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王子来了,看庾良娣忙着迎出去,绒花循声偷偷望去,大王子有模有样地走进来。大王子身披一件带帽的锦裘小斗篷,后面跟着侍婢,过年了,大王子心中欢喜,人还没进,甜甜的声音先传进来了。
“王儿新年好!愿王儿新的一年快高长大!”庾琼花看到儿子,脸上霎时笑出一朵花来。庾琼花迎上儿子,蹲下来在儿子脸上啪地亲了一嘴,细心地捋一捋儿子的衣服,然后起身牵起儿子的手,一起往外走。
卯末辰初光景,换在晴天,天空已是光芒四射的了。但此刻的天空是灰暗的,漫天的雪花飘飘洒洒,似柳絮,似梨花,轻轻盈盈地。风不知何时停止的,落尽叶子兀立着的树木,光秃秃的枝头裹上了层层蓬蓬松松的雾凇,显得凝重而圣洁。
仅一夜的工夫,庭院上的积雪快没过膝盖了,小内侍和小宫女还在扫雪,只不过先扫出了一条道可供进出。司马麟看着厚厚的积雪,挣脱庾良娣的手,奔跑着,欢叫着:
“姨娘,好大、好美的雪呀!”
司马麟说着便急不可待地踩进雪地,可脚却一时抽不出来,积雪几没过他的胯部。一个内侍忙过去抱起大王子,庾良娣紧走几步,站在路中慈爱地望着儿子,内侍抱着大王子过来,大王子滑下来跟在庾良娣身边。有内侍在后面为庾良娣和大王子撑着大伞盖,再后面跟着宫女。
这样走着,比平常要多花些时间才来到太子妃的凤仪宫,庭院里也有好多内侍和宫女在扫雪。凤仪宫外头的廊下,站着戴着棉帽子,穿着厚厚的棉衣的级别较高的内侍和宫女,他们仰头望着漫天飘洒的雪花,伸手去接。
庾琼花从从容容地一步步迈上台阶,内侍抱着大王子上台阶,来到殿门口,台阶上的内侍和宫女回头看到庾良娣和大王子,便躬身向庾良娣和大王子施礼,庾良娣冲他们笑笑。内侍放下大王子,庾良娣牵着大王子的手,抬脚迈过门槛进入大殿。殿中已然灯火通明,庾良娣看到太子妃此时正由水寒和芳菲一左一右陪着从寝室里走出来,她们边走,水寒边低头跟太子妃回话。
“母妃!”司马麟一看到太子妃,欢快地叫。
“麟儿!”疏桐听到司马麟的叫声,也高兴地回叫了一声并停下脚步,对司马麟伸出手。司马麟几步跑过去,疏桐牵起他的手,走过案前,太子妃坐下来,芳菲拿来一个小席子置在太子妃旁边让司马麟坐下,一个宫女拿来一个跪垫,庾琼花跪下去,给太子妃磕头:
“妾婢向太子妃娘娘请安!愿太子妃娘娘新年安康,顺心如意!”
司马麟看了,也起身跪下奶声奶气地说:
“麟儿祝母妃过年好!”
疏桐微笑着说:
“免礼!庾良娣请坐!麟儿快坐下来!”
庾琼花在太子妃的左下侧坐下,宫女扶司马麟坐好。
疏桐回头问水寒:
“乔良娣如何还未到?去到延寿宫怕是要迟了。”
“奴婢派人去催催,”水寒说,“太子妃娘娘莫如请先用早膳?”
疏桐点点头说:
“也好!”
水寒转身对一边的内侍招招手。
“是,易女官!”内侍会意,躬身说完退出去。
不一刻,早膳陆续传进来了,乔秋凤此时急急赶进来,殿中众人不由转脸望向她。乔秋凤的手本来还拖着司马嗣的,在众目睽睽之下,她放开了儿子的手,紧走几步,匍匐跪倒在太子妃脚下:
“妾婢向太子妃娘娘请罪,今早起来,嗣儿说肚子有点些不适……妾婢因此来迟了,望太子妃娘娘恕罪!愿太子妃娘娘新年吉祥!”
看到乔秋凤如此狼狈,疏桐不由皱眉,可听到乔秋凤说司马嗣肚子不适,疏桐实实在在地被唬到,也顾不上乔秋凤了,忙叫内侍:
“快抱嗣儿过来让本宫瞧瞧。”
内侍赶紧抱起司马嗣过去坐在太子妃身边另一侧,疏桐侧过身拉起司马嗣的手放在自己左手中,用右手指搭在司马嗣的小手腕的脉搏上,柔声问:
“嗣儿肚子怎样啦?”
“方才屙过,如今没事了。”司马嗣低声回答。
“是吗,没事便好,那就随母妃和皇兄一同用膳吧!”脉搏正常,疏桐舒了口气,转头看到乔秋凤还没起身,便说,“哎哟,乔良娣快快请起,坐下一同用早膳。”
庾琼花斜眼不经意地扫了眼正在站起身的乔秋凤,眼神里含着不屑。乔秋凤起身后讪讪地过去坐在太子妃的右下侧。方坐下,乔良娣又忙起身过去主动端起碗帮太子妃盛汤。疏桐微笑着说:
“这事让芳菲做,乔良娣赶紧坐下用膳吧,皇祖母等着两个曾孙呢!”
“是,太子妃娘娘!”乔良娣听了把碗递给伸手给她接碗的芳菲,顺从地坐下去。
半个多时辰后,太子妃早膳用毕,芳菲捧着带帽的貂裘斗篷来给太子妃披上,系好带子,太子妃独自乘坐一驾马车。两位良娣各自带着王子各乘一驾,水寒和芳菲同乘一驾,跟随的内侍和宫女都披着带帽的棉斗篷,穿着长筒棉靴走路跟随。
路上的积雪还未铲完,且是没过小腿肚了,车轮艰难地碾过,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一路上,雪还在纷纷扬扬地下着,内侍和宫女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积雪上,不时抖落身上的落雪。
黄色的琉璃瓦上铺着厚厚的积雪,积雪在阳光下融出一点点雪水,流到半道就结成了冰挂,从琉璃瓦上垂下来,长短不一,一株株结满雾凇的塔松犹如一树树汉白玉雕。如此看过去,红色的宫墙上覆着白雪,檐下垂挂着一条条冰挂,加之一树树汉白玉雕,真是说不出的好看。第一次看到如此景观的芳菲,干脆掀起车帘子,水寒微微一笑说:
“你们那里不是更多雪景吗?如何你还未看够?”
“易女官哪里知道,我们故国的雪景确实比中原多,但多单调呀,千篇一律就是白色,看得人眼睛起蒙发疼。不似这宫中有如此多的精致,当真是百看不厌。”芳菲嘴中说着,视线并没有离开车窗外。
水寒点点头说:
“倒也难怪,如此说来,这个正月,有得你赏的雪景了。”
“嗯!”芳菲兴奋地点点头。
一个多时辰后,太子妃一行车马来到了延寿宫,早有内侍和宫女候在廊下了。众人看到太子妃的马车,有的进去通报太后,有的跑下台阶来搭把手。
两个宫女上前搀着太子妃下车,两个内侍分别接住从马车里探出身来的两位小王子,两位良娣也先后下车,众人跟随太子妃走上台阶,进入殿里。太后正坐在殿中,众人一进去,感觉眼前一亮,皇太后仿若西王母降临皇宫。因皇太后身上穿的,正是太子妃送的寿礼,奢华、高贵。
众人赶紧跪下来,口中称颂:
“祝皇祖母(太后)圣体安康!吉祥如意!”
太后乐呵呵地说:
“平身!来来来,坐下叙话!”
“谢皇祖母!”疏桐说完站起身,坐在皇祖母右下侧座位上,两位良娣坐在太子妃后一排。
太子妃也才看到,皇祖母居中而坐,左右还各摆着一张案子。凝烟坐在皇祖母的身侧,她躬身跟太子妃轻施一礼道:
“皇嫂安好!”
“公主同好!”
疏桐微笑着回礼,心里还在想着皇祖母这左右两侧留出来的位置不知有何用意,在太子妃还在沉思中,太后笑呵呵地向各自倚在姨娘身边的两位小王子招招手:
“过来!来太皇祖母这边!”
两位良娣忙带着王子过去让他们站在太后跟前,她们自己也躬身侍立在太后身边。
“如何见瘦了?”太后端详着两个曾孙良久,面带不悦地问,“是你等服侍不周?”
慌得两位良娣急忙跪下道:
“太后娘娘恕罪,服侍小王子,妾婢不敢有丝毫怠慢之处。”
“不敢怠慢,却又消瘦了,这却是何解?”太后沉声问。
“这……”
“禀皇祖母,”太后如此穷追不舍倒是疏桐没料到的,她向前躬身说,“前几日两位小王子跟着臣孙媳在园中玩了片刻,偶染了风寒,尔后服了几剂药,身体还在恢复当中。”
“哀家料到便是这般,”太子妃出面,事情当然好办,太后的气消了,“今儿个膳食还得忌油腻。”
“皇祖母说得是,这些日子皆是服用清淡膳食。”太子妃说。
“太皇祖母,母妃好生厉害,给麟儿服了药,便好了。”司马麟奶声奶气说。
“哦,”太后听了深感意外,转头问太子妃,“真有此事?”
不独疏桐,众人皆没料到司马麟会说出此事,小娃子真是瞒不得。
疏桐赶紧说:
“禀皇祖母,那是芳菲出宫问他兄长找来的草药,专治此类小疾的。”
“救急时,这是使得的,”太后点点头,又交代说,“不过,真正病起,还是找御医妥当,切不可草率大意。”
“臣孙媳谨遵皇祖母教诲!”疏桐暗暗庆幸皇祖母没有再往下追究。
此时,内侍在廊下传话进来:
“皇上皇后驾到!”
殿中众人除太后之外,其余均出殿跪迎:
“叩见父皇母后(皇上皇后),愿父皇(皇上)万岁!母后(皇后)千秋!愿父皇、母后福泰安康!国运昌隆!”
众人跟随皇帝、皇后进殿,再次跟着皇帝、皇后跪拜太后,拜毕,皇帝坐在太后左侧,皇后坐在太后右侧,太子妃此时才恍然。
除夕日,朝廷休沐一日不举行早朝,皇帝才会在此时携皇后过来给太后拜年,这也是宫中规矩。跟在帝后后面的内侍和宫女陆续提着食盒进来,皇后侧身对太后说:
“母后,稍候皇上还得到御书房处理政事,臣妾留下听候母后差遣。”
“如今有太子妃在,哀家跟前倒是用不上你了,”太后说这话时,一脸平淡,接着又怅然地说,“今年太子妃进宫,原是大喜之事,要是骏儿在,该多好呀!”
皇后听太后提起太子,不觉悲从中来,即低头掩面。皇帝瞪了皇后一眼,但白瞪了,因皇后此时低着头,哪得看见?
“母后休要挂怀,骏儿吉人天相,年后必定能平安归来。今日除夕,”皇帝只得劝慰太后,“阖宫欢喜,骐儿、骃儿等都来围炉,他等皆是母后的皇孙。”
太后没有吭声,皇后也只顾低头掩面,殿中一片沉寂。庾琼花握着儿子的手,偷眼望望众人,见一个个皆低头默不出声,她悄悄捏捏儿子的手,低声说:
“叫皇爷爷!叫!”
“皇爷爷!”司马麟低低地、脆脆地叫。
这一叫如春天一声惊雷,众人皆抬头把眼光投向司马麟,皇帝的眼光更是一亮:
“来,过来皇爷爷这里!麟儿嗣儿都过来!”
庾琼花用手不经意地推司马麟,司马麟迈步时,伸手去拉司马嗣,司马嗣死活不肯迈步,乔秋凤只好拉着儿子过去。皇后此时也抬起头,慈爱地望着两个孙子,眼中有渴盼。皇帝把俩孙子拉到跟前,眼中有欣慰,也有丝遗憾,他对俩孙子说:
“今晚陪皇爷爷一起围炉,喜不喜欢?”
司马麟仰起小脸,眨巴着小眼睛说:
“喜欢!”
司马嗣不敢抬头,双手搓着衣角,点点头。
“你们陪太皇祖母和皇祖母聊天,皇爷爷去批完奏折回来,我们就一起围炉,”司马弘对两个孙子说,“哦,还有你们的皇叔也会来陪你们一起围炉。”
司马麟听了,情不自禁地拍起小手:
“噢!能见到皇叔了!能见到皇叔了!”
司马麟说的皇叔是二皇子司马骆骐,自从皇兄离宫之后,司马骆骐对两个小皇侄甚是关照,有时会派内侍来带两皇侄到府上去玩耍,因此两个小王子对这个皇叔甚是喜欢。
司马弘笑着起身,对太后说:
“儿臣告退!”
重孙的欢乐感染了太后,太后笑着说:
“去吧!”
众人跪下恭送皇帝。
皇帝长舒一口气往殿外走去,还不忘转头瞧一眼可爱的皇孙。
“王儿新年好!愿王儿新的一年快高长大!”庾琼花看到儿子,脸上霎时笑出一朵花来。庾琼花迎上儿子,蹲下来在儿子脸上啪地亲了一嘴,细心地捋一捋儿子的衣服,然后起身牵起儿子的手,一起往外走。
卯末辰初光景,换在晴天,天空已是光芒四射的了。但此刻的天空是灰暗的,漫天的雪花飘飘洒洒,似柳絮,似梨花,轻轻盈盈地。风不知何时停止的,落尽叶子兀立着的树木,光秃秃的枝头裹上了层层蓬蓬松松的雾凇,显得凝重而圣洁。
仅一夜的工夫,庭院上的积雪快没过膝盖了,小内侍和小宫女还在扫雪,只不过先扫出了一条道可供进出。司马麟看着厚厚的积雪,挣脱庾良娣的手,奔跑着,欢叫着:
“姨娘,好大、好美的雪呀!”
司马麟说着便急不可待地踩进雪地,可脚却一时抽不出来,积雪几没过他的胯部。一个内侍忙过去抱起大王子,庾良娣紧走几步,站在路中慈爱地望着儿子,内侍抱着大王子过来,大王子滑下来跟在庾良娣身边。有内侍在后面为庾良娣和大王子撑着大伞盖,再后面跟着宫女。
这样走着,比平常要多花些时间才来到太子妃的凤仪宫,庭院里也有好多内侍和宫女在扫雪。凤仪宫外头的廊下,站着戴着棉帽子,穿着厚厚的棉衣的级别较高的内侍和宫女,他们仰头望着漫天飘洒的雪花,伸手去接。
庾琼花从从容容地一步步迈上台阶,内侍抱着大王子上台阶,来到殿门口,台阶上的内侍和宫女回头看到庾良娣和大王子,便躬身向庾良娣和大王子施礼,庾良娣冲他们笑笑。内侍放下大王子,庾良娣牵着大王子的手,抬脚迈过门槛进入大殿。殿中已然灯火通明,庾良娣看到太子妃此时正由水寒和芳菲一左一右陪着从寝室里走出来,她们边走,水寒边低头跟太子妃回话。
“母妃!”司马麟一看到太子妃,欢快地叫。
“麟儿!”疏桐听到司马麟的叫声,也高兴地回叫了一声并停下脚步,对司马麟伸出手。司马麟几步跑过去,疏桐牵起他的手,走过案前,太子妃坐下来,芳菲拿来一个小席子置在太子妃旁边让司马麟坐下,一个宫女拿来一个跪垫,庾琼花跪下去,给太子妃磕头:
“妾婢向太子妃娘娘请安!愿太子妃娘娘新年安康,顺心如意!”
司马麟看了,也起身跪下奶声奶气地说:
“麟儿祝母妃过年好!”
疏桐微笑着说:
“免礼!庾良娣请坐!麟儿快坐下来!”
庾琼花在太子妃的左下侧坐下,宫女扶司马麟坐好。
疏桐回头问水寒:
“乔良娣如何还未到?去到延寿宫怕是要迟了。”
“奴婢派人去催催,”水寒说,“太子妃娘娘莫如请先用早膳?”
疏桐点点头说:
“也好!”
水寒转身对一边的内侍招招手。
“是,易女官!”内侍会意,躬身说完退出去。
不一刻,早膳陆续传进来了,乔秋凤此时急急赶进来,殿中众人不由转脸望向她。乔秋凤的手本来还拖着司马嗣的,在众目睽睽之下,她放开了儿子的手,紧走几步,匍匐跪倒在太子妃脚下:
“妾婢向太子妃娘娘请罪,今早起来,嗣儿说肚子有点些不适……妾婢因此来迟了,望太子妃娘娘恕罪!愿太子妃娘娘新年吉祥!”
看到乔秋凤如此狼狈,疏桐不由皱眉,可听到乔秋凤说司马嗣肚子不适,疏桐实实在在地被唬到,也顾不上乔秋凤了,忙叫内侍:
“快抱嗣儿过来让本宫瞧瞧。”
内侍赶紧抱起司马嗣过去坐在太子妃身边另一侧,疏桐侧过身拉起司马嗣的手放在自己左手中,用右手指搭在司马嗣的小手腕的脉搏上,柔声问:
“嗣儿肚子怎样啦?”
“方才屙过,如今没事了。”司马嗣低声回答。
“是吗,没事便好,那就随母妃和皇兄一同用膳吧!”脉搏正常,疏桐舒了口气,转头看到乔秋凤还没起身,便说,“哎哟,乔良娣快快请起,坐下一同用早膳。”
庾琼花斜眼不经意地扫了眼正在站起身的乔秋凤,眼神里含着不屑。乔秋凤起身后讪讪地过去坐在太子妃的右下侧。方坐下,乔良娣又忙起身过去主动端起碗帮太子妃盛汤。疏桐微笑着说:
“这事让芳菲做,乔良娣赶紧坐下用膳吧,皇祖母等着两个曾孙呢!”
“是,太子妃娘娘!”乔良娣听了把碗递给伸手给她接碗的芳菲,顺从地坐下去。
半个多时辰后,太子妃早膳用毕,芳菲捧着带帽的貂裘斗篷来给太子妃披上,系好带子,太子妃独自乘坐一驾马车。两位良娣各自带着王子各乘一驾,水寒和芳菲同乘一驾,跟随的内侍和宫女都披着带帽的棉斗篷,穿着长筒棉靴走路跟随。
路上的积雪还未铲完,且是没过小腿肚了,车轮艰难地碾过,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一路上,雪还在纷纷扬扬地下着,内侍和宫女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积雪上,不时抖落身上的落雪。
黄色的琉璃瓦上铺着厚厚的积雪,积雪在阳光下融出一点点雪水,流到半道就结成了冰挂,从琉璃瓦上垂下来,长短不一,一株株结满雾凇的塔松犹如一树树汉白玉雕。如此看过去,红色的宫墙上覆着白雪,檐下垂挂着一条条冰挂,加之一树树汉白玉雕,真是说不出的好看。第一次看到如此景观的芳菲,干脆掀起车帘子,水寒微微一笑说:
“你们那里不是更多雪景吗?如何你还未看够?”
“易女官哪里知道,我们故国的雪景确实比中原多,但多单调呀,千篇一律就是白色,看得人眼睛起蒙发疼。不似这宫中有如此多的精致,当真是百看不厌。”芳菲嘴中说着,视线并没有离开车窗外。
水寒点点头说:
“倒也难怪,如此说来,这个正月,有得你赏的雪景了。”
“嗯!”芳菲兴奋地点点头。
一个多时辰后,太子妃一行车马来到了延寿宫,早有内侍和宫女候在廊下了。众人看到太子妃的马车,有的进去通报太后,有的跑下台阶来搭把手。
两个宫女上前搀着太子妃下车,两个内侍分别接住从马车里探出身来的两位小王子,两位良娣也先后下车,众人跟随太子妃走上台阶,进入殿里。太后正坐在殿中,众人一进去,感觉眼前一亮,皇太后仿若西王母降临皇宫。因皇太后身上穿的,正是太子妃送的寿礼,奢华、高贵。
众人赶紧跪下来,口中称颂:
“祝皇祖母(太后)圣体安康!吉祥如意!”
太后乐呵呵地说:
“平身!来来来,坐下叙话!”
“谢皇祖母!”疏桐说完站起身,坐在皇祖母右下侧座位上,两位良娣坐在太子妃后一排。
太子妃也才看到,皇祖母居中而坐,左右还各摆着一张案子。凝烟坐在皇祖母的身侧,她躬身跟太子妃轻施一礼道:
“皇嫂安好!”
“公主同好!”
疏桐微笑着回礼,心里还在想着皇祖母这左右两侧留出来的位置不知有何用意,在太子妃还在沉思中,太后笑呵呵地向各自倚在姨娘身边的两位小王子招招手:
“过来!来太皇祖母这边!”
两位良娣忙带着王子过去让他们站在太后跟前,她们自己也躬身侍立在太后身边。
“如何见瘦了?”太后端详着两个曾孙良久,面带不悦地问,“是你等服侍不周?”
慌得两位良娣急忙跪下道:
“太后娘娘恕罪,服侍小王子,妾婢不敢有丝毫怠慢之处。”
“不敢怠慢,却又消瘦了,这却是何解?”太后沉声问。
“这……”
“禀皇祖母,”太后如此穷追不舍倒是疏桐没料到的,她向前躬身说,“前几日两位小王子跟着臣孙媳在园中玩了片刻,偶染了风寒,尔后服了几剂药,身体还在恢复当中。”
“哀家料到便是这般,”太子妃出面,事情当然好办,太后的气消了,“今儿个膳食还得忌油腻。”
“皇祖母说得是,这些日子皆是服用清淡膳食。”太子妃说。
“太皇祖母,母妃好生厉害,给麟儿服了药,便好了。”司马麟奶声奶气说。
“哦,”太后听了深感意外,转头问太子妃,“真有此事?”
不独疏桐,众人皆没料到司马麟会说出此事,小娃子真是瞒不得。
疏桐赶紧说:
“禀皇祖母,那是芳菲出宫问他兄长找来的草药,专治此类小疾的。”
“救急时,这是使得的,”太后点点头,又交代说,“不过,真正病起,还是找御医妥当,切不可草率大意。”
“臣孙媳谨遵皇祖母教诲!”疏桐暗暗庆幸皇祖母没有再往下追究。
此时,内侍在廊下传话进来:
“皇上皇后驾到!”
殿中众人除太后之外,其余均出殿跪迎:
“叩见父皇母后(皇上皇后),愿父皇(皇上)万岁!母后(皇后)千秋!愿父皇、母后福泰安康!国运昌隆!”
众人跟随皇帝、皇后进殿,再次跟着皇帝、皇后跪拜太后,拜毕,皇帝坐在太后左侧,皇后坐在太后右侧,太子妃此时才恍然。
除夕日,朝廷休沐一日不举行早朝,皇帝才会在此时携皇后过来给太后拜年,这也是宫中规矩。跟在帝后后面的内侍和宫女陆续提着食盒进来,皇后侧身对太后说:
“母后,稍候皇上还得到御书房处理政事,臣妾留下听候母后差遣。”
“如今有太子妃在,哀家跟前倒是用不上你了,”太后说这话时,一脸平淡,接着又怅然地说,“今年太子妃进宫,原是大喜之事,要是骏儿在,该多好呀!”
皇后听太后提起太子,不觉悲从中来,即低头掩面。皇帝瞪了皇后一眼,但白瞪了,因皇后此时低着头,哪得看见?
“母后休要挂怀,骏儿吉人天相,年后必定能平安归来。今日除夕,”皇帝只得劝慰太后,“阖宫欢喜,骐儿、骃儿等都来围炉,他等皆是母后的皇孙。”
太后没有吭声,皇后也只顾低头掩面,殿中一片沉寂。庾琼花握着儿子的手,偷眼望望众人,见一个个皆低头默不出声,她悄悄捏捏儿子的手,低声说:
“叫皇爷爷!叫!”
“皇爷爷!”司马麟低低地、脆脆地叫。
这一叫如春天一声惊雷,众人皆抬头把眼光投向司马麟,皇帝的眼光更是一亮:
“来,过来皇爷爷这里!麟儿嗣儿都过来!”
庾琼花用手不经意地推司马麟,司马麟迈步时,伸手去拉司马嗣,司马嗣死活不肯迈步,乔秋凤只好拉着儿子过去。皇后此时也抬起头,慈爱地望着两个孙子,眼中有渴盼。皇帝把俩孙子拉到跟前,眼中有欣慰,也有丝遗憾,他对俩孙子说:
“今晚陪皇爷爷一起围炉,喜不喜欢?”
司马麟仰起小脸,眨巴着小眼睛说:
“喜欢!”
司马嗣不敢抬头,双手搓着衣角,点点头。
“你们陪太皇祖母和皇祖母聊天,皇爷爷去批完奏折回来,我们就一起围炉,”司马弘对两个孙子说,“哦,还有你们的皇叔也会来陪你们一起围炉。”
司马麟听了,情不自禁地拍起小手:
“噢!能见到皇叔了!能见到皇叔了!”
司马麟说的皇叔是二皇子司马骆骐,自从皇兄离宫之后,司马骆骐对两个小皇侄甚是关照,有时会派内侍来带两皇侄到府上去玩耍,因此两个小王子对这个皇叔甚是喜欢。
司马弘笑着起身,对太后说:
“儿臣告退!”
重孙的欢乐感染了太后,太后笑着说:
“去吧!”
众人跪下恭送皇帝。
皇帝长舒一口气往殿外走去,还不忘转头瞧一眼可爱的皇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