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望着李琅和宋砚书两人,一时竟有些难言,若是大人知道公子的这种情况,定会气急,父子俩免不了大吵一架。
公子不仅帮南风馆里的小倌离开,还将他安置在自己的铺子里。陈东皱了皱眉头,心下有些纠结,不知此事是否要如实告知大人。
大人只让自己看着公子别逃跑,让公子能够正常去雅正书院读书,却并未说要将公子的行踪一一汇报。
陈东想了想,此事还是暂不告诉大人为好,大人本就对公子意见很大,最近更是因为溪水干涸的问题忙得焦头烂额。
他若在此时说了,无异于火上浇油,定会让大人怒火中烧,因此,陈东最后还是决定暂时替李琅隐瞒此事。
而李琅并不知陈东内心的纠结,他喝了口桌上的茶水,水的甘甜沁入心脾,让他路途上的劳累一扫而光。
李琅看着额角冒汗的陈武和陈东,想着他们和自己一路奔波至此也辛苦了,便招呼着站在身后的两人:“喝口水歇歇。”
两人确实也有些口渴,待谢过李琅后便喝了些甘甜的茶水,顿时觉得清凉解渴。
宋砚书想到从扬州到锦川镇距离不近,便问道:“李兄,你们是如何过来的?”
“骑马。”李琅言简意赅。
原是骑马而来,这样速度确实会快很多,也不会耗费太久时间。
“砚书,听冯掌柜说你告诉他一种新的记账方式,平日里可省很多事,他又将此法告诉了其他铺子里的掌柜,目前母亲名下的铺子都在用这种复式记账法,可谓是人人夸赞,皆说此法甚妙,减少了繁琐的工作时间。”李琅欣赏地望着宋砚书。
没想到冯掌柜将此事告诉了李琅,宋砚书不好意思地说道:“李兄,这并非是我的功劳,我也是从别处得知,不过是将它传播出去。”
李琅笑道:“还是要感谢你将它告知别人,有的人即使掌握了这种更简单方便的办法,也不愿意告诉别人,而是自己偷偷使用,可见你是个不藏私的人。”
“李兄帮了我许多,我不过是尽些绵薄之力。”宋砚书真诚说道,因为除此之外,她好像也没什么可帮李琅的。
“对了,我还听冯掌柜提起了你的奇遇,没想到世上竟有如此隐世高人,发明了这种方法,可惜他已仙去,我也没有机会再得见。”李琅很是遗憾。
宋砚书望着桌面的茶盏,顺着李琅感慨道:“是啊,当初我见到他时,他便已呈油尽灯枯之势。”
其实,哪里来的世外高人,不过是宋砚书为了不惹冯掌柜怀疑,临时想出来的,没想到冯掌柜也将这件事告诉了李琅。
“所幸这位高人将书给了你,你又告诉了冯掌柜,现下一传十,十传百,相信不久的将来,这种复式记账法定会取代原来的方法,高人也算是有所传承,相信他的在天之灵也会欣慰。”李琅说道。
“可惜书已遗失在水中,不然还能拿给李兄一阅。”宋砚书似是惋惜。
“无妨,这也是天意。毕竟这种奇遇,不是想有便能有的。”李琅看的开。
“李兄,你们在此稍候,我去拿个东西。”宋砚书说完后便匆匆走进后院,留下一头雾水的三人。
不一会,宋砚书便回来了,手里提着一个小竹篮,李琅好奇:“这是?”
“这是冯掌柜的夫人做的青团,李兄和陈侍卫一路辛苦了,想必也有些饿了,来尝尝冯夫人的手艺。”宋砚书说完,便将竹篮打开。
本来三人还没觉得饿,但是经由宋砚书一说,再加上闻到阵阵淡雅的清香,他们瞬间就觉得有些饿了。
李琅先拿了一个,待咬了一口,李琅不禁愣住,他的味觉一向灵敏,想他在扬州城混迹多年,吃过不少酒楼中的青团,却从未吃过如此细腻丝滑、馅料独特的青团,就连府中的厨娘也没有如此水平,李琅很是惊讶,似是不相信,问道:“这真是冯夫人做的?”
宋砚书点点头:“自是她做的,冯夫人很是心灵手巧。”还给她打了个玉穗呢!不过这话宋砚书并未对李琅说。
这下李琅更是觉得奇了,李府的厨娘在扬州城算是数一数二的,但她的手艺居然比不上冯夫人。
看来,冯夫人也算是深藏不漏之人,不然,以她的手艺,若是开个酒楼,必定人满为患。
李琅连连赞叹:“陈武、陈东,今日你们有口福了,冯夫人的手艺非比寻常,你们也来尝尝。”
宋砚书并不知道李琅的心理活动,毕竟她在现代吃过太多美食,因此并不知道这对李琅的触动。若是她一直生活至此,恐怕也能发现不同之处。
三人食指大动,不一会,竹篮里的青团便被一扫而空。宋砚书本来觉得冯夫人给的青团太多了,现下看到他们意犹未尽的表情,她觉得青团竟是少了。可惜她刚刚只吃了几个,不知下次还有没有机会尝到冯夫人的手艺。
李琅吃完后接着说道:“本以为镇上会凉快些许,没想到气候与扬州并无多少差别。”
宋砚书想,扬州和锦川镇距离并不远,气候差别也不会太大,但李琅可能并不知晓。
“天气变热,我们一路行来,看到扬州郊外有很多农民愁眉不展。”
陈东解释道:“公子,最近麦田需要浇水,本来溪流里有水,方便农民灌溉,可现下麦田附近的溪流都有些干涸,农民不能按时灌溉,这会影响收成。因此,他们很是忧心,就连大人也在为此事烦恼,最近变得焦灼不已。”
陈东作为李知府的左膀右臂,自是对目前的情况了解的很清楚。
“原是如此。”李琅恍然大悟。
宋砚书听到此处,知道麦田现下面临着灌溉难题。小麦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春小麦春种秋收,冬小麦秋种夏收,扬州这边目前种的是冬小麦,现下正是应该进行孕穗水浇灌的时间。
若是不能及时浇水,便会影响花粉粒的形成和发育,继而影响麦穗的结实率和麦穗粒的重量,也将会大大降低小麦的产量。
农民一年到头忙碌,就指望着粮食过活,若是不能丰收,便意味着饥荒,可想而知,农民有多着急。而李知府是位爱民的好官,自然也是忧心。
宋砚书正想着,便听李琅说道:“溪流干涸,为何不用井水灌溉?”
“公子,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有水井,百姓大多靠周边河流生活,就算有些人家有水井,但是将井中的水运到田里也是一个难题,毕竟需要大量的水灌溉麦田,哪有在麦田旁的溪流里就近取水方便。”陈东长期跟在李知府身边,因此了解的很多。
李琅听后陷入沉默,感觉自己整日生活的根本不懂百姓疾苦,而父亲却正在想方设法解决此事,一时心中竟有些复杂。
陈武也担忧道:“近日天公不作美,竟滴雨未下,若是麦田不能及时灌溉,定会影响收成,这可真是难办的事情。”
一时间,众人的心情都有些沉重。
“陈东侍卫,不知以前农民是如何灌溉的?”宋砚书打破沉默问道。
“宋公子,农民一般都将小麦种在溪流附近,在麦田里挖些水渠,将水引入麦田中进行灌溉。”陈东在李知府身边熏陶良久,能将农事说的头头是道。
宋砚书心下了然,目前的灌溉技术并不成熟,多利用周边溪流进行自然灌溉。既是如此,若水流干涸,对农民来说便是很大的打击。
她说道:“若是能找到水源就好了。”
“谈何容易?即使能找到水源,但是若它离麦田距离甚远,也是无济于事,毕竟将水运送到麦田也是一个大工程,没有那么多的壮丁可供驱使。”陈东对扬州的人口情况也颇有了解。
李琅听了半晌,心下竟有些惭愧,自己作为知府公子,连基本的农事也不知道,掌握的东西甚至还没有在父亲身边的陈东多。
枉他整日在雅正书院读些圣贤书,和学子们一起说着将来要造福百姓,没想到竟离民间如此遥远。
他思考片刻,突然眸光一亮:“我倒想到一个地方!”
公子不仅帮南风馆里的小倌离开,还将他安置在自己的铺子里。陈东皱了皱眉头,心下有些纠结,不知此事是否要如实告知大人。
大人只让自己看着公子别逃跑,让公子能够正常去雅正书院读书,却并未说要将公子的行踪一一汇报。
陈东想了想,此事还是暂不告诉大人为好,大人本就对公子意见很大,最近更是因为溪水干涸的问题忙得焦头烂额。
他若在此时说了,无异于火上浇油,定会让大人怒火中烧,因此,陈东最后还是决定暂时替李琅隐瞒此事。
而李琅并不知陈东内心的纠结,他喝了口桌上的茶水,水的甘甜沁入心脾,让他路途上的劳累一扫而光。
李琅看着额角冒汗的陈武和陈东,想着他们和自己一路奔波至此也辛苦了,便招呼着站在身后的两人:“喝口水歇歇。”
两人确实也有些口渴,待谢过李琅后便喝了些甘甜的茶水,顿时觉得清凉解渴。
宋砚书想到从扬州到锦川镇距离不近,便问道:“李兄,你们是如何过来的?”
“骑马。”李琅言简意赅。
原是骑马而来,这样速度确实会快很多,也不会耗费太久时间。
“砚书,听冯掌柜说你告诉他一种新的记账方式,平日里可省很多事,他又将此法告诉了其他铺子里的掌柜,目前母亲名下的铺子都在用这种复式记账法,可谓是人人夸赞,皆说此法甚妙,减少了繁琐的工作时间。”李琅欣赏地望着宋砚书。
没想到冯掌柜将此事告诉了李琅,宋砚书不好意思地说道:“李兄,这并非是我的功劳,我也是从别处得知,不过是将它传播出去。”
李琅笑道:“还是要感谢你将它告知别人,有的人即使掌握了这种更简单方便的办法,也不愿意告诉别人,而是自己偷偷使用,可见你是个不藏私的人。”
“李兄帮了我许多,我不过是尽些绵薄之力。”宋砚书真诚说道,因为除此之外,她好像也没什么可帮李琅的。
“对了,我还听冯掌柜提起了你的奇遇,没想到世上竟有如此隐世高人,发明了这种方法,可惜他已仙去,我也没有机会再得见。”李琅很是遗憾。
宋砚书望着桌面的茶盏,顺着李琅感慨道:“是啊,当初我见到他时,他便已呈油尽灯枯之势。”
其实,哪里来的世外高人,不过是宋砚书为了不惹冯掌柜怀疑,临时想出来的,没想到冯掌柜也将这件事告诉了李琅。
“所幸这位高人将书给了你,你又告诉了冯掌柜,现下一传十,十传百,相信不久的将来,这种复式记账法定会取代原来的方法,高人也算是有所传承,相信他的在天之灵也会欣慰。”李琅说道。
“可惜书已遗失在水中,不然还能拿给李兄一阅。”宋砚书似是惋惜。
“无妨,这也是天意。毕竟这种奇遇,不是想有便能有的。”李琅看的开。
“李兄,你们在此稍候,我去拿个东西。”宋砚书说完后便匆匆走进后院,留下一头雾水的三人。
不一会,宋砚书便回来了,手里提着一个小竹篮,李琅好奇:“这是?”
“这是冯掌柜的夫人做的青团,李兄和陈侍卫一路辛苦了,想必也有些饿了,来尝尝冯夫人的手艺。”宋砚书说完,便将竹篮打开。
本来三人还没觉得饿,但是经由宋砚书一说,再加上闻到阵阵淡雅的清香,他们瞬间就觉得有些饿了。
李琅先拿了一个,待咬了一口,李琅不禁愣住,他的味觉一向灵敏,想他在扬州城混迹多年,吃过不少酒楼中的青团,却从未吃过如此细腻丝滑、馅料独特的青团,就连府中的厨娘也没有如此水平,李琅很是惊讶,似是不相信,问道:“这真是冯夫人做的?”
宋砚书点点头:“自是她做的,冯夫人很是心灵手巧。”还给她打了个玉穗呢!不过这话宋砚书并未对李琅说。
这下李琅更是觉得奇了,李府的厨娘在扬州城算是数一数二的,但她的手艺居然比不上冯夫人。
看来,冯夫人也算是深藏不漏之人,不然,以她的手艺,若是开个酒楼,必定人满为患。
李琅连连赞叹:“陈武、陈东,今日你们有口福了,冯夫人的手艺非比寻常,你们也来尝尝。”
宋砚书并不知道李琅的心理活动,毕竟她在现代吃过太多美食,因此并不知道这对李琅的触动。若是她一直生活至此,恐怕也能发现不同之处。
三人食指大动,不一会,竹篮里的青团便被一扫而空。宋砚书本来觉得冯夫人给的青团太多了,现下看到他们意犹未尽的表情,她觉得青团竟是少了。可惜她刚刚只吃了几个,不知下次还有没有机会尝到冯夫人的手艺。
李琅吃完后接着说道:“本以为镇上会凉快些许,没想到气候与扬州并无多少差别。”
宋砚书想,扬州和锦川镇距离并不远,气候差别也不会太大,但李琅可能并不知晓。
“天气变热,我们一路行来,看到扬州郊外有很多农民愁眉不展。”
陈东解释道:“公子,最近麦田需要浇水,本来溪流里有水,方便农民灌溉,可现下麦田附近的溪流都有些干涸,农民不能按时灌溉,这会影响收成。因此,他们很是忧心,就连大人也在为此事烦恼,最近变得焦灼不已。”
陈东作为李知府的左膀右臂,自是对目前的情况了解的很清楚。
“原是如此。”李琅恍然大悟。
宋砚书听到此处,知道麦田现下面临着灌溉难题。小麦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春小麦春种秋收,冬小麦秋种夏收,扬州这边目前种的是冬小麦,现下正是应该进行孕穗水浇灌的时间。
若是不能及时浇水,便会影响花粉粒的形成和发育,继而影响麦穗的结实率和麦穗粒的重量,也将会大大降低小麦的产量。
农民一年到头忙碌,就指望着粮食过活,若是不能丰收,便意味着饥荒,可想而知,农民有多着急。而李知府是位爱民的好官,自然也是忧心。
宋砚书正想着,便听李琅说道:“溪流干涸,为何不用井水灌溉?”
“公子,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有水井,百姓大多靠周边河流生活,就算有些人家有水井,但是将井中的水运到田里也是一个难题,毕竟需要大量的水灌溉麦田,哪有在麦田旁的溪流里就近取水方便。”陈东长期跟在李知府身边,因此了解的很多。
李琅听后陷入沉默,感觉自己整日生活的根本不懂百姓疾苦,而父亲却正在想方设法解决此事,一时心中竟有些复杂。
陈武也担忧道:“近日天公不作美,竟滴雨未下,若是麦田不能及时灌溉,定会影响收成,这可真是难办的事情。”
一时间,众人的心情都有些沉重。
“陈东侍卫,不知以前农民是如何灌溉的?”宋砚书打破沉默问道。
“宋公子,农民一般都将小麦种在溪流附近,在麦田里挖些水渠,将水引入麦田中进行灌溉。”陈东在李知府身边熏陶良久,能将农事说的头头是道。
宋砚书心下了然,目前的灌溉技术并不成熟,多利用周边溪流进行自然灌溉。既是如此,若水流干涸,对农民来说便是很大的打击。
她说道:“若是能找到水源就好了。”
“谈何容易?即使能找到水源,但是若它离麦田距离甚远,也是无济于事,毕竟将水运送到麦田也是一个大工程,没有那么多的壮丁可供驱使。”陈东对扬州的人口情况也颇有了解。
李琅听了半晌,心下竟有些惭愧,自己作为知府公子,连基本的农事也不知道,掌握的东西甚至还没有在父亲身边的陈东多。
枉他整日在雅正书院读些圣贤书,和学子们一起说着将来要造福百姓,没想到竟离民间如此遥远。
他思考片刻,突然眸光一亮:“我倒想到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