绢布包裹里放着的,是《文藏》的下半部。

    “这,这是你从何处寻来的?”宋玉慈拿起书,抬头问他。

    “丁寻山知道不少卖古籍孤本的店铺,我下朝回来顺道去了几家,刚巧碰上一本。”萧云策摸摸后脑勺,神情还颇有些不好意思。

    宋玉慈翻开书页,整本书保存完好,有些页角泛黄,足见年代久远。

    她轻声道:“多谢。”

    十月丹桂飘香,琅月阁周围种了不少桂树,此刻满院金黄,馨香灿烂。

    宋玉慈和商枝站在桂花树下,指挥着小厮打些桂花下来。

    灿黄的小花如雨般扑簌簌落下,有些乘着风落在了树下人的发髻上,倒是比钗环珠玉更衬得人顾盼生辉,风姿绰约。

    采了桂花后,宋玉慈便一头钻进了厨房。

    她想做些谢礼给萧云策,思来想去,最后决定做些稍微拿手的桂花豆沙糖糕。

    但宋玉慈不善厨艺,这糖糕也是因为小时候爱吃,缠着宋府里的老嬷嬷天天给她做,看得多了才会了。

    宋玉慈依样画葫芦,照着记忆里老嬷嬷的做法在厨房捣鼓了半天。

    脸上沾着面粉,袖子上还黏了不少桂花。

    她一个娇生惯养的大小姐,从小到大都没进过几次厨房。这桂花豆沙糖糕也是在老嬷嬷去世以后,她才亲自做过两三次。

    大约一个下午过去,宋玉慈最终端出了一盘看起来卖相还不错的桂花糖糕来。

    期间商枝竹苓多次想上手帮忙,都被宋玉慈一口回绝。

    倘若假手于人,哪里还能算是自己的心意?

    她满意地端着手里的盘子左右瞧个仔细,最终吩咐商枝拿来食盒,小心翼翼地装进去。

    外面天色稍暗,一片绯红的明霞将天空染成如彩绸般绚烂的颜色,夕阳周围云雾翻涌,景色无双。

    萧云策的书房已点起灯,宋玉慈推门进去时,他正拿着平常带在身边的佩刀擦拭。

    他抬眼看见来人,急忙放下佩刀起身迎了上去。

    “娘子可用过晚膳?”

    “还没有,”宋玉慈摇着头,将手中食盒放到书桌上,“厨房做了些糕点,我拿来给你尝尝。”

    她并未打算先告诉萧云策糕点由她所做,打算看过他的反应后再说。

    萧云策打开食盒,边将盘子端出来,边扭头看她:“厨房今天炖了冬瓜排骨汤,一会儿我叫他们送到你房里去。”

    “是桂花糕?”他看清盘里的糕点,略微有些惊讶?

    宋玉慈观察着他的反应,见他如此表情,一时有些担心:“世子不喜欢?”

    “不,不是,”萧云策摇摇头,“母亲不爱吃桂花做的东西,府里很久没见到桂花糕了。”

    是了,经萧云策这么一提醒,宋玉慈这才想起来袁夫人嫌桂花甜腻,连带着侯府上下都很少以桂花入菜。

    萧云策拿了一块糕点放入口中,待咽下后才接着说:“这与我从前吃的不一样,入口清甜不腻,桂花香气绵长。”

    他拿起盘子要递给宋玉慈一同品尝:“是娘子做的?”

    “啊?”宋玉慈没想到这么快便被他猜出来,一时愣住。

    “娘子手上有桂花所留的颜色。”萧云策露出狡黠的笑,像捉到猎物的狐狸。

    宋玉慈举起手仔细瞧过,这才发现她的指甲上有一层淡淡的薄黄。

    她脸颊微热:“是我做的,为谢你帮我寻书。”

    “如此小事无需挂怀,”萧云策又拿起一块糖糕,“这糕点滋味甚美,多谢娘子费心。”

    “今年天气炎热,听说南方大旱,如今入秋颗粒无收。”晨起梳妆时,商枝闲聊道。

    宋玉慈抬手抚了抚发髻,看着镜中自己的倒影。

    算算日子,该来的想必今生也逃不掉。

    “父皇,今南方大旱,不少难民暴动,恐有二心。”

    早朝上,李玄望拿着笏板,站在大殿中央与李文朗提起此事。

    此话一出,满朝顿时低声耳语起来,看来此事的确是众人最近心中的要是。

    “那依你看该当如何?”说这话时,李文朗扫了一眼太子。

    那人低着头,不知在盘算什么。

    李玄望答:“不若派几个朝廷命官,带上赈灾物资以安抚难民。至于那些暴动起义的,出兵镇压便是。”

    有人赞许,也有人反对,一时朝上声音嘈杂起来。

    “不错,”李文朗出声,赞许地点点头,转而又问李玄鹤,“太子以为派什么人好?”

    “儿臣以为,抚民一事可交由国子监祭酒丁寻山查办。”

    被点到名的丁寻山愕然抬头,不明白为什么这差事落到自己头上来了。

    一旁的萧云策提醒他先回话。

    丁寻山忙站到殿中:“寻山无才,恐不能担此大任。”

    李文朗却说:“莫要谦虚,你一向和善爱民,此事交给你,朕也放心。”

    丁寻山不好再推拒,只能硬着头皮应下来。

    这差事听着是个美差,实际却是烫手山芋。

    办得好了官家自然嘉奖。若是办不好,不仅要被问罪,丁寻山恐怕日后都再难在朝堂上抬起头来。

    “除却安抚的官员,镇压暴动的人选你们可有推荐?”

    “回父皇的话,如今朝中要说可堪大用的,当属通侍大夫萧云策。”李玄鹤抢在李玄望之前答道。

    这下萧云策也笑不出来了。

    他一脸严肃地站在丁寻山身旁,躬身道:“朝中人才辈出,臣不敢居功。”

    “萧大夫骁勇善战,前有镇压康成县反贼,如今区区难民暴动,想必不在话下。”李玄鹤将萧云策高高架起,逼得他下不来台。

    李文朗的表情让人捉摸不透,萧云策还想再反驳,却被他伸手打断。

    “罢了,就萧云策去吧。你若想培养新人,不如这次便带着他们历练。”李文朗揉揉眉心,似乎有些疲乏。

    萧云策无法,只好低声答“遵旨”。

    “对了,”李文朗忽然想起什么,“你这次可带上家眷。”

    他想起萧云策与宋玉慈恩爱,怕自己又做了那让有情人不得不暂时分离的坏人。

    说完,他又看向丁寻山:“你老大不小,倒是一直未娶,外出没有家眷作陪,怕是孤单。”

    丁寻山一听李文朗这意思,害怕他马上要给自己赐婚,急忙回答:“寻山尚且无心儿女情长,一心为国才是正道。”

    李文朗不再与他多说,出声喊了李玄望:“这次你也一同前去,好好替朕安抚百姓。”

    言罢,挥手退朝。

    萧云策与丁寻山并肩向宫外走去,二人皆满面愁容。

    “太子与璟王二虎相争,不想伤了咱们。”丁寻山苦着脸,十分糟心。

    “太子有心,没有推举自己的人,只怕是要安插在你我身边。”萧云策摇摇头,忧思不已。

    “这次连璟王也搅和进来,怕是难办了啊。”两人行至马前,丁寻山望天轻叹。

    “也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们二人还奈何不了你我。”萧云策翻身上马,看着丁寻山。

    两人握着缰绳,没有疾驰,只是晃晃悠悠地向前走。

    想起官家方才说的事情,萧云策转头问丁寻山:“连官家都开始关心你是否娶妻,今天是搪塞过去了,时日一久,你该如何?”

    丁寻山苦笑:“还能如何,再敷衍过去就是了。”

    看他如此模样,萧云策却有些气急败坏:“你还记挂着她?她如今可是——”

    “萧云策,”丁寻山打断他的话,“我知道与她身份有别,可除了她,我心里再装不下别人。”

    “就算一辈子不娶又如何?我只是想不明白,她为何非要嫁给——”

    这下轮到萧云策掐断他的话头:“也罢,说不定你日后能遇上喜欢的,这事强求不来。”

    两人不再言语,向着长街尽头走去。

    “可以带我去江南?”宋玉慈微微瞪大双眼,有些不可置信。

    前世官家同样派萧云策镇压难民暴动,只是不曾答允他带上家眷。

    当时萧云策在江南被人暗害,一箭射中右胳膊,为此落下病根,每每舞刀弄枪久了便要胳膊酸疼。

    宋玉慈也是忧心此事,本想偷偷跟着萧云策同去,没想到官家已替她行了方便。

    她十分欣喜:“何时出发?”

    这次她陪在萧云策身边替他提防,不信还能有小人乘虚而入。

    萧云策也笑:“三日后就启程。”

    言罢,他又惋惜地摇头:“可惜已经入秋,加上有要事在身,不能带你游览江南春日风光。”

    宋玉慈一边打开衣柜挑衣服,一边回他:“后边日子那么多,咱们总有机会赶上阳春三月下江南。”

    这话一说,屋里忽然沉默。

    宋玉慈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无意中与萧云策定下共游江南的约定。

    耳廓漫上浅粉,宋玉慈借着拿衣服转开话题:“虽说江南不像京城寒冷,好歹要拿些厚实衣服备上。”

    “嗯,你身子弱,千万要当心。”萧云策应声,看着面不改色,好像对刚才宋玉慈说的话没有反应,实则心里高兴至极,像吃了糖糕般甜蜜。

    此次出发向江南,萧云策并不担心有多少危险,左右是一群难民,和康成县的反贼一样成不了气候。

    他倒是有更多机会能和宋玉慈独处,想到此,他的嘴角又忍不住翘起。

    宋玉慈看他站在门口一脸荡漾,心情也明媚不少。只是心中隐隐担忧,此去南下,恐怕又是一场明争暗斗,你死我活。

章节目录

玉策(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晏南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晏南七并收藏玉策(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