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悲哀的北宋
一只蝴蝶煽动翅膀,可能会引起另一个半球的海啸。
而秦洛的一封信,则是让宋朝的轨迹出现了略微的变化。
大家或许会疑惑。
这个系统到底是如何做到将双方的东西交换的?
就像是这次给宋徽宗的信件。
系统并不是直接将信直接给到宋徽宗,而是通过宋太宗托梦显灵的形式。
这样才会更加合理地让宋徽宗相信。
否则贸然的一封信,只会让他心生疑惑,会以为是某一个臣子的诬陷和胡闹。
经过系统的加工,所有和古人交换的方式都是最符合达到目的的。
而同样,
从古代穿梭千年回到现代的文物也一样。
当然不可能是今天画好的,就直接送到秦洛的手里。
那不能称之为古董,因为可能到他手里了,上面的墨还没干呢。
这些文物都是经过时空隧道,通过各种合理的方式,来到了现代。
它是真实存在的。
要不然张国文在鉴定李白真迹的时候,岂能不会发现那些疑点。
----------
“我们上回讲到,北宋的灭亡主要是因为宋徽宗在宣和末期,因为身体缘故,在新政还未见到成效的时候就去世了,如果宋徽宗能多活两年,或许就不会再有后面的南宋!”
“宋徽宗到临死的前一年,才真正意义上像一个皇帝!”
“他开始注重边防战争,开始关注民生,如果多给他一点时间,或许金国就会失败!”
“但历史没有如果,宋徽宗死后,宋钦宗上位,宋朝又回到了以前那样不反抗的状态,任由金国入侵,只想着割地赔款!”
“甚至岳飞那样的人物在宋徽宗时代都还没有完全崛起!”
这是在苏城某一座中学的历史课堂。
老师正在讲解北宋末期的故事。
也就是秦洛没听到,要不然他真的会以为自己神经错乱了。
他记忆中的历史,宋徽宗明明早早地就传位给了宋钦宗赵恒,而且他何时推广新政了?
“老师,为什么宋徽宗会在晚年才突然想明白,要推行新政?”
有学生举手问道。
“据说啊,在宣和七年,宋徽宗做了一个梦,梦到赵氏王朝将在他手里灭亡,所以宋徽宗一改往日放荡,亲手写了《论宋金之战初期》,这篇文章明确地指出了当时宋国和金国的战争格局,可见宋徽宗本人还是具有相当强的战略意识的!”
“如果不是宋钦宗赵恒太过软弱,以及当时留给宋朝的时间并不多了,要不然,金国很难打到汴京!”
“归根到底,还是宋国到后来的底子太弱了,宋徽宗觉醒的太晚了!”
---------
宣和八年。
公元年月。
宋徽宗赵佶躺在床上,双目无神地望着帷帐。
就差一点。
整整一年,他看到了宋国可以抵御住金国的希望。
太宗的那一次托梦,让他如梦初醒。
当他带着天子的视角再去看自己的国家时,才发现之前的自己有多么昏庸。
可惜啊!
自己早些年的荒废,身体早已经力不从心,而他不知道能不能熬过这個冬天。() ()
赵佶还是不够狠。
虽然太宗托梦说杀童贯、杀蔡京,但他终究没敢废了这宋朝的儒学。
宋朝的文人有如文天祥之流,但更多的都是投机取巧,寻求政治资本的投机者。
他在推行新政的时候,受到各方掣肘。
虽然在外部防御上做好了防线,但,
他太累了。
“恒儿,等我死后,你要继续推行新政,这是太宗的旨意,只有如此,才可以挽救我赵家江山!”
他看着一脸呆板的太子,内心有些不安。
这位太子,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读圣人之书,遵儒学经义。
甚至多次,他都站在旧党之间,试图破坏新政的推行。
所谓新政,其实就是对传统儒学的一种生态破坏。
新政势力强了,那保守派的势力就会被逐渐压缩,这其中除了朝堂之上的群臣,还有包括洛阳的富家,甚至欧阳修家族的后人等等,都是保守派。
这些人阻拦新政的推行,通过天下儒生的势力,限制着朝堂的改制。
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最后宋徽宗的进展太慢了。
慢到他没办法快速的统一内部的派系矛盾,如此牵制之下,也导致了前线的军费略显不足。
总之,
赵佶最后失败了。
但他看到了一线生机。
而现在,他觉得自己要撒手人寰了,后世如何,只能让他们自己争取了。
等他死亡后。
宋朝的朝堂又开始混乱起来。
宋钦宗的能力比以前的宋徽宗更加差劲,甚至性格上也更加无能。
他开始重新启用一些老派的旧臣,因为这些人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在宋钦宗期间,他推翻新政,企图和金国割地赔款求和。
当时已经年迈七旬的宗泽将军,以死明志,最终死在了对金国的作战之上。
而前线也因为粮食的不足,最终被金国攻破了。
等到金国真正打到汴京城的时候,赵恒以为自己投降了,甚至认输了,金国就会放过他。
甚至他的求和条件,都提出了和金国以叔侄之国相称,宋国愿意自降一辈,成为金国的附属国。
他想要的,只是金国可以留住他的命,让他做一个富家翁,做一个傀儡。
但这个梦想破灭了。
金国在攻破汴京城后,烧杀抢掠,做尽了一个侵略者常干的坏事。
然后,把整个赵氏家族都掳到了五国城,也就是今天的黑龙江哈尔滨的依兰县。
在那里,赵恒享受的只有五星级的茅草屋,然后还备受折磨。
著名的牵羊礼,就是从此处而来。
宋钦宗在那里苟活了数十年,就连当时的皇后都自尽以求不被凌辱,他却不敢死,几乎成了金国的一个玩物。
所以,
北宋的结局没有改变。
这其中,受到秦洛的影响,改变的仅仅是赵佶这个人。
他没有被金国掳走,而是在此之前,就死掉了。
如此一来,倒是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毁誉参半的声名。
他不是亡国之君,他试图反抗过,只是太晚了罢了。
而秦洛的一封信,则是让宋朝的轨迹出现了略微的变化。
大家或许会疑惑。
这个系统到底是如何做到将双方的东西交换的?
就像是这次给宋徽宗的信件。
系统并不是直接将信直接给到宋徽宗,而是通过宋太宗托梦显灵的形式。
这样才会更加合理地让宋徽宗相信。
否则贸然的一封信,只会让他心生疑惑,会以为是某一个臣子的诬陷和胡闹。
经过系统的加工,所有和古人交换的方式都是最符合达到目的的。
而同样,
从古代穿梭千年回到现代的文物也一样。
当然不可能是今天画好的,就直接送到秦洛的手里。
那不能称之为古董,因为可能到他手里了,上面的墨还没干呢。
这些文物都是经过时空隧道,通过各种合理的方式,来到了现代。
它是真实存在的。
要不然张国文在鉴定李白真迹的时候,岂能不会发现那些疑点。
----------
“我们上回讲到,北宋的灭亡主要是因为宋徽宗在宣和末期,因为身体缘故,在新政还未见到成效的时候就去世了,如果宋徽宗能多活两年,或许就不会再有后面的南宋!”
“宋徽宗到临死的前一年,才真正意义上像一个皇帝!”
“他开始注重边防战争,开始关注民生,如果多给他一点时间,或许金国就会失败!”
“但历史没有如果,宋徽宗死后,宋钦宗上位,宋朝又回到了以前那样不反抗的状态,任由金国入侵,只想着割地赔款!”
“甚至岳飞那样的人物在宋徽宗时代都还没有完全崛起!”
这是在苏城某一座中学的历史课堂。
老师正在讲解北宋末期的故事。
也就是秦洛没听到,要不然他真的会以为自己神经错乱了。
他记忆中的历史,宋徽宗明明早早地就传位给了宋钦宗赵恒,而且他何时推广新政了?
“老师,为什么宋徽宗会在晚年才突然想明白,要推行新政?”
有学生举手问道。
“据说啊,在宣和七年,宋徽宗做了一个梦,梦到赵氏王朝将在他手里灭亡,所以宋徽宗一改往日放荡,亲手写了《论宋金之战初期》,这篇文章明确地指出了当时宋国和金国的战争格局,可见宋徽宗本人还是具有相当强的战略意识的!”
“如果不是宋钦宗赵恒太过软弱,以及当时留给宋朝的时间并不多了,要不然,金国很难打到汴京!”
“归根到底,还是宋国到后来的底子太弱了,宋徽宗觉醒的太晚了!”
---------
宣和八年。
公元年月。
宋徽宗赵佶躺在床上,双目无神地望着帷帐。
就差一点。
整整一年,他看到了宋国可以抵御住金国的希望。
太宗的那一次托梦,让他如梦初醒。
当他带着天子的视角再去看自己的国家时,才发现之前的自己有多么昏庸。
可惜啊!
自己早些年的荒废,身体早已经力不从心,而他不知道能不能熬过这個冬天。() ()
赵佶还是不够狠。
虽然太宗托梦说杀童贯、杀蔡京,但他终究没敢废了这宋朝的儒学。
宋朝的文人有如文天祥之流,但更多的都是投机取巧,寻求政治资本的投机者。
他在推行新政的时候,受到各方掣肘。
虽然在外部防御上做好了防线,但,
他太累了。
“恒儿,等我死后,你要继续推行新政,这是太宗的旨意,只有如此,才可以挽救我赵家江山!”
他看着一脸呆板的太子,内心有些不安。
这位太子,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读圣人之书,遵儒学经义。
甚至多次,他都站在旧党之间,试图破坏新政的推行。
所谓新政,其实就是对传统儒学的一种生态破坏。
新政势力强了,那保守派的势力就会被逐渐压缩,这其中除了朝堂之上的群臣,还有包括洛阳的富家,甚至欧阳修家族的后人等等,都是保守派。
这些人阻拦新政的推行,通过天下儒生的势力,限制着朝堂的改制。
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最后宋徽宗的进展太慢了。
慢到他没办法快速的统一内部的派系矛盾,如此牵制之下,也导致了前线的军费略显不足。
总之,
赵佶最后失败了。
但他看到了一线生机。
而现在,他觉得自己要撒手人寰了,后世如何,只能让他们自己争取了。
等他死亡后。
宋朝的朝堂又开始混乱起来。
宋钦宗的能力比以前的宋徽宗更加差劲,甚至性格上也更加无能。
他开始重新启用一些老派的旧臣,因为这些人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在宋钦宗期间,他推翻新政,企图和金国割地赔款求和。
当时已经年迈七旬的宗泽将军,以死明志,最终死在了对金国的作战之上。
而前线也因为粮食的不足,最终被金国攻破了。
等到金国真正打到汴京城的时候,赵恒以为自己投降了,甚至认输了,金国就会放过他。
甚至他的求和条件,都提出了和金国以叔侄之国相称,宋国愿意自降一辈,成为金国的附属国。
他想要的,只是金国可以留住他的命,让他做一个富家翁,做一个傀儡。
但这个梦想破灭了。
金国在攻破汴京城后,烧杀抢掠,做尽了一个侵略者常干的坏事。
然后,把整个赵氏家族都掳到了五国城,也就是今天的黑龙江哈尔滨的依兰县。
在那里,赵恒享受的只有五星级的茅草屋,然后还备受折磨。
著名的牵羊礼,就是从此处而来。
宋钦宗在那里苟活了数十年,就连当时的皇后都自尽以求不被凌辱,他却不敢死,几乎成了金国的一个玩物。
所以,
北宋的结局没有改变。
这其中,受到秦洛的影响,改变的仅仅是赵佶这个人。
他没有被金国掳走,而是在此之前,就死掉了。
如此一来,倒是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毁誉参半的声名。
他不是亡国之君,他试图反抗过,只是太晚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