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文保局都被骗了?
“近期燕京有一起案子,就是关于北魏陶俑的!”
警官缓缓开口道。
“说是燕京的文保局查到一个关于北魏陶俑外流到国外的案子,可是后来,公安机关协助文保局把这个北魏陶俑追了回来,但没过几天,市面上又有一个北魏陶俑在流动,好巧不巧,也是打算卖到国外的!”
“这下,文保局坐不住了,他们猜测是不是挖到什么古墓了,一下子冒出来这么多陶俑!”
“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这批文物外流出去!”
“于是,公安机关四处追查,你猜怎么着?”
没有让人给他捧哏,警官继续说道:
“后来统计了一下,市面上这种陶俑至少数十个!”
嘶!
秦洛听到这话,不禁也是倒吸一口冷气。
一下子出现数十个陶俑,这毫无疑问,是集中一批次出来的,还真有可能是一個古墓里出来的。
如果是这样的,文保局肯定非常重视。
毕竟这不仅仅涉及到一些市面上流出来的文物,甚至还可能涉及到一座古墓的研究。
北魏时期的古墓,本来就稀少,如果能发现一座那个时期的古墓,对考古研究无疑是有着重大的贡献。
但是孙福呢。
则是越听越不对劲。
这个事儿,怎么听起来这么邪乎呢?
一下子能有几十个真的北魏陶俑?
猛然,他眼睛瞪得老大。
像是想到了什么。
“不会吧?”
孙福想到了一个极其诡异的可能。
不会这些所谓的北魏陶俑都是他手上出去的那一批吧?
要真是那一批,自己这下麻烦大了。
怎么办?
跑?
还是不跑?
这是一个问题。
可是现在跑,好像跑不掉了。
自己身后就站着一个警察。
就在刚刚那个警官发现这个陶俑的时候,就已经看着自己了。
自己现在但凡有点异动,可能都会被拿下。
孙福在脑子里快速思考着对策。
那名警官又继续道:
“反转来了!”
“文保局召集了很多专家,研究那一拨北魏陶俑,最后发现,竟然都是假的!”
反转来的猝不及防。
就算是秦洛,也差点老腰一闪。
假的?
竟然都是假的?
文保局查了那么久,怀疑是文物外流的情况,查了那么久竟然是假的。
这就很不可思议。
你能说那帮文保局的专家都不专业嘛?
不可能的。
那能是什么情况?
他似是想到了什么,眼神猛地看了一眼孙福。
这位农民工大哥。
越看,
秦洛越觉得有问题。
一般工地上的工人,脸上不仅仅是泥土这类的脏东西。
包括肤色,包括皱纹等等。
常年在工地上的人,皮肤普遍偏黑,因为毕竟是室外作业,而且干的都是体力活,所以苍老的会快一点。
但是这位。
隐藏在那些泥土灰尘下的皮肤,好像没那么苍老。
他又把视线挪向了张国文。() ()
“张教授,这个陶俑,你刚刚是不是判断也有一些问题?”
其实秦洛本人的鉴宝能力,没有那么差。
他一个开博物馆的,如果遇到一般的文物,还是可以很轻易地就能判断出来真假。
但是刚刚在看到这个北魏陶俑的时候,他基本已经相信这个就是真的了。
你想想,那些比他年长几十岁的文保局专家,都在第一时间没有判断出来,他看走眼了,也很正常。
也就是后来张国文来看了下。
就连一开始的张国文都觉得这就是北魏时期的陶俑。
只是后来在一些细节上存在一些疑虑。
但是谁又规定那个年代的陶俑必须要有少数民族的特色的,必须要有草原的特色的。
万一做陶俑的人就是喜欢汉文化,做个纯汉文化的陶俑呢。
“我再看看!”
张国文最近没在燕京,所以没怎么了解过文保局的这些事。
而且也不是一个系统的,所以他关注的就比较少。
但是听了刚刚的事情,他开始谨慎起来。
又看了一遍这个陶俑。
教授就是教授。
如果你潜意识认为一个东西是真的,你会很难发现它的一些瑕疵,就算有瑕疵,也会潜意识的认为是自己的判断哪里出了问题。
就和看人一样,如果你潜意识觉得对方是一个好人,就会很难发现他的缺点。
但是要是带着怀疑的眼光再去看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个人,各种各样的缺点都是自己不能忍受的。
比如邋遢,你以前会觉得他是随意,但是没有好印象再去看,就会很讨厌。
比如乱花钱,以前会觉得他是大方的,后来只会觉得他没有规划,没有自我约束能力。
看文物也是同样的道理。
张教授这种级别的专家,如果带着怀疑的目光去看,那很简单地就会发现其存在的问题。
“这个应该不是真的!”
哦?
一听张国文的话,在场的所有人都来了兴致,只有孙福,一脸慌乱。
“张教授,怎么说?”
这名警官虽然是公安系统的,但他一直负责的都是文物相关的案子,所以在刚刚知道此人是张国文后,也是瞬间想起了他是谁。
虽然没见过,但只要大概能联想到,那就会知道青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的分量。
张国文缓缓开口道:
“这个陶俑除了我说的时代特色,也就是鲜卑族和草原文化的特征没有之外,他的雕刻和釉色,都带着一点现代人的习惯。”
“包括这个色彩,北魏时期的釉色非常绚丽多彩,这个陶俑虽然使用了钧红这种釉色方式,但是里面老僧衣和蟮皮黄这两个色彩却有些现代工艺感的特征,如果不仔细看,可能很难看出其中的细微差别,但是仔细看了之后,却会发现,当时的陶俑的工艺顺序,应该是刷、淋、点,而这个陶俑,刷和淋这两个步骤合一了,这样就导致釉面的分层效果不那么理想!”
要说专业就是专业。
当张国文仔细研究后,除了本身服饰的不协调之外,就连工艺上存在的瑕疵他都点了出来。
当然,这种陶俑如果放在一般的专家或者收藏爱好者眼中,估计大概率都会被认为是真的。
而经过这么一遭,在张国文的最终分析下。
它变成了假的。
警官缓缓开口道。
“说是燕京的文保局查到一个关于北魏陶俑外流到国外的案子,可是后来,公安机关协助文保局把这个北魏陶俑追了回来,但没过几天,市面上又有一个北魏陶俑在流动,好巧不巧,也是打算卖到国外的!”
“这下,文保局坐不住了,他们猜测是不是挖到什么古墓了,一下子冒出来这么多陶俑!”
“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这批文物外流出去!”
“于是,公安机关四处追查,你猜怎么着?”
没有让人给他捧哏,警官继续说道:
“后来统计了一下,市面上这种陶俑至少数十个!”
嘶!
秦洛听到这话,不禁也是倒吸一口冷气。
一下子出现数十个陶俑,这毫无疑问,是集中一批次出来的,还真有可能是一個古墓里出来的。
如果是这样的,文保局肯定非常重视。
毕竟这不仅仅涉及到一些市面上流出来的文物,甚至还可能涉及到一座古墓的研究。
北魏时期的古墓,本来就稀少,如果能发现一座那个时期的古墓,对考古研究无疑是有着重大的贡献。
但是孙福呢。
则是越听越不对劲。
这个事儿,怎么听起来这么邪乎呢?
一下子能有几十个真的北魏陶俑?
猛然,他眼睛瞪得老大。
像是想到了什么。
“不会吧?”
孙福想到了一个极其诡异的可能。
不会这些所谓的北魏陶俑都是他手上出去的那一批吧?
要真是那一批,自己这下麻烦大了。
怎么办?
跑?
还是不跑?
这是一个问题。
可是现在跑,好像跑不掉了。
自己身后就站着一个警察。
就在刚刚那个警官发现这个陶俑的时候,就已经看着自己了。
自己现在但凡有点异动,可能都会被拿下。
孙福在脑子里快速思考着对策。
那名警官又继续道:
“反转来了!”
“文保局召集了很多专家,研究那一拨北魏陶俑,最后发现,竟然都是假的!”
反转来的猝不及防。
就算是秦洛,也差点老腰一闪。
假的?
竟然都是假的?
文保局查了那么久,怀疑是文物外流的情况,查了那么久竟然是假的。
这就很不可思议。
你能说那帮文保局的专家都不专业嘛?
不可能的。
那能是什么情况?
他似是想到了什么,眼神猛地看了一眼孙福。
这位农民工大哥。
越看,
秦洛越觉得有问题。
一般工地上的工人,脸上不仅仅是泥土这类的脏东西。
包括肤色,包括皱纹等等。
常年在工地上的人,皮肤普遍偏黑,因为毕竟是室外作业,而且干的都是体力活,所以苍老的会快一点。
但是这位。
隐藏在那些泥土灰尘下的皮肤,好像没那么苍老。
他又把视线挪向了张国文。() ()
“张教授,这个陶俑,你刚刚是不是判断也有一些问题?”
其实秦洛本人的鉴宝能力,没有那么差。
他一个开博物馆的,如果遇到一般的文物,还是可以很轻易地就能判断出来真假。
但是刚刚在看到这个北魏陶俑的时候,他基本已经相信这个就是真的了。
你想想,那些比他年长几十岁的文保局专家,都在第一时间没有判断出来,他看走眼了,也很正常。
也就是后来张国文来看了下。
就连一开始的张国文都觉得这就是北魏时期的陶俑。
只是后来在一些细节上存在一些疑虑。
但是谁又规定那个年代的陶俑必须要有少数民族的特色的,必须要有草原的特色的。
万一做陶俑的人就是喜欢汉文化,做个纯汉文化的陶俑呢。
“我再看看!”
张国文最近没在燕京,所以没怎么了解过文保局的这些事。
而且也不是一个系统的,所以他关注的就比较少。
但是听了刚刚的事情,他开始谨慎起来。
又看了一遍这个陶俑。
教授就是教授。
如果你潜意识认为一个东西是真的,你会很难发现它的一些瑕疵,就算有瑕疵,也会潜意识的认为是自己的判断哪里出了问题。
就和看人一样,如果你潜意识觉得对方是一个好人,就会很难发现他的缺点。
但是要是带着怀疑的眼光再去看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个人,各种各样的缺点都是自己不能忍受的。
比如邋遢,你以前会觉得他是随意,但是没有好印象再去看,就会很讨厌。
比如乱花钱,以前会觉得他是大方的,后来只会觉得他没有规划,没有自我约束能力。
看文物也是同样的道理。
张教授这种级别的专家,如果带着怀疑的目光去看,那很简单地就会发现其存在的问题。
“这个应该不是真的!”
哦?
一听张国文的话,在场的所有人都来了兴致,只有孙福,一脸慌乱。
“张教授,怎么说?”
这名警官虽然是公安系统的,但他一直负责的都是文物相关的案子,所以在刚刚知道此人是张国文后,也是瞬间想起了他是谁。
虽然没见过,但只要大概能联想到,那就会知道青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的分量。
张国文缓缓开口道:
“这个陶俑除了我说的时代特色,也就是鲜卑族和草原文化的特征没有之外,他的雕刻和釉色,都带着一点现代人的习惯。”
“包括这个色彩,北魏时期的釉色非常绚丽多彩,这个陶俑虽然使用了钧红这种釉色方式,但是里面老僧衣和蟮皮黄这两个色彩却有些现代工艺感的特征,如果不仔细看,可能很难看出其中的细微差别,但是仔细看了之后,却会发现,当时的陶俑的工艺顺序,应该是刷、淋、点,而这个陶俑,刷和淋这两个步骤合一了,这样就导致釉面的分层效果不那么理想!”
要说专业就是专业。
当张国文仔细研究后,除了本身服饰的不协调之外,就连工艺上存在的瑕疵他都点了出来。
当然,这种陶俑如果放在一般的专家或者收藏爱好者眼中,估计大概率都会被认为是真的。
而经过这么一遭,在张国文的最终分析下。
它变成了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