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完了一顿过于丰盛的午餐,在安忆年的强烈拒绝之下,宋老太才勉为其难地停下为她添第三次饭的动作,不甘心地问了一句:“真的不再喝一碗汤吗?这是昨天你舅公刚杀的小母鸡,外婆特意要来给你炖汤的。”

    “外婆,我真的吃不下了,晚上再喝吧。”

    “你学习辛苦,多吃点补补怎么啦!而且你还在长身体,要吃饱才行。”

    “已经不长啦,这辈子就这么高了。”

    “还在长就好,我这里还有两头鸽子,你到时候带回去让你妈妈给你炖汤。”

    “是两只鸽子啦,‘头’是形容牛的。”

    安忆年哭笑不得地纠正她,有时候她有点不确定宋老太到底是真的耳背还是装聋演她呢。

    她小时候在这里生活了好几年,上学以后虽然不住这了,但每逢寒暑假也会来新桃区小住一段——多亏了宋老太喂猪一样的养法,安忆年每次来都得圆一圈再回去。

    顾容夸赞她一片孝心,从不辜负宋老太的好意,吃下去的东西都得装在身上带走。

    安忆年当即将她暴揍了一顿,让顾容亲身感受到了什么叫每一斤肉都不是白长的。

    开了一通玩笑之后,顾容顺了顺被揉乱的头发,问她:“诶,说真的,你就直接说你不爱吃嘛。”

    “怎么说呢。”安忆年盘起腿,“我当然知道可以直接这么讲,但是老人家嘛,这是她们一种表达感情的方式,我实在是不忍心拒绝。”

    现在的发展趋势变更得太快,连年轻人都经常对时下各种新潮流摸不着头脑,更何况是那些小学都没上过的老人呢?

    看着年轻人聊股市走向、聊新游戏电视剧、讨论时装美容,没能乘上新时代列车的一部分老人愈发惶恐,无能为力地看着自己和子女儿孙的交流日渐脱轨。

    他们会不遗余力地对你好,生疏地去买一些不了解的花花绿绿的零食,找人安装自己根本用不到的无线网络,夸张地将每一餐做得丰盛,只是为了稍微讨好一下年轻人,让他们不要太过嫌弃这些落伍的老家伙们。

    “不用夸奖我,这是一个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具备的素质和担当……你这是什么眼神嘛。”

    “没有。”顾容摇摇头,“只是觉得你真的变了。”

    安忆年明白顾容的意思,在外公去世前,她完全就是个任性得令人发指的熊孩子,完全不可能去思考这种事情。她只会知道外婆外公都对她百依百顺,她只需要开口提出需求,然后肆意地享受大家的爱就好。

    外公……

    看着偏厅台上摆放着的遗像,安忆年心里一阵闷痛,她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上来的泪意,从旁边的抽屉中取了根线香,在蜡烛上点着。

    然后她随手一弹,火苗熄灭,一点零星的亮光闪烁了一下,一缕幽幽的白烟升起,她立在黑白相片之前,深作三揖。

    “我考上一中了。”安忆年在心里说,“虽然你肯定不在乎这个,你只希望我过得开心……不用担心,老头子,我在学校里认识了很多朋友,我很好。”

    宋老太家的大门白天基本上都是敞开着,一阵轻柔的凉风荡进来,风里隐约夹杂了些清苦的涩意。

    一念秋风起,一念相思长。

    “你外公昨天还给我托梦了。”宋老太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了,她仔细地将台上的水果盘摆整齐,“说年宝今天要过来,叫我给你炖鸡汤。”

    宋老太不知道想起了什么,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他说,我们年宝小时候最喜欢吃鸡腿了。”

    安忆年眼眶一酸,她将线香在小香炉中插稳,牵起嘴角笑起来:“就他老人家记性好,晚上那鸡汤一定要留着,被你们两个这么一说,馋死我了。”

    “放心,都给你留着。今晚…住这吗?”

    “当然住,外婆,我晚上跟你睡吧?”

    “我晚上觉少,怕你睡不好。”

    “这有什么的,我睡的沉,不怕。哦对,明天早上千万别叫我,让我睡到自然醒。”

    “好好,保证不叫。”

    午后的天空干净而澄澈,不同于夏季一览无遗的深蓝,几缕云丝缀在深秋淡蓝色的天幕上,一只橘色的猫轻巧地从树上一跃而下,沿着墙根消失在了拐角。

    树梢微微晃动,安忆年单肩挎着书包,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树干上介绍的牌子——桂花。可惜早已过了盛花期,此时上方只有墨绿的叶片。

    她心念一动,想起了那枚被她夹在书里的干花书签。

    “忆年!刚喊你怎么都不理我。”

    “刚刚在看猪呢。”安忆年转过身,“卫夏,你们小区的流浪猫也太肥了,怎么喂的?”

    “哦,那只大橘吗?”卫夏了然,“它被惯坏了,都敢冠冕堂皇地找人要东西吃,你说这像话吗。”

    安忆年严肃地说:“太不像话了,建议抱到我家检查一下。”

    “你家有时间精力养猫吗?”

    安忆年认真地思考了一下:“确实没有。”

    卫夏把她拉到树底下的椅子坐下:“你这样出来找我,你外婆不就一个人在家了吗?”

    “老太太午觉睡不到半小时就打麻将去了。”安忆年干笑,“我要是不出来,一个人在家的就是我了。”

    “你家外婆生活还挺丰富多彩的。”

    “谁说不是呢。”安忆年摊手,“诶,我们要去哪写作业,你家吗?”

    “我家不行,我爸今天在家。”卫夏琢磨了一下,提议道,“去附近的小图书馆吧,那边一般没什么人去。”

    “好啊。”安忆年一口答应下来,随即像是想说什么似的,欲言又止地看了一眼卫夏。

    “有话就说。”卫夏睨她一眼,“一副有事求我的表情,是想抄作业还是帮你补课。”

    “都不是。”安忆年讨好地拉住她的手,“卫夏宝贝,你介不介意我再叫一个人。”

    风和日丽,秋风凉爽,是一个适合大扫除的天气。

    苏锦将家里厨房的灶台清理了一下,擦干净油渍,把沥干的碗筷归回原位。随后又去阳台,将洗衣机里洗好的衣服一件件拿出来,有条不紊地甩平整晾好。做完这些,他正准备拿起扫把扫地,放在桌上的手机就响了起来。

    “下午好,苏锦,在做什么呢!”安忆年轻快的声音从电话里传出来。

    “下午好。”苏锦笑着回道,“我正在打扫房间。”

    “好的,其实我打电话是为了……你还记得昨天拜托你的事吗?”

    苏锦应了一声,他当然记得,安忆年为了让他接受奶茶,提出等价交换的建议,拜托他辅导作业。

    “我现在和卫夏在一起,正准备去……”她那边声音顿了一下,似乎是忘了词,旁边有人在提醒她,“哦对,去新桃图书馆,你要一起来吗?”

    卫夏和他在同一个初中上学,家自然也离得不远,她们说的那个图书馆就在他家附近。

    苏锦毫不犹豫道:“好,我现在过去。”

    安忆年原本以为担心多叫个人会让卫夏不舒服,没想到一听是苏锦,卫夏居然很爽快地同意了。

    约好在图书馆门口碰头,在去的路上,安忆年心里突然有了个猜测。

    “冒昧地问一句。”安忆年小心翼翼地说,“以前在初中的时候,你和苏锦谁是第一呀。”

    卫夏认真地回忆了一会:“一半一半吧,轮流拿第一。欸我说,你可不要对他有太深的滤镜了,苏锦这个人……”

    听到卫夏说到最后意味深长地顿了一下,安忆年被勾起了好奇心:“这个人怎么了?”

    图书馆不远,没走几分钟就已经到了。卫夏停下脚步,看了她一眼,眼神不由得多了几分打量:“忆年,你不会真的喜欢他吧?”

    “你也信那些传言?”

    “不信,只是诈你一下。”卫夏促狭地眨了眨眼。

    安忆年气鼓鼓地瞪她:“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卫夏!”

    “所以你还没说完呢,苏锦这个人怎么了?”

    卫夏“嘘”了一声,冲她身后扬了扬下巴:“别问了,再问就又要被他听到了?”

    安忆年转过头,男生高挑的身影就撞入眼中,他今天穿了一件简单的休闲卫衣,天朗气清,让他显得格外干净清隽。

    “苏锦!这里。”安忆年挥挥手。

    “你们好。”苏锦看到了她们,露出一个笑容,走过来,示意了一下手里拎着的塑料袋,“给你们带了可乐。”

    “谢谢!”安忆年欣喜地道谢。

    卫夏不知道在想什么,若有所思的样子。

    “卫夏,你的。”苏锦喊了她一声,将可乐递过来。

    “哦,谢谢。”她回过神,接过可乐,心底那股若有若无的敌意顿时散了。

    其实她刚刚没有说完的话是,苏锦家的经济条件据说不太好,过得很节俭。

    但目前来看,起码是个不错的人。

    原本,安忆年心目中的一起写作业是这样的:大家写同一份题,遇到卡壳的地方顺口吐槽一句“这题怎么出的”,然后马上就会有人附和你“对啊什么乱七八糟的”,这样和谐而融洽的场景。

    然而现实却是只有她一个人在写作业,另外两个一个在看书,另一个在做课外的辅导教材。

    古文的背诵填空文字书写量大,她写得愈发不耐烦,搁下笔,扫了一眼安静低头学习的二人,忍不住出声问道:“二位,你们都不写作业吗?”

    自习室里一共就他们三个,她也不担心会打扰到别人。

    卫夏头也不抬:“我中午出门前就做完了。”

    安忆年噎了一下,然后恶狠狠地转向苏锦,“那你呢?”

    苏锦言简意赅:“今天上午。”

    卫夏:“……”

    安忆年心态瞬间就平衡了,并且她还开始拱火:“卫夏,你晚了一步。”

    她开始积极地脑补,两个人都是班长、班级第一,而且还曾经争夺了许久年级第一的位置,如今恰好坐在一起学习,这还不火星四溅?

    打起来,打起来!

    “你们要不下一场考试比比谁的分高?”

    卫夏根本懒得理她,横了她一眼:“管好你自己吧,期中考好不容易进了前三十,画了几天黑板报之后开始松懈了?”

    安忆年不满道:“是24名!24和前三十差多了!还有,卫夏,你这语气怎么跟当妈的一样。”

    虽然宋念山女士对成绩不怎么过问,因为在她看来,没有年级第一通通入不了她老人家的眼。

    苏锦饶有兴趣地看向安忆年:“24名?进步了这么多。”

    “这是我本来就有的水平!”安忆年义正严辞地申明。

    “你那种考一次试就大病一场的读书方法还是算了,肯定不正确。”卫夏翻过一页纸,“不管怎么说,身体还是应该放在第一位。”

    苏锦赞同地点头:“这个说得没错。”

    “所以我已经不用了嘛。”安忆年小声地说。

    “你应该是还没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苏锦温和地安慰她,“不用着急,现在才高一上学期,还有时间可以慢慢摸索。”

    安忆年用力点头,点到一半感觉有一丝怪异。

    听这两人说话怎么跟找了两个妈一样。

章节目录

锦瑟年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小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房并收藏锦瑟年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