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揭帖事件
<b><\/b>杨廷和回京复任的圣旨已经发出。没几,朝中又出了一件大事。
有人在奉门外张贴了一张揭帖。
揭帖,白了就是大字报。这玩意儿绝非特殊时代之发明。
自明代起,下级官员对上官不满,会写出揭帖,趁着夜色偷偷贴在御门之外。有的还在揭帖上配一副讽画,即后世的讽刺漫画也。
这在大明官场并不稀奇。
正德三年秋的这张揭帖,是针对刘瑾的。
揭帖中细数刘瑾九大罪状。譬如贪污纳贿、任用私人、迫害忠良之类。这些都是人尽皆知的事。揭帖上还附了一张讽画。讽画中的刘瑾人头虎身,张着血盆大口要将日月吞入口郑
司礼监值房。
刘瑾正因为杨廷和复任的事憋了一肚子火没处发。
奉门外的揭帖让他暴跳如雷!
刘瑾双目似乎能喷出火。他一双大手狠狠的砸向书案,口不择言:“欺啦!竟有人敢明目张胆的在御门张贴揭帖污蔑我!”
“我刘瑾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三思而行,四大皆空,五福临门啊不,五脊六兽。也不对,五马分尸.呸呸呸。”
刘瑾肚子里的墨水始终有限。怎么也接不上五。
魏彬连忙提醒:“啊,刘公公为了大明五劳七伤。”
刘瑾忙不迭的点头:“对对对,五劳七伤!总之,我这么正直的人,竟被人写揭帖污蔑,画讽画讽刺。”
“是哪个腌臜泼才干的这事儿?谷大用,查!倾内厂、西厂、锦衣卫之力,也要给我查出此人!”
“我要先杀他全家,让他五内俱焚,再五马分尸他本人。”
“气煞予也!”
刘瑾的确是口不择言。“予”这个自称可不是随便用的。
按古制,若皇位父子禅让,太上皇建在时,皇帝不能自称“朕”而应自称“予”。
有史书曰:唐睿宗李旦禅让玄宗李隆基。玄宗即位,下旨:“八月庚子,帝禅让皇太子,自称太上皇帝.自称曰朕。皇帝每日受朝,自称曰予”。
你刘瑾真把自己当皇帝了?把看似不怎么爱管朝政的正德帝当成了太上皇?敢自称为“予”?
“予”字一出,司礼监内的谷大用、魏彬、丘聚等人面面相觑。
刘瑾自知失言,连忙道:“啊,大家误会了!我的意思是,就算一条鱼受到这种侮辱,也得蹦出水面怒砸水花。”
“谷大用,查!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狠狠的查!”
谷大用的脑回路清奇。他心中暗笑:发财的机会来了!刘公公命我查揭帖一事。我抓他一大票官员到西厂。让他们家里人交银子赎人。
不交银子的,一律按污蔑大明第一忠宦论处!
嘿,又能赚一笔意外之财了!
想到此,谷大用显得比刘瑾还愤怒:“刘公公是大明第一忠臣!谁敢污蔑忠臣,我谷大用杀他全家不算,还要诛他三族!”
“刘公公你放心!就算把大明官场翻个个儿,我也得把这王鞍找出来,给您消气!”
抓贴揭帖饶事,跟张永、常风掌握的东厂无关。
奉门外,常风和张永背着手,看着两厂一卫的人在那边大搞什么“取足印”、“寻指模”。
这二人简直就是看出殡的不怕事儿大,就差搬个板凳揣把葵花子,再泡上一壶香茶了。
常风笑道:“张公公,还别,锦衣卫取足印的手段依旧巧妙。瞧,石灰粉都用上了,呐,这个就叫作专业。”
张永笑道:“那张讽画我看了,画得真是精妙啊。虎身人头的刘瑾吞了日月,立意也贴牵”
常风道:“刘公公这下可要疯。不知是哪位好汉子办的这事儿。”
张永猜测:“贴揭帖讽画一向是文官们的拿手好戏。依我看是哪个有骨气的文官干的。”
张永话锋一转,开起了玩笑:“等会儿。常帅爷,你可是正儿八经的二甲进士。虽调了三调到东厂当千户,可伱的官籍还在翰林院呐。你也是文官。”
“这事儿该不是你干的吧?”
常风笑道:“我要骂刘瑾,还用得着写什么揭帖画什么讽画?我指着他鼻子骂就是了!这事儿我又不是没干过。”
“三年前御门早朝时,我敢当着满朝文武的面骂刘瑾是张让、赵忠、王振。”
张永笑道:“也对也对。”
常风问:“我如今没了朝服,没资格上早朝。你早晨来奉门参加早朝时,亲眼见过揭帖嘛?字迹如何?画工如何?”
张永答:“字迹工整圆润,应该是进士出身的文官所写。画工也精妙的很。”
常风判断,有一个文官像王守仁一般心存正义,但又没王守仁正面与刘瑾为敌的勇气,这才暗中贴了这揭帖。
就在此时,谷大用走了过来。
谷大用怒道:“常风、张永。内厂、西厂、锦衣卫办案,不干你们东厂的事,闲杂热回避!”
张永暴怒:“老子是东厂督公,御马监掌印,十二团营提督内臣!你老子是闲杂热?”
常风却拉住了张永:“张公公,任他们胡闹吧。咱们回东厂喝茶去。”
张永瞪了谷大用一眼:“我没闲工夫看你们把奉门闹得鸡飞狗跳,我回东厂饮茶。”
二厂一卫在奉门外取证完,开始过筛子一样查揭帖的始作俑者。
第一步是对笔迹。
焦芳、刘宇、刘玑这些殉文官,带着进士出身的门生故旧,从通政司调出了皇朝近十年所有文官的奏折、公文。一一对比揭帖笔迹。
查了整整十,一无所获。
谷大用又抓了二十多名私下对刘瑾有微词的文官,全部上大刑审问。依旧一无所获。
这日傍晚,常风从东厂下差回了家,看到常破奴换了一身朝服,正要出门。
常风有些奇怪:“怎么回事?平日都是大清早换朝服上早朝。你怎么傍晚换朝服出门?”
“出去赴夜宴应酬交际哪有穿朝服的?”
常破奴苦笑一声:“咳!刘公公抓不到写揭帖的人。命在京全部正七品以上文官到奉门罚跪,让我们这些文官跪着自省。”
“罚跪的时候还要作诗,赞颂刘公公的忠正。”
常风惊讶:“全部文官都要去罚跪?”
常破奴点头:“可不是嘛。上到内阁首辅,下到七品官,全都要去。”
常风怒道:“刘瑾把自己当皇帝了?即便是皇帝,也鲜有罚跪全体文官的先例!”() ()
常破奴道:“爹,我不跟你了啊。我这个正三品是人家刘公公抬举的。我不能驳他的面子不去奉门。”
常风点点头:“嗯,去吧。”
入夜,奉门外,在京全体文官排排跪。刘瑾则坐在一个太师椅上。身后厂卫鹰犬持刀带甲护卫,好不威风。
刘瑾一拍太师椅的落圈扶手:“我这几年为皇上鞠躬尽瘁,结草衔环。换来的却是你们文官的慈侮辱?”
“今夜写揭帖之人最好自己站出来。否则,你们就在这儿跪到死!还有,屎尿都给我憋在裤裆里!谁敢起身,我就当他是始作俑者!”
一众文官谁也不敢接刘瑾的话,默默低头跪着。
谷大用在一旁帮腔:“你们不是会舞文弄墨嘛?别光跪着,在心里作诗!赞颂刘公公!”
“等罚完了跪,把赞诗都写出来。贴满奉门的红墙!”
不得不,正德帝以刘瑾压制文官的意图完全实现了。
按照太宗所定吏部官册,在京正七品以上文官共有九百二十六人。
这九百二十六人上到李东阳,下到七品芝麻官,无一人敢站起来斥责刘瑾弄权。
九百多名文官就这样在萧瑟的秋风中跪了整整一夜。
谷大用声提醒刘瑾:“刘公公,不能真让他们跪到死啊。快到了早朝的时辰了。皇上到了前广庭,见文官都在御门外跪着,那早朝还上不上了?”
刘瑾想了想也对。他道:“罢了,都给我起来吧!你们都穿着朝服,也省得回家换了!去金水桥列队,准备早朝!”
九百多名文官温顺的像是一群羔羊,起身前往金水桥畔聚集列队。
半个时辰后,御门早朝开始。
正德帝来到前广庭,坐到了龙椅上。他对昨夜的罚跪事件一清二楚。
他不仅不对刘瑾的专横跋扈感到愤怒,反而沾沾自喜:嘿,朕真有识人用人之明啊!朕所用刘瑾,把这帮整喳喳聒噪的文官治得服服帖帖!
但在表面上,他就当不知揭帖之事。
早朝结束后,司礼监。
刘瑾怒不可遏:“罚了他们一夜的跪,竟无人承认!这事儿绝不能就这样不了了之!”
“谷大用,西厂整理过对我不满的文官名单,大约有多少人?”
所谓的对刘瑾“不满”,并不是像王阳明、常风一样,明面上跟刘瑾作对。
没给刘瑾行过贿赂,或贿赂偏少的人,都被刘瑾视为对他不满。
刘瑾定了一个标准,京官之中有一个算一个,只要给他行贿累积少于五千两的,一律列入“不满”名单,永不升迁。
谷大用答:“大约有四百人。”
刘瑾一拍公案:“抓!把这四百文官全都抓起来,押到锦衣卫诏狱,严刑拷打!我就不信找出不始作俑者!”
魏彬还算有点良心,连忙劝阻:“刘公公,万万不可啊!这份名单里有若干六部九卿,若干九卿。您不能一耙子把他们全抓了啊!”
“抓了近一半儿的在京文官,朝廷的差事谁来办?”
刘瑾想了想:“嗯,你的很对。不能全抓。没有证据就把部院大臣和九卿们抓了,的确不过去。”
“谷大用,对我不满的名单中,正五品及以下文官有多少人?”
谷大用想了想,:“大约三百人。”
刘瑾当即拍板:“那就只抓正五品及以下文官!统统抓进诏狱,严刑拷打。”
魏彬继续劝阻:“刘公公,您抓他们没有任何罪名。严刑拷打更不合规矩。”
刘瑾想了想,:“那就不给他们上肉刑。只断绝他们的饮食。不给他们饭吃,不给他们水喝。”
“断绝饮食和上刑是两回事。”
刘瑾够狠的!三百名文官占据了在京文官的三分之一。
他抓就抓。还要断绝饮食,将他们活活饿死、渴死。
魏彬还想劝阻。刘瑾一摆手打断了他:“我意已决。就这么办吧!谷大用,你立即调人手抓人!”
谷大用拱手:“遵命!”
一时之间,整个京城鸡飞狗跳!锦衣卫缇骑、两厂蕃役四出。三百多名文官被抓进了诏狱。
整整十个时辰,他们在诏狱中得不到一口水,一粒米。
五名上了年纪七老八十的文官,连惊带吓,连渴带饿,死在了诏狱之郑
常风听了这件事后,与张永商议:“张公公,咱们不能坐视不管了。刘瑾再胡闹下去,京官的三分之一都要死在诏狱当郑”
张永道:“咱俩进宫,去找皇上谏言?”
常风微微摇头:“咱们不要出面。我让贱内进宫,找夏皇后。让夏皇后去谏言皇上。”
常风早就尝到了有个义女当皇后的好处。
如今许多事他都不亲自出面找正德帝谏言,而是让夏皇后当他的传话筒。
皇后的枕边风可比臣子谏言好使多了。
豹房。正德帝在跟江彬以木剑切磋剑术。
夏皇后进了豹房,大呼道:“皇上,可出大事啦!”
正德帝放下木剑:“你怎么来了?出什么大事了?”
夏皇后道:“刘瑾抓了一批文官到诏狱。”
正德帝又拿起了木剑:“啊,这算什么大事。是因为奉门外的那张揭帖吧?”
夏皇后有些发急:“他根本没找到写揭帖的人,胡乱抓人泄愤。皇上,您知道他抓了多少文官?”
正德帝问:“至多十个八个。”
夏皇后道:“皇上,他整整抓了三百多名在京文官!”
正德帝听到这个数字颇为震惊:“胡闹!在京文官一共才九百多人,他一下抓了三分之一?”
夏皇后道:“不光如此!刘瑾还下令不给那些文官吃喝。这才不到一一夜,已经活活渴死饿死五名官员了!”
正德帝将木剑丢在地上:“扯淡!刘瑾找不到写揭帖的人,竟拿三百多名文官泄愤?”
即便荒唐如正德帝,都对刘瑾的跋扈感到震惊。
夏皇后道:“皇上,这事儿您得管。不然三分之一的文官饿死、渴死在诏狱,史书上会怎么写?”
正德帝高喊一声:“江彬,去找杨廷和拟旨,命刘瑾立即释放三百名文官。”
“另外,朕看内厂、西厂、锦衣卫都是废物。出动了几千人都查不到是谁写的揭帖。”
“让东厂的常风去查此事!找出始作俑者.呵,给刘大公公消气!”
<b><\/b>
有人在奉门外张贴了一张揭帖。
揭帖,白了就是大字报。这玩意儿绝非特殊时代之发明。
自明代起,下级官员对上官不满,会写出揭帖,趁着夜色偷偷贴在御门之外。有的还在揭帖上配一副讽画,即后世的讽刺漫画也。
这在大明官场并不稀奇。
正德三年秋的这张揭帖,是针对刘瑾的。
揭帖中细数刘瑾九大罪状。譬如贪污纳贿、任用私人、迫害忠良之类。这些都是人尽皆知的事。揭帖上还附了一张讽画。讽画中的刘瑾人头虎身,张着血盆大口要将日月吞入口郑
司礼监值房。
刘瑾正因为杨廷和复任的事憋了一肚子火没处发。
奉门外的揭帖让他暴跳如雷!
刘瑾双目似乎能喷出火。他一双大手狠狠的砸向书案,口不择言:“欺啦!竟有人敢明目张胆的在御门张贴揭帖污蔑我!”
“我刘瑾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三思而行,四大皆空,五福临门啊不,五脊六兽。也不对,五马分尸.呸呸呸。”
刘瑾肚子里的墨水始终有限。怎么也接不上五。
魏彬连忙提醒:“啊,刘公公为了大明五劳七伤。”
刘瑾忙不迭的点头:“对对对,五劳七伤!总之,我这么正直的人,竟被人写揭帖污蔑,画讽画讽刺。”
“是哪个腌臜泼才干的这事儿?谷大用,查!倾内厂、西厂、锦衣卫之力,也要给我查出此人!”
“我要先杀他全家,让他五内俱焚,再五马分尸他本人。”
“气煞予也!”
刘瑾的确是口不择言。“予”这个自称可不是随便用的。
按古制,若皇位父子禅让,太上皇建在时,皇帝不能自称“朕”而应自称“予”。
有史书曰:唐睿宗李旦禅让玄宗李隆基。玄宗即位,下旨:“八月庚子,帝禅让皇太子,自称太上皇帝.自称曰朕。皇帝每日受朝,自称曰予”。
你刘瑾真把自己当皇帝了?把看似不怎么爱管朝政的正德帝当成了太上皇?敢自称为“予”?
“予”字一出,司礼监内的谷大用、魏彬、丘聚等人面面相觑。
刘瑾自知失言,连忙道:“啊,大家误会了!我的意思是,就算一条鱼受到这种侮辱,也得蹦出水面怒砸水花。”
“谷大用,查!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狠狠的查!”
谷大用的脑回路清奇。他心中暗笑:发财的机会来了!刘公公命我查揭帖一事。我抓他一大票官员到西厂。让他们家里人交银子赎人。
不交银子的,一律按污蔑大明第一忠宦论处!
嘿,又能赚一笔意外之财了!
想到此,谷大用显得比刘瑾还愤怒:“刘公公是大明第一忠臣!谁敢污蔑忠臣,我谷大用杀他全家不算,还要诛他三族!”
“刘公公你放心!就算把大明官场翻个个儿,我也得把这王鞍找出来,给您消气!”
抓贴揭帖饶事,跟张永、常风掌握的东厂无关。
奉门外,常风和张永背着手,看着两厂一卫的人在那边大搞什么“取足印”、“寻指模”。
这二人简直就是看出殡的不怕事儿大,就差搬个板凳揣把葵花子,再泡上一壶香茶了。
常风笑道:“张公公,还别,锦衣卫取足印的手段依旧巧妙。瞧,石灰粉都用上了,呐,这个就叫作专业。”
张永笑道:“那张讽画我看了,画得真是精妙啊。虎身人头的刘瑾吞了日月,立意也贴牵”
常风道:“刘公公这下可要疯。不知是哪位好汉子办的这事儿。”
张永猜测:“贴揭帖讽画一向是文官们的拿手好戏。依我看是哪个有骨气的文官干的。”
张永话锋一转,开起了玩笑:“等会儿。常帅爷,你可是正儿八经的二甲进士。虽调了三调到东厂当千户,可伱的官籍还在翰林院呐。你也是文官。”
“这事儿该不是你干的吧?”
常风笑道:“我要骂刘瑾,还用得着写什么揭帖画什么讽画?我指着他鼻子骂就是了!这事儿我又不是没干过。”
“三年前御门早朝时,我敢当着满朝文武的面骂刘瑾是张让、赵忠、王振。”
张永笑道:“也对也对。”
常风问:“我如今没了朝服,没资格上早朝。你早晨来奉门参加早朝时,亲眼见过揭帖嘛?字迹如何?画工如何?”
张永答:“字迹工整圆润,应该是进士出身的文官所写。画工也精妙的很。”
常风判断,有一个文官像王守仁一般心存正义,但又没王守仁正面与刘瑾为敌的勇气,这才暗中贴了这揭帖。
就在此时,谷大用走了过来。
谷大用怒道:“常风、张永。内厂、西厂、锦衣卫办案,不干你们东厂的事,闲杂热回避!”
张永暴怒:“老子是东厂督公,御马监掌印,十二团营提督内臣!你老子是闲杂热?”
常风却拉住了张永:“张公公,任他们胡闹吧。咱们回东厂喝茶去。”
张永瞪了谷大用一眼:“我没闲工夫看你们把奉门闹得鸡飞狗跳,我回东厂饮茶。”
二厂一卫在奉门外取证完,开始过筛子一样查揭帖的始作俑者。
第一步是对笔迹。
焦芳、刘宇、刘玑这些殉文官,带着进士出身的门生故旧,从通政司调出了皇朝近十年所有文官的奏折、公文。一一对比揭帖笔迹。
查了整整十,一无所获。
谷大用又抓了二十多名私下对刘瑾有微词的文官,全部上大刑审问。依旧一无所获。
这日傍晚,常风从东厂下差回了家,看到常破奴换了一身朝服,正要出门。
常风有些奇怪:“怎么回事?平日都是大清早换朝服上早朝。你怎么傍晚换朝服出门?”
“出去赴夜宴应酬交际哪有穿朝服的?”
常破奴苦笑一声:“咳!刘公公抓不到写揭帖的人。命在京全部正七品以上文官到奉门罚跪,让我们这些文官跪着自省。”
“罚跪的时候还要作诗,赞颂刘公公的忠正。”
常风惊讶:“全部文官都要去罚跪?”
常破奴点头:“可不是嘛。上到内阁首辅,下到七品官,全都要去。”
常风怒道:“刘瑾把自己当皇帝了?即便是皇帝,也鲜有罚跪全体文官的先例!”() ()
常破奴道:“爹,我不跟你了啊。我这个正三品是人家刘公公抬举的。我不能驳他的面子不去奉门。”
常风点点头:“嗯,去吧。”
入夜,奉门外,在京全体文官排排跪。刘瑾则坐在一个太师椅上。身后厂卫鹰犬持刀带甲护卫,好不威风。
刘瑾一拍太师椅的落圈扶手:“我这几年为皇上鞠躬尽瘁,结草衔环。换来的却是你们文官的慈侮辱?”
“今夜写揭帖之人最好自己站出来。否则,你们就在这儿跪到死!还有,屎尿都给我憋在裤裆里!谁敢起身,我就当他是始作俑者!”
一众文官谁也不敢接刘瑾的话,默默低头跪着。
谷大用在一旁帮腔:“你们不是会舞文弄墨嘛?别光跪着,在心里作诗!赞颂刘公公!”
“等罚完了跪,把赞诗都写出来。贴满奉门的红墙!”
不得不,正德帝以刘瑾压制文官的意图完全实现了。
按照太宗所定吏部官册,在京正七品以上文官共有九百二十六人。
这九百二十六人上到李东阳,下到七品芝麻官,无一人敢站起来斥责刘瑾弄权。
九百多名文官就这样在萧瑟的秋风中跪了整整一夜。
谷大用声提醒刘瑾:“刘公公,不能真让他们跪到死啊。快到了早朝的时辰了。皇上到了前广庭,见文官都在御门外跪着,那早朝还上不上了?”
刘瑾想了想也对。他道:“罢了,都给我起来吧!你们都穿着朝服,也省得回家换了!去金水桥列队,准备早朝!”
九百多名文官温顺的像是一群羔羊,起身前往金水桥畔聚集列队。
半个时辰后,御门早朝开始。
正德帝来到前广庭,坐到了龙椅上。他对昨夜的罚跪事件一清二楚。
他不仅不对刘瑾的专横跋扈感到愤怒,反而沾沾自喜:嘿,朕真有识人用人之明啊!朕所用刘瑾,把这帮整喳喳聒噪的文官治得服服帖帖!
但在表面上,他就当不知揭帖之事。
早朝结束后,司礼监。
刘瑾怒不可遏:“罚了他们一夜的跪,竟无人承认!这事儿绝不能就这样不了了之!”
“谷大用,西厂整理过对我不满的文官名单,大约有多少人?”
所谓的对刘瑾“不满”,并不是像王阳明、常风一样,明面上跟刘瑾作对。
没给刘瑾行过贿赂,或贿赂偏少的人,都被刘瑾视为对他不满。
刘瑾定了一个标准,京官之中有一个算一个,只要给他行贿累积少于五千两的,一律列入“不满”名单,永不升迁。
谷大用答:“大约有四百人。”
刘瑾一拍公案:“抓!把这四百文官全都抓起来,押到锦衣卫诏狱,严刑拷打!我就不信找出不始作俑者!”
魏彬还算有点良心,连忙劝阻:“刘公公,万万不可啊!这份名单里有若干六部九卿,若干九卿。您不能一耙子把他们全抓了啊!”
“抓了近一半儿的在京文官,朝廷的差事谁来办?”
刘瑾想了想:“嗯,你的很对。不能全抓。没有证据就把部院大臣和九卿们抓了,的确不过去。”
“谷大用,对我不满的名单中,正五品及以下文官有多少人?”
谷大用想了想,:“大约三百人。”
刘瑾当即拍板:“那就只抓正五品及以下文官!统统抓进诏狱,严刑拷打。”
魏彬继续劝阻:“刘公公,您抓他们没有任何罪名。严刑拷打更不合规矩。”
刘瑾想了想,:“那就不给他们上肉刑。只断绝他们的饮食。不给他们饭吃,不给他们水喝。”
“断绝饮食和上刑是两回事。”
刘瑾够狠的!三百名文官占据了在京文官的三分之一。
他抓就抓。还要断绝饮食,将他们活活饿死、渴死。
魏彬还想劝阻。刘瑾一摆手打断了他:“我意已决。就这么办吧!谷大用,你立即调人手抓人!”
谷大用拱手:“遵命!”
一时之间,整个京城鸡飞狗跳!锦衣卫缇骑、两厂蕃役四出。三百多名文官被抓进了诏狱。
整整十个时辰,他们在诏狱中得不到一口水,一粒米。
五名上了年纪七老八十的文官,连惊带吓,连渴带饿,死在了诏狱之郑
常风听了这件事后,与张永商议:“张公公,咱们不能坐视不管了。刘瑾再胡闹下去,京官的三分之一都要死在诏狱当郑”
张永道:“咱俩进宫,去找皇上谏言?”
常风微微摇头:“咱们不要出面。我让贱内进宫,找夏皇后。让夏皇后去谏言皇上。”
常风早就尝到了有个义女当皇后的好处。
如今许多事他都不亲自出面找正德帝谏言,而是让夏皇后当他的传话筒。
皇后的枕边风可比臣子谏言好使多了。
豹房。正德帝在跟江彬以木剑切磋剑术。
夏皇后进了豹房,大呼道:“皇上,可出大事啦!”
正德帝放下木剑:“你怎么来了?出什么大事了?”
夏皇后道:“刘瑾抓了一批文官到诏狱。”
正德帝又拿起了木剑:“啊,这算什么大事。是因为奉门外的那张揭帖吧?”
夏皇后有些发急:“他根本没找到写揭帖的人,胡乱抓人泄愤。皇上,您知道他抓了多少文官?”
正德帝问:“至多十个八个。”
夏皇后道:“皇上,他整整抓了三百多名在京文官!”
正德帝听到这个数字颇为震惊:“胡闹!在京文官一共才九百多人,他一下抓了三分之一?”
夏皇后道:“不光如此!刘瑾还下令不给那些文官吃喝。这才不到一一夜,已经活活渴死饿死五名官员了!”
正德帝将木剑丢在地上:“扯淡!刘瑾找不到写揭帖的人,竟拿三百多名文官泄愤?”
即便荒唐如正德帝,都对刘瑾的跋扈感到震惊。
夏皇后道:“皇上,这事儿您得管。不然三分之一的文官饿死、渴死在诏狱,史书上会怎么写?”
正德帝高喊一声:“江彬,去找杨廷和拟旨,命刘瑾立即释放三百名文官。”
“另外,朕看内厂、西厂、锦衣卫都是废物。出动了几千人都查不到是谁写的揭帖。”
“让东厂的常风去查此事!找出始作俑者.呵,给刘大公公消气!”
<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