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宽敞而平整的国王大道上,近两万名法军士兵排成一眼望不到头的行军队列,在嘹亮的歌声中快步前进。
而在队伍中后段,年轻的拿破仑却如同和与恋人依偎在一起般,紧紧靠在一辆由四匹马拉着的高大炮车上。
嗯,其他人是坐在车上的,而他却宁愿步行在炮车旁边,为的就是能从各个角度看她,抚摸她。
那是约瑟夫的宝石马车公司生产的最新型号的骑炮车。
约瑟夫在半年多前吩咐工匠试制,几个月前才刚刚完成,第一批一共造了多辆,全部装备给近卫军团。
这种尺寸极大,看起来像是长条形木屋的骑炮车,是他根据后来拿破仑的骑乘炮制造的,当然,进行了一些必要的改进。
骑炮兵的概念是在七年战争时期就由腓特烈大帝创造出来的。
所谓的骑炮兵,简单来说就是给大炮和炮手配备足够的马匹,全程拖拽机动,使得大炮的移动速度成倍提高,从而大幅增加了火炮战术的灵活性。
不过早期的骑炮兵有很多不足,例如大炮要不断解开、绑上连接马匹的绳索,导致准备时间过长。
这个时代的普遍观点认为,骑炮兵完成开炮的耗时要比普通炮兵长三分之一以上。
另外就是骑炮兵不适合装备重炮,通常磅以上的大炮就很难用马拖着快速机动――磅炮需要匹马拖拽,赶马的士兵能保持马匹不乱就已经是训练有素了,想跑快点儿基本不可能。
所以在世纪末,各国还是主要装备普通炮兵,辅以少量骑炮兵。
然而,拿破仑这个用炮的天才却将骑炮兵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甚至将某些军团的大炮全部骑炮兵化。
对于骑炮兵的应用,他有极多的创新。例如骑炮兵利用速度快速前突,贴在敌人的脸上几轮齐射,而后快速撤离。再例如将骑炮兵配备给骑兵营,跟着骑兵一路疾驰一路轰。
总之,在他之后,各国对骑炮兵的重视程度成倍提高。
不过在眼下,拿皇暂时还是个对着骑炮车流口水的萌新。
历史上的拿破仑骑炮兵有两个主要核心装备――马拉大炮和弹药车。
此时拿破仑正在“抱舔”的那个长条形木屋就是后来非常常见的,外号“大棚车”的弹药车。
这东西将大炮的后勤保障全部“集成化”,作战的时候能快速拖出里面的炮弹和火药,移动时又能在短时间内装进去,由马匹拖走。
这比腓特烈的骑炮兵使用的火药车、弹药车、工具车各分一摊,移动时都得套马要便捷得多,也就省时得多。
而速度就是骑炮兵最大的优势。
约瑟夫又结合后世的载重卡车的结构,为这种车子加了驻犁,炮弹和火药模块改为抽拉结构。火药和炮弹箱的盖板则用了自动锁扣――这个是路易十六亲自设计的,结实可靠。
有了这些改动之后,大炮的发射准备比历史上的原版快了七八秒之多。
另外,约瑟夫还在弹药车上加了个座位,供炮手们乘坐。历史上的“大篷车”是不许士兵乘坐的,炮手得徒步跟车跑。
不过有马车不坐,这是谁也受不了的。于是,炮手们便坐在弹药车的车顶上,也就是状如倾斜的法式屋顶的位置。虽然臀部是肯定不好受的,但想要偷懒就只能忍着。() ()
约瑟夫知道不许炮手坐车是极难做到的,便索性给他们加了座位,顶多就是加一匹马的事情。这样也能使骑炮兵的移动速度提高不少。
至于大炮那边,约瑟夫也做了一些改进,主要是给炮尾加装了后世火车车厢之间的那种卡扣。
别小看这一改动,在骑炮兵需要转移时,能将大炮套在马上的时间大幅缩短,操作也更简便。
还有就是给炮架上加了绞盘。
在大炮射击时,马匹需要避开很远,以防止被惊到。这样每次开炮、移动切换时,就需要浪费很多时间来套马。
所以拿破仑时代的骑炮兵就发明了一种独特的操作――大炮连接马匹的绳索留得极长,射击时不解开套索。这样想要机动时只需收紧绳子,就能立刻上路。
约瑟夫更进了一步,连收绳子都免了,马匹拖着很长的绳索直接就走,而后炮手利用炮架上的绞盘慢慢收绳子。
这才是真正的能打能跑!
拿破仑抚摸着令他着迷的新型骑炮车,脑海中回忆起训练过的那些骑炮兵战术,心中不禁一阵激荡。
如果这些精妙绝伦的战术以及精良的武器能用来装备科西嘉国民军,那将能让他们的战斗力成倍提高。
他深吸了一口气,看来这次跟着来到凡尔登是绝对正确的决定。
部队马上就要抵达卢森堡,在那儿与普鲁士人进行战斗,自己更能在实战中得到经验,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将军!
……
卢森堡中西部,温塞勒。
布吕歇尔在望远镜中看到镇上的百余名奥地利守军仓皇逃遁,面无表情地对传令官道:
“留下一个营驻守,其他人原地休整小时,然后继续南下。明天下午之前,我要攻取迪基希。”
击溃雷奥的主力部队之后,战斗就变得非常轻松,令他都有些乏味了。
就如刚才攻打温塞勒时,他只下令进行了十几轮的炮击,防守的奥地利人就跑了。
可以预见,明天进攻迪基希的战斗多半也是如此。而在拿下那里之后,通往卢森堡城的路上将再无阻碍。
雷奥的部队应该还剩下千百人左右,而自己则带来了十倍的兵力,攻下卢森堡城毫无悬念。
他的参谋忽然催马赶了过来,将一份火漆封着的纸卷交给了他:
“将军,波兹坦四天前送来的。”
布吕歇尔拆开密令,顿时微微皱眉,抬眼看向参谋:
“法国人参战了。德里森将军虽然在利格尼茨击溃了他们,但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他一抖马缰:
“命令加快行军,我们要尽早解决这里的事情,然后返回西里西亚增援公爵大人。”
就在此时,两名骠骑兵疾驰而来,向他这边高声道:
“将军,南面里外发现大队敌军!数量可能有几千人。”
布吕歇尔闻言一怔:难道是奥地利增援部队?怎么可能来得这么快?!
而在队伍中后段,年轻的拿破仑却如同和与恋人依偎在一起般,紧紧靠在一辆由四匹马拉着的高大炮车上。
嗯,其他人是坐在车上的,而他却宁愿步行在炮车旁边,为的就是能从各个角度看她,抚摸她。
那是约瑟夫的宝石马车公司生产的最新型号的骑炮车。
约瑟夫在半年多前吩咐工匠试制,几个月前才刚刚完成,第一批一共造了多辆,全部装备给近卫军团。
这种尺寸极大,看起来像是长条形木屋的骑炮车,是他根据后来拿破仑的骑乘炮制造的,当然,进行了一些必要的改进。
骑炮兵的概念是在七年战争时期就由腓特烈大帝创造出来的。
所谓的骑炮兵,简单来说就是给大炮和炮手配备足够的马匹,全程拖拽机动,使得大炮的移动速度成倍提高,从而大幅增加了火炮战术的灵活性。
不过早期的骑炮兵有很多不足,例如大炮要不断解开、绑上连接马匹的绳索,导致准备时间过长。
这个时代的普遍观点认为,骑炮兵完成开炮的耗时要比普通炮兵长三分之一以上。
另外就是骑炮兵不适合装备重炮,通常磅以上的大炮就很难用马拖着快速机动――磅炮需要匹马拖拽,赶马的士兵能保持马匹不乱就已经是训练有素了,想跑快点儿基本不可能。
所以在世纪末,各国还是主要装备普通炮兵,辅以少量骑炮兵。
然而,拿破仑这个用炮的天才却将骑炮兵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甚至将某些军团的大炮全部骑炮兵化。
对于骑炮兵的应用,他有极多的创新。例如骑炮兵利用速度快速前突,贴在敌人的脸上几轮齐射,而后快速撤离。再例如将骑炮兵配备给骑兵营,跟着骑兵一路疾驰一路轰。
总之,在他之后,各国对骑炮兵的重视程度成倍提高。
不过在眼下,拿皇暂时还是个对着骑炮车流口水的萌新。
历史上的拿破仑骑炮兵有两个主要核心装备――马拉大炮和弹药车。
此时拿破仑正在“抱舔”的那个长条形木屋就是后来非常常见的,外号“大棚车”的弹药车。
这东西将大炮的后勤保障全部“集成化”,作战的时候能快速拖出里面的炮弹和火药,移动时又能在短时间内装进去,由马匹拖走。
这比腓特烈的骑炮兵使用的火药车、弹药车、工具车各分一摊,移动时都得套马要便捷得多,也就省时得多。
而速度就是骑炮兵最大的优势。
约瑟夫又结合后世的载重卡车的结构,为这种车子加了驻犁,炮弹和火药模块改为抽拉结构。火药和炮弹箱的盖板则用了自动锁扣――这个是路易十六亲自设计的,结实可靠。
有了这些改动之后,大炮的发射准备比历史上的原版快了七八秒之多。
另外,约瑟夫还在弹药车上加了个座位,供炮手们乘坐。历史上的“大篷车”是不许士兵乘坐的,炮手得徒步跟车跑。
不过有马车不坐,这是谁也受不了的。于是,炮手们便坐在弹药车的车顶上,也就是状如倾斜的法式屋顶的位置。虽然臀部是肯定不好受的,但想要偷懒就只能忍着。() ()
约瑟夫知道不许炮手坐车是极难做到的,便索性给他们加了座位,顶多就是加一匹马的事情。这样也能使骑炮兵的移动速度提高不少。
至于大炮那边,约瑟夫也做了一些改进,主要是给炮尾加装了后世火车车厢之间的那种卡扣。
别小看这一改动,在骑炮兵需要转移时,能将大炮套在马上的时间大幅缩短,操作也更简便。
还有就是给炮架上加了绞盘。
在大炮射击时,马匹需要避开很远,以防止被惊到。这样每次开炮、移动切换时,就需要浪费很多时间来套马。
所以拿破仑时代的骑炮兵就发明了一种独特的操作――大炮连接马匹的绳索留得极长,射击时不解开套索。这样想要机动时只需收紧绳子,就能立刻上路。
约瑟夫更进了一步,连收绳子都免了,马匹拖着很长的绳索直接就走,而后炮手利用炮架上的绞盘慢慢收绳子。
这才是真正的能打能跑!
拿破仑抚摸着令他着迷的新型骑炮车,脑海中回忆起训练过的那些骑炮兵战术,心中不禁一阵激荡。
如果这些精妙绝伦的战术以及精良的武器能用来装备科西嘉国民军,那将能让他们的战斗力成倍提高。
他深吸了一口气,看来这次跟着来到凡尔登是绝对正确的决定。
部队马上就要抵达卢森堡,在那儿与普鲁士人进行战斗,自己更能在实战中得到经验,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将军!
……
卢森堡中西部,温塞勒。
布吕歇尔在望远镜中看到镇上的百余名奥地利守军仓皇逃遁,面无表情地对传令官道:
“留下一个营驻守,其他人原地休整小时,然后继续南下。明天下午之前,我要攻取迪基希。”
击溃雷奥的主力部队之后,战斗就变得非常轻松,令他都有些乏味了。
就如刚才攻打温塞勒时,他只下令进行了十几轮的炮击,防守的奥地利人就跑了。
可以预见,明天进攻迪基希的战斗多半也是如此。而在拿下那里之后,通往卢森堡城的路上将再无阻碍。
雷奥的部队应该还剩下千百人左右,而自己则带来了十倍的兵力,攻下卢森堡城毫无悬念。
他的参谋忽然催马赶了过来,将一份火漆封着的纸卷交给了他:
“将军,波兹坦四天前送来的。”
布吕歇尔拆开密令,顿时微微皱眉,抬眼看向参谋:
“法国人参战了。德里森将军虽然在利格尼茨击溃了他们,但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他一抖马缰:
“命令加快行军,我们要尽早解决这里的事情,然后返回西里西亚增援公爵大人。”
就在此时,两名骠骑兵疾驰而来,向他这边高声道:
“将军,南面里外发现大队敌军!数量可能有几千人。”
布吕歇尔闻言一怔:难道是奥地利增援部队?怎么可能来得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