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封王
却说大将军周琦引兵还襄阳,帐下文武私下串联,曰:“先帝二子,一为袁术戕害,一为袁绍幽禁。今袁绍称帝于邺城,妄称天子,汉室国运已绝。”
“大将军征战四方,保境安民,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战功赫赫,神武盖世,今据南方三州之地,岂能位居于袁绍逆贼之下?”
“吾等何不联名上书,共举大将军为帝?”
众官闻言,尽皆言善。
周琦麾下,真正忠于汉室的没有多少。
更何况,如今天下局势已经明朗,南北对峙之局势形成,最强者莫过于袁绍与周琦。
袁绍既已称帝,那么篡汉者乃袁绍,汉室几乎已经宣告灭亡,哪怕周琦现在跟风称帝,也不至于落下骂名。
相反,若周琦继续以大将军自称,就连汉室朝廷都已经不存在,这个官位又有何用?
现如今,共举周琦为帝,不仅有利于统治,对于这些追随周琦的官员而言,也是一场天大的造化。
从龙之功,谁不想拥有?
因此,周琦帐下基本没有任何人反对,哪怕有些人心中迟疑,却也不敢表露出来,纷纷要求共同上书,举大将军为帝。
然而,称帝并非小事,众人却也不敢造次,当即来禀告军师徐庶。
徐庶眉头微皱,不太赞成大将军此时称帝,却也不敢多说什么,当即推脱道:“兹事体大,且容我与元皓、文和、文礼公商议一下,再作定夺。”
徐庶当即找到贾诩,执礼甚恭,道:“今袁绍逆贼称帝,汉室已亡,正是诸侯并起,英雄观望之际。荆州文武皆有拥主公为帝之心,先生以为如何?”
贾诩却是不动声色的说道:“所谓民意即天意,既然众臣皆欲举主公为帝,军师只管劝说主公便是。”
徐庶闻言,不由暗骂贾诩是只老狐狸,却也没有继续与之掰扯,而是说道:“我再去问问元皓与文礼公,若众臣皆有此意,彼时还望先生与我等一同,力劝主公称帝。”
将徐庶送走以后,书童却是疑惑的说道:“先生此前不是还说,主公太早称帝并不合适吗,为何面对军师的询问,却又改口?”
贾诩看着自己的书童,说道:“此言只能在府中说说即可,不许传到外面,汝可知晓?”
书童急忙应诺。
贾诩这只千年老狐狸,在不了解周琦的心意之前,绝对不会贸然出言反对。
相反,随大流与众臣一起行事,至少能保无虞。
辞别贾诩以后,徐庶又找到田丰,以此前与贾诩之言告之。
田丰闻言,却是眉头微皱。
他思量半晌,继而摇头道:“我以为,此时称帝略有不妥。”
徐庶闻言,不由精神大振,问道:“先生何出此言?”
田丰道:“主公受先帝厚恩,委以托孤重任,素以汉室忠臣自居。此时称帝,必然会遭人诟病,此其一也。”
“袁本初虽已称帝,却时日尚短,汉室哪怕名存实亡,仍有许多人心向汉室。主公若称帝,会让这些人大失所望,此其二也。”
“主公虽占据三州,比之袁绍仍有不足,只能结盟于刘玄德与曹孟德,才能与之抗衡。主公若称帝,联盟必然难以维系,此其三也。”
徐庶听到这里,也不由长长舒了口气,而后对着田丰拜道:“先生目光如炬,庶敬服!”
田丰回礼,而后说道:“为今之计,当先取汉中,夺取益州全境,方为上策。”
徐庶辞别了田丰,又去拜见边让。
边让作为大将军老师,不仅是德高望重的名士,还是名义上的荆州刺史,哪怕没有什么实权,影响力却不容小觑。
因此,边让的态度至关重要。
徐庶以学生之礼拜见边让,边让坦然受之。
这倒也并非徐庶刻意攀关系,只因徐庶曾在庐江书院求学,哪怕最后被扫地出门,终究还是出自庐江书院。
更何况,当周瑜将真相公之于众以后,徐庶在庐江名声大噪,庐江书院的夫子们亲自登门道歉,打算重新邀请徐庶前去书院读书。
只不过,彼时周瑜已经打算组建庐江上甲,正是用人之际,直接征辟了才华横溢的徐庶。
有了官职在身以后,徐庶自然不可能继续回到书院求学,双方也算是冰释前嫌了,书院仍旧认可徐庶学子的身份。
庐江书院的院长虽是陈温,创建者却也有边让。
因此,徐庶以学生之礼拜见边让,倒也算是名副其实。
听完了徐庶说的话以后,边让沉默许久,不由深深叹息。
说实话,若周琦称帝,边让就为帝师,这个名头可是不小的荣誉,哪怕对于边让这种名士而言,却也颇有吸引力。
只不过,他不仅饱读圣贤书之书,而且又不像许多后生那般,对于汉室没有多少感情。
边让年纪不小,在大汉的统治下生活了许多年,对于这个王朝多少有些眷恋。
沉默许久,边让终究还是叹道:“王朝更替,乃是天道循环,若果真有必要,我也不反对子异称帝。”
“然我此前毕竟为汉臣,若子异称帝,还请恕我告老还乡。”
边让这么做,既不想以老师的身份阻碍自己的学生更进一步,又不愿背上不忠的名声,选择告老还乡,倒也并非威胁周琦。
徐庶知其意,当即肃然起敬,起身拜道:“先生高义!”
大将军府,周琦看着自巴郡传来的消息,脸上露出了感兴趣的神情。
就在此时,徐庶却是走了进来,道:“拜见主公!”
周琦看到徐庶到来,当即笑道:“元直此来何意?”
徐庶正色道:“今袁逆篡位,汉室已亡,主公占据南方之地,岂可屈居逆贼之下?众臣皆欲请主公登基称帝也!”
周琦闻言,却是似笑非笑的看着徐庶,问道:“元直对于此事,有何看法?”
众臣互相串联,打算让自己称帝,又如何瞒得过周琦?
甚至于,他还知晓徐庶已经先后拜访过贾诩、田丰以及边让,倒也想知道几人的看法。
徐庶小心翼翼观察着周琦的神情,而后试探性的说道:“臣以为,主公称帝无可厚非,却也不必急于一时。”
周琦脸上露出了笑容,问道:“元直有话但说无妨。”
徐庶看到周琦表情,这才舒了口气,而后以田丰之言告知周琦,又补充说道:“就连文礼公对于汉室都尚有感情,况乎天下人?”
“主公不妨先封王爵,再隐忍数年,待人心离汉,再称帝不迟。”
按照徐庶的想法,袁绍既然已经称帝,那么汉室就不存在了,人们会逐渐接受既有事实,等到彻底不再想着兴复汉室,也就是周琦称帝的最佳时机。
周琦闻言,不由叹道:“元直所言,正合吾意,称帝之事,就不再提了吧。”
徐庶见周琦只说不要再提称帝之事,对于自己此前建议封王之事,却是只字不提,当即心中了然。
徐庶退下以后,急忙召来荆州文武,联袂来见大将军。
周琦故作疑惑的问道:“今日可是有什么大事发生,尔等为何一同前来?”
徐庶上前拜道:“袁绍篡汉专权,百姓无主。主公威名著于天下,今已抚有两川以及荆、扬之地,可以应天顺人,即皇帝位,名正言顺,以讨国贼。”() ()
“事不宜迟,还请主公挑选良辰吉日,登基为帝!”
“还请主公挑选良辰吉日,登基为帝!”
徐庶身后众臣,也都齐声说道。
周琦脸色大变,说道:“军师之言差矣。”
“周琦虽据三州之地,仍为臣子,若行此事,是反汉矣。”
徐庶道:“反汉者乃袁绍,而非主公也。今天下无主,若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以主公之神武,如何不能登临此位?”
贾诩亦是说道:“方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各霸一方,四海才德之士舍死亡生而事其上者,皆欲攀龙附凤,建立功名也。今主公避嫌守义,恐失众人之望。愿主公熟思之。”
周琦摇头道:“孤受先帝厚恩,临终托以重任,要孤僭居尊位,必不也!”
诸将齐言道:“主公若只推却,众心散矣。”
徐庶却是趁机说道:“主公平生以义为本,未肯便称尊号。今有扬州、荆襄、两川之地,可暂为楚王。”
徐庶这番话,却是出乎了众人预料,可事已至此,既然大将军不愿称帝,那么先封王倒也不算什么。
诸将当即再次齐声说道:“主公既不愿称帝,可先封王!”
周琦仍然拒绝,道:“汝等虽欲尊吾为王,然高祖曾有白马之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今既无天子明诏,又违高祖之誓,是僭也。”
徐庶道:“今宜从权,不可拘执常理。”
随后,徐庶对着许褚、典韦使了个眼色。
许褚当即大叫道:“诸将跟随主公南征北战,浴血厮杀,所为者不过欲攀龙附凤,建立功名也。主公既不愿称帝,又不肯封王,吾等岂不心寒?”
典韦亦是喝道:“主公不进王爵,吾等何以晋升,若如此扭捏,不若各自散去!”
诸将见许褚、典韦此等大将军心腹,都敢说出这般妄语,当即心中领会,皆嚷道:“主公今日称王也得称,不称王也得称!”
面对诸将逼迫,周琦面露苦色,道:“尔等如此逼迫,岂非陷孤于不义?”
黄忠朗声道:“此乃吾等逼迫,谁敢说主公不义?”
甘宁亦是喝道:“敢有妄言者,某自斩之!”
周琦再三推辞不过,只得依允。
公元年,秋七月,徐庶命人筑坛于沔阳,方圆九里,分布五方,各设旌旗仪仗。
群臣皆依次序排列。
王粲写表文,上告天地:
天子年少继位,却宗庙乏祀,社稷无位;今诸侯并起,群凶觊觎,分裂华夏。
天幸诞育大将军,心怀天下,匡扶社稷。破彭脱于汝南,败黄巾于汝南,诛王国于陈仓,败韩遂于陇县。
刘表割据荆州,刘焉父子肆虐益州,皆怀不轨之心,以致民怨沸腾,幸得大将军英明神武,领兵伐之,才使南方之民得以安居乐业。
又有雍作乱,南中叛乱,蛮人不服王化,大将军六月渡泸,深入不毛,使群逆授首,南蛮战栗,惶恐而降。
今南方三州,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此皆大将军之功也。
昔者董卓初兴国难,后李、郭汜占据西都,挟持幼帝,压迫公卿,百姓哀嚎,尸骨盈于荒野,社稷毁于此,百姓尽南逃。
袁术僭逆,行弑帝之举;袁绍篡汉,立伪朝于邺,使高祖之命将坠于地也。
大将军有安民定天下之功,重之以明德,名声扬海内,宣美风俗,旁施勤教,恤慎刑狱,吏无苛政,民无怨言。忠于汉室,表继绝世,旧德前功,罔不咸秩。
今欲进封楚王,北征袁逆,讨伐不臣,匡扶社稷,兴复汉室,特以此表祭告天地!
……
王粲洋洋洒洒上千字的表文,细数周琦之功。
随后,边让、田丰请周琦登坛,进冠冕、玺绶讫,面南而坐,受文武官员拜贺周琦为楚王,定都襄阳,又命人召回长子周继回返,立为王世子,赐诸葛亮表字孔明。
封边让为太傅,田丰为尚书令;贾诩为执金吾;徐庶为军师,总理军国重事。
封典韦为中领军,号领军将军,统领禁卫军,乃三品将军之首;项弘为安南将军、许褚为安西将军,徐晃为安北将军,周承为安东将军;张辽为在平东将军,甘宁为平西将军,黄忠为平北将军,高顺为平南将军;严颜,周泰,陈文、蔡瑁、文聘、高定、史涣,皆为杂号将军。
田丰、贾诩、徐庶、边让、典韦、项弘、许褚、徐晃、周承、张辽、甘宁、黄忠、高顺,皆授列侯爵位。
严颜、周泰、陈文、蔡瑁、文聘、高定、史涣,皆授关内侯爵位。
其余文武,各拟功勋封官定爵。
由此也能看出,周琦此人颇为念旧,武将官职排名靠前者,先不论功勋,皆为最早跟随左右的心腹。
周琦这么做,哪怕是后来立下赫赫战功的张辽、黄忠、甘宁等人,亦是无话可说。
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事实证明,项弘等人的选择也没有错。
项弘、典韦、许褚、周承、徐晃、高顺这些最早跟随周琦的将领,与周琦一起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自然是位列武将最前面。
虽说项弘、周承、高顺战功都不显赫,却是周琦最新人的元从派,特别是高顺,这么多年在背后默默练兵,周琦都放在心上。
对于这些人,周琦自然不会亏待。
下面的四平将军,几乎都是实打实有真本事的将领,除了高顺以外都是战功赫赫。
周琦既为楚王,遂拟表文,布告天下,文曰:
琦以浅薄之才,荷上将之任,总督三军,奉辞于外,不能扫除寇难,靖匡王室,以致陛下遭劫,袁逆称帝。今六合之内,否而未泰,惟忧反侧,如疾首。
曩者董卓伪为乱阶,自是之后,群凶纵横,残剥海内。幸赖天命在汉,或忠义奋讨,或上天降罚,暴逆并殪,以渐冰消。
惟独袁绍久未枭除,侵擅国权,恣心极乱,妄立伪朝。
琦昔受先帝托孤重任,纵力不及袁逆,亦当殚精竭力,保境安民,匡扶社稷。
群僚以为:在昔《虞书》,敦叙九族,庶明励翼,帝王相传,此道不废。周监二代,并建诸姬,实赖晋、郑,夹辅之力。高祖龙兴,尊王子弟,大启九国,卒斩诸吕,以安大宗。今袁绍恶直丑正,实繁有徒,包藏祸心,篡国称帝。
既汉室微弱,帝族无位,斟酌古式,方假权宜,进封楚王。
孤尝三省:受国厚恩,荷在一方,陈力未效,所获已过,不宜复忝高位,以重罪谤。群僚见逼,迫孤以义。孤退惟贼寇不枭,国难未已,宗庙倾危,社稷将坠,诚孤忧心碎首之日。若应权通变,以宁静圣朝,虽赴水火,所不得辞。辄顺众议,拜受印玺,以崇国威。
仰惟爵号,位高宠厚,俯思报效,忧深责重。惊怖惕息,如临于谷,敢不尽力输诚,奖励六师,率齐群义,应天顺时,以宁社稷。
谨以表告天下。
却说大将军称王以后,犒赏三军,奖率文武,大赦天下,荆、扬、益三州之民,尽皆欢腾,治下文武,无不称颂,以致军民皆气势大振,自后皆以楚人自称。
却说大将军周琦引兵还襄阳,帐下文武私下串联,曰:“先帝二子,一为袁术戕害,一为袁绍幽禁。今袁绍称帝于邺城,妄称天子,汉室国运已绝。”
“大将军征战四方,保境安民,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战功赫赫,神武盖世,今据南方三州之地,岂能位居于袁绍逆贼之下?”
“吾等何不联名上书,共举大将军为帝?”
众官闻言,尽皆言善。
周琦麾下,真正忠于汉室的没有多少。
更何况,如今天下局势已经明朗,南北对峙之局势形成,最强者莫过于袁绍与周琦。
袁绍既已称帝,那么篡汉者乃袁绍,汉室几乎已经宣告灭亡,哪怕周琦现在跟风称帝,也不至于落下骂名。
相反,若周琦继续以大将军自称,就连汉室朝廷都已经不存在,这个官位又有何用?
现如今,共举周琦为帝,不仅有利于统治,对于这些追随周琦的官员而言,也是一场天大的造化。
从龙之功,谁不想拥有?
因此,周琦帐下基本没有任何人反对,哪怕有些人心中迟疑,却也不敢表露出来,纷纷要求共同上书,举大将军为帝。
然而,称帝并非小事,众人却也不敢造次,当即来禀告军师徐庶。
徐庶眉头微皱,不太赞成大将军此时称帝,却也不敢多说什么,当即推脱道:“兹事体大,且容我与元皓、文和、文礼公商议一下,再作定夺。”
徐庶当即找到贾诩,执礼甚恭,道:“今袁绍逆贼称帝,汉室已亡,正是诸侯并起,英雄观望之际。荆州文武皆有拥主公为帝之心,先生以为如何?”
贾诩却是不动声色的说道:“所谓民意即天意,既然众臣皆欲举主公为帝,军师只管劝说主公便是。”
徐庶闻言,不由暗骂贾诩是只老狐狸,却也没有继续与之掰扯,而是说道:“我再去问问元皓与文礼公,若众臣皆有此意,彼时还望先生与我等一同,力劝主公称帝。”
将徐庶送走以后,书童却是疑惑的说道:“先生此前不是还说,主公太早称帝并不合适吗,为何面对军师的询问,却又改口?”
贾诩看着自己的书童,说道:“此言只能在府中说说即可,不许传到外面,汝可知晓?”
书童急忙应诺。
贾诩这只千年老狐狸,在不了解周琦的心意之前,绝对不会贸然出言反对。
相反,随大流与众臣一起行事,至少能保无虞。
辞别贾诩以后,徐庶又找到田丰,以此前与贾诩之言告之。
田丰闻言,却是眉头微皱。
他思量半晌,继而摇头道:“我以为,此时称帝略有不妥。”
徐庶闻言,不由精神大振,问道:“先生何出此言?”
田丰道:“主公受先帝厚恩,委以托孤重任,素以汉室忠臣自居。此时称帝,必然会遭人诟病,此其一也。”
“袁本初虽已称帝,却时日尚短,汉室哪怕名存实亡,仍有许多人心向汉室。主公若称帝,会让这些人大失所望,此其二也。”
“主公虽占据三州,比之袁绍仍有不足,只能结盟于刘玄德与曹孟德,才能与之抗衡。主公若称帝,联盟必然难以维系,此其三也。”
徐庶听到这里,也不由长长舒了口气,而后对着田丰拜道:“先生目光如炬,庶敬服!”
田丰回礼,而后说道:“为今之计,当先取汉中,夺取益州全境,方为上策。”
徐庶辞别了田丰,又去拜见边让。
边让作为大将军老师,不仅是德高望重的名士,还是名义上的荆州刺史,哪怕没有什么实权,影响力却不容小觑。
因此,边让的态度至关重要。
徐庶以学生之礼拜见边让,边让坦然受之。
这倒也并非徐庶刻意攀关系,只因徐庶曾在庐江书院求学,哪怕最后被扫地出门,终究还是出自庐江书院。
更何况,当周瑜将真相公之于众以后,徐庶在庐江名声大噪,庐江书院的夫子们亲自登门道歉,打算重新邀请徐庶前去书院读书。
只不过,彼时周瑜已经打算组建庐江上甲,正是用人之际,直接征辟了才华横溢的徐庶。
有了官职在身以后,徐庶自然不可能继续回到书院求学,双方也算是冰释前嫌了,书院仍旧认可徐庶学子的身份。
庐江书院的院长虽是陈温,创建者却也有边让。
因此,徐庶以学生之礼拜见边让,倒也算是名副其实。
听完了徐庶说的话以后,边让沉默许久,不由深深叹息。
说实话,若周琦称帝,边让就为帝师,这个名头可是不小的荣誉,哪怕对于边让这种名士而言,却也颇有吸引力。
只不过,他不仅饱读圣贤书之书,而且又不像许多后生那般,对于汉室没有多少感情。
边让年纪不小,在大汉的统治下生活了许多年,对于这个王朝多少有些眷恋。
沉默许久,边让终究还是叹道:“王朝更替,乃是天道循环,若果真有必要,我也不反对子异称帝。”
“然我此前毕竟为汉臣,若子异称帝,还请恕我告老还乡。”
边让这么做,既不想以老师的身份阻碍自己的学生更进一步,又不愿背上不忠的名声,选择告老还乡,倒也并非威胁周琦。
徐庶知其意,当即肃然起敬,起身拜道:“先生高义!”
大将军府,周琦看着自巴郡传来的消息,脸上露出了感兴趣的神情。
就在此时,徐庶却是走了进来,道:“拜见主公!”
周琦看到徐庶到来,当即笑道:“元直此来何意?”
徐庶正色道:“今袁逆篡位,汉室已亡,主公占据南方之地,岂可屈居逆贼之下?众臣皆欲请主公登基称帝也!”
周琦闻言,却是似笑非笑的看着徐庶,问道:“元直对于此事,有何看法?”
众臣互相串联,打算让自己称帝,又如何瞒得过周琦?
甚至于,他还知晓徐庶已经先后拜访过贾诩、田丰以及边让,倒也想知道几人的看法。
徐庶小心翼翼观察着周琦的神情,而后试探性的说道:“臣以为,主公称帝无可厚非,却也不必急于一时。”
周琦脸上露出了笑容,问道:“元直有话但说无妨。”
徐庶看到周琦表情,这才舒了口气,而后以田丰之言告知周琦,又补充说道:“就连文礼公对于汉室都尚有感情,况乎天下人?”
“主公不妨先封王爵,再隐忍数年,待人心离汉,再称帝不迟。”
按照徐庶的想法,袁绍既然已经称帝,那么汉室就不存在了,人们会逐渐接受既有事实,等到彻底不再想着兴复汉室,也就是周琦称帝的最佳时机。
周琦闻言,不由叹道:“元直所言,正合吾意,称帝之事,就不再提了吧。”
徐庶见周琦只说不要再提称帝之事,对于自己此前建议封王之事,却是只字不提,当即心中了然。
徐庶退下以后,急忙召来荆州文武,联袂来见大将军。
周琦故作疑惑的问道:“今日可是有什么大事发生,尔等为何一同前来?”
徐庶上前拜道:“袁绍篡汉专权,百姓无主。主公威名著于天下,今已抚有两川以及荆、扬之地,可以应天顺人,即皇帝位,名正言顺,以讨国贼。”() ()
“事不宜迟,还请主公挑选良辰吉日,登基为帝!”
“还请主公挑选良辰吉日,登基为帝!”
徐庶身后众臣,也都齐声说道。
周琦脸色大变,说道:“军师之言差矣。”
“周琦虽据三州之地,仍为臣子,若行此事,是反汉矣。”
徐庶道:“反汉者乃袁绍,而非主公也。今天下无主,若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以主公之神武,如何不能登临此位?”
贾诩亦是说道:“方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各霸一方,四海才德之士舍死亡生而事其上者,皆欲攀龙附凤,建立功名也。今主公避嫌守义,恐失众人之望。愿主公熟思之。”
周琦摇头道:“孤受先帝厚恩,临终托以重任,要孤僭居尊位,必不也!”
诸将齐言道:“主公若只推却,众心散矣。”
徐庶却是趁机说道:“主公平生以义为本,未肯便称尊号。今有扬州、荆襄、两川之地,可暂为楚王。”
徐庶这番话,却是出乎了众人预料,可事已至此,既然大将军不愿称帝,那么先封王倒也不算什么。
诸将当即再次齐声说道:“主公既不愿称帝,可先封王!”
周琦仍然拒绝,道:“汝等虽欲尊吾为王,然高祖曾有白马之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今既无天子明诏,又违高祖之誓,是僭也。”
徐庶道:“今宜从权,不可拘执常理。”
随后,徐庶对着许褚、典韦使了个眼色。
许褚当即大叫道:“诸将跟随主公南征北战,浴血厮杀,所为者不过欲攀龙附凤,建立功名也。主公既不愿称帝,又不肯封王,吾等岂不心寒?”
典韦亦是喝道:“主公不进王爵,吾等何以晋升,若如此扭捏,不若各自散去!”
诸将见许褚、典韦此等大将军心腹,都敢说出这般妄语,当即心中领会,皆嚷道:“主公今日称王也得称,不称王也得称!”
面对诸将逼迫,周琦面露苦色,道:“尔等如此逼迫,岂非陷孤于不义?”
黄忠朗声道:“此乃吾等逼迫,谁敢说主公不义?”
甘宁亦是喝道:“敢有妄言者,某自斩之!”
周琦再三推辞不过,只得依允。
公元年,秋七月,徐庶命人筑坛于沔阳,方圆九里,分布五方,各设旌旗仪仗。
群臣皆依次序排列。
王粲写表文,上告天地:
天子年少继位,却宗庙乏祀,社稷无位;今诸侯并起,群凶觊觎,分裂华夏。
天幸诞育大将军,心怀天下,匡扶社稷。破彭脱于汝南,败黄巾于汝南,诛王国于陈仓,败韩遂于陇县。
刘表割据荆州,刘焉父子肆虐益州,皆怀不轨之心,以致民怨沸腾,幸得大将军英明神武,领兵伐之,才使南方之民得以安居乐业。
又有雍作乱,南中叛乱,蛮人不服王化,大将军六月渡泸,深入不毛,使群逆授首,南蛮战栗,惶恐而降。
今南方三州,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此皆大将军之功也。
昔者董卓初兴国难,后李、郭汜占据西都,挟持幼帝,压迫公卿,百姓哀嚎,尸骨盈于荒野,社稷毁于此,百姓尽南逃。
袁术僭逆,行弑帝之举;袁绍篡汉,立伪朝于邺,使高祖之命将坠于地也。
大将军有安民定天下之功,重之以明德,名声扬海内,宣美风俗,旁施勤教,恤慎刑狱,吏无苛政,民无怨言。忠于汉室,表继绝世,旧德前功,罔不咸秩。
今欲进封楚王,北征袁逆,讨伐不臣,匡扶社稷,兴复汉室,特以此表祭告天地!
……
王粲洋洋洒洒上千字的表文,细数周琦之功。
随后,边让、田丰请周琦登坛,进冠冕、玺绶讫,面南而坐,受文武官员拜贺周琦为楚王,定都襄阳,又命人召回长子周继回返,立为王世子,赐诸葛亮表字孔明。
封边让为太傅,田丰为尚书令;贾诩为执金吾;徐庶为军师,总理军国重事。
封典韦为中领军,号领军将军,统领禁卫军,乃三品将军之首;项弘为安南将军、许褚为安西将军,徐晃为安北将军,周承为安东将军;张辽为在平东将军,甘宁为平西将军,黄忠为平北将军,高顺为平南将军;严颜,周泰,陈文、蔡瑁、文聘、高定、史涣,皆为杂号将军。
田丰、贾诩、徐庶、边让、典韦、项弘、许褚、徐晃、周承、张辽、甘宁、黄忠、高顺,皆授列侯爵位。
严颜、周泰、陈文、蔡瑁、文聘、高定、史涣,皆授关内侯爵位。
其余文武,各拟功勋封官定爵。
由此也能看出,周琦此人颇为念旧,武将官职排名靠前者,先不论功勋,皆为最早跟随左右的心腹。
周琦这么做,哪怕是后来立下赫赫战功的张辽、黄忠、甘宁等人,亦是无话可说。
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事实证明,项弘等人的选择也没有错。
项弘、典韦、许褚、周承、徐晃、高顺这些最早跟随周琦的将领,与周琦一起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自然是位列武将最前面。
虽说项弘、周承、高顺战功都不显赫,却是周琦最新人的元从派,特别是高顺,这么多年在背后默默练兵,周琦都放在心上。
对于这些人,周琦自然不会亏待。
下面的四平将军,几乎都是实打实有真本事的将领,除了高顺以外都是战功赫赫。
周琦既为楚王,遂拟表文,布告天下,文曰:
琦以浅薄之才,荷上将之任,总督三军,奉辞于外,不能扫除寇难,靖匡王室,以致陛下遭劫,袁逆称帝。今六合之内,否而未泰,惟忧反侧,如疾首。
曩者董卓伪为乱阶,自是之后,群凶纵横,残剥海内。幸赖天命在汉,或忠义奋讨,或上天降罚,暴逆并殪,以渐冰消。
惟独袁绍久未枭除,侵擅国权,恣心极乱,妄立伪朝。
琦昔受先帝托孤重任,纵力不及袁逆,亦当殚精竭力,保境安民,匡扶社稷。
群僚以为:在昔《虞书》,敦叙九族,庶明励翼,帝王相传,此道不废。周监二代,并建诸姬,实赖晋、郑,夹辅之力。高祖龙兴,尊王子弟,大启九国,卒斩诸吕,以安大宗。今袁绍恶直丑正,实繁有徒,包藏祸心,篡国称帝。
既汉室微弱,帝族无位,斟酌古式,方假权宜,进封楚王。
孤尝三省:受国厚恩,荷在一方,陈力未效,所获已过,不宜复忝高位,以重罪谤。群僚见逼,迫孤以义。孤退惟贼寇不枭,国难未已,宗庙倾危,社稷将坠,诚孤忧心碎首之日。若应权通变,以宁静圣朝,虽赴水火,所不得辞。辄顺众议,拜受印玺,以崇国威。
仰惟爵号,位高宠厚,俯思报效,忧深责重。惊怖惕息,如临于谷,敢不尽力输诚,奖励六师,率齐群义,应天顺时,以宁社稷。
谨以表告天下。
却说大将军称王以后,犒赏三军,奖率文武,大赦天下,荆、扬、益三州之民,尽皆欢腾,治下文武,无不称颂,以致军民皆气势大振,自后皆以楚人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