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一盏茶,二人出了东宫,刘崓尚且神色从容,盛时行却是满怀心思,没注意背后的人赶上来,从她手里接过了缰绳:
“去你家还是去我家?”
“嗯?”盛时行懵了,刘崓笑着看看天色:“刚刚殿下吩咐了那么多,你不想跟我商量商量?我回了他什么事情,你也不问?”
盛时行想想是这个道理,转念又嗔道:“你可以啊,现在已经能这样随随便便就往我家登堂入室了?”
“是有点不合适,也没置办礼物,那……去我家?”刘崓眨眨眼,盛时行脊背一紧:“嗯……”
刘崓绷着个笑直接拉过两匹马往自家宅院那边走:“阿姐和阿冲他们二人都在,你那个小脑袋里在怕什么啊……”
“咳……”盛时行赶快追上去勉强找补:“这不是,快中午了,感觉有些叨扰……”
“跟我们有必要客气吗?”
“那倒是。”盛时行嘿然:“阿姐做饭是不是很好吃?”
“我姐只会煮白粥。”
“……”盛时行想了想从他那宅子到最近的酒楼应该怎么走,还没想清楚,刘崓又接了一句:
“但我做饭好吃。”
“哈?!”盛时行傻眼了。
二人来到刘崓那个小院子,比起上次似乎热闹了许多,不仅仅是于天蕙和萧鸣他们二人也住了进来,更多了些箱笼之类,厨下也有炊烟丝丝缕缕升起。
盛时行与众人见了礼,便被刘崓拉到书房,虽然门敞开着,她还是有点不好意思,赶快切入正题:
“说起来,殿下找你何事?”
刘崓指了指在外面忙碌着的于天蕙:“稍微等会儿,我叫阿姐他们来一起说,今日叫你过来除了议事,还有一封信要给你看……”刘崓这么说着,从背后书案上拿起一封信笺递给盛时行:“信寄到了洛阳,爹爹派人给我送来的。”
盛时行接过看到是自己没见过的簪花小楷,先暗赞了一声好字,仔细看却是兰五娘写给刘崓的信,信上提到他们听说了西南大捷之事,除了叮嘱他们二人多注意身体,给了刘崓一个养血的方子,又提到之前留下盛时行中毒后的那滴血经她仔细查勘,已经得出了结论,的确是远国常用的一种石毒,下毒的方式是磨成粉末洒在中毒之人卧榻周遭或常用的物件上,几日内吸入到一定量便会中毒,十日左右毒发。
“我日前收到爹转封送来的两封书信,师父的信只是跟我讲了些江湖和师门的事情,师娘这封信我觉得应该给你看看。”
盛时行点点头,又将信仔细看了几遍,蹙眉道:“刚刚知道是莫忘下手的时候,我也曾怀疑过他利用九娘给我下过什么药,但如今看来九娘定无害我之心……那段日子我已经对莫忘起了疑心,他绝不可能进入我的居所,这药是怎么下的?为何一直与我在一起的非真和九娘他们没事。”
刘崓想了想:“如果他是先骗九娘服下解药,再将毒下在她衣服上呢?九娘不知不觉就给他当了刀使。”
盛时行思忖一瞬,点了点头:“这的确是最可能的情况了,我回头单独问问九娘,你不要跟她提。”
刘崓自然明白此事难免刺伤孙九娘,赶快颔首应了,又道:“总之此事还待查究,那先说说你那边的事吧,刚刚殿下提到的人,真的可靠吗?”
盛时行闻言笑了:“殿下既然说是他的人,那定然不会错,而且路侍郎此人……我还是信任他的。”
“你跟他很熟?”
“路侍郎名为景行,以前是我的上官,直接管我的。”盛时行说着有些尴尬:“刚到刑部那会儿,我虽然断案还行,但多少有些莽撞,他没少帮我扛部堂大人的训斥,路侍郎此人也很有意思……”
“怎么说?”
“嗯……”盛时行想了想,笑了:
“他是个酷吏,手段说出去都能止小儿啼那种,但从未做过屈打成招之事,都是先查明,案犯负隅顽抗才会动刑,可只要他亲自去了刑部大牢,就没有不招认的犯人,而且不认识的人乍然见到,一定不会想到‘这人就是路景行’,很多人都说他不像刑部侍郎,倒像是礼部侍郎,我爹曾经夸过他是‘雷霆手段,君子心肠’,现在想想,或许你见到他,会有些共鸣。”
刘崓点了点头:“君子不器,只要禀心光明,手段可以有很多种,那这么说的话,路侍郎肯定能从莫忘嘴里抠出些什么线索。”
“对。”盛时行点了点头,垂眸叹了口气:“其实无论于公于私,我都希望这个细作不是出在三司六部里,但……我甚至有点希望,是我自己判断有误。”
刘崓如何不知她此时心情,轻轻握住她的手:“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会一直陪着你,将此事彻底解决。”
“嗯。”盛时行点了点头,面上的愁色也散了,刘崓拍了拍她的手,起身往院中将于天蕙三人唤了进来一起饮茶,说了几句闲事便道:
“今日殿下叫我去,是让我在玄鹰骑中选一个营进京,作为我的亲卫。”
于天蕙三人闻言自然欣喜,盛时行心里却打了个点,刘崓看到她的神情,笑了:“殿下并非试探,但我也不想托大,我只要了三百人。”
盛时行一听放心了,暗道不愧是他,于天蕙也笑了:
“的确是不能恃宠而骄,不过按你的品秩,三百人少了。”
“足够帮我带左右鹰扬卫的了。”刘崓看了看于天蕙:“不过这三百人,也不能全从阿姐你带的那些兵将里挑,毕竟他们当中还有家在雍阳定县等地的,没必要背井离乡,我会给军师写信,让他妥善周全此事,选一些适合进京,也愿意进京,特别是家在京师附近的玄鹰骑将士来。”
于天蕙点了点头:“那你抓紧写信,我回一趟雍宁关,跟军师一起将此事办妥。”
刘崓点了点头:“正要托付阿姐,毕竟这三百人中估计大半都是夜鹰骑,你回去最稳妥。”
商议定了此事,盛时行忽然想到,既然是东宫叫他去说此事,那刘崓为何特地早早过去,连自己都没等……
她还是觉得很奇怪,刚要问时,刘冲突然转头看了看天色:“近午了,咱们是出去吃饭还是我跟老萧上街买点儿?”
刘崓起身笑了笑:“你俩出去买点儿,我再做点儿。”
“嗯?今天是什么大日子都统亲自下厨?”刘冲呲牙一笑,盛时行有些羞涩,但也只能装听不懂,刘崓瞥了他一眼:
“不是什么大日子,不过你再罗唣,我也可以把它变成你挨打的大日子。”
刘冲嘿嘿笑着吐了吐舌头,拽着萧鸣就往外跑,刘崓则回了自己房间,仿佛是真的要更衣下厨一般,盛时行看着新鲜,朝于天蕙眨了眨眼,于天蕙笑着压低声音:
“我不是跟你说过,阿弟这个人想做成什么就会去认真钻研嘛……”
“嗯,所以?”
“我们青州于氏除了商行,最大的买卖就是酒楼,他十来岁那年,酒楼的大厨被对头商贾使计策撬走了,我爹愁的不行,这孩子想为他分忧,居然潜入到对家开的酒楼里装学徒,去偷学人家的厨艺,也是一根筋……”
盛时行一听就绷不住了,扶着桌子咧嘴,却不敢笑出声,刘崓一掀门帘出来了——换了身细布窄袖的衣服,看了看自家花枝乱颤的未婚妻,又无奈地瞅着于天蕙:
“姐,弟弟就一个请求,我五岁以前的事情,你不许说。”说完这句,他就一声长叹奔了厨下,留下于天蕙和盛时行在堂屋里捂着肚子笑。
许是欢聚更有胃口,这一日午间众人都吃了不少,饭后收拾毕,于天蕙就提出想上街买些东西带回雍宁关,刘冲二人也顺势提出想去溜溜食儿,还没等盛时行反应过来,三人说说笑笑就走了。
看着三人出了二道门,盛时行眼见就有些局促,刘崓则好整以暇地给二人倒上茶,唇边挑起个意味深长的笑意:“怎么跟受惊的小狸奴一样蹲在门槛上,阿姐不在我也不吃人。”
“噗。”盛时行被他这奇奇怪怪又很贴切的比方给逗笑了,回过神发现自己的确是莫名其妙地就站在了门槛上。
“嗐,失礼了失礼了。”她一拍脑门走回去,坐在他身边:“我们聿卿是正人君子,我完全不紧张啊!”
刘崓被她笑得端起杯子又放下:“正事儿差不多了,说说闲事。”
“你怎么跟殿下一个毛病?”
“我就是要问殿下说的那事。”
“哦。”盛时行瞬间气焰全无:“说起来,对不住啊,还要你陪我去那种无聊的场合。”
“无妨。”刘崓笑眯眯地看着她:“我在边镇十数年,都没见识过京师儿郎是如何年少风流的,再过几年我岁数都不合宜了,正好今年你带我见识见识。”
“……”盛时行没想到他居然真的不在意,眨巴眨巴眼睛:
“那些世家公子装得很,你不会不自在吗?”
“那席间除了殿下和少数皇室宗亲,便以我为尊,他们敢跟我装吗?”
“也对。”盛时行忽然笑了:“我忘了这一宗……”她叹了口气:
“之前我总是推脱,伯楷就不得不去,结果总是被那些高门子弟和皇室宗亲为难,考较他学问之类,还好伯楷六艺皆精,经史子集又学得极为扎实,才没被他们欺负了去,今年我去了,他就可以安心在家读书了。”
仿佛在说服自己一样,她微微侧头看着窗棂:“而且除了有些麻烦,花朝宴也有点意思,就是……”她看了看刘崓,似乎不知道该怎么说,想了想才一笑开口:“京师花朝宴有一些别处没有的奇怪习惯,不过只是约定俗成罢了,你到了席间,若是看有些人衣着容止与平素不同的,也别奇怪。”
“嗯。”刘崓点了点头:“是怎样的不同。”
“哎……你别管了,总之也不是一定之规,你就穿上回咱们在酒楼见面穿的那身就行……别带剑。”
“嗯,我记住了。”刘崓乖乖点了点头。
盛时行歪头看着他,总觉得今日的刘崓“乖”得有些假,但她也不好直接动问,二人便抛开这个话题,坐定饮茶,刘崓忽然道:
“你说,我要不要在京里置一个新宅第。”
盛时行没反应过来,捧着茶碗有点犹豫:“这事儿,你不是应该跟家里商量?”
刘崓看着她似笑非笑,欲言又止,盛时行忽然明白了,羞得脸“唰”地通红,咬唇笑着起身就走:“我该回家了。”
冷不防被人家舒臂一把拦腰搂了回来,盛时行刚挣扎了一下:“门开着呢,一会儿阿姐回来……”
就看刘崓一抬腿把门踹上了。
盛时行愣住了,坐在他膝头朝门那边伸了伸腿——还差好远。
“是有点小。”刘崓在她背后发出可疑的笑声:“我还是再置一个新的吧。”
盛时行无奈叹气:“行吧。”
“娘子以后想住哪里?”
“……你这个胡乱称呼的毛病什么时候能改了?”
“在岳家和大内之间买个院子,好不好,方便你上朝。”
“说得好像你不上朝一样……”盛时行终于“败下阵来”。
“今日也是我说错了,不该说‘我’应该是‘咱们’……”刘崓的话突然放轻了,盛时行虽然背对着他,但光凭想的就能知道,他眼下的表情一定温柔极了,是旁人都看不到的那种温柔。
“嗯,是‘咱们’。”盛时行转过身,轻轻依在他肩头:
“你我都不爱张扬,院子别买大了,两进足矣,但要有个小花园,我要秋千架,我还要一个大一些的书房,能摆两个书案的那种。”
“好……”刘崓很满意,抬手轻轻抚上她脸颊:“都依你。”
这一日午后,盛时行赶在于天蕙等人回来之前返回了自家府邸,像往日一样到娘亲院子里给她请过安后,盛时行便一边心不在焉地吃着娘亲喂给的橘子,一边来回打量自家爹娘的卧房,萧氏夫人哪里看不出她有心事,笑着抚上她鬓发:“闺女,想什么呢?”
盛时行正走神,在自家娘亲面前也从来不绷着,自然而然地就问了句:“我记得娘亲提过,当初您嫁给我爹爹,一应家私器物都是从兰陵运来的。”
“是啊,大梁风俗如此,高门大户更是略讲究些。”萧氏夫人闻言心道“这丫头总算是开了点儿窍,知道上心婚事了。”赶快顺着她的话问:
“我儿是想跟娘亲说,你的拔步床要什么花样子,家具都要什么样的吗?”
盛时行迷迷糊糊地点点头,说出来的话却让萧氏夫人忍俊不禁:
“花样子我也不懂,娘亲做主就是,但唯一宗,凡书案床榻坐榻一类的,必得做大点儿……”
“哈哈哈,娘亲省得了!”萧氏夫人忽然的笑声让盛时行意识到了自己在说什么,羞得“骨碌碌”就滚到了床里,一头扎在迎枕下面不出来了。
“去你家还是去我家?”
“嗯?”盛时行懵了,刘崓笑着看看天色:“刚刚殿下吩咐了那么多,你不想跟我商量商量?我回了他什么事情,你也不问?”
盛时行想想是这个道理,转念又嗔道:“你可以啊,现在已经能这样随随便便就往我家登堂入室了?”
“是有点不合适,也没置办礼物,那……去我家?”刘崓眨眨眼,盛时行脊背一紧:“嗯……”
刘崓绷着个笑直接拉过两匹马往自家宅院那边走:“阿姐和阿冲他们二人都在,你那个小脑袋里在怕什么啊……”
“咳……”盛时行赶快追上去勉强找补:“这不是,快中午了,感觉有些叨扰……”
“跟我们有必要客气吗?”
“那倒是。”盛时行嘿然:“阿姐做饭是不是很好吃?”
“我姐只会煮白粥。”
“……”盛时行想了想从他那宅子到最近的酒楼应该怎么走,还没想清楚,刘崓又接了一句:
“但我做饭好吃。”
“哈?!”盛时行傻眼了。
二人来到刘崓那个小院子,比起上次似乎热闹了许多,不仅仅是于天蕙和萧鸣他们二人也住了进来,更多了些箱笼之类,厨下也有炊烟丝丝缕缕升起。
盛时行与众人见了礼,便被刘崓拉到书房,虽然门敞开着,她还是有点不好意思,赶快切入正题:
“说起来,殿下找你何事?”
刘崓指了指在外面忙碌着的于天蕙:“稍微等会儿,我叫阿姐他们来一起说,今日叫你过来除了议事,还有一封信要给你看……”刘崓这么说着,从背后书案上拿起一封信笺递给盛时行:“信寄到了洛阳,爹爹派人给我送来的。”
盛时行接过看到是自己没见过的簪花小楷,先暗赞了一声好字,仔细看却是兰五娘写给刘崓的信,信上提到他们听说了西南大捷之事,除了叮嘱他们二人多注意身体,给了刘崓一个养血的方子,又提到之前留下盛时行中毒后的那滴血经她仔细查勘,已经得出了结论,的确是远国常用的一种石毒,下毒的方式是磨成粉末洒在中毒之人卧榻周遭或常用的物件上,几日内吸入到一定量便会中毒,十日左右毒发。
“我日前收到爹转封送来的两封书信,师父的信只是跟我讲了些江湖和师门的事情,师娘这封信我觉得应该给你看看。”
盛时行点点头,又将信仔细看了几遍,蹙眉道:“刚刚知道是莫忘下手的时候,我也曾怀疑过他利用九娘给我下过什么药,但如今看来九娘定无害我之心……那段日子我已经对莫忘起了疑心,他绝不可能进入我的居所,这药是怎么下的?为何一直与我在一起的非真和九娘他们没事。”
刘崓想了想:“如果他是先骗九娘服下解药,再将毒下在她衣服上呢?九娘不知不觉就给他当了刀使。”
盛时行思忖一瞬,点了点头:“这的确是最可能的情况了,我回头单独问问九娘,你不要跟她提。”
刘崓自然明白此事难免刺伤孙九娘,赶快颔首应了,又道:“总之此事还待查究,那先说说你那边的事吧,刚刚殿下提到的人,真的可靠吗?”
盛时行闻言笑了:“殿下既然说是他的人,那定然不会错,而且路侍郎此人……我还是信任他的。”
“你跟他很熟?”
“路侍郎名为景行,以前是我的上官,直接管我的。”盛时行说着有些尴尬:“刚到刑部那会儿,我虽然断案还行,但多少有些莽撞,他没少帮我扛部堂大人的训斥,路侍郎此人也很有意思……”
“怎么说?”
“嗯……”盛时行想了想,笑了:
“他是个酷吏,手段说出去都能止小儿啼那种,但从未做过屈打成招之事,都是先查明,案犯负隅顽抗才会动刑,可只要他亲自去了刑部大牢,就没有不招认的犯人,而且不认识的人乍然见到,一定不会想到‘这人就是路景行’,很多人都说他不像刑部侍郎,倒像是礼部侍郎,我爹曾经夸过他是‘雷霆手段,君子心肠’,现在想想,或许你见到他,会有些共鸣。”
刘崓点了点头:“君子不器,只要禀心光明,手段可以有很多种,那这么说的话,路侍郎肯定能从莫忘嘴里抠出些什么线索。”
“对。”盛时行点了点头,垂眸叹了口气:“其实无论于公于私,我都希望这个细作不是出在三司六部里,但……我甚至有点希望,是我自己判断有误。”
刘崓如何不知她此时心情,轻轻握住她的手:“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会一直陪着你,将此事彻底解决。”
“嗯。”盛时行点了点头,面上的愁色也散了,刘崓拍了拍她的手,起身往院中将于天蕙三人唤了进来一起饮茶,说了几句闲事便道:
“今日殿下叫我去,是让我在玄鹰骑中选一个营进京,作为我的亲卫。”
于天蕙三人闻言自然欣喜,盛时行心里却打了个点,刘崓看到她的神情,笑了:“殿下并非试探,但我也不想托大,我只要了三百人。”
盛时行一听放心了,暗道不愧是他,于天蕙也笑了:
“的确是不能恃宠而骄,不过按你的品秩,三百人少了。”
“足够帮我带左右鹰扬卫的了。”刘崓看了看于天蕙:“不过这三百人,也不能全从阿姐你带的那些兵将里挑,毕竟他们当中还有家在雍阳定县等地的,没必要背井离乡,我会给军师写信,让他妥善周全此事,选一些适合进京,也愿意进京,特别是家在京师附近的玄鹰骑将士来。”
于天蕙点了点头:“那你抓紧写信,我回一趟雍宁关,跟军师一起将此事办妥。”
刘崓点了点头:“正要托付阿姐,毕竟这三百人中估计大半都是夜鹰骑,你回去最稳妥。”
商议定了此事,盛时行忽然想到,既然是东宫叫他去说此事,那刘崓为何特地早早过去,连自己都没等……
她还是觉得很奇怪,刚要问时,刘冲突然转头看了看天色:“近午了,咱们是出去吃饭还是我跟老萧上街买点儿?”
刘崓起身笑了笑:“你俩出去买点儿,我再做点儿。”
“嗯?今天是什么大日子都统亲自下厨?”刘冲呲牙一笑,盛时行有些羞涩,但也只能装听不懂,刘崓瞥了他一眼:
“不是什么大日子,不过你再罗唣,我也可以把它变成你挨打的大日子。”
刘冲嘿嘿笑着吐了吐舌头,拽着萧鸣就往外跑,刘崓则回了自己房间,仿佛是真的要更衣下厨一般,盛时行看着新鲜,朝于天蕙眨了眨眼,于天蕙笑着压低声音:
“我不是跟你说过,阿弟这个人想做成什么就会去认真钻研嘛……”
“嗯,所以?”
“我们青州于氏除了商行,最大的买卖就是酒楼,他十来岁那年,酒楼的大厨被对头商贾使计策撬走了,我爹愁的不行,这孩子想为他分忧,居然潜入到对家开的酒楼里装学徒,去偷学人家的厨艺,也是一根筋……”
盛时行一听就绷不住了,扶着桌子咧嘴,却不敢笑出声,刘崓一掀门帘出来了——换了身细布窄袖的衣服,看了看自家花枝乱颤的未婚妻,又无奈地瞅着于天蕙:
“姐,弟弟就一个请求,我五岁以前的事情,你不许说。”说完这句,他就一声长叹奔了厨下,留下于天蕙和盛时行在堂屋里捂着肚子笑。
许是欢聚更有胃口,这一日午间众人都吃了不少,饭后收拾毕,于天蕙就提出想上街买些东西带回雍宁关,刘冲二人也顺势提出想去溜溜食儿,还没等盛时行反应过来,三人说说笑笑就走了。
看着三人出了二道门,盛时行眼见就有些局促,刘崓则好整以暇地给二人倒上茶,唇边挑起个意味深长的笑意:“怎么跟受惊的小狸奴一样蹲在门槛上,阿姐不在我也不吃人。”
“噗。”盛时行被他这奇奇怪怪又很贴切的比方给逗笑了,回过神发现自己的确是莫名其妙地就站在了门槛上。
“嗐,失礼了失礼了。”她一拍脑门走回去,坐在他身边:“我们聿卿是正人君子,我完全不紧张啊!”
刘崓被她笑得端起杯子又放下:“正事儿差不多了,说说闲事。”
“你怎么跟殿下一个毛病?”
“我就是要问殿下说的那事。”
“哦。”盛时行瞬间气焰全无:“说起来,对不住啊,还要你陪我去那种无聊的场合。”
“无妨。”刘崓笑眯眯地看着她:“我在边镇十数年,都没见识过京师儿郎是如何年少风流的,再过几年我岁数都不合宜了,正好今年你带我见识见识。”
“……”盛时行没想到他居然真的不在意,眨巴眨巴眼睛:
“那些世家公子装得很,你不会不自在吗?”
“那席间除了殿下和少数皇室宗亲,便以我为尊,他们敢跟我装吗?”
“也对。”盛时行忽然笑了:“我忘了这一宗……”她叹了口气:
“之前我总是推脱,伯楷就不得不去,结果总是被那些高门子弟和皇室宗亲为难,考较他学问之类,还好伯楷六艺皆精,经史子集又学得极为扎实,才没被他们欺负了去,今年我去了,他就可以安心在家读书了。”
仿佛在说服自己一样,她微微侧头看着窗棂:“而且除了有些麻烦,花朝宴也有点意思,就是……”她看了看刘崓,似乎不知道该怎么说,想了想才一笑开口:“京师花朝宴有一些别处没有的奇怪习惯,不过只是约定俗成罢了,你到了席间,若是看有些人衣着容止与平素不同的,也别奇怪。”
“嗯。”刘崓点了点头:“是怎样的不同。”
“哎……你别管了,总之也不是一定之规,你就穿上回咱们在酒楼见面穿的那身就行……别带剑。”
“嗯,我记住了。”刘崓乖乖点了点头。
盛时行歪头看着他,总觉得今日的刘崓“乖”得有些假,但她也不好直接动问,二人便抛开这个话题,坐定饮茶,刘崓忽然道:
“你说,我要不要在京里置一个新宅第。”
盛时行没反应过来,捧着茶碗有点犹豫:“这事儿,你不是应该跟家里商量?”
刘崓看着她似笑非笑,欲言又止,盛时行忽然明白了,羞得脸“唰”地通红,咬唇笑着起身就走:“我该回家了。”
冷不防被人家舒臂一把拦腰搂了回来,盛时行刚挣扎了一下:“门开着呢,一会儿阿姐回来……”
就看刘崓一抬腿把门踹上了。
盛时行愣住了,坐在他膝头朝门那边伸了伸腿——还差好远。
“是有点小。”刘崓在她背后发出可疑的笑声:“我还是再置一个新的吧。”
盛时行无奈叹气:“行吧。”
“娘子以后想住哪里?”
“……你这个胡乱称呼的毛病什么时候能改了?”
“在岳家和大内之间买个院子,好不好,方便你上朝。”
“说得好像你不上朝一样……”盛时行终于“败下阵来”。
“今日也是我说错了,不该说‘我’应该是‘咱们’……”刘崓的话突然放轻了,盛时行虽然背对着他,但光凭想的就能知道,他眼下的表情一定温柔极了,是旁人都看不到的那种温柔。
“嗯,是‘咱们’。”盛时行转过身,轻轻依在他肩头:
“你我都不爱张扬,院子别买大了,两进足矣,但要有个小花园,我要秋千架,我还要一个大一些的书房,能摆两个书案的那种。”
“好……”刘崓很满意,抬手轻轻抚上她脸颊:“都依你。”
这一日午后,盛时行赶在于天蕙等人回来之前返回了自家府邸,像往日一样到娘亲院子里给她请过安后,盛时行便一边心不在焉地吃着娘亲喂给的橘子,一边来回打量自家爹娘的卧房,萧氏夫人哪里看不出她有心事,笑着抚上她鬓发:“闺女,想什么呢?”
盛时行正走神,在自家娘亲面前也从来不绷着,自然而然地就问了句:“我记得娘亲提过,当初您嫁给我爹爹,一应家私器物都是从兰陵运来的。”
“是啊,大梁风俗如此,高门大户更是略讲究些。”萧氏夫人闻言心道“这丫头总算是开了点儿窍,知道上心婚事了。”赶快顺着她的话问:
“我儿是想跟娘亲说,你的拔步床要什么花样子,家具都要什么样的吗?”
盛时行迷迷糊糊地点点头,说出来的话却让萧氏夫人忍俊不禁:
“花样子我也不懂,娘亲做主就是,但唯一宗,凡书案床榻坐榻一类的,必得做大点儿……”
“哈哈哈,娘亲省得了!”萧氏夫人忽然的笑声让盛时行意识到了自己在说什么,羞得“骨碌碌”就滚到了床里,一头扎在迎枕下面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