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缨因见公子都至州桥沈宅门口,却不知因何忽而驻足不动,因即问道,“公子如何不进去?”却又见公子立身转首竟向左看去,不免又问一句,“公子在看什么?”。
“我似是看见六师兄了——”
依因十月朔乃是母亲生忌,沈淙即在告身未得书写印署期间,趁机回了一趟荥阳。
依礼祭拜过母亲过后,又在家中待得一月有余,因将从前手中未竟之事,都与家中管事沈巷,亦即振缨之父,以及父亲郑姨娘业都托委交付清楚了——实则也未有多少之事,淮清漕帮覆灭,安济仓廒又再转送以后,他手中几无多少事务了,维持家中生计,还是因由父亲从前诸样商事,他也只算得是从旁佐助父亲而已。
将这一点事务交付完成以后,他们本是欲在十一月初,就要启程回京的,却因巷伯骤来胸痛唾血,振缨自然无法就这样离开,他们因就再待了十日,见巷伯病疾稍得稳当,才从荥阳启程,昨日方才抵京。
回来时傅恭垣与他说,有小吏让他择日去官诰院领取告身。
他因在今日午后去往官诰院,在缴纳了一千文的朱胶绫纸钱后,领回了他的告身。这时将才转回州桥沈宅,却见一辆驷马象辂辚辚从他眼前驶过,这样烜赫招摇之车驾,实在很难不惹人注意,可当望向那为掀起帘幕一角,竟是,直到他们不意两目对视过后,他便即可以断言,“不是似乎,那就是六师兄——”。
“葛公子?”
振缨闻声也即望去,却因葛沽当时已将帘幕放下,因也就未曾看见。但既若公子看见,那便就是了,“既然经过此处,因何过门不入?”。
话说出口,却又觉得他这话真是明知故问,全无必要不说,还且专惹得公子伤心,因想着如何慰劝得一语时,却见公子不止未曾因此伤心,面上竟还荡漾着,因为谭抑鲁惇时常称之为‘奸巧’的温温笑意,与他道,“进去了”。
振缨在转日便即知道了,公子这莫名轻笑,是因着什么。
次日,即是冬至。
缘因国朝依因寒食、冬至、元正以为三大节,自寒食至冬至之间,有百余天并无其他正式节日,故民间百姓便以是年积储,互相拜贺馈遗,倾尽己之所有,及至年关来至,依因财竭便无了庆冬时排场,反却因让过年显得寒酸起来,故民间又有‘肥冬瘦年’,‘冬至大如年’之说。天子亦会在宫中设宴以飨百官。
是日,百官具服与朝,依礼拜贺天子,便即留在宫中饮宴。至若沈淙这小小知县,自然不在与宴之列,因在晨起因着傅良父子备办饮食家祭以后,皇帝因使那小内官春祺送来了宫宴饮食,他因即谢礼收下,又再作例写了冬至贺表,请那春祺与他进呈天子。
待送走那小内官后,沈淙即让振缨拿了他昨日让其预备的履袜与他出去,出去之前,还千万叮嘱,定得穿戴得厚实温暖。振缨依因公子向来畏寒惧冷体质,昨日一回京后,就一刻不停地,将那御寒度冬物事,豫备得万般齐全了。这时闻听此言,因将夹袍棉服裘衣风帽诸样服饰,都在榻上放好与公子更换,而去自己居住的东侧耳房里,将自己裹得粽子一般方罢,回来时还带了只铜制小手炉,因想着让公子抱在手中取暖。
哪知他出来时,重熙斋暖阁厢房里到处不见公子踪影,因从其间出来时,就见他那公子竟是独身站立在院庭风雪中,至若身上,不止没有穿他豫备好的诸样服饰,还且将原先穿着的厚厚夹袍也脱去了,通身只穿着一领,也不知从何处找来的粗布絁袍,通体素白地几与风雪融会一体,皎面冻得只阵青阵白,见他回来,抬步就走,分明是寒凝大地,落雪纷纷,口中竟然道是,“正是好天色。”。
振缨忙地追上去道,“公子,你这是要做什么?”。
沈淙微微颤着身子反问,“什么做什么?”。
振缨急切道,“衣裳啊,穿这样少,却也不怕寒冷,若使再病了,冬至旬休之后,还如何去赴任?”。
沈淙恂目问道,“少么?”。
振缨甚为无语,半时无奈道,“公子您究竟知不知‘冬至’,因何叫作‘冬至’呐?”。
沈淙步履不停,振缨气急道,“正是依因此日寒气已至极致,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候,所以被称为‘冬至’。”。
沈淙附和点头,又自道,“太阴之气,上干于阳。太阳之气,下极于地。寒气已极,故曰冬至。”就连面上笑意,都带着凛冽寒气。
振缨气道,“您这不是知道么?”。
沈淙在掌心呵了口气,轻轻搓了两搓,道,“我知道无用,要六师兄知道才有用。”。
振缨这才明白他这公子唱得是哪一出,眼望着已走出沈府许久,思索了一下,遂道,“您等我去取两件厚衣服来带上,免得公子这苦肉计全不奏效,反却真的生了病就不好了。”。
沈淙因笑道,“你这不是让六师兄疑我之心中诚意么?”。
振缨只当公子是调侃口气,因即就要转身去取,却听隐带清厉的一声,“不许去”他已好多年不曾见过公子与他这般语气说话了,不免因此怔住了,回神之时,公子已出了大门,就只得急步跟上去,好在手中还捧着个小铜手炉。
亏得沈淙记性不错,不若只在那交错街巷间就能迷了途,未至门庭以前,就即冻毙了。好容易绕转来至那三合院门前,因即敲门之时,倒比上回应门应得快些,还是上回那小厮,看见他那瞬刻,就即皱起了脸儿,总是耐着性子,听他说却冬至贺词,又再奉上预备履袜,请其进呈传送。那小厮才终是将脸一拉道,“话我会原样传送,东西便就罢了,您请回罢,我家公子有客,不会见你的——”。
沈淙因问他,“不知是什么客?”。
那小厮彻底冷下来脸来,“与你无干,少打听为好——”。
说着就要闭门,有着上回的鉴戒,沈淙这回没好上手抵门,就将手放在门隙之间,那小厮总是无法真就如此关闭,因即甚是无奈道,“你还有什么事?”。
沈淙才即收回手,向其一揖,道,“劳烦小哥通报,我就在此等待。”。
那小厮翻个白眼关上了门,径自来至茶寮之时,对着与来客席地相对而作,煮茶赏雪,落子弈棋的公子,苦了脸色道,“公子,您那师弟又来了——”。
“哪个师弟?”稍稍一想,此人还能有哪个师弟,因即略带惊讶道,“沈泽川?”。
那来客正是借病辞却朝会宴飨的成亲王赵钤,一早就带着只空爵来找葛沽,人都已不问自入了,还举着那空爵,佯作恭谨有礼地问,“朝来天欲雪,我有一空爵,能饮一杯无?”而后更加过分地,自顾自脱履对案坐下,还将他将及煮沸的盐豉汤,自斟了一爵饮了。能以那样珍奇之酒器饮汤的,便也只有这成亲王了。
“沽昨日所说——”
葛沽一语未尽,成亲王已笑着打断道,“你这汤真是好喝,可否与我个方子,罢了,旁人依着方子也煮不好,我就来这里问叔契吃用——”。
“此不过寻常之盐豉汤,殿下府中什么物事没有?”
成亲王哈哈一笑道,“本王府中物事确是不少,只却还有遗缺,可巧,遗缺之物你这里都有——”。
“鄙处殿下有何看上的,尽管从此拿走就是。只拿走后,就不要再来了。”葛沽说着因将盐豉汤与身边跪侍的廉巽分上一盏,“随风”都已事先叮嘱他小心了,却还是为烫到了,两手捏着耳垂可怜巴巴地望着他,不免也是一笑,“等会再喝就是——”。
成亲王惊讶叫出声道,“随风?廉巽?”。
这装饰一新的小儿,哪里还看得出半分昨日那蓬头褴褛之模样,他还直以为此人,又雇招了一个俊秀童儿服侍呢。
廉巽朝成亲王叩个头道,“随风在,殿下有何吩咐?”。
成亲王粲然一笑道,“本王没有吩咐,只觉着——”细细瞅看着他这容貌,忖度了言辞,又道,“你这小哭包,竟是个顶俊俏的童儿——”。
葛沽浅浅一觑成亲王,极轻地咳了一声,与廉巽道,“汤可以喝了”。
廉巽因端起正要喝时,却听,“下去喝”却不知他是何处做错了,因就有些愣愣地拾起身来,向公子行了一礼,才慢慢退了下去。
成亲王忽才明白过来,不免闷闷气郁道,“你将本王想成什么人了?”。
葛沽平静道,“沽如何想不重要,重要的是,殿下如何想。”又提了红泥小炉道,“殿下可还须要?”。
成亲王见其难得如此亲自招待于他,那一点气郁也就瞬然不见了踪影,捧爵去接满,而后喝着他斟的汤时,因想起他先前话语,不免笑道,“我那里最缺的就是你这样式的人,只若你搬移过去,我便不再会来此处了——”。
葛沽掩袖吃了两口汤,而后徐徐放下,缓声道,“殿下是要将那传言坐实么?”声色倒是无惊无怒,同样亦无悲无喜,“沽自身倒无紧要,还望请殿下,稍加顾惜自己声名。”。
成亲王忽而没了言语,似是正在尴尬之时,便听门口有敲叩声,明心因就去应了,里间的廉巽也听见动静,从后面悄悄探出头来,大概也是不敢未得吩咐就即出来,又且这源头正在他这里,也就一招手道,“不出来服侍你家公子,探头探脑的作甚?”。
廉巽仍是不敢出来,悄悄地问,“公子,随风——”听见葛沽说是,“出来罢”才敢慢慢移出来,将那小陶盏轻轻放在案上,小声道,“随风已仔细洗过了——”。
葛沽失笑道,“喝好了?”。
廉巽下意识地摇了摇头,而后反应过来,急忙又再点了点头,又见公子伸手过来,吓得愣愣张着眼睛,身体都僵住不动了,而后满脑子都为公子衣袖上苏合香攫住了,口中僵硬地咬出一句,“随风知错——”。
葛沽将他脸颊上一点馓子杂拂去,“怎么还能吃到脸上?”又闻他急急言错,笑问道,“何处错了?”。
廉巽闻言彻底愣住了,他确实想不出何处错了,只得呐呐道,“何处都错了——”。
“你让我想起一个人,也是动不动就道罪言错,直弄得我甚是措手无极,不知作处。”。
廉巽因即问道,“那是谁?”。
葛沽温声笑道,“那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此小心敬慎,如履春冰,直弄得我也是措手无极,不知作处,更即得要费心周全,全然无法轻松。此处是家府,非是公堂——”却也不急着令其立时就能改变,又再替其倒了养生药汤道,“待得吃完了,再去洗不迟。”。又温声指点一语道,“多与明心学学。”。
而廉巽本应要学的明心,此时只是苦着张脸,来请示门口那‘瘟神’如何处治,葛沽回答得也甚简明直接,“回绝了他”。
明心却是不动,只道,“我看今日这样子,公子若是不见,他就不走了——”。
葛沽望着外间天色,两道墨眉极轻地颦起道,“你去与他说明,我永无可能见他,请他尽早离开——”。
明心总是无法,只得摆出一副冷峻厌烦面孔,去回了那人,那人青着面孔只道,“我就在这里等”,回来依样禀报时,葛沽那眉间颦蹙更加鲜明,却只道,“随他去”。
明心带着点忧色道,“我看沈公子,只怕耐不住几时——”。
成亲王因道,“这样凄寒天色,确是不十分好受。”。
明心道,“却还不止如此,其人只穿着件破旧絁袍,我将见时,就已冻得无了几分人色——”。
成亲王不禁愕然,又不免疑惑道,“这是来做什么?”。
葛沽轻促地笑一声道,“还能作甚,无非是‘履长纳庆,迎福践长。’。”。
依因他们家乡风俗,冬至穿着崭新履袜,踩踏在日影上,即可纳受阳气,迎福除秽,是所谓‘履长纳庆,迎福践长。’。
沈淙自拜入牛溪塾以来,葛沽每岁都会为其备齐崭新服饰履袜,并在冬至这日与他换上,再亲自带着去踩踏日影,以纳庆迎福,期来年顺遂安康。
成亲王却不知此中含义,因才觉得这回答颇是答非所问,他并非不知他‘拜贺’来意,只无法理解这举动,却也未及相问,已见他开了新局,落下黑子道,“该殿下落子了”。
待得一盘棋罢,成亲王大败亏输。
明心隔着门缝,偷偷看了回来时,仍是摇头道,“还是未走——”。
这一句,因得成亲王又吃了败仗,比之前一次败得更快,败得更惨。
也因这两盘败局,第一次在这素来无悲无喜,无惊无怒的人身上,察觉到了深深压抑着的怒气,只面上却看不出分毫,只有再输了七局以后,明心回来说,其人似是已然站不稳了后,第八局,他竟逐渐占得了先机,甚至有可能赢得棋局的趋势,这是从未有过的事,他方知此人心里乱了,因出声道,“他愿意送,你收了便是,却又何苦?”。
葛沽轻轻落下一子,半时道,“随风,你去将履袜取进来,而后让其回去。”。
廉巽一愣,“我么?”见公子点头,又疑惑道,“公子不是不让随风与其相与交结么?”。
“我未曾让你与其相与交结,只让你收了礼再回绝去。”。
廉巽方即懂得,此才是断去二人交结罢了,方即应声出去。
待得廉巽出去,葛沽闻见成亲王一声叹息,而后轻轻捻起一枚棋子,微微垂敛了眼睑道,“你知道么?他将来牛溪熟时,也就随风这般大。”成亲王听其说话时,见其那面上带着他此前从未见过的温暖笑意,“我,我们是亲眼看着他一点点长大的。”。
“看着他从那个沉重少言,行过乎恭的老八板儿,到后来的风仪严峻,情礼兼到的冰尺玉衡,再到如今温润而泽,平易逊顺的恂恂君子——”
“孟略尝言,我们的小师弟,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这样的皑皑之雪,这样的皎皎之月,那样清白,那样澄净,是他们倾一塾之力,尽全人心思,用心灌溉起来的禾苗,细心雕琢出来的温玉。
他们又如何忍心与其稍加玷染,怎么舍得与其稍加污损,又何论是他如今这腌臜身骨,恶浊血肉——
说至此处,那笑意即更深浓了几分,即如三春最为明丽的颜色,声气中疼惜与怀念并重,“又常常言说,我们要像郁垒神荼两座门神一样守护好我们的小师弟。”。
还说他们要做冬日里最为暖煦的日阳,最为严实的护罩,让他们从来畏寒惧冷的小师弟,永远察觉不到风寒的侵袭。
只如今,郁垒已死,神荼,也已死。
他们的小师弟,又怎能不为风寒侵袭?
可这冬日,怎可能没有风寒呢?
沈淙在外已站立了快两个时辰了,比起先前的浑身颤栗哆嗦,现时却是完全得麻木冻凝住了,身上已经无有一点热气了,里里外外都冻得结结实实,脑中都是团团清冷白雾笼罩着——
一时也是不由阵阵苦笑,时隔多年,又再真切地体会了一回‘穷汉受罪毕’的滋味,想想当年要是无有先生师兄,与同巷伯振缨极力庇护着,他真有可能早就冻毙在了哪一年的寒冬风雪里。
而现在,师兄不肯再见他,振缨也为他驱赶至一边,不让其接近。
直在他几乎就要挨不住昏厥过去时,那门却开了,出来得却非是原先那小厮,而是一个未曾见过的童儿,他因之提振精神,将要张口之时,却发现嘴唇都为冻上了,全无法张开。
因听那童儿言是,师兄愿意收下他之履袜,却还是不愿见他,他情急之下用力撕开两片唇,冰雪混合着血气,总算艰难地咬出一句,“你再与我说说,就说复郎想见师兄。”。
那童儿进去又出来,与他摇了摇头,半时带着点怜悯声色道,“公子是不会见你了,你要什么与我说好了?”。
沈淙面上不知何故,因在风雪消融的冰冷以外,忽而有了一点温暖水渍,他听见自己冻僵的音色道,“你与师兄说,我想吃馄饨了。”。
葛沽因听随风回话以后,沉默了好一刻后,才声色平淡道,“我知道了”而后起身去了庖房。
国朝风俗‘冬馄饨,年馎饦。’。虽其已与他有‘稍待’言语,成亲王却还是未忍住跟上去了,见其在庖房中忙碌,因取樗根两大握捣筛和面,又将鲜嫩笋蕨汤焯,以酱、香料、油和匀备用,可其间分明已有和好的面皮馅料,不免开口问了一句,其正用手捻出一个皂荚子大小的馄饨,闻声抬目一笑道,“那是我与明心随风做的,复郎,不食辛姜。”。
而后又看着他又再熟练快速地捻出十一只,因与清汤煮了,盛将出来,让随风以托盘盛了,与他出去。而自进入后堂,取出身袍裘,让明心捧了。
再自过去将门打开时,却见小师妹谢妩竟也在外面,看看那车马物事,便也就猜得了。
谢府每年都会在冬至至元正这段时日,因在京城四处向孤弱乞丐、贫乏之家散发钱米柴炭衣物等助其度过严冬,谢妩及笄以来因就亲力亲为,只未曾想到竟还‘救助’到了自己人身上,可却仍是坚执不肯披穿,也就只能陪他待着。
葛沽看着那风雪中的轻薄身影,因见其急切却缓慢地移上前来,冷然道,“不许进来”。
又让明心随风将衣物馄饨捧端出去,“吃完这馄饨,你可能再不扰我了?”见其只是红着双眼,并不回答,“随风,打翻了它——”。
沈淙终于急声道,“不要!我、我再不来了——”。
其里有十二只,从他十二岁进塾,至得今日,正是十二年。
他想劝说师兄回头,可师兄只是指着门里门外,一限之隔的他们,“迄今以后,此疆彼界,永无干碍。”。
师兄是在告诉他,转身之后,便是陌路。
此回,是告别,也是永别。
廉巽直至他这灭家仇雠头颅落地的那年冬至,方才完全懂得了,沈淙今日豁出生死的坚执,以及眼中近同绝望的悲伤。
孤舟虽得水,而其木却漏,终不过沉底结局。
葛沽望着那道离去时落寞悲伤的身影,因回成亲王诧惑问语道,“只要复郎在,牛溪就在,只要牛溪在,我们这些人,即便是死去了,魂灵也所依归处。”。
“我似是看见六师兄了——”
依因十月朔乃是母亲生忌,沈淙即在告身未得书写印署期间,趁机回了一趟荥阳。
依礼祭拜过母亲过后,又在家中待得一月有余,因将从前手中未竟之事,都与家中管事沈巷,亦即振缨之父,以及父亲郑姨娘业都托委交付清楚了——实则也未有多少之事,淮清漕帮覆灭,安济仓廒又再转送以后,他手中几无多少事务了,维持家中生计,还是因由父亲从前诸样商事,他也只算得是从旁佐助父亲而已。
将这一点事务交付完成以后,他们本是欲在十一月初,就要启程回京的,却因巷伯骤来胸痛唾血,振缨自然无法就这样离开,他们因就再待了十日,见巷伯病疾稍得稳当,才从荥阳启程,昨日方才抵京。
回来时傅恭垣与他说,有小吏让他择日去官诰院领取告身。
他因在今日午后去往官诰院,在缴纳了一千文的朱胶绫纸钱后,领回了他的告身。这时将才转回州桥沈宅,却见一辆驷马象辂辚辚从他眼前驶过,这样烜赫招摇之车驾,实在很难不惹人注意,可当望向那为掀起帘幕一角,竟是,直到他们不意两目对视过后,他便即可以断言,“不是似乎,那就是六师兄——”。
“葛公子?”
振缨闻声也即望去,却因葛沽当时已将帘幕放下,因也就未曾看见。但既若公子看见,那便就是了,“既然经过此处,因何过门不入?”。
话说出口,却又觉得他这话真是明知故问,全无必要不说,还且专惹得公子伤心,因想着如何慰劝得一语时,却见公子不止未曾因此伤心,面上竟还荡漾着,因为谭抑鲁惇时常称之为‘奸巧’的温温笑意,与他道,“进去了”。
振缨在转日便即知道了,公子这莫名轻笑,是因着什么。
次日,即是冬至。
缘因国朝依因寒食、冬至、元正以为三大节,自寒食至冬至之间,有百余天并无其他正式节日,故民间百姓便以是年积储,互相拜贺馈遗,倾尽己之所有,及至年关来至,依因财竭便无了庆冬时排场,反却因让过年显得寒酸起来,故民间又有‘肥冬瘦年’,‘冬至大如年’之说。天子亦会在宫中设宴以飨百官。
是日,百官具服与朝,依礼拜贺天子,便即留在宫中饮宴。至若沈淙这小小知县,自然不在与宴之列,因在晨起因着傅良父子备办饮食家祭以后,皇帝因使那小内官春祺送来了宫宴饮食,他因即谢礼收下,又再作例写了冬至贺表,请那春祺与他进呈天子。
待送走那小内官后,沈淙即让振缨拿了他昨日让其预备的履袜与他出去,出去之前,还千万叮嘱,定得穿戴得厚实温暖。振缨依因公子向来畏寒惧冷体质,昨日一回京后,就一刻不停地,将那御寒度冬物事,豫备得万般齐全了。这时闻听此言,因将夹袍棉服裘衣风帽诸样服饰,都在榻上放好与公子更换,而去自己居住的东侧耳房里,将自己裹得粽子一般方罢,回来时还带了只铜制小手炉,因想着让公子抱在手中取暖。
哪知他出来时,重熙斋暖阁厢房里到处不见公子踪影,因从其间出来时,就见他那公子竟是独身站立在院庭风雪中,至若身上,不止没有穿他豫备好的诸样服饰,还且将原先穿着的厚厚夹袍也脱去了,通身只穿着一领,也不知从何处找来的粗布絁袍,通体素白地几与风雪融会一体,皎面冻得只阵青阵白,见他回来,抬步就走,分明是寒凝大地,落雪纷纷,口中竟然道是,“正是好天色。”。
振缨忙地追上去道,“公子,你这是要做什么?”。
沈淙微微颤着身子反问,“什么做什么?”。
振缨急切道,“衣裳啊,穿这样少,却也不怕寒冷,若使再病了,冬至旬休之后,还如何去赴任?”。
沈淙恂目问道,“少么?”。
振缨甚为无语,半时无奈道,“公子您究竟知不知‘冬至’,因何叫作‘冬至’呐?”。
沈淙步履不停,振缨气急道,“正是依因此日寒气已至极致,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候,所以被称为‘冬至’。”。
沈淙附和点头,又自道,“太阴之气,上干于阳。太阳之气,下极于地。寒气已极,故曰冬至。”就连面上笑意,都带着凛冽寒气。
振缨气道,“您这不是知道么?”。
沈淙在掌心呵了口气,轻轻搓了两搓,道,“我知道无用,要六师兄知道才有用。”。
振缨这才明白他这公子唱得是哪一出,眼望着已走出沈府许久,思索了一下,遂道,“您等我去取两件厚衣服来带上,免得公子这苦肉计全不奏效,反却真的生了病就不好了。”。
沈淙因笑道,“你这不是让六师兄疑我之心中诚意么?”。
振缨只当公子是调侃口气,因即就要转身去取,却听隐带清厉的一声,“不许去”他已好多年不曾见过公子与他这般语气说话了,不免因此怔住了,回神之时,公子已出了大门,就只得急步跟上去,好在手中还捧着个小铜手炉。
亏得沈淙记性不错,不若只在那交错街巷间就能迷了途,未至门庭以前,就即冻毙了。好容易绕转来至那三合院门前,因即敲门之时,倒比上回应门应得快些,还是上回那小厮,看见他那瞬刻,就即皱起了脸儿,总是耐着性子,听他说却冬至贺词,又再奉上预备履袜,请其进呈传送。那小厮才终是将脸一拉道,“话我会原样传送,东西便就罢了,您请回罢,我家公子有客,不会见你的——”。
沈淙因问他,“不知是什么客?”。
那小厮彻底冷下来脸来,“与你无干,少打听为好——”。
说着就要闭门,有着上回的鉴戒,沈淙这回没好上手抵门,就将手放在门隙之间,那小厮总是无法真就如此关闭,因即甚是无奈道,“你还有什么事?”。
沈淙才即收回手,向其一揖,道,“劳烦小哥通报,我就在此等待。”。
那小厮翻个白眼关上了门,径自来至茶寮之时,对着与来客席地相对而作,煮茶赏雪,落子弈棋的公子,苦了脸色道,“公子,您那师弟又来了——”。
“哪个师弟?”稍稍一想,此人还能有哪个师弟,因即略带惊讶道,“沈泽川?”。
那来客正是借病辞却朝会宴飨的成亲王赵钤,一早就带着只空爵来找葛沽,人都已不问自入了,还举着那空爵,佯作恭谨有礼地问,“朝来天欲雪,我有一空爵,能饮一杯无?”而后更加过分地,自顾自脱履对案坐下,还将他将及煮沸的盐豉汤,自斟了一爵饮了。能以那样珍奇之酒器饮汤的,便也只有这成亲王了。
“沽昨日所说——”
葛沽一语未尽,成亲王已笑着打断道,“你这汤真是好喝,可否与我个方子,罢了,旁人依着方子也煮不好,我就来这里问叔契吃用——”。
“此不过寻常之盐豉汤,殿下府中什么物事没有?”
成亲王哈哈一笑道,“本王府中物事确是不少,只却还有遗缺,可巧,遗缺之物你这里都有——”。
“鄙处殿下有何看上的,尽管从此拿走就是。只拿走后,就不要再来了。”葛沽说着因将盐豉汤与身边跪侍的廉巽分上一盏,“随风”都已事先叮嘱他小心了,却还是为烫到了,两手捏着耳垂可怜巴巴地望着他,不免也是一笑,“等会再喝就是——”。
成亲王惊讶叫出声道,“随风?廉巽?”。
这装饰一新的小儿,哪里还看得出半分昨日那蓬头褴褛之模样,他还直以为此人,又雇招了一个俊秀童儿服侍呢。
廉巽朝成亲王叩个头道,“随风在,殿下有何吩咐?”。
成亲王粲然一笑道,“本王没有吩咐,只觉着——”细细瞅看着他这容貌,忖度了言辞,又道,“你这小哭包,竟是个顶俊俏的童儿——”。
葛沽浅浅一觑成亲王,极轻地咳了一声,与廉巽道,“汤可以喝了”。
廉巽因端起正要喝时,却听,“下去喝”却不知他是何处做错了,因就有些愣愣地拾起身来,向公子行了一礼,才慢慢退了下去。
成亲王忽才明白过来,不免闷闷气郁道,“你将本王想成什么人了?”。
葛沽平静道,“沽如何想不重要,重要的是,殿下如何想。”又提了红泥小炉道,“殿下可还须要?”。
成亲王见其难得如此亲自招待于他,那一点气郁也就瞬然不见了踪影,捧爵去接满,而后喝着他斟的汤时,因想起他先前话语,不免笑道,“我那里最缺的就是你这样式的人,只若你搬移过去,我便不再会来此处了——”。
葛沽掩袖吃了两口汤,而后徐徐放下,缓声道,“殿下是要将那传言坐实么?”声色倒是无惊无怒,同样亦无悲无喜,“沽自身倒无紧要,还望请殿下,稍加顾惜自己声名。”。
成亲王忽而没了言语,似是正在尴尬之时,便听门口有敲叩声,明心因就去应了,里间的廉巽也听见动静,从后面悄悄探出头来,大概也是不敢未得吩咐就即出来,又且这源头正在他这里,也就一招手道,“不出来服侍你家公子,探头探脑的作甚?”。
廉巽仍是不敢出来,悄悄地问,“公子,随风——”听见葛沽说是,“出来罢”才敢慢慢移出来,将那小陶盏轻轻放在案上,小声道,“随风已仔细洗过了——”。
葛沽失笑道,“喝好了?”。
廉巽下意识地摇了摇头,而后反应过来,急忙又再点了点头,又见公子伸手过来,吓得愣愣张着眼睛,身体都僵住不动了,而后满脑子都为公子衣袖上苏合香攫住了,口中僵硬地咬出一句,“随风知错——”。
葛沽将他脸颊上一点馓子杂拂去,“怎么还能吃到脸上?”又闻他急急言错,笑问道,“何处错了?”。
廉巽闻言彻底愣住了,他确实想不出何处错了,只得呐呐道,“何处都错了——”。
“你让我想起一个人,也是动不动就道罪言错,直弄得我甚是措手无极,不知作处。”。
廉巽因即问道,“那是谁?”。
葛沽温声笑道,“那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此小心敬慎,如履春冰,直弄得我也是措手无极,不知作处,更即得要费心周全,全然无法轻松。此处是家府,非是公堂——”却也不急着令其立时就能改变,又再替其倒了养生药汤道,“待得吃完了,再去洗不迟。”。又温声指点一语道,“多与明心学学。”。
而廉巽本应要学的明心,此时只是苦着张脸,来请示门口那‘瘟神’如何处治,葛沽回答得也甚简明直接,“回绝了他”。
明心却是不动,只道,“我看今日这样子,公子若是不见,他就不走了——”。
葛沽望着外间天色,两道墨眉极轻地颦起道,“你去与他说明,我永无可能见他,请他尽早离开——”。
明心总是无法,只得摆出一副冷峻厌烦面孔,去回了那人,那人青着面孔只道,“我就在这里等”,回来依样禀报时,葛沽那眉间颦蹙更加鲜明,却只道,“随他去”。
明心带着点忧色道,“我看沈公子,只怕耐不住几时——”。
成亲王因道,“这样凄寒天色,确是不十分好受。”。
明心道,“却还不止如此,其人只穿着件破旧絁袍,我将见时,就已冻得无了几分人色——”。
成亲王不禁愕然,又不免疑惑道,“这是来做什么?”。
葛沽轻促地笑一声道,“还能作甚,无非是‘履长纳庆,迎福践长。’。”。
依因他们家乡风俗,冬至穿着崭新履袜,踩踏在日影上,即可纳受阳气,迎福除秽,是所谓‘履长纳庆,迎福践长。’。
沈淙自拜入牛溪塾以来,葛沽每岁都会为其备齐崭新服饰履袜,并在冬至这日与他换上,再亲自带着去踩踏日影,以纳庆迎福,期来年顺遂安康。
成亲王却不知此中含义,因才觉得这回答颇是答非所问,他并非不知他‘拜贺’来意,只无法理解这举动,却也未及相问,已见他开了新局,落下黑子道,“该殿下落子了”。
待得一盘棋罢,成亲王大败亏输。
明心隔着门缝,偷偷看了回来时,仍是摇头道,“还是未走——”。
这一句,因得成亲王又吃了败仗,比之前一次败得更快,败得更惨。
也因这两盘败局,第一次在这素来无悲无喜,无惊无怒的人身上,察觉到了深深压抑着的怒气,只面上却看不出分毫,只有再输了七局以后,明心回来说,其人似是已然站不稳了后,第八局,他竟逐渐占得了先机,甚至有可能赢得棋局的趋势,这是从未有过的事,他方知此人心里乱了,因出声道,“他愿意送,你收了便是,却又何苦?”。
葛沽轻轻落下一子,半时道,“随风,你去将履袜取进来,而后让其回去。”。
廉巽一愣,“我么?”见公子点头,又疑惑道,“公子不是不让随风与其相与交结么?”。
“我未曾让你与其相与交结,只让你收了礼再回绝去。”。
廉巽方即懂得,此才是断去二人交结罢了,方即应声出去。
待得廉巽出去,葛沽闻见成亲王一声叹息,而后轻轻捻起一枚棋子,微微垂敛了眼睑道,“你知道么?他将来牛溪熟时,也就随风这般大。”成亲王听其说话时,见其那面上带着他此前从未见过的温暖笑意,“我,我们是亲眼看着他一点点长大的。”。
“看着他从那个沉重少言,行过乎恭的老八板儿,到后来的风仪严峻,情礼兼到的冰尺玉衡,再到如今温润而泽,平易逊顺的恂恂君子——”
“孟略尝言,我们的小师弟,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这样的皑皑之雪,这样的皎皎之月,那样清白,那样澄净,是他们倾一塾之力,尽全人心思,用心灌溉起来的禾苗,细心雕琢出来的温玉。
他们又如何忍心与其稍加玷染,怎么舍得与其稍加污损,又何论是他如今这腌臜身骨,恶浊血肉——
说至此处,那笑意即更深浓了几分,即如三春最为明丽的颜色,声气中疼惜与怀念并重,“又常常言说,我们要像郁垒神荼两座门神一样守护好我们的小师弟。”。
还说他们要做冬日里最为暖煦的日阳,最为严实的护罩,让他们从来畏寒惧冷的小师弟,永远察觉不到风寒的侵袭。
只如今,郁垒已死,神荼,也已死。
他们的小师弟,又怎能不为风寒侵袭?
可这冬日,怎可能没有风寒呢?
沈淙在外已站立了快两个时辰了,比起先前的浑身颤栗哆嗦,现时却是完全得麻木冻凝住了,身上已经无有一点热气了,里里外外都冻得结结实实,脑中都是团团清冷白雾笼罩着——
一时也是不由阵阵苦笑,时隔多年,又再真切地体会了一回‘穷汉受罪毕’的滋味,想想当年要是无有先生师兄,与同巷伯振缨极力庇护着,他真有可能早就冻毙在了哪一年的寒冬风雪里。
而现在,师兄不肯再见他,振缨也为他驱赶至一边,不让其接近。
直在他几乎就要挨不住昏厥过去时,那门却开了,出来得却非是原先那小厮,而是一个未曾见过的童儿,他因之提振精神,将要张口之时,却发现嘴唇都为冻上了,全无法张开。
因听那童儿言是,师兄愿意收下他之履袜,却还是不愿见他,他情急之下用力撕开两片唇,冰雪混合着血气,总算艰难地咬出一句,“你再与我说说,就说复郎想见师兄。”。
那童儿进去又出来,与他摇了摇头,半时带着点怜悯声色道,“公子是不会见你了,你要什么与我说好了?”。
沈淙面上不知何故,因在风雪消融的冰冷以外,忽而有了一点温暖水渍,他听见自己冻僵的音色道,“你与师兄说,我想吃馄饨了。”。
葛沽因听随风回话以后,沉默了好一刻后,才声色平淡道,“我知道了”而后起身去了庖房。
国朝风俗‘冬馄饨,年馎饦。’。虽其已与他有‘稍待’言语,成亲王却还是未忍住跟上去了,见其在庖房中忙碌,因取樗根两大握捣筛和面,又将鲜嫩笋蕨汤焯,以酱、香料、油和匀备用,可其间分明已有和好的面皮馅料,不免开口问了一句,其正用手捻出一个皂荚子大小的馄饨,闻声抬目一笑道,“那是我与明心随风做的,复郎,不食辛姜。”。
而后又看着他又再熟练快速地捻出十一只,因与清汤煮了,盛将出来,让随风以托盘盛了,与他出去。而自进入后堂,取出身袍裘,让明心捧了。
再自过去将门打开时,却见小师妹谢妩竟也在外面,看看那车马物事,便也就猜得了。
谢府每年都会在冬至至元正这段时日,因在京城四处向孤弱乞丐、贫乏之家散发钱米柴炭衣物等助其度过严冬,谢妩及笄以来因就亲力亲为,只未曾想到竟还‘救助’到了自己人身上,可却仍是坚执不肯披穿,也就只能陪他待着。
葛沽看着那风雪中的轻薄身影,因见其急切却缓慢地移上前来,冷然道,“不许进来”。
又让明心随风将衣物馄饨捧端出去,“吃完这馄饨,你可能再不扰我了?”见其只是红着双眼,并不回答,“随风,打翻了它——”。
沈淙终于急声道,“不要!我、我再不来了——”。
其里有十二只,从他十二岁进塾,至得今日,正是十二年。
他想劝说师兄回头,可师兄只是指着门里门外,一限之隔的他们,“迄今以后,此疆彼界,永无干碍。”。
师兄是在告诉他,转身之后,便是陌路。
此回,是告别,也是永别。
廉巽直至他这灭家仇雠头颅落地的那年冬至,方才完全懂得了,沈淙今日豁出生死的坚执,以及眼中近同绝望的悲伤。
孤舟虽得水,而其木却漏,终不过沉底结局。
葛沽望着那道离去时落寞悲伤的身影,因回成亲王诧惑问语道,“只要复郎在,牛溪就在,只要牛溪在,我们这些人,即便是死去了,魂灵也所依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