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妇人未曾勉强,她只看着谢蕴,似看穿她一般开口,道:“谢大夫便不好奇老媪的家主是谁吗?”
这句话,令谢蕴的心神收紧,她只很快便收敛了神色,恭敬有礼道:“谢蕴是大夫,只管收了诊金治病救人,对于旁的并不关心。”
老妇人面上露出几抹欣赏之色,许嬷嬷出入后宅,见过了许多女子便是因为克制不住好奇心死于非命,只一眼便看出谢蕴不是空有美貌的蠢笨之人。
她不仅美貌还很聪慧,若是这样的女子生在世家大族,无论配什么样的人都配的,或许比之那健康谢氏女都毫不逊色。
思及此许嬷嬷在心中叹息了一声,却还是道:“谢大夫,既然入了这府邸,不拜见一下这府邸的主人总归是于礼不合。”
言罢,不给谢蕴拒绝的机会,不知何时便在的侍卫,从暗处出来,朝着谢蕴做了个请的姿势。
或许侍卫一直都在,只是谢蕴不知道罢了,但这足够让谢蕴心中警铃大作,只未曾表现出来,她看了眼侍卫,又看了许嬷嬷,未曾动作,似是知道她在戒备什么,许嬷嬷道:“谢大夫替老媪看了这腰疾,老媪虽不是什么大善之人,却也不至于恩将仇报,可放心去。”
谢蕴审视着老妇人话中的虚实,但是似乎她也没有别的选择,最终,谢蕴跟在侍卫的身后离开。
翠儿已经从药房中回来,她拿着谢蕴的方子并未抓药,只道:“赵先生说了,这方子算不得巧妙,按摩的法子倒是可以继续。”
老妇人闻言,没有说什么,折身回屋,今日将谢蕴请来这府上,本就不是为了看病。
***
这府邸修建的很雅致,亭台楼阁,假山回廊弯弯绕绕,谢蕴一刻也未曾放松心神,直到侍卫停下脚步,对谢蕴做出请的手势:“谢大夫,到了。”
湖中心的亭子被一层白纱覆住,风吹动白纱,恍惚可见里面的人影,却看不真切,谢蕴未曾立即上前,她先谨慎的询问一旁的侍卫:“不知贵府的家主是哪一位大人?”
在豫州的时候,父兄喜好结交,但是“许”姓的故旧,谢蕴却未曾想起来可能是谁。
“小的不知,谢大夫有什么想知道的,可以到亭子中去问我们的家主。”
侍卫并不回答谢蕴的问题,本也只是抱着试一试,未曾能够得到答案的心态,谢蕴心中故而也算不上失望。
既然都到了此处,谢蕴看着湖心亭中的人影,提起裙摆走过去,总归是她即便是插了翅膀也跑不出去,不若去看看背后之人的庐山真面目。
行至在亭子外面,谢蕴停下脚步看了眼亭子里面的人影恭敬行礼:“南郡清水巷谢氏拜见贵人。”
“进。”里面人得声音清冷矜贵,只一个字便能让人感觉出里面的人身份不凡。
谢蕴顿了顿掀开白纱进去,不着痕迹的打量亭子,厅内一席青衣葳蕤铺在地上的竹席之上,这一身情谊的主人一捧青丝用青色的发带系在身后。
矜贵华丽的五官,微微上挑的眉眼,加之这一身装扮,若不是他看向谢蕴那一眼中的清冷疏离以及最开始那一声“进。”,恐会让谢蕴以为眼前的人是一位女子。
恍惚片刻很快回神,谢蕴恭声:“不知贵人因何事召见民妇?”
清俊矜贵之人没有立即回答,他的眉眼微微转动,谢蕴看懂了他要表达的意思,有些犹豫,却还是将药箱放在一旁,提起衣摆盘坐在他的对面。
刚刚坐下,面前玉瓷杯中便被斟满了清透的茶水。
谢蕴并不懂茶,却也能看出这茶的品相很好,她却未敢去动,只谨慎的看向男子,道:“还请贵人有话不妨直说。”
对面的人端起他面前的茶杯,幽幽浅尝一口后,才回答谢蕴的问题,他的声音连同他的人一般矜贵,不疾不徐。
“豫州谢氏女,其父谢清安,其兄谢蔹。”
谢蕴心神遽震,她眉眼收敛,藏在袖中的手不断收紧,对面的人对她的底细一清二楚,今日将她带来这府上也是蓄谋已久,而她对对方的目的一无所知,便叫人心下难安,斟酌片刻谢蕴方才抬眼,神色谨慎地开口道:“贵人与民妇父兄相识?”
但若不是父兄的故旧,谢蕴想不到他今日刻意骗她至此的缘由。
谢蕴在给许嬷嬷诊脉之时便看出了她的身体是精心调养着的,那便意味着这府中有府医,其医术远远高过她。既然这样,今日将她带来此处的目的并不是替许嬷嬷看病,而是别有用意。
谢蕴猜不出对方的目的,但是听闻眼前之人精准无误的叫出她父兄的名字,猜测这人是她的父兄相识。
但若是他父兄故旧,谢蕴想不明白为何他不言明身份,要用这样的方式将她带来此地,思及此,心中的警惕不降反增。
对那一双淡漠疏离的眼睛看着谢蕴却不言语。
看着那一双透着尊贵的眉眼,忽然谢蕴的脑海中闪过一个人,她又想到老妇人说家主姓“许”,姓“许”的人,与父兄相识,猜到对面的人可能是谁,谢蕴的瞳孔微缩。
对面人察觉到她的变化知晓她猜到了,看向她的目光更深,愈发笃定,谢蕴心中发紧,她从团蒲上爬起来,慌忙的跪在男人面前请罪:“民妇无状,还请贵人恕罪。”
认识她的父兄,还姓“许”谢蕴只能想到一个人,可那人尊贵无比的身份,怎会出现在此处,可若是那人,他出现在何处都是合理的。
若是这般,若是这般,那老妇人腰间的伤便也能解释了。
十三年前的一个雨夜,谢氏的门被人扣响,黑夜之中,一个身材单薄的老妇人背着与她差不多高的少年向谢府求救。
雨夜之中,少年的大腿被利箭刺穿,血混杂着雨水流了谢府门前满地,若是他们不放人进来,恐那少年活不了多久。
但是看那少年的伤势与衣着,若是让他们进来,恐为谢氏招来祸端,再三权衡,谢父仍旧不忍心驱赶两人,悄悄将两人放入府中,命府医给少年治伤。
第二日府中小厮去城中医馆抓药,遇到有人暗中跟踪抓治疗箭伤药的人,将此事禀报给了谢父。
就在谢氏父兄商议该如何应对之时,受伤的少年已经清醒了过来,扶着妇人艰难起身要告辞。
他尚且年少稚嫩,却能看出灼灼风华的眉眼因失血过多而显得苍白,在谢蕴父兄还在犹豫之际,他对谢氏父兄道谢便头也不回离开。
因不知对方是什么人,以及对方招惹的是什么人,为了不祸及谢府,谢父最终也并未再派人去追寻,任由两人自生自灭。
只在人走了之后,在少年呆过的房间谢蕴的兄长发现了少年落下的玉佩,上面刻了一个“萧”字,萧乃国姓,配上极好材质的玉佩,对照少年的年岁,谢氏父兄很快便推断出来了他们收留了一晚的少年是谁。
“萧笈,当朝的四皇子。”
亦是当朝最受宠的皇子,他的母家是中原有名的望族许氏,可想而知他身份的贵重。
当日发现这个真相后,谢清安与当时还是少年的谢蔹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要么就一开始便不要打开那一扇门,或可保全妻儿性命,要么就应当豁出全府的身家性命保住萧笈的安危。
若是萧笈在离开之后遇险,他们谢氏恐怕就要葬送在此了。
那日之后,他们日日探听关于四皇子萧笈的消息,终于听到他安全回朝,有未曾收到降罪的圣旨,此事过去半年之久,方才真正放下心来。
***
等了许久未曾等来对方说话,谢蕴心中愈发忐忑,终于那人开口道:“当年若不是你的父兄出手相救,孤恐怕早已命丧在豫州的那个雨夜,还未曾报答过谢氏的救命之恩。”
萧笈微微垂眸看着跪在地上诚惶诚恐的女子,语调淡漠。
谢蕴的身子伏的更低,闷闷的声音从她的胸腔中传出:“当日未能全力搭救殿下,实乃不知殿下身份,还请殿下恕罪。”
于天潢贵胄而言,忠却未只忠于一人,救却未救到底皆为罪过,当年的萧笈尚且年幼不知何故未曾追究,谢蕴却不敢确定他今日是否是为了秋后算账。
萧笈凤眸微垂,空灵清冷的声音却带着不容反驳:“孤不是恩将仇报之人,今日将你带来此处不为秋后算账。”
他的话止在此处,已然被汗水浸透后背的谢蕴方才缓缓从地上直起身子,语调更加恭敬:“民妇愚钝,还请殿下明示。”
萧笈的目光落在谢蕴恭敬的脸上,低眉顺眼的神情仿佛他见过的每一张脸,刻板、无趣,他的眸子微转,目光看向远方,心中不知为何有些失望。
却又不知失望什么,他目光不含丝毫情感道:“孤,不喜欠人人情,若是有什么要求,可以说出来,孤或许可以帮你办到。”
他的神色看不出玩笑的意味,似乎他也不是喜欢玩笑之人,但谢蕴却并不敢当真,当年之事萧笈不追究已然是宽宏大量,如何还敢当真的挟恩图报。
她正欲回绝,却听萧笈清冷的声音再度响起:“谢氏女不必这么着急给答案,孤会在南郡停留些时日,待到你想明白些再回也无妨。”
言至于此,谢蕴将拒绝的话咽回去,再度叩拜:“民妇谢恩。”
“日后,许嬷嬷的腰伤便由你来替她医治吧。”
“是。”
天潢贵胄的话,谁人敢拒呢,纵使谢蕴心中不愿,却也恭顺至极,她走后不久,许嬷嬷的身影出现在湖心亭中,她为萧笈煮茶,却被萧笈阻止:“阿嬷腰间有伤,不必操劳。”
许嬷嬷从善如流没有再坚持,她恭敬中带着些许亲近试探:“公子,她可是提了什么要求?”
“未曾。”
萧笈今日许了谢蕴一个要求,若是她要用这个要求嫁入李家,他若开口,蜀中的李氏不敢违逆。
闻言,许嬷嬷试探看着萧笈却有些语重心长:“谢大夫为人聪慧通透,又知进退,若是殿下喜欢……”
这句话,令谢蕴的心神收紧,她只很快便收敛了神色,恭敬有礼道:“谢蕴是大夫,只管收了诊金治病救人,对于旁的并不关心。”
老妇人面上露出几抹欣赏之色,许嬷嬷出入后宅,见过了许多女子便是因为克制不住好奇心死于非命,只一眼便看出谢蕴不是空有美貌的蠢笨之人。
她不仅美貌还很聪慧,若是这样的女子生在世家大族,无论配什么样的人都配的,或许比之那健康谢氏女都毫不逊色。
思及此许嬷嬷在心中叹息了一声,却还是道:“谢大夫,既然入了这府邸,不拜见一下这府邸的主人总归是于礼不合。”
言罢,不给谢蕴拒绝的机会,不知何时便在的侍卫,从暗处出来,朝着谢蕴做了个请的姿势。
或许侍卫一直都在,只是谢蕴不知道罢了,但这足够让谢蕴心中警铃大作,只未曾表现出来,她看了眼侍卫,又看了许嬷嬷,未曾动作,似是知道她在戒备什么,许嬷嬷道:“谢大夫替老媪看了这腰疾,老媪虽不是什么大善之人,却也不至于恩将仇报,可放心去。”
谢蕴审视着老妇人话中的虚实,但是似乎她也没有别的选择,最终,谢蕴跟在侍卫的身后离开。
翠儿已经从药房中回来,她拿着谢蕴的方子并未抓药,只道:“赵先生说了,这方子算不得巧妙,按摩的法子倒是可以继续。”
老妇人闻言,没有说什么,折身回屋,今日将谢蕴请来这府上,本就不是为了看病。
***
这府邸修建的很雅致,亭台楼阁,假山回廊弯弯绕绕,谢蕴一刻也未曾放松心神,直到侍卫停下脚步,对谢蕴做出请的手势:“谢大夫,到了。”
湖中心的亭子被一层白纱覆住,风吹动白纱,恍惚可见里面的人影,却看不真切,谢蕴未曾立即上前,她先谨慎的询问一旁的侍卫:“不知贵府的家主是哪一位大人?”
在豫州的时候,父兄喜好结交,但是“许”姓的故旧,谢蕴却未曾想起来可能是谁。
“小的不知,谢大夫有什么想知道的,可以到亭子中去问我们的家主。”
侍卫并不回答谢蕴的问题,本也只是抱着试一试,未曾能够得到答案的心态,谢蕴心中故而也算不上失望。
既然都到了此处,谢蕴看着湖心亭中的人影,提起裙摆走过去,总归是她即便是插了翅膀也跑不出去,不若去看看背后之人的庐山真面目。
行至在亭子外面,谢蕴停下脚步看了眼亭子里面的人影恭敬行礼:“南郡清水巷谢氏拜见贵人。”
“进。”里面人得声音清冷矜贵,只一个字便能让人感觉出里面的人身份不凡。
谢蕴顿了顿掀开白纱进去,不着痕迹的打量亭子,厅内一席青衣葳蕤铺在地上的竹席之上,这一身情谊的主人一捧青丝用青色的发带系在身后。
矜贵华丽的五官,微微上挑的眉眼,加之这一身装扮,若不是他看向谢蕴那一眼中的清冷疏离以及最开始那一声“进。”,恐会让谢蕴以为眼前的人是一位女子。
恍惚片刻很快回神,谢蕴恭声:“不知贵人因何事召见民妇?”
清俊矜贵之人没有立即回答,他的眉眼微微转动,谢蕴看懂了他要表达的意思,有些犹豫,却还是将药箱放在一旁,提起衣摆盘坐在他的对面。
刚刚坐下,面前玉瓷杯中便被斟满了清透的茶水。
谢蕴并不懂茶,却也能看出这茶的品相很好,她却未敢去动,只谨慎的看向男子,道:“还请贵人有话不妨直说。”
对面的人端起他面前的茶杯,幽幽浅尝一口后,才回答谢蕴的问题,他的声音连同他的人一般矜贵,不疾不徐。
“豫州谢氏女,其父谢清安,其兄谢蔹。”
谢蕴心神遽震,她眉眼收敛,藏在袖中的手不断收紧,对面的人对她的底细一清二楚,今日将她带来这府上也是蓄谋已久,而她对对方的目的一无所知,便叫人心下难安,斟酌片刻谢蕴方才抬眼,神色谨慎地开口道:“贵人与民妇父兄相识?”
但若不是父兄的故旧,谢蕴想不到他今日刻意骗她至此的缘由。
谢蕴在给许嬷嬷诊脉之时便看出了她的身体是精心调养着的,那便意味着这府中有府医,其医术远远高过她。既然这样,今日将她带来此处的目的并不是替许嬷嬷看病,而是别有用意。
谢蕴猜不出对方的目的,但是听闻眼前之人精准无误的叫出她父兄的名字,猜测这人是她的父兄相识。
但若是他父兄故旧,谢蕴想不明白为何他不言明身份,要用这样的方式将她带来此地,思及此,心中的警惕不降反增。
对那一双淡漠疏离的眼睛看着谢蕴却不言语。
看着那一双透着尊贵的眉眼,忽然谢蕴的脑海中闪过一个人,她又想到老妇人说家主姓“许”,姓“许”的人,与父兄相识,猜到对面的人可能是谁,谢蕴的瞳孔微缩。
对面人察觉到她的变化知晓她猜到了,看向她的目光更深,愈发笃定,谢蕴心中发紧,她从团蒲上爬起来,慌忙的跪在男人面前请罪:“民妇无状,还请贵人恕罪。”
认识她的父兄,还姓“许”谢蕴只能想到一个人,可那人尊贵无比的身份,怎会出现在此处,可若是那人,他出现在何处都是合理的。
若是这般,若是这般,那老妇人腰间的伤便也能解释了。
十三年前的一个雨夜,谢氏的门被人扣响,黑夜之中,一个身材单薄的老妇人背着与她差不多高的少年向谢府求救。
雨夜之中,少年的大腿被利箭刺穿,血混杂着雨水流了谢府门前满地,若是他们不放人进来,恐那少年活不了多久。
但是看那少年的伤势与衣着,若是让他们进来,恐为谢氏招来祸端,再三权衡,谢父仍旧不忍心驱赶两人,悄悄将两人放入府中,命府医给少年治伤。
第二日府中小厮去城中医馆抓药,遇到有人暗中跟踪抓治疗箭伤药的人,将此事禀报给了谢父。
就在谢氏父兄商议该如何应对之时,受伤的少年已经清醒了过来,扶着妇人艰难起身要告辞。
他尚且年少稚嫩,却能看出灼灼风华的眉眼因失血过多而显得苍白,在谢蕴父兄还在犹豫之际,他对谢氏父兄道谢便头也不回离开。
因不知对方是什么人,以及对方招惹的是什么人,为了不祸及谢府,谢父最终也并未再派人去追寻,任由两人自生自灭。
只在人走了之后,在少年呆过的房间谢蕴的兄长发现了少年落下的玉佩,上面刻了一个“萧”字,萧乃国姓,配上极好材质的玉佩,对照少年的年岁,谢氏父兄很快便推断出来了他们收留了一晚的少年是谁。
“萧笈,当朝的四皇子。”
亦是当朝最受宠的皇子,他的母家是中原有名的望族许氏,可想而知他身份的贵重。
当日发现这个真相后,谢清安与当时还是少年的谢蔹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要么就一开始便不要打开那一扇门,或可保全妻儿性命,要么就应当豁出全府的身家性命保住萧笈的安危。
若是萧笈在离开之后遇险,他们谢氏恐怕就要葬送在此了。
那日之后,他们日日探听关于四皇子萧笈的消息,终于听到他安全回朝,有未曾收到降罪的圣旨,此事过去半年之久,方才真正放下心来。
***
等了许久未曾等来对方说话,谢蕴心中愈发忐忑,终于那人开口道:“当年若不是你的父兄出手相救,孤恐怕早已命丧在豫州的那个雨夜,还未曾报答过谢氏的救命之恩。”
萧笈微微垂眸看着跪在地上诚惶诚恐的女子,语调淡漠。
谢蕴的身子伏的更低,闷闷的声音从她的胸腔中传出:“当日未能全力搭救殿下,实乃不知殿下身份,还请殿下恕罪。”
于天潢贵胄而言,忠却未只忠于一人,救却未救到底皆为罪过,当年的萧笈尚且年幼不知何故未曾追究,谢蕴却不敢确定他今日是否是为了秋后算账。
萧笈凤眸微垂,空灵清冷的声音却带着不容反驳:“孤不是恩将仇报之人,今日将你带来此处不为秋后算账。”
他的话止在此处,已然被汗水浸透后背的谢蕴方才缓缓从地上直起身子,语调更加恭敬:“民妇愚钝,还请殿下明示。”
萧笈的目光落在谢蕴恭敬的脸上,低眉顺眼的神情仿佛他见过的每一张脸,刻板、无趣,他的眸子微转,目光看向远方,心中不知为何有些失望。
却又不知失望什么,他目光不含丝毫情感道:“孤,不喜欠人人情,若是有什么要求,可以说出来,孤或许可以帮你办到。”
他的神色看不出玩笑的意味,似乎他也不是喜欢玩笑之人,但谢蕴却并不敢当真,当年之事萧笈不追究已然是宽宏大量,如何还敢当真的挟恩图报。
她正欲回绝,却听萧笈清冷的声音再度响起:“谢氏女不必这么着急给答案,孤会在南郡停留些时日,待到你想明白些再回也无妨。”
言至于此,谢蕴将拒绝的话咽回去,再度叩拜:“民妇谢恩。”
“日后,许嬷嬷的腰伤便由你来替她医治吧。”
“是。”
天潢贵胄的话,谁人敢拒呢,纵使谢蕴心中不愿,却也恭顺至极,她走后不久,许嬷嬷的身影出现在湖心亭中,她为萧笈煮茶,却被萧笈阻止:“阿嬷腰间有伤,不必操劳。”
许嬷嬷从善如流没有再坚持,她恭敬中带着些许亲近试探:“公子,她可是提了什么要求?”
“未曾。”
萧笈今日许了谢蕴一个要求,若是她要用这个要求嫁入李家,他若开口,蜀中的李氏不敢违逆。
闻言,许嬷嬷试探看着萧笈却有些语重心长:“谢大夫为人聪慧通透,又知进退,若是殿下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