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友臣几乎不用盯着恪儿的课业,只要布置下去,他就能自己去读书做课业,好像这个孩子天生就有超脱平常的克制力一样,不过是三岁的年纪,身上的老成劲儿竟像是常逾,倪孜隔着院子就那么看着,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齐友臣看见倪孜,起身过来行礼,尊敬的说了声王妃娘娘。
倪孜回礼:“齐大人不必客气,幼子顽劣,王爷也不在府中,真是辛苦齐大人了!”
齐友臣:“王妃娘娘客气了,世子天资聪慧,行端恪守,颇有殿下的风姿。”
倪孜垂下头,感慨道:“有些时候我倒是不希望他像殿下!”
“母妃,母妃陪我玩~”
齐友臣看着倪孜身边的小郡主,将心中的疑虑隐忍了下去,双生子长的或大或小,倒是常见,在寻常百姓家或许还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可在这些王公贵族中,只要是府中开课,只要是适龄的孩子,都会来旁听,可殿下和王妃如出一辙的只让世子听,没让郡主听,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年龄不符。
倪孜也希望恪儿能和娇娇一样,无忧无虑的生活下去,可也不知道为什么,恪儿的骨子里好像天生带着些军人的严规,或许在外人看来,他像常逾,可倪孜知道,他这是像裘落和玉海棠。
齐友臣即便是看出来了,也没有打算说出疑惑,他虽然性子激进,可也看得出来,常逾对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是敬而远之的,只要有这一点在,其他的又有什么所谓呢?
倪孜安抚着身边的奶团子:“娇娇乖,母妃去看看哥哥,一会哥哥下课了,母妃叫哥哥陪你玩好不好?”
娇娇看着房内用功的哥哥,又看了看温婉的母亲,奶声奶气的应下来。
齐友臣见倪孜身边的嬷嬷抱着一副画,想着她应该还有其他事的:“王妃若是有事就先去忙吧,世子这里交给我就好!”
倪孜点点头,自然也不想和他有太多的接触:“如今多少双眼睛盯着萧王府,齐大人还愿意为幼子授书,真是麻烦齐大了!”
齐友臣当然知道倪孜的话是什么意思,就算他们夫妇俩相信对方,可这世间的舆论总是无孔不入,所以,光他们相信还不行,还要有一个为人正直且有能力堵住所有人嘴的人,而且齐家小妹正在和林东议亲,林东又一直视倪孜和常逾为恩师,有了这层关系,齐友臣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齐友臣:“我这人行得端做得正,发起疯来更是无人敢惹,想必殿下也是看中了我这一点吧!”
倪孜忽然觉得,眼前这个齐友臣似乎也不是跟他们看到的一样:“看来,齐大人是有意而为之了!”
齐友臣:“朝中这些人啊,总觉得自己读了这么多年念书就博古通今可以指点江山了,要么就是倚老卖老软硬兼施,可这天下之事不尽然都在书中,有些时候不发些疯,压不住他们。”
倪孜忍俊不禁,朝代更迭,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进步,或许齐友臣便是这个时代的映射吧。
倪孜将手中的画轴带进家中的祠堂,其实一个王府里,是不该有这样的地方的,毕竟常逾的父母都葬在皇陵,不可能在这里供奉,不过这间祠堂里,供的不是什么神佛,也不是什么祖辈,而是想裘落玉海棠这样死去的忠烈,当然,也包含颖妃等人。
倪孜上了香之后,将画像挂好,画上画的不是别人,而是,秦岭···
郑嬷嬷不知道倪孜画了谁,只是听着倪孜的吩咐陪她来挂着画,可看到画中人的时候,还是惊了一惊的:“娘娘,怎么挂上了秦公子的画像···”
倪孜看着秦岭的画像,不免怜悯他这一生:“我担心这一次,长宁恐怕是回不来了,趁着他在我脑海里的记忆还算清晰,我也想用画,画出来他的模样,以免孩子们以后会忘了他这个舅舅!”
郑嬷嬷也知道些秦岭的故事:“秦公子创造了这么多次奇迹,没准这次···”
倪孜不说话,奇迹?但愿吧···!他这一生太苦了,这所谓的十年之约,也不知道对他来说是解脱还是惩罚。
郑嬷嬷:“您说,这好人怎么就不长命呢?”
倪孜:“人都是有欲望的,这些欲望驱使着犯罪,无穷无尽,好人的心再热,也会被磨却的,或许老天爷是在用这种方式让好人永远保持赤诚!”
郑嬷嬷:“咱们的人都派下去了,一有风吹早动一定会来告知的!”
倪孜:“知道了,珺娘那边也盯着点,她是个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有些消息不一定会主动告知!现在对于长宁来说,最总要的就是时间了!”
郑嬷嬷:“王妃放心!咱们安插在各个府里的人都在找了!”
常逾为了给秦岭寻找解药,翻山越岭,什么大兴安岭的极寒之地,什么南域的迷林,还有深海的归墟,几乎所有的地方常逾都找遍了,可结果都是不尽人意,倪孜自然也不想就这么离开,她也在利用自己的能力去帮他,这京中是虎踞龙盘之地,多少奇珍异宝,都藏在这京中的某个百宝箱之中,这是倪孜觉得最后的可能之机了,同时,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来清一清这长安城的浑水,
倪孜:“我知道,母妃手下的人都和玉海棠一样,有着一颗不输男人的赤诚之心,我没让她们跟着裘老夫人去了战场,大家可能都心有不甘!但这长安城里,才是无休止的战场!”
郑嬷嬷:“王妃放心,我明白的!”
秦岭几乎每天都被常逾圈养在营帐里,待的他身上都要长毛了,这不趁着常逾不在,赶紧出来透气,军营里的人对秦岭已经务必熟悉,连称称呼都从曾经的秦侍卫、秦公子变成了二爷,以前的秦岭并不喜欢秦家二爷这样的称呼,但时间久了,说了也没用,他也就习惯了。
常逾不知道忙什么,反正一会人就不见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又突然出现,秦岭刚想着,这次常逾出去最好晚点回来,这样他就能在外面多晒一会太阳了,可秦岭的懒腰刚伸起来,一旁常逾的声音就传了过来,接下来的就是大家朝着常逾打招呼的声音,秦岭像个贼似的,蹑手蹑脚的往回走。
常逾:“别躲了,这大白天的,你再因为装贼,让戚言给抓了!”
见实在躲不过,秦岭只好面对,以前不管怎样的逆境,秦岭都能勇敢面对,可唯独在见常逾这件事上,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心里总是有些胆怯!
秦岭嘴硬:“谁躲了?我这是看看有没有敌情!”
常逾看出他的嘴硬,但没有说破:“行了知道你憋得慌,给你找了点好吃的!”
秦岭刚要去抢,常逾就一个侧身,将油纸递到另一个手,虽然用食物钓着这只小狐狸,可他也担心这只小狐狸会为了吃的摔跤,偷偷的拖着,可这只小狐狸之所以被人称作小狐狸,可不仅仅是因为那双狐狸眼,常逾以为自己钓到了,可秦岭转个身的功夫,就将那油纸抢到了自己手中。
秦岭:“是粽子糖啊!”
常逾:“行了,你先吃着,唐衍找我有事,我先去看看!”
秦岭拉住常逾的衣袖:“带上我带上我!”
还祈愿发誓的说自己肯定不捣乱乖乖的听着,常逾知道就算不让他去,他也不会听,还不如让他跟着呢!
唐衍:“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们想听哪个?”
顾郦挠头,苦涩的笑着:“现如今,可还有好消息听吗?”
秦岭:“苦中作乐呗!对于现在的局面来说,算是好消息了!”
秦岭一边吃着糖一边说,顾郦看他吃得香,还偷了两颗,秦岭给顾郦递了个眼神,让他给唐衍一颗,他们这些整日拿药当水喝的人,对糖,根本没有抵抗力。
秦岭顺手塞给常逾一颗,见常逾不接便送到自己口中,这东西来的不容易,常逾虽然不喜欢,但是对秦岭递来的东西从来不拒绝,只不过这些糖来的不容易,他想都留给秦岭。
常逾:“这消息,来的可有些晚啊!”
唐衍真的吃了顾郦递来的糖:“我林夕阁做的可从来不是消息的快慢!”
这话倒是真的,林夕阁的消息主打一个真实且相知甚少,速度可从来都不是最快的!
常逾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模样,他们现在几乎和山穷水尽差不多,他们补救和恢复的速度根本比不上事情发生的速度和毁坏的程度:“说吧!我倒要听听,还能坏到哪去!”
唐衍:“东瀛手中的兵消耗殆尽了,东瀛王打算和你们进行最后的战斗!”
常逾看了秦岭一眼:“还是让百姓服下无妄丹来充军是吗?”
唐衍:“是,所以这个好消息是,东瀛境内的百姓,已经不足十万了,东瀛王用孩子胁迫,不管男女年岁,都被充入了军队!”
常逾头疼的紧,如今他们的战力已经不足五万,还要匀出一部分人去抢修河堤,东瀛王无情将百姓推入战场,他们若是心软,这些服了无妄丹的百姓也不会对他们手下留情,可要他们狠心对战这些百姓,常逾也是于心不忍。
裘老夫人听了这话,持杖起身:“老身本不该给殿下建议的,可现在的局面,殿下还是不该心慈!若不尽快解决外患,将人手都用来修建河堤,这受灾的不仅仅是德州和青州的百姓,怕是整个蓬莱郡都要没入无边无际的大海之中了!”
常逾怎么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倪修在上一次转移百姓的时候,四处碰壁,再次让他们转移,怕是难上加难,所以他们必须先解决东瀛这个外患!
虽然几日前车澈先生和常逾碰过面,可常逾还是抱着一丝希望:“先生,这河堤可否在第二次暴雨之前修缮结束?”
车澈先生无奈的摇摇头:“如今只能与老天爷搏一搏了,如果他老人家可怜我们,或许还有一丝希望,若不得眷顾,我也只能按照之前商议的,带着人,上山避险!”
常逾:“好,一切以人命为先!”
上山避险只是暂时的方法,而且那个地方不适合长期居住,常逾心里好像有另一个解决办法:“青州那边如何了?”
顾郦叹了口气:“算是过了这第一关的考验,我已经通知下去,如若山洪有倾塌的风险,全员退至庇护所!”
常逾:“阿恙,无妄丹能撑多久?”
对于江湖事,秦岭可不比唐衍知道的少,尤其是这种秘药心法,常逾可谓是问对人了:“服下之后,六个时辰起效,一旦起效,最多六个时辰!”
常逾思索着秦岭的话:“六个时辰,足够东瀛的船行至我朝边境了?!”
秦岭觉得常逾脑子里肯定在想着什么,秦岭虽然知道这破局的关键,但是主动出击的危险太大:“你想做什么?”
常逾好像做了什么决定,其实在场的人都明白,只是谁都没有说:“这场战争,求的从来不是胜败,而且将百姓从东瀛王的暴戾之中解救出来,他不拿自己的子民当人。我们不能视若无睹!”
在唐衍的眼中,这些人都是久经沙场的人,不会不知道这破局点,但是谁都不愿意说出来,是因为谁都不愿意但这份责任。
唐衍:“殿下这是有主意了?”
常逾:“咱们这还有几艘战船可以用?!”
戚言意识到了常逾的想法:“你想打进东瀛的大本营?!”
常逾:“只有这样,才有希望将那些没有的服下无妄丹的百姓救下来!”
这样的决定,生死与共,得失难料,戚言觉得,此事不该他一个人承担:“我去吧,你对海战并不熟悉,而且这里更需要你主持大局!”
秦岭也站起身来:“东瀛人用不了多久就会发现,不如我做了这个先锋,拖一拖时间,也给戚将军那多一些胜算!”
常逾既然开口,就是打算自己承担的,只不过他没想到,其他人并不打算让他当个孤胆英雄。
常逾:“阿恙,你的伤还没好……”
秦岭吊儿郎当,好像根本不拿生死当回事:“那你的伤好了吗?戚岩的伤好了吗?阿逾,你都说了,这场仗不在乎谁输谁赢,在乎的是人心!”
裘老夫人自然也不甘落后,她虽然年纪大,但骨子的血从未凉过:“好,秦少侠当了这先锋,那老身也倚老卖老,仗着有些经验,想向殿下讨一个先锋一职!”
常逾:“裘老夫人……”
裘老夫人摆摆手:“沙场之人,没什么可絮叨的,你是看不上我这把老骨头,还是瞧不起我手下的娘子军?!”
常逾:“都不是,只是我们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裘老夫人:“殿下此言差矣,我等虽为女流,可都不是柔骨矫作的人,你们所谓的军功,老身也有!你们所谓的经验,我们也不少!你们立功的机会多,这一次算也该让让我们了!”
常逾看着身后的众人:“好,田伯,整理一下赤麟军,和州府来的志愿军交接之后,整军,随时准备出发,这或许是我们最后的一役了!”
“与君一战,荣辱共担,生死与共!”
齐友臣看见倪孜,起身过来行礼,尊敬的说了声王妃娘娘。
倪孜回礼:“齐大人不必客气,幼子顽劣,王爷也不在府中,真是辛苦齐大人了!”
齐友臣:“王妃娘娘客气了,世子天资聪慧,行端恪守,颇有殿下的风姿。”
倪孜垂下头,感慨道:“有些时候我倒是不希望他像殿下!”
“母妃,母妃陪我玩~”
齐友臣看着倪孜身边的小郡主,将心中的疑虑隐忍了下去,双生子长的或大或小,倒是常见,在寻常百姓家或许还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可在这些王公贵族中,只要是府中开课,只要是适龄的孩子,都会来旁听,可殿下和王妃如出一辙的只让世子听,没让郡主听,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年龄不符。
倪孜也希望恪儿能和娇娇一样,无忧无虑的生活下去,可也不知道为什么,恪儿的骨子里好像天生带着些军人的严规,或许在外人看来,他像常逾,可倪孜知道,他这是像裘落和玉海棠。
齐友臣即便是看出来了,也没有打算说出疑惑,他虽然性子激进,可也看得出来,常逾对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是敬而远之的,只要有这一点在,其他的又有什么所谓呢?
倪孜安抚着身边的奶团子:“娇娇乖,母妃去看看哥哥,一会哥哥下课了,母妃叫哥哥陪你玩好不好?”
娇娇看着房内用功的哥哥,又看了看温婉的母亲,奶声奶气的应下来。
齐友臣见倪孜身边的嬷嬷抱着一副画,想着她应该还有其他事的:“王妃若是有事就先去忙吧,世子这里交给我就好!”
倪孜点点头,自然也不想和他有太多的接触:“如今多少双眼睛盯着萧王府,齐大人还愿意为幼子授书,真是麻烦齐大了!”
齐友臣当然知道倪孜的话是什么意思,就算他们夫妇俩相信对方,可这世间的舆论总是无孔不入,所以,光他们相信还不行,还要有一个为人正直且有能力堵住所有人嘴的人,而且齐家小妹正在和林东议亲,林东又一直视倪孜和常逾为恩师,有了这层关系,齐友臣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齐友臣:“我这人行得端做得正,发起疯来更是无人敢惹,想必殿下也是看中了我这一点吧!”
倪孜忽然觉得,眼前这个齐友臣似乎也不是跟他们看到的一样:“看来,齐大人是有意而为之了!”
齐友臣:“朝中这些人啊,总觉得自己读了这么多年念书就博古通今可以指点江山了,要么就是倚老卖老软硬兼施,可这天下之事不尽然都在书中,有些时候不发些疯,压不住他们。”
倪孜忍俊不禁,朝代更迭,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进步,或许齐友臣便是这个时代的映射吧。
倪孜将手中的画轴带进家中的祠堂,其实一个王府里,是不该有这样的地方的,毕竟常逾的父母都葬在皇陵,不可能在这里供奉,不过这间祠堂里,供的不是什么神佛,也不是什么祖辈,而是想裘落玉海棠这样死去的忠烈,当然,也包含颖妃等人。
倪孜上了香之后,将画像挂好,画上画的不是别人,而是,秦岭···
郑嬷嬷不知道倪孜画了谁,只是听着倪孜的吩咐陪她来挂着画,可看到画中人的时候,还是惊了一惊的:“娘娘,怎么挂上了秦公子的画像···”
倪孜看着秦岭的画像,不免怜悯他这一生:“我担心这一次,长宁恐怕是回不来了,趁着他在我脑海里的记忆还算清晰,我也想用画,画出来他的模样,以免孩子们以后会忘了他这个舅舅!”
郑嬷嬷也知道些秦岭的故事:“秦公子创造了这么多次奇迹,没准这次···”
倪孜不说话,奇迹?但愿吧···!他这一生太苦了,这所谓的十年之约,也不知道对他来说是解脱还是惩罚。
郑嬷嬷:“您说,这好人怎么就不长命呢?”
倪孜:“人都是有欲望的,这些欲望驱使着犯罪,无穷无尽,好人的心再热,也会被磨却的,或许老天爷是在用这种方式让好人永远保持赤诚!”
郑嬷嬷:“咱们的人都派下去了,一有风吹早动一定会来告知的!”
倪孜:“知道了,珺娘那边也盯着点,她是个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有些消息不一定会主动告知!现在对于长宁来说,最总要的就是时间了!”
郑嬷嬷:“王妃放心!咱们安插在各个府里的人都在找了!”
常逾为了给秦岭寻找解药,翻山越岭,什么大兴安岭的极寒之地,什么南域的迷林,还有深海的归墟,几乎所有的地方常逾都找遍了,可结果都是不尽人意,倪孜自然也不想就这么离开,她也在利用自己的能力去帮他,这京中是虎踞龙盘之地,多少奇珍异宝,都藏在这京中的某个百宝箱之中,这是倪孜觉得最后的可能之机了,同时,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来清一清这长安城的浑水,
倪孜:“我知道,母妃手下的人都和玉海棠一样,有着一颗不输男人的赤诚之心,我没让她们跟着裘老夫人去了战场,大家可能都心有不甘!但这长安城里,才是无休止的战场!”
郑嬷嬷:“王妃放心,我明白的!”
秦岭几乎每天都被常逾圈养在营帐里,待的他身上都要长毛了,这不趁着常逾不在,赶紧出来透气,军营里的人对秦岭已经务必熟悉,连称称呼都从曾经的秦侍卫、秦公子变成了二爷,以前的秦岭并不喜欢秦家二爷这样的称呼,但时间久了,说了也没用,他也就习惯了。
常逾不知道忙什么,反正一会人就不见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又突然出现,秦岭刚想着,这次常逾出去最好晚点回来,这样他就能在外面多晒一会太阳了,可秦岭的懒腰刚伸起来,一旁常逾的声音就传了过来,接下来的就是大家朝着常逾打招呼的声音,秦岭像个贼似的,蹑手蹑脚的往回走。
常逾:“别躲了,这大白天的,你再因为装贼,让戚言给抓了!”
见实在躲不过,秦岭只好面对,以前不管怎样的逆境,秦岭都能勇敢面对,可唯独在见常逾这件事上,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心里总是有些胆怯!
秦岭嘴硬:“谁躲了?我这是看看有没有敌情!”
常逾看出他的嘴硬,但没有说破:“行了知道你憋得慌,给你找了点好吃的!”
秦岭刚要去抢,常逾就一个侧身,将油纸递到另一个手,虽然用食物钓着这只小狐狸,可他也担心这只小狐狸会为了吃的摔跤,偷偷的拖着,可这只小狐狸之所以被人称作小狐狸,可不仅仅是因为那双狐狸眼,常逾以为自己钓到了,可秦岭转个身的功夫,就将那油纸抢到了自己手中。
秦岭:“是粽子糖啊!”
常逾:“行了,你先吃着,唐衍找我有事,我先去看看!”
秦岭拉住常逾的衣袖:“带上我带上我!”
还祈愿发誓的说自己肯定不捣乱乖乖的听着,常逾知道就算不让他去,他也不会听,还不如让他跟着呢!
唐衍:“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们想听哪个?”
顾郦挠头,苦涩的笑着:“现如今,可还有好消息听吗?”
秦岭:“苦中作乐呗!对于现在的局面来说,算是好消息了!”
秦岭一边吃着糖一边说,顾郦看他吃得香,还偷了两颗,秦岭给顾郦递了个眼神,让他给唐衍一颗,他们这些整日拿药当水喝的人,对糖,根本没有抵抗力。
秦岭顺手塞给常逾一颗,见常逾不接便送到自己口中,这东西来的不容易,常逾虽然不喜欢,但是对秦岭递来的东西从来不拒绝,只不过这些糖来的不容易,他想都留给秦岭。
常逾:“这消息,来的可有些晚啊!”
唐衍真的吃了顾郦递来的糖:“我林夕阁做的可从来不是消息的快慢!”
这话倒是真的,林夕阁的消息主打一个真实且相知甚少,速度可从来都不是最快的!
常逾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模样,他们现在几乎和山穷水尽差不多,他们补救和恢复的速度根本比不上事情发生的速度和毁坏的程度:“说吧!我倒要听听,还能坏到哪去!”
唐衍:“东瀛手中的兵消耗殆尽了,东瀛王打算和你们进行最后的战斗!”
常逾看了秦岭一眼:“还是让百姓服下无妄丹来充军是吗?”
唐衍:“是,所以这个好消息是,东瀛境内的百姓,已经不足十万了,东瀛王用孩子胁迫,不管男女年岁,都被充入了军队!”
常逾头疼的紧,如今他们的战力已经不足五万,还要匀出一部分人去抢修河堤,东瀛王无情将百姓推入战场,他们若是心软,这些服了无妄丹的百姓也不会对他们手下留情,可要他们狠心对战这些百姓,常逾也是于心不忍。
裘老夫人听了这话,持杖起身:“老身本不该给殿下建议的,可现在的局面,殿下还是不该心慈!若不尽快解决外患,将人手都用来修建河堤,这受灾的不仅仅是德州和青州的百姓,怕是整个蓬莱郡都要没入无边无际的大海之中了!”
常逾怎么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倪修在上一次转移百姓的时候,四处碰壁,再次让他们转移,怕是难上加难,所以他们必须先解决东瀛这个外患!
虽然几日前车澈先生和常逾碰过面,可常逾还是抱着一丝希望:“先生,这河堤可否在第二次暴雨之前修缮结束?”
车澈先生无奈的摇摇头:“如今只能与老天爷搏一搏了,如果他老人家可怜我们,或许还有一丝希望,若不得眷顾,我也只能按照之前商议的,带着人,上山避险!”
常逾:“好,一切以人命为先!”
上山避险只是暂时的方法,而且那个地方不适合长期居住,常逾心里好像有另一个解决办法:“青州那边如何了?”
顾郦叹了口气:“算是过了这第一关的考验,我已经通知下去,如若山洪有倾塌的风险,全员退至庇护所!”
常逾:“阿恙,无妄丹能撑多久?”
对于江湖事,秦岭可不比唐衍知道的少,尤其是这种秘药心法,常逾可谓是问对人了:“服下之后,六个时辰起效,一旦起效,最多六个时辰!”
常逾思索着秦岭的话:“六个时辰,足够东瀛的船行至我朝边境了?!”
秦岭觉得常逾脑子里肯定在想着什么,秦岭虽然知道这破局的关键,但是主动出击的危险太大:“你想做什么?”
常逾好像做了什么决定,其实在场的人都明白,只是谁都没有说:“这场战争,求的从来不是胜败,而且将百姓从东瀛王的暴戾之中解救出来,他不拿自己的子民当人。我们不能视若无睹!”
在唐衍的眼中,这些人都是久经沙场的人,不会不知道这破局点,但是谁都不愿意说出来,是因为谁都不愿意但这份责任。
唐衍:“殿下这是有主意了?”
常逾:“咱们这还有几艘战船可以用?!”
戚言意识到了常逾的想法:“你想打进东瀛的大本营?!”
常逾:“只有这样,才有希望将那些没有的服下无妄丹的百姓救下来!”
这样的决定,生死与共,得失难料,戚言觉得,此事不该他一个人承担:“我去吧,你对海战并不熟悉,而且这里更需要你主持大局!”
秦岭也站起身来:“东瀛人用不了多久就会发现,不如我做了这个先锋,拖一拖时间,也给戚将军那多一些胜算!”
常逾既然开口,就是打算自己承担的,只不过他没想到,其他人并不打算让他当个孤胆英雄。
常逾:“阿恙,你的伤还没好……”
秦岭吊儿郎当,好像根本不拿生死当回事:“那你的伤好了吗?戚岩的伤好了吗?阿逾,你都说了,这场仗不在乎谁输谁赢,在乎的是人心!”
裘老夫人自然也不甘落后,她虽然年纪大,但骨子的血从未凉过:“好,秦少侠当了这先锋,那老身也倚老卖老,仗着有些经验,想向殿下讨一个先锋一职!”
常逾:“裘老夫人……”
裘老夫人摆摆手:“沙场之人,没什么可絮叨的,你是看不上我这把老骨头,还是瞧不起我手下的娘子军?!”
常逾:“都不是,只是我们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裘老夫人:“殿下此言差矣,我等虽为女流,可都不是柔骨矫作的人,你们所谓的军功,老身也有!你们所谓的经验,我们也不少!你们立功的机会多,这一次算也该让让我们了!”
常逾看着身后的众人:“好,田伯,整理一下赤麟军,和州府来的志愿军交接之后,整军,随时准备出发,这或许是我们最后的一役了!”
“与君一战,荣辱共担,生死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