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宜溪不愿接受池远之这番说辞,直摇头表示自己会想办法的。
“那信是假的,我已经跟林寂说过了。”她还想挣扎一下,试图挽回些局面。
池远之瞧女儿如此执着,长叹口气。
安抚着摸了摸她的头,就像小时候那样。
只是从前那个抱着自己腿要糖吃的小女娃现在都长成大姑娘了。
“篡改户籍一事原是我想为从前做的错事赎罪几分,不过用错了法子,落得这局面也是我应得的。万事讲因果啊...”
池宜溪还想说着什么。但夜色渐深,不便久留,林寂带着她出了察事司。
“我不便相送,你回去路上小心些。”
林寂站在廊下,挡住大半烛火,整个人在阴影中更贴合察事司爪牙身份。
唯独眉间一点红痣,衬得他有一丝人气。
飘雪落在两人肩头,池宜溪隔着锥帽抬头看他,有几分仙人般不真实。
“方才我爹说的话你都听到了吗?”池宜溪问,“此事可还有转圜余地?”
迫切想要得到答案,林寂这些年经历了太多。但他不愿用糊弄旁人那套说辞去对待眼前人。
虽不知究竟为何,或许自己曾经心悦于她,如今这般大抵是因为亏欠吧。
“此事我定会尽全力。不过你也要小心些。今日我看汪生模样,怕是已经知道我们相识。”
“嗯。”池宜溪颔首应着。
池宜溪上了马车,细细回想方才父亲所说。
篡改户籍是为了赎罪,眼下入狱也在他计划之内。
先前官差说父亲篡改的是胜州谋逆案相关罪人。
看来根源就在胜州谋逆案,如果只是简单篡改户籍,应当罪不至死,就算是流放也好过天人永隔。
马车碾雪有些颠簸,池宜溪奔波了一日,眼下得了片刻清净,倒也泛起困意,鼻尖似有若无还能闻到林寂身上的檀香。
下车时,池宜溪瞥见远处墙角黑影闪过。
想起分别前林寂对自己说的话,原以为他担忧过渡,没想到居然这么快就有人盯着自己了。
索性天冷,之后接连几日,池宜溪都没出门。
但她也没闲着,先是修书一封寄往嵩州,嘱咐兄长好生备考,唠了些家常。
之后又问起李伯先前旧事。
“老爷之前确实曾在胜州任职,但在任期间并未有出过差错,何来赎罪一说?”
池宜溪让和喜去沏壶热茶来,冬日茶水凉的快。
屋内只剩下他二人。
“那胜王谋逆一案,父亲可有参与什么?或者是结交了相关之人?”
关于这件事,池宜溪不敢往深处想。
虽不知当年发生了什么,但若当真父亲参与其中,那还真是天王老子来了都救不出去。
李伯摇头。
“这可是要掉脑袋的事,老爷一直安分守己,从不曾参与其中。再者说当时夫人身体不好,老爷一下衙就赶回家,也没结交过其他人。”
李伯所言,池宜溪并未亲身经历,但十之八九不会有错。
父亲情深,母亲生下自己后便撒手人寰。
父亲至今也未再娶,只是常在闲时勾勒母亲画像,细心呵护母亲留下的花卉。
“不过…”李伯似乎又想到什么。
“不过什么?”池宜溪追问。
“不过老爷也不是完全和胜王谋逆一事无关,当年是他接下从京中来的圣旨,处决了涉案之人,好像有将近百人。”
听到此话,池宜溪方才明白过来父亲在狱中所言之意。
她搁下茶盏,又追问道:“那关于这案子,李伯可知道些什么?”
父亲曾说自己此举是为赎罪,难道指的就是从前案子有蹊跷?
“当年之事闹得沸沸扬扬,但总归是上面下的旨意,老爷不过是接了命令,个中细节我们都无从得知。”
李伯一直跟随父亲,说是心腹也不为过,若他都不知,那知道往事之人怕还真是寥寥。
“知晓了。李伯去忙吧,我想一个人静静。”
送别李伯,和喜方从外间进来。
“小姐这几日茶饭不思,还是得好好休息才是。”
说着,又往香炉里添了些银炭。屋内暖和才让人踏实。
池宜溪起身挑帘进了内间榻上。
池远之心疼女儿出来上京不适应天气。
刚入府就命人花高价给她搜罗来外疆地毯。
花纹繁复又厚实,就算是赤足踩在上面,也是极暖和。
“父亲之事实在让我无法合眼,若真是旁人陷害还好,可父亲偏偏…”
和悦帮她卸了头上的簪子,换了件轻便衣衫。
和悦心思灵活,有时也会帮着出出主意:“林大人既然答应了小姐,想来会尽心去办的吧。”
“这样要紧的事怎可全权托付给旁人。”池宜溪斜倚在榻上,“他虽然应了,但上次我去察事司时,有个叫汪生的同知,我瞧他那模样,怕是会从中做梗。”
“也是同知…”和悦虽然是家中女婢,但也粗略知道些道理,“和林大人一样官职,又在同一衙门里当值。这可不太妙。”
“是啊,但眼下家门外长了不少眼睛,我也只能在家中等候林寂的消息了。”
临近年关,雪下得更急。
池宜溪这几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倒是让有些人等不及了。
“你说她这几日都没出门?”
汪生听着下面人递来的消息,眉头紧锁。
按理说父亲入狱,池宜溪就算不求旁人,至少得跟林寂不时通气吧。
怎么会连着几日都不出门?
“是的大人。这几日我潜入府中,那池家小姐不是在书房,就是房内,一直没有外出。”
那就怪了,难道是那日自己看错了?
汪生放松身子,靠在椅背上想着林寂对这池宜溪的关系。
“大人,盯着左衙的人来说林寂入宫了。”
门房进来递话。
“哦?宫里来人传的?”
“和往常一样,王福身边人。”
汪生了然。
“看来咱们老祖宗又有什么好事给林同知了。”汪生讥笑。
王福这人阴晴不定,这一点林寂倒是和他如出一辙。
“既然林寂不在,那就去牢里见见户部左侍郎。”
前些日子太后那边派人来,说是要以贪污罪尽早结了这案子。
林寂看的紧,现在他出去了,刚好能去会会眼下各方都盯着的池远之。
这段时间天寒,皇帝念及王福年迈,特意许了他五日假。
林寂大概能猜到王福这次唤自己是什么原因。
“林同知,祖宗正在休息,劳您等等。”
王福身边的小太监余世从内间出来,见林寂站在庭中等候,雪落在他肩头也不曾动手清理。
许是冷极了,林寂两手泛红向他行礼,不难看,倒像是余世前几天擦的一尊白玉观音像。
“劳余公公费心,若是义父醒了麻烦通传一声。”
林寂待他们这些小太监也极为礼貌,余世也挺喜欢他的。
是以上前两步,瞧旁边并无他人,才压低声音道:
“祖宗现在不高兴着呢,听说你在外面关照池远之的女儿。还安排他们见面!”
林寂低头表示谢意。
在雪地里站了半晌,门外厚帘子才再次被挑起。
这次余世没出来,里间传来老年人的声音,听起来这人应该染了风寒,声音无力且尖细。
正是当朝皇帝最信任的人,王福。
“进来吧。”
林寂忙扫了肩上落雪,抬腿进了门。
甫一进门,林寂就闻到了满屋药味,其中还夹杂着一股不知名香气。
想来是他最近又新收了个妾侍。
还真是越老越喜欢折腾。
林寂心想。
方才见一个年轻宫女端着药罐从旁边廊下经过,他就猜想王福怕是生了病,没想到还真是。
进门后,林寂也没抬头,直接撩起衣摆跪在地上,向正位上的人行礼。
“儿子林寂,见过义父。义父身体可有好转?”
茶盏搁在桌上,声音很轻。但林寂知道这就是王福生气了。
“儿啊,最近可得了美娇娘?”
“回义父,不曾。”
上方王福轻笑,嗓子里有痰,一旁候着的余世忙捧着个金雕花木痰盂上前伺候。
王福狠狠咳了几声,又往痰盂中啐了一口才罢休。
“不曾,那池家小姐你怎么解释?”
一直跪在地上回话的林寂又伏下身子。
“义父交代过池远之一案要越多人知道越好。以我对汪生的了解,现在他应该会盯紧池远之之女,借机挑拨离间。既要拉我下马,又要以贪污受贿定下此案。”
“听你这么说,你是为了帮汪生才这么做的?”
林寂摇头:“并不,池远之之女与我有旧情,断不会听信汪生之言。且他若真是找上门,那盯着池家的其他人不就都知道太后也参与此事了吗?”
王福像是听到了什么不得了之事,原本懒散靠着的身子都坐直了些。
语气中带有揶揄:
“你真和那小女娃有一腿?”
林寂忙辩解:“义父误会,只是当年在永州时两情相悦,不过发乎情止乎礼,并未逾矩。”
“哟。”王福语色不减,“之前两情相悦,那现在…”
“我和她断无可能。”
“那是为何?我听余世说那池家小姐貌美的很,比之上京世家小姐有过之无不及。”
“池远之曾杀了我父母!杀亲之仇,我比报之!”
言之此处,王福漏出惋惜之色,示意他起来。
“好啦!美娇娘多得是,乡下来的丫头算什么。”
余世眼尖的上前扶起林寂,方才在雪里站了那么久,进来后又一直跪着。
估计起来都得费些力气。
起身后,林寂不忘又向王福行礼表忠心。
“还望义父莫要误会我,杀亲之仇不共戴天,眼下儿子只想好好替义父办事!”
王福历经三朝,头发尽数花白,被三山帽所束起,身穿大红蟒衣,脚踩粉底皂靴。
两边立着他的美妾,年纪不大,长相清秀。
旁的太监就算在宫中有对食,那也是藏着掖着。
但王福不一样,因为当朝皇帝是点头允了王福对食一事。
“你是我亲自挑选出来的,还能看有差不成?可别因为些小事就伤了我们爷俩的关系。”王福道。
“多谢义父提拔之恩。”
“别说这些客套话,咳咳…我…咳咳…这次叫你来就是问清楚,之后是怎么打算的?”
王福年纪大了,受不得冷。
一旁美妾听他咳了两声,忙跪下将他如枯枝般的手伸进自己怀中取暖。
见状,林寂垂眸。
还没等林寂答话,王福直接道:
“这件事不关只是池远之篡改户籍,皇上与太后之间怕又要再起波澜...”
“那信是假的,我已经跟林寂说过了。”她还想挣扎一下,试图挽回些局面。
池远之瞧女儿如此执着,长叹口气。
安抚着摸了摸她的头,就像小时候那样。
只是从前那个抱着自己腿要糖吃的小女娃现在都长成大姑娘了。
“篡改户籍一事原是我想为从前做的错事赎罪几分,不过用错了法子,落得这局面也是我应得的。万事讲因果啊...”
池宜溪还想说着什么。但夜色渐深,不便久留,林寂带着她出了察事司。
“我不便相送,你回去路上小心些。”
林寂站在廊下,挡住大半烛火,整个人在阴影中更贴合察事司爪牙身份。
唯独眉间一点红痣,衬得他有一丝人气。
飘雪落在两人肩头,池宜溪隔着锥帽抬头看他,有几分仙人般不真实。
“方才我爹说的话你都听到了吗?”池宜溪问,“此事可还有转圜余地?”
迫切想要得到答案,林寂这些年经历了太多。但他不愿用糊弄旁人那套说辞去对待眼前人。
虽不知究竟为何,或许自己曾经心悦于她,如今这般大抵是因为亏欠吧。
“此事我定会尽全力。不过你也要小心些。今日我看汪生模样,怕是已经知道我们相识。”
“嗯。”池宜溪颔首应着。
池宜溪上了马车,细细回想方才父亲所说。
篡改户籍是为了赎罪,眼下入狱也在他计划之内。
先前官差说父亲篡改的是胜州谋逆案相关罪人。
看来根源就在胜州谋逆案,如果只是简单篡改户籍,应当罪不至死,就算是流放也好过天人永隔。
马车碾雪有些颠簸,池宜溪奔波了一日,眼下得了片刻清净,倒也泛起困意,鼻尖似有若无还能闻到林寂身上的檀香。
下车时,池宜溪瞥见远处墙角黑影闪过。
想起分别前林寂对自己说的话,原以为他担忧过渡,没想到居然这么快就有人盯着自己了。
索性天冷,之后接连几日,池宜溪都没出门。
但她也没闲着,先是修书一封寄往嵩州,嘱咐兄长好生备考,唠了些家常。
之后又问起李伯先前旧事。
“老爷之前确实曾在胜州任职,但在任期间并未有出过差错,何来赎罪一说?”
池宜溪让和喜去沏壶热茶来,冬日茶水凉的快。
屋内只剩下他二人。
“那胜王谋逆一案,父亲可有参与什么?或者是结交了相关之人?”
关于这件事,池宜溪不敢往深处想。
虽不知当年发生了什么,但若当真父亲参与其中,那还真是天王老子来了都救不出去。
李伯摇头。
“这可是要掉脑袋的事,老爷一直安分守己,从不曾参与其中。再者说当时夫人身体不好,老爷一下衙就赶回家,也没结交过其他人。”
李伯所言,池宜溪并未亲身经历,但十之八九不会有错。
父亲情深,母亲生下自己后便撒手人寰。
父亲至今也未再娶,只是常在闲时勾勒母亲画像,细心呵护母亲留下的花卉。
“不过…”李伯似乎又想到什么。
“不过什么?”池宜溪追问。
“不过老爷也不是完全和胜王谋逆一事无关,当年是他接下从京中来的圣旨,处决了涉案之人,好像有将近百人。”
听到此话,池宜溪方才明白过来父亲在狱中所言之意。
她搁下茶盏,又追问道:“那关于这案子,李伯可知道些什么?”
父亲曾说自己此举是为赎罪,难道指的就是从前案子有蹊跷?
“当年之事闹得沸沸扬扬,但总归是上面下的旨意,老爷不过是接了命令,个中细节我们都无从得知。”
李伯一直跟随父亲,说是心腹也不为过,若他都不知,那知道往事之人怕还真是寥寥。
“知晓了。李伯去忙吧,我想一个人静静。”
送别李伯,和喜方从外间进来。
“小姐这几日茶饭不思,还是得好好休息才是。”
说着,又往香炉里添了些银炭。屋内暖和才让人踏实。
池宜溪起身挑帘进了内间榻上。
池远之心疼女儿出来上京不适应天气。
刚入府就命人花高价给她搜罗来外疆地毯。
花纹繁复又厚实,就算是赤足踩在上面,也是极暖和。
“父亲之事实在让我无法合眼,若真是旁人陷害还好,可父亲偏偏…”
和悦帮她卸了头上的簪子,换了件轻便衣衫。
和悦心思灵活,有时也会帮着出出主意:“林大人既然答应了小姐,想来会尽心去办的吧。”
“这样要紧的事怎可全权托付给旁人。”池宜溪斜倚在榻上,“他虽然应了,但上次我去察事司时,有个叫汪生的同知,我瞧他那模样,怕是会从中做梗。”
“也是同知…”和悦虽然是家中女婢,但也粗略知道些道理,“和林大人一样官职,又在同一衙门里当值。这可不太妙。”
“是啊,但眼下家门外长了不少眼睛,我也只能在家中等候林寂的消息了。”
临近年关,雪下得更急。
池宜溪这几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倒是让有些人等不及了。
“你说她这几日都没出门?”
汪生听着下面人递来的消息,眉头紧锁。
按理说父亲入狱,池宜溪就算不求旁人,至少得跟林寂不时通气吧。
怎么会连着几日都不出门?
“是的大人。这几日我潜入府中,那池家小姐不是在书房,就是房内,一直没有外出。”
那就怪了,难道是那日自己看错了?
汪生放松身子,靠在椅背上想着林寂对这池宜溪的关系。
“大人,盯着左衙的人来说林寂入宫了。”
门房进来递话。
“哦?宫里来人传的?”
“和往常一样,王福身边人。”
汪生了然。
“看来咱们老祖宗又有什么好事给林同知了。”汪生讥笑。
王福这人阴晴不定,这一点林寂倒是和他如出一辙。
“既然林寂不在,那就去牢里见见户部左侍郎。”
前些日子太后那边派人来,说是要以贪污罪尽早结了这案子。
林寂看的紧,现在他出去了,刚好能去会会眼下各方都盯着的池远之。
这段时间天寒,皇帝念及王福年迈,特意许了他五日假。
林寂大概能猜到王福这次唤自己是什么原因。
“林同知,祖宗正在休息,劳您等等。”
王福身边的小太监余世从内间出来,见林寂站在庭中等候,雪落在他肩头也不曾动手清理。
许是冷极了,林寂两手泛红向他行礼,不难看,倒像是余世前几天擦的一尊白玉观音像。
“劳余公公费心,若是义父醒了麻烦通传一声。”
林寂待他们这些小太监也极为礼貌,余世也挺喜欢他的。
是以上前两步,瞧旁边并无他人,才压低声音道:
“祖宗现在不高兴着呢,听说你在外面关照池远之的女儿。还安排他们见面!”
林寂低头表示谢意。
在雪地里站了半晌,门外厚帘子才再次被挑起。
这次余世没出来,里间传来老年人的声音,听起来这人应该染了风寒,声音无力且尖细。
正是当朝皇帝最信任的人,王福。
“进来吧。”
林寂忙扫了肩上落雪,抬腿进了门。
甫一进门,林寂就闻到了满屋药味,其中还夹杂着一股不知名香气。
想来是他最近又新收了个妾侍。
还真是越老越喜欢折腾。
林寂心想。
方才见一个年轻宫女端着药罐从旁边廊下经过,他就猜想王福怕是生了病,没想到还真是。
进门后,林寂也没抬头,直接撩起衣摆跪在地上,向正位上的人行礼。
“儿子林寂,见过义父。义父身体可有好转?”
茶盏搁在桌上,声音很轻。但林寂知道这就是王福生气了。
“儿啊,最近可得了美娇娘?”
“回义父,不曾。”
上方王福轻笑,嗓子里有痰,一旁候着的余世忙捧着个金雕花木痰盂上前伺候。
王福狠狠咳了几声,又往痰盂中啐了一口才罢休。
“不曾,那池家小姐你怎么解释?”
一直跪在地上回话的林寂又伏下身子。
“义父交代过池远之一案要越多人知道越好。以我对汪生的了解,现在他应该会盯紧池远之之女,借机挑拨离间。既要拉我下马,又要以贪污受贿定下此案。”
“听你这么说,你是为了帮汪生才这么做的?”
林寂摇头:“并不,池远之之女与我有旧情,断不会听信汪生之言。且他若真是找上门,那盯着池家的其他人不就都知道太后也参与此事了吗?”
王福像是听到了什么不得了之事,原本懒散靠着的身子都坐直了些。
语气中带有揶揄:
“你真和那小女娃有一腿?”
林寂忙辩解:“义父误会,只是当年在永州时两情相悦,不过发乎情止乎礼,并未逾矩。”
“哟。”王福语色不减,“之前两情相悦,那现在…”
“我和她断无可能。”
“那是为何?我听余世说那池家小姐貌美的很,比之上京世家小姐有过之无不及。”
“池远之曾杀了我父母!杀亲之仇,我比报之!”
言之此处,王福漏出惋惜之色,示意他起来。
“好啦!美娇娘多得是,乡下来的丫头算什么。”
余世眼尖的上前扶起林寂,方才在雪里站了那么久,进来后又一直跪着。
估计起来都得费些力气。
起身后,林寂不忘又向王福行礼表忠心。
“还望义父莫要误会我,杀亲之仇不共戴天,眼下儿子只想好好替义父办事!”
王福历经三朝,头发尽数花白,被三山帽所束起,身穿大红蟒衣,脚踩粉底皂靴。
两边立着他的美妾,年纪不大,长相清秀。
旁的太监就算在宫中有对食,那也是藏着掖着。
但王福不一样,因为当朝皇帝是点头允了王福对食一事。
“你是我亲自挑选出来的,还能看有差不成?可别因为些小事就伤了我们爷俩的关系。”王福道。
“多谢义父提拔之恩。”
“别说这些客套话,咳咳…我…咳咳…这次叫你来就是问清楚,之后是怎么打算的?”
王福年纪大了,受不得冷。
一旁美妾听他咳了两声,忙跪下将他如枯枝般的手伸进自己怀中取暖。
见状,林寂垂眸。
还没等林寂答话,王福直接道:
“这件事不关只是池远之篡改户籍,皇上与太后之间怕又要再起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