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花扶着太后的手同时不由得微微一抖,太后且未起身,不悦地问:

    “绒花怎了?果真是弱不禁风了?”

    绒花慌得赶忙跪下磕头求饶:

    “太后娘娘恕罪!太后娘娘恕罪!奴婢方才碰到伤口,现下没事了。”

    “扶哀家起来!绒花,”太后也没再追究,“今儿个过完除夕便不回东宫了,等过完正月十五再回去,好好跟琼花习礼,明白了吗?”

    “奴婢遵旨!”绒花回完话赶紧起身半蹲着扶起太后,凝烟也站起来扶太后一把,在座众人全站起身,巴陵公主凝紫过来站在凝烟身旁。

    步下阶来,太后放开绒花扶着的手,伸给疏桐,疏桐双手扶着,一同步出馨暖阁。皇后跟在太后后面,赵舜婕过去扶着皇后,皇后后面是三位夫人,凝烟跟凝紫走在一处,她们后面是两位良娣,接下来是虞曦、水寒和芳菲。

    水寒一路都在关注庾良娣的一举一动,但自听太后让绒花上元节回东宫继续跟着庾良娣之后,庾良娣再也没有异常之举动,她挺直腰板,从容不迫地走着,并且跟乔良娣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出到馨暖阁外,众人跟着太后,依次上了自己的马车。内侍抱两位小王子上了马车,两位良娣哪怕是同坐一辆马车,庾良娣也是端着架子,一声不吭,乔良娣是木讷惯了,只有司马麟时不时记起什么,就跟司马嗣说着。马车缓缓前行,尽管沿途有内侍在铲雪、扫雪,但纷纷扬扬飘着的雪花瞬间又铺上一层,车轮碾过,在洁白的雪面上留下一行行歪歪扭扭的车辙。皇宫里尽是高墙大院,仍然有一些幽深的宫巷没有扫到,积雪极深。

    此时,鹤汀岛那里也是在准备围炉诸事,流响他们上岛至今已是第二个年头,财力上虽不如去年捉衿见肘,但也不甚宽裕。且此时已经明文规定,四时八节均以中原的年历为准,已无争议。可令流响极感头疼的是那些新岛民大部分不愿去学堂学汉文,他们认为难学,难说,难写,更怕的是从此便丢了家乡的语言。

    在流响的帅府里,那些高级将领及卫母以流响为首围坐一起,边围炉边商讨办学堂之事。卫母初始并不出声,只是静静地听着,吃着,到最后争持不下时,卫母轻轻地说:

    “主公,能否容老身插一嘴?”

    流响忙说:

    “老夫人请讲!”

    “主公,汉文该学,各国的语言也得教,此方是收买人心之道。学汉文,且得拿出汉文的有趣之处,使人愿意接触、研习,而非是靠严令。”

    “妙哇,老夫人真乃高见,流响如何便未想到?”流响喜极,起身向卫母深施一礼,“老夫人请受流响一拜!”

    卫梵的眼前突然一亮,脸露喜色,众人均看在眼里,笑问:

    “军师是不是已有高见?”

    “主公,正月十五上元节,我们也来个猜灯谜,到时看我的。”卫梵胸有成竹地说。

    说到猜灯谜,流响也是心头一亮,跟卫梵相视而笑,流响开怀地说:

    “大家举杯敬老夫人,愿老夫人福寿安康!”

    众人敬罢,开怀畅饮。

    再说太后率众人返回颐养殿时,已是未时了,其他的妃嫔也在殿中等候了,看太后到来,众人七手八脚一阵忙乱将太后迎进了颐养殿,虞曦和绒花伺候太后更衣,稍事休息。其他主子也都由自己的贴身宫女伺候着解下斗篷,换上晚装,准备围炉。

    水寒和芳菲服侍太子妃更衣、补妆容,弄妥之后,芳菲也顾不得水寒在场,对太子妃抱怨说:

    “太子妃,奴婢看绒花是伤在手背上的,这会是她自己摔伤的吗?”

    其实,对于绒花之伤,疏桐是有所怀疑的,但她又不敢往下猜测,看庾良娣之为人,虽然深沉,可不至于如此阴毒呀!

    看太子妃沉思不语,水寒知道自己是不能不开口了,她轻轻地说:

    “绒花貌美机敏,有时也会给自己惹祸的。”

    “机敏?”太子妃反问一句,想起了她去给大王子把脉时的情景,绒花确实聪明机灵。如此说来,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了,想至此,疏桐不禁不寒而栗。

    “对呀,太后娘娘向来洞若观火,按理今日也该看得出来的,”水寒低声说,“但奴婢不清楚太后娘娘何以还将绒花往火坑里推。”

    “皇上驾到……”疏桐点点头,正待开口说话,外面传来内侍高声喊话。其实内侍的这声喊话的时间,距离皇上的御辇到达颐养殿门口还有两刻钟,这两刻钟就是让人准备好接驾的。

    太子妃即刻起身,水寒和芳菲帮太子妃整一整裙袍,跟着太子妃一起走出大殿,所有人除了太后都陆续出到殿中。大殿里此时已是灯火通明、金碧辉煌的了,殿中八根巨大的盘龙玉柱,龙的下颌挂着宫灯,在宫灯的辉映下,玉柱绿得晶莹,绿得剔透,更是照得地上铺的汉白玉光可鉴人。大殿当中横着三张案桌,大殿左右两边各排三排,每排五张案桌。两边余下的地方排列着编钟、编磬、建鼓等各项乐器,这些乐器旁边各坐六名艺伎,她们或竽,或笙,或箛,或琵琶,或胡琴……皆有自己之乐器。

    殿中诸人全都走出殿外,候在阶上。

    皇帝的銮驾来了,皇帝坐在前面的步辇,王昭仪坐在后面的马车上,车上还有四皇子司马骆骃。王昭仪本来是够胆量跟皇帝同坐一辆步辇的,但皇帝不敢让王昭仪同坐,若被太后看到,必定会招来一番痛斥的。

    皇帝下了步辇,拾级而上,后面王昭仪和四皇子由内侍扶着下了马车,紧跟着皇帝走上台阶。四皇子到底是比司马麟、司马嗣兄弟俩大了几岁,爬起台阶来利索多了。阶上之人一起下跪恭迎皇帝,三呼万岁!

    司马弘走进殿中,见母亲还没出来,便亲自进内殿扶母亲出来。王昭仪看到太后,拉着儿子躬身请安:

    “臣妾(皇孙)祝太后(皇祖母)新年安康!千秋长乐!”

    “骃儿,愿你新年快高长大,早日帮你父皇一臂之力!来,”太后笑呵呵地对司马骆骃说完转头对皇帝说,“让大家入座吧!”

    “儿臣遵旨!”司马弘说着抬下手,“大家入座吧!”

    皇帝、皇后扶着太后来到居中的座位,等太后、皇帝和皇后坐下之后,王昭仪坐在皇帝的下侧,段贵嫔坐在太后的下侧,其他妃嫔依位份落座,太子妃坐在段贵嫔后排之首位,再下是凝烟、凝紫姊妹和两位良娣,第三排是其他嫔妾的公主。王昭仪后面的两排,坐的都是皇帝的后宫,但并不包括那些美人以下的位份低的妾。

    坐定之后,众内侍和宫女磕头称颂,太后和皇帝吩咐打赏,颜镛和王德胜端着放满小银锞子托盘,每个银锞子大约一两,虞曦和赵舜婕一起派发,派发完毕,众内侍和宫女再次磕头称谢。四人归位伺候,虞曦也不时过去招呼一下凝紫、凝烟两姐妹。

    御膳房开始传膳了,每一道菜都是先送到太后、皇帝和皇后的案桌上来,皇帝举起酒杯,对太后说:

    “儿臣祝母后新年安康!千秋长乐!”

    太后笑呵呵地说:

    “哀家祝皇帝江山永固!万寿无疆!”

    “谢母后!”司马弘一饮而尽。

    每一道菜,司马弘母子、夫妻均只尝了两筷,然后就转而赏赐下去。

    乐师举起木槌敲击编钟,悠扬的乐声旋即一同响起,一群舞姬翩跹滑入舞池,她们一个个粉黛轻施,面如芙蓉,体若柔柳。那轻盈的舞姿,让几个小皇子和小王子都看得目瞪口呆,司马骆骃忍不住鼓起掌来。太后看看司马骆骃,又看向王芝芳,王芝芳眼角的余光看到太后在盯着自己,就知道拍掌的是自己的儿子了,但是她假装不知道,眼睛照样注视着舞姬,可脸色已然变得极不好看了。

    酒过三巡之时,虞曦走过两位公主这边来,她准备问凝烟是否要喝葡萄酒,当一看到凝烟的脸,虞曦吃惊地低声问:

    “高平公主,你的脸怎么啦?”

    凝烟纳闷地抬起头看虞曦,凝紫听了转头看凝烟的脸,也是被唬到了,不由得啊了一声,原来凝烟脸上不知何故长出了成片的红疙瘩。这可惊动了太后:

    “虞曦,怎么回事?”

    “禀太后娘娘,高平公主脸上不知何故,长了些红色的疙瘩。”虞曦躬身回话。

    “过来,让皇祖母瞧瞧,该不会……”太后听了,有些担心地说。

    虞曦扶着凝烟过去,太后拉凝烟坐在自己身边,端详着,戚昭楚也心惊胆战地跟过去,跪坐太后身边。

    “不像……不是……唬哀家一跳,”太后自言自语说,然后抬头对虞曦说,“快派人请太医来。”

    此时戚昭楚接口说:

    “太后,还是请太医到臣妾那里去给公主瞧瞧吧,明日开始,太后就要接见朝中命妇,忙着呢,哪有时间管公主之事,还是由臣妾来照顾吧!”

    太后听了,沉思片刻,点点头:

    “也好,那便快些回去请太医,虞曦,派人取哀家的斗篷给凝烟丫头披上,别着凉了。”

    “是!太后!”虞曦说完走出殿去,戚昭楚也扶着凝烟向太后、皇帝和皇后告退。

    此时,几个小皇子和小王子要去解手,这是被允许的。司马骆驹和司马骆骃由内侍带着去解手,司马麟和司马嗣则由宫女陪着去,可司马嗣不愿别人带他去,乔秋凤只好自己带去,庾琼花看了,也跟着出去。

    就在庾良娣站在离茅房稍远的竹林旁低头凝神听潺潺流水声时,她听到有人问话:

    “庾良娣近来可好?”

    庾良娣转头看是王昭仪,赶紧躬身施礼:

    “妾婢叩见昭仪娘娘!”

    “庾良娣无需多礼!庾良娣得空,可勤些带大王子到本宫宫里来坐坐,本宫不胜欢迎。”王芝芳笑微微地看着庾良娣,在庾良娣眼里极是可亲可敬。

    庾良娣忙躬身说:

    “只要昭仪娘娘不嫌弃,妾婢定抽空前往伺候昭仪娘娘。”

    “你是大王子之母,本宫自当待你如上宾,你何须伺候本宫呢?况且太子妃之位本当是你的……真真屈了你了”王芝芳皮笑肉不笑地说。

    “妾婢不敢,昭仪娘娘千万别折煞妾婢了。”庾琼花惶恐地说。

    王芝芳笑笑说:

    “本宫说的不是实话吗?你怕什么?这里又无他人”

    “母妃——”这时候传来司马麟的叫声,庾琼花赶忙对王芝芳说:

    “昭仪娘娘,妾婢失陪了。”

    王芝芳做作地笑笑:

    “去吧!”

    望着庾琼花的背影,王芝芳冷笑一声,转身走了。

    回到大殿,殿中的舞姿依然翩跹,乐声照样悠扬,庾琼花照样不动声色地吃着,只是她的眼神不时落在太子妃身上。

    到了戌时,围炉方结束,众人离席恭送太后、皇帝和皇后回宫,其余的才按等级依次回宫。

章节目录

流响出疏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墨轩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墨轩居并收藏流响出疏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