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修无情道(下)
○
仙门百家,宗门教派,三山五岭十二峰……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求仙问道的最后一道门,是叩问心门。
她是否,迎来了她的问心路?
那日无度宗内深冬不寒,己度崖梅朵不绽、霜雪不落。
一崖岸,一浥尘,鸟篆刻柄上,铭文写刃间;
一青衣,一月白,岩岩若孤松,清水出芙蓉。
杀意起,断香风,身影动,情未浓,问剑惊鸿,天地昼夜;
那仙子,那痴人,胭脂痣,慌心神,招式忽收,为何留情?
“为何留情!”
依仙灵恼怒于他的手下留情,于是她亦不再使剑,而是趁他仍在愣神时,绣腿一踢,生生将没有防备的他踹出两米。
论天资,她略胜一筹;论苦学,棋逢对手。可一个并不重视这场问剑的人,怎堪为她的对手!
“崖岸剑”并未辩解,也不知该如何去解释他愣然的原因。
她眉心那点胭脂痣,他的记忆中有位女子比之较左,眉骨之上,同样一点。暮去朝来岁至十三,十余年不再见。
他的崖岸剑上,飞鸟入书,可惜鸟倦飞而未知还。
于是他只道:“改日再与朝雨仙子赔罪。”
沉香药,味苦、性温、无毒。
其香韵,主香甜,后韵清凉。
明明应该是一味药材,一味香料,却长成了一柄利剑。
冷沉香。
你究竟是怎样的人呢?
依仙灵抚摩手心的沉香手串,已然温热,像一块暖玉。首饰文玩于修道之人而言,不过是配衬观赏的外物,他的赔罪礼,如他的人一般让她捉摸不透。
怪人,怪礼。
似有似无的香气,当真要把她的心扰乱了。
○
以为只会是一面之缘的人竟很快再见——还是在如此狼狈的时刻。
冷沉香走在依仙灵前面,挥剑斩断云迷雾锁的荆棘丛。灵蝶散作荧光,为他二人开辟了一条生路。他的目光是坚毅的,离得近,伴着一丝微光她看的清清楚楚。
他说着:“梦渊听上去美,却是靠近地界,是非此界人通往幽域的必经之路。”
“极易……滋生心魔。”
梦渊,食梦渊。
幽明异路,忘川河旁,那是亡灵转生之地,可神魔争世,生灵尽灭,所行不义之举,而至无辜者丧命,遂亡者之怨而生梦渊。
凡来梦渊的人,葬身于幻梦的不计其数。幽域鬼使多为灵蝶,青灯鬼火以引阴魂,梦渊有万万灵蝶,即有万万不得往生者。
“朝雨仙子为何来此?”
“求药。”
她的语气听上去有些悲伤,带着几分明知无果却仍前进的痴妄:“听闻幽域有重塑灵体之药,我来为师尊求之。”
依仙灵其实是个很知恩图报的人。她从小缺爱,旁人只需待她好一些,她便知足。她的师尊于她,是恩师,是曾带给她一段温暖童年时光的人。
凡间历劫,他不知见到了什么,也不知经历了什么,竟心若死灰。这也导致他的仙身越发虚弱,终是,毁于生死劫。
她四处奔走为他寻重塑灵体的药,可师尊他……真的愿意再回无度宗吗?
己度崖不冷,却也终归是太冷了。
“那你呢,你又为何来此?”
依仙灵望着冷沉香的背影,回问了他这个问题。围绕在他身旁的灵蝶越发的多,几乎照亮了这怨气滔天的丛林,灵蝶似乎更爱他那温霁的仙气,也似乎想拉那仙人坠入深渊。
“我被浥尘剑的剑气引来。”
浥尘剑来请他救它的主人。
冷沉香停下脚步,身影变得模糊不清,在忽明忽暗的光照下渐渐消失在了原地。唯剩他的声音在说着——仙灵君,请醒来。
原是一个幻像。
天光乍现,梦渊消失了,压在依仙灵心底的阴霾随着这幻境一道消散。
失去了,寻不到了。兴许她在最开始,就已入了幻梦。
依仙灵在梦渊的入口处,久久未曾释怀。她突然问他:“为何救我?”
他再见她时,她被梦渊的怨气所伤,于是闯入此境前来救她。可是……既是萍水相逢之人,怎愿舍命相救?
“救你,是因我心中道义,而非因你。”
“呵。”
依仙灵冷笑道:“枕霞公子当真大义。”
“听闻你母亲,还在无双山庄苦等你回去。你既如此有情有义,怎不怜你母亲!”
他的话触动了她心中的弦,她讽刺着他,同时也是在重伤着自己。
就像是在问她那从未来看她一眼的父母。
冷沉香走到她面前,伸出手,拥了残月满怀。唐突的一个拥抱,越过了男女之间的界限。
“你!”
“仙灵君。”他打断了她的话,轻拍着她的脊背,“那日问剑,仙灵君不解我为何留情,现在我可以告知仙灵君原因。”
他将自己的过去道与她听,结痂的伤疤又一次溢出血来,可他已不再觉得疼痛,只愿能以此宽慰这个伤感来的不合时宜的女子。
“无霜山庄本是以我阿娘的名字命名的。霜花的霜。”
“及笄之年,她招了一个男子入赘。夫妻和如琴瑟,自此山庄再无冷霜色,也就成了世人熟知的,两人成双的无双山庄。”
“阿娘是造剑的名匠,她铸成的剑有千百,虽未杀过一人,却有不止千百的人因她的剑成了亡魂。大部分时间,阿娘都在赎罪。”
“仙灵君眉心的胭脂痣,我阿娘眉骨之上亦有一点。少时每逢睡前,阿娘总执书为我传授道德文章,胭脂痣在烛光之下,映成了暖粉,使我多年不曾忘却。”
“她教我为善,教我仁义道德,教我侠肝义胆……后来我就有了自己的剑,这把剑,是承载着阿娘无限憧憬的情剑。”
“由她所铸,由我所有。”
依仙灵听他讲着无双山庄的女主人,在脑海中勾勒出了一个慈母形象,那是她没有的阿娘。
大长公主去世,她没有伤怀。
除夕夜捉万家灯火中的微光,她亦没有落泪。
唯有此刻,因这三言两语,如此伤心。
冷沉香陷入回忆,拥抱着她的力道不由紧了些,依仙灵察觉到了,方想唤他松手,却又因他接下来说的话怔住了。
他说——
我用那把情剑,杀了我的生父。
“生我之人,使的是君子剑。外人眼中的君子却不一定是良人。中山之狼,怎堪为良婿。”
“阿娘往日是最爱笑的,似乎是从那人真正掌管了无双山庄开始,她的笑容越来越少。我为探原因,破天荒逃了一回早课,终是看到了所有……”
“我看到我的阿娘,被殴打,被言语羞辱,她的眼中满是痛苦和恐惧,可那人,那个该被我称为父亲的人,居高临下,如同一个恶鬼。”
“我忽然觉得眼前的一切都变得光怪陆离起来,我迫切地想逃离,不愿再认那二人为父为母。他们是怎样的怪物,怎会占了我伉俪情深的父母的身体?”
“可后退那一步时,我想到了许多。”
“想到那人为我做的风筝花灯,想到阿娘强颜欢笑的面容,想到那人似乎平日里就十分享受权力滋味,想到阿娘即使晴天朗日也依旧不方便的腿脚……最后,我想到烛光之下,那点胭脂痣,那颗慈母心。”
“我的生父确实待我极好,甚至'枕霞'二字,都是拜他所赐!是非大义之下,我本不该杀他。可我好恨,在我看不到的地方,阿娘曾受到多少伤害?他对我越好,我的这份恨意就越深。”
“我怎忍心见我的母亲受此欺辱!”
“所以那年,我十三,弑父。”
他本可以不用逃,可盯着他家的人太多了,阿娘只能唤他逃。忠孝节义的社会风尚下,她不忍他背负骂名。
世人眼中,无双山庄的女主人是个可怜人,他们不知道她曾受到的伤害,只知她丈夫失踪,儿子远走。
那年赤霞山上的霞明宗,多了一位“崖岸剑”。
他再做不回冷沉香了。
“那把随我弑父的情剑,就是崖岸剑。”
“崖香,又名沉香。”
“崖岸剑的剑名是为——崖香,回头是岸。”
“我的岸,是阿娘的慈母心。”
“仙灵君,这就是我的故事。”
“我与阿娘,已十余年不再见。那日问剑,我因仙灵君的胭脂痣慌神,亦想到了仙灵君的孤苦,便不肯再将自己的剑对准一个恰似我阿娘的人。”
他松开了怀抱,面前的人已然泪流满面,他小心翼翼地,怜爱地,为她拭去了眼泪。
“仙灵君为何落泪呢?”
“……冷沉香。”
“嗯?”
“你混蛋!”
她主动抱了上去,以此寻求一个依靠。她的父母视她如无物,她与师兄师姐也再难团圆,甚至她的师尊,她都将失去。
这二十余年,她一直活在孤独里。往后的每一日,亦是如此。
“你怎能……怎能不回去看她……即使她不表明,也是会很想你的……”
“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你知不知啊!”
谁能想到那样冷面冷心的仙子能哭成一个泪人呢。冷沉香无奈又纵容地任她发泄着情绪,哭吧,能将心中的悲痛哭出来亦是件好事。
“我知道,所以我在等一个契机。”
一个能让他离开仙门,长久的、不再回来的、世人无力探求当年真相的契机。
○
又数日过,荣朝末主,于人界荣都淮自高楼坠。诸王乱,广而争位,礼崩乐坏,九分中原。
依仙灵在己度崖听闻了这个噩耗,唯能为她的皇帝表哥燃一叠纸钱。所有人都在盼着他死,兴许死,才是他的生。
今年的仙门大比很是冷清,修道者的心因人界的动乱而愈发不定,冷沉香,这是你等的契机吗?
依仙灵端坐在席间,看着那擂台正中的人在众目睽睽之下跪谢恩师,三拜离仙门。
乱世,他请求弃他之道,下山救世。
手腕上的沉香手串在冷风下变的微凉,心却是炽热的。弃道?错了。她知道他没有放弃他的道,杀身以成仁德,那才是他真正所行之路。
第一面,她问他为何留情。
第二面,她问他为何救她。
第三面,她与他在人群之中遥望,四目相对,没有一句离别之言。
他们之间,或许一生只此三面,或许会重逢在某个风也温柔的夜晚。
当然,也有可能她得道成仙高座云台后,神识里不经意地闪过一道身影,可惜那段岁月不过是她尚为凡人时的过往,于是模糊的、再难想清的身影只能从记忆中流失。
可她更愿,更愿有日能再见,而她说着——无度宗浥尘剑之主,前来问剑。
仙门百家,宗门教派,三山五岭十二峰……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求仙问道的最后一道门,是叩问心门。
她是否,迎来了她的问心路?
那日无度宗内深冬不寒,己度崖梅朵不绽、霜雪不落。
一崖岸,一浥尘,鸟篆刻柄上,铭文写刃间;
一青衣,一月白,岩岩若孤松,清水出芙蓉。
杀意起,断香风,身影动,情未浓,问剑惊鸿,天地昼夜;
那仙子,那痴人,胭脂痣,慌心神,招式忽收,为何留情?
“为何留情!”
依仙灵恼怒于他的手下留情,于是她亦不再使剑,而是趁他仍在愣神时,绣腿一踢,生生将没有防备的他踹出两米。
论天资,她略胜一筹;论苦学,棋逢对手。可一个并不重视这场问剑的人,怎堪为她的对手!
“崖岸剑”并未辩解,也不知该如何去解释他愣然的原因。
她眉心那点胭脂痣,他的记忆中有位女子比之较左,眉骨之上,同样一点。暮去朝来岁至十三,十余年不再见。
他的崖岸剑上,飞鸟入书,可惜鸟倦飞而未知还。
于是他只道:“改日再与朝雨仙子赔罪。”
沉香药,味苦、性温、无毒。
其香韵,主香甜,后韵清凉。
明明应该是一味药材,一味香料,却长成了一柄利剑。
冷沉香。
你究竟是怎样的人呢?
依仙灵抚摩手心的沉香手串,已然温热,像一块暖玉。首饰文玩于修道之人而言,不过是配衬观赏的外物,他的赔罪礼,如他的人一般让她捉摸不透。
怪人,怪礼。
似有似无的香气,当真要把她的心扰乱了。
○
以为只会是一面之缘的人竟很快再见——还是在如此狼狈的时刻。
冷沉香走在依仙灵前面,挥剑斩断云迷雾锁的荆棘丛。灵蝶散作荧光,为他二人开辟了一条生路。他的目光是坚毅的,离得近,伴着一丝微光她看的清清楚楚。
他说着:“梦渊听上去美,却是靠近地界,是非此界人通往幽域的必经之路。”
“极易……滋生心魔。”
梦渊,食梦渊。
幽明异路,忘川河旁,那是亡灵转生之地,可神魔争世,生灵尽灭,所行不义之举,而至无辜者丧命,遂亡者之怨而生梦渊。
凡来梦渊的人,葬身于幻梦的不计其数。幽域鬼使多为灵蝶,青灯鬼火以引阴魂,梦渊有万万灵蝶,即有万万不得往生者。
“朝雨仙子为何来此?”
“求药。”
她的语气听上去有些悲伤,带着几分明知无果却仍前进的痴妄:“听闻幽域有重塑灵体之药,我来为师尊求之。”
依仙灵其实是个很知恩图报的人。她从小缺爱,旁人只需待她好一些,她便知足。她的师尊于她,是恩师,是曾带给她一段温暖童年时光的人。
凡间历劫,他不知见到了什么,也不知经历了什么,竟心若死灰。这也导致他的仙身越发虚弱,终是,毁于生死劫。
她四处奔走为他寻重塑灵体的药,可师尊他……真的愿意再回无度宗吗?
己度崖不冷,却也终归是太冷了。
“那你呢,你又为何来此?”
依仙灵望着冷沉香的背影,回问了他这个问题。围绕在他身旁的灵蝶越发的多,几乎照亮了这怨气滔天的丛林,灵蝶似乎更爱他那温霁的仙气,也似乎想拉那仙人坠入深渊。
“我被浥尘剑的剑气引来。”
浥尘剑来请他救它的主人。
冷沉香停下脚步,身影变得模糊不清,在忽明忽暗的光照下渐渐消失在了原地。唯剩他的声音在说着——仙灵君,请醒来。
原是一个幻像。
天光乍现,梦渊消失了,压在依仙灵心底的阴霾随着这幻境一道消散。
失去了,寻不到了。兴许她在最开始,就已入了幻梦。
依仙灵在梦渊的入口处,久久未曾释怀。她突然问他:“为何救我?”
他再见她时,她被梦渊的怨气所伤,于是闯入此境前来救她。可是……既是萍水相逢之人,怎愿舍命相救?
“救你,是因我心中道义,而非因你。”
“呵。”
依仙灵冷笑道:“枕霞公子当真大义。”
“听闻你母亲,还在无双山庄苦等你回去。你既如此有情有义,怎不怜你母亲!”
他的话触动了她心中的弦,她讽刺着他,同时也是在重伤着自己。
就像是在问她那从未来看她一眼的父母。
冷沉香走到她面前,伸出手,拥了残月满怀。唐突的一个拥抱,越过了男女之间的界限。
“你!”
“仙灵君。”他打断了她的话,轻拍着她的脊背,“那日问剑,仙灵君不解我为何留情,现在我可以告知仙灵君原因。”
他将自己的过去道与她听,结痂的伤疤又一次溢出血来,可他已不再觉得疼痛,只愿能以此宽慰这个伤感来的不合时宜的女子。
“无霜山庄本是以我阿娘的名字命名的。霜花的霜。”
“及笄之年,她招了一个男子入赘。夫妻和如琴瑟,自此山庄再无冷霜色,也就成了世人熟知的,两人成双的无双山庄。”
“阿娘是造剑的名匠,她铸成的剑有千百,虽未杀过一人,却有不止千百的人因她的剑成了亡魂。大部分时间,阿娘都在赎罪。”
“仙灵君眉心的胭脂痣,我阿娘眉骨之上亦有一点。少时每逢睡前,阿娘总执书为我传授道德文章,胭脂痣在烛光之下,映成了暖粉,使我多年不曾忘却。”
“她教我为善,教我仁义道德,教我侠肝义胆……后来我就有了自己的剑,这把剑,是承载着阿娘无限憧憬的情剑。”
“由她所铸,由我所有。”
依仙灵听他讲着无双山庄的女主人,在脑海中勾勒出了一个慈母形象,那是她没有的阿娘。
大长公主去世,她没有伤怀。
除夕夜捉万家灯火中的微光,她亦没有落泪。
唯有此刻,因这三言两语,如此伤心。
冷沉香陷入回忆,拥抱着她的力道不由紧了些,依仙灵察觉到了,方想唤他松手,却又因他接下来说的话怔住了。
他说——
我用那把情剑,杀了我的生父。
“生我之人,使的是君子剑。外人眼中的君子却不一定是良人。中山之狼,怎堪为良婿。”
“阿娘往日是最爱笑的,似乎是从那人真正掌管了无双山庄开始,她的笑容越来越少。我为探原因,破天荒逃了一回早课,终是看到了所有……”
“我看到我的阿娘,被殴打,被言语羞辱,她的眼中满是痛苦和恐惧,可那人,那个该被我称为父亲的人,居高临下,如同一个恶鬼。”
“我忽然觉得眼前的一切都变得光怪陆离起来,我迫切地想逃离,不愿再认那二人为父为母。他们是怎样的怪物,怎会占了我伉俪情深的父母的身体?”
“可后退那一步时,我想到了许多。”
“想到那人为我做的风筝花灯,想到阿娘强颜欢笑的面容,想到那人似乎平日里就十分享受权力滋味,想到阿娘即使晴天朗日也依旧不方便的腿脚……最后,我想到烛光之下,那点胭脂痣,那颗慈母心。”
“我的生父确实待我极好,甚至'枕霞'二字,都是拜他所赐!是非大义之下,我本不该杀他。可我好恨,在我看不到的地方,阿娘曾受到多少伤害?他对我越好,我的这份恨意就越深。”
“我怎忍心见我的母亲受此欺辱!”
“所以那年,我十三,弑父。”
他本可以不用逃,可盯着他家的人太多了,阿娘只能唤他逃。忠孝节义的社会风尚下,她不忍他背负骂名。
世人眼中,无双山庄的女主人是个可怜人,他们不知道她曾受到的伤害,只知她丈夫失踪,儿子远走。
那年赤霞山上的霞明宗,多了一位“崖岸剑”。
他再做不回冷沉香了。
“那把随我弑父的情剑,就是崖岸剑。”
“崖香,又名沉香。”
“崖岸剑的剑名是为——崖香,回头是岸。”
“我的岸,是阿娘的慈母心。”
“仙灵君,这就是我的故事。”
“我与阿娘,已十余年不再见。那日问剑,我因仙灵君的胭脂痣慌神,亦想到了仙灵君的孤苦,便不肯再将自己的剑对准一个恰似我阿娘的人。”
他松开了怀抱,面前的人已然泪流满面,他小心翼翼地,怜爱地,为她拭去了眼泪。
“仙灵君为何落泪呢?”
“……冷沉香。”
“嗯?”
“你混蛋!”
她主动抱了上去,以此寻求一个依靠。她的父母视她如无物,她与师兄师姐也再难团圆,甚至她的师尊,她都将失去。
这二十余年,她一直活在孤独里。往后的每一日,亦是如此。
“你怎能……怎能不回去看她……即使她不表明,也是会很想你的……”
“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你知不知啊!”
谁能想到那样冷面冷心的仙子能哭成一个泪人呢。冷沉香无奈又纵容地任她发泄着情绪,哭吧,能将心中的悲痛哭出来亦是件好事。
“我知道,所以我在等一个契机。”
一个能让他离开仙门,长久的、不再回来的、世人无力探求当年真相的契机。
○
又数日过,荣朝末主,于人界荣都淮自高楼坠。诸王乱,广而争位,礼崩乐坏,九分中原。
依仙灵在己度崖听闻了这个噩耗,唯能为她的皇帝表哥燃一叠纸钱。所有人都在盼着他死,兴许死,才是他的生。
今年的仙门大比很是冷清,修道者的心因人界的动乱而愈发不定,冷沉香,这是你等的契机吗?
依仙灵端坐在席间,看着那擂台正中的人在众目睽睽之下跪谢恩师,三拜离仙门。
乱世,他请求弃他之道,下山救世。
手腕上的沉香手串在冷风下变的微凉,心却是炽热的。弃道?错了。她知道他没有放弃他的道,杀身以成仁德,那才是他真正所行之路。
第一面,她问他为何留情。
第二面,她问他为何救她。
第三面,她与他在人群之中遥望,四目相对,没有一句离别之言。
他们之间,或许一生只此三面,或许会重逢在某个风也温柔的夜晚。
当然,也有可能她得道成仙高座云台后,神识里不经意地闪过一道身影,可惜那段岁月不过是她尚为凡人时的过往,于是模糊的、再难想清的身影只能从记忆中流失。
可她更愿,更愿有日能再见,而她说着——无度宗浥尘剑之主,前来问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