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华知晓元时禾只是玩乐的心态,当下便接受了,只不过元时禾对六皇子他们,也是这般亲近,别又闹出什么事,否则她们家这位三小姐,今后恐怕真的没人敢同她成亲,到时候她想嫁也难嫁了!
元时禾极为开心地应了声,若不是气氛不对,她只怕要跳起来。
真好,她去行宫虽有波折,这一遭也算没白走,母亲终于不再误会,也不会再提赐婚的事。
晋国公夫妇到底念着老友,歇息不下,连夜入了宫。
只元岁丰这没心肝的,不知偷跑到哪里去,大约玩得累了,早早回来便已歇着。
云栖惦记元河清找了过来,元时禾细细安慰后,将云栖劝去睡觉,自个在花厅等了一宿。
晋国公夫妇直到天亮才回府,他们面色疲惫,极为严肃。一位长吁短叹,一位义愤填膺,显然为梁王之事急火,在皇帝那里没有讨得好处。
元时禾起身迎过去,怕问起梁王惹俩人不快,便道:“父亲母亲,你们累了,要不然先去歇息吧?”
晋国公摆手,坐在上方,将一盏茶吃完,慢慢说起了梁王的事情。
晋国公夫妇进宫后,皇帝以病为由,没有见他们。
梁王关在顺天府,皇帝不许任何人探望,却也不召集大臣议事,俩人便知此事有蹊跷。
待到天蒙蒙亮时,圣上的旨意下来,没有判定梁王谋逆,而是定了梁王欺君罔上的罪。说是梁王乃先皇幼子,念及同根之情,圣上赦免其罪,封其为幽州王,即日起启程去往幽州,不得召见,不许回京。
幽州乃苦寒之地,地广人稀,圣上让梁王封地迁移,明着是君上大度,实则是囚禁惩罚。
据说昨夜京卫封了高相府,今日梁王的圣旨下发后,元河清也得了旨意,已带人从高府撤离。
既然高相已经无事,那说明密函与高相无关,难道只是梁王一个人做了什么吗?
晋国公夫妇虽不信,可好歹梁王没有性命之忧,毕竟皇帝用了“欺君罔上”的罪名,若是圣上想要梁王死,也只是一念之间。
元时禾却在心里犯嘀咕,高相无事,说明倾尘姑娘不是高相的人?
那密函究竟是怎么回事,到底是谁给梁王的,还将高相拉了进来,徐相吗?
不对,若是徐相,皇帝如此疑心过重的人,不会对徐相毫无行动……
宛如迷雾嶂影,她如何也看不透。
晋国公夫妇不被允许看望梁王,特意讨了旨意,让元时禾去送梁王。
她带着夫妇俩的心意,快马加鞭,在城门外,见到了梁王。
一辆寻常官制马车旁,梁王身穿青白衣袍,随行只有两名仆从,过往雍贵之气,竟一夜间荡然无存。不知是太过失望,还是失了心气,他脸上疲态毕现,显得比以往要苍老十数岁。
鹅黄披风随马飞驰而来,待看见元时禾的脸,梁王略微惊讶后,露出欣慰和了然的神情。
“圣上不见我便罢了,竟连我见老友的最后一面,也要阻拦。”
梁王眼里是看尽一切的沧桑,在元时禾替晋国公夫妇问好后,连连回了三个“好”字,“好孩子,没想到我最后见的人,会是你,这个节骨眼上,你只身前来,老夫记在心里了!你来得正好,我有几句话,想让你替我转告——”
梁王说着想如往常般,拍拍元时禾的肩,不知为何,在落下时,还是将手收回,苦笑道:“三丫头,记得回去告诉元湛,往后切不可在圣上面前提起我。”
“尧伯伯……”
元时禾摇了摇头,不知不觉湿了眼眶,梁王自身难保,竟还在替父亲母亲考虑。
只是昨日还是逍遥闲散王,为何今日便落魄至此,天家果真无情,为君威与那一个皇椅,便连血肉至亲也可以说舍弃便舍弃。
梁王见元时禾流泪,双眼也泛起红,他强忍住情绪,笑道:“再帮尧伯伯向晏大人道个歉,是我误会他了。”
元时禾泪眼朦胧中,整个人怔住,“晏既明?”
“若不是他,我可能连这个幽州王,都没有命去当。”
梁王瞥了眼几米外,一直盯着他的侍卫,没有过多解释,只是眺望北方,好似穿过无尽的森林,已看到幽州之地的景色,“那地虽冷了些,但鱼儿肥美,梅花傲然,若是有机会,让元湛带你们过来,尧伯伯教你钓鱼赏雪如何?”
梁王最后几句话,给了元时禾极大的信心。
虽然没了地位和自由,但梁王并未完全灰心,人活一口气,只要梁王稳住心态,想必也能在幽州安然活下去。
元时禾回府后,将这些都讲与晋国公夫妇,本做好了安慰他们的准备。
没成想晋国公夫妇倒松了口气,既未流泪也无不忿,反而笑元时禾,“你看你,眼睛都哭肿了,待会洗漱一下,别让人笑话。”
元时禾一时情绪没缓过来。
昭华见元时禾不解,叹道:“你尧伯伯和我们,还有先皇,曾一起戎马天下。先皇走得早,托你尧伯伯,还有你父亲,一起辅助当今圣上,你大哥出生前,倒是一切正常。只是人心易变,猜忌疑虑,最是能产生隔阂,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击垮。”
大抵是老友的离去,让晋国公心态转变,他没有拦着昭华,语气有些悲凉,“尧兄这般顺从,只怕是明白,若是留下……”
指不定哪天,命便没了。
晋国公夫妇与先帝、梁王,于少时结伴征战沙场,见惯了生离死别,并不太在意身份地位,只要知道老友还活着,那便是对过去时光最好的慰藉。只是世事难料,老来相隔千里,也不知何时才能重逢。
元时禾见晋国公夫妇感叹,本想问清事情原委,却被搪塞道:“你尧伯伯让你帮他向晏既明道歉,你记得备份礼物,到时一起过去。”
……
元时禾实在没想到,昭华得知她不喜欢晏既明后,竟不再有一丝防备,还让她亲自登门道歉。
可她实在不愿去,就这么拖了两日,等到元岁丰找过来,她连忙将这棘手的差事,交予他,“送个礼,道个歉,很简单啦。”
“我不想去——”
元岁丰正想说理由,忽然想起正事,立刻提起手中鸟笼,大喊大叫道:“元时禾,你竟然将别人不要的鸟,拿来送给我,这可是我的生辰礼啊!你怎么能这么对我!?”
元时禾本还奇怪,他一脸怒气是为何,待看见那笼中的鹦鹉后,顿时心虚道:“怎么能这么说呢,这可是我千挑万选的鹦鹉,学舌可厉害了,能一口气说八个字,当时送你,你不是还挺喜欢吗,别在意那些细节……”
确实,这只八哥十分聪慧,学舌极快,元岁丰没有见过比之更聪明的鹦鹉了。
他想起这些日子来,它在同其他公子哥的鹦鹉比赛中,十次便赢了九次,脸上的怒气,慢慢变成得意。
“那是,经过我的调教——”
元岁丰的声音,被一道清脆的声音打断了。
“晏、既、明、我、好、喜、欢、你。”
鹦鹉骨碌碌盯着元时禾,大抵还有过去学这句话的记忆,说完后伸出尖嘴,没有得到食物,便又继续重复,一遍又一遍。
元时禾傻眼,它怎么还记得这句话啊!
元岁丰一脸愤怒,将鸟笼塞给她,委屈难过到眼睛一红,“我不要了,这破鸟,养这么久都不熟,怎么从来不说喜欢我!你得再赔我个生辰礼,要贵的!”
元时禾也很尴尬,从元岁丰的角度来说,她这事做得的确不地道,当下便答应了,“可以,你要什么,我给你买,你姐我有钱,不过你也要答应我一件事,替我去趟晏府。”
元岁丰想也没想地拒绝:“不行,我不去。”
元时禾奇怪道:“他不是你恩师吗,又没让你上刀山下火海,至于这么害怕?”
有一道清亮的少年音,回道:“晏先生近日心情不佳,上课时常常罚我们抄书,正巧昨天岁丰被罚抄四书,他还有许多没抄完,近日怕是不敢再见晏先生。”
元时禾抱着鸟笼,循声望去,竟是九皇子。
少年着一身红衣,倚在廊下,遥遥望来,眼里是藏不住的惊喜,他笑吟吟道:“果然是你,好久不见。”
元时禾没想到元岁丰会将九皇子带来,在元岁丰疑问两人何时认识时,她瞪了他一眼,“九皇子人中龙凤,谁人不认。”
元岁丰大为震惊,“……”
皇帝为平衡两位皇子的关系,待九皇子并不热络,徐贵妃又极为忌惮高皇后,九皇子便极少出席宫宴聚会。
在世人眼里,九皇子不得皇帝宠爱,受皇后所厌,连他母妃徐贵妃都总斥责他,地位只怕还比不过皇上身边的总领太监。
元时禾应当没有见过九皇子才是,而且她这话,是在恭维九皇子吧,可她分明见到六皇子,也不曾这样称赞过。
九皇子听见元时禾的话,那股奇怪的感觉又出现了。
上京贵族里,真正尊敬他的人少之又少,国公府三小姐又一向高傲,怎会如此敬他?
少年迈步前行,想要离得近一些,视线却不由自主落入她怀中铁笼里。
鹦鹉还在重复那一句表白的话。
元时禾见九皇子面色不悦,以为他嫌吵,便让秋芷拿来鸟食。
她将元岁丰和九皇子的表情看在眼里,知道刚刚自己的反应不对,但也不好像其他人一般,对九皇子漠然相待,便在喂鹦鹉时,重新找了个话题,“元岁丰你看你胆小的,你最好这辈子都别见晏既明,那我也算服你。好,我自己去,这鹦鹉正好送他。”
九皇子接了话头,语气里有极其轻微的失落,“你不是不喜欢他了吗?”
元时禾愣了一下,没想到九皇子竟也这么八卦,“我是去替梁王赔礼道歉的。”
元岁丰一脸不可救药,“不是吧,这破鸟就是他不要的,徐菀青不是说他最讨厌鹦鹉吗,你拿它去赔礼道歉,就是黄鼠狼给鸡拜年,看我恩师不把你扫地出门才怪。”
元时禾嘴唇翘起,让她去向晏既明赔礼道歉,岂不是便宜他?她当然不能让他好过。
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她发现九皇子明显高兴起来,还提醒她道:“但它说的那句话,不太合适。”
元时禾拍了拍额头,庆幸道:“这事好办。”
她将鸟笼放在桌上,低头看着鹦鹉,笑容狡黠,一字一句教道:“晏——既——明——是——大——坏——蛋——”
九皇子忍俊不禁:“……”
元岁丰大惊失色:“……”
经过她的调教,不到半个时辰,鹦鹉便学成出师。
她本做好自己去晏府的准备,没想到九皇子说要同她一起,元岁丰便也要凑热闹。
三人一鸟,到达晏府时,已是傍晚。
晏既明并不在府中,据说是受了圣上责罚,自早朝起,便一直被关在南薰殿修缮礼制。
林管家这次极为识相,见到元时禾毕恭毕敬,将他们三人请进了府。
元时禾身旁有位皇子,倒也不觉得奇怪,她本想将鹦鹉放进去便走,转过照壁时,视线里陡然闯进一颗树形优美的银杏。
可她分明记得,就在这个位置,前世是一树海棠。
元时禾极为开心地应了声,若不是气氛不对,她只怕要跳起来。
真好,她去行宫虽有波折,这一遭也算没白走,母亲终于不再误会,也不会再提赐婚的事。
晋国公夫妇到底念着老友,歇息不下,连夜入了宫。
只元岁丰这没心肝的,不知偷跑到哪里去,大约玩得累了,早早回来便已歇着。
云栖惦记元河清找了过来,元时禾细细安慰后,将云栖劝去睡觉,自个在花厅等了一宿。
晋国公夫妇直到天亮才回府,他们面色疲惫,极为严肃。一位长吁短叹,一位义愤填膺,显然为梁王之事急火,在皇帝那里没有讨得好处。
元时禾起身迎过去,怕问起梁王惹俩人不快,便道:“父亲母亲,你们累了,要不然先去歇息吧?”
晋国公摆手,坐在上方,将一盏茶吃完,慢慢说起了梁王的事情。
晋国公夫妇进宫后,皇帝以病为由,没有见他们。
梁王关在顺天府,皇帝不许任何人探望,却也不召集大臣议事,俩人便知此事有蹊跷。
待到天蒙蒙亮时,圣上的旨意下来,没有判定梁王谋逆,而是定了梁王欺君罔上的罪。说是梁王乃先皇幼子,念及同根之情,圣上赦免其罪,封其为幽州王,即日起启程去往幽州,不得召见,不许回京。
幽州乃苦寒之地,地广人稀,圣上让梁王封地迁移,明着是君上大度,实则是囚禁惩罚。
据说昨夜京卫封了高相府,今日梁王的圣旨下发后,元河清也得了旨意,已带人从高府撤离。
既然高相已经无事,那说明密函与高相无关,难道只是梁王一个人做了什么吗?
晋国公夫妇虽不信,可好歹梁王没有性命之忧,毕竟皇帝用了“欺君罔上”的罪名,若是圣上想要梁王死,也只是一念之间。
元时禾却在心里犯嘀咕,高相无事,说明倾尘姑娘不是高相的人?
那密函究竟是怎么回事,到底是谁给梁王的,还将高相拉了进来,徐相吗?
不对,若是徐相,皇帝如此疑心过重的人,不会对徐相毫无行动……
宛如迷雾嶂影,她如何也看不透。
晋国公夫妇不被允许看望梁王,特意讨了旨意,让元时禾去送梁王。
她带着夫妇俩的心意,快马加鞭,在城门外,见到了梁王。
一辆寻常官制马车旁,梁王身穿青白衣袍,随行只有两名仆从,过往雍贵之气,竟一夜间荡然无存。不知是太过失望,还是失了心气,他脸上疲态毕现,显得比以往要苍老十数岁。
鹅黄披风随马飞驰而来,待看见元时禾的脸,梁王略微惊讶后,露出欣慰和了然的神情。
“圣上不见我便罢了,竟连我见老友的最后一面,也要阻拦。”
梁王眼里是看尽一切的沧桑,在元时禾替晋国公夫妇问好后,连连回了三个“好”字,“好孩子,没想到我最后见的人,会是你,这个节骨眼上,你只身前来,老夫记在心里了!你来得正好,我有几句话,想让你替我转告——”
梁王说着想如往常般,拍拍元时禾的肩,不知为何,在落下时,还是将手收回,苦笑道:“三丫头,记得回去告诉元湛,往后切不可在圣上面前提起我。”
“尧伯伯……”
元时禾摇了摇头,不知不觉湿了眼眶,梁王自身难保,竟还在替父亲母亲考虑。
只是昨日还是逍遥闲散王,为何今日便落魄至此,天家果真无情,为君威与那一个皇椅,便连血肉至亲也可以说舍弃便舍弃。
梁王见元时禾流泪,双眼也泛起红,他强忍住情绪,笑道:“再帮尧伯伯向晏大人道个歉,是我误会他了。”
元时禾泪眼朦胧中,整个人怔住,“晏既明?”
“若不是他,我可能连这个幽州王,都没有命去当。”
梁王瞥了眼几米外,一直盯着他的侍卫,没有过多解释,只是眺望北方,好似穿过无尽的森林,已看到幽州之地的景色,“那地虽冷了些,但鱼儿肥美,梅花傲然,若是有机会,让元湛带你们过来,尧伯伯教你钓鱼赏雪如何?”
梁王最后几句话,给了元时禾极大的信心。
虽然没了地位和自由,但梁王并未完全灰心,人活一口气,只要梁王稳住心态,想必也能在幽州安然活下去。
元时禾回府后,将这些都讲与晋国公夫妇,本做好了安慰他们的准备。
没成想晋国公夫妇倒松了口气,既未流泪也无不忿,反而笑元时禾,“你看你,眼睛都哭肿了,待会洗漱一下,别让人笑话。”
元时禾一时情绪没缓过来。
昭华见元时禾不解,叹道:“你尧伯伯和我们,还有先皇,曾一起戎马天下。先皇走得早,托你尧伯伯,还有你父亲,一起辅助当今圣上,你大哥出生前,倒是一切正常。只是人心易变,猜忌疑虑,最是能产生隔阂,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击垮。”
大抵是老友的离去,让晋国公心态转变,他没有拦着昭华,语气有些悲凉,“尧兄这般顺从,只怕是明白,若是留下……”
指不定哪天,命便没了。
晋国公夫妇与先帝、梁王,于少时结伴征战沙场,见惯了生离死别,并不太在意身份地位,只要知道老友还活着,那便是对过去时光最好的慰藉。只是世事难料,老来相隔千里,也不知何时才能重逢。
元时禾见晋国公夫妇感叹,本想问清事情原委,却被搪塞道:“你尧伯伯让你帮他向晏既明道歉,你记得备份礼物,到时一起过去。”
……
元时禾实在没想到,昭华得知她不喜欢晏既明后,竟不再有一丝防备,还让她亲自登门道歉。
可她实在不愿去,就这么拖了两日,等到元岁丰找过来,她连忙将这棘手的差事,交予他,“送个礼,道个歉,很简单啦。”
“我不想去——”
元岁丰正想说理由,忽然想起正事,立刻提起手中鸟笼,大喊大叫道:“元时禾,你竟然将别人不要的鸟,拿来送给我,这可是我的生辰礼啊!你怎么能这么对我!?”
元时禾本还奇怪,他一脸怒气是为何,待看见那笼中的鹦鹉后,顿时心虚道:“怎么能这么说呢,这可是我千挑万选的鹦鹉,学舌可厉害了,能一口气说八个字,当时送你,你不是还挺喜欢吗,别在意那些细节……”
确实,这只八哥十分聪慧,学舌极快,元岁丰没有见过比之更聪明的鹦鹉了。
他想起这些日子来,它在同其他公子哥的鹦鹉比赛中,十次便赢了九次,脸上的怒气,慢慢变成得意。
“那是,经过我的调教——”
元岁丰的声音,被一道清脆的声音打断了。
“晏、既、明、我、好、喜、欢、你。”
鹦鹉骨碌碌盯着元时禾,大抵还有过去学这句话的记忆,说完后伸出尖嘴,没有得到食物,便又继续重复,一遍又一遍。
元时禾傻眼,它怎么还记得这句话啊!
元岁丰一脸愤怒,将鸟笼塞给她,委屈难过到眼睛一红,“我不要了,这破鸟,养这么久都不熟,怎么从来不说喜欢我!你得再赔我个生辰礼,要贵的!”
元时禾也很尴尬,从元岁丰的角度来说,她这事做得的确不地道,当下便答应了,“可以,你要什么,我给你买,你姐我有钱,不过你也要答应我一件事,替我去趟晏府。”
元岁丰想也没想地拒绝:“不行,我不去。”
元时禾奇怪道:“他不是你恩师吗,又没让你上刀山下火海,至于这么害怕?”
有一道清亮的少年音,回道:“晏先生近日心情不佳,上课时常常罚我们抄书,正巧昨天岁丰被罚抄四书,他还有许多没抄完,近日怕是不敢再见晏先生。”
元时禾抱着鸟笼,循声望去,竟是九皇子。
少年着一身红衣,倚在廊下,遥遥望来,眼里是藏不住的惊喜,他笑吟吟道:“果然是你,好久不见。”
元时禾没想到元岁丰会将九皇子带来,在元岁丰疑问两人何时认识时,她瞪了他一眼,“九皇子人中龙凤,谁人不认。”
元岁丰大为震惊,“……”
皇帝为平衡两位皇子的关系,待九皇子并不热络,徐贵妃又极为忌惮高皇后,九皇子便极少出席宫宴聚会。
在世人眼里,九皇子不得皇帝宠爱,受皇后所厌,连他母妃徐贵妃都总斥责他,地位只怕还比不过皇上身边的总领太监。
元时禾应当没有见过九皇子才是,而且她这话,是在恭维九皇子吧,可她分明见到六皇子,也不曾这样称赞过。
九皇子听见元时禾的话,那股奇怪的感觉又出现了。
上京贵族里,真正尊敬他的人少之又少,国公府三小姐又一向高傲,怎会如此敬他?
少年迈步前行,想要离得近一些,视线却不由自主落入她怀中铁笼里。
鹦鹉还在重复那一句表白的话。
元时禾见九皇子面色不悦,以为他嫌吵,便让秋芷拿来鸟食。
她将元岁丰和九皇子的表情看在眼里,知道刚刚自己的反应不对,但也不好像其他人一般,对九皇子漠然相待,便在喂鹦鹉时,重新找了个话题,“元岁丰你看你胆小的,你最好这辈子都别见晏既明,那我也算服你。好,我自己去,这鹦鹉正好送他。”
九皇子接了话头,语气里有极其轻微的失落,“你不是不喜欢他了吗?”
元时禾愣了一下,没想到九皇子竟也这么八卦,“我是去替梁王赔礼道歉的。”
元岁丰一脸不可救药,“不是吧,这破鸟就是他不要的,徐菀青不是说他最讨厌鹦鹉吗,你拿它去赔礼道歉,就是黄鼠狼给鸡拜年,看我恩师不把你扫地出门才怪。”
元时禾嘴唇翘起,让她去向晏既明赔礼道歉,岂不是便宜他?她当然不能让他好过。
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她发现九皇子明显高兴起来,还提醒她道:“但它说的那句话,不太合适。”
元时禾拍了拍额头,庆幸道:“这事好办。”
她将鸟笼放在桌上,低头看着鹦鹉,笑容狡黠,一字一句教道:“晏——既——明——是——大——坏——蛋——”
九皇子忍俊不禁:“……”
元岁丰大惊失色:“……”
经过她的调教,不到半个时辰,鹦鹉便学成出师。
她本做好自己去晏府的准备,没想到九皇子说要同她一起,元岁丰便也要凑热闹。
三人一鸟,到达晏府时,已是傍晚。
晏既明并不在府中,据说是受了圣上责罚,自早朝起,便一直被关在南薰殿修缮礼制。
林管家这次极为识相,见到元时禾毕恭毕敬,将他们三人请进了府。
元时禾身旁有位皇子,倒也不觉得奇怪,她本想将鹦鹉放进去便走,转过照壁时,视线里陡然闯进一颗树形优美的银杏。
可她分明记得,就在这个位置,前世是一树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