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地,前朝大臣皆知,皇上批阅奏折时,会召赵墨婉来旁学习理政,有时召见大臣议事,也让赵墨婉旁听。
直到赵墨婉及笄那年,皇上正式下旨,册封赵墨婉为皇太女。
朝堂上并不是没有反对之声,只是当下皇上只有赵墨婉一个公主,又不肯立后封妃充盈后宫,皇室宗亲又没有其他男丁可以过继,那些反对之人也没有更好的提议。
至于赵墨婉,自幼有太傅和秦将军教导,文武兼修,学习理政这一年来,帮着皇上出谋划策,这些大臣们都看在眼里,又常在军营中和众将士们一处习武,且武艺上佳,在武将中很有名望。
如若她是个男儿身,那定是太子的不二人选。
即使她是女子,拥护她的大臣也不少。
久而久之,没人再发声反对,因为北越又打过来了。
皇上御驾亲征,命赵墨婉监国。
“父皇,儿臣想随您一起出征打仗!”赵墨婉请命。
“国不可一日无君,你就在京城坐镇,好好守着西琼,等着父皇击退敌军回来团聚。”皇上没有同意赵墨婉的请求。
皇上出征后,赵墨婉没日没夜地看奏折,西琼七十二城,与上烨接壤的十余城去年颗粒无收,其余地方虽有收成但也不如往年,如今只有靠近昆仑山的八城收成尚可。
赵墨婉召几位重臣进宫,商议让百姓迁城一事。
“土地种不出粮,便不适合生存,不如让百姓们到能种出粮食的地方,趁着还能种,多种多收。”
“公主,那十多座城池的百姓,可是数十万人呐,这么多人一起迁城,可不是小事,而且人都迁走了,那空城怎么办,岂不是成了死城?”丞相不甚赞同。
“那丞相有何高见?”
“百姓无粮,朝廷给粮便是了。”
“丞相的意思,给边境拨赈灾粮?”赵墨婉思索一二,皱眉摇头,“这个方法父皇曾提过,只是路途遥远,粮食运到边境,过重重关卡,到百姓手中不知还能剩下多少,而且现在北越来犯,须得集中兵力迎敌,赈灾粮谁来运输?”
“这……”丞相语塞。
“兹事体大,还得父皇亲自定夺,在诸位来之前,关于迁城一事的奏折已经快马送往前线,相信父皇看后自有决断。”赵墨婉看着几位大臣,右手食指轻轻扣了扣桌案。
几位大臣面面相觑,没想到公主极有主见:“既然如此,那臣等告退。”
下午,素心姑姑来禀:“宛城城主求见。”
“他怎么来了?”赵墨婉正在看地图,思索若真需迁城,该如何安置数十万百姓,“父皇上次已经说明,今后不再与宛城做任何交易,让他回去吧。”
“是。”素心姑姑原话传达给皓渊。
皓渊也不是第一次被拒绝,淡笑道:“无妨,我明日再来。”
次日,赵墨婉还是没见他。
第三日,赵墨婉叹口气说:“那么大年纪了,来一趟也不容易,罢了,就见他一面。”
皓渊跟着素心进到殿中。
赵墨婉不是那个拿着木剑喊打喊杀的小姑娘了,她长大了,已经是西琼的皇太女,下一任皇帝。
合上奏折,赵墨婉抬眼看着带着面具的皓渊。
他和印象中一样,还是一头白发,瞧着走路还稳当,想来身体还好。
“咳……”皓渊站定,轻咳一声,“宛城城主皓渊,参见皇太女殿下。”
赵墨婉见他要行大礼,急忙让人扶起来,这身子不如看起来硬朗,他年岁又大,还是赶紧赐座吧。
“城主不远万里前来,所谓何事啊?”赵墨婉明知故问。
“宛城数十年来一直与西琼买粮,今日也为此事。”皓渊坐下后说。
“听说前些年,上烨国君饿死宫中,至今新帝还未登基,上烨名存实亡,也仅有宛城一城还有百姓正常生活,全因为城主治理有方。”
“还得感念西琼慷慨,愿意与我宛城交易,如今北越再次进犯,两国交战,将士们的甲胄、战马、兵器,还有抚恤金,都需军饷支撑,宛城愿用比往年高二成的价买粮,还请殿下恩准。”
赵墨婉还在想着婉拒之词,没想到皓渊直接用高价来换。
这么多年,西琼粮食收成减少,已经数次抬高价了,没想到这次皓渊主动高出两成。
难道宛城有座金山不成,任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纳闷归纳闷,赵墨婉认真思索皓渊的话。
将士们打仗,最重要的无外乎粮草和军饷,粮草暂且不必担心,至于军饷……国库确实空虚。
只是答应和皓渊交易,若今年粮食收成再下降,西琼自身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殿下不必急着做决定,我就在京城,殿下想好,可随时传我入宫。”皓渊告退。
出了宫门,皓渊的背一下子就塌下去,等候许久的刘小天急忙扶起人来。
“说好的这次我带人来就行,您非要跟着,自己的身子都这样了,还不好好养着。”刘小天在皓渊耳边絮叨。
皓渊强撑着说:“我这身子养不好的,但暂时还死不了。”
扶皓渊上了马车,刘小天驾车来到一处别院,这是皓渊十几年前在西琼盘下来的。
以往来西琼买粮,皓渊都是买了就走,自从十几年前,他将运送粮食一事交给刘小天,他便在交易结束后,留在西琼住上一两个月。
刘小天还以为皓渊想看看西琼的风景,毕竟宛城连颗草都没有。
但奇怪的是,皓渊也不出去逛,每日晨起和日落之时,就到京城中最有名的酒楼里坐上片刻,念念如今是酒楼的老板娘,特地给皓渊留出一个靠窗的位置,只要皓渊来了,就坐在那里,小酌一杯看着窗外人来人往。
十日后,赵墨婉接到前线传回的旨意,皇上准许她的方法,即日便可安排百姓迁城。
赵墨婉马不停蹄传令下去,命昆仑山附近的城池修缮房屋,百姓拿着户籍,到了便可安家。
“等百姓们迁到这里,房屋也修缮的差不多了,正好开春,赶上春耕。”赵墨婉说着,想到冬季迁城环境恶劣,为防百姓挨饿受冻,命沿路城池大小官员安顿好迁城的百姓。
这样一来,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赵墨婉终于想起皓渊了。
看来今年这笔交易还不得不做了。
皓渊受诏入宫,赵墨婉开门见山,答应和宛城做这笔交易。
“城主远道而来,今完就留在宫中用膳吧。”赵墨婉诚心挽留。
“多谢殿下。”这还是皓渊第一次答应留下用膳。
赵墨婉见皓渊偶尔便咳一声,关切问道:“城主可是受了风寒,不如叫太医前来瞧瞧?”
“不必了,老毛病了,不碍事,多谢殿下关心。”
到了用膳的时候,赵墨婉见皓渊还带着面具,心下难免好奇,频频看向皓渊。
难道是脸上有伤?
察觉到赵墨婉的目光,皓渊转头,四目相对,赵墨婉急忙看向别处。
皓渊不禁勾起嘴角,没有多言。
“战事吃紧,宫中膳食以节俭为主,城主莫要嫌弃。”
“殿下是为西琼百姓考虑,理所应当。”
虽然只有赵墨婉和皓渊两个人,但也算是宫宴,两荤两素一汤,确实简陋了。
但西琼宫中用度一向如此,赵墨婉小时候和父皇一起用膳不过一荤两素,她还以为天底下所有人家都这样。
直到李明玉第一次进宫,用膳时惊讶宫中如此节俭,说立刻给家里写信,让家中以宫中为表率。
那时她才知道,普通百姓家中也不过如此。
“这些菜可还合胃口?如有不喜欢的,可命御膳房换新的来。”赵墨婉见皓渊吃的很少。
皓渊摇头:“都很好,多谢殿下。”
皓渊自己身体原因,平日里就没胃口,今晚为了和赵墨婉吃一顿饭,已经强用下许多了。
赵墨婉倒是能吃,一来忙了一天确实饿了,二来粮食珍贵不能浪费,和皓渊客套几句,便低头用膳。
用过晚膳,赵墨婉命人送皓渊出宫,皓渊起身没走多远,忽然晕倒在地。
“快传太医!”赵墨婉急忙命人将皓渊送到后殿。
太医给皓渊诊脉,觉得这脉着实奇怪。
“怎么样了?”赵墨婉见太医眉头紧锁,怕皓渊的情况不好。
“殿下,不知可否将城主面具摘下?”太医放下皓渊的手问。
“这……”赵墨婉想了一瞬,屏退众人,只留下她自己和太医二人,这才让太医摘下皓渊的面具。
看到皓渊的真容,两人都吃了一惊。
赵墨婉本以为皓渊满头白发,至少也已经年过半百,谁知道他这张脸,看起来不过二十模样。
可是听说这位宛城城主自从她皇爷爷在位时便已经来西琼买粮,这年岁也对不上啊。
赵墨婉还在疑惑,太医观察皓渊的面色说:“殿下,城主并未受风寒,脉相上看,只是体虚,但他这……年纪轻轻已现老者之势,恕微臣医术不精,实在解释不通。”
“你下去吧,今晚看见的,不要对任何人提起。”赵墨婉叮嘱。
“是。”太医拿起药箱出去,还特意关上门。
素心隔着门问:“殿下,天寒了,奴婢煮了些姜汤,可给城主服下。”
赵墨婉把皓渊的面具戴好,才让素心进来。
“城主侍从应当还在宫外等候,你叫人去问问,城主平日里有没有吃的药,若是带来了,就拿进宫来,让他们放心,明天宫里就派人把城主好好送回去。”
直到赵墨婉及笄那年,皇上正式下旨,册封赵墨婉为皇太女。
朝堂上并不是没有反对之声,只是当下皇上只有赵墨婉一个公主,又不肯立后封妃充盈后宫,皇室宗亲又没有其他男丁可以过继,那些反对之人也没有更好的提议。
至于赵墨婉,自幼有太傅和秦将军教导,文武兼修,学习理政这一年来,帮着皇上出谋划策,这些大臣们都看在眼里,又常在军营中和众将士们一处习武,且武艺上佳,在武将中很有名望。
如若她是个男儿身,那定是太子的不二人选。
即使她是女子,拥护她的大臣也不少。
久而久之,没人再发声反对,因为北越又打过来了。
皇上御驾亲征,命赵墨婉监国。
“父皇,儿臣想随您一起出征打仗!”赵墨婉请命。
“国不可一日无君,你就在京城坐镇,好好守着西琼,等着父皇击退敌军回来团聚。”皇上没有同意赵墨婉的请求。
皇上出征后,赵墨婉没日没夜地看奏折,西琼七十二城,与上烨接壤的十余城去年颗粒无收,其余地方虽有收成但也不如往年,如今只有靠近昆仑山的八城收成尚可。
赵墨婉召几位重臣进宫,商议让百姓迁城一事。
“土地种不出粮,便不适合生存,不如让百姓们到能种出粮食的地方,趁着还能种,多种多收。”
“公主,那十多座城池的百姓,可是数十万人呐,这么多人一起迁城,可不是小事,而且人都迁走了,那空城怎么办,岂不是成了死城?”丞相不甚赞同。
“那丞相有何高见?”
“百姓无粮,朝廷给粮便是了。”
“丞相的意思,给边境拨赈灾粮?”赵墨婉思索一二,皱眉摇头,“这个方法父皇曾提过,只是路途遥远,粮食运到边境,过重重关卡,到百姓手中不知还能剩下多少,而且现在北越来犯,须得集中兵力迎敌,赈灾粮谁来运输?”
“这……”丞相语塞。
“兹事体大,还得父皇亲自定夺,在诸位来之前,关于迁城一事的奏折已经快马送往前线,相信父皇看后自有决断。”赵墨婉看着几位大臣,右手食指轻轻扣了扣桌案。
几位大臣面面相觑,没想到公主极有主见:“既然如此,那臣等告退。”
下午,素心姑姑来禀:“宛城城主求见。”
“他怎么来了?”赵墨婉正在看地图,思索若真需迁城,该如何安置数十万百姓,“父皇上次已经说明,今后不再与宛城做任何交易,让他回去吧。”
“是。”素心姑姑原话传达给皓渊。
皓渊也不是第一次被拒绝,淡笑道:“无妨,我明日再来。”
次日,赵墨婉还是没见他。
第三日,赵墨婉叹口气说:“那么大年纪了,来一趟也不容易,罢了,就见他一面。”
皓渊跟着素心进到殿中。
赵墨婉不是那个拿着木剑喊打喊杀的小姑娘了,她长大了,已经是西琼的皇太女,下一任皇帝。
合上奏折,赵墨婉抬眼看着带着面具的皓渊。
他和印象中一样,还是一头白发,瞧着走路还稳当,想来身体还好。
“咳……”皓渊站定,轻咳一声,“宛城城主皓渊,参见皇太女殿下。”
赵墨婉见他要行大礼,急忙让人扶起来,这身子不如看起来硬朗,他年岁又大,还是赶紧赐座吧。
“城主不远万里前来,所谓何事啊?”赵墨婉明知故问。
“宛城数十年来一直与西琼买粮,今日也为此事。”皓渊坐下后说。
“听说前些年,上烨国君饿死宫中,至今新帝还未登基,上烨名存实亡,也仅有宛城一城还有百姓正常生活,全因为城主治理有方。”
“还得感念西琼慷慨,愿意与我宛城交易,如今北越再次进犯,两国交战,将士们的甲胄、战马、兵器,还有抚恤金,都需军饷支撑,宛城愿用比往年高二成的价买粮,还请殿下恩准。”
赵墨婉还在想着婉拒之词,没想到皓渊直接用高价来换。
这么多年,西琼粮食收成减少,已经数次抬高价了,没想到这次皓渊主动高出两成。
难道宛城有座金山不成,任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纳闷归纳闷,赵墨婉认真思索皓渊的话。
将士们打仗,最重要的无外乎粮草和军饷,粮草暂且不必担心,至于军饷……国库确实空虚。
只是答应和皓渊交易,若今年粮食收成再下降,西琼自身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殿下不必急着做决定,我就在京城,殿下想好,可随时传我入宫。”皓渊告退。
出了宫门,皓渊的背一下子就塌下去,等候许久的刘小天急忙扶起人来。
“说好的这次我带人来就行,您非要跟着,自己的身子都这样了,还不好好养着。”刘小天在皓渊耳边絮叨。
皓渊强撑着说:“我这身子养不好的,但暂时还死不了。”
扶皓渊上了马车,刘小天驾车来到一处别院,这是皓渊十几年前在西琼盘下来的。
以往来西琼买粮,皓渊都是买了就走,自从十几年前,他将运送粮食一事交给刘小天,他便在交易结束后,留在西琼住上一两个月。
刘小天还以为皓渊想看看西琼的风景,毕竟宛城连颗草都没有。
但奇怪的是,皓渊也不出去逛,每日晨起和日落之时,就到京城中最有名的酒楼里坐上片刻,念念如今是酒楼的老板娘,特地给皓渊留出一个靠窗的位置,只要皓渊来了,就坐在那里,小酌一杯看着窗外人来人往。
十日后,赵墨婉接到前线传回的旨意,皇上准许她的方法,即日便可安排百姓迁城。
赵墨婉马不停蹄传令下去,命昆仑山附近的城池修缮房屋,百姓拿着户籍,到了便可安家。
“等百姓们迁到这里,房屋也修缮的差不多了,正好开春,赶上春耕。”赵墨婉说着,想到冬季迁城环境恶劣,为防百姓挨饿受冻,命沿路城池大小官员安顿好迁城的百姓。
这样一来,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赵墨婉终于想起皓渊了。
看来今年这笔交易还不得不做了。
皓渊受诏入宫,赵墨婉开门见山,答应和宛城做这笔交易。
“城主远道而来,今完就留在宫中用膳吧。”赵墨婉诚心挽留。
“多谢殿下。”这还是皓渊第一次答应留下用膳。
赵墨婉见皓渊偶尔便咳一声,关切问道:“城主可是受了风寒,不如叫太医前来瞧瞧?”
“不必了,老毛病了,不碍事,多谢殿下关心。”
到了用膳的时候,赵墨婉见皓渊还带着面具,心下难免好奇,频频看向皓渊。
难道是脸上有伤?
察觉到赵墨婉的目光,皓渊转头,四目相对,赵墨婉急忙看向别处。
皓渊不禁勾起嘴角,没有多言。
“战事吃紧,宫中膳食以节俭为主,城主莫要嫌弃。”
“殿下是为西琼百姓考虑,理所应当。”
虽然只有赵墨婉和皓渊两个人,但也算是宫宴,两荤两素一汤,确实简陋了。
但西琼宫中用度一向如此,赵墨婉小时候和父皇一起用膳不过一荤两素,她还以为天底下所有人家都这样。
直到李明玉第一次进宫,用膳时惊讶宫中如此节俭,说立刻给家里写信,让家中以宫中为表率。
那时她才知道,普通百姓家中也不过如此。
“这些菜可还合胃口?如有不喜欢的,可命御膳房换新的来。”赵墨婉见皓渊吃的很少。
皓渊摇头:“都很好,多谢殿下。”
皓渊自己身体原因,平日里就没胃口,今晚为了和赵墨婉吃一顿饭,已经强用下许多了。
赵墨婉倒是能吃,一来忙了一天确实饿了,二来粮食珍贵不能浪费,和皓渊客套几句,便低头用膳。
用过晚膳,赵墨婉命人送皓渊出宫,皓渊起身没走多远,忽然晕倒在地。
“快传太医!”赵墨婉急忙命人将皓渊送到后殿。
太医给皓渊诊脉,觉得这脉着实奇怪。
“怎么样了?”赵墨婉见太医眉头紧锁,怕皓渊的情况不好。
“殿下,不知可否将城主面具摘下?”太医放下皓渊的手问。
“这……”赵墨婉想了一瞬,屏退众人,只留下她自己和太医二人,这才让太医摘下皓渊的面具。
看到皓渊的真容,两人都吃了一惊。
赵墨婉本以为皓渊满头白发,至少也已经年过半百,谁知道他这张脸,看起来不过二十模样。
可是听说这位宛城城主自从她皇爷爷在位时便已经来西琼买粮,这年岁也对不上啊。
赵墨婉还在疑惑,太医观察皓渊的面色说:“殿下,城主并未受风寒,脉相上看,只是体虚,但他这……年纪轻轻已现老者之势,恕微臣医术不精,实在解释不通。”
“你下去吧,今晚看见的,不要对任何人提起。”赵墨婉叮嘱。
“是。”太医拿起药箱出去,还特意关上门。
素心隔着门问:“殿下,天寒了,奴婢煮了些姜汤,可给城主服下。”
赵墨婉把皓渊的面具戴好,才让素心进来。
“城主侍从应当还在宫外等候,你叫人去问问,城主平日里有没有吃的药,若是带来了,就拿进宫来,让他们放心,明天宫里就派人把城主好好送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