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宋颜不愿提起此事,但她知道谢徽说得不错。
她及笄已过两年,早就是嫁人的年纪,按照一贯传统,适龄女子在府里留太久是不吉利的象征。其实自去年开始,宋崇已经开始有意无意向宋颜提起联姻的事,还特别提到过几个人选,叫她考虑,当时都被她含糊搪塞过去。她本以为当时父亲是一时兴起,今天经谢徽提醒,她才反应过来,父亲早有了打算。
马车送她回到家,一迈进门,宋颜几步跑着冲向床,一头栽进枕头里,脑中的杂念没被撞出,反反复复闪现的都是此事。
这不是开玩笑,连她自己都不能确定宋崇能由着她的性子拖到几时,若是哪日下定决心,定下后直接告知她也不是不可能。婚姻大事,向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闷在枕头里一会,她一个翻身坐了起来。
不行,她不能坐以待毙,她要提前为自己做打算,要把选个愿意同她达成“君子协议”的人的事提上日程。
所谓“君子协议”,是像宋颜这样在家族内有些身份地位的世家女子为了不让自己遵从族内安排,被束缚在不良人身边一辈子,所想出的法子。她们会和同样需要求娶世家小姐的男子达成协定,成婚之后,两人虽有夫妻之名,却可不必行夫妻之实,若是之后有心悦之人,可以提出和离。这样既保全了家族的颜面,自己也得以自由。
只是这样的男子上哪去找。
她仰面躺在床上,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天花板,脑中转个不停。因为总被父亲带着参加各种宴会,她认识的世家子弟不在少数,这其中未娶妻的男子也确实很多,可是要挑出个愿意和她签订“君子协定”的人着实费力气。一张张熟悉或不太熟悉的面孔在脑海中一一滑过,她像抽签一样将他们抽进手里,衡量一番,再抛弃。不合适,都不合适。诸如温桓、陆央珏一类太熟的,根本没办法开口,那些只有一面之缘或者说过一两句话的,更没办法提。
宋颜长叹了一口气。
唉,说不定最后真的只能听从父母之命了。
她想着想着,又想起另外一件事来。之前来给她说媒的,也是临安不错的一个世家,这位家主被拒绝之后,娶了周边郡县一个名声不高世家的独女,这娶妻不到一年,又接连纳了两个妾。妻妾和睦也就罢了,偏偏两个小妾都是从花街柳巷出来,喜欢争风吃醋的主,他那位妻虽非出身名门,可也是世家独女,自幼被宠惯了,怎么能容忍两个小妾欺负到自己头上,闹得整个府邸鸡犬不宁。宋颜一想到自己以后要周旋在争风吃醋的战场,头都大,要她如此,不如让萧明罚她抄课文。
萧明....
一想到萧明,她脑中忽然想到另一个人。
另一个适龄、未娶妻,又有名望地位的人。
不行不行。她立刻命令自己打消这个荒唐的念头。可谁知有些想法你越是想扑灭,它越像野草一般春风吹又生。
宋颜被自己刚刚想出的法子吓得不轻,连忙起身披了衣服站在窗前,想要微凉的晚风将她昏涨的头脑吹得清醒些。
深夜下,草木都身披了夜色,门前的槐树在风中摇落几片叶子。吴郡比临安偏北,晚上的风要更凉,吹得人脸干干凉凉的,人也确实更清醒了几分。
大不了...
十五月色正浓,宋颜拧着眉头,抬头望向空中明月,却无心赏月。
*
谢徽回府之后,解了披风递给一旁的仆人阿康,自己却没想立刻睡。
他负手立于窗前,遥看天上明月,脑中千回百转。
今晚实在发生太多事了。
他想起宋颜见陆央珏哭得一塌糊涂,也想起他提醒她让她早日为自己打算的时候,黯然失色的双眸,好像开到荼靡一切了然的花,叫人看不到希望。还有最后她走进宋府时,萧瑟的背影。
他知她不仅是因为见陆央珏,更是因为来了临安,诸事不顺而委屈,又无人可以倾诉,只能自己憋在心里,憋得久了就像扎紧心底的一个刺,不痛,却碰不得。之后又被他提起她不愿想的事,又惹她焦虑一番。他确实好心,却没在意到她当时的心情。谢徽有点恼自己的考虑不周。
刚刚一直随行的阿康眼见一路上发生的事,机灵如他,早就猜到自家侯爷为何自河边回来后在窗边眉头紧锁,神情抑郁。他还是第一次见自家侯爷这般懊恼沮丧的模样,不由上前劝道:“侯爷,您别再自责了。”
谢徽冷冷瞥了他一眼,转过头远远望着挂在天边的明月,没有说话。
皎洁的明月下,两人各怀心事,却也共赏了一轮月。
*
这天宋颜刚从谢府回来,还没落座,便被季管家请到正厅,路上不禁问道所为何事,要这么急,季管家只说她到了便知,其他不便多说,神秘兮兮的样子让宋颜回头疑惑地看向芷芜,芷芜面露难色,表示毫不知情。宋颜回去的时候正值正午,来来回回折腾一番身上已然出了薄薄一层汗,热得她稍稍烦躁。
她到正厅的时候环顾了一圈。宋崇和宋夫人坐于首位,宋夫人脸上仍带病容,倦色掩盖不住不甚高兴的表情。赵姨娘坐在左下首,宋思宋慈依次坐在她的下方,大大小小的仆人并立两侧。
季管家将宋颜带来后,宋崇朝他抬了抬手示意他退下。宋颜走上前朝宋崇和宋夫人略施一礼,然后退到右首位坐下,和大家一样安静地等待宋崇发话。
宋公见人来齐,也不铺垫,缓缓开口,单刀直入道:“今日将大家叫来,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说。”众人许久不见宋崇如此严肃,皆都屏气凝神等待下文,偌大的正厅内,谁的喘气声稍大了些都能被听见。
只见他朝门口说了句:“带进来吧。”刚刚退下去的季管家手中拉着一个男孩走到正厅中央。那男孩大概十二三岁的模样,头发被梳得光滑,上面戴了着的小小的冠似乎让他很不习惯,总是怕掉下,所以下意识地伸手去扶,好在他的一只手被季管家紧紧攥着,让他不能为所欲为。他面目白皙,一双眼睛大而机灵,眼珠转动灵活,鼻子高挺,稚气未脱,眉眼间和宋家的几位小姐都有些相似,可又叫人说不上具体像谁。
众人似乎都发现了站在中央的男孩和宋家诸人神态相似,于是都不明所以地看向宋崇,屋内的仆人好事,又不敢乱了规矩,只能是不是抬头瞟上几眼,再小声和旁边的人一同议论。
“咳”宋崇清了清嗓子,似要讲话,低下还在小声议论的仆人们登时噤声,屋内又是一片沉寂。
“这孩子,算是我的私生子。当年我和他母亲曾有过露水之缘,没成想竟有了他。他母亲辞世前才将此事写信告知于我。承蒙上天庇佑,才得以让这孩子回来认祖归宗,我宋家也终于后继有人。他回来的路上我已按照族谱重新为他拟过名字,今后便单名一个豫字,交由夫人抚养。其他吃穿用度如何裁定,住处安排,宋颜,都交给你去做。”说完一边看着宋豫,一边指了指一旁的宋颜道:“这是你长姐宋颜。”
当年宋融过世,宋夫人生了一场大病,自此落下病根,身子一直好不利索,家里很多事就都交给季管家和宋颜处理,小事全凭他们二人做主,大事再向宋崇禀报。又因季管家还需处理宋家在外的一些琐事,府里的事情更多被交到宋颜手上。宋颜做事周道妥帖,又思量长远,大大小小的事情一经她手少有纰漏,宋崇由是更器重她几分。
宋豫之前一直被养在寻常百姓家,然见今日之大场面,丝毫没有怯意,沿着宋崇手指的方向,他看向端坐在一旁的宋颜,见宋颜面相温和亲切,心上一暖,上前恭敬拱手道:“长姐好。”
宋颜自听了父亲的话后,一直在一旁默默观察着她这个弟弟。不仔细看不知道,他当真和自己有几分相似,从眉眼到鼻梁嘴唇,都有彼此的影子,便更觉亲切。
世家的私生子认祖归宗,这中并不是什么稀罕事。那些数不清的想要跨越阶级的姑娘而对名门望族自荐枕席的事情屡见不鲜,一夜风流而自此留了种的更不在少数。只是宋豫来的毫无征兆,宋崇在几十年中也从未提起过相关事宜,今日突然告知众人宋府从今往后要多一个要继承家业的长子,任谁一时都难以接受,不免猜测连连。
送走宋崇和宋夫人后,宋思便首先起身嗤笑一声,走到宋豫身边从上到下打量了一番后道:“也不知道这血脉纯不纯。”
宋慈吓得赶紧拉过她道:“姐姐切莫乱说,父亲都已经承认,怎会有疑问。”
宋思毫不领情,轻蔑地看了她一眼道:“就你胆小。”
宋颜其实也觉得有些奇怪,不是奇怪,更多的是对父亲的解释感到怀疑,毕竟一个妇人独自抚养一个世家的孩子还死守这个秘密,既不要名分又不要钱,怎么说都叫人难以理解。
就在她第八百次因为思考这个问题而两眼发直的时候,谢徽用手上合上的折扇轻敲了一下她的头道:“想什么呢?”
她刚要说什么,却被他伸过来的一只手掌隔了一段距离挡在嘴上。她不明所以,半露在外的一双眼睛眨呀眨地看他。
“我猜猜,你是在想,为什么宋豫的母亲要一个人秘密将宋豫养大,而不是让你父亲将她接回府里,给他们母子二人个名分。”
宋颜点点头。
“那你有没有想过,或许她如此做,正是你父亲授意。”
她及笄已过两年,早就是嫁人的年纪,按照一贯传统,适龄女子在府里留太久是不吉利的象征。其实自去年开始,宋崇已经开始有意无意向宋颜提起联姻的事,还特别提到过几个人选,叫她考虑,当时都被她含糊搪塞过去。她本以为当时父亲是一时兴起,今天经谢徽提醒,她才反应过来,父亲早有了打算。
马车送她回到家,一迈进门,宋颜几步跑着冲向床,一头栽进枕头里,脑中的杂念没被撞出,反反复复闪现的都是此事。
这不是开玩笑,连她自己都不能确定宋崇能由着她的性子拖到几时,若是哪日下定决心,定下后直接告知她也不是不可能。婚姻大事,向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闷在枕头里一会,她一个翻身坐了起来。
不行,她不能坐以待毙,她要提前为自己做打算,要把选个愿意同她达成“君子协议”的人的事提上日程。
所谓“君子协议”,是像宋颜这样在家族内有些身份地位的世家女子为了不让自己遵从族内安排,被束缚在不良人身边一辈子,所想出的法子。她们会和同样需要求娶世家小姐的男子达成协定,成婚之后,两人虽有夫妻之名,却可不必行夫妻之实,若是之后有心悦之人,可以提出和离。这样既保全了家族的颜面,自己也得以自由。
只是这样的男子上哪去找。
她仰面躺在床上,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天花板,脑中转个不停。因为总被父亲带着参加各种宴会,她认识的世家子弟不在少数,这其中未娶妻的男子也确实很多,可是要挑出个愿意和她签订“君子协定”的人着实费力气。一张张熟悉或不太熟悉的面孔在脑海中一一滑过,她像抽签一样将他们抽进手里,衡量一番,再抛弃。不合适,都不合适。诸如温桓、陆央珏一类太熟的,根本没办法开口,那些只有一面之缘或者说过一两句话的,更没办法提。
宋颜长叹了一口气。
唉,说不定最后真的只能听从父母之命了。
她想着想着,又想起另外一件事来。之前来给她说媒的,也是临安不错的一个世家,这位家主被拒绝之后,娶了周边郡县一个名声不高世家的独女,这娶妻不到一年,又接连纳了两个妾。妻妾和睦也就罢了,偏偏两个小妾都是从花街柳巷出来,喜欢争风吃醋的主,他那位妻虽非出身名门,可也是世家独女,自幼被宠惯了,怎么能容忍两个小妾欺负到自己头上,闹得整个府邸鸡犬不宁。宋颜一想到自己以后要周旋在争风吃醋的战场,头都大,要她如此,不如让萧明罚她抄课文。
萧明....
一想到萧明,她脑中忽然想到另一个人。
另一个适龄、未娶妻,又有名望地位的人。
不行不行。她立刻命令自己打消这个荒唐的念头。可谁知有些想法你越是想扑灭,它越像野草一般春风吹又生。
宋颜被自己刚刚想出的法子吓得不轻,连忙起身披了衣服站在窗前,想要微凉的晚风将她昏涨的头脑吹得清醒些。
深夜下,草木都身披了夜色,门前的槐树在风中摇落几片叶子。吴郡比临安偏北,晚上的风要更凉,吹得人脸干干凉凉的,人也确实更清醒了几分。
大不了...
十五月色正浓,宋颜拧着眉头,抬头望向空中明月,却无心赏月。
*
谢徽回府之后,解了披风递给一旁的仆人阿康,自己却没想立刻睡。
他负手立于窗前,遥看天上明月,脑中千回百转。
今晚实在发生太多事了。
他想起宋颜见陆央珏哭得一塌糊涂,也想起他提醒她让她早日为自己打算的时候,黯然失色的双眸,好像开到荼靡一切了然的花,叫人看不到希望。还有最后她走进宋府时,萧瑟的背影。
他知她不仅是因为见陆央珏,更是因为来了临安,诸事不顺而委屈,又无人可以倾诉,只能自己憋在心里,憋得久了就像扎紧心底的一个刺,不痛,却碰不得。之后又被他提起她不愿想的事,又惹她焦虑一番。他确实好心,却没在意到她当时的心情。谢徽有点恼自己的考虑不周。
刚刚一直随行的阿康眼见一路上发生的事,机灵如他,早就猜到自家侯爷为何自河边回来后在窗边眉头紧锁,神情抑郁。他还是第一次见自家侯爷这般懊恼沮丧的模样,不由上前劝道:“侯爷,您别再自责了。”
谢徽冷冷瞥了他一眼,转过头远远望着挂在天边的明月,没有说话。
皎洁的明月下,两人各怀心事,却也共赏了一轮月。
*
这天宋颜刚从谢府回来,还没落座,便被季管家请到正厅,路上不禁问道所为何事,要这么急,季管家只说她到了便知,其他不便多说,神秘兮兮的样子让宋颜回头疑惑地看向芷芜,芷芜面露难色,表示毫不知情。宋颜回去的时候正值正午,来来回回折腾一番身上已然出了薄薄一层汗,热得她稍稍烦躁。
她到正厅的时候环顾了一圈。宋崇和宋夫人坐于首位,宋夫人脸上仍带病容,倦色掩盖不住不甚高兴的表情。赵姨娘坐在左下首,宋思宋慈依次坐在她的下方,大大小小的仆人并立两侧。
季管家将宋颜带来后,宋崇朝他抬了抬手示意他退下。宋颜走上前朝宋崇和宋夫人略施一礼,然后退到右首位坐下,和大家一样安静地等待宋崇发话。
宋公见人来齐,也不铺垫,缓缓开口,单刀直入道:“今日将大家叫来,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说。”众人许久不见宋崇如此严肃,皆都屏气凝神等待下文,偌大的正厅内,谁的喘气声稍大了些都能被听见。
只见他朝门口说了句:“带进来吧。”刚刚退下去的季管家手中拉着一个男孩走到正厅中央。那男孩大概十二三岁的模样,头发被梳得光滑,上面戴了着的小小的冠似乎让他很不习惯,总是怕掉下,所以下意识地伸手去扶,好在他的一只手被季管家紧紧攥着,让他不能为所欲为。他面目白皙,一双眼睛大而机灵,眼珠转动灵活,鼻子高挺,稚气未脱,眉眼间和宋家的几位小姐都有些相似,可又叫人说不上具体像谁。
众人似乎都发现了站在中央的男孩和宋家诸人神态相似,于是都不明所以地看向宋崇,屋内的仆人好事,又不敢乱了规矩,只能是不是抬头瞟上几眼,再小声和旁边的人一同议论。
“咳”宋崇清了清嗓子,似要讲话,低下还在小声议论的仆人们登时噤声,屋内又是一片沉寂。
“这孩子,算是我的私生子。当年我和他母亲曾有过露水之缘,没成想竟有了他。他母亲辞世前才将此事写信告知于我。承蒙上天庇佑,才得以让这孩子回来认祖归宗,我宋家也终于后继有人。他回来的路上我已按照族谱重新为他拟过名字,今后便单名一个豫字,交由夫人抚养。其他吃穿用度如何裁定,住处安排,宋颜,都交给你去做。”说完一边看着宋豫,一边指了指一旁的宋颜道:“这是你长姐宋颜。”
当年宋融过世,宋夫人生了一场大病,自此落下病根,身子一直好不利索,家里很多事就都交给季管家和宋颜处理,小事全凭他们二人做主,大事再向宋崇禀报。又因季管家还需处理宋家在外的一些琐事,府里的事情更多被交到宋颜手上。宋颜做事周道妥帖,又思量长远,大大小小的事情一经她手少有纰漏,宋崇由是更器重她几分。
宋豫之前一直被养在寻常百姓家,然见今日之大场面,丝毫没有怯意,沿着宋崇手指的方向,他看向端坐在一旁的宋颜,见宋颜面相温和亲切,心上一暖,上前恭敬拱手道:“长姐好。”
宋颜自听了父亲的话后,一直在一旁默默观察着她这个弟弟。不仔细看不知道,他当真和自己有几分相似,从眉眼到鼻梁嘴唇,都有彼此的影子,便更觉亲切。
世家的私生子认祖归宗,这中并不是什么稀罕事。那些数不清的想要跨越阶级的姑娘而对名门望族自荐枕席的事情屡见不鲜,一夜风流而自此留了种的更不在少数。只是宋豫来的毫无征兆,宋崇在几十年中也从未提起过相关事宜,今日突然告知众人宋府从今往后要多一个要继承家业的长子,任谁一时都难以接受,不免猜测连连。
送走宋崇和宋夫人后,宋思便首先起身嗤笑一声,走到宋豫身边从上到下打量了一番后道:“也不知道这血脉纯不纯。”
宋慈吓得赶紧拉过她道:“姐姐切莫乱说,父亲都已经承认,怎会有疑问。”
宋思毫不领情,轻蔑地看了她一眼道:“就你胆小。”
宋颜其实也觉得有些奇怪,不是奇怪,更多的是对父亲的解释感到怀疑,毕竟一个妇人独自抚养一个世家的孩子还死守这个秘密,既不要名分又不要钱,怎么说都叫人难以理解。
就在她第八百次因为思考这个问题而两眼发直的时候,谢徽用手上合上的折扇轻敲了一下她的头道:“想什么呢?”
她刚要说什么,却被他伸过来的一只手掌隔了一段距离挡在嘴上。她不明所以,半露在外的一双眼睛眨呀眨地看他。
“我猜猜,你是在想,为什么宋豫的母亲要一个人秘密将宋豫养大,而不是让你父亲将她接回府里,给他们母子二人个名分。”
宋颜点点头。
“那你有没有想过,或许她如此做,正是你父亲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