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学好武艺,赵墨婉求得皇上允许她出宫去军营和士兵们一起练。

    皇上答应了。

    秦英忙于军务,把赵墨婉交给周启明。

    周启明在练兵场看见赵墨婉的时候很是惊讶,没想到她会来真的。

    “师兄,一年之后我肯定能赢你!”赵墨婉比周启明矮一个头,不得不仰头才能看着他。

    “别总嘴上说,试试我们新兵拿的枪。”周启明随手从武器架上拿一杆尖头枪丢给赵墨婉。

    赵墨婉抬手去接,正好接在手里,但下一瞬,整个人矮了一截——她拿不动。

    虽然她自小好动,也习武几年,但毕竟年纪小,又没认真训练过。

    周启明轻松拿起枪,还在赵墨婉面前挽了个枪花:“连武器都拿不动,还是别逞强训练了,南边有条河,打水去吧。”

    “……”

    像打水、劈柴这种活儿,都是新兵来干,秦英也是这么训练周启明的,故而赵墨婉没说什么,老实跟着几个新兵打水去了。

    拿着两个水桶走了一刻才到河边,把水桶装满,赵墨婉一手一个,猛提一口气,用尽全力,两个水桶被提起,在空中晃悠一圈,又“哐当”一声落下,桶中水还溅出许多,打湿了鞋。

    周围其他打水的人,知道她是公主,在他们眼里,公主千金之躯,他们连靠近的资格都没有,大多数人来了装满水便速速离开,一眼不敢多看。

    两个水桶同时拎不动,赵墨婉便一个一个来,先提着一个走一段放下,再回头提另一个,折腾半天也没走多远。

    “我帮公主拿一个吧。”一个挑着扁担的人路过赵墨婉身边时,见她实在太慢,好心帮忙。

    “谢了。”赵墨婉看了那人一眼,那人肩上扁担还挑着四桶水呢,可真有劲儿。

    来来回回走了两个多时辰,赵墨婉累得手都抬不起来。

    秦春芳得知赵墨婉来了军营,跟着父亲秦英一起来军营找公主玩儿。

    她是将军之女,蹒跚学步时,北越来犯,父亲领命率兵迎敌,母亲便带着她随军,她是在军营里长大的。

    秦春芳到时,正看见赵墨婉灰头土脸地坐在周启明旁边,和其他士兵一起吃大锅饭。

    这还是她认识的公主吗?

    “婉儿!”秦春芳坐到赵墨婉旁边,“听我爹说你来军营了,我还不信,没想到你真来了,怎么,你也想当兵?”

    秦春芳想当兵,和她爹一起上战场,但是她爹不许。

    经历今日在军营中的见闻,赵墨婉不敢再说大话,她知道和这些真刀真枪上阵杀敌的士兵们相比,自己就像根豆芽菜似的,她叹口气说:“先跟着师父练好功夫再说吧。”

    “那以后我天天来陪你一起练。”秦春芳跟着她爹也学了几年拳脚,正好能和赵墨婉在一处学。

    当晚,赵墨婉回到宫里,累得倒头就睡。

    次日一早用膳时,她胳膊酸痛,拿着碗的手忍不住抖。

    “累成这样,还是歇一天吧,习武又不急于一时。”李明玉见赵墨婉的样子,怕她身体吃不消。

    “不,我一定得去,不能让师父觉得我坚持不下来。”赵墨婉语气坚定,“今后太傅的课业有劳你辅导我了,你就是我第二个先生。”

    赵墨婉日日去兵营报到,无论严寒酷暑还是风吹日晒,一日不落。

    原本只能提动一桶水,现在提着两桶健步如飞,劈柴手起刀落,又稳又准,耍出来的枪花和周启明一样漂亮。

    一日,赵墨婉和秦春芳小比骑射,秦春芳十射十中,次次正中靶心,赵墨婉就比不上,每次都偏离靶心那么一点儿。

    “婉儿,你练习时日尚浅,能有今日成就已经难得了。”秦春芳下马安慰好友,“你知道我是怎么学会骑马的么,五岁的时候,我娘在军营里,带领其他随军家属组成了一支娘子军,平日里就负责帮士兵缝补衣物,烧火做饭,打水劈柴这类的杂事。一天夜里,北越的兵毫无预兆地偷袭军营,我爹为了保护我的安全,让我骑着他的马跑出去,我当时还没有那匹马高呢,在马上吓得直哭,我爹拍了一下马屁股,马直接就跑了出去,过程中,一支箭贴着我耳朵射在我前面空地上,我才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打仗。”

    “从那之后,我就会骑马了,无论多高大的马,我都敢骑。”秦春芳摸了摸自己的马,“婉儿,你比我好多了,不用被迫学会什么。”

    赵墨婉从小在宫里长大,没见识过秦春芳说的场面,但她可以想象得到,当时有多危险。

    “春芳,你比我经历得多,父皇总说你和明玉比我稳重,还说你眉宇间一股英气,能和秦将军一样,当个大将军。”

    “我是女子,当不了将军的。”

    “为何女子就不能当将军,你的功夫,能和师兄打个平手,你又常在军营中生活,在师父身边熟读兵法,若你能上战场,能立下战功,自然就能当将军。”在赵墨婉眼中,秦春芳天生该当将军。

    听了赵墨婉的话,秦春芳低头沉默良久,心里沉睡的种子渐渐苏醒。

    婉儿说得对,她也可以当将军,上战场。

    ——

    和周启明的一年之约到了,赵墨婉这一年里勤学苦练,进步飞快,但她心里知道,比起周启明来还是有些差距,毕竟人家是实打实地练了好几年,她前几年跟闹着玩儿似的。

    但她依然按照约定和周启明比试一场,于剑术上打个平手,可于骑射上,周启明百发百中,她望尘莫及。

    “师兄,你赢了。”赵墨婉对周启明抱拳,她甘拜下风。

    经过一年相处,周启明对赵墨婉大为改观,她没有分毫一国公主的骄纵,反而很能吃苦耐劳,待人宽厚,能和穷苦人家出身的新兵一起吃大锅饭,军营里的人都很喜欢她。

    “你也不差,短短一年时间,换做我,未必能练成你这样。”周启明说真心话。

    “师兄不必安慰我,和我同期到军营的薛见贤,骑射虽不及你,但在所有士兵中也是名列前茅,比我强上许多。”

    薛见贤便是当初帮赵墨婉提一桶水的人。

    听说他父亲是个秀才,所以家里人都希望他能继承父亲的学问,长大后科举入仕,故而给他起了这么个名字。十年寒窗苦读,薛见贤却突然弃下书本,毅然从军。

    赵墨婉知道他文章写得很好,当了一年兵,骑□□湛,如今能文能武,将来定会有所建树。

    “他的骑射还不是他最擅长的。”周启明说起薛见贤,目光带着欣赏,“床头的那本《孙子兵法》都被他翻烂了。”

    “兵法?”赵墨婉来了兴趣,“我也想读。”

    只知道耍拳脚却不懂兵法,那还怎么打仗?

    这晚回宫,赵墨婉便寻了许多兵书来,挑灯夜读。

    李明玉困得打了个哈欠:“公主,这都快子时了,明日还得起早去军营呢。”

    赵墨婉头也没抬:“明玉你先睡吧,我一会儿就睡。”

    自此之后,赵墨婉每次去军营都带着兵书,闲下来就去找薛见贤讨教,遇到不懂的就去问秦将军,秦将军见了皇上,很难不夸公主的钻研劲儿。

    皇上听了很是高兴:“没想到这丫头对当兵打仗这么感兴趣,还颇有天赋,墨婉这个名字,朕还真是取错了。”

    “可惜了,若公主是个男儿身……”秦英后半句没敢说,立为太子,那西琼便后继有人了。

    “秦将军此言差矣,巾帼不让须眉,秦将军和朕的女儿都不输男儿分毫,今后这种话不要再提了。”

    “是。”秦英庆幸自己没说后半句。

    还有一年,赵墨婉便及笄了,皇上召她前来,命她今后只可在军营学习半日。

    “为什么?”赵墨婉不明缘由。

    “半日在军营跟着你师父习武,半日来帮朕处理政务,你不愿意?”

    赵墨婉一怔:“回父皇,儿臣愿意替父皇分忧,但自古以来,都没有公主处理政事的先例啊。”

    “那又如何,没有先例,那朕就开了这个先例。”皇上招手让赵墨婉到他身边,“你已经长大了,朕只有你一个女儿,既然生在皇家,便要承担起皇家的责任,你早晚都要学会独当一面的。”

    赵墨婉回宫时,反复琢磨父皇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明玉,父皇到底什么意思啊?”赵墨婉心里没底。

    “公主什么都明白,不必问我。”李明玉写着今日太傅课上教的文章,一会儿她还需教公主一遍。

    “怎么可能是我想的那个意思。”赵墨婉觉得,父皇是想立她为皇太女。

    “皇上登基至今,后宫里一个妃嫔也没有,也没有其他皇嗣,朝堂上早有大臣想让皇上过继,可是宗室之内,也没有合适的人选,所以,皇上的用意,便是公主想的意思。”李明玉写完最后一句话,放下笔。

    “可我从来没想过做什么皇太女,我只是见父皇忧心北越战事,想替父皇分担罢了。”赵墨婉托着下巴说。

    “公主先别想旁的,把今日太傅所留课业完成吧。”李明玉坐到赵墨婉身边。

    赵墨婉一看那密密麻麻的字,皱眉叹气:“明玉,真的不能休息一晚吗?”

    李明玉微笑拒绝:“不能。”

章节目录

半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言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言可并收藏半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