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会弑君弑父么?
是的,不用孔宣提醒,元珠珠已有所感。
在冤孽线缠上虞珩的时候,在业报落在他身上的时候。
那一刻,阿珩的命运,她的命运,竟让她窥探到了命运。
阿珩因她被孽报缠身。
而她的第一次劫难,也将应在他的身上。
元珠珠粉唇微张,小口小口呼吸着空气,她忽然觉得,如此这般也好、也好!
从精神紧绷到接受,几乎是眨眼的功夫;对此,孔宣很欣慰,能够学会接受命运的安排,能够秉持自己的道心,这样的人,通古贯今,都是十分难得的。
孔宣对这个侄女儿,又有了全新的认识,慈爱之心不改,又平添了几分欣赏。
“大伯,而今你继续留在神庙中已无意义!不如,不如同我一起出去吧。”元珠珠绞尽脑汁,想了无数能够说服大伯的草稿。
大伯已经是一缕残魂,继续待在这神庙中,只能等着有朝一日魂魄消失在天地之间。
元珠珠总想着要挣上一挣。
大伯他,还没来得及跟爹地见上一面呢!
“好,都听珠珠的。”
元珠珠本以为,想要说服他,必得费些周折,却不想对方却一口答应。
小姑娘傻乎乎的。
孔宣笑得好生有趣。
“你正好带来了伏羲琴,伏羲琴伴我多年,早已神力相通!我可附身在伏羲琴上,跟在你身边。”
得,从伏羲琴流落在外时,孔雀大明王怕是早就想好了后路。
神像因吸收了元珠珠的心头血而苏醒,孔宣从而得到了力量,虽不知能坚持多久,但而今已有脱离神庙之力。
密室那头终于有了动静。
孔宣并不愿意见外人,化作一缕青烟,钻进伏羲琴中。
就此,元珠珠重回现世,幻境已破。
她抱着伏羲琴,正好对上那双熟悉的眼眸——虞珩出来了。
凡入密室者,必定性情大变。
元珠珠一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一时间二人只这般遥遥相望,无人开口讯问。
没了地缚灵,主殿亮堂了许多。
大殿天顶不再是黑压压的无底洞,阳光终于透过缝隙洒了下来。
有些刺眼。
虞珩微微眯起眼睛,忍不住抬手遮挡一二,看着明亮天空,恍如隔世。
元珠珠注意到,他的薄唇有些泛白,垂在身侧的双手微不可见的颤抖着。
她怀中抱着伏羲琴,一步一步踩在阶梯上,她柔柔的说道:“阿珩,我找到大伯啦,大伯真的还留在这里;他在伏羲琴里,跟着我们一同出去。”
她顿了顿,又道:“阿珩,你那边呢,可有什么状况?”
虞珩听到元珠珠的声音,飘忽的眼眸重新聚焦。
他先是怔怔的,似乎还神游太虚,分不清现实和虚拟;而后,灵台恢复清明,攥紧的拳头不由的松开。
“没事,没事。”虞珩的回答苍白极了,连连三声没事。“已经没事了。”
元珠珠明白,他不愿意多说。
她走上前去,情不自禁的想要抚平他皱起的眉眼。
阿珩,有些不一样了,但好在精神正常。
元珠珠第一次,将“阴骘”二字,用来形容小狼崽子;他好像变得更加的心思深沉,难以揣测,情绪变化之间竟然难以琢磨他的心思。
在他的身上,已经能够看见一位君王的雏形。
指尖微凉,冰凉的触感直击虞珩的内心。
“阿珩,我来带你回家了。”
“好,我们回家。”
元珠珠暗暗松了一口气,对答如流,也认得人,起码没有精神错乱。
来的时候,只觉得这条路漫长而又充满荆棘。
回去的时候,这又是另一番感觉。
原来,人的心境不同,看人待物的心境也会跟着变化。
出神庙,来时的路清清静静,结界和天罡地煞阵法自动解除。
孔雀大明王,最后一缕神魂,是自己的支撑,同时还支撑着神庙;而今,他跟着元珠珠走了,神庙就真的名不副实了。
它如同失去了精神支柱,本就是苟延残喘,这下直接轰然倒塌。
一片一片。
大厦倾倒,只在瞬间。
元珠珠回眸,望着远处神庙的动静,唏嘘不已:“千年前,东虞国失去了神鸟庇佑,从此饱受妖族侵扰;而现在,就连最后的念想也不复存在。”
虞珩比之惆怅,则更冰冷,强硬些。
他冷冷的回答:“东虞国的信仰早就不复存在!世人早就忘记了神庙的存在,这里,不过是东虞皇室的私人领地而已。没了也好,这世间就多一分清静之地。”
说得好像,神庙是什么污秽、腌臜之地似的。
原路返回。
重回皇宫。
不日,东虞上下无人不知,三皇子——虞珩得祖宗认可,通过了神庙的考验。
届时,他已经是板上钉钉的皇位继承人了。
他从神庙归来的这几日,皇宫气氛严肃,宛如惊弓之鸟,稍有动静便吓得宫中人人自危,瑟瑟发抖。
看看,连小宫女都察觉到宫中似有大事发生。
东虞啊,怕是要变天了。
三皇子虞珩过了最难过的一关,朝堂、民间呼声越发高涨。
朝臣们本以为,三皇子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取而代之”;没想到,却迟迟不见宫中动静!
眼下棋局形式还未明朗,朝臣们谁都不愿意当那个出头鸟,唯有暗暗蛰伏,静待后续。
至于现任皇帝——雷皇。
一个缠绵病榻,下不了床的皇帝,无人关心他的死活。
虞珩离开皇宫进入神庙,这本是绝佳的反攻时机……雷皇完美的错过了,现在,再没有反击的机会了。谁又会将筹码,放在一个毫无胜算的皇帝身上呢?
至于虞珩回宫后,为何没在第一时间动手。
原因很简单。
第一,朝堂、民间的呼声还未到达顶点,还差些火候。
第二,母后生辰就在眼下,无论如何也得让母后好好过一个生辰。
这是母后多年来,过得第一个儿女承欢膝下的生辰。
不再忧心冷宫的儿子。
不再害怕,那个男人一次又一次蹉跎她。
凤凰宫烛火点亮,孔嬷嬷等人眉眼含笑:皇后娘娘终于熬过来了,真好。
安乐公主从碧水潭赶了回来。
主子娘娘坐在主位,左手边是三皇子,右手边是九公主,末位则是和安郡主!一家人整整齐齐,其乐融融,真好。
若是,老将军能够入宫,那就更完美了。
不过,眼下的局势,元家不可太过惹眼。
反正,反正父女团圆的日子不远了。
老嬷嬷感慨万千,皇后娘娘元静姝何尝不是呢?就跟做梦一样,不真实。
“主子,今儿个好日子,可不兴抹眼泪。”孔嬷嬷贴心布菜。
皇后似娇似嗔瞪了老奴一眼:“谁说本宫掉泪了?定是你老眼昏花,看错了。”
“是是是,是老奴的过错。”
主仆二人难得调侃几句,元珠珠却明了,餐桌上的气氛并不十分融洽。
皇后怎会不知?
她慈爱的看向小女儿:“安乐如今长大了,也成熟了,褪去了稚嫩,倒有几分一国公主的气度了。你在碧水潭,可还习惯?”
“母后,习惯的,师兄师姐们十分照顾我。”
安乐有些心不在焉,明明回答的是母后的话,眼睛却总是瞥向皇兄,欲言又止。
而虞珩,从神庙出来后,越发沉得住气了。
推杯盏酒之间,滴水不漏。
一顿饭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安乐竟然找不到单独与皇兄对话的机会!茶余饭后,她被皇后娘娘拉着闲话家常,一晃眼,虞珩连个人影子都不见了。
虞安乐气结。
“元姐姐,皇兄是不是故意躲着我?”
直接点名。
得,本想跟着虞珩借口跑掉的元珠珠被抓了壮丁。
元珠珠灰溜溜的坐回位置,故作淡定。
虞安乐又问:“元姐姐,皇兄他,会杀了父皇吗?”
凤凰宫瞬间寂静,孔嬷嬷赶紧招呼着宫人们退下;皇后娘娘闷不做声,而元珠珠,亦是如此。
这是所有人心中的疑问。
可没有人敢问出口,只有九公主。
虞安乐拼命的想要得到肯定的答案,她怔怔的直视元珠珠,再一次问:“皇兄一定不会的对不对?元姐姐,对不对?”
元珠珠面露难色,望着六神无主的安乐,她实在是不敢掷地有声的回答她:不会。
从神庙出来后,虞珩的心思她着实有些看不懂,
面对安乐的急切,元珠珠迟疑了,她和姑姑面面相觑,
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就连皇后都被难住了。
阿珩到底会不会弑父呢?
平心而论,虞雷该死!
可,父子关系是永远不能被磨灭的。
皇后看得比元珠珠更深一层,良久之后她缓缓说道:“那人一日不死,你皇兄的位置就会一日不稳!谁都不知道他会做些什么……与其这样,倒不如永绝后患,”
“母后!”虞安乐失态地弹起来,她怎么也不会想到,一向礼佛,从不争强好斗的母后会说出这样一番话。
她震惊于母后的果断与决绝,甚至觉得她变得冷血无情。
眼眸中流露出无声的控诉和反对。
虞安乐哪里知道,自己的母后这些年所遭受的苦楚。
在冤孽线缠上虞珩的时候,在业报落在他身上的时候。
那一刻,阿珩的命运,她的命运,竟让她窥探到了命运。
阿珩因她被孽报缠身。
而她的第一次劫难,也将应在他的身上。
元珠珠粉唇微张,小口小口呼吸着空气,她忽然觉得,如此这般也好、也好!
从精神紧绷到接受,几乎是眨眼的功夫;对此,孔宣很欣慰,能够学会接受命运的安排,能够秉持自己的道心,这样的人,通古贯今,都是十分难得的。
孔宣对这个侄女儿,又有了全新的认识,慈爱之心不改,又平添了几分欣赏。
“大伯,而今你继续留在神庙中已无意义!不如,不如同我一起出去吧。”元珠珠绞尽脑汁,想了无数能够说服大伯的草稿。
大伯已经是一缕残魂,继续待在这神庙中,只能等着有朝一日魂魄消失在天地之间。
元珠珠总想着要挣上一挣。
大伯他,还没来得及跟爹地见上一面呢!
“好,都听珠珠的。”
元珠珠本以为,想要说服他,必得费些周折,却不想对方却一口答应。
小姑娘傻乎乎的。
孔宣笑得好生有趣。
“你正好带来了伏羲琴,伏羲琴伴我多年,早已神力相通!我可附身在伏羲琴上,跟在你身边。”
得,从伏羲琴流落在外时,孔雀大明王怕是早就想好了后路。
神像因吸收了元珠珠的心头血而苏醒,孔宣从而得到了力量,虽不知能坚持多久,但而今已有脱离神庙之力。
密室那头终于有了动静。
孔宣并不愿意见外人,化作一缕青烟,钻进伏羲琴中。
就此,元珠珠重回现世,幻境已破。
她抱着伏羲琴,正好对上那双熟悉的眼眸——虞珩出来了。
凡入密室者,必定性情大变。
元珠珠一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一时间二人只这般遥遥相望,无人开口讯问。
没了地缚灵,主殿亮堂了许多。
大殿天顶不再是黑压压的无底洞,阳光终于透过缝隙洒了下来。
有些刺眼。
虞珩微微眯起眼睛,忍不住抬手遮挡一二,看着明亮天空,恍如隔世。
元珠珠注意到,他的薄唇有些泛白,垂在身侧的双手微不可见的颤抖着。
她怀中抱着伏羲琴,一步一步踩在阶梯上,她柔柔的说道:“阿珩,我找到大伯啦,大伯真的还留在这里;他在伏羲琴里,跟着我们一同出去。”
她顿了顿,又道:“阿珩,你那边呢,可有什么状况?”
虞珩听到元珠珠的声音,飘忽的眼眸重新聚焦。
他先是怔怔的,似乎还神游太虚,分不清现实和虚拟;而后,灵台恢复清明,攥紧的拳头不由的松开。
“没事,没事。”虞珩的回答苍白极了,连连三声没事。“已经没事了。”
元珠珠明白,他不愿意多说。
她走上前去,情不自禁的想要抚平他皱起的眉眼。
阿珩,有些不一样了,但好在精神正常。
元珠珠第一次,将“阴骘”二字,用来形容小狼崽子;他好像变得更加的心思深沉,难以揣测,情绪变化之间竟然难以琢磨他的心思。
在他的身上,已经能够看见一位君王的雏形。
指尖微凉,冰凉的触感直击虞珩的内心。
“阿珩,我来带你回家了。”
“好,我们回家。”
元珠珠暗暗松了一口气,对答如流,也认得人,起码没有精神错乱。
来的时候,只觉得这条路漫长而又充满荆棘。
回去的时候,这又是另一番感觉。
原来,人的心境不同,看人待物的心境也会跟着变化。
出神庙,来时的路清清静静,结界和天罡地煞阵法自动解除。
孔雀大明王,最后一缕神魂,是自己的支撑,同时还支撑着神庙;而今,他跟着元珠珠走了,神庙就真的名不副实了。
它如同失去了精神支柱,本就是苟延残喘,这下直接轰然倒塌。
一片一片。
大厦倾倒,只在瞬间。
元珠珠回眸,望着远处神庙的动静,唏嘘不已:“千年前,东虞国失去了神鸟庇佑,从此饱受妖族侵扰;而现在,就连最后的念想也不复存在。”
虞珩比之惆怅,则更冰冷,强硬些。
他冷冷的回答:“东虞国的信仰早就不复存在!世人早就忘记了神庙的存在,这里,不过是东虞皇室的私人领地而已。没了也好,这世间就多一分清静之地。”
说得好像,神庙是什么污秽、腌臜之地似的。
原路返回。
重回皇宫。
不日,东虞上下无人不知,三皇子——虞珩得祖宗认可,通过了神庙的考验。
届时,他已经是板上钉钉的皇位继承人了。
他从神庙归来的这几日,皇宫气氛严肃,宛如惊弓之鸟,稍有动静便吓得宫中人人自危,瑟瑟发抖。
看看,连小宫女都察觉到宫中似有大事发生。
东虞啊,怕是要变天了。
三皇子虞珩过了最难过的一关,朝堂、民间呼声越发高涨。
朝臣们本以为,三皇子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取而代之”;没想到,却迟迟不见宫中动静!
眼下棋局形式还未明朗,朝臣们谁都不愿意当那个出头鸟,唯有暗暗蛰伏,静待后续。
至于现任皇帝——雷皇。
一个缠绵病榻,下不了床的皇帝,无人关心他的死活。
虞珩离开皇宫进入神庙,这本是绝佳的反攻时机……雷皇完美的错过了,现在,再没有反击的机会了。谁又会将筹码,放在一个毫无胜算的皇帝身上呢?
至于虞珩回宫后,为何没在第一时间动手。
原因很简单。
第一,朝堂、民间的呼声还未到达顶点,还差些火候。
第二,母后生辰就在眼下,无论如何也得让母后好好过一个生辰。
这是母后多年来,过得第一个儿女承欢膝下的生辰。
不再忧心冷宫的儿子。
不再害怕,那个男人一次又一次蹉跎她。
凤凰宫烛火点亮,孔嬷嬷等人眉眼含笑:皇后娘娘终于熬过来了,真好。
安乐公主从碧水潭赶了回来。
主子娘娘坐在主位,左手边是三皇子,右手边是九公主,末位则是和安郡主!一家人整整齐齐,其乐融融,真好。
若是,老将军能够入宫,那就更完美了。
不过,眼下的局势,元家不可太过惹眼。
反正,反正父女团圆的日子不远了。
老嬷嬷感慨万千,皇后娘娘元静姝何尝不是呢?就跟做梦一样,不真实。
“主子,今儿个好日子,可不兴抹眼泪。”孔嬷嬷贴心布菜。
皇后似娇似嗔瞪了老奴一眼:“谁说本宫掉泪了?定是你老眼昏花,看错了。”
“是是是,是老奴的过错。”
主仆二人难得调侃几句,元珠珠却明了,餐桌上的气氛并不十分融洽。
皇后怎会不知?
她慈爱的看向小女儿:“安乐如今长大了,也成熟了,褪去了稚嫩,倒有几分一国公主的气度了。你在碧水潭,可还习惯?”
“母后,习惯的,师兄师姐们十分照顾我。”
安乐有些心不在焉,明明回答的是母后的话,眼睛却总是瞥向皇兄,欲言又止。
而虞珩,从神庙出来后,越发沉得住气了。
推杯盏酒之间,滴水不漏。
一顿饭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安乐竟然找不到单独与皇兄对话的机会!茶余饭后,她被皇后娘娘拉着闲话家常,一晃眼,虞珩连个人影子都不见了。
虞安乐气结。
“元姐姐,皇兄是不是故意躲着我?”
直接点名。
得,本想跟着虞珩借口跑掉的元珠珠被抓了壮丁。
元珠珠灰溜溜的坐回位置,故作淡定。
虞安乐又问:“元姐姐,皇兄他,会杀了父皇吗?”
凤凰宫瞬间寂静,孔嬷嬷赶紧招呼着宫人们退下;皇后娘娘闷不做声,而元珠珠,亦是如此。
这是所有人心中的疑问。
可没有人敢问出口,只有九公主。
虞安乐拼命的想要得到肯定的答案,她怔怔的直视元珠珠,再一次问:“皇兄一定不会的对不对?元姐姐,对不对?”
元珠珠面露难色,望着六神无主的安乐,她实在是不敢掷地有声的回答她:不会。
从神庙出来后,虞珩的心思她着实有些看不懂,
面对安乐的急切,元珠珠迟疑了,她和姑姑面面相觑,
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就连皇后都被难住了。
阿珩到底会不会弑父呢?
平心而论,虞雷该死!
可,父子关系是永远不能被磨灭的。
皇后看得比元珠珠更深一层,良久之后她缓缓说道:“那人一日不死,你皇兄的位置就会一日不稳!谁都不知道他会做些什么……与其这样,倒不如永绝后患,”
“母后!”虞安乐失态地弹起来,她怎么也不会想到,一向礼佛,从不争强好斗的母后会说出这样一番话。
她震惊于母后的果断与决绝,甚至觉得她变得冷血无情。
眼眸中流露出无声的控诉和反对。
虞安乐哪里知道,自己的母后这些年所遭受的苦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