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归朝那日,宋玉领亲兵于城外相迎,百姓夹道高呼,排场比当日宋玉归京时还要甚。
当然,其中也夹着些异样的声响,这些声响在宣读完封裴济为安东将军的圣旨之后,尤甚。
“弑父求荣的贪生之辈,竟也能当宋国的将军吗?”
有人越过人群的重重欢呼,声嘶力竭地痛呼:“裴老将军一生戎马,铁胆忠魂,怎么生出你这样的贼子啊——”
“简直丧尽天良!”
……
诸如此类的声音不胜枚举,不只是楚国百姓,便是宋国百姓,不少在知晓此事后也陆续跟着骂起来。
若只是降,还能说是大势所趋,可弑父之举,实在为人不齿。
宋玉略侧首看了眼裴济,打量的目光扫过他紧绷的面容,而后落在他紧攥着御辔的手上。
他微一垂眼,而后抬了抬手,示意人清道。
裴济看着军士抓了人才反应过来:“宋…”
宋玉转头看他,似笑非笑。
他目光一顿,微微垂首:“不过是些无知百姓,还请殿下饶过他们这一回。”
宋玉立于马上,对他差点直呼自己名字的僭越行为恍若未闻,只是微微笑了笑,犹似打趣:“裴将军真是好胸襟,只是如此孤便更觉得好奇,你这样的人,怎么会干出弑父的事情来?”
莫不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盘算吧?
他看见裴济眸中闪过一瞬怅然,很快垂下拿眼盖住:“不过是顺应局势罢了,楚王既崩,公主又嫁入宋国,王朝不复,良臣自该择主而事。”
裴济说到此处忽然抬起眼来,对上他的眼眸:“……只是可惜我父亲不懂这个道理。”
宋玉对此的回答只若有所思地答了一句:“是么……”
他这话虽是问句,听来却也并没有问的意思,裴济便也不答。
宋玉略微一顿,便又撇开了这个话题,只转头吩咐江希明:“裴将军既替那些人求情,便饶他们一回吧。”
江希明应了一声,掉马往另一处去了。
他看起来,像是对裴济极好。
前头的仇彦哲原就看不上楚人,方才宋玉封赏裴济便已叫他憋了一肚子气,如今听了他们的谈话,更是有些不满转过头来:“兵马不可在街道久留,还请殿下快些行。”
宋玉收了笑,蔑了他一眼:“仇将军急什么,今日之事既是孤来办,是快是慢,孤自然比将军心中有数。”
仇彦哲面上现出一丝愠怒,宋玉猜他等会儿又要去宋俨跟前告状,他不由轻嗤了一声,打马便要往前去。
“殿下。”裴济忽然开口唤住他,宋玉沉静的双眼看着他,略抬了抬下颌,示意他说。
他略犹豫一下,终还是问:“公主她,还好么?”
宋玉扯了扯嘴角,未答,却是问:“你想见她?”
他看见裴济原本混沌的眼中忽然泛起一丝光亮,想起些从前的事来,心头忽然又横生出一些不爽,略微抿了抿唇,道:“不太合适。”
在他与楚君凝未确认喜欢之前,楚王曾替公主选婿,广罗都城权贵名门之子。公主虽未决,旁人自有期许,其中呼声最大的,便是裴济。
众人传他骁勇善战,初上战场便拿下大捷,公主无双,便该配此等无双的英雄。
他也曾在宫中见过此人,他承着大将军的功勋,众人拥簇,似乎生来便带着光,少年意气风发,也曾使他自惭形秽。故而后来明知二人无意,旁人亦尽知他才是公主将来的夫婿,他在看见公主同他说笑时还是会忍不住地泛出一丝惶然涩意。
他顿了片刻,又觉得自己这样情绪实在显得小气,又补充了一句“放心吧,我不会让她有事”,才打马走到前头去。
他从始至终不动声色,将那点微妙的情绪小心掩埋,没有人知道如今尊贵的太子殿下在面对一个来降者时生出的那一刹微妙的尴尬。
而他身后的裴济瞧着他的背影微微皱了下眉,看来,还是得先想办法弄明白公主如今的境况才行。
·
江希明骑着马慢悠悠地往官衙去,到官衙时,恰听见被抓走的几人认错求饶的声音。
看来是吃了点儿苦头了。
他掩唇咳了一声,一甩衣摆抬步入内,众人皆静了一瞬。
官衙的人识得他,冲他拱了拱手,他略微点了点头,看见被抓的几人又要向他求饶,连忙抬了抬手:“太子有令,都放了吧。”
众人连忙谢他,他反倒轻呵了一声,正声道:“倒不用谢我,今日太子殿下亲迎诸将士回京,是为贺战功,是大事,你们这些人刻意扰乱秩序,坏了殿下的事,莫说是只是将你们抓起来,便是抓去杀头也不为过。”
众人微微一愣,有几个又要求饶,偏又被另一人抢了先:“裴济此人,弑父求荣,难道不该骂吗?”
江希明“嘿”了一声,听起来就像是觉得此人冥顽不灵。但他其实是有些高兴的,只他一人说有什么意思,便得来个这样执拗的,同他唱对台戏,才能有用嘛。
他略一挑眉,摆了摆手让其他人退下,而后负手走到他面前,他看着面前的人缩了缩:“你也是楚人,应当知晓裴将军随他父亲守南境时,都做过些什么。弑父求荣,你竟也信?”
那人犹豫了一会,道:“可是……”
江希明垂眼瞥他,又看了眼众人:“知道为什么放你们么?若非你们辱骂的裴将军在殿下面前替你们求情,你们能如此轻易地走出这里?”
那人张了张嘴,一时有些哑然,其他人微怔了片刻,窸窸窣窣地不知道又感叹了些什么,半晌后才有人道:“可,可裴大将军的头颅,确实是被他献给仇大将军用来投诚了啊。”
“啧。”江希明皱了下眉:“就说你们这些人容易被人带着跑,你们自己想一想,楚国已然不复,继续打下去除了死更多了人,还有什么意义?仇大将军同楚人打了一辈子,他最看重的两个儿子皆死在楚人的刀戢之下,若不如此,又凭什么叫人相信你是真要投降?”
众人皆瞧着他,他不由呼出口气来:“裴大将军,是自刎而死。”
有人开始哽咽,“想不到,竟是我等狭隘了……”
江希明立在人群中,此刻显得十分冷情,他在众人的自愧和热泪中,甚至有些不耐地摆了摆手:“既知道了就赶紧回去,在府衙里哭哭啼啼的像什么话。”
众人连忙告辞,在众人临走时他又补了一句:“日后凡事多想一想,别总是听风就是雨的,被人骗了还替人数钱,朝中可不是人人都同我们殿下一样对楚人宋人一视同仁的,若有人存心那么一挑拨,不是给你们自己惹事儿么?”
他转过身去看着众人,意有所指得非常明显:“你们说是吧?”
近来宋人与楚人之间闹得明显,众人瞬间明白,皆拱手道:“大人说的是。”
江希明十分欣慰:“嗯,回去吧。”
此事办成,宋楚两方民众的纷争便暂时不用愁了,只要等他们彻底相信裴济身不由己,再让裴济去安抚他们便成了。
·
陛下身体欠安,不能久留,宋玉便只能替他一直待着,与众人对饮。
等到众人散去,已近人定时,他就着烛火脚步略有些虚浮地踏入延祚宫,将入殿时,他抬头望见天边凉惨惨的月色,他心中在那一瞬竟也生出一分浅淡的酸涩来。
江希明扶着他入内,他忽然转头往楚君凝住的方向看了看,有些疲惫地问:“太子妃睡了吗?”
一旁侍立的宫人上前一步回道:“回殿下,奴方才路过时见太子妃殿中灯火尚明,应还未歇。”
江希明见他再什么要问的,便挥了挥手让那宫人退下。
宋玉静了一瞬,忽然看向江希明:“江希明,我想见她。”
宋玉说话时的语气比平时缓慢低落些,听起来便好像是在征求江希明的同意,可江希明不过是宋玉身边一个侍奉的宫人,又哪里需要他用这样语气小心征询。
他更像是借着江希明,寻求另一份认同,去征求他自己,又或是另一个人的同意。
“殿下…”江希明猛然一顿,他原想说,殿下醉了,想劝他早些休息。
可他看着宋玉忽然便说不出来了。
他的殿下,原也只是个可怜人。
他忽觉眼中泛起酸涩,稍顿了顿,蹙着眉笑了笑:“殿下想见,便去见吧。”
当然,其中也夹着些异样的声响,这些声响在宣读完封裴济为安东将军的圣旨之后,尤甚。
“弑父求荣的贪生之辈,竟也能当宋国的将军吗?”
有人越过人群的重重欢呼,声嘶力竭地痛呼:“裴老将军一生戎马,铁胆忠魂,怎么生出你这样的贼子啊——”
“简直丧尽天良!”
……
诸如此类的声音不胜枚举,不只是楚国百姓,便是宋国百姓,不少在知晓此事后也陆续跟着骂起来。
若只是降,还能说是大势所趋,可弑父之举,实在为人不齿。
宋玉略侧首看了眼裴济,打量的目光扫过他紧绷的面容,而后落在他紧攥着御辔的手上。
他微一垂眼,而后抬了抬手,示意人清道。
裴济看着军士抓了人才反应过来:“宋…”
宋玉转头看他,似笑非笑。
他目光一顿,微微垂首:“不过是些无知百姓,还请殿下饶过他们这一回。”
宋玉立于马上,对他差点直呼自己名字的僭越行为恍若未闻,只是微微笑了笑,犹似打趣:“裴将军真是好胸襟,只是如此孤便更觉得好奇,你这样的人,怎么会干出弑父的事情来?”
莫不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盘算吧?
他看见裴济眸中闪过一瞬怅然,很快垂下拿眼盖住:“不过是顺应局势罢了,楚王既崩,公主又嫁入宋国,王朝不复,良臣自该择主而事。”
裴济说到此处忽然抬起眼来,对上他的眼眸:“……只是可惜我父亲不懂这个道理。”
宋玉对此的回答只若有所思地答了一句:“是么……”
他这话虽是问句,听来却也并没有问的意思,裴济便也不答。
宋玉略微一顿,便又撇开了这个话题,只转头吩咐江希明:“裴将军既替那些人求情,便饶他们一回吧。”
江希明应了一声,掉马往另一处去了。
他看起来,像是对裴济极好。
前头的仇彦哲原就看不上楚人,方才宋玉封赏裴济便已叫他憋了一肚子气,如今听了他们的谈话,更是有些不满转过头来:“兵马不可在街道久留,还请殿下快些行。”
宋玉收了笑,蔑了他一眼:“仇将军急什么,今日之事既是孤来办,是快是慢,孤自然比将军心中有数。”
仇彦哲面上现出一丝愠怒,宋玉猜他等会儿又要去宋俨跟前告状,他不由轻嗤了一声,打马便要往前去。
“殿下。”裴济忽然开口唤住他,宋玉沉静的双眼看着他,略抬了抬下颌,示意他说。
他略犹豫一下,终还是问:“公主她,还好么?”
宋玉扯了扯嘴角,未答,却是问:“你想见她?”
他看见裴济原本混沌的眼中忽然泛起一丝光亮,想起些从前的事来,心头忽然又横生出一些不爽,略微抿了抿唇,道:“不太合适。”
在他与楚君凝未确认喜欢之前,楚王曾替公主选婿,广罗都城权贵名门之子。公主虽未决,旁人自有期许,其中呼声最大的,便是裴济。
众人传他骁勇善战,初上战场便拿下大捷,公主无双,便该配此等无双的英雄。
他也曾在宫中见过此人,他承着大将军的功勋,众人拥簇,似乎生来便带着光,少年意气风发,也曾使他自惭形秽。故而后来明知二人无意,旁人亦尽知他才是公主将来的夫婿,他在看见公主同他说笑时还是会忍不住地泛出一丝惶然涩意。
他顿了片刻,又觉得自己这样情绪实在显得小气,又补充了一句“放心吧,我不会让她有事”,才打马走到前头去。
他从始至终不动声色,将那点微妙的情绪小心掩埋,没有人知道如今尊贵的太子殿下在面对一个来降者时生出的那一刹微妙的尴尬。
而他身后的裴济瞧着他的背影微微皱了下眉,看来,还是得先想办法弄明白公主如今的境况才行。
·
江希明骑着马慢悠悠地往官衙去,到官衙时,恰听见被抓走的几人认错求饶的声音。
看来是吃了点儿苦头了。
他掩唇咳了一声,一甩衣摆抬步入内,众人皆静了一瞬。
官衙的人识得他,冲他拱了拱手,他略微点了点头,看见被抓的几人又要向他求饶,连忙抬了抬手:“太子有令,都放了吧。”
众人连忙谢他,他反倒轻呵了一声,正声道:“倒不用谢我,今日太子殿下亲迎诸将士回京,是为贺战功,是大事,你们这些人刻意扰乱秩序,坏了殿下的事,莫说是只是将你们抓起来,便是抓去杀头也不为过。”
众人微微一愣,有几个又要求饶,偏又被另一人抢了先:“裴济此人,弑父求荣,难道不该骂吗?”
江希明“嘿”了一声,听起来就像是觉得此人冥顽不灵。但他其实是有些高兴的,只他一人说有什么意思,便得来个这样执拗的,同他唱对台戏,才能有用嘛。
他略一挑眉,摆了摆手让其他人退下,而后负手走到他面前,他看着面前的人缩了缩:“你也是楚人,应当知晓裴将军随他父亲守南境时,都做过些什么。弑父求荣,你竟也信?”
那人犹豫了一会,道:“可是……”
江希明垂眼瞥他,又看了眼众人:“知道为什么放你们么?若非你们辱骂的裴将军在殿下面前替你们求情,你们能如此轻易地走出这里?”
那人张了张嘴,一时有些哑然,其他人微怔了片刻,窸窸窣窣地不知道又感叹了些什么,半晌后才有人道:“可,可裴大将军的头颅,确实是被他献给仇大将军用来投诚了啊。”
“啧。”江希明皱了下眉:“就说你们这些人容易被人带着跑,你们自己想一想,楚国已然不复,继续打下去除了死更多了人,还有什么意义?仇大将军同楚人打了一辈子,他最看重的两个儿子皆死在楚人的刀戢之下,若不如此,又凭什么叫人相信你是真要投降?”
众人皆瞧着他,他不由呼出口气来:“裴大将军,是自刎而死。”
有人开始哽咽,“想不到,竟是我等狭隘了……”
江希明立在人群中,此刻显得十分冷情,他在众人的自愧和热泪中,甚至有些不耐地摆了摆手:“既知道了就赶紧回去,在府衙里哭哭啼啼的像什么话。”
众人连忙告辞,在众人临走时他又补了一句:“日后凡事多想一想,别总是听风就是雨的,被人骗了还替人数钱,朝中可不是人人都同我们殿下一样对楚人宋人一视同仁的,若有人存心那么一挑拨,不是给你们自己惹事儿么?”
他转过身去看着众人,意有所指得非常明显:“你们说是吧?”
近来宋人与楚人之间闹得明显,众人瞬间明白,皆拱手道:“大人说的是。”
江希明十分欣慰:“嗯,回去吧。”
此事办成,宋楚两方民众的纷争便暂时不用愁了,只要等他们彻底相信裴济身不由己,再让裴济去安抚他们便成了。
·
陛下身体欠安,不能久留,宋玉便只能替他一直待着,与众人对饮。
等到众人散去,已近人定时,他就着烛火脚步略有些虚浮地踏入延祚宫,将入殿时,他抬头望见天边凉惨惨的月色,他心中在那一瞬竟也生出一分浅淡的酸涩来。
江希明扶着他入内,他忽然转头往楚君凝住的方向看了看,有些疲惫地问:“太子妃睡了吗?”
一旁侍立的宫人上前一步回道:“回殿下,奴方才路过时见太子妃殿中灯火尚明,应还未歇。”
江希明见他再什么要问的,便挥了挥手让那宫人退下。
宋玉静了一瞬,忽然看向江希明:“江希明,我想见她。”
宋玉说话时的语气比平时缓慢低落些,听起来便好像是在征求江希明的同意,可江希明不过是宋玉身边一个侍奉的宫人,又哪里需要他用这样语气小心征询。
他更像是借着江希明,寻求另一份认同,去征求他自己,又或是另一个人的同意。
“殿下…”江希明猛然一顿,他原想说,殿下醉了,想劝他早些休息。
可他看着宋玉忽然便说不出来了。
他的殿下,原也只是个可怜人。
他忽觉眼中泛起酸涩,稍顿了顿,蹙着眉笑了笑:“殿下想见,便去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