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和十七年,腊月二十一。
大景的皇城里,一场薄雪从三更飘到清晨。
拾翠殿中幽幽寒气浸人,暖炉里两块碎碳渣半死不活地烧着。
萧懿龄整个人缩在被子里,脚下一动,把一个早已凉透的汤婆子踢出被窝,汤婆子顺势滚到床下。
侍女文杏听到动静,轻手轻脚地走到了床边,把汤婆子捡起来,轻声唤道:“殿下醒了?现在刚过卯初,殿下可要再睡会儿?”
萧懿龄这才睁开眼睛。她揉了揉眼,撑着床坐了起来,手边却忽然摸到一个木匣子。
那是母亲的遗物。
·
昨日尚宫局女官赵典言①传话过来,宗正寺②终于替萧懿龄上了请封折子。
按照规矩,大景公主在十五岁及笄前只有闺名。及笄后,需由主管天子宗族属籍的宗正寺上书,皇帝为公主挑选封号下旨册封,并赐封地、府邸。再由礼部主持册封礼,还要备齐公主府一应属官、婢仆,一整套流程下来,才算是加封完成。③
萧懿龄五月就满了十五岁。依照惯例,这折子本该是及笄之前就递上去的,之后按例行册封礼,并赐婚,出宫别住。
可萧懿龄生母早逝,她在圣人跟前也不得宠,这请封折子竟一拖就是大半年。
眼瞧着下个月就是过年了,年末本就事多,礼部忙不过来,册封礼怕是又得拖到年后。
但她早已习惯了。
父亲子女不算多,只有三子两女。但他政事繁忙,一年到头也想不起她几回,太后更是常年幽居不问俗事。
自从五岁那年母亲去世,萧懿龄便一直独住拾翠殿。
爹不疼娘不在,她在宫里就成了个透明人。这拾翠殿里的事,宫人们向来是拖着办的,夏天无冰,冬日少炭,那些稀奇物什更是轮不到拾翠殿过眼。只是她身为公主,仍有自己的骄傲,既不愿求人,也不喜同这些下人多费口舌。
她只盼着册封后,出宫建府,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有了这样的念头,萧懿龄半年前就悄悄花银子,打点了尚宫局里消息灵通的女官,帮自己注意着。
昨日刚得了信儿,甚至来不及关心赐婚对象,她就命两个贴身侍女文碧、文杏张罗收拾东西。
“赐婚?一个失恃无宠的公主还能赐婚给谁呢?不过是哪个父亲当大官的纨绔罢了。到时我只管回自己的公主府住就是。”萧懿龄想着。
·
虽然在拾翠殿住了十来年,但萧懿龄可收拾的东西却并不多,除了一些寻常衣饰,便只有几箱子书册竹简。
大景朝历代都重视教育,无论皇子还是公主都要从很小就开始读书。
原本皇子公主们都要去设于文晖阁的学堂上学,由当朝重臣、翰林大儒教导。
但不知从何时起,公主们大多更愿意在自己的宫殿里,由女官教导。而当一部分权威做出了选择,就会有更多的人跟从,慢慢地,这种选择就会成为惯例和唯一的选项。
但萧懿龄却并没有跟从惯例。
她从四岁起便同皇子们一起,每日去文晖阁上学,每旬休一,风雨无阻。
这是她出生那年,母亲惠妃向父亲求来的“恩旨”。
母亲过世后,萧懿龄大病一场,病愈后一个月都按规矩足不出户为母守孝。
本以为没了母亲,自己再也回不去文晖阁了。心中彷徨之时,却突然来了一个紫宸殿的内侍,告诉她,若是还想读书,就自己回去上学。
她跪在灵堂中,听着内侍的话,又看向母亲的灵位,心想,嬷嬷说的没错:父亲虽然在母亲过世后就没再见过自己,也不曾过问母亲的丧仪,但他心里必定还是想着母亲,想着她的。
听说母亲年轻时曾是名动京城的美人,听说当初母亲也是很得圣宠的,听说……
萧懿龄穿着寝衣,披着被子坐在床边,一边看着文碧指挥小宫女们搬书箱子,一边发呆,思绪不觉又飘到了记忆中渐渐模糊的母亲身上。
“啊!”
文碧的叫声惊醒了萧懿龄。原来是侍女们挪动箱子时不注意,将柜子上的另一个小箱子碰掉了下来,刚好砸中了文碧的肩膀。
萧懿龄忙上前查看,嘱咐文碧先下去擦药,注意力却被地上一个小盒子吸引。
那是一只精美的紫檀嵌螺钿牡丹图方盒,应该是方才箱子滑落时,被扔掉的。她将盒子拾起,发现里面是一打简单线订的笔记。
萧懿龄的书很多,却从未见过此物。
她又去看了一眼那个砸了文碧的箱子。
箱子里只是一些寻常衣料,箱盖却有些特别,左右两个角落有两个小小的,像是用匕首划出来的图案,左边是太阳,右边是一弯新月。
这才想起以前照顾她的嬷嬷说过,母亲的私物上都刻有日月纹样。
这是母亲留下的东西。
意识到这一点,萧懿龄将侍女们都遣出去,一个人小心翻阅起来。
看了几页,她才明白这不是普通的笔记手札,而是母亲的“日记”。
萧懿龄研读了很久才看明白。
不知是为了保密还是什么,这日记书写的方式十分奇怪,是将笺纸横过来,从左到右横向书写,很多字还少了笔画,以致读起来有些吃力。
而这一本,虽说叫做日记,却只有前面几日仔细记了每日发生的事。
后面也记了许多,但都是断断续续的,并不连贯,有时大半个月才写上一篇,有时夹一朵干花,附上一个“香”字,就算记过了。
萧懿龄倚在床边慢慢翻看着。
日记中的女子完全不像她模糊记忆中淑柔沉静的母亲,而是一个有些离经叛道的少女,措辞风趣又散漫大胆。
她从未见过这样有趣的人,渐渐竟看得入神,连什么时候撑不住睡过去了也不知道。可直到不知不觉睡着了,她手里还拿着那叠母亲的日记。
————
建和元年,十月十七
刚来的几个月一直浑浑噩噩,不知道该做什么。
我觉得自己好像一个运动员,兢兢业业勤奋刻苦练了十八年长跑,临上场比赛前却突然叫我去表演艺术体操。
不过最近想到可以写写日记,把每天的事情都记下来。
就算是为了有东西可记也好,总能让我有动力做些正事、做个正常人吧,不至于每日荒废光阴。
我在这里也是父母早逝。咸京城中没有别的族亲,只有一个哥哥。
哥哥长得不错,还是个武将,平时不是城外校场就是各处官衙,忙得很。
不过对我倒是很好,上次无意间说了一句樱桃煎好吃,他便每次回家都特意绕到东市那家店给我买。
其实比起樱桃煎,我更想他早点回家,陪我一起吃晚饭。
建和二年,正月初十
今天是本美女来这里过的第一个生日!
虽然没有人知道,但是祝我自己生日快乐。
最近哥哥越发忙碌了,今天好不容易回家陪我吃个晚饭。可用饭时哥哥居然说,让我准备一下,年后要把我送进宫给皇帝当小老婆。
我当然拒绝,可哥哥这次态度却意外地强硬,还说这是让我进宫享福。
笑死,这福气给他要不要?
三月十三
进宫第一天。
没想到我那么努力地摆烂,竟然还是选上了。
唉,想开点吧,就当换个地方当宅女了。
而且十八岁就开始享受养老生活,还!有!谁!听嬷嬷说每个月给上司请请安,也能领退休金,不愧是封建地主阶级。
而我的上司呢,除了见不到面的挂名老公,和一般不见人的挂名婆婆,就只剩几个后宫嫔妃。
关系应该还算简单吧,反正我又不争宠。
苟住,你可以的!
四月初五
惊鸿一瞥!!!
怎么没人告诉我皇帝还是个美男子啊!我直接嗨老公~!
五月初五
吃粽子啦~
昨天尚宫局通知,今晚参加端午宫宴,过节的规矩真的好多。
下午阖宫众妃嫔拜见太后的时候,李昭仪不知为何一直针对我,出了门还找茬罚我跪,真是官大一级压死人,还好谢贵妃路过替我解围。
谢贵妃姐姐真是人美心善=3=想和美女贴贴但社恐怎么办啊> <
宫宴上又看见皇上了,虽然坐在后面看不清,但还是很好看啊,真是越看越好看啊555
七月十二
听说凌华轩旁边有个梅园,因为太偏僻平时没什么人。这时节虽没有梅花,不过那地方倒是还算雅致。
今天过去散步的时候,还在梅园认识了一只狗和一个侍卫。
狗呢,是真的可爱修勾,但侍卫却不是真侍卫,而是皇帝。
哼哼~他还当我没见过皇帝呢。
四大爷好歹还是假装王爷,你却在扮侍卫,一整个大降级。我也一定是无聊透顶了,才会陪他演这老土的剧情。
今天的人设是温婉善良,见到陌生男人会胆怯羞涩的封建贵女,嗯。
七月二十七
没想到一起撸了几次狗子,帅哥皇上就对我告白了。
平心而论,谁会不喜欢一个风趣幽默、热心温柔的帅哥呢。
但是谁叫他还顶着侍卫马甲,我当然要拒绝咯~
不过拒绝也是讲方法的,为了让自己忍住笑还要梨花带雨,我真是大腿都掐青了。
这得让他赔0^0
八月初二
我们在一起了。
今天生辰他来找我了。先是掀马甲,又是送了好多礼物,还带我到宫墙的角楼上看星星。还挺有意思的。
…………好啦~我的意思是超级无敌爆炸浪漫!!!
那是我看过最美的星空。他在星空下对我说,会永远对我好,我们会很幸福的。
其实进宫不到半年,我却觉得比在家的一年还要漫长。成郎他很好,长得好,对我也好,唯一不好的就是,他不能只对我一个人好。
他有那么多后妃,我既没有赵贵妃的显赫家世,又没有谢贵妃那样的才情。虽然升了婕妤,也仍然是排不上号的小虾米。
我努力说服自己,就当是入乡随俗了,反正他爱的是我,和那些女子不过是逢场作戏。可即便如此,还是忍不住在意,和吃醋。超俗气的剧情对吧?我也只是个俗人罢了。
不过他说,我是他见过最特别的女子,也是最让他觉得贴心的女子。
我想只要我们的心在一处,那些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我们还有许多观念不合的地方。我想,爱上他是我的不幸,但幸运的是,他也爱我。
我们会幸福的。对吧?
十月初十
我怀孕了。
上个月去给太后请安的时候,她说我身为皇帝身边的人,规矩不够严谨,便将我扣在蓬莱殿学了一个月宫规。
本以为陛下会为我求情,可他说这是为我好。直到今天用早膳时晕过去,我才知道自己已经怀孕一个多月了。
这一个多月待在蓬莱殿,日日立规矩、抄经书,是从烦躁到认命,也是对陛下从期待到失望的过程。
我不认为他是什么妈宝男,他只是太忙了,忙到懒得再为了我去费一番口舌,去同太后争辩而已。或许难道,他也觉得我是不足的?
我不能想太多了,这只会让我更加伤心。
建和三年,二月十七
近来身子渐重,每天只待在宫里。
太后说上巳节快到了,叫各宫都抄几本经书,用于供奉,我便日日抄经。一边抄写,一边觉得自己是被四方宫墙卡住脖子的人偶。
昨夜下了整夜的雪,陛下过来看我。
他见我在抄经,还夸我有孕之后越发沉稳娴静。
可笑他从来不懂真正的我,那张面具戴着戴着,好像就长在了脸上。而我抄经也只不过是想躲个清静而已。
只可惜嫁了皇帝不能离婚,我现在只能想着,把孩子抚养长大就好了……
————
大景的皇城里,一场薄雪从三更飘到清晨。
拾翠殿中幽幽寒气浸人,暖炉里两块碎碳渣半死不活地烧着。
萧懿龄整个人缩在被子里,脚下一动,把一个早已凉透的汤婆子踢出被窝,汤婆子顺势滚到床下。
侍女文杏听到动静,轻手轻脚地走到了床边,把汤婆子捡起来,轻声唤道:“殿下醒了?现在刚过卯初,殿下可要再睡会儿?”
萧懿龄这才睁开眼睛。她揉了揉眼,撑着床坐了起来,手边却忽然摸到一个木匣子。
那是母亲的遗物。
·
昨日尚宫局女官赵典言①传话过来,宗正寺②终于替萧懿龄上了请封折子。
按照规矩,大景公主在十五岁及笄前只有闺名。及笄后,需由主管天子宗族属籍的宗正寺上书,皇帝为公主挑选封号下旨册封,并赐封地、府邸。再由礼部主持册封礼,还要备齐公主府一应属官、婢仆,一整套流程下来,才算是加封完成。③
萧懿龄五月就满了十五岁。依照惯例,这折子本该是及笄之前就递上去的,之后按例行册封礼,并赐婚,出宫别住。
可萧懿龄生母早逝,她在圣人跟前也不得宠,这请封折子竟一拖就是大半年。
眼瞧着下个月就是过年了,年末本就事多,礼部忙不过来,册封礼怕是又得拖到年后。
但她早已习惯了。
父亲子女不算多,只有三子两女。但他政事繁忙,一年到头也想不起她几回,太后更是常年幽居不问俗事。
自从五岁那年母亲去世,萧懿龄便一直独住拾翠殿。
爹不疼娘不在,她在宫里就成了个透明人。这拾翠殿里的事,宫人们向来是拖着办的,夏天无冰,冬日少炭,那些稀奇物什更是轮不到拾翠殿过眼。只是她身为公主,仍有自己的骄傲,既不愿求人,也不喜同这些下人多费口舌。
她只盼着册封后,出宫建府,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有了这样的念头,萧懿龄半年前就悄悄花银子,打点了尚宫局里消息灵通的女官,帮自己注意着。
昨日刚得了信儿,甚至来不及关心赐婚对象,她就命两个贴身侍女文碧、文杏张罗收拾东西。
“赐婚?一个失恃无宠的公主还能赐婚给谁呢?不过是哪个父亲当大官的纨绔罢了。到时我只管回自己的公主府住就是。”萧懿龄想着。
·
虽然在拾翠殿住了十来年,但萧懿龄可收拾的东西却并不多,除了一些寻常衣饰,便只有几箱子书册竹简。
大景朝历代都重视教育,无论皇子还是公主都要从很小就开始读书。
原本皇子公主们都要去设于文晖阁的学堂上学,由当朝重臣、翰林大儒教导。
但不知从何时起,公主们大多更愿意在自己的宫殿里,由女官教导。而当一部分权威做出了选择,就会有更多的人跟从,慢慢地,这种选择就会成为惯例和唯一的选项。
但萧懿龄却并没有跟从惯例。
她从四岁起便同皇子们一起,每日去文晖阁上学,每旬休一,风雨无阻。
这是她出生那年,母亲惠妃向父亲求来的“恩旨”。
母亲过世后,萧懿龄大病一场,病愈后一个月都按规矩足不出户为母守孝。
本以为没了母亲,自己再也回不去文晖阁了。心中彷徨之时,却突然来了一个紫宸殿的内侍,告诉她,若是还想读书,就自己回去上学。
她跪在灵堂中,听着内侍的话,又看向母亲的灵位,心想,嬷嬷说的没错:父亲虽然在母亲过世后就没再见过自己,也不曾过问母亲的丧仪,但他心里必定还是想着母亲,想着她的。
听说母亲年轻时曾是名动京城的美人,听说当初母亲也是很得圣宠的,听说……
萧懿龄穿着寝衣,披着被子坐在床边,一边看着文碧指挥小宫女们搬书箱子,一边发呆,思绪不觉又飘到了记忆中渐渐模糊的母亲身上。
“啊!”
文碧的叫声惊醒了萧懿龄。原来是侍女们挪动箱子时不注意,将柜子上的另一个小箱子碰掉了下来,刚好砸中了文碧的肩膀。
萧懿龄忙上前查看,嘱咐文碧先下去擦药,注意力却被地上一个小盒子吸引。
那是一只精美的紫檀嵌螺钿牡丹图方盒,应该是方才箱子滑落时,被扔掉的。她将盒子拾起,发现里面是一打简单线订的笔记。
萧懿龄的书很多,却从未见过此物。
她又去看了一眼那个砸了文碧的箱子。
箱子里只是一些寻常衣料,箱盖却有些特别,左右两个角落有两个小小的,像是用匕首划出来的图案,左边是太阳,右边是一弯新月。
这才想起以前照顾她的嬷嬷说过,母亲的私物上都刻有日月纹样。
这是母亲留下的东西。
意识到这一点,萧懿龄将侍女们都遣出去,一个人小心翻阅起来。
看了几页,她才明白这不是普通的笔记手札,而是母亲的“日记”。
萧懿龄研读了很久才看明白。
不知是为了保密还是什么,这日记书写的方式十分奇怪,是将笺纸横过来,从左到右横向书写,很多字还少了笔画,以致读起来有些吃力。
而这一本,虽说叫做日记,却只有前面几日仔细记了每日发生的事。
后面也记了许多,但都是断断续续的,并不连贯,有时大半个月才写上一篇,有时夹一朵干花,附上一个“香”字,就算记过了。
萧懿龄倚在床边慢慢翻看着。
日记中的女子完全不像她模糊记忆中淑柔沉静的母亲,而是一个有些离经叛道的少女,措辞风趣又散漫大胆。
她从未见过这样有趣的人,渐渐竟看得入神,连什么时候撑不住睡过去了也不知道。可直到不知不觉睡着了,她手里还拿着那叠母亲的日记。
————
建和元年,十月十七
刚来的几个月一直浑浑噩噩,不知道该做什么。
我觉得自己好像一个运动员,兢兢业业勤奋刻苦练了十八年长跑,临上场比赛前却突然叫我去表演艺术体操。
不过最近想到可以写写日记,把每天的事情都记下来。
就算是为了有东西可记也好,总能让我有动力做些正事、做个正常人吧,不至于每日荒废光阴。
我在这里也是父母早逝。咸京城中没有别的族亲,只有一个哥哥。
哥哥长得不错,还是个武将,平时不是城外校场就是各处官衙,忙得很。
不过对我倒是很好,上次无意间说了一句樱桃煎好吃,他便每次回家都特意绕到东市那家店给我买。
其实比起樱桃煎,我更想他早点回家,陪我一起吃晚饭。
建和二年,正月初十
今天是本美女来这里过的第一个生日!
虽然没有人知道,但是祝我自己生日快乐。
最近哥哥越发忙碌了,今天好不容易回家陪我吃个晚饭。可用饭时哥哥居然说,让我准备一下,年后要把我送进宫给皇帝当小老婆。
我当然拒绝,可哥哥这次态度却意外地强硬,还说这是让我进宫享福。
笑死,这福气给他要不要?
三月十三
进宫第一天。
没想到我那么努力地摆烂,竟然还是选上了。
唉,想开点吧,就当换个地方当宅女了。
而且十八岁就开始享受养老生活,还!有!谁!听嬷嬷说每个月给上司请请安,也能领退休金,不愧是封建地主阶级。
而我的上司呢,除了见不到面的挂名老公,和一般不见人的挂名婆婆,就只剩几个后宫嫔妃。
关系应该还算简单吧,反正我又不争宠。
苟住,你可以的!
四月初五
惊鸿一瞥!!!
怎么没人告诉我皇帝还是个美男子啊!我直接嗨老公~!
五月初五
吃粽子啦~
昨天尚宫局通知,今晚参加端午宫宴,过节的规矩真的好多。
下午阖宫众妃嫔拜见太后的时候,李昭仪不知为何一直针对我,出了门还找茬罚我跪,真是官大一级压死人,还好谢贵妃路过替我解围。
谢贵妃姐姐真是人美心善=3=想和美女贴贴但社恐怎么办啊> <
宫宴上又看见皇上了,虽然坐在后面看不清,但还是很好看啊,真是越看越好看啊555
七月十二
听说凌华轩旁边有个梅园,因为太偏僻平时没什么人。这时节虽没有梅花,不过那地方倒是还算雅致。
今天过去散步的时候,还在梅园认识了一只狗和一个侍卫。
狗呢,是真的可爱修勾,但侍卫却不是真侍卫,而是皇帝。
哼哼~他还当我没见过皇帝呢。
四大爷好歹还是假装王爷,你却在扮侍卫,一整个大降级。我也一定是无聊透顶了,才会陪他演这老土的剧情。
今天的人设是温婉善良,见到陌生男人会胆怯羞涩的封建贵女,嗯。
七月二十七
没想到一起撸了几次狗子,帅哥皇上就对我告白了。
平心而论,谁会不喜欢一个风趣幽默、热心温柔的帅哥呢。
但是谁叫他还顶着侍卫马甲,我当然要拒绝咯~
不过拒绝也是讲方法的,为了让自己忍住笑还要梨花带雨,我真是大腿都掐青了。
这得让他赔0^0
八月初二
我们在一起了。
今天生辰他来找我了。先是掀马甲,又是送了好多礼物,还带我到宫墙的角楼上看星星。还挺有意思的。
…………好啦~我的意思是超级无敌爆炸浪漫!!!
那是我看过最美的星空。他在星空下对我说,会永远对我好,我们会很幸福的。
其实进宫不到半年,我却觉得比在家的一年还要漫长。成郎他很好,长得好,对我也好,唯一不好的就是,他不能只对我一个人好。
他有那么多后妃,我既没有赵贵妃的显赫家世,又没有谢贵妃那样的才情。虽然升了婕妤,也仍然是排不上号的小虾米。
我努力说服自己,就当是入乡随俗了,反正他爱的是我,和那些女子不过是逢场作戏。可即便如此,还是忍不住在意,和吃醋。超俗气的剧情对吧?我也只是个俗人罢了。
不过他说,我是他见过最特别的女子,也是最让他觉得贴心的女子。
我想只要我们的心在一处,那些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我们还有许多观念不合的地方。我想,爱上他是我的不幸,但幸运的是,他也爱我。
我们会幸福的。对吧?
十月初十
我怀孕了。
上个月去给太后请安的时候,她说我身为皇帝身边的人,规矩不够严谨,便将我扣在蓬莱殿学了一个月宫规。
本以为陛下会为我求情,可他说这是为我好。直到今天用早膳时晕过去,我才知道自己已经怀孕一个多月了。
这一个多月待在蓬莱殿,日日立规矩、抄经书,是从烦躁到认命,也是对陛下从期待到失望的过程。
我不认为他是什么妈宝男,他只是太忙了,忙到懒得再为了我去费一番口舌,去同太后争辩而已。或许难道,他也觉得我是不足的?
我不能想太多了,这只会让我更加伤心。
建和三年,二月十七
近来身子渐重,每天只待在宫里。
太后说上巳节快到了,叫各宫都抄几本经书,用于供奉,我便日日抄经。一边抄写,一边觉得自己是被四方宫墙卡住脖子的人偶。
昨夜下了整夜的雪,陛下过来看我。
他见我在抄经,还夸我有孕之后越发沉稳娴静。
可笑他从来不懂真正的我,那张面具戴着戴着,好像就长在了脸上。而我抄经也只不过是想躲个清静而已。
只可惜嫁了皇帝不能离婚,我现在只能想着,把孩子抚养长大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