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都的街道上总是热闹的。如今正直春日,当季的蔬果琳琅满目不说,街边更是摆满了卖笔墨纸砚的小贩,纷纷互相叫卖,引得路旁的书生们都不知该如何抉择。
“哎呀我说这位公子,我看您风度翩翩,想必将来大有作为,您瞧瞧我这墨的成色,好的不得了。”一位小贩正拿着一方墨块,对着光比对,“啧啧啧,公子您瞧瞧,这十里八方都找不出比我这更好的墨块了。”
一位书生打扮,身着白衣的青年接过小贩的墨块,细细瞧了一番,看着成色确实不错,他思索了片刻,“嗯,请问这是什么墨?”
小贩瞧着有戏,眼睛“咕噜”一转,“嗨,这位公子,咱这墨可是潘谷墨,出色极好。雍都的那些贵族公子哥儿,都爱用这墨。”
“潘谷墨?”青年听着似乎十分惊喜,将墨块放在小贩桌上,准备从腰间去拿荷包,“没想到你这儿还卖此等墨块?请问多少银两?”
“那可不,这总共就这么一点儿,可是我好不容易得来的。”小贩看着青年腰间那鼓鼓的荷包,眼睛都要放出光来,“不多不多,也就二两银子。”
“确实不多。”青年眼中神采飞扬,立刻从腰间的荷包中掏出银子,“二两银子能买到潘谷墨,也算很值。”
小贩此刻的嘴怕是要笑到天上,他用双手捧着,去接青年的银子,却被一旁的另一人夺过。
“这位兄台,这不过寻常墨块,莫要被欺骗了。”只见一只纤细的手一把夺过小贩手里银子,归还到青年手中。
“嘿!”这到手的银子飞了,小贩不禁怒从心来,“你这人在胡说八道什么呢,这就是潘谷墨,你懂个屁!”
青年还未反应过来,抬头见此人一身白衣,有棱有角的脸俊美非凡,细眉下一双眼如寒星,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不凡之气。
“潘谷墨之所以大受追捧,是因为其所制之墨遇湿不败,且透着一股馨香,用此墨写字作画,所触之处皆透笔生香。”此人手里把玩着小贩的墨块,眼底尽是笑意,“你的墨块一点儿香味都没有,虽说成色不错,但是不知道你这进价有没有一百文。你这小贩,是欺负这位公子是外乡来的,诓骗他呢。”
小贩被此人一语道破,霎时涨红了脸,立刻将那墨块夺回来,“去去去,我不卖了,我不卖了。”
“谢,谢谢。”青年见此人与他素不相识还出手帮他,不由心生感激,“在下郭飞,敢问阁下尊姓大名?”
“在下潘玉。”潘玉兰朝着郭飞行了个礼,又将手伸向后方介绍道,“这位是在下的同乡钟世幡。”
“你,你好。”身后的钟世幡似乎有些内向,结巴地跟郭飞打了个招呼。
“郭兄若是来描丹青,不如用桐花墨试试,桐花墨虽价廉,但成色实在不错,非常适合作画。”潘玉兰将身后的箱笼拿下,捣鼓了一阵,翻出了一方墨块,飞快地塞进郭飞手心,“赠于郭兄。”
“你,你怎知在下是用来作画?”郭飞的握着那方墨块,有些不知所措。
“郭兄,你的画卷马上要掉出来了。”潘玉兰笑意隐隐,帮郭飞把身后摇摇欲坠的画卷塞回了他的箱笼里。
“啊?”郭飞往自己的箱笼望了望,但画卷已经被潘玉兰塞好,手里又握着潘玉兰赠的墨块,一时多种情绪从心中涌出,最后都化为两个字。
“多谢!”
“郭飞,你买好墨了没有,今日国子监入学可别迟了!”远处传来另一青年的喊叫,只见他身后背着一把琴,气喘吁吁地飞奔过来。
刚到郭飞面前,就发现他根本不理睬自己,反而与面前两位他从未见过的男子相谈甚欢。
想到自己馄饨都没有吃完,就迫不及待地跑来找郭飞,他却已经结识了新友,未免儿有些生气,语气带着一丝不耐,“郭飞,这两位是谁?”
“在下潘玉。”潘玉兰显然已经察觉到了面前这位青年的不悦,将手中的折扇一扣,十分礼貌的朝着他行了个礼。
“丁修为。”丁修为见着眼前这人品貌非凡,气也就消了一大半,随后他又朝着身后那默默不作声的人说道,“你怎么不说话?”
"钟世幡。"钟世幡瞧见了丁修为眼神中的轻蔑,他倒是不像潘玉兰那样有礼,反而只是丢出三个字。
丁修为打量了一番钟世幡,自觉无趣,拉住了郭飞的胳膊,“赶紧吧,要迟了!”
“郭兄可是去国子监?”
“你也是?”郭飞自然猜出了潘玉兰所问,心中不免有些高兴,“那就同去?”
“也好。”
待四人紧赶慢敢来到国子监后,却见一辆极其华丽的马车从他们旁边驶过,停在了国子监门口。
“早知这么远,我们也雇辆马车来了。”丁修为背着累的气喘吁吁,一屁股坐在了门口小河旁的栏杆上。
“早就让你不要带琴了。”郭飞看着丁修为背上那把走到哪背到哪的琴,想要帮他拿下来让他松快会。
“要带!”丁修为用手抚了抚身后的琴,“这可是我娘送我的宝贝,听我娘说是我太太太奶奶传下来的,我可是要时刻背在身上!”
“行,那就保管好你太太太奶奶的琴,不过你的箱笼呢?束修礼可都有备好了?”郭飞这才注意到丁修为清早准备的大箱笼不见了。
“让客栈小厮帮忙送来了,我哪里拿得动这么多东西。”丁修为朝着远处张望了片刻,果然见到小厮正背着箱笼等着他,他挥了挥手,小厮便快步走来交给了他。
“你心还真大。”钟世幡顺带帮丁修为接过了箱笼,“自己的束修礼还能交给别人保管,要是丢了看你今日该如何是好。”
“这不是没丢嘛。”丁修为见钟世幡帮他拿了箱笼,此刻倒是觉得方才有些没礼貌了,他立刻朝着钟世幡露出了一个安抚的笑容,“那就多谢钟兄啦。”
四人休息了片刻便准备从国子监门口进去,只见那辆华丽的马车晃动了一下。
一旁书童模样的人先是在车旁放了一只成色上好的檀木马凳,随后轻轻掀开帘子。
见一双精致的白靴踩上马凳,随后是一身淡蓝色的衣裳,上面绣着雅致的兰花。
直至那人踏进国子监,留给众人一个背影。
接着马车后跟着的随从正一箱一箱地往国子监搬运此人的束脩之礼,看随从小心的样子,价格定是不菲。
“这么大派头。”钟世幡嘀咕了一句。
“那人家可是姑苏阎氏,那可是为大梁开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家族。要不是阎氏想保留本姓,估计早就赐姓‘司空’了,派头大点也是正常。”丁修为看着钟世幡望着那人的背影,连眼睛都不曾眨一下,便用手在他面前挥了挥,“瞅啥呢,人家早进去了。”
“进去吧,要是晚了,可是不敬。”潘玉兰见众人半天依旧还在门口,便催促道。
一番流程下来,众人早就已经精疲力尽。
潘玉兰背着箱笼走到她自己的书案旁,刚刚坐下,将笔墨纸砚拿出来,便瞥见一蓝色的衣角。
“在下阎成,这位兄台似乎是占了在下的位置。”一道清冷的声音响起。
潘玉兰抬头。
他皮肤白皙,似乎被人养得极好,若柳长眉下,生着一双桃花眼,薄唇紧闭,正冷冷地望着潘玉兰。
潘玉兰并不回答,反而笑意浮上了眉眼,指了指身旁的位置。
那个位置宽敞,一盆开得正好的兰花正放在书案上,香气也悄悄地传到了潘玉兰这边。
“少爷,在那呢。”书童也像潘玉兰那样,指了指一旁。
“咳咳。”阎成轻咳了两声,眼尖微微有些发红,“抱歉。”
书院里焚了一些上好的线香,线香的味道夹杂着兰花的香气渐渐弥漫。
“有谁能说说国之兴亡,在于何处?”塾师闻着这些香气,心情极佳,今日便不说旧学,只问新题。
“回老师的话。”一人率先说道,“学生认为,国之兴亡,在于富足。国之富足,便可永盛。”
“学生认为,国之兴亡,在于兵力。自古新朝建,旧朝败,皆抉于铁骑之下。”郭飞积极答道。
“郭兄是否过于片面。”一人立刻又接上,“铁骑不如变革创新,兵力强盛不如兵器强盛。前朝兵力不少,不还是败于我大梁金戈强弩之下。故学生认为,打造厉害的兵器,再派工匠在此基础上变革,将那些让胡人恐惧的兵器创造出来,这才能让我大梁长盛不衰。”
......
国子监的学生个个都有自己的想法,顷刻间便是一番唇枪舌战。
“学生倒是认为。”潘玉兰大声说道,“国之兴亡,在于百姓。百姓乐则国兴,百姓苦则国亡。”
潘玉兰的话一出,登时鸦雀无声,众人纷纷望向她。
一旁的阎成则托着个腮帮子,注视着潘玉兰嘴角那抹隐秘的微笑。
“哎呀我说这位公子,我看您风度翩翩,想必将来大有作为,您瞧瞧我这墨的成色,好的不得了。”一位小贩正拿着一方墨块,对着光比对,“啧啧啧,公子您瞧瞧,这十里八方都找不出比我这更好的墨块了。”
一位书生打扮,身着白衣的青年接过小贩的墨块,细细瞧了一番,看着成色确实不错,他思索了片刻,“嗯,请问这是什么墨?”
小贩瞧着有戏,眼睛“咕噜”一转,“嗨,这位公子,咱这墨可是潘谷墨,出色极好。雍都的那些贵族公子哥儿,都爱用这墨。”
“潘谷墨?”青年听着似乎十分惊喜,将墨块放在小贩桌上,准备从腰间去拿荷包,“没想到你这儿还卖此等墨块?请问多少银两?”
“那可不,这总共就这么一点儿,可是我好不容易得来的。”小贩看着青年腰间那鼓鼓的荷包,眼睛都要放出光来,“不多不多,也就二两银子。”
“确实不多。”青年眼中神采飞扬,立刻从腰间的荷包中掏出银子,“二两银子能买到潘谷墨,也算很值。”
小贩此刻的嘴怕是要笑到天上,他用双手捧着,去接青年的银子,却被一旁的另一人夺过。
“这位兄台,这不过寻常墨块,莫要被欺骗了。”只见一只纤细的手一把夺过小贩手里银子,归还到青年手中。
“嘿!”这到手的银子飞了,小贩不禁怒从心来,“你这人在胡说八道什么呢,这就是潘谷墨,你懂个屁!”
青年还未反应过来,抬头见此人一身白衣,有棱有角的脸俊美非凡,细眉下一双眼如寒星,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不凡之气。
“潘谷墨之所以大受追捧,是因为其所制之墨遇湿不败,且透着一股馨香,用此墨写字作画,所触之处皆透笔生香。”此人手里把玩着小贩的墨块,眼底尽是笑意,“你的墨块一点儿香味都没有,虽说成色不错,但是不知道你这进价有没有一百文。你这小贩,是欺负这位公子是外乡来的,诓骗他呢。”
小贩被此人一语道破,霎时涨红了脸,立刻将那墨块夺回来,“去去去,我不卖了,我不卖了。”
“谢,谢谢。”青年见此人与他素不相识还出手帮他,不由心生感激,“在下郭飞,敢问阁下尊姓大名?”
“在下潘玉。”潘玉兰朝着郭飞行了个礼,又将手伸向后方介绍道,“这位是在下的同乡钟世幡。”
“你,你好。”身后的钟世幡似乎有些内向,结巴地跟郭飞打了个招呼。
“郭兄若是来描丹青,不如用桐花墨试试,桐花墨虽价廉,但成色实在不错,非常适合作画。”潘玉兰将身后的箱笼拿下,捣鼓了一阵,翻出了一方墨块,飞快地塞进郭飞手心,“赠于郭兄。”
“你,你怎知在下是用来作画?”郭飞的握着那方墨块,有些不知所措。
“郭兄,你的画卷马上要掉出来了。”潘玉兰笑意隐隐,帮郭飞把身后摇摇欲坠的画卷塞回了他的箱笼里。
“啊?”郭飞往自己的箱笼望了望,但画卷已经被潘玉兰塞好,手里又握着潘玉兰赠的墨块,一时多种情绪从心中涌出,最后都化为两个字。
“多谢!”
“郭飞,你买好墨了没有,今日国子监入学可别迟了!”远处传来另一青年的喊叫,只见他身后背着一把琴,气喘吁吁地飞奔过来。
刚到郭飞面前,就发现他根本不理睬自己,反而与面前两位他从未见过的男子相谈甚欢。
想到自己馄饨都没有吃完,就迫不及待地跑来找郭飞,他却已经结识了新友,未免儿有些生气,语气带着一丝不耐,“郭飞,这两位是谁?”
“在下潘玉。”潘玉兰显然已经察觉到了面前这位青年的不悦,将手中的折扇一扣,十分礼貌的朝着他行了个礼。
“丁修为。”丁修为见着眼前这人品貌非凡,气也就消了一大半,随后他又朝着身后那默默不作声的人说道,“你怎么不说话?”
"钟世幡。"钟世幡瞧见了丁修为眼神中的轻蔑,他倒是不像潘玉兰那样有礼,反而只是丢出三个字。
丁修为打量了一番钟世幡,自觉无趣,拉住了郭飞的胳膊,“赶紧吧,要迟了!”
“郭兄可是去国子监?”
“你也是?”郭飞自然猜出了潘玉兰所问,心中不免有些高兴,“那就同去?”
“也好。”
待四人紧赶慢敢来到国子监后,却见一辆极其华丽的马车从他们旁边驶过,停在了国子监门口。
“早知这么远,我们也雇辆马车来了。”丁修为背着累的气喘吁吁,一屁股坐在了门口小河旁的栏杆上。
“早就让你不要带琴了。”郭飞看着丁修为背上那把走到哪背到哪的琴,想要帮他拿下来让他松快会。
“要带!”丁修为用手抚了抚身后的琴,“这可是我娘送我的宝贝,听我娘说是我太太太奶奶传下来的,我可是要时刻背在身上!”
“行,那就保管好你太太太奶奶的琴,不过你的箱笼呢?束修礼可都有备好了?”郭飞这才注意到丁修为清早准备的大箱笼不见了。
“让客栈小厮帮忙送来了,我哪里拿得动这么多东西。”丁修为朝着远处张望了片刻,果然见到小厮正背着箱笼等着他,他挥了挥手,小厮便快步走来交给了他。
“你心还真大。”钟世幡顺带帮丁修为接过了箱笼,“自己的束修礼还能交给别人保管,要是丢了看你今日该如何是好。”
“这不是没丢嘛。”丁修为见钟世幡帮他拿了箱笼,此刻倒是觉得方才有些没礼貌了,他立刻朝着钟世幡露出了一个安抚的笑容,“那就多谢钟兄啦。”
四人休息了片刻便准备从国子监门口进去,只见那辆华丽的马车晃动了一下。
一旁书童模样的人先是在车旁放了一只成色上好的檀木马凳,随后轻轻掀开帘子。
见一双精致的白靴踩上马凳,随后是一身淡蓝色的衣裳,上面绣着雅致的兰花。
直至那人踏进国子监,留给众人一个背影。
接着马车后跟着的随从正一箱一箱地往国子监搬运此人的束脩之礼,看随从小心的样子,价格定是不菲。
“这么大派头。”钟世幡嘀咕了一句。
“那人家可是姑苏阎氏,那可是为大梁开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家族。要不是阎氏想保留本姓,估计早就赐姓‘司空’了,派头大点也是正常。”丁修为看着钟世幡望着那人的背影,连眼睛都不曾眨一下,便用手在他面前挥了挥,“瞅啥呢,人家早进去了。”
“进去吧,要是晚了,可是不敬。”潘玉兰见众人半天依旧还在门口,便催促道。
一番流程下来,众人早就已经精疲力尽。
潘玉兰背着箱笼走到她自己的书案旁,刚刚坐下,将笔墨纸砚拿出来,便瞥见一蓝色的衣角。
“在下阎成,这位兄台似乎是占了在下的位置。”一道清冷的声音响起。
潘玉兰抬头。
他皮肤白皙,似乎被人养得极好,若柳长眉下,生着一双桃花眼,薄唇紧闭,正冷冷地望着潘玉兰。
潘玉兰并不回答,反而笑意浮上了眉眼,指了指身旁的位置。
那个位置宽敞,一盆开得正好的兰花正放在书案上,香气也悄悄地传到了潘玉兰这边。
“少爷,在那呢。”书童也像潘玉兰那样,指了指一旁。
“咳咳。”阎成轻咳了两声,眼尖微微有些发红,“抱歉。”
书院里焚了一些上好的线香,线香的味道夹杂着兰花的香气渐渐弥漫。
“有谁能说说国之兴亡,在于何处?”塾师闻着这些香气,心情极佳,今日便不说旧学,只问新题。
“回老师的话。”一人率先说道,“学生认为,国之兴亡,在于富足。国之富足,便可永盛。”
“学生认为,国之兴亡,在于兵力。自古新朝建,旧朝败,皆抉于铁骑之下。”郭飞积极答道。
“郭兄是否过于片面。”一人立刻又接上,“铁骑不如变革创新,兵力强盛不如兵器强盛。前朝兵力不少,不还是败于我大梁金戈强弩之下。故学生认为,打造厉害的兵器,再派工匠在此基础上变革,将那些让胡人恐惧的兵器创造出来,这才能让我大梁长盛不衰。”
......
国子监的学生个个都有自己的想法,顷刻间便是一番唇枪舌战。
“学生倒是认为。”潘玉兰大声说道,“国之兴亡,在于百姓。百姓乐则国兴,百姓苦则国亡。”
潘玉兰的话一出,登时鸦雀无声,众人纷纷望向她。
一旁的阎成则托着个腮帮子,注视着潘玉兰嘴角那抹隐秘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