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君凝同宋玉说日后要好好的,便似乎当真就如此了。
连宋玉都不再管许多,什么过往恩怨日后别离尽作不知。
楚君凝午憩完便会往宣德殿去寻宋玉,宋玉处理事务也从不避她,她若起兴,也由她一同批奏。有时二人还能就着奏折论起朝政,宋玉也很愿意同她提朝堂上的事儿——但更多时候是抱怨朝臣们顽固不化。
但今日似乎有些不巧——宋玉不在。
“方才秦大人入宫来,临时请了陛下去偏殿议事。”江希明侧身让开了些:“殿下若无旁事,便先入内稍待一会儿吧,奴这就去同陛下说一声。”
楚君凝摆了摆手,未让他去寻宋玉,只是越过他自然而然地入内往书案旁坐去。
她抬手随意翻了案上的几本奏折,尽是些寻常小事,她随手便批了。殿中众人对此习以为常,连朝中几位大臣在初时收到王后批改的奏折,在陛下面前提出异议却无果后,如今也已然习惯了。
她又看了几本后,目光却又忽然扫到另外的一摞折子上,她顿了顿,伸手拿过其中一本来。
这本写的是遂城之地的用官及治理之事,遂城,曾为楚国治下疆土,如今并入宋域,除却原本的一些问题,自然还有两国更替遗留的一些冲突问题需要解决,而这些便已然是一个很长久的工程,治官便得就这些事及时上奏。
可她从前看过那么多宋玉的折子,却从未看过一本有关从前楚地的奏章。
其中因由,并不需她多猜。
她看过折子,又收好放回去。
两国更替的冲突倒是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宋玉当日说降者不杀,倒是未曾食言,只是她未曾想到,竟未免去他们的官职——奏折上遂城的治官仍旧是她熟悉的名字。
她又看了几本折子,眸中闪过一丝分不清是释然还是黯然的神色,又或许皆有。
似乎,的确没有什么需要她过多地去担心的事情了。
门外传来脚步声响,她抬头看去,宋玉从外头过来。瞧见她时眸光亮了亮,快步向她走来,笑着同她道:“你醒了过来怎么也不让江希明去同我说一声。”
她轻轻笑了笑:“秦相来入宫来寻你,必然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我左右是来打发时间的,倒也不差等这一时半会儿的。”
宋玉正要笑,目光扫到一旁最上头的几本奏折,略微一顿,很快又越过,看向楚君凝继续道:“他能有什么要紧事儿,左右不过是些朝堂上都说烂了还决议不下的事儿,想来当我这儿充和事佬罢了。”
楚君凝失笑摇头:“朝臣总归是为你着想的,有时候让让倒也无妨。”
“若说为我着想倒是未必。”他一边轻嗤了声,一边又悄悄观察着楚君凝,见她神色反应没什么不同,摆了摆手继续道:“阿凝不用替他们说话,什么事儿能让什么事儿不能,我心中还是清楚的。”
楚君凝便就不再说什么了,有些事宋玉不同她说,她在宫中却也并非全然不知。左右不过还是为了她和楚国那些事儿和朝臣们对着干,她分不清宋玉做那些事情是觉得亏欠还是想求个心安。
她也并非真心想要替那些人说话,只是有时候觉得若宋玉是为她,实在不需要做那些事儿,事已至此,改变不了什么,反叫她时不时地有些心软。
可他若愿意,便也由他。
她没有阻拦的理由。
“那便不说这些,我午后嘴馋,让人去寻了新鲜春笋晚膳时熬汤喝,到时匀你一些尝尝。”
宋玉笑着接道:“那便先谢过殿下恩赏了。”
宋玉同楚君凝打趣了几句,似乎又想起什么来:“外头春意正好,过几日喊上你我宫中的几人一同出宫去踏青放纸鸢吧?”
“好。”
连宋玉都不再管许多,什么过往恩怨日后别离尽作不知。
楚君凝午憩完便会往宣德殿去寻宋玉,宋玉处理事务也从不避她,她若起兴,也由她一同批奏。有时二人还能就着奏折论起朝政,宋玉也很愿意同她提朝堂上的事儿——但更多时候是抱怨朝臣们顽固不化。
但今日似乎有些不巧——宋玉不在。
“方才秦大人入宫来,临时请了陛下去偏殿议事。”江希明侧身让开了些:“殿下若无旁事,便先入内稍待一会儿吧,奴这就去同陛下说一声。”
楚君凝摆了摆手,未让他去寻宋玉,只是越过他自然而然地入内往书案旁坐去。
她抬手随意翻了案上的几本奏折,尽是些寻常小事,她随手便批了。殿中众人对此习以为常,连朝中几位大臣在初时收到王后批改的奏折,在陛下面前提出异议却无果后,如今也已然习惯了。
她又看了几本后,目光却又忽然扫到另外的一摞折子上,她顿了顿,伸手拿过其中一本来。
这本写的是遂城之地的用官及治理之事,遂城,曾为楚国治下疆土,如今并入宋域,除却原本的一些问题,自然还有两国更替遗留的一些冲突问题需要解决,而这些便已然是一个很长久的工程,治官便得就这些事及时上奏。
可她从前看过那么多宋玉的折子,却从未看过一本有关从前楚地的奏章。
其中因由,并不需她多猜。
她看过折子,又收好放回去。
两国更替的冲突倒是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宋玉当日说降者不杀,倒是未曾食言,只是她未曾想到,竟未免去他们的官职——奏折上遂城的治官仍旧是她熟悉的名字。
她又看了几本折子,眸中闪过一丝分不清是释然还是黯然的神色,又或许皆有。
似乎,的确没有什么需要她过多地去担心的事情了。
门外传来脚步声响,她抬头看去,宋玉从外头过来。瞧见她时眸光亮了亮,快步向她走来,笑着同她道:“你醒了过来怎么也不让江希明去同我说一声。”
她轻轻笑了笑:“秦相来入宫来寻你,必然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我左右是来打发时间的,倒也不差等这一时半会儿的。”
宋玉正要笑,目光扫到一旁最上头的几本奏折,略微一顿,很快又越过,看向楚君凝继续道:“他能有什么要紧事儿,左右不过是些朝堂上都说烂了还决议不下的事儿,想来当我这儿充和事佬罢了。”
楚君凝失笑摇头:“朝臣总归是为你着想的,有时候让让倒也无妨。”
“若说为我着想倒是未必。”他一边轻嗤了声,一边又悄悄观察着楚君凝,见她神色反应没什么不同,摆了摆手继续道:“阿凝不用替他们说话,什么事儿能让什么事儿不能,我心中还是清楚的。”
楚君凝便就不再说什么了,有些事宋玉不同她说,她在宫中却也并非全然不知。左右不过还是为了她和楚国那些事儿和朝臣们对着干,她分不清宋玉做那些事情是觉得亏欠还是想求个心安。
她也并非真心想要替那些人说话,只是有时候觉得若宋玉是为她,实在不需要做那些事儿,事已至此,改变不了什么,反叫她时不时地有些心软。
可他若愿意,便也由他。
她没有阻拦的理由。
“那便不说这些,我午后嘴馋,让人去寻了新鲜春笋晚膳时熬汤喝,到时匀你一些尝尝。”
宋玉笑着接道:“那便先谢过殿下恩赏了。”
宋玉同楚君凝打趣了几句,似乎又想起什么来:“外头春意正好,过几日喊上你我宫中的几人一同出宫去踏青放纸鸢吧?”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