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萤萤一向很疯,殷恪骨子里也是疯癫的,处理公务压力太大了,按他所说,皇帝只把难办的事情扔给他,比如核定耕田和粮税改革,以充盈国库,但会触动无数皇公贵族的利益。他说每日跟人吵架,累死了,姜萤萤就想方设法让他发泄压力。
比如性,是最简单的解压方式。殷恪在修建新家时处处上心,虽然没有亲力亲为,但松烟说他确定婚期开始,就已经在物色宅子,画新家的图样。那架秋千质量甚好,承载两个人不在话下,那舍了一间屋子也要紧紧巴巴改建出来的小池塘,正好放得下一页小舟,扒在船板上,伸手便能撩到冰凉的池水,摇摇晃晃欲掉不掉,别有一番滋味。
房顶中央有一截修成平的,一个人躺上去略有富余,两个人,就得紧紧抱着,微风一吹,汗液黏在皮肤上,呼吸和亲吻交融,抬头就能看到满天星辰。
至于卧室里的那个画架,正经画画的时间很少,以及结实的床架子,除了挂帐幔之外,还做了许多不正经的事,姜萤萤时常看着手腕脚腕便发疼。
翻看了很多春宫图,姜萤萤拿出了她的私藏,两人一道窝在被子里翻看,殷恪自然是一点儿都没看过,研究学问般正经严肃。沉默中越发觉得羞耻,她把殷恪盯了许久的一副画像盖住,“还是不看了吧。”
不看了,她收好图册,殷恪把她抓过来,挺重的一个人压在她身上,“试一下。”
姜萤萤找来很多酒,竹叶青、茱萸酒、桂花酿、玉卮醪……把一间屋子里头的东西搬空,摆满酒瓶,在殷恪休沐这日,关上房门落好门闩,方圆十里不许站人,然后开始乱喝酒,混着喝,很快醉的失去意识。
醒来后他们躺在满地酒液上,整间屋子惨不忍睹,姜萤萤浑身似马车碾过,睫毛不知道被什么东西粘着,睁不开眼睛,想呼救,喉咙哑得叫不出声,倒是把殷恪给吵醒了,抱她起来,舔干净她的脸。
他是醉的,眼神依旧温柔明亮,那样乖巧地笑着,浑身散发着欲望餍足后的平和安定,姜萤萤有种杀身成仁的成就感,突然理解了烽火戏诸侯的幽王。
这样过去两个月,姜萤萤虚了,时常四肢乏力,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白日通常昏昏沉沉,躺在床上一睡便是大半天。殷恪像只吸了她阳气的狐狸精,每日容光焕发,眼角含春,精神抖擞地去上朝,和人吵架的声量都大了几分。
“要不歇几天吧?”姜萤萤趴在枕头上,殷恪替她按摩,闻言将她抱起来,可怜地蹙着眉心,蜷起指节一遍遍刮她的脸。看不得他可怜,正要松口。
“我叫槐叶给你熬了补汤,你趁热喝。”
“?”他说的这是人话吗?姜萤萤问:“你哪来的方子?”
殷恪的神情有一瞬间紧绷,抿唇笑道:“是岳母给的,叫我一定要看着你喝了。”
“我娘怎么知道的?”
“前日下朝遇见岳丈,他问你最近如何,我只说了有些乏力,今日他便给了我这个方子……萤萤你冷静些!”
姜萤萤死了也能被气活,用软枕砸他的脸,虽然说他们在新家闹成这样,肯定或多或少会传出去,但谁叫他亲口说她乏力啊,这不就是对她爹亲口承认他们纵欲过度么!
还不知道他们在姜家怎么笑她呢。
殷恪毫不费力地制住她,撤掉已经松动的衣襟系带,“萤萤这般有力气,想必不用喝补汤了,咱们抓紧时间。”
……
纵然两相情好,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姜萤萤去南方避暑的心思蠢蠢欲动。她还要看看外祖父的书斋开办得如何,云雀独自经营生意是否顺利,思忖许久,甚是为难。
若是从前,她一个人自由自在,想去便去了,但如今殷恪很黏她,身为夫人,抛下夫君独自离开几个月,好像不太妥当。
犹犹豫豫过了半个月,终日欲言又止。殷恪早就发现了不对劲,暗中查过一次她最近接触过的人事,没有任何异常,便知道只有一种可能,她厌烦了。
姜萤萤从小就是个坐不住的,琴棋书画,没一样学的下来,热情像夏天的暴雨过境,稍纵即逝。她喜欢他,但那不够,不够时日消磨,不够她去对抗庸常无聊的生活,迟早有一天她会变心,寻找下一个好玩的人。
他一直很担心,他陷进去,她却无情地离开,把他变成糟糠夫,下堂汉。
两个人心思各异,多少都想着讨好对方,装作无事,更多的时候肢体交缠时眼神对上,同时陷入沉默。
变故发生在盛夏的某天,娘亲孟夫人传唤,叫姜萤萤陪她去上香,上了马车才发现秦夫人也在。
姜萤萤小时候,没少陪两位夫人去寺庙,但和现在完全不一样,现在秦夫人可是她的婆母,还不太喜欢她。
一上马车,秦夫人便开始发难:“听说你们在文忠坊不太讲究,萤萤,殷恪向来守礼仪,重规矩,你也讲些礼数,莫要做得太过,让他在人前为难。”
这话说得太不好听了,姜萤萤皱眉,她娘已经厉声反驳:“我家萤萤怎么就不懂礼数了,他们小夫妻俩的房中事,碍着外人什么了,你这个做婆母的在文忠坊插人也就算了,还把他们的事儿拿出来到处说,你安的什么心啊,你要不要脸了?”
马车发动,秦夫人的声音依旧清晰:“我安的什么心,我关心我儿子,你家几个儿子再不成器,好歹有个姜耘在身边陪着,恪儿说走就走,留下我们两个老人,成日对着偌大的宅子唉声叹气,还不是她挑唆的!”
说罢还伸手过来掐一把姜萤萤。
孟夫人护住女儿,拍掉秦夫人的手:“我家几个儿子是比不得你儿子了,但谁说的女婿半个儿呢,恪哥儿养的再好,还不是要叫我们一声爹娘,你是不知道,上月我夫君寿辰,他提前了大半年从西域寻到一个西洋钟,连那表针都是用宝石做的,北沧在打仗,不知费了多少功夫才运回来,因为太过贵重,还特地请我家夫君不要对外宣扬——这事儿你也不知道吧?”
姜萤萤听两人吵了一路,叹为观止,在她的记忆里,这俩人都是非常温婉贤淑的大家闺秀,轻声细语,大笑之前会先用帕子掩住嘴巴,她们竟然会这样吵架?
秦夫人后来吵不赢,想把她给拉过去,“萤萤是殷家的儿媳!生是我家的人,死也进我殷家的族谱,你一个外人在这儿对她拉拉扯扯的做什么!”
“你个恶婆婆在家里欺负萤萤以为我不知道呢?”
姜萤萤劝架,一手拉一个,“好了好了,两位娘亲大人,不要再吵了,咱们快到法瞻寺了,让师父们看见你俩吵架多不好啊。乖,先下车吧,回去再接着吵啊。”
她本来心情挺好的,遇见了有趣的事,就会一整天都很开心。夫人们与重玄住持见面,捐了许多钱财,重玄在殷恪出生时说他养不活,把他抱到法瞻寺养了两年,对他而言如师如父,对姜萤萤来说,也是个老熟人。他一直是她印象里那样,长白的眉毛胡子,几十年没老过。
“姜夫人,阿弥陀佛,老僧在你三岁时,就看出了你和殷恪的正缘,终成眷属,恭喜恭喜。”
姜萤萤道:“多谢大师,我也看出了,你印堂发光,眉眼间有大功德福相,一定能活到一百二十岁。”重玄大笑。
愉快的心情在上香的时候戛然而止,跪在菩萨面前,她惯常说些“合家平安”之类的喜庆话,右边的秦夫人道:“保佑我儿殷恪官运亨通,万事大吉,保佑萤萤早日遇喜,为殷家诞下一儿半女,为娘的便此生无憾了。”
姜萤萤小声说:“婆母方才说的不对,菩萨不要听她的,我不想怀孕。”
左边孟夫人蔑了她一眼,叫她闭嘴:“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萤萤小儿不懂事,莫要怪罪,求菩萨保佑萤萤早生贵子,还有我家三儿媳郑舒鸯,成婚快要一年了,求菩萨多多关照。”
姜萤萤依旧说:“我不要早生贵子,只要保佑三嫂就好了。”
这番话把两人夫人气得不轻,回去的路上统一战线,一味数落她,特别是孟夫人,亲生的骂起来更狠,“你是不是猪油蒙了心了,女儿家哪有不生孩子的,殷恪是什么人,整个殷家都靠他担着,多少人盯着他的后嗣,你以为你当真能随心所欲。”
姜萤萤沉默地听着,撩起帘子,看外头已经回到了京城,她对车夫喊道:“停下!”
“你去哪儿?”
“我去找公主姐姐说几句话。”说罢跳下马车。
她其实很难过,两位夫人说的没错,殷恪一定也知道,他需要孩子。她实在是太自私了,想到殷恪在家中等她,便下意识想逃避,不知如何面对他满是爱意的眼睛。
比如性,是最简单的解压方式。殷恪在修建新家时处处上心,虽然没有亲力亲为,但松烟说他确定婚期开始,就已经在物色宅子,画新家的图样。那架秋千质量甚好,承载两个人不在话下,那舍了一间屋子也要紧紧巴巴改建出来的小池塘,正好放得下一页小舟,扒在船板上,伸手便能撩到冰凉的池水,摇摇晃晃欲掉不掉,别有一番滋味。
房顶中央有一截修成平的,一个人躺上去略有富余,两个人,就得紧紧抱着,微风一吹,汗液黏在皮肤上,呼吸和亲吻交融,抬头就能看到满天星辰。
至于卧室里的那个画架,正经画画的时间很少,以及结实的床架子,除了挂帐幔之外,还做了许多不正经的事,姜萤萤时常看着手腕脚腕便发疼。
翻看了很多春宫图,姜萤萤拿出了她的私藏,两人一道窝在被子里翻看,殷恪自然是一点儿都没看过,研究学问般正经严肃。沉默中越发觉得羞耻,她把殷恪盯了许久的一副画像盖住,“还是不看了吧。”
不看了,她收好图册,殷恪把她抓过来,挺重的一个人压在她身上,“试一下。”
姜萤萤找来很多酒,竹叶青、茱萸酒、桂花酿、玉卮醪……把一间屋子里头的东西搬空,摆满酒瓶,在殷恪休沐这日,关上房门落好门闩,方圆十里不许站人,然后开始乱喝酒,混着喝,很快醉的失去意识。
醒来后他们躺在满地酒液上,整间屋子惨不忍睹,姜萤萤浑身似马车碾过,睫毛不知道被什么东西粘着,睁不开眼睛,想呼救,喉咙哑得叫不出声,倒是把殷恪给吵醒了,抱她起来,舔干净她的脸。
他是醉的,眼神依旧温柔明亮,那样乖巧地笑着,浑身散发着欲望餍足后的平和安定,姜萤萤有种杀身成仁的成就感,突然理解了烽火戏诸侯的幽王。
这样过去两个月,姜萤萤虚了,时常四肢乏力,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白日通常昏昏沉沉,躺在床上一睡便是大半天。殷恪像只吸了她阳气的狐狸精,每日容光焕发,眼角含春,精神抖擞地去上朝,和人吵架的声量都大了几分。
“要不歇几天吧?”姜萤萤趴在枕头上,殷恪替她按摩,闻言将她抱起来,可怜地蹙着眉心,蜷起指节一遍遍刮她的脸。看不得他可怜,正要松口。
“我叫槐叶给你熬了补汤,你趁热喝。”
“?”他说的这是人话吗?姜萤萤问:“你哪来的方子?”
殷恪的神情有一瞬间紧绷,抿唇笑道:“是岳母给的,叫我一定要看着你喝了。”
“我娘怎么知道的?”
“前日下朝遇见岳丈,他问你最近如何,我只说了有些乏力,今日他便给了我这个方子……萤萤你冷静些!”
姜萤萤死了也能被气活,用软枕砸他的脸,虽然说他们在新家闹成这样,肯定或多或少会传出去,但谁叫他亲口说她乏力啊,这不就是对她爹亲口承认他们纵欲过度么!
还不知道他们在姜家怎么笑她呢。
殷恪毫不费力地制住她,撤掉已经松动的衣襟系带,“萤萤这般有力气,想必不用喝补汤了,咱们抓紧时间。”
……
纵然两相情好,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姜萤萤去南方避暑的心思蠢蠢欲动。她还要看看外祖父的书斋开办得如何,云雀独自经营生意是否顺利,思忖许久,甚是为难。
若是从前,她一个人自由自在,想去便去了,但如今殷恪很黏她,身为夫人,抛下夫君独自离开几个月,好像不太妥当。
犹犹豫豫过了半个月,终日欲言又止。殷恪早就发现了不对劲,暗中查过一次她最近接触过的人事,没有任何异常,便知道只有一种可能,她厌烦了。
姜萤萤从小就是个坐不住的,琴棋书画,没一样学的下来,热情像夏天的暴雨过境,稍纵即逝。她喜欢他,但那不够,不够时日消磨,不够她去对抗庸常无聊的生活,迟早有一天她会变心,寻找下一个好玩的人。
他一直很担心,他陷进去,她却无情地离开,把他变成糟糠夫,下堂汉。
两个人心思各异,多少都想着讨好对方,装作无事,更多的时候肢体交缠时眼神对上,同时陷入沉默。
变故发生在盛夏的某天,娘亲孟夫人传唤,叫姜萤萤陪她去上香,上了马车才发现秦夫人也在。
姜萤萤小时候,没少陪两位夫人去寺庙,但和现在完全不一样,现在秦夫人可是她的婆母,还不太喜欢她。
一上马车,秦夫人便开始发难:“听说你们在文忠坊不太讲究,萤萤,殷恪向来守礼仪,重规矩,你也讲些礼数,莫要做得太过,让他在人前为难。”
这话说得太不好听了,姜萤萤皱眉,她娘已经厉声反驳:“我家萤萤怎么就不懂礼数了,他们小夫妻俩的房中事,碍着外人什么了,你这个做婆母的在文忠坊插人也就算了,还把他们的事儿拿出来到处说,你安的什么心啊,你要不要脸了?”
马车发动,秦夫人的声音依旧清晰:“我安的什么心,我关心我儿子,你家几个儿子再不成器,好歹有个姜耘在身边陪着,恪儿说走就走,留下我们两个老人,成日对着偌大的宅子唉声叹气,还不是她挑唆的!”
说罢还伸手过来掐一把姜萤萤。
孟夫人护住女儿,拍掉秦夫人的手:“我家几个儿子是比不得你儿子了,但谁说的女婿半个儿呢,恪哥儿养的再好,还不是要叫我们一声爹娘,你是不知道,上月我夫君寿辰,他提前了大半年从西域寻到一个西洋钟,连那表针都是用宝石做的,北沧在打仗,不知费了多少功夫才运回来,因为太过贵重,还特地请我家夫君不要对外宣扬——这事儿你也不知道吧?”
姜萤萤听两人吵了一路,叹为观止,在她的记忆里,这俩人都是非常温婉贤淑的大家闺秀,轻声细语,大笑之前会先用帕子掩住嘴巴,她们竟然会这样吵架?
秦夫人后来吵不赢,想把她给拉过去,“萤萤是殷家的儿媳!生是我家的人,死也进我殷家的族谱,你一个外人在这儿对她拉拉扯扯的做什么!”
“你个恶婆婆在家里欺负萤萤以为我不知道呢?”
姜萤萤劝架,一手拉一个,“好了好了,两位娘亲大人,不要再吵了,咱们快到法瞻寺了,让师父们看见你俩吵架多不好啊。乖,先下车吧,回去再接着吵啊。”
她本来心情挺好的,遇见了有趣的事,就会一整天都很开心。夫人们与重玄住持见面,捐了许多钱财,重玄在殷恪出生时说他养不活,把他抱到法瞻寺养了两年,对他而言如师如父,对姜萤萤来说,也是个老熟人。他一直是她印象里那样,长白的眉毛胡子,几十年没老过。
“姜夫人,阿弥陀佛,老僧在你三岁时,就看出了你和殷恪的正缘,终成眷属,恭喜恭喜。”
姜萤萤道:“多谢大师,我也看出了,你印堂发光,眉眼间有大功德福相,一定能活到一百二十岁。”重玄大笑。
愉快的心情在上香的时候戛然而止,跪在菩萨面前,她惯常说些“合家平安”之类的喜庆话,右边的秦夫人道:“保佑我儿殷恪官运亨通,万事大吉,保佑萤萤早日遇喜,为殷家诞下一儿半女,为娘的便此生无憾了。”
姜萤萤小声说:“婆母方才说的不对,菩萨不要听她的,我不想怀孕。”
左边孟夫人蔑了她一眼,叫她闭嘴:“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萤萤小儿不懂事,莫要怪罪,求菩萨保佑萤萤早生贵子,还有我家三儿媳郑舒鸯,成婚快要一年了,求菩萨多多关照。”
姜萤萤依旧说:“我不要早生贵子,只要保佑三嫂就好了。”
这番话把两人夫人气得不轻,回去的路上统一战线,一味数落她,特别是孟夫人,亲生的骂起来更狠,“你是不是猪油蒙了心了,女儿家哪有不生孩子的,殷恪是什么人,整个殷家都靠他担着,多少人盯着他的后嗣,你以为你当真能随心所欲。”
姜萤萤沉默地听着,撩起帘子,看外头已经回到了京城,她对车夫喊道:“停下!”
“你去哪儿?”
“我去找公主姐姐说几句话。”说罢跳下马车。
她其实很难过,两位夫人说的没错,殷恪一定也知道,他需要孩子。她实在是太自私了,想到殷恪在家中等她,便下意识想逃避,不知如何面对他满是爱意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