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屿世抱着时寂否,良久都不愿放手。
时寂否声音低沉地说:“何屿世,我可以为你修改设定,可你在这个世界连杀了两个人,你准备怎么办?”
何屿世没有吭声,双臂死死环着时寂否的腰际。
时寂否任由他抱着,只要这畜生不发疯,不再想着杀了她,她便知足了。
暮色四合,昏黄的路灯,照亮了黑暗的矮巷。一个身材修长,皮肤白皙,面容俊俏的男人,从巷子的墙壁里,走了出来。
他好看的眉头轻皱,对面前突如其来的状况感到匪夷所思:“……这是,哪里?”
没有人能够告诉他答案。
这未知的世界,只有他孤身一人前来探寻。
晚风微凉,男人环视一圈,眼眸映照着这漆黑巷子里诡谲荒诞的每一帧画面。
似乎是把他自己的眼睛,当成了一架能够照明前路的闪光摄像机。
与此同时,江城市公安局。
负责此次恶性案件的调查人员,迟迟没有下落,市领导便发了话,实在不行他们就大范围的走访查证,有关监控里人影的踪迹,寻求他的身份信息,用于通缉。
然而吕清担心的并不只是查不到监控里的人影这点,她更忧虑的是,监控里的这个人,反侦查能力太强,总能在他们查到蛛丝马迹之前,转移阵地。
害得他们的调查人员每次都白跑一趟,实在是狡猾。
吕清:“时寂否调查清楚了吗?”
李凡点点头,翻开一份资料:“时寂否,女,二十四岁,悬疑小说作家,代表作《黑白琴键的恒定温度》,讲述天才心理学家何予酩与自己的法医哥哥何屿世在时隔多年后重逢,却意外发现自己的哥哥拥有精神变态基因,犯下屡屡罪行,与他展开的猫鼠博弈的故事。
“值得一提,这本书反映了很多社会问题,讽刺性极强,但因为作者将何屿世这个人物的外貌描写刻画的过于出众,所以外界对于这本书的争议很大,褒贬不一。
“还有一些极端粉丝,因为何屿世的结局太过悲剧性,认为作者刻画这么一个角色只是为了衬托主角的良善,用来做对照组的,所以对作者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口诛笔伐,甚至更有人通过无良手段查询到了时小姐的居住地点,扬言要给她寄刀片,并真的有人付诸了行动——导致时小姐在这本书大火及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反复的搬家,只为了远离这些极端粉丝。”
吕清仔细听着,想了想说道:“这点和时寂否之前告诉我们的信息一致。”
不过,思及此,吕清对时寂否这个人突然有点刮目相看,之前她回答他们关于搬家的原因是源于网暴的时候,还一副轻描淡写的样子,如今深入调查,才发现事情并不简单。可她当时叙述的过程中,表现得分明很平静。
看来时寂否这个人,喜怒不形于色啊。
一同调查的专案组成员,听得有些疑惑:“时寂否是谁?为什么要调查这么多关于她的资料?”
局长也有点听不下去:“你们这是搞案情分析呢,还是在研究小说读后感呢?”
吕清临危不乱:“局长,你有所不知,这个时寂否曾是本案受害者的对门邻居,她曾租在绿苑小区的那栋房子的房东,是第二个受害者,而她在与我们交涉的途中,时常不正面回答问题,似有替犯罪嫌疑人遮掩的意味——而仅凭这点,我们无法对她进行强制性审问,所以我这才叫李凡对她展开了调查,以此来探询犯罪嫌疑人的下落。”
“那通过目前这些信息,你们得到的结论是什么?”局长的话语渐露锋芒,可以说浑身带刺,一点不留情面。
李凡和付一鸣二人面面相觑,吕清却丝毫不惧,“局长,我们现在是没有得到什么实质性的结果,但在犯罪嫌疑人这条线完全未知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通过周边排查,去摸索这条未知的线。
“您也许觉得我们在做无用功,但在这样的前提下,任何一个和犯罪嫌疑人有关的人员,我们都应该仔细的摸排梳理——这对于案件的侦破,也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啊。”
局长深深地凝眉,不再说话。
吕清见局长再没意见,转头问李凡:“还调查到什么了吗?”
李凡:“查了周边监控,没发现什么可疑人士,时寂否可能认识嫌疑人,但他们没有合作犯案的嫌疑。”
“会不会据点不在家里,而是在外面?”吕清提出假设。
李凡摇了摇头:“时寂否出入的地点都比较随机,我们都查询过,没找到什么可疑的踪迹。”
吕清:“她都去过哪些地方?”
“餐馆,公园,美食街,购物商场……”
“不过有几个地点没有监控,而她也不隶属犯罪嫌疑人的范畴,所以我们便没有全程进行监视。”
“文件里出现的这个废弃公园,没人跟随调查过吗?”
“没有。”
吕清凝眉想了想,“查一下时寂否这一路的行踪,以及行车记录仪。
“我的直觉告诉我,这可能是一个突破口。”
李凡应声:“好的。”
十天以后,江城市公安局收到了一份U盘,里面储存着一份视频资料。
——详细记录着此次案件犯罪嫌疑人与本案涉案人员时寂否来往的记录。
吕清查询送予U盘的相关人员,却一无所获。
她感到匪夷所思……是谁,窥视着他们的调查方向?送来了案件恰好需要的决定性证据?
还有,这个匿名协助人,是单纯的做好事不留名,还是另有目的在身?
一切都是深不可测的谜题。
时寂否声音低沉地说:“何屿世,我可以为你修改设定,可你在这个世界连杀了两个人,你准备怎么办?”
何屿世没有吭声,双臂死死环着时寂否的腰际。
时寂否任由他抱着,只要这畜生不发疯,不再想着杀了她,她便知足了。
暮色四合,昏黄的路灯,照亮了黑暗的矮巷。一个身材修长,皮肤白皙,面容俊俏的男人,从巷子的墙壁里,走了出来。
他好看的眉头轻皱,对面前突如其来的状况感到匪夷所思:“……这是,哪里?”
没有人能够告诉他答案。
这未知的世界,只有他孤身一人前来探寻。
晚风微凉,男人环视一圈,眼眸映照着这漆黑巷子里诡谲荒诞的每一帧画面。
似乎是把他自己的眼睛,当成了一架能够照明前路的闪光摄像机。
与此同时,江城市公安局。
负责此次恶性案件的调查人员,迟迟没有下落,市领导便发了话,实在不行他们就大范围的走访查证,有关监控里人影的踪迹,寻求他的身份信息,用于通缉。
然而吕清担心的并不只是查不到监控里的人影这点,她更忧虑的是,监控里的这个人,反侦查能力太强,总能在他们查到蛛丝马迹之前,转移阵地。
害得他们的调查人员每次都白跑一趟,实在是狡猾。
吕清:“时寂否调查清楚了吗?”
李凡点点头,翻开一份资料:“时寂否,女,二十四岁,悬疑小说作家,代表作《黑白琴键的恒定温度》,讲述天才心理学家何予酩与自己的法医哥哥何屿世在时隔多年后重逢,却意外发现自己的哥哥拥有精神变态基因,犯下屡屡罪行,与他展开的猫鼠博弈的故事。
“值得一提,这本书反映了很多社会问题,讽刺性极强,但因为作者将何屿世这个人物的外貌描写刻画的过于出众,所以外界对于这本书的争议很大,褒贬不一。
“还有一些极端粉丝,因为何屿世的结局太过悲剧性,认为作者刻画这么一个角色只是为了衬托主角的良善,用来做对照组的,所以对作者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口诛笔伐,甚至更有人通过无良手段查询到了时小姐的居住地点,扬言要给她寄刀片,并真的有人付诸了行动——导致时小姐在这本书大火及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反复的搬家,只为了远离这些极端粉丝。”
吕清仔细听着,想了想说道:“这点和时寂否之前告诉我们的信息一致。”
不过,思及此,吕清对时寂否这个人突然有点刮目相看,之前她回答他们关于搬家的原因是源于网暴的时候,还一副轻描淡写的样子,如今深入调查,才发现事情并不简单。可她当时叙述的过程中,表现得分明很平静。
看来时寂否这个人,喜怒不形于色啊。
一同调查的专案组成员,听得有些疑惑:“时寂否是谁?为什么要调查这么多关于她的资料?”
局长也有点听不下去:“你们这是搞案情分析呢,还是在研究小说读后感呢?”
吕清临危不乱:“局长,你有所不知,这个时寂否曾是本案受害者的对门邻居,她曾租在绿苑小区的那栋房子的房东,是第二个受害者,而她在与我们交涉的途中,时常不正面回答问题,似有替犯罪嫌疑人遮掩的意味——而仅凭这点,我们无法对她进行强制性审问,所以我这才叫李凡对她展开了调查,以此来探询犯罪嫌疑人的下落。”
“那通过目前这些信息,你们得到的结论是什么?”局长的话语渐露锋芒,可以说浑身带刺,一点不留情面。
李凡和付一鸣二人面面相觑,吕清却丝毫不惧,“局长,我们现在是没有得到什么实质性的结果,但在犯罪嫌疑人这条线完全未知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通过周边排查,去摸索这条未知的线。
“您也许觉得我们在做无用功,但在这样的前提下,任何一个和犯罪嫌疑人有关的人员,我们都应该仔细的摸排梳理——这对于案件的侦破,也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啊。”
局长深深地凝眉,不再说话。
吕清见局长再没意见,转头问李凡:“还调查到什么了吗?”
李凡:“查了周边监控,没发现什么可疑人士,时寂否可能认识嫌疑人,但他们没有合作犯案的嫌疑。”
“会不会据点不在家里,而是在外面?”吕清提出假设。
李凡摇了摇头:“时寂否出入的地点都比较随机,我们都查询过,没找到什么可疑的踪迹。”
吕清:“她都去过哪些地方?”
“餐馆,公园,美食街,购物商场……”
“不过有几个地点没有监控,而她也不隶属犯罪嫌疑人的范畴,所以我们便没有全程进行监视。”
“文件里出现的这个废弃公园,没人跟随调查过吗?”
“没有。”
吕清凝眉想了想,“查一下时寂否这一路的行踪,以及行车记录仪。
“我的直觉告诉我,这可能是一个突破口。”
李凡应声:“好的。”
十天以后,江城市公安局收到了一份U盘,里面储存着一份视频资料。
——详细记录着此次案件犯罪嫌疑人与本案涉案人员时寂否来往的记录。
吕清查询送予U盘的相关人员,却一无所获。
她感到匪夷所思……是谁,窥视着他们的调查方向?送来了案件恰好需要的决定性证据?
还有,这个匿名协助人,是单纯的做好事不留名,还是另有目的在身?
一切都是深不可测的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