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4 章
要得就是她们两头不讨好。
齐妃失了权力却还留着位分,定会愤愤不平,曹贵人暂代管事,表面风光,实则并没有夙愿得偿。
两个人心里都憋着气,这往后的日子还有得闹呢。
“娘娘英明。”
多嬷嬷听到消息笑赞道。
“是上了年纪,心都硬了。越来越知道该怎么平衡宫闱。”
我不置可否。
又是一年春。韶光染色如蛾翠,绿湿红鲜水容媚。
“皇后娘娘,璟如公主来请安了。”
我的小如儿已经一岁有余,正是牙牙学语,蹒跚学步之时。
芰荷跟在她身后张开手臂俯身护着,扬声回禀。
曹贵人平安诞育温宜公主,但因无甚恩宠,皇上只封赏了些东西。
芳贵人诞育八阿哥时伤了身子,一直卧在榻上养着,好在那孩子是个康健的,胤禛为表安抚,亲自赐名弘烊,封了芳贵人嫔位。
“本宫的好乖乖,下午可用过点心了?”
我俯身将她抱起放在膝头,拿出丝帕抚一抚她额间薄汗。
“用了。皇姐进学前给如儿留了如意糕,可好吃了。”
她抓住我身前的金线牡丹龙华揉捏着,细黑眉毛一挑一挑,歪头说着话。
锦书自去岁冬日里就跟着太子他们一起上书房了。
胤禛给她寻了一个秉性温良的师傅,不求她有多少进益,能坐的住,把性子磨得安稳些,本宫也便知足了。
端妃宫里的福安和欣贵人的福毓倒没有这待遇。本宫单独给她们两处列了一支供公主笔墨纸砚所需的银子,算是聊表心意。
锦儿是嫡出公主,她皇阿玛上心些是应该的。
“如儿陪皇额娘去寿康宫可好?皇祖母见到如儿一定高兴。”
太后今早遣了竹息来告知我午后去寿康宫商议事情,说来说去还是胤禛登基已经三年,该是选秀的时候了。
“汀兰,甄府可回了信?甄夫人怎么说?甄大小姐可有要早早定下的中意之人?”
“回皇后娘娘,甄夫人的信才刚由赵公公递进来。奴婢略看过了,说是甄小姐唯愿,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那便由“她”自个儿去挑罢。
礼部遴选时,我自会先把她和眉庄摘出去,助她们自由如愿。
其实沈家原是希望将嫡女送进宫来的,但沈夫人是聪明人,有了济州的缘分,这些年她或是着人送些山珍海味,或是封些节礼孝敬银子,从未同本宫断了往来。自然也不会再生出送女儿入宫争宠的心思。
本宫早已去信,言明选秀一过,可按沈大小姐心意给一对新人赐婚,并封眉庄为县主,让她风光大嫁。
沈大人升了济州协领,沈家在当地也数得上望族名门,再加个县主的身份,眉儿在夫家定能顺遂无虞。
寿康宫
太后哄着璟如午睡后同我话家常。
“如儿这颗翡翠平安扣……哀家记得似是老十四家的陪嫁?”
“皇额娘记性真好,正是如儿周岁时妍妹妹送的贺礼呢。连锦儿都说,十四婶婶对她和妹妹最好了,什么好东西都紧着送进宫来,她世子哥哥连这好东西的面都见不着。”
齐妃失了权力却还留着位分,定会愤愤不平,曹贵人暂代管事,表面风光,实则并没有夙愿得偿。
两个人心里都憋着气,这往后的日子还有得闹呢。
“娘娘英明。”
多嬷嬷听到消息笑赞道。
“是上了年纪,心都硬了。越来越知道该怎么平衡宫闱。”
我不置可否。
又是一年春。韶光染色如蛾翠,绿湿红鲜水容媚。
“皇后娘娘,璟如公主来请安了。”
我的小如儿已经一岁有余,正是牙牙学语,蹒跚学步之时。
芰荷跟在她身后张开手臂俯身护着,扬声回禀。
曹贵人平安诞育温宜公主,但因无甚恩宠,皇上只封赏了些东西。
芳贵人诞育八阿哥时伤了身子,一直卧在榻上养着,好在那孩子是个康健的,胤禛为表安抚,亲自赐名弘烊,封了芳贵人嫔位。
“本宫的好乖乖,下午可用过点心了?”
我俯身将她抱起放在膝头,拿出丝帕抚一抚她额间薄汗。
“用了。皇姐进学前给如儿留了如意糕,可好吃了。”
她抓住我身前的金线牡丹龙华揉捏着,细黑眉毛一挑一挑,歪头说着话。
锦书自去岁冬日里就跟着太子他们一起上书房了。
胤禛给她寻了一个秉性温良的师傅,不求她有多少进益,能坐的住,把性子磨得安稳些,本宫也便知足了。
端妃宫里的福安和欣贵人的福毓倒没有这待遇。本宫单独给她们两处列了一支供公主笔墨纸砚所需的银子,算是聊表心意。
锦儿是嫡出公主,她皇阿玛上心些是应该的。
“如儿陪皇额娘去寿康宫可好?皇祖母见到如儿一定高兴。”
太后今早遣了竹息来告知我午后去寿康宫商议事情,说来说去还是胤禛登基已经三年,该是选秀的时候了。
“汀兰,甄府可回了信?甄夫人怎么说?甄大小姐可有要早早定下的中意之人?”
“回皇后娘娘,甄夫人的信才刚由赵公公递进来。奴婢略看过了,说是甄小姐唯愿,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那便由“她”自个儿去挑罢。
礼部遴选时,我自会先把她和眉庄摘出去,助她们自由如愿。
其实沈家原是希望将嫡女送进宫来的,但沈夫人是聪明人,有了济州的缘分,这些年她或是着人送些山珍海味,或是封些节礼孝敬银子,从未同本宫断了往来。自然也不会再生出送女儿入宫争宠的心思。
本宫早已去信,言明选秀一过,可按沈大小姐心意给一对新人赐婚,并封眉庄为县主,让她风光大嫁。
沈大人升了济州协领,沈家在当地也数得上望族名门,再加个县主的身份,眉儿在夫家定能顺遂无虞。
寿康宫
太后哄着璟如午睡后同我话家常。
“如儿这颗翡翠平安扣……哀家记得似是老十四家的陪嫁?”
“皇额娘记性真好,正是如儿周岁时妍妹妹送的贺礼呢。连锦儿都说,十四婶婶对她和妹妹最好了,什么好东西都紧着送进宫来,她世子哥哥连这好东西的面都见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