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收到八百里加急的军报,连夜将朝中的几位军机大臣叫到了太极殿,皇后身边的嬷嬷过来传话:“娘娘,圣上身边的胜公公传话过来说,圣上今夜不来了!”
皇后眼底闪过一丝失望之后随即便恢复如常,手中的牛角梳不断梳着同一个地方,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戚鸣音开始对那个皇帝有所改观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坐上了这个位置,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皇帝不再是曾经的荣王了。
“娘娘,圣上应该是真的有事,不是故意冷落您的,奴婢听胜公公说,圣上叫了老将军和一众军机大臣在太极殿议事!”
皇后放下梳子,看着铜镜中的自己,她也才二十几岁啊,今后要困在这深宫里一辈子了,时间和地位不仅仅推着她改变,也同样推着皇帝,帝后逐渐和睦,或许是一段佳话,可是现在戚家手握重兵,她又是皇后,虽说太子并非亲生,可这地位已经足够威胁。
戚鸣音入王府的时候,性子急躁,除了身边一起长大的侍女,颖妃还给她添了两个心腹,只不过当时因为戚鸣音性子傲,看不上,便遣了她们去做杂活,颖妃没生气,这两个人也没有不满,直到时间逐渐推移,戚鸣音也终于意识到了颖妃的苦心,直到她成了储妃,才将两个人调到自己身边,有些体己话也只能和她们说了,
戚鸣音长叹一口气:“是帝后和睦还是帝后离心对于现在来说,根本不重要!是我的决定,将戚家推向了风口浪尖!”
嬷嬷也是心疼她,当初劝了她多久不要嫁给荣王,她偏不听,颖妃自尽,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一双儿女,也是为了戚家,先帝的宠妃,有功勋的王爷,嫡子的正妃,还手握重兵,颖妃和戚鸣音之间,必须有一个人牺牲,颖妃早就有了决议,只是在一个最合适时机选择了离开,戚鸣音其实也明白,只是她明白的太晚了。
嬷嬷宽慰道:“娘娘,圣上或许只是叫老将军来议事的,没准是在商议少将军回来的赏赐呢!”
戚鸣音长叹一口气:“嬷嬷,你我都明白,如果只是此事,圣上不会连夜叫父亲来,更不会叫这么多军机大臣来太极殿的,这消息一直没有传到本宫这,一定是阿岩那边出了问题!他们故意瞒着本宫呢!”
深夜调遣,宁王是姗姗来迟,小胜子在相迎的路上已经将情形说了。
皇帝看见宁王到了,也没多礼,让他先坐在一边听听:“事情诸位想必都已经听说了,朕想听听诸位的意见!”
“德州好不容易重建至此,天灾人祸,着实可惜了!”
“不过按照书中所述,萧王殿下的法子确实已经是上佳之策了!”
皇帝也是愁,他刚登基不久,政绩还算是过得去,可百姓最信天命,这天灾人祸接连不断,这怀疑的种子便种下了,要不尽快解决这些事情,这之前的所有的努力就都付诸东流了。
皇帝:“朕刚刚问了户部,已经很难再筹出多余的银两了!”
“我想萧王殿下那边想比银两,或是更需要人手!”
“是啊,而且顶着暴雨重建,这其中的危远比之前更甚。”
皇帝点点头,其实如今他手下的臣子虽然年轻,但大多数还是明理的。
皇帝:“爱卿说的有理,朕刚刚已经起旨,周围州县有愿意前往的,今后朕不会亏待他们的,也吩咐了吏部,将名单誊写后交到萧王手上,待他日功成之时论功行赏!”
“圣上此举甚明!”
皇帝:“朕现在想的是,北辽已经欺辱至此,我朝难不成还要给他脸面!?”
众人面面相觑,好像猜到了皇帝的意图。
“萧王殿下不是说,会讲这个消息卖给契丹吗?契丹王怕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此景若是先皇的时候,说这话的人一定会被揣测圣心之罪论处,可如今的皇帝不是那个多疑的先帝,也给了众人大挥拳脚的机会。
皇帝:“契丹不放过那是他们两国原本就有旧恨,可如今我朝的新仇难不成就这么忍气吞声了?”
一直没有言声的戚老将军缓缓开口:“圣上的意思,是想战了?”
皇帝正是此意:“我朝一向以和为贵,能不战的情况绝不主动出击,拓拔哲也不是个只顾眼前的人,在他的认知里,一定认定了咱们不会出手,可契丹一旦借此机会壮硕,那对于咱们来说也是一个威胁,倒不如与契丹联手,给北辽一个教训!”
皇帝口中的教训,怕是要北辽承受灭国之灾了,只是这开战说着容易,很多事情并不是口舌之快就能解决的。
“我们在东边已经是杯水车薪了,若是北边再起战事,这粮草怕是供给不上啊!”
众人正陷入两难境地的时候,小胜子从殿外匆匆进来禀告:“启禀圣上,元庆府的石南风石大人入京了,请求面圣!”
皇帝蹙眉:“这大半夜的什么事儿!”
小胜子看了一眼众位大臣,开口说道:“石大人说有要事,必须面圣!”
皇帝没办法只能让他进来,石大人拍了拍身上的尘土,一身赤色的官服让他没了田间辛劳的模样,看样子确实是刚从元庆府赶来的。
石南风:“启禀圣上,微臣石谨奉皇谕,自得旨之后未敢拖迟,幸而不辱使命,于四日前追缴税银共四千七百五十四万两。”
这钱来的好也来的巧,就像算准了皇帝的心思一样,也好似用这样的方式来支持他的决定!
皇帝连说了三个好字,让小胜子将户部尚书叫来,交接税银!
“圣上这是已经做好了要战的决心?!”
皇帝拍案:“不错,我大齐不挑事,可也不怕事,他北辽都欺负到了头上,朕若是再吃哑巴亏,那就是自作自受了,这场仗,朕一定会打,只不过这出征的人选……”
戚老将军浑厚的声音从众人之中传来:“圣上若是信得过老臣,那老臣愿领兵出征!”
皇帝一副体恤的模样:“不是朕信不过岳丈,只是国舅已经在远在前线,若是您再去,朕怕……”
平日里,皇帝在众目睽睽之下绝不会称呼其为国丈,今日一开口,众人好像就明白了些,这么多的巧合凑在一起,怕就不是巧合了。
戚老将军:“如若圣上不怕百姓猜忌我戚家功高盖主,那就允准老臣前往吧,北辽打的越是激烈,东瀛那边便越是轻松些,就当是我这个做父亲的,想救儿子吧!”
戚老将军言辞恳切,别说皇帝拒绝不得,就是在场的大臣都为之动容,此事就这么顺利的决定了,一切顺利的让人觉得奇怪,能被皇帝叫到此处的人,也都是人精,回去想想,也都想明白了这其中的弯弯绕,只有宁王,他不明白,今日这皇帝叫他来此,却不需要他发表任何言语,似乎所有一切都在他的安排之中,宁王想不通,既是这般,还叫他来着干嘛。
宁王妃端着早茶,听着宁王说了朝中的事,不用多想,就明白了皇帝的深意:“圣上这是要你去做个见证,如今先帝只有圣上、殿下和萧王殿下三人在,未免朝中有人说圣上独断专行,这才叫殿下去当个见证!”
宁王接过晨茶:“那我想,这个石南风应该也是早就安排好的!他的鞋子沾着元庆府特有的泥土,可这京中多日不曾下雨,进京面圣衣冠不洁那可是大罪,他这是掩耳盗铃啊!”
宁王妃笑笑:“殿下都看得出来,那些老臣自然也看得出来,这笔钱到底是不是补缴的税款都不重要了,只是戚老将军出马,北辽这场仗可以说是稳操胜券,只是皇后在后宫的处境就更难了!”
宁王如今似乎也探不明现在的圣心,谁知道那个位置上的人会不会变的冷血无情:“戚家如今可谓是如日中天,这朝中自然会有人忌惮他们外戚当权,你说,朝中的谏官会不会逼着圣上处死皇后!?”
宁王妃可是亡国公主,她可不比什么皇子见识的少,相比而言,只会更多:“不会,就算会,圣上也不会同意,至少不会明目张胆的同意,皇后身死,这矛头都会看向圣上的!”
遣散了众人之后,皇帝唯独留了吴凤杰在太极殿里,一夜未眠的皇帝不断的揉捏着眉心,疲惫之色难掩,可他还是撑着精神,因为他不允许有人言语污秽戚家。
吴凤杰如今在疏谏院,所有上谏的折子都要过一遍他的手,皇帝留下他,自然也是用的上他:“不用上朝,朕都知道这些言官会说什么,什么浪费朝廷的赈灾银,因为三弟的疏忽导致民声哉道,应该重责他们!再或是不该在这个时候劳民伤财的主动出击,与北辽一战!吴凤杰,朕将你放到这个位置你应该明白朕的深意,朕不想听到这些脱责之词,从今日起,武将不比言官低半分,所有待遇一律相同,不管前方战场出现什么问题,如果他们这些言官没做到未雨绸缪,那么只要他们开口,就以同罪论处!圣旨的措辞你来拟,总之,朕不想再听到这样的话!”
吴凤杰倒吸一口冷气,福身跪地:“微臣遵旨!”
吴凤杰走了之后,小胜子拿了湿帕,让皇帝醒醒脸,他知道皇帝疲累,可上朝的时辰马上就要到了,他不得不去,有些时候,小胜子都替皇帝累得慌!
热气缓解了一些疲累,皇帝甚至都懒得将湿帕摘下来,要不是小胜子提声,没准都能这样睡过去。
小胜子从皇帝手中接回帕子,刚要下去,就被皇帝叫住了。
皇帝:“朕记得去年藩国进贡过一株珊瑚,你去遣几个机灵的给皇后送去!”
珊瑚这等物件长在深海,有平安除祟之效,一向被视为国宝,皇帝将这东西送给皇后,是提醒还是维护呢?
小胜子不知道这是皇帝的试探还是皇帝的信任,如果是从前,那一定是后者,但现在,谁能说得准呢,便开口:“嗻,奴才这就叫人去送!”
皇帝应声,算是同意了,小胜子长舒一口气,这个时辰可是朝廷命妇和后宫嫔妃向中宫朝拜的时候,皇帝让人这么明目张胆的送这东西过去,看来是要和皇后站在一起了,要让天下人知道,她是皇后!不仅仅是给天下人做表率,还是被皇帝保护着的一国之后!
皇后眼底闪过一丝失望之后随即便恢复如常,手中的牛角梳不断梳着同一个地方,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戚鸣音开始对那个皇帝有所改观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坐上了这个位置,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皇帝不再是曾经的荣王了。
“娘娘,圣上应该是真的有事,不是故意冷落您的,奴婢听胜公公说,圣上叫了老将军和一众军机大臣在太极殿议事!”
皇后放下梳子,看着铜镜中的自己,她也才二十几岁啊,今后要困在这深宫里一辈子了,时间和地位不仅仅推着她改变,也同样推着皇帝,帝后逐渐和睦,或许是一段佳话,可是现在戚家手握重兵,她又是皇后,虽说太子并非亲生,可这地位已经足够威胁。
戚鸣音入王府的时候,性子急躁,除了身边一起长大的侍女,颖妃还给她添了两个心腹,只不过当时因为戚鸣音性子傲,看不上,便遣了她们去做杂活,颖妃没生气,这两个人也没有不满,直到时间逐渐推移,戚鸣音也终于意识到了颖妃的苦心,直到她成了储妃,才将两个人调到自己身边,有些体己话也只能和她们说了,
戚鸣音长叹一口气:“是帝后和睦还是帝后离心对于现在来说,根本不重要!是我的决定,将戚家推向了风口浪尖!”
嬷嬷也是心疼她,当初劝了她多久不要嫁给荣王,她偏不听,颖妃自尽,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一双儿女,也是为了戚家,先帝的宠妃,有功勋的王爷,嫡子的正妃,还手握重兵,颖妃和戚鸣音之间,必须有一个人牺牲,颖妃早就有了决议,只是在一个最合适时机选择了离开,戚鸣音其实也明白,只是她明白的太晚了。
嬷嬷宽慰道:“娘娘,圣上或许只是叫老将军来议事的,没准是在商议少将军回来的赏赐呢!”
戚鸣音长叹一口气:“嬷嬷,你我都明白,如果只是此事,圣上不会连夜叫父亲来,更不会叫这么多军机大臣来太极殿的,这消息一直没有传到本宫这,一定是阿岩那边出了问题!他们故意瞒着本宫呢!”
深夜调遣,宁王是姗姗来迟,小胜子在相迎的路上已经将情形说了。
皇帝看见宁王到了,也没多礼,让他先坐在一边听听:“事情诸位想必都已经听说了,朕想听听诸位的意见!”
“德州好不容易重建至此,天灾人祸,着实可惜了!”
“不过按照书中所述,萧王殿下的法子确实已经是上佳之策了!”
皇帝也是愁,他刚登基不久,政绩还算是过得去,可百姓最信天命,这天灾人祸接连不断,这怀疑的种子便种下了,要不尽快解决这些事情,这之前的所有的努力就都付诸东流了。
皇帝:“朕刚刚问了户部,已经很难再筹出多余的银两了!”
“我想萧王殿下那边想比银两,或是更需要人手!”
“是啊,而且顶着暴雨重建,这其中的危远比之前更甚。”
皇帝点点头,其实如今他手下的臣子虽然年轻,但大多数还是明理的。
皇帝:“爱卿说的有理,朕刚刚已经起旨,周围州县有愿意前往的,今后朕不会亏待他们的,也吩咐了吏部,将名单誊写后交到萧王手上,待他日功成之时论功行赏!”
“圣上此举甚明!”
皇帝:“朕现在想的是,北辽已经欺辱至此,我朝难不成还要给他脸面!?”
众人面面相觑,好像猜到了皇帝的意图。
“萧王殿下不是说,会讲这个消息卖给契丹吗?契丹王怕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此景若是先皇的时候,说这话的人一定会被揣测圣心之罪论处,可如今的皇帝不是那个多疑的先帝,也给了众人大挥拳脚的机会。
皇帝:“契丹不放过那是他们两国原本就有旧恨,可如今我朝的新仇难不成就这么忍气吞声了?”
一直没有言声的戚老将军缓缓开口:“圣上的意思,是想战了?”
皇帝正是此意:“我朝一向以和为贵,能不战的情况绝不主动出击,拓拔哲也不是个只顾眼前的人,在他的认知里,一定认定了咱们不会出手,可契丹一旦借此机会壮硕,那对于咱们来说也是一个威胁,倒不如与契丹联手,给北辽一个教训!”
皇帝口中的教训,怕是要北辽承受灭国之灾了,只是这开战说着容易,很多事情并不是口舌之快就能解决的。
“我们在东边已经是杯水车薪了,若是北边再起战事,这粮草怕是供给不上啊!”
众人正陷入两难境地的时候,小胜子从殿外匆匆进来禀告:“启禀圣上,元庆府的石南风石大人入京了,请求面圣!”
皇帝蹙眉:“这大半夜的什么事儿!”
小胜子看了一眼众位大臣,开口说道:“石大人说有要事,必须面圣!”
皇帝没办法只能让他进来,石大人拍了拍身上的尘土,一身赤色的官服让他没了田间辛劳的模样,看样子确实是刚从元庆府赶来的。
石南风:“启禀圣上,微臣石谨奉皇谕,自得旨之后未敢拖迟,幸而不辱使命,于四日前追缴税银共四千七百五十四万两。”
这钱来的好也来的巧,就像算准了皇帝的心思一样,也好似用这样的方式来支持他的决定!
皇帝连说了三个好字,让小胜子将户部尚书叫来,交接税银!
“圣上这是已经做好了要战的决心?!”
皇帝拍案:“不错,我大齐不挑事,可也不怕事,他北辽都欺负到了头上,朕若是再吃哑巴亏,那就是自作自受了,这场仗,朕一定会打,只不过这出征的人选……”
戚老将军浑厚的声音从众人之中传来:“圣上若是信得过老臣,那老臣愿领兵出征!”
皇帝一副体恤的模样:“不是朕信不过岳丈,只是国舅已经在远在前线,若是您再去,朕怕……”
平日里,皇帝在众目睽睽之下绝不会称呼其为国丈,今日一开口,众人好像就明白了些,这么多的巧合凑在一起,怕就不是巧合了。
戚老将军:“如若圣上不怕百姓猜忌我戚家功高盖主,那就允准老臣前往吧,北辽打的越是激烈,东瀛那边便越是轻松些,就当是我这个做父亲的,想救儿子吧!”
戚老将军言辞恳切,别说皇帝拒绝不得,就是在场的大臣都为之动容,此事就这么顺利的决定了,一切顺利的让人觉得奇怪,能被皇帝叫到此处的人,也都是人精,回去想想,也都想明白了这其中的弯弯绕,只有宁王,他不明白,今日这皇帝叫他来此,却不需要他发表任何言语,似乎所有一切都在他的安排之中,宁王想不通,既是这般,还叫他来着干嘛。
宁王妃端着早茶,听着宁王说了朝中的事,不用多想,就明白了皇帝的深意:“圣上这是要你去做个见证,如今先帝只有圣上、殿下和萧王殿下三人在,未免朝中有人说圣上独断专行,这才叫殿下去当个见证!”
宁王接过晨茶:“那我想,这个石南风应该也是早就安排好的!他的鞋子沾着元庆府特有的泥土,可这京中多日不曾下雨,进京面圣衣冠不洁那可是大罪,他这是掩耳盗铃啊!”
宁王妃笑笑:“殿下都看得出来,那些老臣自然也看得出来,这笔钱到底是不是补缴的税款都不重要了,只是戚老将军出马,北辽这场仗可以说是稳操胜券,只是皇后在后宫的处境就更难了!”
宁王如今似乎也探不明现在的圣心,谁知道那个位置上的人会不会变的冷血无情:“戚家如今可谓是如日中天,这朝中自然会有人忌惮他们外戚当权,你说,朝中的谏官会不会逼着圣上处死皇后!?”
宁王妃可是亡国公主,她可不比什么皇子见识的少,相比而言,只会更多:“不会,就算会,圣上也不会同意,至少不会明目张胆的同意,皇后身死,这矛头都会看向圣上的!”
遣散了众人之后,皇帝唯独留了吴凤杰在太极殿里,一夜未眠的皇帝不断的揉捏着眉心,疲惫之色难掩,可他还是撑着精神,因为他不允许有人言语污秽戚家。
吴凤杰如今在疏谏院,所有上谏的折子都要过一遍他的手,皇帝留下他,自然也是用的上他:“不用上朝,朕都知道这些言官会说什么,什么浪费朝廷的赈灾银,因为三弟的疏忽导致民声哉道,应该重责他们!再或是不该在这个时候劳民伤财的主动出击,与北辽一战!吴凤杰,朕将你放到这个位置你应该明白朕的深意,朕不想听到这些脱责之词,从今日起,武将不比言官低半分,所有待遇一律相同,不管前方战场出现什么问题,如果他们这些言官没做到未雨绸缪,那么只要他们开口,就以同罪论处!圣旨的措辞你来拟,总之,朕不想再听到这样的话!”
吴凤杰倒吸一口冷气,福身跪地:“微臣遵旨!”
吴凤杰走了之后,小胜子拿了湿帕,让皇帝醒醒脸,他知道皇帝疲累,可上朝的时辰马上就要到了,他不得不去,有些时候,小胜子都替皇帝累得慌!
热气缓解了一些疲累,皇帝甚至都懒得将湿帕摘下来,要不是小胜子提声,没准都能这样睡过去。
小胜子从皇帝手中接回帕子,刚要下去,就被皇帝叫住了。
皇帝:“朕记得去年藩国进贡过一株珊瑚,你去遣几个机灵的给皇后送去!”
珊瑚这等物件长在深海,有平安除祟之效,一向被视为国宝,皇帝将这东西送给皇后,是提醒还是维护呢?
小胜子不知道这是皇帝的试探还是皇帝的信任,如果是从前,那一定是后者,但现在,谁能说得准呢,便开口:“嗻,奴才这就叫人去送!”
皇帝应声,算是同意了,小胜子长舒一口气,这个时辰可是朝廷命妇和后宫嫔妃向中宫朝拜的时候,皇帝让人这么明目张胆的送这东西过去,看来是要和皇后站在一起了,要让天下人知道,她是皇后!不仅仅是给天下人做表率,还是被皇帝保护着的一国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