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形胜,烟雨楼台之上,俯瞰满城金黄秋桂,姜萤萤伸手到栏杆外,踮脚,还差一点点就能够到树梢上的果子。
只是听到身后的声音,便立刻站好,转身的同时整理好鬓发裙子。
“夫君,朱公子,你们聊完了?”
殷恪与朱宣在厢房里对谈了一个时辰,说朝廷和南方近日动向,姜萤萤很无聊,自个儿跑出来玩。殷恪略抬手,她便小跑到他身边,乖巧微笑,眼睛弯成月牙,“夫君累不累呀?”
朱宣讶异道:“姜夫人成婚后,比从前温婉许多。”
他可没忘记,从前的姜萤萤,是怎样一个混世魔王,扮作妓女,独自一人进入朱府,狠狠威胁了他一把,只为了给殷恪讨个公道。那个盛气凌人的少女,和眼前笑意羞怯的夫人竟是同一个人,他一时难以相信。
感叹良多,只能拱手说一句,“殷大人真是,养妻有道,草民敬佩不已。”
殷恪道:“萤萤一向乖巧,朱公子和世人对她多有误解,萤萤,你说是不是?”
姜萤萤点头:“有夫君在,一切都听夫君的。”
朱宣打了个激灵,这两口子的坏心肠他都领教过,不知葫芦里卖什么药,干笑几声:“不叨扰大人和夫人,草民先告退了。”
登上马车,姜萤萤只去看窗外风景,平淡的侧脸呈现十分迷人的冷艳,殷恪捏她的下巴过来接吻,“怎么了?不开心?”
“没有啊。”
她成了殷恪的挂件,话少了许多,温柔乖巧,自从司马劭那事过后,便一直这样。殷恪希望如此,前提是她不能偶尔展露出郁郁寡欢的神色。
姜萤萤很少反思自己,但劭儿这事,让她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是不是不够检点,是不是如同外人所说,浪荡轻浮,是不是她的错,让他变成这样。
外祖父说过,她是幸运的,生在姜家,嫁给殷恪,她从不需要低头,自然也不需要反思和改变,但这同时让她失去很多机会,戒去骄躁自满,成为一个更圆满的人。
那日她和殷恪离开昇州,劭儿哭肿了双眼,跪在她面前恳求原谅,她却感到内疚,“是姐姐对不起你,竟然半分不知,你对我有超越亲情的心思……往后你跟着姐夫好好学习为人处世,不要再与我单独见面了,我希望你成为君子。”
想到此处,她心中叹息,温驯地开启双唇,方便殷恪攻城掠池,垂着眼睫,眼神是木的。有点理解殷恪了,有时候不想说话,是修复情绪的一种方式,在夫君面前,总不必装腔作势。
“唔!”
殷恪竟然解了她的腰带,将她抱到腿上,姜萤萤还未回神,又被重重吻住,她抬起眼睛,身体绷紧。许久之后,殷恪从裙子底下取出一物,一个湿漉漉的缅铃。
她的脸颊连着耳根皆粉红,靠在他肩上平复呼吸,他似乎预谋已久,熟练地将垫在他腿上的手帕抽出,和缅铃一道扔到马车角落。
姜萤萤扣住他的手,拉到嘴边,逐一吻过每根手指,再和他十指相扣。
“你真坏。”
“是夫人教得好。”
他用一只手在她背后顺毛,姜萤萤闭上眼睛,舒服得浑身的毛孔都舒张开来。她不该低估殷恪对于新事物的接受程度。
一来到景州,她先去见了云雀,她至今还住在她买下的金陵城的宅子里,为她经营南方的鲛纱生意。昔日的景州第一美人,被画舫捏着性命的雏妓,偶然被她救下,如今可以独当一面,与各路人等会见,毫不怯场,自然长出一副泼辣刚强的性子,姜萤萤甚是欣慰。
当时她不要殷恪同行,和云雀聊了两个时辰,便有人来催,说殷大人请夫人回客栈。云雀以袖捂脸,似从前般羞怯一笑,拉过她的手进入内室,指着一个宝箱,“夫人和殷大人的新婚之喜,我未能当面庆贺,甚是遗憾,特意备了这些礼物,许多千金难寻的,当作赔罪。”
姜萤萤不疑有他,自诩是云雀的救命恩人,多重的礼都受得,当即叫人搬上马车,运回客栈。孰料夜里在殷恪面前打开,竟是各种各样的“玩具”,角先生、银托子、相思套……即便她见多识广,也不禁面红耳热。
殷恪在她合上箱子的前一瞬出手阻止,大咧咧蹲下,和她一起研究各种器物的用处,夜里研究就算了,姜萤萤没想到,他竟然把这玩意儿随意带在身上,难道他方才和朱宣见面清谈时,便在心中琢磨,要对她如何如何。
姜萤萤想咬他的手背出气,终归只在他的手腕上留下一连串轻吻。
“现在可开心了?”殷恪问。
“不开心,除非,你今天陪我去观潮。”姜萤萤面带挑衅。她知道殷恪今日的日程排满了,进入景州,大大小小的官员都争先和他见面。他从前在南方治了三年水患,那些官员,无论是否和他有过交集,如今都想攀上他,给他穿过小鞋的更不必说,听说他来了,早已诚惶诚恐,有几个在客栈外面跪了两天。
殷恪仔细思索过后,颇觉为难:“三日后,行不行?”
“不行,今日十五,是今年最后一个观潮的佳时,我就要你陪我去。”
殷恪数年前负责修葺的大坝,在他回京后,陛下命人多次维护加建,如今已经成了一道风景,尤其是连接金陵城的一段,河水涨退,甚是壮观。新任知府修建了观景平台,每年众多百姓从旁的州郡来到此处赏景,姜萤萤是一定要去的。
“萤萤,你听我说,今日见了朱家的家主,若不见陆家的人,不妥,观潮明日也可……”
姜萤萤摆出一副不合作的态度:“那我不管,你自己想好了,若是不和我同去,我便生气。要气很久,轻易哄不好的。”
殷恪道:“你若生气,那我也生气,也是哄不好的。”
“我才不哄你。”姜萤萤偏过头,为表示生气,重重“哼”了声。
“你昨晚上欢好时,对我说过什么,要不要我再说一遍给你听,”殷恪半眯起眼睛,显得特别老奸巨猾,他双唇开合,“萤萤喜欢哥哥,只喜欢哥哥,萤萤会永远听哥哥的话……”平静如一潭死水的声音,更加重了姜萤萤的羞赧。
“我要下车!”
姜萤萤要从殷恪腿上下来,他也不拦她,放开手,她把自己拧摔了一跤,马车还在走动,她狠狠拍向马车壁,“让我下车,听见没有!”
直到殷恪说停车,马车才如她所愿,停下。
姜萤萤下车,不要车夫搀扶,双腿酸软,差点又平地摔一跤,殷恪就冷眼看着,也不知道来扶她一下。她真的有点委屈,别的夫妻关上门怎样相处她不知道,总归不用像她这样,绞尽脑汁,时时刻刻想着怎么去哄夫君。
还说她任性呢,殷恪才是真正的小公主吧。
她走了几步,强忍着没往后看那辆马车,周围是陌生的景象,她很快就有点后悔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身无分文,槐叶也不在身边,她要怎么回客栈啊。
该死的殷恪,每次吵架都要她服软,就不能稍稍弯下他那高贵的头颅么,就算她什么都不计较,她到底也是女子呀。
掉了两滴眼泪,有人从后面攥住她的手,将她扯进怀里。熟悉的气息让她瞬间安心,眼泪也似断了线的珠子,彻底忍不住。
殷恪就那样安静地抱着她,给她擦眼泪,擤鼻涕,她瞪着眼睛,含着两泡可怜的眼泪,“你来干嘛,不是你的公事最重要吗?比我重要多了。”
“不就是想让你哄我几句吗?至于这样,谁能有你重要啊?小祖宗,走吧,再磨蹭下去天黑了,去了也白去。”
姜萤萤转哭为笑,自己擦干了眼泪:“那快走吧。”
他们并未动用特殊的排场,挤在人群中观潮,看大潮起落,确实能叫人心胸开阔,等到天黑,一轮圆月挂在江面上,更有种冠绝古今荡气回肠的史诗感。
百姓们无不赞叹,曾经南方汹涌的江水,是食人的猛兽,自殷恪来后,修建堤坝,通渠治水,才使这江水变成一道风景。
殷恪听到旁人说起他的名字充满钦佩之意,却是面不改色,仿佛被议论的人不是他,只专心护着姜萤萤,让她丝毫不被旁人挤到。
“哥哥你听到了吗?南方的百姓们,都感激你。”
“嗯。”
姜萤萤说出自己酝酿许久的话,“这条堤坝会和江上的明月一道亘古永存,万年之后,仍然向后人彪炳你的功绩,见证你,济世救民的初心。”
百姓们会怀念孤身治水的殷恪,而非权倾朝野的殷大人。姜萤萤,比谁都爱那个青衣粗布,满腔热血的少年殷恪,那时的他力量微弱,却独自一人,对抗着南方的众多世家,宛若漫漫长夜一盏幽而清亮的灯火。
如今他位高权重,修得一副圆滑世故的性子,与曾经最看不惯的朱宣等人,也能对坐洽谈,宾主尽欢,她既知道这是必然的变化,要治世必先入世,但她私心里希望,殷恪哥哥,保存光芒,不要被黑暗吞噬,成为面目全非的,殷大人。
只是听到身后的声音,便立刻站好,转身的同时整理好鬓发裙子。
“夫君,朱公子,你们聊完了?”
殷恪与朱宣在厢房里对谈了一个时辰,说朝廷和南方近日动向,姜萤萤很无聊,自个儿跑出来玩。殷恪略抬手,她便小跑到他身边,乖巧微笑,眼睛弯成月牙,“夫君累不累呀?”
朱宣讶异道:“姜夫人成婚后,比从前温婉许多。”
他可没忘记,从前的姜萤萤,是怎样一个混世魔王,扮作妓女,独自一人进入朱府,狠狠威胁了他一把,只为了给殷恪讨个公道。那个盛气凌人的少女,和眼前笑意羞怯的夫人竟是同一个人,他一时难以相信。
感叹良多,只能拱手说一句,“殷大人真是,养妻有道,草民敬佩不已。”
殷恪道:“萤萤一向乖巧,朱公子和世人对她多有误解,萤萤,你说是不是?”
姜萤萤点头:“有夫君在,一切都听夫君的。”
朱宣打了个激灵,这两口子的坏心肠他都领教过,不知葫芦里卖什么药,干笑几声:“不叨扰大人和夫人,草民先告退了。”
登上马车,姜萤萤只去看窗外风景,平淡的侧脸呈现十分迷人的冷艳,殷恪捏她的下巴过来接吻,“怎么了?不开心?”
“没有啊。”
她成了殷恪的挂件,话少了许多,温柔乖巧,自从司马劭那事过后,便一直这样。殷恪希望如此,前提是她不能偶尔展露出郁郁寡欢的神色。
姜萤萤很少反思自己,但劭儿这事,让她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是不是不够检点,是不是如同外人所说,浪荡轻浮,是不是她的错,让他变成这样。
外祖父说过,她是幸运的,生在姜家,嫁给殷恪,她从不需要低头,自然也不需要反思和改变,但这同时让她失去很多机会,戒去骄躁自满,成为一个更圆满的人。
那日她和殷恪离开昇州,劭儿哭肿了双眼,跪在她面前恳求原谅,她却感到内疚,“是姐姐对不起你,竟然半分不知,你对我有超越亲情的心思……往后你跟着姐夫好好学习为人处世,不要再与我单独见面了,我希望你成为君子。”
想到此处,她心中叹息,温驯地开启双唇,方便殷恪攻城掠池,垂着眼睫,眼神是木的。有点理解殷恪了,有时候不想说话,是修复情绪的一种方式,在夫君面前,总不必装腔作势。
“唔!”
殷恪竟然解了她的腰带,将她抱到腿上,姜萤萤还未回神,又被重重吻住,她抬起眼睛,身体绷紧。许久之后,殷恪从裙子底下取出一物,一个湿漉漉的缅铃。
她的脸颊连着耳根皆粉红,靠在他肩上平复呼吸,他似乎预谋已久,熟练地将垫在他腿上的手帕抽出,和缅铃一道扔到马车角落。
姜萤萤扣住他的手,拉到嘴边,逐一吻过每根手指,再和他十指相扣。
“你真坏。”
“是夫人教得好。”
他用一只手在她背后顺毛,姜萤萤闭上眼睛,舒服得浑身的毛孔都舒张开来。她不该低估殷恪对于新事物的接受程度。
一来到景州,她先去见了云雀,她至今还住在她买下的金陵城的宅子里,为她经营南方的鲛纱生意。昔日的景州第一美人,被画舫捏着性命的雏妓,偶然被她救下,如今可以独当一面,与各路人等会见,毫不怯场,自然长出一副泼辣刚强的性子,姜萤萤甚是欣慰。
当时她不要殷恪同行,和云雀聊了两个时辰,便有人来催,说殷大人请夫人回客栈。云雀以袖捂脸,似从前般羞怯一笑,拉过她的手进入内室,指着一个宝箱,“夫人和殷大人的新婚之喜,我未能当面庆贺,甚是遗憾,特意备了这些礼物,许多千金难寻的,当作赔罪。”
姜萤萤不疑有他,自诩是云雀的救命恩人,多重的礼都受得,当即叫人搬上马车,运回客栈。孰料夜里在殷恪面前打开,竟是各种各样的“玩具”,角先生、银托子、相思套……即便她见多识广,也不禁面红耳热。
殷恪在她合上箱子的前一瞬出手阻止,大咧咧蹲下,和她一起研究各种器物的用处,夜里研究就算了,姜萤萤没想到,他竟然把这玩意儿随意带在身上,难道他方才和朱宣见面清谈时,便在心中琢磨,要对她如何如何。
姜萤萤想咬他的手背出气,终归只在他的手腕上留下一连串轻吻。
“现在可开心了?”殷恪问。
“不开心,除非,你今天陪我去观潮。”姜萤萤面带挑衅。她知道殷恪今日的日程排满了,进入景州,大大小小的官员都争先和他见面。他从前在南方治了三年水患,那些官员,无论是否和他有过交集,如今都想攀上他,给他穿过小鞋的更不必说,听说他来了,早已诚惶诚恐,有几个在客栈外面跪了两天。
殷恪仔细思索过后,颇觉为难:“三日后,行不行?”
“不行,今日十五,是今年最后一个观潮的佳时,我就要你陪我去。”
殷恪数年前负责修葺的大坝,在他回京后,陛下命人多次维护加建,如今已经成了一道风景,尤其是连接金陵城的一段,河水涨退,甚是壮观。新任知府修建了观景平台,每年众多百姓从旁的州郡来到此处赏景,姜萤萤是一定要去的。
“萤萤,你听我说,今日见了朱家的家主,若不见陆家的人,不妥,观潮明日也可……”
姜萤萤摆出一副不合作的态度:“那我不管,你自己想好了,若是不和我同去,我便生气。要气很久,轻易哄不好的。”
殷恪道:“你若生气,那我也生气,也是哄不好的。”
“我才不哄你。”姜萤萤偏过头,为表示生气,重重“哼”了声。
“你昨晚上欢好时,对我说过什么,要不要我再说一遍给你听,”殷恪半眯起眼睛,显得特别老奸巨猾,他双唇开合,“萤萤喜欢哥哥,只喜欢哥哥,萤萤会永远听哥哥的话……”平静如一潭死水的声音,更加重了姜萤萤的羞赧。
“我要下车!”
姜萤萤要从殷恪腿上下来,他也不拦她,放开手,她把自己拧摔了一跤,马车还在走动,她狠狠拍向马车壁,“让我下车,听见没有!”
直到殷恪说停车,马车才如她所愿,停下。
姜萤萤下车,不要车夫搀扶,双腿酸软,差点又平地摔一跤,殷恪就冷眼看着,也不知道来扶她一下。她真的有点委屈,别的夫妻关上门怎样相处她不知道,总归不用像她这样,绞尽脑汁,时时刻刻想着怎么去哄夫君。
还说她任性呢,殷恪才是真正的小公主吧。
她走了几步,强忍着没往后看那辆马车,周围是陌生的景象,她很快就有点后悔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身无分文,槐叶也不在身边,她要怎么回客栈啊。
该死的殷恪,每次吵架都要她服软,就不能稍稍弯下他那高贵的头颅么,就算她什么都不计较,她到底也是女子呀。
掉了两滴眼泪,有人从后面攥住她的手,将她扯进怀里。熟悉的气息让她瞬间安心,眼泪也似断了线的珠子,彻底忍不住。
殷恪就那样安静地抱着她,给她擦眼泪,擤鼻涕,她瞪着眼睛,含着两泡可怜的眼泪,“你来干嘛,不是你的公事最重要吗?比我重要多了。”
“不就是想让你哄我几句吗?至于这样,谁能有你重要啊?小祖宗,走吧,再磨蹭下去天黑了,去了也白去。”
姜萤萤转哭为笑,自己擦干了眼泪:“那快走吧。”
他们并未动用特殊的排场,挤在人群中观潮,看大潮起落,确实能叫人心胸开阔,等到天黑,一轮圆月挂在江面上,更有种冠绝古今荡气回肠的史诗感。
百姓们无不赞叹,曾经南方汹涌的江水,是食人的猛兽,自殷恪来后,修建堤坝,通渠治水,才使这江水变成一道风景。
殷恪听到旁人说起他的名字充满钦佩之意,却是面不改色,仿佛被议论的人不是他,只专心护着姜萤萤,让她丝毫不被旁人挤到。
“哥哥你听到了吗?南方的百姓们,都感激你。”
“嗯。”
姜萤萤说出自己酝酿许久的话,“这条堤坝会和江上的明月一道亘古永存,万年之后,仍然向后人彪炳你的功绩,见证你,济世救民的初心。”
百姓们会怀念孤身治水的殷恪,而非权倾朝野的殷大人。姜萤萤,比谁都爱那个青衣粗布,满腔热血的少年殷恪,那时的他力量微弱,却独自一人,对抗着南方的众多世家,宛若漫漫长夜一盏幽而清亮的灯火。
如今他位高权重,修得一副圆滑世故的性子,与曾经最看不惯的朱宣等人,也能对坐洽谈,宾主尽欢,她既知道这是必然的变化,要治世必先入世,但她私心里希望,殷恪哥哥,保存光芒,不要被黑暗吞噬,成为面目全非的,殷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