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君凝是在将用膳时才见到宋玉的,他面容疲惫却掩不住眼中的希冀,坐过来时拉着她的手,将一只小锦囊塞到了她的掌心。
她不明所以得打开瞧了眼,是一纸小小的平安符。
像是有只手在她心里头微微捏了一下,让她在那一瞬间有些梗塞,但她最后也只是借着低头叹息的间隙,掩去了一时的失态。
宋玉瞧着她,将她低头那一瞬间的神色收入眼底。却当做没看到一般提起筷子,自顾自道:“今晨恰去了趟太常所,便从太卜那儿求了一张来。”
楚君凝很快便捕捉到他话里的信息,“一大早去太常所做什么?”
宋玉抬头看了她一眼,轻轻笑了笑,语气却像是提起一件极寻常的事:“同太常议了新国号的事。”
他看向楚君凝的眼里闪着柔和的光:“阿凝,让宋国变成楚国,好不好?”
楚君凝僵立在原地,一时不知该如何反应。这样的消息她原本应该高兴的,或许宋玉也这样以为,可她当真听到时只觉得两耳锐鸣,震得她脑中嗡嗡作响。
她有些难以置信地看向宋玉,许久后才有些艰难得开口:“为什么?”
“原该如此的,不是吗?”宋玉看她并不欢喜,神情中又露出些慌乱来。他紧紧拉着楚君凝的手,仿佛抓着什么救生的浮木,生怕松了手便再也没有机会:“我原本,便该是楚国的驸马。若我不曾回来,宋国无人继位必然大乱,朝权颠覆不过是早晚的事情,不是吗?”
他这般模样,看起来但有些疯魔了。
楚君凝看着他的样子微微皱起眉来,眸中神色复杂,隐约有些心疼:“宋玉,不需如此的。”
她真正想要的并不是这些,宋玉未必不知晓,只是在能弥补的地方修修补补,试图藉此将一切拨回原本的轨迹,想自欺欺人得给她一个美好的结果。
可破碎的镜子,他再如何修补也不可能回到从前,只可能被锋利棱角扎出满手鲜血。
从她决定将错就错自欺欺人地假装失忆起,她就不再想要报复宋玉,只是想在最后的一点时日里纵容自己沉沦,想给自己和宋玉一个成全。
她并不求生,所以宋玉才总是想要试着做些什么,期盼她能放下,祈望她能愿意活下去。
她微微垂眼,伸出手来覆上宋玉抓着她的那只手,在心底略微叹了口气,才重新看向宋玉,目光缱绻,笑着求道:“纵我些时日吧,宋玉。”
她只有顺着自己原本的计划走才能安心得纵容自己,并不愿再背负太多。
或许她也怕,怕承受他太多的情意,当真生出眷恋来。
可她要与宋玉相守,便注定是不能求生的。
抓着她的那只手又一次颓然落下。
他从楚君凝的那句商量般的话里,听懂了她不容拒绝的弦外音。
宋国最终还是没能如宋玉的愿变成楚国,楚君凝替他拟了个新的名字——昕。
昕,旦明日将出也。
是天将明时,阳光将要普照大地时的模样。
是光明,也是希望。
楚国的公主可以独自困在旧日的时光里,滞步不前。
但她希望这个国家的民众能够怀揣着光明与希望,走向更好更遥远的未来。
宋玉从前还只是得空时才去寻楚君凝,与人呆在一块儿,如今是恨不得连早朝都搬到她殿中来,唯恐一错眼便有什么意外。
太医署几位太医轮流守在殿内,连寻常饮食都不敢松懈,兢兢业业地替楚君凝安胎。
永瑞三年二月,楚君凝终于在众人的一片紧张和喧哗中生下一个女孩儿。
宋玉给她起名叫“楚曦”,是同国号的昕一般的字,其中意义不言而喻。
即便有太医院日夜小心调理,楚君凝为了生下这个孩子,依旧耗损了大半元气。
但她依旧陪了小公主近一年时光,看她从皱皱巴巴哭声微弱的模样一点点健康长大,能咿咿呀呀地喊她一声“阿母”。
她有时候也会抚摸着小姑娘柔软的头发,忍不住问宋玉:“你说她长大了会不会怪我。”
宋玉便会拥着她,轻柔而坚定的告诉她:“不会。”
他知道她心意难改,便不会让她再添无端的愁绪。
他只希望她能高兴些,再高兴一些。不要有负担,也不要有遗憾。
他甚至以为自己也已经开始接受了楚君凝注定的离去,可真到那一日时,他才发现,并非如此。
彼时楚君凝已经卧床多日,连太医署都束手无策,只能尽量替她拖延时日。
他那日起身上朝时,还能听见她平缓如常的呼吸,可尚未等到下朝,便听到宫中传来她不大好的消息。
等他赶回去,殿中已乱成一锅粥,应锦与青蔻守在她身边,手忙脚乱地替她擦去刚呛出来的汤药。
她却在一片嘈杂里,费力睁眼看向他,勉力笑了笑:“你来了?”
他心中陈杂全然不知什么滋味,只是在那一瞬鼻尖一酸,顿时飙出泪来。
他强忍着全身控住不住的颤意,接过青蔻手中的巾帕,极轻的将她扶起来拥在怀里,一点一点替她擦去药渍:“是,我在的,阿凝。”
楚君凝便将全身的重量都放在他身上,轻声道:“让她们替我换身衣服,你带我去御花园看看吧。”
“好。”
楚君凝从便最喜欢楚宫的那片桃林,于是宋玉后来便在御花园也栽了一片。
她此刻提起来,他顿时便知道她是想去那儿看看。
她是想透过那片桃林,看见楚宫和从前。
他抱着她,没用撵车,一步一步往桃林走去。
如今正值春三月,是一年桃花开得最绚烂的时候。
楚君凝靠在他怀里,气色渐渐比方才好了一些。
她看着满园嫣红春色,想起从前的那些时光,目光眷恋又温柔:“真好看。”
她转头看向宋玉:“放我下来与你说说话吧。”
于是宋玉便将她放下来,搂着她坐在桃林间。
微微的湿意落在了她的鼻尖,她咧嘴笑了一下,抬头看向宋玉:“宋玉,不要难过了。”
宋玉便吸了口气,抬手迅速地擦了擦眼泪:“我不难过。”
楚君凝便靠着他,与他说起从前,又同他说起日后。
他们絮絮叨叨地说了许多。
“我不恨你了,宋玉。可是我没有办法。”
“我知道。”
“宋玉,如果有来世,我们一定要好好的。”
“如果有来世,阿凝,我希望你不要再喜欢上我这样的人了。你喜欢的人,不止要喜欢你,还得有个好的出生,要有能力,他的家人、朋友也都要喜欢你,要能让你高兴欢喜的过一辈子。”
最后的最后,她微微转头埋在宋玉脖颈间。
她说:“宋玉,我想回家了。”
肩上的重量蓦地一重,宋玉微微一颤,眼圈泛红,声音抖得不成样子。
“好,我们回家。”
可这天地间,再也不会有人能回答他了。
桃浪熏风,春华正浓,她终将自己葬在一场梦里。
-
永瑞四年三月,后薨,帝辍朝十日。
永瑞五年五月,帝迁都楚京,复修楚宫,移后陵寝于望山。
永瑞二十年七月,帝崩,与后合葬望山。
同月,太女继位。
[全文完]
她不明所以得打开瞧了眼,是一纸小小的平安符。
像是有只手在她心里头微微捏了一下,让她在那一瞬间有些梗塞,但她最后也只是借着低头叹息的间隙,掩去了一时的失态。
宋玉瞧着她,将她低头那一瞬间的神色收入眼底。却当做没看到一般提起筷子,自顾自道:“今晨恰去了趟太常所,便从太卜那儿求了一张来。”
楚君凝很快便捕捉到他话里的信息,“一大早去太常所做什么?”
宋玉抬头看了她一眼,轻轻笑了笑,语气却像是提起一件极寻常的事:“同太常议了新国号的事。”
他看向楚君凝的眼里闪着柔和的光:“阿凝,让宋国变成楚国,好不好?”
楚君凝僵立在原地,一时不知该如何反应。这样的消息她原本应该高兴的,或许宋玉也这样以为,可她当真听到时只觉得两耳锐鸣,震得她脑中嗡嗡作响。
她有些难以置信地看向宋玉,许久后才有些艰难得开口:“为什么?”
“原该如此的,不是吗?”宋玉看她并不欢喜,神情中又露出些慌乱来。他紧紧拉着楚君凝的手,仿佛抓着什么救生的浮木,生怕松了手便再也没有机会:“我原本,便该是楚国的驸马。若我不曾回来,宋国无人继位必然大乱,朝权颠覆不过是早晚的事情,不是吗?”
他这般模样,看起来但有些疯魔了。
楚君凝看着他的样子微微皱起眉来,眸中神色复杂,隐约有些心疼:“宋玉,不需如此的。”
她真正想要的并不是这些,宋玉未必不知晓,只是在能弥补的地方修修补补,试图藉此将一切拨回原本的轨迹,想自欺欺人得给她一个美好的结果。
可破碎的镜子,他再如何修补也不可能回到从前,只可能被锋利棱角扎出满手鲜血。
从她决定将错就错自欺欺人地假装失忆起,她就不再想要报复宋玉,只是想在最后的一点时日里纵容自己沉沦,想给自己和宋玉一个成全。
她并不求生,所以宋玉才总是想要试着做些什么,期盼她能放下,祈望她能愿意活下去。
她微微垂眼,伸出手来覆上宋玉抓着她的那只手,在心底略微叹了口气,才重新看向宋玉,目光缱绻,笑着求道:“纵我些时日吧,宋玉。”
她只有顺着自己原本的计划走才能安心得纵容自己,并不愿再背负太多。
或许她也怕,怕承受他太多的情意,当真生出眷恋来。
可她要与宋玉相守,便注定是不能求生的。
抓着她的那只手又一次颓然落下。
他从楚君凝的那句商量般的话里,听懂了她不容拒绝的弦外音。
宋国最终还是没能如宋玉的愿变成楚国,楚君凝替他拟了个新的名字——昕。
昕,旦明日将出也。
是天将明时,阳光将要普照大地时的模样。
是光明,也是希望。
楚国的公主可以独自困在旧日的时光里,滞步不前。
但她希望这个国家的民众能够怀揣着光明与希望,走向更好更遥远的未来。
宋玉从前还只是得空时才去寻楚君凝,与人呆在一块儿,如今是恨不得连早朝都搬到她殿中来,唯恐一错眼便有什么意外。
太医署几位太医轮流守在殿内,连寻常饮食都不敢松懈,兢兢业业地替楚君凝安胎。
永瑞三年二月,楚君凝终于在众人的一片紧张和喧哗中生下一个女孩儿。
宋玉给她起名叫“楚曦”,是同国号的昕一般的字,其中意义不言而喻。
即便有太医院日夜小心调理,楚君凝为了生下这个孩子,依旧耗损了大半元气。
但她依旧陪了小公主近一年时光,看她从皱皱巴巴哭声微弱的模样一点点健康长大,能咿咿呀呀地喊她一声“阿母”。
她有时候也会抚摸着小姑娘柔软的头发,忍不住问宋玉:“你说她长大了会不会怪我。”
宋玉便会拥着她,轻柔而坚定的告诉她:“不会。”
他知道她心意难改,便不会让她再添无端的愁绪。
他只希望她能高兴些,再高兴一些。不要有负担,也不要有遗憾。
他甚至以为自己也已经开始接受了楚君凝注定的离去,可真到那一日时,他才发现,并非如此。
彼时楚君凝已经卧床多日,连太医署都束手无策,只能尽量替她拖延时日。
他那日起身上朝时,还能听见她平缓如常的呼吸,可尚未等到下朝,便听到宫中传来她不大好的消息。
等他赶回去,殿中已乱成一锅粥,应锦与青蔻守在她身边,手忙脚乱地替她擦去刚呛出来的汤药。
她却在一片嘈杂里,费力睁眼看向他,勉力笑了笑:“你来了?”
他心中陈杂全然不知什么滋味,只是在那一瞬鼻尖一酸,顿时飙出泪来。
他强忍着全身控住不住的颤意,接过青蔻手中的巾帕,极轻的将她扶起来拥在怀里,一点一点替她擦去药渍:“是,我在的,阿凝。”
楚君凝便将全身的重量都放在他身上,轻声道:“让她们替我换身衣服,你带我去御花园看看吧。”
“好。”
楚君凝从便最喜欢楚宫的那片桃林,于是宋玉后来便在御花园也栽了一片。
她此刻提起来,他顿时便知道她是想去那儿看看。
她是想透过那片桃林,看见楚宫和从前。
他抱着她,没用撵车,一步一步往桃林走去。
如今正值春三月,是一年桃花开得最绚烂的时候。
楚君凝靠在他怀里,气色渐渐比方才好了一些。
她看着满园嫣红春色,想起从前的那些时光,目光眷恋又温柔:“真好看。”
她转头看向宋玉:“放我下来与你说说话吧。”
于是宋玉便将她放下来,搂着她坐在桃林间。
微微的湿意落在了她的鼻尖,她咧嘴笑了一下,抬头看向宋玉:“宋玉,不要难过了。”
宋玉便吸了口气,抬手迅速地擦了擦眼泪:“我不难过。”
楚君凝便靠着他,与他说起从前,又同他说起日后。
他们絮絮叨叨地说了许多。
“我不恨你了,宋玉。可是我没有办法。”
“我知道。”
“宋玉,如果有来世,我们一定要好好的。”
“如果有来世,阿凝,我希望你不要再喜欢上我这样的人了。你喜欢的人,不止要喜欢你,还得有个好的出生,要有能力,他的家人、朋友也都要喜欢你,要能让你高兴欢喜的过一辈子。”
最后的最后,她微微转头埋在宋玉脖颈间。
她说:“宋玉,我想回家了。”
肩上的重量蓦地一重,宋玉微微一颤,眼圈泛红,声音抖得不成样子。
“好,我们回家。”
可这天地间,再也不会有人能回答他了。
桃浪熏风,春华正浓,她终将自己葬在一场梦里。
-
永瑞四年三月,后薨,帝辍朝十日。
永瑞五年五月,帝迁都楚京,复修楚宫,移后陵寝于望山。
永瑞二十年七月,帝崩,与后合葬望山。
同月,太女继位。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