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得知宋崇同意出山后甚喜,特意安排谢氏代为接风。

    吴郡谢氏,几乎各个都在朝中谋有一官半职,家族最繁盛的时候说撑起朝堂的半边天也不为过,哪怕是改朝换代,权臣易位,谢氏,也依然能立于不败之地,故坊间有“千年谢氏”一说。

    老谢侯去世得早,谢侯夫人在他去世后不久伤心过度,扔下两儿一女撒手人寰。谢徽自幼被选为继承人,在父亲死后年仅十三继位。谢氏也因此被人诟病有式微状。好在先谢侯夫人与弟弟情谊甚笃,谢徽的舅舅在谢家风雨飘摇之际直接住进谢府,协助谢徽处理纷乱诸事,挽谢氏于倾颓。谢徽也十分争气,不到两年时间便能执掌一族事宜,处理事情进退得宜,令世人无不刮目相看,称其为“南国翘楚,世家表率”。

    接风宴选在谢府,由谢徽代皇上做东,宴请宋府诸人。

    宋颜下了马车,一只脚刚踏进门,抬眼便见满目绿意,少花多树,绿植如盖,整个府邸一派沉稳之气。她不禁猜测这位家主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听父亲说,谢徽与她年龄相仿,可谢家这个样子,很难不认为家主是个上了年岁的老头。

    “芷芜,这谢家家主,不会是个老头吧?”宋颜见身边无人,肆无忌惮调侃道。

    话还没落地,忽听身后一阵轻笑。宋颜吓得赶忙回头,只见一高一矮两名男子,个子矮的那个笑得很文雅,手却仍掩在嘴上,然后抬头看向他身边的高个男子说道:“哥哥,她说你是老头呢。”

    宋颜也跟着矮个子男孩的目光一起看过去。

    那高个男子身姿挺拔修长,一身玄袍衬得面目更加干净白皙,听矮个子的男孩说完微微一笑,不置可否。他虽也和苏奕一样着玄色长袍,又不尽相同。苏奕着色黑偏青,更显沉郁,而这男子的衣裳着色黑中透红,更显人成熟。

    她说你.......

    等宋颜反应过来的时候,她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她从未想过,自己会在这个情形下和谢家兄弟见面。

    高个子的男子是谢徽无疑,旁边那个,应该就是谢徽的亲弟弟,有“谢家小玉树”之称的谢徵。

    人家请他们吃饭,还未开宴,她已经先得罪二人,这二人非旁人,乃是谢府最重要的两个人。宋颜怪自己今天出门前没有看黄历。

    “宴会要开始了,我们不要晚了才好。”

    谢徽径直从她身边走过,留给她一个没有感情的背影。倒是谢徵绕过她后又回头看了一眼。

    这个熟悉的檀木的味道.....

    宋颜凝神努力回忆。

    可她并不记得自己曾经和谢徽见过。

    *

    众人在内厅坐定。谢徽因代表皇上,故坐首位,其舅坐右下首,紧跟着坐着谢徵;宋崇坐左下首,宋家其余人依照规矩依次坐定。

    谢徽席间和宋崇交谈甚欢,推杯换盏,竟像是老熟人。

    宋颜心中念着熟悉的檀木香,趁他们说话的功夫,忍不住又偷偷打量起谢徽,想从他的样貌身形、服饰打扮上依次寻找突破口。

    越看越觉得熟悉,脑子转个飞快,可怎么都想不出在哪里见过。

    她想得费力,看向谢徽的眼神逐渐便直,最后变成死盯着人家。盯得席首的谢徽微蹙着眉头看过去,在看到思考入神定如石像的宋颜后忽然眉头舒缓,右手支起下巴,好整以暇地等人回神。

    宋颜丝毫没有察觉,仍陷在自己的回忆中难以自拔。一旁的芷芜真觉得自家小姐脸皮厚得不行,盯得都被人察觉看过来也依旧不为所动,她不比宋颜的厚脸皮,于是没忍住,手背偷偷她在背后拍了几下,招魂一样低声唤道:“小姐,小姐。”

    宋颜被拍得双眼回神,对上谢徽探究的目光后,吓得急忙看向别处。

    她真是,第一次来谢府,先是背后说人家坏话,后来又在宴席上盯着人家看个不停,真是生怕给人家留下好印象。

    以防她再做出什么丢人的事来,宋颜决定至宴席结束前她要一直低头安静地将这顿饭吃完,然后再不和谢家有任何往来。

    哪知她埋头不过一刻钟,似微风拂过的声音从不远处飘到她的头顶:“成公的千金各个貌美,着实是好福气。不知当日在清谈上一鸣惊人的是哪位小姐?谢某无他意,只是久闻大名已久,想认识一下。”谢徽眼中浮起一丝兴味,面上却依旧没有任何表情。

    宋颜听见他说这些话,汗毛都要立起来。

    他竟然说....不认得她?

    “颜儿,还不快过去向谢侯请安。”宋崇见她像傻了一样一动不动,压下声音催促道。

    彼时周遭似乎一瞬间沉寂,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看着她,看着她在谢徽的注视下,一步步走到他的眼前。

    “见过谢侯。”她抬头,一脸平静地看向谢徽。

    这是她今天第三次看他。那个坐在上面,面庞稚嫩未退,动作已是大人模样的少年。谢徽比她成熟,也比她见过的,同年龄的所有临安子弟都成熟。

    宋颜忽然觉得他很可怜。究竟是什么样的处境,需要一个人快速成长至此?

    谢徽看了她一眼,继续对宋崇说道:“前几日萧明写信给我,让我好生帮他照看这个徒弟,说她所学知识尚未扎实,叫我有时间督促她一下,今日见宋小姐气质脱俗,人又聪慧,想必是她的师父担心过度了。”

    宋崇举家到吴郡,无依无靠。虽有名声,却无实权。他知谢家在朝中的分量,若说没有结交之意那是扯谎,况且各世家之所以能历久不衰,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互相照应,你帮我一把,我拉你一下。机会难得,宋崇自然不肯错过,于是顺水推舟道:“谢侯谬赞,小女才疏学浅,还要麻烦谢侯多加管教,切莫让她的功课落下,在世家子弟间出丑。”就算不结交,谢徽才学过人,让宋颜跟着他学点东西,总是错不了。

    两个人一推一拉聊得正欢。宋颜站在内厅中间好生疑惑,明明是她的事情,怎么没人问问她的想法?

    “谢侯那我们说定,每七日我送她来谢府,还望谢侯不要嫌弃,多多指教。”

    ?!

    她满脸震惊地看看宋崇,又看看谢徽。

    谢徽轻轻吹茶,透过雾气饶有兴味地欣赏下面某人震惊、不快又可怜的表情。

    *

    宋颜没想到父亲真的要让她每七日去谢府给人家添麻烦,更没想到的是,谢家第二日竟派了马车亲自到宋府接她。

    哒哒的马蹄声和扑通扑通的心跳声交织在一起,宋颜还在幻想,若是这路上出了什么麻烦,那她还可以借个“出师不利”的由头,跟父亲说这桩事不遂天愿,应该做罢。可是这一路太顺了,行人似乎刻意躲在两旁为他们的马车让路,眨眼的功夫,耳边喧嚣声止,再抬眼便是谢府朱红色的大门。

    宋颜被领到谢徽面前时,他正在一笔一划地端坐着临帖。他今日着了一身墨绿色衣衫,翠竹暗纹,即便坐着,也甚是挺拔。

    宋颜见他第一眼,嘴巴张张合合,支吾良久说出一句:“师叔。”

    谢徽还在写字的笔悬在半空,听到这声“师叔”脸青一阵白一阵,他轻咳了两声道:“宋小姐何必如此拘谨,你我同辈。”

    “不敢不敢。你和我师父同辈相交,我自然该叫你一声‘师叔’”宋颜吓得一口回绝,昨日已然十分冒犯,今日她定要紧守规矩,不能再给宋家丢脸。

    “我听说过你。”谢徽没再跟她纠结辈分的事,放下笔,将临好的帖卷起放在一旁,也站了起来。他比她要高出一头,居高临下形成一股压迫的气息。

    宋颜闻言猛地抬头,正好撞进他的眸中,熟悉的檀木香传来,他们的距离太近,近得她几乎可以听到谢徽的呼吸声。彼时的谢徽眸中一片平和下星火点点,火花噼里啪啦四散,几颗火星落到宋颜脸上,烧出薄薄一层红。宋颜别过头不敢再看。

    “如果我没有记错,江左幽兰,说的就是小姐吧。”谢徽不着痕迹地向后退了两步,两人之间拉开一小段距离。

    宋颜长舒了一口气,还好不是别的什么事。毕竟她平日里出名的事,可都不是什么好事。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摆手:“都是大家私下里开玩笑胡闹的,不知怎么就传了出来,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罢了。”

    谢徽勾起嘴角,唇边一丝若有若无的笑:“若是之前传言有虚,可宋小姐的一句‘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已将这名声坐实。”

    宋颜脸有点发烧,她很清楚,在“南国翘楚,世家表率”面前班门弄斧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好在谢徽并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转而说道:“宋小姐在临安生活许久,到了吴郡想必还要适应一阵。若是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尽管来找我。”

    宋颜忽然内心涌动,一股暖流从心尖一层层绕上来。

    从搬迁到现在,她照顾了父亲的情绪,安抚了同窗,一路舟车劳顿,却从未有人问过她住的是否舒服,在吴郡是否习惯。

    谢徽是第一个。

    “吴郡不比临安,皇城脚下的地方,随便抓来个人或许都是朝廷命官,到时候牵连的不只你一人,说不准整个家族都要被连累。”他不忘继续嘱咐道。

    宋颜不由叹道:“我们这些人啊,一辈子要为家族名誉活着。累啊。”

    谢徽见她松弛下来,暗自松了口气。

    等到她第二次到谢府的时候,两人间的气氛和缓了许多。

    只是谢徽端坐在一旁喝茶,宋颜见他仍幽幽叫道:“师叔。”

    谢徽一口茶呛在嗓子眼。

    “别这样叫了。”他按下心中不悦,强装淡然地说道。

章节目录

徽颜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白绾逸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绾逸并收藏徽颜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