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了?”
沈淙进去时,却见阿翁也在此间榻上,醒着的,却也不知是未曾睡着,还是醒转了,只神容看着倒比先时炘奕焕然,方应了一声,一边洗手净面,一边问道,“您怎会在此处?”。
“老夫怎就不能在此?”沈淙并是无奈,盥洗过后,就欲移到稍次间,随意凑合一夜就是了,却听林靖问他,“你去哪?”。
他因就如实说了,“怎还嫌恶我这个老头子不成?”。
“我这不是,怕挨挤得您休憩不好么?”
林靖瞪眼道,“老朽戎马半生,什么样的事没经过,还怕一点挨挤不成?”。
又道,“何论,老朽这时已睡足了。”。
都已这样晚了,他也不欲与其相争,再吵醒先生,就即打消那念头,“那您老只要不觉得我会挤到您的话,我就在此间侍奉着您就是。”。
林靖让出半边床榻,老脸泛着忻然喜色,“快上来”。
沈淙轻叹口气,和衣躺在榻上,总想着这样总算了完了,却只闻一句,“作甚躺得这样直,与具僵仆之尸似的?”。
“……”
“那我去隔壁作僵尸?”
“不必了,就这吧,挺好的。”“权作榻栏罢了,免得老朽不慎掉落下去——”
“……”
沈淙于次日卯时二刻醒来,侧首看时外间天色已明,而身边却早已不见了阿翁踪影,伸手在身侧一触,半边床榻都是冰冷的。
不要说温度,就是一点气息,都未曾留下。
恍然只觉昨夜卧谈之事,直似是他凭空生而来的一场清梦而已。
心上无端觉得怅然,神识也是木然痴滞,因也就未曾即时起身,只是侧身卧着,双目望着榻旁案上,那盏孤灯落下的灯花出神发呆,直到麻生捧着衣物进来,方才回神起身,随口问道,“先生可起了?”。
麻生却笑道,“醒倒是醒了,却还卧着呢。”。
衣物也是寻常的角带帽衫,却都是簇新的,又已熏蒸过,想来早即预备下了。
他大概早已习惯于先生于他明里暗里的周全顾料,因也就无意关问细究这些琐碎,只在盥洗过后依样换上,又再去到东厢房时,见厅间的早食早已排布好了,此时都已放得凉了,却并不见本该在此用饭的先生。
这却也怪不得排布膳食的蓬生,蓬生也是见先生起了才预备的,只却就在他摆列的功夫,盥漱过的先生又回到榻上去了,只从食案上顺走了包蜜杏。敢情起身盥漱,就只为了吃这果子。蓬生既是惊诧,又是无语,却也并不敢去催促先生起身,就只在厅内垂手侍立着,见小沈师兄进来,直似是见到救主一般,忙地上前施礼问过,再向寝阁方向使了个意味分明的眼色。
沈淙会意笑道,“你去将羹粥温一温,我进去请先生。”。
“可否太劳烦小沈师兄了?”
蓬生说是如此说,走得却是快速。
沈淙将道声,“不会”,转首时,人却已不见了,也是不由好笑。
抬步走入寝阁时,见先生正拥着一床春被坐着,身前一张二足小几,几上陈列着书卷、蜜杏、湿巾,观书不忘食杏,食杏不误观书,倒是两不耽误。
沈淙走至跟前时,才道先生嶷然正容看着的,竟是《象戏格》,心中因想着,难不成是围棋难以取赢,这便就转战研习象棋了?
本还想与先生问问阿翁去向,看这副神容似是并不比他知道得多,因就也按下这心思,只施礼一作晨省,“先生安否?”。
谢循只略一抬眼道了声,“安”,而后又继续观他的象棋谱了。
“早食都已放凉了,先生还且不起么?”
“起过了”谢循倒是分外理直,又道,“既是好了,你便去吃。”瞟一眼几上蜜杏,“我有这个。”。
“蜜饯果子如何替得早食?”
“如何替不得?”又且不满地瞪眼道,“你还管起为师来了?”。
“复郎不敢”沈淙口上虽是如此说着,手上却是甚为胆大妄为地直将蜜杏从先生眼前取了过来。谢循起初以为是他要吃,就也不以为意,左等右等也不见给他还回来,这才发觉此子,竟真是给他抢走了?
不止如此,“复郎这便就出去吃早食了——”
说罢,竟还真就走了。
“蓬生,先生说是果子已吃腻了,叫你拿去给府人分散了。”
蓬生因去温羹,将才转进来,不知因由端的,一时惊奇道,“先生还有吃腻果子的一日呢?”。
而后见小沈师兄冲他递眼色,才即反应过来,“我这就拿出去分——”。
谢循在阁内撑目横眉半日,听见外厅这对话,一时气得无方,口中直骂,“这俩败家小子”。听那动静,似还是真的,急忙推几掀被,从里奔出来道,“你给我站住!”。
蓬生闻见动静,转身回头,“先生,这是起了?”。
手里端着的,却是碗冷炙。
而他那小弟子,只垂首立在桌前,便是如此姿态,也难掩唇角牵起弧度。
竟敢戏耍于他?
这样的弟子,是不是不能要了?
正想好生数落训斥两句,却为倏然出现在门口的麻生一语打断,“先生赤足怎就出来了?”忙地进来半扶半扯进去,穿得齐整了才又出来。折腾了这么一刻,那点怨气已所剩无几,又见他那小弟子神色甚是恭顺地拉出椅子道,“先生请坐。”又将箸匙奉到他眼前,“先生请用”。
而后就只是垂首侍立在侧,并不落座。
这般样子,倒是少见。
许也是出于对这情景的稀视,虽是胃中烦躁全无食欲,谢循还是接下了银箸。
再见其随顺乖服样子,心中直觉熨帖舒坦,那怨气也早就荡然无存,随即恢弘大度道,“坐罢”。
等其坐下,又有意作色道,“再敢拿为师的果子玩笑,决然不轻易饶你!”。
“却是先生先不饮食的。”
沈淙却非是个识趣的,食了口莼羹道,“先生如不依时用早食,学生就唯得重施故技了。”。
谢循自知理虚,却仍是呛哼道,“这是在我府上,由得你说了算?”。
沈淙吃完莼羹,放下银匙回道,“那日后买与买,总是我说了算?”。
这却也非是他买不起,只是觉得小弟子买的,更加可口罢了。
是以,谢循神色虽是不满,却并未言语。只听他这小弟子又道,“医者言之‘养生三有’,所谓,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作有序。先生倒是反其道行之,饮食不节,起居无常,妄于劳作,全然不知养护身体,善保身躯。”。
“先生倒说说,学生除却如此,又能如何?”
谢循讷讷半晌,终是让步,“日后依你就是”又问,“都依你了,那果子——”。
沈淙见先生满意点头,“自是买与先生”又道,“先生可不许瞒我,我虽不在先生身前,却有蓬生麻生与我看着呢——”。
那脸色果然就是一皱,沈淙因又道,“只若先生能好好养生,不止果子,还有蜜酥酥酪,我都与先生带来,如何?”。
谢循双目一亮,追问道,“酥酪?张家的,还是王家的?”。
沈淙笑道,“先生想要哪家的?”。
“张家的,味道更甘甜。”
沈淙应道,“好,那就张家的。”。
用完早食未几,有小厮忽在门口禀道,“有人来找沈家公子。”。
何人会来此处找他?沈淙心中正自诧异,待见到人时,才道是振缨,只言是无法放心,他一人出行,因才一得空就即过来了。
谢循不免笑嗤一声道,“来我这里有何不放心的?”。
振缨因说起箭疮须得换药之事,谢循就即悄无声息了,却还真将此事给忘却了。
沈淙见状笑而不语,又在振缨与他换药之时,因问起刘脉之事,振缨言是,刘脉本是要在今日刺配牢城的,可却因那脊杖太重以致此时还且无法起身,因就说是往后再顺延几日。
他也即诧惊道,“只却二十脊杖,如何七八日过去,还且无法起身?”。
也才从振缨口中得知,依因刘脉当初为鲁惇作证之事,一使军巡院一干胥吏都遭牵连罚处,军巡院胥吏因之挟私报复,直将二十脊杖杖出了二百杖之凶酷。
如今能且保住性命,已是不幸之幸。
也是他使尽身上钱银,才将其刺配之日,稍且顺延了几日。
沈淙良久无言,半晌才道,“终却是我害了他。”。
若真是因此,一让刘脉枉死,断去了丁刘二氏最后一点血胤,那他可真是罪无可恕了,因又叮咛振缨,这几日多费心照料着点,至少也得保全性命,又问,“阿婆她,可还好?”。
振缨直是摇头叹气。
沈淙也知他这不过明知故问,颇有假仁假义、惺惺作态之嫌,因也就缄口不言。
待振缨将药换好,又再与先生闲坐敲棋一时,见时色已近隅中,便不得不起身作辞,也是为应先生之命,动身去往薛侍郎处行卷。先生却是让他稍待,过得一刻,应声出去的蓬生麻生又再进来时,手上各都捧着方托盘,便即开口问先生道,“这是?”。
先生只要他自行查看,待他掀开托盘上罩布看时,蓬生手上却是一把高丽画扇,与一卷韩柳碑文,先生言是与薛侍郎的馈礼;而麻生手上,竟是二十条五十两银铤。
沈淙惊得叫一声,“先生?”。
哪知先生却只轻描淡写道,“与你的,拿着与我买果子酥酪。”。
“买果子酥酪,何须得了这样多?”
“何论,与先生买果子酥酪,本就是学生应该的。从先生这里拿钱是何道理?又成什么样子?”
“是我谢乂安的道理。”
“一点零碎银子,也值得你如此失惊倒怪?”
沈淙愕然失色,这哪是一点零碎银子?
先生这一时都将那蜜杏食完了,此时正意犹未尽地看着空荡荡的油纸袋,半时方才抬头看他一眼,眼中尽是对他这幅‘失惊倒怪’样子的责怪,“你是我谢乂安的学生,行事作为,不止代表着我谢乂安,更是代表牛溪熟,还有陈郡谢氏。”。
“岂可惜财吝赏,小里小气的,与身分不称不说,更是徒惹人笑矣!”
声气略缓,又道,“不论如今立身行事,还是将来就职视事,都得举止大方,出手慷慨一些——”。
“人所谓‘钱可通神,巧能成事。’,总是有它的道理在的。”
“这阿堵物,人之言语中,多是不屑,而行动上,却又趋之若鹜,也不能不说有趣。”
“你一奸巧之商,总还不至于有这等毛病?”
沈淙听得甚为汗颜,“学生受教,只——”。
“只什么?”
“只学生也不当慷先生之慨?”
谢循轻哼一声,“不慷我之慨,那你想慷何人之慨?”又一瞪眼道,“这就想改换门庭了不成?”。
这都哪是哪?
沈淙一时以何作答,只得道一句,“先生对学生这样好,学生哪舍得离开先生——”。
谢循虽知此子是在拿话哄他,但却不管听多少次都很是受用。
默然片刻,叮咛声色又再道,“更不得绝甘分少,粗衣蔬食,苛待自身。”。
“这里不是荥阳,没有你六师兄在,先生也无法时时顾及你,你得自己好生顾着自己,可知道了?”
沈淙连连点头,这时应声道,“复郎知道了,先生。”。
“京里多的是用钱的地方,本想多与你一些,却也怕你不好带回去。”
“将一出门,再为抢了,可如何是好?”又再漫然提起,“如此确是不便,听闻荆湖、两淮之地,楮纸币流通盛行,却也听是奸弊百出,狱讼滋多。苟能革除其间之弊,而能使其在全国通行,倒能省却铜铁金银钱币携行之苦——”。
沈淙听得一笑,这白日朗朗的,总还不至于,却又想起刘脉,登时觉得也是有可能的,不能不说先生有先见之明,心中不禁纳服。至若褚币,他也不是没有想过,只是心中欲以官府之力,印制发行‘官褚币’的想法,方在此时,还无有完全成熟的方略,也不好贸然谈及,更且也非是如何紧急之事,就只应和了一句,并未延伸长谈。
一时又想着,若使纸币真能举国通行,先生心中再无顾虑,只且大手一挥,一掷巨万,他就更且还不清了。
遂即笑道,“先生如此深情厚谊,却也不怕将复郎养成不知餍足的败家儿郎了?”。
转念一想,这至为败家的,该是先生才是。
先生直是无所谓道,“那又如何?我又不是养不起你?”。
此言一出,倒更是印证了他的想法。
“如是过意不去,那就多来看我。你不愿见我这老面孔,我还想见见你这新面孔呢。”
“又者,我身下现就你与阿妩两个子侄。阿妩有兄嫂在,也用不着我费心,没处去操的闲心思,可不得都到你一人身上了?”
“那不,还有其他几位师兄呢?”
“他们都能独善自养,非有一个是如你一样须得人操心的?”又自感慨一句,“唯你一人,实劳我心。”。
总是先生话已至此出,唯得让振缨依数收下,笑着认一句错道,“让先生费心操劳,都是复郎的不是。”。
“那可不是——”
又再言笑了几句,即是隅中时刻了,沈淙遂向先生作辞,一路来至扶微院辞别时,阿妩正从其间出来,见到他时略地一惊,而后反应过来问,“是要走了么?”。
沈淙点头应声,见今日的阿妩约是因在家中,妆容未如昨日那样用心修饰,只薄薄地搽了点粉儿,松松地挽着个髻儿,身上一件青烟翠雾般的水碧色罗衣,衬得身体直如柳絮游丝般的轻盈纤柔。
他一时看得失神,半时才想起昨夜之事,遂关切问道,“头痛,可好些了?”。
谢妩约是还未完全解酒,此时情致仍是不高,面上闪过一点儿涟漪般的笑道,“略好些了”。
沈淙松口气道,“那就好,也还要好生歇养。”。
二人一时相顾无语,半时过去,还是谢妩还开口道,“父亲母亲都在呢,九郎且进去吧,我先回扶微院了,身上还是不如何爽利。”。
沈淙应了一声,直望着那身影儿消失,才转进扶微院内,婉拒了谢伯母留他用饭的好意,只向谢氏伯父伯母拜辞完,从榆林巷谢府走出来时,竟见振缨将他来汴京时所骑的黄骝马也牵了来。
沈淙唤它,“白骧”。
却是因其两条后蹄,俱为白色而得名。
白骧听见它的名字,就往沈淙身上蹭了两蹭,沈淙即笑着捋捋它的鬓毛,等蓬生从马房再牵了一匹青骢马出来,就即转到身侧,认镫上马,跟在于前引路的蓬生后,一直到了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薛湛薛光甫府门前。
远远便见门口有四人,亦像是来访宾客——
薛湛如今是成之文官集团中,至为权重望崇之人。
言之权重望崇,是因其本身就是副相之职,而其座主又是当今宰相程暨。而程暨又因年事已高,早无暇心理会政事,只掐算着时日等待退职,朝廷省部中诸事,言令是让薛湛这副相门生‘倡言参议’,实则是一概由其‘定夺裁决’。
因之,薛湛如今,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
换而言之,薛湛拜相,只是时日问题。
因之,来此拜谒之人,自然不在少数。
是以,沈淙于此并不以为怪。这时从马上下来,见他们装束模样,再听他们言语对话,也才得知,那三人竟也与他一般,是向此处投策行卷之人,只那府中仆役只说是他们主人有事,并不见客,便是连且艺业策文也并不收。
那仆役绝无可能放他们进去,那三人又且不愿就此离去,四人就在此处争论了有一时了。直到见到他才且停下,一齐看过来。
蓬生因昨日就来过,那仆役认得他,此时笑着迎了过来,“来的可是沈公子,我家主人等了好一时了。”。
沈淙进去时,却见阿翁也在此间榻上,醒着的,却也不知是未曾睡着,还是醒转了,只神容看着倒比先时炘奕焕然,方应了一声,一边洗手净面,一边问道,“您怎会在此处?”。
“老夫怎就不能在此?”沈淙并是无奈,盥洗过后,就欲移到稍次间,随意凑合一夜就是了,却听林靖问他,“你去哪?”。
他因就如实说了,“怎还嫌恶我这个老头子不成?”。
“我这不是,怕挨挤得您休憩不好么?”
林靖瞪眼道,“老朽戎马半生,什么样的事没经过,还怕一点挨挤不成?”。
又道,“何论,老朽这时已睡足了。”。
都已这样晚了,他也不欲与其相争,再吵醒先生,就即打消那念头,“那您老只要不觉得我会挤到您的话,我就在此间侍奉着您就是。”。
林靖让出半边床榻,老脸泛着忻然喜色,“快上来”。
沈淙轻叹口气,和衣躺在榻上,总想着这样总算了完了,却只闻一句,“作甚躺得这样直,与具僵仆之尸似的?”。
“……”
“那我去隔壁作僵尸?”
“不必了,就这吧,挺好的。”“权作榻栏罢了,免得老朽不慎掉落下去——”
“……”
沈淙于次日卯时二刻醒来,侧首看时外间天色已明,而身边却早已不见了阿翁踪影,伸手在身侧一触,半边床榻都是冰冷的。
不要说温度,就是一点气息,都未曾留下。
恍然只觉昨夜卧谈之事,直似是他凭空生而来的一场清梦而已。
心上无端觉得怅然,神识也是木然痴滞,因也就未曾即时起身,只是侧身卧着,双目望着榻旁案上,那盏孤灯落下的灯花出神发呆,直到麻生捧着衣物进来,方才回神起身,随口问道,“先生可起了?”。
麻生却笑道,“醒倒是醒了,却还卧着呢。”。
衣物也是寻常的角带帽衫,却都是簇新的,又已熏蒸过,想来早即预备下了。
他大概早已习惯于先生于他明里暗里的周全顾料,因也就无意关问细究这些琐碎,只在盥洗过后依样换上,又再去到东厢房时,见厅间的早食早已排布好了,此时都已放得凉了,却并不见本该在此用饭的先生。
这却也怪不得排布膳食的蓬生,蓬生也是见先生起了才预备的,只却就在他摆列的功夫,盥漱过的先生又回到榻上去了,只从食案上顺走了包蜜杏。敢情起身盥漱,就只为了吃这果子。蓬生既是惊诧,又是无语,却也并不敢去催促先生起身,就只在厅内垂手侍立着,见小沈师兄进来,直似是见到救主一般,忙地上前施礼问过,再向寝阁方向使了个意味分明的眼色。
沈淙会意笑道,“你去将羹粥温一温,我进去请先生。”。
“可否太劳烦小沈师兄了?”
蓬生说是如此说,走得却是快速。
沈淙将道声,“不会”,转首时,人却已不见了,也是不由好笑。
抬步走入寝阁时,见先生正拥着一床春被坐着,身前一张二足小几,几上陈列着书卷、蜜杏、湿巾,观书不忘食杏,食杏不误观书,倒是两不耽误。
沈淙走至跟前时,才道先生嶷然正容看着的,竟是《象戏格》,心中因想着,难不成是围棋难以取赢,这便就转战研习象棋了?
本还想与先生问问阿翁去向,看这副神容似是并不比他知道得多,因就也按下这心思,只施礼一作晨省,“先生安否?”。
谢循只略一抬眼道了声,“安”,而后又继续观他的象棋谱了。
“早食都已放凉了,先生还且不起么?”
“起过了”谢循倒是分外理直,又道,“既是好了,你便去吃。”瞟一眼几上蜜杏,“我有这个。”。
“蜜饯果子如何替得早食?”
“如何替不得?”又且不满地瞪眼道,“你还管起为师来了?”。
“复郎不敢”沈淙口上虽是如此说着,手上却是甚为胆大妄为地直将蜜杏从先生眼前取了过来。谢循起初以为是他要吃,就也不以为意,左等右等也不见给他还回来,这才发觉此子,竟真是给他抢走了?
不止如此,“复郎这便就出去吃早食了——”
说罢,竟还真就走了。
“蓬生,先生说是果子已吃腻了,叫你拿去给府人分散了。”
蓬生因去温羹,将才转进来,不知因由端的,一时惊奇道,“先生还有吃腻果子的一日呢?”。
而后见小沈师兄冲他递眼色,才即反应过来,“我这就拿出去分——”。
谢循在阁内撑目横眉半日,听见外厅这对话,一时气得无方,口中直骂,“这俩败家小子”。听那动静,似还是真的,急忙推几掀被,从里奔出来道,“你给我站住!”。
蓬生闻见动静,转身回头,“先生,这是起了?”。
手里端着的,却是碗冷炙。
而他那小弟子,只垂首立在桌前,便是如此姿态,也难掩唇角牵起弧度。
竟敢戏耍于他?
这样的弟子,是不是不能要了?
正想好生数落训斥两句,却为倏然出现在门口的麻生一语打断,“先生赤足怎就出来了?”忙地进来半扶半扯进去,穿得齐整了才又出来。折腾了这么一刻,那点怨气已所剩无几,又见他那小弟子神色甚是恭顺地拉出椅子道,“先生请坐。”又将箸匙奉到他眼前,“先生请用”。
而后就只是垂首侍立在侧,并不落座。
这般样子,倒是少见。
许也是出于对这情景的稀视,虽是胃中烦躁全无食欲,谢循还是接下了银箸。
再见其随顺乖服样子,心中直觉熨帖舒坦,那怨气也早就荡然无存,随即恢弘大度道,“坐罢”。
等其坐下,又有意作色道,“再敢拿为师的果子玩笑,决然不轻易饶你!”。
“却是先生先不饮食的。”
沈淙却非是个识趣的,食了口莼羹道,“先生如不依时用早食,学生就唯得重施故技了。”。
谢循自知理虚,却仍是呛哼道,“这是在我府上,由得你说了算?”。
沈淙吃完莼羹,放下银匙回道,“那日后买与买,总是我说了算?”。
这却也非是他买不起,只是觉得小弟子买的,更加可口罢了。
是以,谢循神色虽是不满,却并未言语。只听他这小弟子又道,“医者言之‘养生三有’,所谓,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作有序。先生倒是反其道行之,饮食不节,起居无常,妄于劳作,全然不知养护身体,善保身躯。”。
“先生倒说说,学生除却如此,又能如何?”
谢循讷讷半晌,终是让步,“日后依你就是”又问,“都依你了,那果子——”。
沈淙见先生满意点头,“自是买与先生”又道,“先生可不许瞒我,我虽不在先生身前,却有蓬生麻生与我看着呢——”。
那脸色果然就是一皱,沈淙因又道,“只若先生能好好养生,不止果子,还有蜜酥酥酪,我都与先生带来,如何?”。
谢循双目一亮,追问道,“酥酪?张家的,还是王家的?”。
沈淙笑道,“先生想要哪家的?”。
“张家的,味道更甘甜。”
沈淙应道,“好,那就张家的。”。
用完早食未几,有小厮忽在门口禀道,“有人来找沈家公子。”。
何人会来此处找他?沈淙心中正自诧异,待见到人时,才道是振缨,只言是无法放心,他一人出行,因才一得空就即过来了。
谢循不免笑嗤一声道,“来我这里有何不放心的?”。
振缨因说起箭疮须得换药之事,谢循就即悄无声息了,却还真将此事给忘却了。
沈淙见状笑而不语,又在振缨与他换药之时,因问起刘脉之事,振缨言是,刘脉本是要在今日刺配牢城的,可却因那脊杖太重以致此时还且无法起身,因就说是往后再顺延几日。
他也即诧惊道,“只却二十脊杖,如何七八日过去,还且无法起身?”。
也才从振缨口中得知,依因刘脉当初为鲁惇作证之事,一使军巡院一干胥吏都遭牵连罚处,军巡院胥吏因之挟私报复,直将二十脊杖杖出了二百杖之凶酷。
如今能且保住性命,已是不幸之幸。
也是他使尽身上钱银,才将其刺配之日,稍且顺延了几日。
沈淙良久无言,半晌才道,“终却是我害了他。”。
若真是因此,一让刘脉枉死,断去了丁刘二氏最后一点血胤,那他可真是罪无可恕了,因又叮咛振缨,这几日多费心照料着点,至少也得保全性命,又问,“阿婆她,可还好?”。
振缨直是摇头叹气。
沈淙也知他这不过明知故问,颇有假仁假义、惺惺作态之嫌,因也就缄口不言。
待振缨将药换好,又再与先生闲坐敲棋一时,见时色已近隅中,便不得不起身作辞,也是为应先生之命,动身去往薛侍郎处行卷。先生却是让他稍待,过得一刻,应声出去的蓬生麻生又再进来时,手上各都捧着方托盘,便即开口问先生道,“这是?”。
先生只要他自行查看,待他掀开托盘上罩布看时,蓬生手上却是一把高丽画扇,与一卷韩柳碑文,先生言是与薛侍郎的馈礼;而麻生手上,竟是二十条五十两银铤。
沈淙惊得叫一声,“先生?”。
哪知先生却只轻描淡写道,“与你的,拿着与我买果子酥酪。”。
“买果子酥酪,何须得了这样多?”
“何论,与先生买果子酥酪,本就是学生应该的。从先生这里拿钱是何道理?又成什么样子?”
“是我谢乂安的道理。”
“一点零碎银子,也值得你如此失惊倒怪?”
沈淙愕然失色,这哪是一点零碎银子?
先生这一时都将那蜜杏食完了,此时正意犹未尽地看着空荡荡的油纸袋,半时方才抬头看他一眼,眼中尽是对他这幅‘失惊倒怪’样子的责怪,“你是我谢乂安的学生,行事作为,不止代表着我谢乂安,更是代表牛溪熟,还有陈郡谢氏。”。
“岂可惜财吝赏,小里小气的,与身分不称不说,更是徒惹人笑矣!”
声气略缓,又道,“不论如今立身行事,还是将来就职视事,都得举止大方,出手慷慨一些——”。
“人所谓‘钱可通神,巧能成事。’,总是有它的道理在的。”
“这阿堵物,人之言语中,多是不屑,而行动上,却又趋之若鹜,也不能不说有趣。”
“你一奸巧之商,总还不至于有这等毛病?”
沈淙听得甚为汗颜,“学生受教,只——”。
“只什么?”
“只学生也不当慷先生之慨?”
谢循轻哼一声,“不慷我之慨,那你想慷何人之慨?”又一瞪眼道,“这就想改换门庭了不成?”。
这都哪是哪?
沈淙一时以何作答,只得道一句,“先生对学生这样好,学生哪舍得离开先生——”。
谢循虽知此子是在拿话哄他,但却不管听多少次都很是受用。
默然片刻,叮咛声色又再道,“更不得绝甘分少,粗衣蔬食,苛待自身。”。
“这里不是荥阳,没有你六师兄在,先生也无法时时顾及你,你得自己好生顾着自己,可知道了?”
沈淙连连点头,这时应声道,“复郎知道了,先生。”。
“京里多的是用钱的地方,本想多与你一些,却也怕你不好带回去。”
“将一出门,再为抢了,可如何是好?”又再漫然提起,“如此确是不便,听闻荆湖、两淮之地,楮纸币流通盛行,却也听是奸弊百出,狱讼滋多。苟能革除其间之弊,而能使其在全国通行,倒能省却铜铁金银钱币携行之苦——”。
沈淙听得一笑,这白日朗朗的,总还不至于,却又想起刘脉,登时觉得也是有可能的,不能不说先生有先见之明,心中不禁纳服。至若褚币,他也不是没有想过,只是心中欲以官府之力,印制发行‘官褚币’的想法,方在此时,还无有完全成熟的方略,也不好贸然谈及,更且也非是如何紧急之事,就只应和了一句,并未延伸长谈。
一时又想着,若使纸币真能举国通行,先生心中再无顾虑,只且大手一挥,一掷巨万,他就更且还不清了。
遂即笑道,“先生如此深情厚谊,却也不怕将复郎养成不知餍足的败家儿郎了?”。
转念一想,这至为败家的,该是先生才是。
先生直是无所谓道,“那又如何?我又不是养不起你?”。
此言一出,倒更是印证了他的想法。
“如是过意不去,那就多来看我。你不愿见我这老面孔,我还想见见你这新面孔呢。”
“又者,我身下现就你与阿妩两个子侄。阿妩有兄嫂在,也用不着我费心,没处去操的闲心思,可不得都到你一人身上了?”
“那不,还有其他几位师兄呢?”
“他们都能独善自养,非有一个是如你一样须得人操心的?”又自感慨一句,“唯你一人,实劳我心。”。
总是先生话已至此出,唯得让振缨依数收下,笑着认一句错道,“让先生费心操劳,都是复郎的不是。”。
“那可不是——”
又再言笑了几句,即是隅中时刻了,沈淙遂向先生作辞,一路来至扶微院辞别时,阿妩正从其间出来,见到他时略地一惊,而后反应过来问,“是要走了么?”。
沈淙点头应声,见今日的阿妩约是因在家中,妆容未如昨日那样用心修饰,只薄薄地搽了点粉儿,松松地挽着个髻儿,身上一件青烟翠雾般的水碧色罗衣,衬得身体直如柳絮游丝般的轻盈纤柔。
他一时看得失神,半时才想起昨夜之事,遂关切问道,“头痛,可好些了?”。
谢妩约是还未完全解酒,此时情致仍是不高,面上闪过一点儿涟漪般的笑道,“略好些了”。
沈淙松口气道,“那就好,也还要好生歇养。”。
二人一时相顾无语,半时过去,还是谢妩还开口道,“父亲母亲都在呢,九郎且进去吧,我先回扶微院了,身上还是不如何爽利。”。
沈淙应了一声,直望着那身影儿消失,才转进扶微院内,婉拒了谢伯母留他用饭的好意,只向谢氏伯父伯母拜辞完,从榆林巷谢府走出来时,竟见振缨将他来汴京时所骑的黄骝马也牵了来。
沈淙唤它,“白骧”。
却是因其两条后蹄,俱为白色而得名。
白骧听见它的名字,就往沈淙身上蹭了两蹭,沈淙即笑着捋捋它的鬓毛,等蓬生从马房再牵了一匹青骢马出来,就即转到身侧,认镫上马,跟在于前引路的蓬生后,一直到了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薛湛薛光甫府门前。
远远便见门口有四人,亦像是来访宾客——
薛湛如今是成之文官集团中,至为权重望崇之人。
言之权重望崇,是因其本身就是副相之职,而其座主又是当今宰相程暨。而程暨又因年事已高,早无暇心理会政事,只掐算着时日等待退职,朝廷省部中诸事,言令是让薛湛这副相门生‘倡言参议’,实则是一概由其‘定夺裁决’。
因之,薛湛如今,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
换而言之,薛湛拜相,只是时日问题。
因之,来此拜谒之人,自然不在少数。
是以,沈淙于此并不以为怪。这时从马上下来,见他们装束模样,再听他们言语对话,也才得知,那三人竟也与他一般,是向此处投策行卷之人,只那府中仆役只说是他们主人有事,并不见客,便是连且艺业策文也并不收。
那仆役绝无可能放他们进去,那三人又且不愿就此离去,四人就在此处争论了有一时了。直到见到他才且停下,一齐看过来。
蓬生因昨日就来过,那仆役认得他,此时笑着迎了过来,“来的可是沈公子,我家主人等了好一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