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热的阳光照进窗棂,在空中留下一抹光束,照出纷飞的细碎微尘。
应锦伸手提了下裙,跨过殿门,略微侧身引着身边的人入内,随后同殿内正坐着的人行了个礼,轻声道:“殿下,周太医到了。”
陈术前些日子便递了折子请辞出宫,他原该在宋玉逼宫那日便要离宫的,只是彼时恰好赶上了楚君凝的事情,便就此耽搁下了。
如今诸事尽了,楚君凝也只需有人跟着看顾调理,是个太医便能干的活儿,宋玉便更没有留他的理由,只能应允。
这周太医便是接替陈术来为楚君凝问脉的太医。他年纪看起来觉着比陈术还大些,此时恭敬同面前的人行了礼。
楚君凝搁了内宫各司递上来的折子,淡淡应了一声,有些倦怠地闭上眼,向后靠了靠,伸出手来示意他上前诊脉。
周太医虽是新接手陈术的职务,却不是刚入太医署的愣头青,楚君凝昏迷的时候,太医署众人整日提心吊胆脚不沾地的日子,早够他看清王后殿下在陛下心中是怎么个分量。
故而他这脉诊得又细又久。
春末的光原该是温热的,洒落在他没有遮挡的脖颈上,竟烧出一片烫人的灼意来。
连背脊上也泛出一层焦灼不安的潮。
手底下脉搏沉沉跳动,牵连着他的心一同坠入深潭。
他揣着一颗铅灌的心收回手,又道:“殿下,请抬首。”
楚君凝对此不置可否,却还是配合着略抬了抬头。
停留在咽下的指节很快收回,但周太医的脸色明显更不好了。
“怎么了?周太医有什么话可以直说。”
左不过是些生生死死的事情,她早就不在意了。
周太医擦了擦额头的细汗,稳了稳心神,吞吞吐吐地:“回…回殿下,依臣断,应是……孕脉。”
立在一旁的另一个女侍不由轻呼出声:“那不应当是好事儿吗?”
“是好事…”楚君凝这样说,面上却看不出一点欢喜。
她脑中嗡嗡作响,半晌后才又开口:“陈先生先前分明说过,我体虚难孕。更何况……”
更何况,他与宋玉一开始都用过避子的汤药。后来……
“我记得你们也说过,我本就难有身孕,那避子汤陛下一人服用足矣。”
周太医也很想说一句不应当,陈术尚在宫中时,陛下为恐王后孕育伤身,便曾逼着陈术配制男子避孕的方剂——女子避孕伤身,男子亦然,宫中惯来是不会备有这些的。
但陛下在某些事上素来偏执,有时连朝中众臣都奈何不了。
太医署几次劝阻未果,最后也只能在尽量降低耗损的前提下递上了那份药方。
按理来说,陛下很难再有子嗣。
但滑脉之象对上天突脉,很难说不是怀孕。
可若是当真是孕脉,陛下那儿……可不得要的他们的命。
“若当真的有了身孕,瞧着时间应该是您与陛下最开始的那几次。这避子的方剂也并非必然就见效的,越是开始便有可能失效的可能。”
他满头大汗,瞧着楚君凝的反应,不由得又抬手擦了擦,起身道:“只是殿下本就体虚,脉象复杂难辨,臣一时不察辨错了也并无可能,稳妥起见,殿下还是命人往太医署走一趟,请诸位同僚共同前来诊一次脉。”
·
宋玉一下朝,便听闻太医署几位当值的太医皆往王后殿中去了,连口润喉的茶都未来得及喝,便匆匆往这边赶来。
他着急忙慌地踏入殿内,便只听到楚君凝有些麻木的声响:“众卿的意思是,我腹中的胎儿未必能活?”
一路狂奔泛起的热意在此刻尽数向没收去,沁得四肢发麻。
什么胎儿?又什么未必能活?
众人闻声向他看来,太医们触及他的目光,很快又如同鹌鹑似地低下头去。
宋玉半晌后才找回自己的声音,他此刻已然有些回过神来了,却还是觉得难以置信:“怎么回事。”
怎么…会有孕呢?他分明已经很小心了,就连做那事的次数也极少……
周太医抬手正要回话,又被宋玉打断:“朕只问你,她如今的身子适不适合孕育这孩子。”
“殿下本就是气血不足多有亏损,故而难以怀孕,如今纵有身孕也未必能顺利保住。若月大胎死,殿下性命恐也堪虞。”大约是担惊受怕地折腾久了,周太医此刻反倒有些麻木了,约莫也算体会到了陈术横也是一刀竖也是一刀的心态,他此刻略微顿了一下:“即便有幸保住胎儿,成功诞下,恐生来也是体弱的主,需得好生费心将养才能顺利长大。”
他这话的意思便很明显了,宋玉匆匆看了楚君凝一眼,不敢去细想她如今是什么表情。
他深吸了一口气,喉间滞涩,再开口时多了分沙哑:“若,不要这孩子呢?”
“宋玉。”尚未等人回话,沉默良久的楚君凝终于开口打断了他们的对话。
她看向宋玉,原本有些茫然的目光逐渐明晰:“我想留下这个孩子。”
“可是留着他你会很危险。”
宋玉心中焦急,却又不敢对她生气,更无暇在此时去质问这些人为什么他明明用过了药,却还是让楚君凝有了身孕。
他只能匆匆越过人群行至她身侧,拉着她的手蹲下身来耐着性子哄她:“阿凝,你若现下想要一个孩子,我们便从宗室过继一个来养,好不好?你想要男孩儿还是女孩儿,我们都可以慢慢选,选你喜欢的、顺眼的…都可以。”
他说着略微哽了一下,低头轻轻吻了一下她的指尖,再抬首时眸中有些微微的红,却仍旧是轻松的模样:“这个孩子,我们先不要,好不好?”
楚君凝垂眼看了他一眼,随后漠然推开他的手:“可我只想要这一个。”
她顿了一下,对上宋玉的目光,道:“宋玉,这是我的孩子。”
她这句说得比前头那句还轻,却着重强调了后头那句“我的孩子”,听起来更加不可动摇。
宋玉还要再说什么,楚君凝看他神色知晓他会退让,连忙道:“太医们不是也说有可能顺利将他生下养大吗?”
她看向众人:“宫中的太医尽是各中翘楚,平日里侍候着贵人们,这些保胎调理的法子应还是很拿手的。是吧?诸位大人。”
诸位大人一边松了口气,他们自然是想保全陛下的子嗣的,如今楚君凝开口,便基本算是保住了。
一边又更紧张起来,保全母子二人平安也并非易事,悬在头上的刀仍未散去,只能硬着头皮答:“臣等自然是要竭尽全力保全殿下与小殿下的,只是…生产本就是个大槛,殿下免不了多受苦。”
楚君凝摆了摆手:“无妨。”
宋玉没再说话,众人见事情定下来,擦了擦汗借着给殿下拟方熬药的由头纷纷回了太医署。
待他们走后,宋玉一反常态地未曾多留,独自回了宣德殿。
·
他将自己在殿内关了一日一夜,楚君凝中途来过一回,江希明劝她进去,她却只在门外站了一会儿便又回去了。
她说:“让他自己呆一会儿吧。”
江希明也约莫明白她的意思,陛下心思重,却不愿在她面前表露出来,楚君凝进去确实能将他逼出来,却也只是将那些事往心里逼。倒不如他一个人待着发泄发泄。
他便守着殿门守到了第二日早上,他正琢磨着“再这样待下去也不是个事儿,要不还是去劝劝”的时候,殿门吱呀一声终于开了。
宋玉顶着肿胀乌青的脸走出来,精神萎靡:“去告诉那帮老东西,朕闻王后有孕,大喜,今日罢朝,赦天下。”
他说罢正要关门,又想起来什么:“还有太医署那帮人,保住王后和孩子的性命,此事便既往不咎,朕还会另行封赏,若不然,便让他们都去陪葬。”
江希明方应下,便听见宋玉“嘭”的一声甩了门,他身子往后仰了仰,沉默了一会开口道:“我知陛下是为殿下难过,可殿下既打定了主意要留,您也拦不住。既知晓时间越来越少,不如趁着时间多陪陪殿下,总比耗在此处平白再惹她担心要强。”
回答他的仍旧是长久的沉默,江希明叹了口气,转身离开前终于听见了那声微哑的“朕知道。”
他就是太知道了,所以才更觉得难受,他一边感知着离别的终点寸寸压来,分明难过得想要死去,却仍旧要很快收起自己的情绪,告诉自己要陪她继续演好这一场心知肚明的戏。
在楚君凝说出“这是我的孩子”的时候,他便清楚的知道楚君凝为什么非得留下那个孩子。
不只是出于母亲对子女的爱护,更因为——宗室子只姓宋,而那个孩子,他不止姓宋,还可以姓楚。
意识到这点之后,他便再没有什么阻拦的理由。
他迷迷瞪瞪地又坐着想了半晌,恍惚间想起来,他昨日原本是有件真正的大喜事要告诉阿凝的。
朝上吵了那么久,那些人终于松了口愿意改国号,到时候便不再是灭了楚国的宋国了,而是一个全新的、由楚宋合并而成的新国家。
阿凝若知晓,应当是会开心的。
思及此,他匆匆唤人打了水进来,绞了帕子狠狠抹了把脸,除去了几分颓然,洗漱梳理后往楚君凝殿中赶去。
应锦伸手提了下裙,跨过殿门,略微侧身引着身边的人入内,随后同殿内正坐着的人行了个礼,轻声道:“殿下,周太医到了。”
陈术前些日子便递了折子请辞出宫,他原该在宋玉逼宫那日便要离宫的,只是彼时恰好赶上了楚君凝的事情,便就此耽搁下了。
如今诸事尽了,楚君凝也只需有人跟着看顾调理,是个太医便能干的活儿,宋玉便更没有留他的理由,只能应允。
这周太医便是接替陈术来为楚君凝问脉的太医。他年纪看起来觉着比陈术还大些,此时恭敬同面前的人行了礼。
楚君凝搁了内宫各司递上来的折子,淡淡应了一声,有些倦怠地闭上眼,向后靠了靠,伸出手来示意他上前诊脉。
周太医虽是新接手陈术的职务,却不是刚入太医署的愣头青,楚君凝昏迷的时候,太医署众人整日提心吊胆脚不沾地的日子,早够他看清王后殿下在陛下心中是怎么个分量。
故而他这脉诊得又细又久。
春末的光原该是温热的,洒落在他没有遮挡的脖颈上,竟烧出一片烫人的灼意来。
连背脊上也泛出一层焦灼不安的潮。
手底下脉搏沉沉跳动,牵连着他的心一同坠入深潭。
他揣着一颗铅灌的心收回手,又道:“殿下,请抬首。”
楚君凝对此不置可否,却还是配合着略抬了抬头。
停留在咽下的指节很快收回,但周太医的脸色明显更不好了。
“怎么了?周太医有什么话可以直说。”
左不过是些生生死死的事情,她早就不在意了。
周太医擦了擦额头的细汗,稳了稳心神,吞吞吐吐地:“回…回殿下,依臣断,应是……孕脉。”
立在一旁的另一个女侍不由轻呼出声:“那不应当是好事儿吗?”
“是好事…”楚君凝这样说,面上却看不出一点欢喜。
她脑中嗡嗡作响,半晌后才又开口:“陈先生先前分明说过,我体虚难孕。更何况……”
更何况,他与宋玉一开始都用过避子的汤药。后来……
“我记得你们也说过,我本就难有身孕,那避子汤陛下一人服用足矣。”
周太医也很想说一句不应当,陈术尚在宫中时,陛下为恐王后孕育伤身,便曾逼着陈术配制男子避孕的方剂——女子避孕伤身,男子亦然,宫中惯来是不会备有这些的。
但陛下在某些事上素来偏执,有时连朝中众臣都奈何不了。
太医署几次劝阻未果,最后也只能在尽量降低耗损的前提下递上了那份药方。
按理来说,陛下很难再有子嗣。
但滑脉之象对上天突脉,很难说不是怀孕。
可若是当真是孕脉,陛下那儿……可不得要的他们的命。
“若当真的有了身孕,瞧着时间应该是您与陛下最开始的那几次。这避子的方剂也并非必然就见效的,越是开始便有可能失效的可能。”
他满头大汗,瞧着楚君凝的反应,不由得又抬手擦了擦,起身道:“只是殿下本就体虚,脉象复杂难辨,臣一时不察辨错了也并无可能,稳妥起见,殿下还是命人往太医署走一趟,请诸位同僚共同前来诊一次脉。”
·
宋玉一下朝,便听闻太医署几位当值的太医皆往王后殿中去了,连口润喉的茶都未来得及喝,便匆匆往这边赶来。
他着急忙慌地踏入殿内,便只听到楚君凝有些麻木的声响:“众卿的意思是,我腹中的胎儿未必能活?”
一路狂奔泛起的热意在此刻尽数向没收去,沁得四肢发麻。
什么胎儿?又什么未必能活?
众人闻声向他看来,太医们触及他的目光,很快又如同鹌鹑似地低下头去。
宋玉半晌后才找回自己的声音,他此刻已然有些回过神来了,却还是觉得难以置信:“怎么回事。”
怎么…会有孕呢?他分明已经很小心了,就连做那事的次数也极少……
周太医抬手正要回话,又被宋玉打断:“朕只问你,她如今的身子适不适合孕育这孩子。”
“殿下本就是气血不足多有亏损,故而难以怀孕,如今纵有身孕也未必能顺利保住。若月大胎死,殿下性命恐也堪虞。”大约是担惊受怕地折腾久了,周太医此刻反倒有些麻木了,约莫也算体会到了陈术横也是一刀竖也是一刀的心态,他此刻略微顿了一下:“即便有幸保住胎儿,成功诞下,恐生来也是体弱的主,需得好生费心将养才能顺利长大。”
他这话的意思便很明显了,宋玉匆匆看了楚君凝一眼,不敢去细想她如今是什么表情。
他深吸了一口气,喉间滞涩,再开口时多了分沙哑:“若,不要这孩子呢?”
“宋玉。”尚未等人回话,沉默良久的楚君凝终于开口打断了他们的对话。
她看向宋玉,原本有些茫然的目光逐渐明晰:“我想留下这个孩子。”
“可是留着他你会很危险。”
宋玉心中焦急,却又不敢对她生气,更无暇在此时去质问这些人为什么他明明用过了药,却还是让楚君凝有了身孕。
他只能匆匆越过人群行至她身侧,拉着她的手蹲下身来耐着性子哄她:“阿凝,你若现下想要一个孩子,我们便从宗室过继一个来养,好不好?你想要男孩儿还是女孩儿,我们都可以慢慢选,选你喜欢的、顺眼的…都可以。”
他说着略微哽了一下,低头轻轻吻了一下她的指尖,再抬首时眸中有些微微的红,却仍旧是轻松的模样:“这个孩子,我们先不要,好不好?”
楚君凝垂眼看了他一眼,随后漠然推开他的手:“可我只想要这一个。”
她顿了一下,对上宋玉的目光,道:“宋玉,这是我的孩子。”
她这句说得比前头那句还轻,却着重强调了后头那句“我的孩子”,听起来更加不可动摇。
宋玉还要再说什么,楚君凝看他神色知晓他会退让,连忙道:“太医们不是也说有可能顺利将他生下养大吗?”
她看向众人:“宫中的太医尽是各中翘楚,平日里侍候着贵人们,这些保胎调理的法子应还是很拿手的。是吧?诸位大人。”
诸位大人一边松了口气,他们自然是想保全陛下的子嗣的,如今楚君凝开口,便基本算是保住了。
一边又更紧张起来,保全母子二人平安也并非易事,悬在头上的刀仍未散去,只能硬着头皮答:“臣等自然是要竭尽全力保全殿下与小殿下的,只是…生产本就是个大槛,殿下免不了多受苦。”
楚君凝摆了摆手:“无妨。”
宋玉没再说话,众人见事情定下来,擦了擦汗借着给殿下拟方熬药的由头纷纷回了太医署。
待他们走后,宋玉一反常态地未曾多留,独自回了宣德殿。
·
他将自己在殿内关了一日一夜,楚君凝中途来过一回,江希明劝她进去,她却只在门外站了一会儿便又回去了。
她说:“让他自己呆一会儿吧。”
江希明也约莫明白她的意思,陛下心思重,却不愿在她面前表露出来,楚君凝进去确实能将他逼出来,却也只是将那些事往心里逼。倒不如他一个人待着发泄发泄。
他便守着殿门守到了第二日早上,他正琢磨着“再这样待下去也不是个事儿,要不还是去劝劝”的时候,殿门吱呀一声终于开了。
宋玉顶着肿胀乌青的脸走出来,精神萎靡:“去告诉那帮老东西,朕闻王后有孕,大喜,今日罢朝,赦天下。”
他说罢正要关门,又想起来什么:“还有太医署那帮人,保住王后和孩子的性命,此事便既往不咎,朕还会另行封赏,若不然,便让他们都去陪葬。”
江希明方应下,便听见宋玉“嘭”的一声甩了门,他身子往后仰了仰,沉默了一会开口道:“我知陛下是为殿下难过,可殿下既打定了主意要留,您也拦不住。既知晓时间越来越少,不如趁着时间多陪陪殿下,总比耗在此处平白再惹她担心要强。”
回答他的仍旧是长久的沉默,江希明叹了口气,转身离开前终于听见了那声微哑的“朕知道。”
他就是太知道了,所以才更觉得难受,他一边感知着离别的终点寸寸压来,分明难过得想要死去,却仍旧要很快收起自己的情绪,告诉自己要陪她继续演好这一场心知肚明的戏。
在楚君凝说出“这是我的孩子”的时候,他便清楚的知道楚君凝为什么非得留下那个孩子。
不只是出于母亲对子女的爱护,更因为——宗室子只姓宋,而那个孩子,他不止姓宋,还可以姓楚。
意识到这点之后,他便再没有什么阻拦的理由。
他迷迷瞪瞪地又坐着想了半晌,恍惚间想起来,他昨日原本是有件真正的大喜事要告诉阿凝的。
朝上吵了那么久,那些人终于松了口愿意改国号,到时候便不再是灭了楚国的宋国了,而是一个全新的、由楚宋合并而成的新国家。
阿凝若知晓,应当是会开心的。
思及此,他匆匆唤人打了水进来,绞了帕子狠狠抹了把脸,除去了几分颓然,洗漱梳理后往楚君凝殿中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