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延
他在十五岁时以外门洒扫弟子的身份进入了修真界第一大宗玄云宗。
寂寂无名很多年,偶然一次机会才在宗门的一次灵根测试的集会中测出自己雷天灵根的天才身份,并拜入子虚真人门下,成为了真人入门最晚的关门弟子。
他拿着自己洗得发白的旧袍,腰间佩着一柄短剑在真人所属的山峰——凌虚峰脚下忐忑等待,等待他的嫡属师兄或师姐的接送。
子虚真人此前只收了惟二两个弟子。
他认不得路,修为尚浅也御不了剑,便只能像个刚刚踏上修真道的毛头小子,在山脚恭敬等待仙人闲暇时的一顾,只期他们(师兄师姐或者师父)还记得他,不要将他草草丢在凌虚峰下,轻易忘却了他的存在。
他在外门的名籍已经被移除,所以,若是凌虚峰一时变卦不收他,他就要无处可去了。
而偏偏来之前很多他认识或不认识的外门弟子都赶来道贺,无一例外都羡慕着他的一朝得势、一飞冲天,并希望在那短短的收拾行李物品的时间里和他打下最好的关系,盼望着他“苟富贵,无相忘”,将来能够携着他们一跃龙门。
对此他只有苦笑,大概只他和他新拜的师父才知道吧,他的灵根虽是天灵根,却很奇怪的并不能帮助他于修炼一途事半功倍,相反甚至还要求他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多百倍的努力,才能让他在修为上与同一批进门的外门弟子并驾齐驱,不被拉开太多。
玄云宗是第一大宗,修真机缘较别派更多,但同时竞争也更为激烈,这一点即使是在较为宽松的外门也是不曾过多褪色的。
要是被拉开太多,他就算是外门洒扫弟子,根本占用不了多少资源也会被门派毫不留情地驱逐出去。
驱逐,是的,驱逐,沦为散修。
他拎着包袱安静垂首等待,从日落时分等到星河渐上,从月隐星没等到东方地平线上渐吐鱼肚白,那缥缈的山峰也还是静默无声,亘古如一日地矗立。
没有一个人下来,别说是着白衣配银剑的内门弟子,就是黑衣黑履、行迹匆匆的外门弟子都不曾从这里经过。
他站在那就像是被所有人抛弃,举目四望,天地茫茫,上下方圆寰宇间只他一人站立,孤影寥落,分外凄清。
他想,也许是子虚真人突然改了心意,不想收他这个“收之无用,弃之可惜”的弟子了。
也是,他平平无奇,身在外门那么多年,怎么就突然天降鸿运、平步青云,就连一直艰难辛苦的修真一途都看似宽敞顺遂了起来呢?
终究还是他异想天开。
他抬了脸,原本因不敢放肆打量真人居所而长久低垂视线,眼下却因“已经被抛弃,已经和子虚真人无缘”这样的想法所刺激,终于敢抬起脸来最后看一次他曾朝思暮想着可以登上去一观的山峰。
很可笑吧,就算是他这样的人,在集会上听真人一句“你可愿做我弟子?”,也会克制不住心潮澎湃,奢求着真的能有朝一日登上那座山,哪座山都行,只要给他一个机会。
给他一个机会,让他……让他能够堂堂正正、抬头挺胸,不说自得自傲,少说也要自信吧,自信地立于世上。
谁愿意一辈子泯然众人?终究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他抬了脸看,怀着不知道怎样的心情,却不想这一看就看到了意想不到的情景。
他目瞪口呆,惊得立刻倒退两步,甚至还险些习惯性地低头行礼——那外门弟子对内门弟子必须行的低头礼节。
着白裳、握银剑的女子显然已在那棵树上看他好一阵了,她随意束着的发上都沾染了露水,衣角处也被洇湿了几分。
她立得笔挺,姿容清淡,“云清延?”
叫的他的名字,像是在确认他的身份。
他忙忙站好,开口欲说却上下牙齿直打架,险险说出他不想说的话来,还险险让他咬住舌头。
“是……是的,我是云……”
他恨不能扇自己几个巴掌,明明出外做宗门任务意外碰到妖兽魔修时,他都能保持自己一贯引以为傲的镇定和冷静,怎么现在这个当口他反倒自己拖了后腿?
话没说完,他就慢慢沉默下来,立在那像一尊雕塑,不言不语,也不动,和刚才安静等待的姿态别无二致。
那树上的女子显然也不曾料到他会这么反应,愣一愣神重新打量他,两条细长柳眉微不可见一蹙,又松,恢复了之前的清淡出尘,如在云端。
她说:“子芹师兄昨日闭关悟剑误了时辰,现在在洞府之内也还不得闲出关,便传音于我让我来接,我是你师姐谷苏合,劳你久等,这等薄礼便是歉意。”
她一只手轻轻一扬,便有一件法器散发着柔和光晕落在沉默的他的眼前,是一柄剑,剑身流畅,光华流转,比他手中原先握着的那把,品质上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她又说:“是我亲手所铸,应是契合你雷灵根之性,只是个人喜好不同,你若不喜,等寻着合意的届时换下便是。”
师姐的礼自然比宗门统一配发的短剑银剑贵重许多。
他沉默着将面前法器收下了,深深一个俯首:“清延多谢师姐。”
二、苏合
他收下法宝时的利落爽快倒是让我对他的印象有所改观,原来并不是一个畏缩怯懦、胆小自卑,以至于过分敏感的人。
先前看他站在山脚不动不言,近半个时辰都没有变换过姿势,也无发火不满的迹象我还以为他是忍气吞声,不敢将情绪表露。
但就算如此,在无人的时候都这般安安静静不言语,也不像其他大多数弟子一般于背后展露不满并撒气,他也未免太过好性了些,甚至于……有些软弱,不适合在修真一途上走得太远。
至于子芹师兄,他其实并不如我先前对云清延所解释的那般是因闭关悟剑误了时辰,才让他在这山脚下平白等了那般久。
而是——
“哎呀师妹,我忽然记起了……”
面前忽然展开的水影镜幕传递来千里之外的景象,还附送了一句明显还有后文的惊讶话声。
我睁开眼,因被人打断调息而心中不悦,但等见到镜幕中人像时,那丝不悦又被我敛得干干净净,不露分毫。
我退出打坐调息,问:“何事?”
子芹师兄笑嘻嘻,他身边花影团簇、妖娆招展,衣香鬓影暗香浮掠,左拥右抱真是好不惬意风流。
对那些或喜或嗔的美人,我一律无视,眼睛只看着师兄,好似他那边就只他一人似的。
师兄道:“呀,扰着你了?抱歉抱歉。”
他话虽说得正经,但举止轻佻、神情嘻哈还是让我忍不住蹙眉,又眼见他迟迟不说正题,我当下冷着脸要关了镜幕。
“哎哎,师妹正事!正事!”
“说。”
简单一字让师兄也是有些无言,但好歹也怕我真的镜幕一关闲事不理,他忙忙说道:“云清延,云清延你晓得罢?前几日师父新收的师弟,你去接一接……”
“而我这面么……”
他身边的女子忽而一声娇啼,软软柔柔说着明抱怨实撩拨的哀怨话儿。
子芹师兄微微一笑,未曾理她。
他话中未尽之意我一丝不差地领略到了。
估摸着现下已是寅时,我微不可见地蹙了蹙眉。师兄他竟晾下云清延那般久,明明昨日黄昏时分他便该领着云清延上山,正正经经完成拜师入门的仪式。
先前师尊收他,都还只是口头许诺,按理是做不得玄云宗明面上的数的。
我淡声:“旁的呢?”
师兄:“没了没了,有劳师妹。”
子芹师兄他常常因风流而耽误事,这点师弟他暂时还不需要知道。
垂下眼没有再过多细想,我心念一动召出沉珂,令它剑身扩宽半尺有余,好方便落脚。
随即招呼云清延道:“师弟,上来罢,师尊他在洞府之内已是等了许久。”
一位沉默寡言,出身外门的师弟。
这就是我见了云清延之后对他的第一印象,而除此之外,他身上还有一样东西令我不禁为之侧目。
他的眼睛。
他的眼睛是一双清晰可见底、静谧安然的眼睛,非常纯粹,非常无动于衷,有着少年人特有的静定和坚持,兴许还有一点被平生经历所打磨出来的沉敛。
即使是等了那般久,即使是应当生恼和不满的情景,他的眼睛里也还是沉静而无有一丝波浪的,那本该有的失落以及怨恨之色在他的眼睛里也仍然较少。
当他抬头看时,我真切看到他脸上眼里极淡的憾色,说是失落,也未免太过浓墨重彩,他分明是无怨而少怒的,情绪少而零星,却意外真诚而动人。
这就是外门弟子么?我想,不,这应该仅是师弟一人的特性。
即使身为内门,也少不了要和宗门内的外门弟子打交道,我见过的外门弟子何其多,但从来就没有见过第二个人有着如云清延一般沉静的眼睛。
他老成而持重,端稳而含敛,说他畏缩怯懦、胆小自卑,分明便是我乍见之下可笑的误解。
他在十五岁时以外门洒扫弟子的身份进入了修真界第一大宗玄云宗。
寂寂无名很多年,偶然一次机会才在宗门的一次灵根测试的集会中测出自己雷天灵根的天才身份,并拜入子虚真人门下,成为了真人入门最晚的关门弟子。
他拿着自己洗得发白的旧袍,腰间佩着一柄短剑在真人所属的山峰——凌虚峰脚下忐忑等待,等待他的嫡属师兄或师姐的接送。
子虚真人此前只收了惟二两个弟子。
他认不得路,修为尚浅也御不了剑,便只能像个刚刚踏上修真道的毛头小子,在山脚恭敬等待仙人闲暇时的一顾,只期他们(师兄师姐或者师父)还记得他,不要将他草草丢在凌虚峰下,轻易忘却了他的存在。
他在外门的名籍已经被移除,所以,若是凌虚峰一时变卦不收他,他就要无处可去了。
而偏偏来之前很多他认识或不认识的外门弟子都赶来道贺,无一例外都羡慕着他的一朝得势、一飞冲天,并希望在那短短的收拾行李物品的时间里和他打下最好的关系,盼望着他“苟富贵,无相忘”,将来能够携着他们一跃龙门。
对此他只有苦笑,大概只他和他新拜的师父才知道吧,他的灵根虽是天灵根,却很奇怪的并不能帮助他于修炼一途事半功倍,相反甚至还要求他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多百倍的努力,才能让他在修为上与同一批进门的外门弟子并驾齐驱,不被拉开太多。
玄云宗是第一大宗,修真机缘较别派更多,但同时竞争也更为激烈,这一点即使是在较为宽松的外门也是不曾过多褪色的。
要是被拉开太多,他就算是外门洒扫弟子,根本占用不了多少资源也会被门派毫不留情地驱逐出去。
驱逐,是的,驱逐,沦为散修。
他拎着包袱安静垂首等待,从日落时分等到星河渐上,从月隐星没等到东方地平线上渐吐鱼肚白,那缥缈的山峰也还是静默无声,亘古如一日地矗立。
没有一个人下来,别说是着白衣配银剑的内门弟子,就是黑衣黑履、行迹匆匆的外门弟子都不曾从这里经过。
他站在那就像是被所有人抛弃,举目四望,天地茫茫,上下方圆寰宇间只他一人站立,孤影寥落,分外凄清。
他想,也许是子虚真人突然改了心意,不想收他这个“收之无用,弃之可惜”的弟子了。
也是,他平平无奇,身在外门那么多年,怎么就突然天降鸿运、平步青云,就连一直艰难辛苦的修真一途都看似宽敞顺遂了起来呢?
终究还是他异想天开。
他抬了脸,原本因不敢放肆打量真人居所而长久低垂视线,眼下却因“已经被抛弃,已经和子虚真人无缘”这样的想法所刺激,终于敢抬起脸来最后看一次他曾朝思暮想着可以登上去一观的山峰。
很可笑吧,就算是他这样的人,在集会上听真人一句“你可愿做我弟子?”,也会克制不住心潮澎湃,奢求着真的能有朝一日登上那座山,哪座山都行,只要给他一个机会。
给他一个机会,让他……让他能够堂堂正正、抬头挺胸,不说自得自傲,少说也要自信吧,自信地立于世上。
谁愿意一辈子泯然众人?终究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他抬了脸看,怀着不知道怎样的心情,却不想这一看就看到了意想不到的情景。
他目瞪口呆,惊得立刻倒退两步,甚至还险些习惯性地低头行礼——那外门弟子对内门弟子必须行的低头礼节。
着白裳、握银剑的女子显然已在那棵树上看他好一阵了,她随意束着的发上都沾染了露水,衣角处也被洇湿了几分。
她立得笔挺,姿容清淡,“云清延?”
叫的他的名字,像是在确认他的身份。
他忙忙站好,开口欲说却上下牙齿直打架,险险说出他不想说的话来,还险险让他咬住舌头。
“是……是的,我是云……”
他恨不能扇自己几个巴掌,明明出外做宗门任务意外碰到妖兽魔修时,他都能保持自己一贯引以为傲的镇定和冷静,怎么现在这个当口他反倒自己拖了后腿?
话没说完,他就慢慢沉默下来,立在那像一尊雕塑,不言不语,也不动,和刚才安静等待的姿态别无二致。
那树上的女子显然也不曾料到他会这么反应,愣一愣神重新打量他,两条细长柳眉微不可见一蹙,又松,恢复了之前的清淡出尘,如在云端。
她说:“子芹师兄昨日闭关悟剑误了时辰,现在在洞府之内也还不得闲出关,便传音于我让我来接,我是你师姐谷苏合,劳你久等,这等薄礼便是歉意。”
她一只手轻轻一扬,便有一件法器散发着柔和光晕落在沉默的他的眼前,是一柄剑,剑身流畅,光华流转,比他手中原先握着的那把,品质上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她又说:“是我亲手所铸,应是契合你雷灵根之性,只是个人喜好不同,你若不喜,等寻着合意的届时换下便是。”
师姐的礼自然比宗门统一配发的短剑银剑贵重许多。
他沉默着将面前法器收下了,深深一个俯首:“清延多谢师姐。”
二、苏合
他收下法宝时的利落爽快倒是让我对他的印象有所改观,原来并不是一个畏缩怯懦、胆小自卑,以至于过分敏感的人。
先前看他站在山脚不动不言,近半个时辰都没有变换过姿势,也无发火不满的迹象我还以为他是忍气吞声,不敢将情绪表露。
但就算如此,在无人的时候都这般安安静静不言语,也不像其他大多数弟子一般于背后展露不满并撒气,他也未免太过好性了些,甚至于……有些软弱,不适合在修真一途上走得太远。
至于子芹师兄,他其实并不如我先前对云清延所解释的那般是因闭关悟剑误了时辰,才让他在这山脚下平白等了那般久。
而是——
“哎呀师妹,我忽然记起了……”
面前忽然展开的水影镜幕传递来千里之外的景象,还附送了一句明显还有后文的惊讶话声。
我睁开眼,因被人打断调息而心中不悦,但等见到镜幕中人像时,那丝不悦又被我敛得干干净净,不露分毫。
我退出打坐调息,问:“何事?”
子芹师兄笑嘻嘻,他身边花影团簇、妖娆招展,衣香鬓影暗香浮掠,左拥右抱真是好不惬意风流。
对那些或喜或嗔的美人,我一律无视,眼睛只看着师兄,好似他那边就只他一人似的。
师兄道:“呀,扰着你了?抱歉抱歉。”
他话虽说得正经,但举止轻佻、神情嘻哈还是让我忍不住蹙眉,又眼见他迟迟不说正题,我当下冷着脸要关了镜幕。
“哎哎,师妹正事!正事!”
“说。”
简单一字让师兄也是有些无言,但好歹也怕我真的镜幕一关闲事不理,他忙忙说道:“云清延,云清延你晓得罢?前几日师父新收的师弟,你去接一接……”
“而我这面么……”
他身边的女子忽而一声娇啼,软软柔柔说着明抱怨实撩拨的哀怨话儿。
子芹师兄微微一笑,未曾理她。
他话中未尽之意我一丝不差地领略到了。
估摸着现下已是寅时,我微不可见地蹙了蹙眉。师兄他竟晾下云清延那般久,明明昨日黄昏时分他便该领着云清延上山,正正经经完成拜师入门的仪式。
先前师尊收他,都还只是口头许诺,按理是做不得玄云宗明面上的数的。
我淡声:“旁的呢?”
师兄:“没了没了,有劳师妹。”
子芹师兄他常常因风流而耽误事,这点师弟他暂时还不需要知道。
垂下眼没有再过多细想,我心念一动召出沉珂,令它剑身扩宽半尺有余,好方便落脚。
随即招呼云清延道:“师弟,上来罢,师尊他在洞府之内已是等了许久。”
一位沉默寡言,出身外门的师弟。
这就是我见了云清延之后对他的第一印象,而除此之外,他身上还有一样东西令我不禁为之侧目。
他的眼睛。
他的眼睛是一双清晰可见底、静谧安然的眼睛,非常纯粹,非常无动于衷,有着少年人特有的静定和坚持,兴许还有一点被平生经历所打磨出来的沉敛。
即使是等了那般久,即使是应当生恼和不满的情景,他的眼睛里也还是沉静而无有一丝波浪的,那本该有的失落以及怨恨之色在他的眼睛里也仍然较少。
当他抬头看时,我真切看到他脸上眼里极淡的憾色,说是失落,也未免太过浓墨重彩,他分明是无怨而少怒的,情绪少而零星,却意外真诚而动人。
这就是外门弟子么?我想,不,这应该仅是师弟一人的特性。
即使身为内门,也少不了要和宗门内的外门弟子打交道,我见过的外门弟子何其多,但从来就没有见过第二个人有着如云清延一般沉静的眼睛。
他老成而持重,端稳而含敛,说他畏缩怯懦、胆小自卑,分明便是我乍见之下可笑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