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后宫里的妃嫔,包括太子妃等是要每天去给太后请安、到延寿宫里伺候的。这当中除了规矩,还有因为这期间,王公贵戚的命妇会来给太后拜年,寿诞时,太后可以说一切删繁就简,但过年的礼数是不能废的,这是有关皇家颜面之问题。还有,虽说这礼仪方面的事情是归乔尚宫管理的,但因为接待的是各种级别的命妇,人数颇多,因此延寿宫中春节期间接待命妇之事,都需要妃嫔们一起协理。
这样的明场面,王昭仪照样主持全局,因为人多繁杂,确实需要一人来主持大局,所以每逢这等日子,太后对王芝芳也不能那么排斥了。今年太后原是要让太子妃来主管一切的,但虞曦对太后说:
“太后娘娘疼爱太子妃,想事事磨炼培养太子妃,但树大招风,太后娘娘,太子妃这棵树根基还不稳呐!”
太后听了,猛然醒悟:
“虞曦你可是提醒哀家了,罢了,还是让王家女尽力去蹦跶吧!”
去年的上元节,王昭仪原以为在她的极力铺排下会比太子的不同凡响,谁料想到最后竟是平淡无奇地草草收场,使得王芝芳灰头土脸的。今年太后让皇帝放手让二皇子司马骆骐去筹备,原以为春节期间接待命妇也是没她的份的了,谁料太后竟无懿旨,王芝芳便又活跃起来了,主持接待命妇的过程都是盛装出场的。
这些日子,最累的是众妃嫔,最高兴的是司马骆驹、司马骆骃两位小皇子和司马麟、司马嗣两位小王子。因来到延寿宫之后,他们的母妃在忙着,他们则可以由小内侍陪着去玩,四个小娃子可是玩得不亦乐乎,尤其是司马骆骃,非常喜欢跟两位小王子玩。
凝烟是最得太后宠爱的,她在之前都是陪着母妃来延寿宫帮忙的,因今年脸上无端长了红疙瘩,凝烟便没有跟母妃一起来了。
照此来说,上有王昭仪主持全局,又有众妃嫔接待命妇,下有内侍宫女打杂,太子妃、虞曦不就显得可有可无了?要知道,这里是延寿宫,是太后颐养天年之处,平时除了后宫妃子来问安,大部分时间都是安静的,太子妃于太后而言,是太子的替身,能不重要吗?至于虞曦,春节期间命妇来拜年,便相当于借太后的这个处所来走个过场,虽有王昭仪主持全局,但事无大小还得虞曦来配合。
上元节这天接待的,是太后、皇后娘家那一拨的贵戚,当然也有王昭仪和几位有品级的妃嫔的娘家人。此时临近辰时,那些贵戚候在西偏殿,太后此时接待的是一位较特殊的皇亲,是司马弘爷爷辈的一位王爷的妃子——王太妃。
司马弘称帝,也有这位王爷的一份功劳,太后极是念这份情,虽王爷不在了,但王太妃且健在。这位王太妃也就比太后大个十来岁吧,日常里,太后会时不时派人请王太妃进宫来叙叙旧。
此刻,太后请王太妃上座,两人面对面喝着茶,用着点心,聊着家常,皇后坐在太后左侧相陪,太子妃在跟前伺候,虞曦帮着。
在侧殿安排事务的王昭仪探头看到虞曦正站在太子妃身边,便对旁边伺候着的宫女说:
“去,叫虞曦过来。”
“是,娘娘!”宫女说完,来到虞曦身边,轻声说,“虞女官,昭仪娘娘有请!”
“太子妃,王昭仪找奴婢,奴婢去去便来。”虞曦把糕点奉给太后,过来对太子妃说。
太子妃说:
“不妨,你去吧,此处有我。”
太子妃说着,将奉糕点给王太妃道:
“老太妃,请你尝尝这款糕点,淡淡的甜味来自糕点本身的食材,多吃无妨的。”
王太妃对太子妃甚是满意,对太后夸赞道:
“太后真是有福气,娶得如此佳妇也是皇家之福。”
太后乐呵呵地说:
“承王太妃夸赞,哀家替皇孙媳妇妇谢谢太妃!”
虞曦走过王昭仪这边来,看到王昭仪坐在案前,一手扶着搁在案上的提盒,便问:
“娘娘,你找奴婢?”
“虞曦,这份给王太妃的回礼是否合适?本宫这里需要你。你看看,”看到虞曦,王昭仪笑容满面地说,“那个费仁呢,本宫看他手脚挺伶俐的,让他伺候太后应是不错的。”
虞曦笑着说:
“可不是嘛?娘娘看人可真准,费仁做事确实麻利,正因如此,这段时间,奴婢便派他专职到宫门口接送命妇们出入宫闱。派其他人去,奴婢着实不放心,因有些个会偷懒,费仁不会,他做事效率极高。”
王昭仪听了,脸色霎时变得极难看,虞曦发现了,但假装没看见,顾自俯身去看提盒里的礼物,边看边说:
“娘娘,从这些礼物便可看出娘娘的细心周到,连王府最受太后宠爱的小郡主的宫花娘娘都给备上了,娘娘根本不用叫奴婢过来看呢!”
虞曦这是搬梯子给王芝芳下台阶呢,王昭仪能不知道?她的脸一瞬间恢复了原样,皮笑肉不笑地说:
“虞曦这张嘴真会哄人开心,既如此,本宫更不放你走了,这时间,你要多待在本宫身边,本宫方可时时找你。”
“无妨,都在这殿里,太后使唤奴婢惯了,找不到人会不悦。奴婢就在太后身边,娘娘一叫,奴婢这不随时便过来了?”虞曦直起身子,探头望向太后那边,吴鸾已经帮着太子妃在太后跟前伺候着了,她转过脸来不卑不亢地对王昭仪说。王昭仪听了,悻悻然,不再说话。虞曦又微笑着问:
“娘娘,这礼物此时是否可派人提上王太妃之马车了?”
因王太妃身份特殊,她的车驾可以直接进入皇宫,直达延寿宫。
王昭仪点点头,摆个舒服的姿势靠着凭几背,王韶忙把备在案上的一盏茶端起来奉给王昭仪。王昭仪左手接过,右手指作兰花状揭开盏盖,拨一拨盏里的茶,轻轻地浅尝一口,就盖上盏盖。王韶知道王昭仪不喝了,赶紧双手接过茶盏,放在案上。
“小石子,”趁王昭仪在喝茶,虞曦招手叫过来一个内侍,小石子跑过来,虞曦说,“把这个提盒提去放进王太妃的马车里,却要告知王太妃一声。”
小石子说:
“虞女官请放心,奴才提出去,便立在马车边等王太妃。”
虞曦点点头说:
“去吧!”
小石子提着提盒退出去了。虞曦躬身对王昭仪说:
“娘娘,请歇息片刻用些点心,奴婢回太后娘娘那边伺候着,娘娘有需要随时吩咐奴婢。”
王昭仪面无表情地点点头,虞曦走过太后这边来。
王太妃此时也起身向太后告退:
“感太后恩典,今日叨扰多时,臣妾告退!”
“王太妃是长辈,还烦太妃进宫来,哀家实在过意不去,”太后起身笑呵呵地说,“皇孙媳妇,搀扶王太妃出殿,派人好生护送。”
“是,皇祖母!”太子妃说着,过来搀扶王太妃。
“谢太后恩典!劳烦太子妃了!”王太妃乐得合不拢嘴,由太子妃扶着,往殿外走,太后站着目送,皇后陪着走至大殿门口。
王太妃说:
“皇后娘娘请留步,臣妾告退!”
皇后停住脚说:
“王太妃好走!你常来。”
王太妃走后,太后要静坐休息片刻,再宣众命妇觐见。皇后回到殿中,也陪着太后静坐着,太子妃搀着王太妃下到院中站在马车旁。王太妃拉着太子妃的手,抚摸着,谆谆说道:
“臣妾观太子妃娘娘是个贤淑之人,太子妃别嫌妾身唠叨,妾身要多叮嘱太子妃几句,宫中人多口杂,有些事太子妃且要担待些。太子殿下是个好人,只是遭小人妒忌而命途多舛,太子妃娘娘且静待花开!”
“谢老太妃教导,本宫铭记于心。”太子妃对老太妃是发自内心的敬重,王太妃又讲了些无非是要太子妃宽心之话,太子妃都极耐心地听着,王太妃这才心满意足地回去了。
太后在跟王太妃叙话时,众命妇由后宫诸妃嫔接待,英国公跟王昭仪的父亲是世交,也是亲戚,英国公的诰命夫人在来宾之列。王昭仪在虞曦那里碰了软钉子之后,扭着到西偏殿来,诰命夫人看到王昭仪,当着众人的面,谄媚地说:
“要臣妇说,王昭仪无论气派,无论场面,自是冠压后宫,怪道会得皇上如此宠爱!”
当中有好几个命妇随声附和:
“是呀,王昭仪德才兼备,实是难得。”
“夫人们别如此夸本宫,本宫当之有愧。”王昭仪听了,急忙谦逊地说,但话里面掩饰不住溢出来的得意。
“非是臣妇奉承,实乃王昭仪之贤德实至名归!”诰命夫人加了一句,得意地哈哈笑了,那几位附和者也跟着笑了。
笑声传到正殿,此时殿上甚安静,太后微微皱了皱眉。睁开眼,对虞曦说:
“宣她等来吧!”
虞曦知道太后不悦了,忙说:
“是!”
虞曦来到西偏殿,对众命妇说:
“各位夫人,太后娘娘有请!”
“太后娘娘记起咱们了,赶紧去叩见太后娘娘!”说话的还是那位英国公诰命夫人。她带头起身走到王昭仪身边,众命妇也跟着起身簇拥着王昭仪出来大殿,诸妃嫔也跟着。
众命妇先跪下给太后叩头:
“太后娘娘千秋!新正愿太后娘娘玉体安康,千秋长乐!”
太后微笑着说:
“众位免礼,赐座!”
“谢太后娘娘!”众命妇起身,又给皇后行礼,而后方告坐。
“国家社稷有众位的夫君辅佐,才得以日益昌盛,府中诸事便要劳烦诸位夫人操心,如此,众位大人方可无后顾之忧。哀家愿众位新正百福齐身,笑口常开!”太后等众命妇坐下来,由衷地说。
“太后娘娘说得极是,臣妇等夫君在朝为官,家中琐事确是要靠臣妇等妇人来操持。每每得太后娘娘体恤妾等,虽苦犹甘,”英国公诰命夫人半是诉苦,半是得意地说,“就如臣妇等方才在夸王昭仪,有她,皇上方能安心治理国家。”
前面之话,确实是在情在理,后面之话,赤裸裸地捧。太后听了,不由脸色一沉,不置一词;三位夫人听了一笑而过;皇后淡淡一笑说:
“本宫托王昭仪之福,因此方得以坐享清闲。”
王昭仪则哈哈一笑,猛看到太后在盯着她,急收住了笑声,可眉眼里的笑是收不回了,那笑里犹带上了恨,便变得极狰狞了。
坐在太后跟前的另几位命妇也是随着太后一声不吭,坐在皇后跟前的几位命妇中的一位笑笑,随着皇后的话音,轻轻地犹似耳语:
“那是皇后娘娘贤淑,有成人之美。”
王昭仪侧过耳去,但人家话已说完,她没听到什么,便悻悻然地。
疏桐送完老太妃回来,没有惊动众人,且走到虞曦一边站着。最有意思的是两位良娣,诰命夫人说的话,乔良娣好似没听到一般自顾接待那些品级较低的命妇;庾良娣听了,抽出手帕,轻印额头,再将手帕掖回袖中,然后从宫女手中接过茶盏,亲自奉给诰命夫人。
“太子殿下出征,东宫事务幸得有庾良娣操持,方得一切井然,”王昭仪看到庾良娣端茶过来,眼睛一亮,声音也响亮,“庾良娣也是个难得的人才。”
“这得亏是王昭仪调教有方。”一个不明就里的命妇恐夸得慢了,漫口便应。
这下尴尬的人除了王昭仪,又多了一个庾良娣,庾良娣原是太后跟前之人,要说调教有方,那也该是太后,哪轮得到王昭仪呢?庾良娣感觉虞曦的一双眼睛在盯着自己,顿时如芒刺在背,恨地上没有一条缝可以钻进去。
疏桐不清楚这些人话里暗藏的玄机,但从众人的脸色看得出,这不是一个愉快的话题,她便不动声色地来到皇祖母身边,给皇祖母夹些点心什么的,笑吟吟地说:
“皇祖母,这个枣花糕有益寿护肝之功效,是臣孙媳最近学会的,做来敬奉皇祖母的,请皇祖母尝尝味道如何。”
众命妇唠嗑的话题,左不过是家常絮语,也不值太后去上纲上线地教训,但听在耳朵里终归是不舒服。此刻太子妃解了太后之围,太后呵呵一笑:
“好!皇祖母延年益寿,到底是要造福子孙方好,尔等后辈,需戒骄戒躁方是正理!”
“皇祖母教训得是,臣孙媳谨遵皇祖母教诲!”疏桐躬身回话。
祖孙两人的对话,在座诸人听得一清二楚,王昭仪蹙起眉毛,方才尴尬的神色瞬间从她脸上消失了,继而两片薄嘴唇紧紧地抿在一起,脸色逐渐绷紧了。此时众命妇和妃嫔都微微俯头齐声说:
“太后娘娘教诲,臣妇谨遵!”
此情此景,王昭仪只得从众施礼,等抬起头时,她紧绷的脸色才缓和了些。
“祁诰命,贵公子出征,有否回府过年?”太后微笑着问坐在她跟前的一位雍容华贵的夫人,她是将军祁朗的夫人。
“托太后娘娘洪福,小儿年廿八回来过年的,还没等过上元节,又回军营去了。”祁诰命语带自豪,又稍有些抱怨。
“好嘛,男儿志在报国。”太后爽朗地笑了,“贵公子还未婚配吧?”
“未曾呢!等太后娘娘赐一门好姻缘!”祁诰命躬身说。
“好!好!”太后乐呵呵地说。
又叙了一会儿家常,乔尚宫此时走出大殿中央,声音朗朗地说:
“各位夫人,今日上元节,愿各位全年阖家兴旺,诸事顺遂!这里有太后娘娘给诸位夫人的赏赐,请各位收礼拜谢!”
众命妇听了,皆下跪叩拜:
“谢太后恩典!臣妇等告退!”
“礼成!退!”乔尚宫宣告。
众命妇起身,整齐地后退三步,然后才转身走出殿去。
等命妇都出殿去了,太后说:
“绒花!”
“奴婢在!”绒花急忙到太后跟前跪下。
“你随庾良娣回去,好好习礼,再过个半年光景便去服侍太子妃,等太子回宫,你便去服侍太子。”
庾良娣原本正忐忑着太后会怎样训斥她,谁料想太后竟是这般安排,她闻言挺了挺腰板,身子且站得更直了。
绒花磕头说:
“奴婢谨遵太后娘娘教诲,定不负太后娘娘厚望!”
“你起来吧!”太后跟绒花说完,脸色严肃地望向庾良娣,“琼花,哀家虽在深宫里,也并非是诸事不管的,望你好自为之。”
庾良娣听太后此话,慌得赶紧跪下:
“太后娘娘,妾婢谨遵太后娘娘懿旨,不敢有丝毫懈怠。”
太后闭上眼睛,不再答话,没太后的懿旨,庾良娣也不敢起身,便那么跪着。过了片刻,太后依然没有睁开眼睛,但语调柔和地问:
“戚夫人,凝烟怎样了?脸上的红疙瘩消退了吗?”
这样的明场面,王昭仪照样主持全局,因为人多繁杂,确实需要一人来主持大局,所以每逢这等日子,太后对王芝芳也不能那么排斥了。今年太后原是要让太子妃来主管一切的,但虞曦对太后说:
“太后娘娘疼爱太子妃,想事事磨炼培养太子妃,但树大招风,太后娘娘,太子妃这棵树根基还不稳呐!”
太后听了,猛然醒悟:
“虞曦你可是提醒哀家了,罢了,还是让王家女尽力去蹦跶吧!”
去年的上元节,王昭仪原以为在她的极力铺排下会比太子的不同凡响,谁料想到最后竟是平淡无奇地草草收场,使得王芝芳灰头土脸的。今年太后让皇帝放手让二皇子司马骆骐去筹备,原以为春节期间接待命妇也是没她的份的了,谁料太后竟无懿旨,王芝芳便又活跃起来了,主持接待命妇的过程都是盛装出场的。
这些日子,最累的是众妃嫔,最高兴的是司马骆驹、司马骆骃两位小皇子和司马麟、司马嗣两位小王子。因来到延寿宫之后,他们的母妃在忙着,他们则可以由小内侍陪着去玩,四个小娃子可是玩得不亦乐乎,尤其是司马骆骃,非常喜欢跟两位小王子玩。
凝烟是最得太后宠爱的,她在之前都是陪着母妃来延寿宫帮忙的,因今年脸上无端长了红疙瘩,凝烟便没有跟母妃一起来了。
照此来说,上有王昭仪主持全局,又有众妃嫔接待命妇,下有内侍宫女打杂,太子妃、虞曦不就显得可有可无了?要知道,这里是延寿宫,是太后颐养天年之处,平时除了后宫妃子来问安,大部分时间都是安静的,太子妃于太后而言,是太子的替身,能不重要吗?至于虞曦,春节期间命妇来拜年,便相当于借太后的这个处所来走个过场,虽有王昭仪主持全局,但事无大小还得虞曦来配合。
上元节这天接待的,是太后、皇后娘家那一拨的贵戚,当然也有王昭仪和几位有品级的妃嫔的娘家人。此时临近辰时,那些贵戚候在西偏殿,太后此时接待的是一位较特殊的皇亲,是司马弘爷爷辈的一位王爷的妃子——王太妃。
司马弘称帝,也有这位王爷的一份功劳,太后极是念这份情,虽王爷不在了,但王太妃且健在。这位王太妃也就比太后大个十来岁吧,日常里,太后会时不时派人请王太妃进宫来叙叙旧。
此刻,太后请王太妃上座,两人面对面喝着茶,用着点心,聊着家常,皇后坐在太后左侧相陪,太子妃在跟前伺候,虞曦帮着。
在侧殿安排事务的王昭仪探头看到虞曦正站在太子妃身边,便对旁边伺候着的宫女说:
“去,叫虞曦过来。”
“是,娘娘!”宫女说完,来到虞曦身边,轻声说,“虞女官,昭仪娘娘有请!”
“太子妃,王昭仪找奴婢,奴婢去去便来。”虞曦把糕点奉给太后,过来对太子妃说。
太子妃说:
“不妨,你去吧,此处有我。”
太子妃说着,将奉糕点给王太妃道:
“老太妃,请你尝尝这款糕点,淡淡的甜味来自糕点本身的食材,多吃无妨的。”
王太妃对太子妃甚是满意,对太后夸赞道:
“太后真是有福气,娶得如此佳妇也是皇家之福。”
太后乐呵呵地说:
“承王太妃夸赞,哀家替皇孙媳妇妇谢谢太妃!”
虞曦走过王昭仪这边来,看到王昭仪坐在案前,一手扶着搁在案上的提盒,便问:
“娘娘,你找奴婢?”
“虞曦,这份给王太妃的回礼是否合适?本宫这里需要你。你看看,”看到虞曦,王昭仪笑容满面地说,“那个费仁呢,本宫看他手脚挺伶俐的,让他伺候太后应是不错的。”
虞曦笑着说:
“可不是嘛?娘娘看人可真准,费仁做事确实麻利,正因如此,这段时间,奴婢便派他专职到宫门口接送命妇们出入宫闱。派其他人去,奴婢着实不放心,因有些个会偷懒,费仁不会,他做事效率极高。”
王昭仪听了,脸色霎时变得极难看,虞曦发现了,但假装没看见,顾自俯身去看提盒里的礼物,边看边说:
“娘娘,从这些礼物便可看出娘娘的细心周到,连王府最受太后宠爱的小郡主的宫花娘娘都给备上了,娘娘根本不用叫奴婢过来看呢!”
虞曦这是搬梯子给王芝芳下台阶呢,王昭仪能不知道?她的脸一瞬间恢复了原样,皮笑肉不笑地说:
“虞曦这张嘴真会哄人开心,既如此,本宫更不放你走了,这时间,你要多待在本宫身边,本宫方可时时找你。”
“无妨,都在这殿里,太后使唤奴婢惯了,找不到人会不悦。奴婢就在太后身边,娘娘一叫,奴婢这不随时便过来了?”虞曦直起身子,探头望向太后那边,吴鸾已经帮着太子妃在太后跟前伺候着了,她转过脸来不卑不亢地对王昭仪说。王昭仪听了,悻悻然,不再说话。虞曦又微笑着问:
“娘娘,这礼物此时是否可派人提上王太妃之马车了?”
因王太妃身份特殊,她的车驾可以直接进入皇宫,直达延寿宫。
王昭仪点点头,摆个舒服的姿势靠着凭几背,王韶忙把备在案上的一盏茶端起来奉给王昭仪。王昭仪左手接过,右手指作兰花状揭开盏盖,拨一拨盏里的茶,轻轻地浅尝一口,就盖上盏盖。王韶知道王昭仪不喝了,赶紧双手接过茶盏,放在案上。
“小石子,”趁王昭仪在喝茶,虞曦招手叫过来一个内侍,小石子跑过来,虞曦说,“把这个提盒提去放进王太妃的马车里,却要告知王太妃一声。”
小石子说:
“虞女官请放心,奴才提出去,便立在马车边等王太妃。”
虞曦点点头说:
“去吧!”
小石子提着提盒退出去了。虞曦躬身对王昭仪说:
“娘娘,请歇息片刻用些点心,奴婢回太后娘娘那边伺候着,娘娘有需要随时吩咐奴婢。”
王昭仪面无表情地点点头,虞曦走过太后这边来。
王太妃此时也起身向太后告退:
“感太后恩典,今日叨扰多时,臣妾告退!”
“王太妃是长辈,还烦太妃进宫来,哀家实在过意不去,”太后起身笑呵呵地说,“皇孙媳妇,搀扶王太妃出殿,派人好生护送。”
“是,皇祖母!”太子妃说着,过来搀扶王太妃。
“谢太后恩典!劳烦太子妃了!”王太妃乐得合不拢嘴,由太子妃扶着,往殿外走,太后站着目送,皇后陪着走至大殿门口。
王太妃说:
“皇后娘娘请留步,臣妾告退!”
皇后停住脚说:
“王太妃好走!你常来。”
王太妃走后,太后要静坐休息片刻,再宣众命妇觐见。皇后回到殿中,也陪着太后静坐着,太子妃搀着王太妃下到院中站在马车旁。王太妃拉着太子妃的手,抚摸着,谆谆说道:
“臣妾观太子妃娘娘是个贤淑之人,太子妃别嫌妾身唠叨,妾身要多叮嘱太子妃几句,宫中人多口杂,有些事太子妃且要担待些。太子殿下是个好人,只是遭小人妒忌而命途多舛,太子妃娘娘且静待花开!”
“谢老太妃教导,本宫铭记于心。”太子妃对老太妃是发自内心的敬重,王太妃又讲了些无非是要太子妃宽心之话,太子妃都极耐心地听着,王太妃这才心满意足地回去了。
太后在跟王太妃叙话时,众命妇由后宫诸妃嫔接待,英国公跟王昭仪的父亲是世交,也是亲戚,英国公的诰命夫人在来宾之列。王昭仪在虞曦那里碰了软钉子之后,扭着到西偏殿来,诰命夫人看到王昭仪,当着众人的面,谄媚地说:
“要臣妇说,王昭仪无论气派,无论场面,自是冠压后宫,怪道会得皇上如此宠爱!”
当中有好几个命妇随声附和:
“是呀,王昭仪德才兼备,实是难得。”
“夫人们别如此夸本宫,本宫当之有愧。”王昭仪听了,急忙谦逊地说,但话里面掩饰不住溢出来的得意。
“非是臣妇奉承,实乃王昭仪之贤德实至名归!”诰命夫人加了一句,得意地哈哈笑了,那几位附和者也跟着笑了。
笑声传到正殿,此时殿上甚安静,太后微微皱了皱眉。睁开眼,对虞曦说:
“宣她等来吧!”
虞曦知道太后不悦了,忙说:
“是!”
虞曦来到西偏殿,对众命妇说:
“各位夫人,太后娘娘有请!”
“太后娘娘记起咱们了,赶紧去叩见太后娘娘!”说话的还是那位英国公诰命夫人。她带头起身走到王昭仪身边,众命妇也跟着起身簇拥着王昭仪出来大殿,诸妃嫔也跟着。
众命妇先跪下给太后叩头:
“太后娘娘千秋!新正愿太后娘娘玉体安康,千秋长乐!”
太后微笑着说:
“众位免礼,赐座!”
“谢太后娘娘!”众命妇起身,又给皇后行礼,而后方告坐。
“国家社稷有众位的夫君辅佐,才得以日益昌盛,府中诸事便要劳烦诸位夫人操心,如此,众位大人方可无后顾之忧。哀家愿众位新正百福齐身,笑口常开!”太后等众命妇坐下来,由衷地说。
“太后娘娘说得极是,臣妇等夫君在朝为官,家中琐事确是要靠臣妇等妇人来操持。每每得太后娘娘体恤妾等,虽苦犹甘,”英国公诰命夫人半是诉苦,半是得意地说,“就如臣妇等方才在夸王昭仪,有她,皇上方能安心治理国家。”
前面之话,确实是在情在理,后面之话,赤裸裸地捧。太后听了,不由脸色一沉,不置一词;三位夫人听了一笑而过;皇后淡淡一笑说:
“本宫托王昭仪之福,因此方得以坐享清闲。”
王昭仪则哈哈一笑,猛看到太后在盯着她,急收住了笑声,可眉眼里的笑是收不回了,那笑里犹带上了恨,便变得极狰狞了。
坐在太后跟前的另几位命妇也是随着太后一声不吭,坐在皇后跟前的几位命妇中的一位笑笑,随着皇后的话音,轻轻地犹似耳语:
“那是皇后娘娘贤淑,有成人之美。”
王昭仪侧过耳去,但人家话已说完,她没听到什么,便悻悻然地。
疏桐送完老太妃回来,没有惊动众人,且走到虞曦一边站着。最有意思的是两位良娣,诰命夫人说的话,乔良娣好似没听到一般自顾接待那些品级较低的命妇;庾良娣听了,抽出手帕,轻印额头,再将手帕掖回袖中,然后从宫女手中接过茶盏,亲自奉给诰命夫人。
“太子殿下出征,东宫事务幸得有庾良娣操持,方得一切井然,”王昭仪看到庾良娣端茶过来,眼睛一亮,声音也响亮,“庾良娣也是个难得的人才。”
“这得亏是王昭仪调教有方。”一个不明就里的命妇恐夸得慢了,漫口便应。
这下尴尬的人除了王昭仪,又多了一个庾良娣,庾良娣原是太后跟前之人,要说调教有方,那也该是太后,哪轮得到王昭仪呢?庾良娣感觉虞曦的一双眼睛在盯着自己,顿时如芒刺在背,恨地上没有一条缝可以钻进去。
疏桐不清楚这些人话里暗藏的玄机,但从众人的脸色看得出,这不是一个愉快的话题,她便不动声色地来到皇祖母身边,给皇祖母夹些点心什么的,笑吟吟地说:
“皇祖母,这个枣花糕有益寿护肝之功效,是臣孙媳最近学会的,做来敬奉皇祖母的,请皇祖母尝尝味道如何。”
众命妇唠嗑的话题,左不过是家常絮语,也不值太后去上纲上线地教训,但听在耳朵里终归是不舒服。此刻太子妃解了太后之围,太后呵呵一笑:
“好!皇祖母延年益寿,到底是要造福子孙方好,尔等后辈,需戒骄戒躁方是正理!”
“皇祖母教训得是,臣孙媳谨遵皇祖母教诲!”疏桐躬身回话。
祖孙两人的对话,在座诸人听得一清二楚,王昭仪蹙起眉毛,方才尴尬的神色瞬间从她脸上消失了,继而两片薄嘴唇紧紧地抿在一起,脸色逐渐绷紧了。此时众命妇和妃嫔都微微俯头齐声说:
“太后娘娘教诲,臣妇谨遵!”
此情此景,王昭仪只得从众施礼,等抬起头时,她紧绷的脸色才缓和了些。
“祁诰命,贵公子出征,有否回府过年?”太后微笑着问坐在她跟前的一位雍容华贵的夫人,她是将军祁朗的夫人。
“托太后娘娘洪福,小儿年廿八回来过年的,还没等过上元节,又回军营去了。”祁诰命语带自豪,又稍有些抱怨。
“好嘛,男儿志在报国。”太后爽朗地笑了,“贵公子还未婚配吧?”
“未曾呢!等太后娘娘赐一门好姻缘!”祁诰命躬身说。
“好!好!”太后乐呵呵地说。
又叙了一会儿家常,乔尚宫此时走出大殿中央,声音朗朗地说:
“各位夫人,今日上元节,愿各位全年阖家兴旺,诸事顺遂!这里有太后娘娘给诸位夫人的赏赐,请各位收礼拜谢!”
众命妇听了,皆下跪叩拜:
“谢太后恩典!臣妇等告退!”
“礼成!退!”乔尚宫宣告。
众命妇起身,整齐地后退三步,然后才转身走出殿去。
等命妇都出殿去了,太后说:
“绒花!”
“奴婢在!”绒花急忙到太后跟前跪下。
“你随庾良娣回去,好好习礼,再过个半年光景便去服侍太子妃,等太子回宫,你便去服侍太子。”
庾良娣原本正忐忑着太后会怎样训斥她,谁料想太后竟是这般安排,她闻言挺了挺腰板,身子且站得更直了。
绒花磕头说:
“奴婢谨遵太后娘娘教诲,定不负太后娘娘厚望!”
“你起来吧!”太后跟绒花说完,脸色严肃地望向庾良娣,“琼花,哀家虽在深宫里,也并非是诸事不管的,望你好自为之。”
庾良娣听太后此话,慌得赶紧跪下:
“太后娘娘,妾婢谨遵太后娘娘懿旨,不敢有丝毫懈怠。”
太后闭上眼睛,不再答话,没太后的懿旨,庾良娣也不敢起身,便那么跪着。过了片刻,太后依然没有睁开眼睛,但语调柔和地问:
“戚夫人,凝烟怎样了?脸上的红疙瘩消退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