方机密,极为严苛,我们的内应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也只探听到秘方只有硝石、木炭以及硫磺,但配比多年,这已经是最好的一批了。”
“唉。”
耶律宗真叹了口气道:“不知道朕何时才能拥有宋国的这般火器。”
“陛下也莫急,内应还会继续打探消息。”
萧惠笑道:“何况他们即便研发了新式火器,宋国的将领也都会倒卖给我们,这手榴弹和大炮,不就被我们仿制出来了吗?”
“呵呵。”
说起这个,耶律宗真就笑了起来。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经过辽国火器工匠的摸索,他们的火药已经差不多达到了赵骏提供的纯黑火药的比例。
如果赵骏的黑火药威力是,那么他们的能达到-分。
然而这临门一脚在于鸡蛋,鸡蛋把黑火药变颗粒状,威力成倍增加,这才造成了在直观方面辽国的火器比大宋的火器差了许多。
他们没搞清楚这一点的原因是颗粒状黑火药只早期囤积了不少,打完宋夏和宋辽战争之后就没造了。
两次战争打完,把颗粒状黑火药基本上消耗得差不多。
和平时期到来,朝廷就没再收购鸡蛋。
倒不是马放南山、兵器入库。
而是实在是造不起。
汴梁的鸡蛋在那段时间暴涨,比米价还疯狂。
再造下去汴梁都没鸡蛋了。
所以宋国朝廷那边不得不停止颗粒状黑火药的生产,改为普通火药,平日里火器制造,也都是如此。
造成辽国的间谍几年渗透,最后也只是得到了普通黑火药的配料。
“朕听说南人正在清查军队?”
耶律宗真问道。
“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
萧惠回答道:“之前听内应说,宋人派了许多使者前往军营清查兵籍。”
“这几年宋人动作颇大,国力日益强盛,让朕心忧啊。”
耶律宗真叹了口气。() ()
宋朝的变化是肉眼可见的,最明显的就是边境的城池上大炮数量越来越多。
根据他们潜入范阳城池的内应来报,光范阳城头就部署了二十多门大炮,其余火器不计其数,令人担忧啊。
“陛下,即便我们的火炮威力不如他们,但防守还是有余,倒也无需担忧。”
萧惠说道:“现在最要紧的还是那火枪,宋人调集那么多人马每日训练,恐怕这火枪的威力也不会小。”
“唔”
耶律宗真沉吟说道:“传出话去,让宋人军队里那些将领搞点火枪来,朕会花高价收购。”
“是。”
萧惠应下。
大宋那边火枪研发成功之后,光测试就搞了大半年。
之后又调集五万精锐之士成立火器军,每天在郊外靶场训练,这么大的动静自然被辽国探子知道。
奈何火器军一直是大宋的机密,朝廷把这些士兵的家属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内部王国,连靶场都被划为了军事禁区,不允许任何人靠近。
因此辽国探子在外围虽然常能听到枪炮声响,可具体火枪是什么就不得而知,完全没办法查到,哪怕花再多的钱都不行。
这让耶律宗真颇为遗憾。
不过好在大宋军队很烂,什么都敢倒卖,耶律宗真认为再过不久,火枪也会被宋军卖过来。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已经升为三司使的刘六符面色凝重地来到他们身边。
“陛下!”
刘六符拱手说道。
“怎么了?”
耶律宗真问。
“宋人那边出大事了,太师希望陛下能回去商议。”
刘六符说道。
张俭还是比较长寿,历史上活了九十一岁,距离他病逝还有九年时间。
但他毕竟八十多岁的人,身子骨确实不太行,不能过来找耶律宗真,就只能请耶律宗真回去。
听到是张俭要他回去,耶律宗真连忙说道:“走,边走边说。”
他立即摆驾回宫。
在路上,刘六符就把大宋那边进行军队整顿的消息跟他说了一下。
耶律宗真脸色就同样凝重起来。
他不蠢。
宋人那边整顿军队对于他来说绝对不是好事。
这就意味着军中大量蛀虫被剔除,以后卖他火器的人恐怕就很难找到了。
最重要的是一旦大宋把军队整饬完,出来一大批精锐的宋人士兵,他再南下寇略大宋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
说不好整个国家都有倾覆的危险。
所以耶律宗真听到此事自然也是非常着急,急急忙忙回到宫中。
大定府皇帝行宫内,除开目前在南京府屯兵的耶律重元、萧孝穆以及在东京府驻扎的萧英以外,张俭、耶律仁先、萧孝友等重臣都在。
耶律宗真疾步走入殿中,众人起身拱手行礼,他让大家坐下之后,才立即对张俭道:“尚父,消息准确否?”
张俭点点头:“虽然宋人多虚虚实实,弄一些假消息欺骗我们,但此次我以为是真事。”
“宋皇正是利用了此次被刺杀的事情,彻底清洗军队。”
刘六符说道:“这样下去,宋人的军队会重新精简,战力恐怕非同小可。”
“但这是不是也是我们的机会?”
耶律仁先说道:“宋人此番清洗,军中必定动荡,且大量营都指挥使以及将领被抓,军中指挥失调,臣以为这是南下的时机。”
南下的时机?
耶律宗真摸着下巴,顿时沉思了起来。
这几年他整治国内,初有成效,而且军队实力也大增,虽然没有火枪,但有了手榴弹和大炮,感觉不是不能和宋军掰掰手腕。
然而就在他思考这件事的事情,张俭摇摇头道:“陛下,臣以为此事需要慎重。”
“尚父请说。”
耶律宗真忙道,对于张俭的意见他还是非常重视。
“陛下不要忘记了宋人的火枪军。”
张俭说道:“宋人将两万火枪军调来河北,这必定是他们清洗军队的依仗,这说明在宋军眼中,光凭河北以及这两万火枪军,就能抵挡大辽的进攻。”
耶律仁先不服气道:“太师,当年孙皓也自持有大江天险,以为可以抵挡晋国的进攻,可最后呢?这种东西,试一试不就知道了吗?”
“但试一试的后果难以预料。”
张俭摇摇头道:“诸位想想,我们好不容易争取了几年安宁,国内日益强盛,也有了手榴弹和大炮,一旦擅自撕毁签署的契约,那按照条约,宋国将开始对辽国进行长期进攻。战胜了宋军还好,若是不胜的话.”
“不胜会如何?”
耶律宗真没有细想,只是追问。
刘六符说道:“若是不胜,宋国会与我们断绝商贸,虽然大辽地大物博,倒也不至于因这点商贸而出现特别多的问题,可陛下不要忘了,硫磺!”
耶律宗真恍然大悟。
一旦南下没有获取胜利,即便只是悻悻而归,而不是大败而归,那么大宋那边就会断绝与辽国的商贸往来。
辽国现在有火器来源于宋军倒卖,虽然有了手榴弹、大炮以及其它宋军早些年发明的火器,可问题是火器的原材料硫磺完全要靠从宋国进口。
没有了硫磺,辽国火器用完就没得了,到时候还是得拿刀枪跟宋军的火器硬拼。
所以眼下的辽国其实跟后世二战后期的鬼子处境一样。
硬着头皮和宋军打,打赢了还好说,一旦打输了就没有了退路。
因此张俭才认为不能轻易开战。
“除非我们有绝对把握攻下河北的宋军,否则战事决不能轻易开启。”
张俭最后说道。
“那就眼睁睁地看着宋军完成军队整治?”
萧孝友是主战派,双手一摊道:“现在打还有机会,一旦他们搞完,就彻底没机会了。”
“这就是我们的两难处境啊。”
张俭叹息道:“不过很多事情也不好说,万一这是宋军的虚张声势,我们也确实会白白错过机会。”
“唉”
耶律宗真亦是叹了口气。
“陛下,臣倒是有个主意。”
刘六符忽然说道。
“哦?”
耶律宗真连忙道:“卿有何良策?”
刘六符就笑着说道:“陛下,我们确实不好妄自挑动战事,但西夏可以。”
“西夏?”
耶律宗真摇摇头道:“元昊已经被吓破了胆,还指望他再进攻宋军吗?”
“不是进攻宋军。”
“不是进攻宋军?”
“对。”
“那是?”
“青塘!”
青塘?
众人一下子恍然大悟。
是了。
可以鼓动西夏是打青塘啊。
青塘和宋军是盟友关系,一旦青塘与西夏交战,宋军很有可能插手。
到时候即便元昊战败了,他也可以狡辩称因与青塘是宿仇,所以才出兵攻打。
他们签署的是宋国与西夏之间的和平条约,却不是与青塘之间的条约。
如此一来就不算是西夏主动挑起和大宋之间的战事,战败了的话也有挽回的余地。
更重要的是可以试试火器军的威力,如果威力强悍的话,那么辽国南下出兵的想法自然也要掂量掂量。
只是.
“只是元昊恐怕不容易出兵吧。”
耶律宗真摇摇头。
李元昊屡战屡败,损失惨重。
虽然经过几年休养,他应该也恢复了点元气。
可面对强大的宋军,他不一定敢冒险出兵。
“元昊不一定会让本部人马出兵,这几年他屡次进攻西域,进攻西州回鹘,降服不少回鹘部落,可以让回鹘部落去试试。”
刘六符说道:“何况我们也可以给他一些好处,比如一些牛马、赏赐之类,想信他也想试探一下宋军是否强盛。”
“嗯,此计我看可行。”
张俭抚须微微点头道:“国家大事应该慎重,该有的试探还是必不可少。我们与元昊结盟,让他去试试也好。”
“那就这样,朕立即遣使去西夏!”
耶律宗真便应了下来。
随后他令使者备好礼物,即刻前往西夏与李元昊相商。
全国各地到处都在扣押、调离、抓捕一些营都级中下级军官,不管有没有犯罪,先与军队隔离开,再进行深入调查。
如果危害不深,且受到士兵们的爱戴,这样的军官往往不会有事。
甚至还可能会因军官短缺而得到升迁。
但若是犯法,不止是吃空额、喝兵血、拿军辎等历史遗留问题,还有贩卖违禁物、虐待、殴打、体罚乃至杀戮士兵者,一律要严惩不怠。
结果就是大批指挥使、副指挥使、虞侯之类的中下级军官落马。
都没有直接上报到朝廷,钦差使者与当地皇城司、御史司联合执法,就把犯法的人先扣押处理掉,接着将证据上交,再由朝廷进行审判。
证据之类的东西也实在是好找,在把中下级军官和底层士兵隔离之后,没过多久,大量士卒就进行举报。
并且各种账目、文书、兵籍等都可以作为证据,连抵赖的空间都没有。
不止是古代,后世中央派出督导组去地方巡查的时候,扫黑除恶、打击贪腐,也往往都是靠群众举报。
这一招可谓是百试百灵,再狡猾的贪官污吏也很难逃脱。
毕竟一个地方的官员贪不贪,有没有做事实。一个军队的军官好不好,有没有吃空饷喝兵。当地百姓和底层士兵最清楚,也最明白。
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营都级别的军官遭到了逮捕、停职,被牵连的底层士兵也不在少数。
一时间,各地军队人心惶惶。
边境一些犯法的军官,为避免被抓走,甚至干脆叛投到西夏和辽国去。
在这段时间内,整个军队也达到了战斗力最低点。
因为大宋的军制分都、营、军、厢。其中百人为一都,五都为一营,五营为一军,三至五军为一厢。
但上面的各军、厢的将官是不常设的,只有打仗的时候才会派遣。
所以非打仗时候,大宋直接领兵的最高直接军事统帅就是营都级的单位。
这么多营级的大大小小军官被清洗,那显然只会让军队的基本战力大打折扣。
当然。
大宋的基本战力也就那样,再打折扣,也差不到哪里去。
而就在大宋从五月份开始对军队进行清查,六月份爆发了谋逆案,七八月份朝廷对全国军队展开清理的时候。
北方的辽国和西夏,也通过他们在大宋的间谍,知道了这一情况。
七月中旬,辽国中京道大定府。
自从康定元年辽军南下,在河北被范仲淹一顿暴打之后,辽国皇帝耶律宗真就常居于中京。
这几年耶律宗真在张俭的辅佐下励精图治,做出了不少重大改革。
如大力整顿到此时已经渐渐有些腐败涣散的皮室军,规定三日小训,五日大训,天天要出操,训练骑射。
又打压了一批国内豪强贵族,安抚辽东女真,出兵攻打叛乱的北方部落,镇压各地起义。
同时大力发展国内工商业,积极与宋国进行贸易往来,促使国内商贸繁荣。
辽国在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措施,让原本日益衰败的大辽颇有些起死回生,重回巅峰的趋势。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辽国也是搭上了大宋经济飞速增长的快车。
双方取消贸易壁垒,正常情况下,肯定是经济更强大的那个国家占便宜,很容易出现贸易顺差。
但实际上辽国的商业也不是特别弱,本身国内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手工制造能力。
再加上两个国家都是农业国,又不是工业国,很难达到倾销的目的。
因此大宋这边的书籍、工艺品、瓷器、茶叶、犀牛角、香料在辽国畅销的同时。
辽国那边的人参、兽皮、金银器、辽瓷、牛羊、丝绸、羊毛衣等商品在宋朝也很受欢迎。
甚至很多如马匹、皮裘之类的商品本身就是辽国官方在卖。
这为辽国带来了大量的收入。
耶律宗真手里头有了钱,可以对国内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并且还从宋朝军队那里买到了手榴弹、大炮,再从宋国商人那购入硫磺,进行火器仿制。
而除了上述这些以外,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耶律宗真取消了四季捺钵。
四季捺钵是很有政治意义的,辽国国土面积太大,且大多数都是平原区,如蒙古草原,东北平原等等。
为此辽国皇帝四处游走,一来可以震慑诸多部落,二来也是为了保持游牧民族“秋冬讳寒,春夏避暑”,随水草畜牧的生活习俗引入到政治管理中。
这样辽国皇帝就可以亲身示范,教育其族众不忘立国之资的铁马骏骑本色,保持一支能纵横驰骋的劲健骑兵,与中原王朝相抗衡。
但这个习惯虽然保证了军队的战斗力却非常耗费国力。
因为皇帝到处走,会带上所有的大臣以及三十万军队,这些军队走到哪吃到哪,粮食补给不是靠后勤,而是靠地方的各个部落进贡。
结果就造成了地方各个部落持续衰弱,到辽国中后期,大量地方部落不满被辽国剥削,揭竿而起,造成辽国崩塌。
所以本质上来说,四季捺钵就是辽国削弱女真、蒙兀、渤海、室韦、奚人、阻卜等其余各非契丹族部落的政治管理,同时还能带动一定的军事发展,对契丹族来说是大有益处。
可如今随着辽国大败,国内政治局势非常不稳定,如果继续对国内的各个部落采取镇压的方式,很有可能形成反弹,甚至联合宋国对辽国进行反扑也说不定。
因此耶律宗真不得不听从张俭的建议,一改之前对各个部落的一味索取、压榨,改为休养生息,减免他们的赋税,安抚他们的民生。
不过这并不代表辽国就要放任其余部落壮大,耶律宗真如今常驻于中京,除了把重心放在宋国身上以外,更重要的是中京更靠近辽阳东京府,方便对东北面的渤海、女真等部落进行管控。
此时辽国皇帝耶律宗真正在校场上。
远处校场上正在爆发出各种乱七八糟的响声,有手榴弹的爆炸,也有大炮的轰鸣,泥土飞溅,沙尘四起,整个校场轰鸣声音震天。
耶律宗真远眺北面,看到这个样子并没有觉得多高兴,而是面色沉重地对身边的北府宰相,同知元帅府事兼北枢密使萧惠说道:“我大辽的火器已经钻研了数年,却始终没有到宋人的那般威力啊。”
萧惠回答道:“宋人的火器配方机密,极为严苛,我们的内应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也只探听到秘方只有硝石、木炭以及硫磺,但配比多年,这已经是最好的一批了。”
“唉。”
耶律宗真叹了口气道:“不知道朕何时才能拥有宋国的这般火器。”
“陛下也莫急,内应还会继续打探消息。”
萧惠笑道:“何况他们即便研发了新式火器,宋国的将领也都会倒卖给我们,这手榴弹和大炮,不就被我们仿制出来了吗?”
“呵呵。”
说起这个,耶律宗真就笑了起来。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经过辽国火器工匠的摸索,他们的火药已经差不多达到了赵骏提供的纯黑火药的比例。
如果赵骏的黑火药威力是,那么他们的能达到-分。
然而这临门一脚在于鸡蛋,鸡蛋把黑火药变颗粒状,威力成倍增加,这才造成了在直观方面辽国的火器比大宋的火器差了许多。
他们没搞清楚这一点的原因是颗粒状黑火药只早期囤积了不少,打完宋夏和宋辽战争之后就没造了。
两次战争打完,把颗粒状黑火药基本上消耗得差不多。
和平时期到来,朝廷就没再收购鸡蛋。
倒不是马放南山、兵器入库。
而是实在是造不起。
汴梁的鸡蛋在那段时间暴涨,比米价还疯狂。
再造下去汴梁都没鸡蛋了。
所以宋国朝廷那边不得不停止颗粒状黑火药的生产,改为普通火药,平日里火器制造,也都是如此。
造成辽国的间谍几年渗透,最后也只是得到了普通黑火药的配料。
“朕听说南人正在清查军队?”
耶律宗真问道。
“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
萧惠回答道:“之前听内应说,宋人派了许多使者前往军营清查兵籍。”
“这几年宋人动作颇大,国力日益强盛,让朕心忧啊。”
耶律宗真叹了口气。() ()
宋朝的变化是肉眼可见的,最明显的就是边境的城池上大炮数量越来越多。
根据他们潜入范阳城池的内应来报,光范阳城头就部署了二十多门大炮,其余火器不计其数,令人担忧啊。
“陛下,即便我们的火炮威力不如他们,但防守还是有余,倒也无需担忧。”
萧惠说道:“现在最要紧的还是那火枪,宋人调集那么多人马每日训练,恐怕这火枪的威力也不会小。”
“唔”
耶律宗真沉吟说道:“传出话去,让宋人军队里那些将领搞点火枪来,朕会花高价收购。”
“是。”
萧惠应下。
大宋那边火枪研发成功之后,光测试就搞了大半年。
之后又调集五万精锐之士成立火器军,每天在郊外靶场训练,这么大的动静自然被辽国探子知道。
奈何火器军一直是大宋的机密,朝廷把这些士兵的家属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内部王国,连靶场都被划为了军事禁区,不允许任何人靠近。
因此辽国探子在外围虽然常能听到枪炮声响,可具体火枪是什么就不得而知,完全没办法查到,哪怕花再多的钱都不行。
这让耶律宗真颇为遗憾。
不过好在大宋军队很烂,什么都敢倒卖,耶律宗真认为再过不久,火枪也会被宋军卖过来。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已经升为三司使的刘六符面色凝重地来到他们身边。
“陛下!”
刘六符拱手说道。
“怎么了?”
耶律宗真问。
“宋人那边出大事了,太师希望陛下能回去商议。”
刘六符说道。
张俭还是比较长寿,历史上活了九十一岁,距离他病逝还有九年时间。
但他毕竟八十多岁的人,身子骨确实不太行,不能过来找耶律宗真,就只能请耶律宗真回去。
听到是张俭要他回去,耶律宗真连忙说道:“走,边走边说。”
他立即摆驾回宫。
在路上,刘六符就把大宋那边进行军队整顿的消息跟他说了一下。
耶律宗真脸色就同样凝重起来。
他不蠢。
宋人那边整顿军队对于他来说绝对不是好事。
这就意味着军中大量蛀虫被剔除,以后卖他火器的人恐怕就很难找到了。
最重要的是一旦大宋把军队整饬完,出来一大批精锐的宋人士兵,他再南下寇略大宋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
说不好整个国家都有倾覆的危险。
所以耶律宗真听到此事自然也是非常着急,急急忙忙回到宫中。
大定府皇帝行宫内,除开目前在南京府屯兵的耶律重元、萧孝穆以及在东京府驻扎的萧英以外,张俭、耶律仁先、萧孝友等重臣都在。
耶律宗真疾步走入殿中,众人起身拱手行礼,他让大家坐下之后,才立即对张俭道:“尚父,消息准确否?”
张俭点点头:“虽然宋人多虚虚实实,弄一些假消息欺骗我们,但此次我以为是真事。”
“宋皇正是利用了此次被刺杀的事情,彻底清洗军队。”
刘六符说道:“这样下去,宋人的军队会重新精简,战力恐怕非同小可。”
“但这是不是也是我们的机会?”
耶律仁先说道:“宋人此番清洗,军中必定动荡,且大量营都指挥使以及将领被抓,军中指挥失调,臣以为这是南下的时机。”
南下的时机?
耶律宗真摸着下巴,顿时沉思了起来。
这几年他整治国内,初有成效,而且军队实力也大增,虽然没有火枪,但有了手榴弹和大炮,感觉不是不能和宋军掰掰手腕。
然而就在他思考这件事的事情,张俭摇摇头道:“陛下,臣以为此事需要慎重。”
“尚父请说。”
耶律宗真忙道,对于张俭的意见他还是非常重视。
“陛下不要忘记了宋人的火枪军。”
张俭说道:“宋人将两万火枪军调来河北,这必定是他们清洗军队的依仗,这说明在宋军眼中,光凭河北以及这两万火枪军,就能抵挡大辽的进攻。”
耶律仁先不服气道:“太师,当年孙皓也自持有大江天险,以为可以抵挡晋国的进攻,可最后呢?这种东西,试一试不就知道了吗?”
“但试一试的后果难以预料。”
张俭摇摇头道:“诸位想想,我们好不容易争取了几年安宁,国内日益强盛,也有了手榴弹和大炮,一旦擅自撕毁签署的契约,那按照条约,宋国将开始对辽国进行长期进攻。战胜了宋军还好,若是不胜的话.”
“不胜会如何?”
耶律宗真没有细想,只是追问。
刘六符说道:“若是不胜,宋国会与我们断绝商贸,虽然大辽地大物博,倒也不至于因这点商贸而出现特别多的问题,可陛下不要忘了,硫磺!”
耶律宗真恍然大悟。
一旦南下没有获取胜利,即便只是悻悻而归,而不是大败而归,那么大宋那边就会断绝与辽国的商贸往来。
辽国现在有火器来源于宋军倒卖,虽然有了手榴弹、大炮以及其它宋军早些年发明的火器,可问题是火器的原材料硫磺完全要靠从宋国进口。
没有了硫磺,辽国火器用完就没得了,到时候还是得拿刀枪跟宋军的火器硬拼。
所以眼下的辽国其实跟后世二战后期的鬼子处境一样。
硬着头皮和宋军打,打赢了还好说,一旦打输了就没有了退路。
因此张俭才认为不能轻易开战。
“除非我们有绝对把握攻下河北的宋军,否则战事决不能轻易开启。”
张俭最后说道。
“那就眼睁睁地看着宋军完成军队整治?”
萧孝友是主战派,双手一摊道:“现在打还有机会,一旦他们搞完,就彻底没机会了。”
“这就是我们的两难处境啊。”
张俭叹息道:“不过很多事情也不好说,万一这是宋军的虚张声势,我们也确实会白白错过机会。”
“唉”
耶律宗真亦是叹了口气。
“陛下,臣倒是有个主意。”
刘六符忽然说道。
“哦?”
耶律宗真连忙道:“卿有何良策?”
刘六符就笑着说道:“陛下,我们确实不好妄自挑动战事,但西夏可以。”
“西夏?”
耶律宗真摇摇头道:“元昊已经被吓破了胆,还指望他再进攻宋军吗?”
“不是进攻宋军。”
“不是进攻宋军?”
“对。”
“那是?”
“青塘!”
青塘?
众人一下子恍然大悟。
是了。
可以鼓动西夏是打青塘啊。
青塘和宋军是盟友关系,一旦青塘与西夏交战,宋军很有可能插手。
到时候即便元昊战败了,他也可以狡辩称因与青塘是宿仇,所以才出兵攻打。
他们签署的是宋国与西夏之间的和平条约,却不是与青塘之间的条约。
如此一来就不算是西夏主动挑起和大宋之间的战事,战败了的话也有挽回的余地。
更重要的是可以试试火器军的威力,如果威力强悍的话,那么辽国南下出兵的想法自然也要掂量掂量。
只是.
“只是元昊恐怕不容易出兵吧。”
耶律宗真摇摇头。
李元昊屡战屡败,损失惨重。
虽然经过几年休养,他应该也恢复了点元气。
可面对强大的宋军,他不一定敢冒险出兵。
“元昊不一定会让本部人马出兵,这几年他屡次进攻西域,进攻西州回鹘,降服不少回鹘部落,可以让回鹘部落去试试。”
刘六符说道:“何况我们也可以给他一些好处,比如一些牛马、赏赐之类,想信他也想试探一下宋军是否强盛。”
“嗯,此计我看可行。”
张俭抚须微微点头道:“国家大事应该慎重,该有的试探还是必不可少。我们与元昊结盟,让他去试试也好。”
“那就这样,朕立即遣使去西夏!”
耶律宗真便应了下来。
随后他令使者备好礼物,即刻前往西夏与李元昊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