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玄清无语的看着自己这个二哥:“又来!跟你说正经事儿呢!”
沈玄商半打趣半认真的道:“我说的也是正经事儿。”
沈玄清看着这个比自己大几岁的哥哥,几年的军营历练,早已让他脱去青年的稚嫩,此时那坚毅的脸庞带上几分严肃,又因为担心自己有几分不易察觉的柔软。
于是,沈玄清也认真答道:“我跟他打小认识,小时候仗着比他小,念姨又总多疼我些,就老欺负他。”
怎么会有这么傻的人,疼别人家孩子比自己家的更甚,想起比娘亲还纵着自己的念姨,沈玄清心下有些酸涩。
“后来回想起来,是他对我多有忍让,不愿与我计较。”
“再后来你也知道,我那时钻了牛角尖,对你们谁也不理,倒是他对我多有劝慰,我一向认他是良师益友,只是这次回来我看他似乎不太想跟我来往了。”
沈玄清默了一瞬,又道。
“但是,我还是想帮他,一方面是出于私交情分,一方面是感佩宋将军和长公主的为人,人生一世,公理正义当先,于情于理,于公于私,我都不会袖手旁观。”
沈玄商看着眼前这个几乎跟他齐耳的姑娘,她的世界对错是如此的简单,情谊是如此的珍贵,她是如此的热烈,又是如此的磊落,就像是烈日下的一颗红宝石,肆意闪光。
沈玄商长叹一口气,摸着沈清玄脑袋,感慨万千:“好一个公理正义。”
“我家阿清真是长大了。”
“只是我知你好心,可是如今朝堂上情势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牵一发就动全身,宋凡之入景已经是钉钉的事,你若再牵扯其中,你可想过后果?”
怎么没想过?
若因为自己义气之举,惹的圣上猜疑,对左将军府本就艰难的局面那是雪上加霜。
想着父亲那些难酬的壮志,大哥横洒沙场的热血,二哥那些无奈的不甘,沈玄清沉默了。
可是若因为未知的结果就不敢去想不敢去做,又怎知结果不能更改?
沈玄商揣度妹妹神情,知她已下了决心,才摸了摸妹妹的发顶道。
“今日圣上口谕,命我亲自送宋凡之入景为质,不得有失。”
“大约再过几日就要动身了。”
沈玄清有些意料之外的惊诧,接着又是情理之中的了然,她秀眉轻蹙,想说什么,却欲言又止。
说什么呢?
左将军战败,去做质子的却是右将军的独子,押送的还是左将军的独子,无论左右将军独子哪个有失,另一个都脱不了干系。
可若是平安送到,那本就势同水火的左右两军,将彻底闹翻,集兵权于上,也不过顷刻。
当真是好玲珑心思。
帝王心术,制衡为先,他们不过是些无关紧要的棋子,何时走到哪一步,哪里由自己说了算。
只是,未免太过可笑!
毫无尊严的岁供金帛,任人宰割,竟然还没有打压制衡,大权紧握来的重要!
两人沉默的走出一路,一句保重,沈玄清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沈玄商护送宋凡之走的那一天,是个阴天,秋老虎发了最后一次威,暴雨前的风总是湿热难耐,就像是黏腻的触手,细细密密的把人笼着贴着,又闷又热,无处可躲。
用不了几日,冶城就又要进入今年最后一个绵绵的雨季了。
此时,右将军府外静静的列着两列兵将。
右边是押送质子的左军士兵,左边是送世子远行的右军部将。
两边将士彼此怒目而视,又泾渭分明。
再远处是自发送行的冶城百姓,有粗布麻衣的平头百姓,也有衣不蔽体的乞丐流民,有皮肤黝黑的贩夫走卒,也有拄拐蹒跚的耄耋老人,他们翘首望着将军府的方向,已经等候多时。
宋凡之出来的时候,见到的就是这样的景象,灰沉的天幕下,两军列队齐整,却诡异的彼此克制远离,远处的百姓静默的站着翘首望着自己出来的方向,再远处是乌黑的云沉沉的压在天际线上,预示着风雨欲来的沉闷。
一切都诡异的和谐,又无言的压抑。
宋凡之站在左将军府门口的台阶上,之前权衡利弊的话语,此刻变成发自肺腑的坚定,他拱手附身冲四处深深鞠倒,再起身,已经是泪流满面。
不知是谁起头喊了一声,世子大德,舍身护国。
百姓们就跟着此起彼伏的喊了起来。
世子大德。
世子慈恩。
世子一路平安。
世子走好。
左侧的右军部将列队齐整,无一人出声,却用站着最标准的军仪,那些真真假假的面孔上,在此刻都已是泪流满面。
百姓们更是边喊边哭,有人已经哽咽着发不出声,有人声嘶力竭埋头掩面,即使是之前胆小怕事的,藏在窗后的,躲在楼上的百姓,也纷纷探头高高低低的喊着,远远近近的唤着。
父亲,您看见了吗?
您舍身以护的人,他们没有忘记您!
沈玄商身后车架里的中官马公公眉头却越皱越紧,右将军府前这一出前呼后拥,生离死别的戏码,可见右军狼子野心,聚民心于宋居寒这个死人身上,置圣上于何地,置朝廷于何地!
马公公连连派人催促沈玄商速速启程,自己却坐在车架里面并不露面。
这就省了自己出面当这恶人,又可趁机挑唆左右两军再生嫌隙,正是既开脱了自己,又了顺应了圣意。
马公公打的如意算盘乒乓响,却不想这沈玄商年纪轻轻,做事却是老道,在这当口跟自己打起了太极,不是说尚在列队,就是说检查装备,生生又拖了一刻钟。
最后,马公公无法,只得自己下车举着圣旨来催。
沈玄商也知此番推无可推,于是下马亲自将沈玄商迎上了马车。
此时,宋凡之听着车外此起彼伏的呼喊声,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慢慢的放松了身体。
这场民心所向的戏码总算演完了,只是不知,可合上意。
宋凡之嘴角勾起几分讽刺,听着滴滴答答落在车顶的雨声,回想着这几日来周旋与算计疲惫的闭上了双眼。
下雨了。
宋凡之一行人迎着细雨一路出了冶城,竟有百姓淋着雨随着队伍送了数十里才回。
车行了半日,宋凡之才跟士兵要了壶茶和几块点心,茶是凉的,宋凡之也不以为意,就着凉茶吃了点心,就又摊开一边的书读了起来。
等他习惯性唤人添茶,无人回应,他才想起自己此番入景未带一人。
他走之前,老管家本打算让自己的孙子跟着来,却被宋凡之拒绝了,老管家在他门口跪了半日,求他把自己带上,宋凡之硬下心肠始终没有答应。
宋凡之知道他此去,生死难料,老管家是这个世上陪自己时间最长的人,在无数个他以为挨不过的长夜,老管家总是替他默默续上一盏清茶,一碟糕点,静静的陪着他。
他希望自己走后,老头可以做含饴弄孙,安度晚年。
车行了一日,沈玄商让在大家临河的一片高地上扎营休息。
宋凡之分到一顶独住的帐篷,不多时,有个小兵端了一碗汤和几块饼进了帐篷。
宋凡之道谢之后,那小兵并未离开,撤后两步就站到了一旁。
宋凡之起初以为是等着收餐碗的,并未在意,只是沉默着,细细掰着饼吃着,饼的味道他很熟悉,小时候在北境的时候,他常吃。
一块饼还未吃完,旁边那个小兵已经悄悄的看了他数次。
宋凡之吃的更慢了。
是谁的人?
是左将军府派来监视自己的?还是圣上安插的眼线?抑或者是他的那些好叔叔伯伯的人?
宋凡之假意未觉,却在拿第二块饼的时候,出其不意抽出袖剑,直取那小兵面门。
不料那小兵身手不凡,抬脚踢开他的手臂,侧身一转抬起端食物的木盘又挡住了他的第二击。
袖剑一下刺入木盘,那小兵忙压着声音说。
“宋凡之,是我!”
宋凡之隔着木盘眼神锋利的打量着这个小兵,只觉眼前此人,有些眼熟,却一时想不起来人是谁。
“是我,沈玄清。”
宋凡之手上力道一收,凝神细看,这小兵竟然真与前几日在赏秋宴上的少女眉目相仿。
宋凡之收起已从腰间摸在左手的暗器,又利落抽回右手的袖剑,看着被盔甲罩着的沈玄清,不自觉皱起了眉。
“怎么是你?”
那小兵模样的少女,却眉毛一挑,笑嘻嘻道。
“你不是不认识我吗?”
宋凡之收剑入袖,既不看她,也不回答,又坐下拿起了饼慢慢掰着吃起来。
少女走到宋凡之面前,一屁股坐到地上,打量着宋凡之,笃定道。
“你有秘密。”
宋凡之一窒,捏着饼的手指一瞬收紧,抬头微眯起眼打量了沈玄清片刻,才冷声道。
“与你无关。”
沈玄清却也不在意,竟然顺手也拿起一块饼,就地坐下吃了起来。
“一天都没吃饭,饿死我了。”
塞了一块饼到嘴里,沈玄清又问,“你不问问我为何而来?”
“与我何关。”
这饼真噎!
沈玄清气的把剩下的半块饼掷回盘子里,见宋凡之依旧是那副死人脸的样子,忽然起了捉弄的心思。
沈玄清猛然凑近,右手迅速摸向宋凡之左腰,宋凡之眉头紧皱,侧身左旋,一下站起。
可惜沈玄清出手如电,刚刚那一下又是出其不意,手指已然在沈玄清腰际一触即分。
宋凡之眉头微皱,脸上不觉起了些微被人冒犯的冷意。
忽又听少女轻快的问。
“你何时又练了暗器?这几年你这功夫倒是不曾落下,却为何装做一幅弱不禁风的样子?”
宋凡之脸上冷意更浓,心下不觉思量起来。
想以沈玄清左将军爱女的身份,如今却隐瞒身份偷偷随行,这事怎么看都透着几分诡异,又想她屡次三番处心积虑接近自己,又连连试探,究竟意欲何为?
沈玄商半打趣半认真的道:“我说的也是正经事儿。”
沈玄清看着这个比自己大几岁的哥哥,几年的军营历练,早已让他脱去青年的稚嫩,此时那坚毅的脸庞带上几分严肃,又因为担心自己有几分不易察觉的柔软。
于是,沈玄清也认真答道:“我跟他打小认识,小时候仗着比他小,念姨又总多疼我些,就老欺负他。”
怎么会有这么傻的人,疼别人家孩子比自己家的更甚,想起比娘亲还纵着自己的念姨,沈玄清心下有些酸涩。
“后来回想起来,是他对我多有忍让,不愿与我计较。”
“再后来你也知道,我那时钻了牛角尖,对你们谁也不理,倒是他对我多有劝慰,我一向认他是良师益友,只是这次回来我看他似乎不太想跟我来往了。”
沈玄清默了一瞬,又道。
“但是,我还是想帮他,一方面是出于私交情分,一方面是感佩宋将军和长公主的为人,人生一世,公理正义当先,于情于理,于公于私,我都不会袖手旁观。”
沈玄商看着眼前这个几乎跟他齐耳的姑娘,她的世界对错是如此的简单,情谊是如此的珍贵,她是如此的热烈,又是如此的磊落,就像是烈日下的一颗红宝石,肆意闪光。
沈玄商长叹一口气,摸着沈清玄脑袋,感慨万千:“好一个公理正义。”
“我家阿清真是长大了。”
“只是我知你好心,可是如今朝堂上情势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牵一发就动全身,宋凡之入景已经是钉钉的事,你若再牵扯其中,你可想过后果?”
怎么没想过?
若因为自己义气之举,惹的圣上猜疑,对左将军府本就艰难的局面那是雪上加霜。
想着父亲那些难酬的壮志,大哥横洒沙场的热血,二哥那些无奈的不甘,沈玄清沉默了。
可是若因为未知的结果就不敢去想不敢去做,又怎知结果不能更改?
沈玄商揣度妹妹神情,知她已下了决心,才摸了摸妹妹的发顶道。
“今日圣上口谕,命我亲自送宋凡之入景为质,不得有失。”
“大约再过几日就要动身了。”
沈玄清有些意料之外的惊诧,接着又是情理之中的了然,她秀眉轻蹙,想说什么,却欲言又止。
说什么呢?
左将军战败,去做质子的却是右将军的独子,押送的还是左将军的独子,无论左右将军独子哪个有失,另一个都脱不了干系。
可若是平安送到,那本就势同水火的左右两军,将彻底闹翻,集兵权于上,也不过顷刻。
当真是好玲珑心思。
帝王心术,制衡为先,他们不过是些无关紧要的棋子,何时走到哪一步,哪里由自己说了算。
只是,未免太过可笑!
毫无尊严的岁供金帛,任人宰割,竟然还没有打压制衡,大权紧握来的重要!
两人沉默的走出一路,一句保重,沈玄清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沈玄商护送宋凡之走的那一天,是个阴天,秋老虎发了最后一次威,暴雨前的风总是湿热难耐,就像是黏腻的触手,细细密密的把人笼着贴着,又闷又热,无处可躲。
用不了几日,冶城就又要进入今年最后一个绵绵的雨季了。
此时,右将军府外静静的列着两列兵将。
右边是押送质子的左军士兵,左边是送世子远行的右军部将。
两边将士彼此怒目而视,又泾渭分明。
再远处是自发送行的冶城百姓,有粗布麻衣的平头百姓,也有衣不蔽体的乞丐流民,有皮肤黝黑的贩夫走卒,也有拄拐蹒跚的耄耋老人,他们翘首望着将军府的方向,已经等候多时。
宋凡之出来的时候,见到的就是这样的景象,灰沉的天幕下,两军列队齐整,却诡异的彼此克制远离,远处的百姓静默的站着翘首望着自己出来的方向,再远处是乌黑的云沉沉的压在天际线上,预示着风雨欲来的沉闷。
一切都诡异的和谐,又无言的压抑。
宋凡之站在左将军府门口的台阶上,之前权衡利弊的话语,此刻变成发自肺腑的坚定,他拱手附身冲四处深深鞠倒,再起身,已经是泪流满面。
不知是谁起头喊了一声,世子大德,舍身护国。
百姓们就跟着此起彼伏的喊了起来。
世子大德。
世子慈恩。
世子一路平安。
世子走好。
左侧的右军部将列队齐整,无一人出声,却用站着最标准的军仪,那些真真假假的面孔上,在此刻都已是泪流满面。
百姓们更是边喊边哭,有人已经哽咽着发不出声,有人声嘶力竭埋头掩面,即使是之前胆小怕事的,藏在窗后的,躲在楼上的百姓,也纷纷探头高高低低的喊着,远远近近的唤着。
父亲,您看见了吗?
您舍身以护的人,他们没有忘记您!
沈玄商身后车架里的中官马公公眉头却越皱越紧,右将军府前这一出前呼后拥,生离死别的戏码,可见右军狼子野心,聚民心于宋居寒这个死人身上,置圣上于何地,置朝廷于何地!
马公公连连派人催促沈玄商速速启程,自己却坐在车架里面并不露面。
这就省了自己出面当这恶人,又可趁机挑唆左右两军再生嫌隙,正是既开脱了自己,又了顺应了圣意。
马公公打的如意算盘乒乓响,却不想这沈玄商年纪轻轻,做事却是老道,在这当口跟自己打起了太极,不是说尚在列队,就是说检查装备,生生又拖了一刻钟。
最后,马公公无法,只得自己下车举着圣旨来催。
沈玄商也知此番推无可推,于是下马亲自将沈玄商迎上了马车。
此时,宋凡之听着车外此起彼伏的呼喊声,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慢慢的放松了身体。
这场民心所向的戏码总算演完了,只是不知,可合上意。
宋凡之嘴角勾起几分讽刺,听着滴滴答答落在车顶的雨声,回想着这几日来周旋与算计疲惫的闭上了双眼。
下雨了。
宋凡之一行人迎着细雨一路出了冶城,竟有百姓淋着雨随着队伍送了数十里才回。
车行了半日,宋凡之才跟士兵要了壶茶和几块点心,茶是凉的,宋凡之也不以为意,就着凉茶吃了点心,就又摊开一边的书读了起来。
等他习惯性唤人添茶,无人回应,他才想起自己此番入景未带一人。
他走之前,老管家本打算让自己的孙子跟着来,却被宋凡之拒绝了,老管家在他门口跪了半日,求他把自己带上,宋凡之硬下心肠始终没有答应。
宋凡之知道他此去,生死难料,老管家是这个世上陪自己时间最长的人,在无数个他以为挨不过的长夜,老管家总是替他默默续上一盏清茶,一碟糕点,静静的陪着他。
他希望自己走后,老头可以做含饴弄孙,安度晚年。
车行了一日,沈玄商让在大家临河的一片高地上扎营休息。
宋凡之分到一顶独住的帐篷,不多时,有个小兵端了一碗汤和几块饼进了帐篷。
宋凡之道谢之后,那小兵并未离开,撤后两步就站到了一旁。
宋凡之起初以为是等着收餐碗的,并未在意,只是沉默着,细细掰着饼吃着,饼的味道他很熟悉,小时候在北境的时候,他常吃。
一块饼还未吃完,旁边那个小兵已经悄悄的看了他数次。
宋凡之吃的更慢了。
是谁的人?
是左将军府派来监视自己的?还是圣上安插的眼线?抑或者是他的那些好叔叔伯伯的人?
宋凡之假意未觉,却在拿第二块饼的时候,出其不意抽出袖剑,直取那小兵面门。
不料那小兵身手不凡,抬脚踢开他的手臂,侧身一转抬起端食物的木盘又挡住了他的第二击。
袖剑一下刺入木盘,那小兵忙压着声音说。
“宋凡之,是我!”
宋凡之隔着木盘眼神锋利的打量着这个小兵,只觉眼前此人,有些眼熟,却一时想不起来人是谁。
“是我,沈玄清。”
宋凡之手上力道一收,凝神细看,这小兵竟然真与前几日在赏秋宴上的少女眉目相仿。
宋凡之收起已从腰间摸在左手的暗器,又利落抽回右手的袖剑,看着被盔甲罩着的沈玄清,不自觉皱起了眉。
“怎么是你?”
那小兵模样的少女,却眉毛一挑,笑嘻嘻道。
“你不是不认识我吗?”
宋凡之收剑入袖,既不看她,也不回答,又坐下拿起了饼慢慢掰着吃起来。
少女走到宋凡之面前,一屁股坐到地上,打量着宋凡之,笃定道。
“你有秘密。”
宋凡之一窒,捏着饼的手指一瞬收紧,抬头微眯起眼打量了沈玄清片刻,才冷声道。
“与你无关。”
沈玄清却也不在意,竟然顺手也拿起一块饼,就地坐下吃了起来。
“一天都没吃饭,饿死我了。”
塞了一块饼到嘴里,沈玄清又问,“你不问问我为何而来?”
“与我何关。”
这饼真噎!
沈玄清气的把剩下的半块饼掷回盘子里,见宋凡之依旧是那副死人脸的样子,忽然起了捉弄的心思。
沈玄清猛然凑近,右手迅速摸向宋凡之左腰,宋凡之眉头紧皱,侧身左旋,一下站起。
可惜沈玄清出手如电,刚刚那一下又是出其不意,手指已然在沈玄清腰际一触即分。
宋凡之眉头微皱,脸上不觉起了些微被人冒犯的冷意。
忽又听少女轻快的问。
“你何时又练了暗器?这几年你这功夫倒是不曾落下,却为何装做一幅弱不禁风的样子?”
宋凡之脸上冷意更浓,心下不觉思量起来。
想以沈玄清左将军爱女的身份,如今却隐瞒身份偷偷随行,这事怎么看都透着几分诡异,又想她屡次三番处心积虑接近自己,又连连试探,究竟意欲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