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一脸阴郁地站在殿内。
宋俨半靠在身后的软垫上平复着呼吸。
他过了一会才慢慢睁开眼,瞥了一眼站着面前但明显不服气的宋玉。
“又回来了?”
宋玉深吸了口气,回他:“是。”
宋俨端着茶盏喝了一口,对他的态度满意了些,又或许是满意他向自己的屈服,轻哼了一声:“这回又知道学乖了?你再有本事,不还是要因她受掣于朕。”
宋玉嘴唇微微动了动,想说他不一样因为帝王继承的事情容忍他一而再再而三的顶撞挑衅,又好到哪里去?
但他忍了忍,最后还是将这句话忍下了。
宋俨看他没再说话,才点了点一旁的位置:“坐。”
宋玉便又坐下,宋俨从一旁的奏章文本中挑出一本来递给他:“钦天监挑出来的日子,你自己看看吧。”
“等太常卿的章程递上来,你自己瞧一眼,没有什么问题便让他们照办。有问题便让他们去改。”
“朕不操心你这桩事,但你自己最好也把握着分寸,若是弄出什么乱子来,便不要再怪朕不仁义。”
宋玉打开折子看了一眼,半晌后应了一声。
“知道了。”
宋俨懒得再看他,索性挥了挥手,临了却又想起来什么:“对了,你说太子妃大病未愈,可要让太医去看看。”
宋玉微微垂眼,看似恭敬的姿态里尽是敷衍,拒绝道:“不用了,也没什么大碍,休养调理一段时间便好了。儿臣在楚宫时从军中调了个医士来,一直跟着的。便不劳太医再费心了。”
宋俨不愿再听,摆了摆手让他退下。
一旁景福过来替他揉了揉额角,又看了看宋玉离去的身影,道:“殿下比之您,终还是差了一筹。”
宋俨往那个方向静静看了一会儿又闭上,没有说话。
若他有得选,他必然是不会选宋玉的。
论起来,他与宋玉的确没有多少父子情,但这也不算什么。
最让他介怀的,是他与楚国的联系。
宋玉与在楚宫长大,甚至同楚国公主生出一段情来。
若任由他与楚国公主联姻,再来继他的帝位。依照宋玉对楚国公主的态度,宋国交到他手里,迟早要沦为楚国的附庸。
他经营宋国十几年,每日所梦所想皆是一统天下,成为真正的帝王,怎么可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
楚国和楚国公主,宋玉只能留一个。
不仅如此,他还要亲自把这个抉择交给他自己来选。
他要将那柄刀塞到他手里,让他永远也不能从中脱身,他才能彻底安心。
景福手上顿了一下,有些担忧道:“只是太子与您本就不合,亦常有不敬之处,您如此激他,便不怕太子做出些什么过激的事情来么?”
宋俨微微睁开眼来看了他一眼,带着些审视的意味。
他连忙跪下身来请罪。
宋俨看了他一会,随后摆了摆手,景福是跟在他身边的老人了,担心还是试探他倒还能分出些来。
他又重新靠下去,手指在一旁的小桌上瞧了瞧,问道:“你瞧见他方才的模样了么?”
景福微微抬起头来,有些许不明。
他正是因为宋玉的态度才觉得有几分威胁,可在陛下看来,似乎并非如此。
宋俨道:“你我皆知道他看重什么,他什么脾气你我也都清楚。朕先前算计了他一道,若他还能恭恭敬敬地同朕说话,那才要小心。”
“他这种生气便顶撞泄愤的叛逆性子,明里暗里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能成什么事。”
景福眸光微微一闪,伏下身来,恭敬道:“陛下英明。”
**
无论宋俨实际上愿不愿意,太子的婚事都是一件大事。
更何况楚国虽亡,但是依照陛下当日的旨意,依旧是照楚国公主的身份嫁入。
这便又牵扯上了鸿胪寺那边。
原本太子成婚这样的大事便有许多使臣来贺,更遑论宋国刚平了楚国,其中借此时机来试探一二的也有不少。
如今又要被太常寺拉过去帮着筹备婚仪,更是忙得焦头烂额。
朝中得闲的官员便又被调去支应,于是满上上下皆不得空。
若真要说哪里得空些的,恐怕便只有楚君凝那一处了。
楚君凝看着宫中官人送来的新嫁衣,没有一丝欢喜,却也没有反抗。她只是扫了一眼,然后随便指了一件,便将众人打发了。
青蔻原是从营中临时调到楚君凝身边照顾的,但临走时楚君凝说了句“让她跟着吧”,便就此留到了现在。
她也由此胆子大了些,跟着宋玉派来的女官学些日子的规矩礼仪、为人处事,瞧着也像个正经女使了。
她将几人送出后,替楚君凝沏了杯花茶递给她。
看着她的神色小心地问:“要与太子成婚,您依旧不高兴吗?”
她从前是不会问这些话的,纵是有疑问也只敢在心里说。许是楚君凝让她留了下来,不用再回营中受苦,她对楚君凝也更依赖了些。
“没有什么高不高兴的。”她捧着温热的茶水,垂下眼睫,而后道:“他想如何便如何罢。”
她眉目间萦绕着一层浅淡的愁,并不浓烈,却总叫青蔻看得心中生出些难过来。
她从江希明那里知晓了一些宋玉和楚君凝从前的事,忍不住道:“可是我见殿下似乎是很高兴的。”她顿了一下,继续道:“我偶然听说说一些您与殿下从前的事情,听闻楚王陛下为您亲自给君主递了消息,来商议你们的婚事。楚王陛下那样疼爱您,能递来议亲的消息,想必您也是喜欢的。”
“我阿娘曾告诉我,这世上最难的便是两厢情愿,她被迫嫁给我阿父,每日都过得很不好,可她最后却还要被阿父犯下的罪过牵连流放。她的阿姊阿妹都没有嫁给自己喜欢的人,她们甚至没有喜欢的人。阿娘在时,便总同我说,人这一生,若能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人便已经很幸运了,若他恰也喜欢你,便已很难得。若再能嫁给他,那便是极其幸运的事情了。”
“这世界上有那么多人都没办法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您能和太子殿下成婚,一点欢喜也没有吗?”
楚君凝捧着茶杯微微一颤,半晌后向她望来:“可是他害死我的父母兄弟。”
他们之间隔着弑亲之仇,再多的喜欢都无济于事。
青蔻听着忽然有些惋惜地叹了口气,她的阿娘只是个普通的妇人,她受阿父牵连,没什么大见识与抱负,一时间很难想明白这样大的问题究竟该如何怎么办才对。
她知道太子妃心中也很苦,可她多年以来对“两情相悦终成眷属”的向往与崇敬,仍让她对此觉得惋惜。
她张了张嘴,想说太子对太子妃事事在意,未必当真会做出那样的事情。
却最终没有开口。
她想不明白如果太子无辜,那究竟是谁害了楚国?
如果太子妃连恨都不能,那她该怎么办呢?
或许娘亲说幸运时,并不知晓这世上还有这样的事情吧。
她忽然便觉得,这世上所有人似乎都很难。只是各中苦楚,不尽相同罢了。
**
楚君凝依着楚国公主的身份嫁给宋玉,自然不能从东宫出嫁,她需要提前三日迁到四方馆去住。
由宋玉将她从四方馆接入宫中,祭告天地先祖,再行婚仪。
一贯只接引使臣暂住,沾不上什么喜气的四方馆也难得披上红妆,沾着喜字的灯笼挂在房檐下。
楚君凝听着外头女使布置时嬉闹打趣的声响,恍然发觉已经许久未曾听见这样的笑声了。
她身边的人,似乎都跟着她一块沉寂下来。
她看了眼探着头往外偷偷瞧的青蔻,被她发觉后慌忙敛了神情,一瞬后又轻微皱了皱眉,向她问道:“这些女使也太扰人了些,您若是觉得她们吵闹,奴便去让她们小声些。”
“你想出去同她们一块么?”
青蔻闻言微微愣了一下,一瞬后摇了摇头。
楚君凝不知她是顾忌着自己才不想,还是没能从她有些平板的语气中听出来是什么意思。
于是又问道:“你是喜欢这些的吧?喜欢的话便出去看一看吧,我这里不需要人时刻看着,我不会跑。”
青蔻的眼瞳微张,终于明白她是什么意思。
但她依旧摇了摇头:“我不是为了看着您,我只是想陪着您。有人陪着,会好受些的吧。”
她并不知道楚君凝会不会觉得好受,只是她从前被鞭笞无助时,有时候会遇到和她一样挨打受罚的人。两个人在一起,就没那么难受和害怕了。
即便是什么话都不说,只是安安静静地靠着,就可以好受许多。
她想,太子妃应当也是一样的。
转眼便是太子成婚的日子,青蔻一早便听见四方馆中热闹的寒暄。
太子请了都城中最有福气的老夫人来给太子妃梳发,周围有不少女眷同太子妃道喜。
尽管没有亲眷在旁,但太子妃出嫁的室内依旧是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的。
她站着一旁看着她穿上嫁衣,五彩珞勾勒出她纤细的腰线,环佩自腰垂下,在一步一动间发出清泠脆响,红艳的颜色将她原本神情平淡的面容映照出一份红润喜气,偏又因着她不爱笑,将这份浓妆艳丽又压下去一些,反显出些与神俱来的威仪来。
青蔻平日看她微愁的模样看久了,终于在今日透过斑驳寸影看到了公主往昔的一丝风采。
她眼中的神色从一时的惊艳到敬慕仰望。
太子妃从前,没有这些繁杂事惊扰的时候,该是怎么样的风华。
却又在下一顺添上一丝愁绪。
可惜永远也回不去了。
外头鼓吹声起,馆内观礼的众人同宋玉道了声喜,便拥着他将楚君凝迎上舆车,而后一路往宫中行去。
宫门前角鼓声响,而后奏大乐。
祭过天地先祖,拜过宋俨,受众人谒,再入东宫行合卺同牢礼。
宋玉执着她的手行了一路,他一刻不敢松,亦一刻不愿松。
他费尽周章才走到这一步,如何敢松开。
**
烛光照耀着满室喜气,但坐着的两个人却并没有动。
宋玉一时有些无措,他大约是有些紧张的,他自然知道该做什么,可是看见楚君凝的表情时,又有些不知所措起来。
他静坐了好一会,心想,要不便算了吧。
阿凝今日已然很配合他了,他不该再强求什么。
他明知自己是有理亏,明知她未必情愿,却还是望着悬挂的红绸心中生出一份欢喜。
他踌躇着未曾动,楚君凝却率先起身了。
她站起来,神色仍有些漠然地略看了宋玉一眼,而后缓缓抬起手来,一点点解开了束着腰的彩络。
白玉环佩叮啷坠落在地,沉闷中混着一丝脆响。像是将烛火通明的室内撕拉开了一个口子。
宋玉在愕然中微微抬起头来看向她,她眼眸微微垂下,白净纤长的玉手盘绕着一片艳红间,扯开了衣襟的袢带。
“你在做什么?”宋玉猛然抬起手来,拦住了她要再继续的动作。
这一触便好像猛然碰到了什么开关,楚君凝木然的颜色中显出一丝恼意,她一把将宋玉推开,然后又顺势将他摁坐在床榻边上,问道:“这难道不是你想要的么?”
若非神情如仿若要杀人,力道强硬仿若泄愤,倒也能叫人生出些心动难耐的心思。
宋玉尚未完全反应过来,她冷着脸低下头去,柔软的唇触上他的唇,轻轻咬了一下。
宋玉脑中木了一下,一霎间涔出些汗来,下意识地揽上她纤细的腰肢,微微抬起头来去回吻她。
宋俨半靠在身后的软垫上平复着呼吸。
他过了一会才慢慢睁开眼,瞥了一眼站着面前但明显不服气的宋玉。
“又回来了?”
宋玉深吸了口气,回他:“是。”
宋俨端着茶盏喝了一口,对他的态度满意了些,又或许是满意他向自己的屈服,轻哼了一声:“这回又知道学乖了?你再有本事,不还是要因她受掣于朕。”
宋玉嘴唇微微动了动,想说他不一样因为帝王继承的事情容忍他一而再再而三的顶撞挑衅,又好到哪里去?
但他忍了忍,最后还是将这句话忍下了。
宋俨看他没再说话,才点了点一旁的位置:“坐。”
宋玉便又坐下,宋俨从一旁的奏章文本中挑出一本来递给他:“钦天监挑出来的日子,你自己看看吧。”
“等太常卿的章程递上来,你自己瞧一眼,没有什么问题便让他们照办。有问题便让他们去改。”
“朕不操心你这桩事,但你自己最好也把握着分寸,若是弄出什么乱子来,便不要再怪朕不仁义。”
宋玉打开折子看了一眼,半晌后应了一声。
“知道了。”
宋俨懒得再看他,索性挥了挥手,临了却又想起来什么:“对了,你说太子妃大病未愈,可要让太医去看看。”
宋玉微微垂眼,看似恭敬的姿态里尽是敷衍,拒绝道:“不用了,也没什么大碍,休养调理一段时间便好了。儿臣在楚宫时从军中调了个医士来,一直跟着的。便不劳太医再费心了。”
宋俨不愿再听,摆了摆手让他退下。
一旁景福过来替他揉了揉额角,又看了看宋玉离去的身影,道:“殿下比之您,终还是差了一筹。”
宋俨往那个方向静静看了一会儿又闭上,没有说话。
若他有得选,他必然是不会选宋玉的。
论起来,他与宋玉的确没有多少父子情,但这也不算什么。
最让他介怀的,是他与楚国的联系。
宋玉与在楚宫长大,甚至同楚国公主生出一段情来。
若任由他与楚国公主联姻,再来继他的帝位。依照宋玉对楚国公主的态度,宋国交到他手里,迟早要沦为楚国的附庸。
他经营宋国十几年,每日所梦所想皆是一统天下,成为真正的帝王,怎么可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
楚国和楚国公主,宋玉只能留一个。
不仅如此,他还要亲自把这个抉择交给他自己来选。
他要将那柄刀塞到他手里,让他永远也不能从中脱身,他才能彻底安心。
景福手上顿了一下,有些担忧道:“只是太子与您本就不合,亦常有不敬之处,您如此激他,便不怕太子做出些什么过激的事情来么?”
宋俨微微睁开眼来看了他一眼,带着些审视的意味。
他连忙跪下身来请罪。
宋俨看了他一会,随后摆了摆手,景福是跟在他身边的老人了,担心还是试探他倒还能分出些来。
他又重新靠下去,手指在一旁的小桌上瞧了瞧,问道:“你瞧见他方才的模样了么?”
景福微微抬起头来,有些许不明。
他正是因为宋玉的态度才觉得有几分威胁,可在陛下看来,似乎并非如此。
宋俨道:“你我皆知道他看重什么,他什么脾气你我也都清楚。朕先前算计了他一道,若他还能恭恭敬敬地同朕说话,那才要小心。”
“他这种生气便顶撞泄愤的叛逆性子,明里暗里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能成什么事。”
景福眸光微微一闪,伏下身来,恭敬道:“陛下英明。”
**
无论宋俨实际上愿不愿意,太子的婚事都是一件大事。
更何况楚国虽亡,但是依照陛下当日的旨意,依旧是照楚国公主的身份嫁入。
这便又牵扯上了鸿胪寺那边。
原本太子成婚这样的大事便有许多使臣来贺,更遑论宋国刚平了楚国,其中借此时机来试探一二的也有不少。
如今又要被太常寺拉过去帮着筹备婚仪,更是忙得焦头烂额。
朝中得闲的官员便又被调去支应,于是满上上下皆不得空。
若真要说哪里得空些的,恐怕便只有楚君凝那一处了。
楚君凝看着宫中官人送来的新嫁衣,没有一丝欢喜,却也没有反抗。她只是扫了一眼,然后随便指了一件,便将众人打发了。
青蔻原是从营中临时调到楚君凝身边照顾的,但临走时楚君凝说了句“让她跟着吧”,便就此留到了现在。
她也由此胆子大了些,跟着宋玉派来的女官学些日子的规矩礼仪、为人处事,瞧着也像个正经女使了。
她将几人送出后,替楚君凝沏了杯花茶递给她。
看着她的神色小心地问:“要与太子成婚,您依旧不高兴吗?”
她从前是不会问这些话的,纵是有疑问也只敢在心里说。许是楚君凝让她留了下来,不用再回营中受苦,她对楚君凝也更依赖了些。
“没有什么高不高兴的。”她捧着温热的茶水,垂下眼睫,而后道:“他想如何便如何罢。”
她眉目间萦绕着一层浅淡的愁,并不浓烈,却总叫青蔻看得心中生出些难过来。
她从江希明那里知晓了一些宋玉和楚君凝从前的事,忍不住道:“可是我见殿下似乎是很高兴的。”她顿了一下,继续道:“我偶然听说说一些您与殿下从前的事情,听闻楚王陛下为您亲自给君主递了消息,来商议你们的婚事。楚王陛下那样疼爱您,能递来议亲的消息,想必您也是喜欢的。”
“我阿娘曾告诉我,这世上最难的便是两厢情愿,她被迫嫁给我阿父,每日都过得很不好,可她最后却还要被阿父犯下的罪过牵连流放。她的阿姊阿妹都没有嫁给自己喜欢的人,她们甚至没有喜欢的人。阿娘在时,便总同我说,人这一生,若能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人便已经很幸运了,若他恰也喜欢你,便已很难得。若再能嫁给他,那便是极其幸运的事情了。”
“这世界上有那么多人都没办法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您能和太子殿下成婚,一点欢喜也没有吗?”
楚君凝捧着茶杯微微一颤,半晌后向她望来:“可是他害死我的父母兄弟。”
他们之间隔着弑亲之仇,再多的喜欢都无济于事。
青蔻听着忽然有些惋惜地叹了口气,她的阿娘只是个普通的妇人,她受阿父牵连,没什么大见识与抱负,一时间很难想明白这样大的问题究竟该如何怎么办才对。
她知道太子妃心中也很苦,可她多年以来对“两情相悦终成眷属”的向往与崇敬,仍让她对此觉得惋惜。
她张了张嘴,想说太子对太子妃事事在意,未必当真会做出那样的事情。
却最终没有开口。
她想不明白如果太子无辜,那究竟是谁害了楚国?
如果太子妃连恨都不能,那她该怎么办呢?
或许娘亲说幸运时,并不知晓这世上还有这样的事情吧。
她忽然便觉得,这世上所有人似乎都很难。只是各中苦楚,不尽相同罢了。
**
楚君凝依着楚国公主的身份嫁给宋玉,自然不能从东宫出嫁,她需要提前三日迁到四方馆去住。
由宋玉将她从四方馆接入宫中,祭告天地先祖,再行婚仪。
一贯只接引使臣暂住,沾不上什么喜气的四方馆也难得披上红妆,沾着喜字的灯笼挂在房檐下。
楚君凝听着外头女使布置时嬉闹打趣的声响,恍然发觉已经许久未曾听见这样的笑声了。
她身边的人,似乎都跟着她一块沉寂下来。
她看了眼探着头往外偷偷瞧的青蔻,被她发觉后慌忙敛了神情,一瞬后又轻微皱了皱眉,向她问道:“这些女使也太扰人了些,您若是觉得她们吵闹,奴便去让她们小声些。”
“你想出去同她们一块么?”
青蔻闻言微微愣了一下,一瞬后摇了摇头。
楚君凝不知她是顾忌着自己才不想,还是没能从她有些平板的语气中听出来是什么意思。
于是又问道:“你是喜欢这些的吧?喜欢的话便出去看一看吧,我这里不需要人时刻看着,我不会跑。”
青蔻的眼瞳微张,终于明白她是什么意思。
但她依旧摇了摇头:“我不是为了看着您,我只是想陪着您。有人陪着,会好受些的吧。”
她并不知道楚君凝会不会觉得好受,只是她从前被鞭笞无助时,有时候会遇到和她一样挨打受罚的人。两个人在一起,就没那么难受和害怕了。
即便是什么话都不说,只是安安静静地靠着,就可以好受许多。
她想,太子妃应当也是一样的。
转眼便是太子成婚的日子,青蔻一早便听见四方馆中热闹的寒暄。
太子请了都城中最有福气的老夫人来给太子妃梳发,周围有不少女眷同太子妃道喜。
尽管没有亲眷在旁,但太子妃出嫁的室内依旧是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的。
她站着一旁看着她穿上嫁衣,五彩珞勾勒出她纤细的腰线,环佩自腰垂下,在一步一动间发出清泠脆响,红艳的颜色将她原本神情平淡的面容映照出一份红润喜气,偏又因着她不爱笑,将这份浓妆艳丽又压下去一些,反显出些与神俱来的威仪来。
青蔻平日看她微愁的模样看久了,终于在今日透过斑驳寸影看到了公主往昔的一丝风采。
她眼中的神色从一时的惊艳到敬慕仰望。
太子妃从前,没有这些繁杂事惊扰的时候,该是怎么样的风华。
却又在下一顺添上一丝愁绪。
可惜永远也回不去了。
外头鼓吹声起,馆内观礼的众人同宋玉道了声喜,便拥着他将楚君凝迎上舆车,而后一路往宫中行去。
宫门前角鼓声响,而后奏大乐。
祭过天地先祖,拜过宋俨,受众人谒,再入东宫行合卺同牢礼。
宋玉执着她的手行了一路,他一刻不敢松,亦一刻不愿松。
他费尽周章才走到这一步,如何敢松开。
**
烛光照耀着满室喜气,但坐着的两个人却并没有动。
宋玉一时有些无措,他大约是有些紧张的,他自然知道该做什么,可是看见楚君凝的表情时,又有些不知所措起来。
他静坐了好一会,心想,要不便算了吧。
阿凝今日已然很配合他了,他不该再强求什么。
他明知自己是有理亏,明知她未必情愿,却还是望着悬挂的红绸心中生出一份欢喜。
他踌躇着未曾动,楚君凝却率先起身了。
她站起来,神色仍有些漠然地略看了宋玉一眼,而后缓缓抬起手来,一点点解开了束着腰的彩络。
白玉环佩叮啷坠落在地,沉闷中混着一丝脆响。像是将烛火通明的室内撕拉开了一个口子。
宋玉在愕然中微微抬起头来看向她,她眼眸微微垂下,白净纤长的玉手盘绕着一片艳红间,扯开了衣襟的袢带。
“你在做什么?”宋玉猛然抬起手来,拦住了她要再继续的动作。
这一触便好像猛然碰到了什么开关,楚君凝木然的颜色中显出一丝恼意,她一把将宋玉推开,然后又顺势将他摁坐在床榻边上,问道:“这难道不是你想要的么?”
若非神情如仿若要杀人,力道强硬仿若泄愤,倒也能叫人生出些心动难耐的心思。
宋玉尚未完全反应过来,她冷着脸低下头去,柔软的唇触上他的唇,轻轻咬了一下。
宋玉脑中木了一下,一霎间涔出些汗来,下意识地揽上她纤细的腰肢,微微抬起头来去回吻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