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没有午睡的缘故,咖啡因也救不了季郁的困倦。
强撑着睁眼挨过了下午头两节主课,本该在体锻课去训练的计划也取消了,林绿宜和她压操场,看她闭着眼睛走路忍俊不禁,带她去了狄南乐队排练的音乐教室。
“今天怎么来看我了?”狄南看见林绿宜,冷淡的脸上立刻浮现消息,转头看见季郁更意外些,毕竟她从来没来过,“真是稀客。”
这里原先是合唱队排练的音乐教室,艺术楼重新装修后,学校给他们腾了一间更大设备更好的教室,这间教室便空出来了。
狄南嫌弃在校园露天场地排练时围观人群太过聒噪,于是找音乐老师借了这间空教室用。
里头什么没有,设备都转移了,就剩几把木头靠背椅子,有的还缺胳膊少腿。吉他、贝斯和最显眼的那套架子鼓,这些乐器都是他们搬过来的。
教室里还有两个男生,是他中途拉进来组乐队的,贝斯手来自十班,鼓手来自十一班,两人抬手熟稔地和林绿宜打了招呼。
“我们来这里蹭教室用。”林绿宜拉了两张带桌板的椅子到音乐教室后排,“不用管我们,你们排练就好。”
即便是体锻课,学校也不允许学生在教室里睡觉,要么出去锻炼,要么安静自习,而这里没有老师管,能让季郁睡上一觉。
木头椅子硬邦邦的,硌着骨头不舒服,但季郁顾不上这些。熬次夜真是要人命,她环手搭在桌板,脑袋埋进胳膊,闭眼转了个方向。
林绿宜收回目光,垫着文件夹板开始写今天的作业,教室前后形成楚河汉界分明的两个世界。
鼓手见状,拿着鼓棒不敢敲,狐疑地看向狄南。
“你确定她等会儿能睡得下去?”狄南抬了抬下巴,问林绿宜。
原先狄南的节目是单人吉他民谣弹唱,安静舒缓让人听着能静下心来,自从改成三人乐队后,整场排练声音分贝骤增,林绿宜耳朵扛不住噪音,买了副耳塞默默戴上,有次忘带了,全程捂着一只耳朵。
林绿宜面露难色,“我没带耳塞。”
她是临时带季郁过来的,耳塞落在教室,就算带了也是自己用过的,不太好拿给她用。
狄南一副我就知道的表情,从宽敞的包里掏出一把小盒子,里头装着耳塞,林绿宜吃惊,“你买这么多做什么?”
“还不是有人丢三落四。”
他把包扔在林绿宜椅子边,转身回教室前边,拿起吉他。
林绿宜轻拍季郁手臂,“要不要戴耳塞,等会儿很吵。”
季郁迷迷糊糊的快睡了,声音含糊地说不用,但下一秒,极具穿透力的架子鼓声音响起,砰砰砰地震动着教室。
她猛地抬起头,闭着眼生无可恋地和林绿宜说:“给我戴吧。”
林绿宜被逗笑,放了对新耳塞在她手心。
海绵隔绝了部分噪音,季郁逐渐入睡,一觉醒来精神好多了,虽然只有二十五分钟的睡眠时间。
回到教室,有人在聊八卦。
人群里赫然坐着邓易安,其他人围着他,七嘴八舌地说着。季郁隐隐约约听见赵韦新的名字,还有之前偷拍事件查出来的另一个人施至杰。“听墙角”听了两分钟,她大概整理出事件内容,下午警察过来调查,找了他们两个。
如果说赵韦新牵扯其中,是因为和孟彷舟之间切实的恩怨,那后面因为投稿牵扯出来的另一个偷拍者施至杰,他对孟彷舟的恨意来源无非就是因为投稿。
她隐身在匿名投稿的背后,祸水东引到孟彷舟身上,不论是不是他做的,那些人都会把所有事情扣在他头上,倾洒怨恨,伺机报复。
的确,她们做的是正确的事。
但行动引发的负面后果都让无辜的孟彷舟背负了。
这真是无解。
季郁有些烦躁。
以至于最后一节自习课,她写作业的进度比往常慢了许多。
自习过半,石磊来班里给了她一张出校单。
他说尤蓁叶在校门口等她
这么快就赶过来了吗?她还以为得晚上回家才会见面呢。季郁放下笔,去了校门口。
不是放学时间,校外路边只停着尤蓁叶爱开的那辆宾利,形单影只的泊在路肩,道路中央的车疾速掠过它,它静默着,像停驻在那的一间移动讯问室。
车里气氛凝重,尤蓁叶握着季郁的胳膊,牵扯着她的身体,从头到脚端详她的身体,看她有没有受伤。
季郁鼻腔不受控地泛起酸涩。
着急赶过来是因为担心她,最先在意的是她的安危和健康,不会像其他家长一样,不明就里张口就呵斥她为什么惹是生非......
这些她都懂,都看在眼里,尤蓁叶是什么样的母亲,她很清楚。
她知道妈妈爱她,她也很爱妈妈。
所以她反馈给她的是,事事都做到最好,让她满意,让她高兴,让她省心。
可为什么,这样的她还不能让她放下心来?为什么拼命成为普世意义上优异的孩子,还是不能拥有自己透光的罅隙?
季郁咬唇,不让自己泄气。
她不能心软,她要争取到那根呼吸管。光凭憋气,根本无法在水里潜太久。
透不过气的感觉让人窒息。
她没看尤蓁叶,面无表情地盯着前窗的摆件,那是Tulipe的公司内部周边,立体的郁金香浮雕陶瓷。
她深吸一口气,别开目光,语气淡淡的。
“没受伤,展心一下子就冲出来了。”
尤蓁叶沉默了很久。
她知道自己的做法季郁接受不了,没有人能理解她的想法。
“我......我就是想保护你,”尤蓁叶停顿了很久,这样的理由乍听起来很正当,细想实在牵强,她叹了口气,“对不起,妈妈没有要监视你的意思,我从不过问展心你平常做什么。”
“这和你在我房间安装一个隐形摄像头然后跟我说你不会看有什么区别?”
“别把妈妈说得这么变态。”
“那你就别做这样的事。”
“季郁!”尤蓁叶很少这样直呼她的大名,显然是动怒了,胸膛剧烈地起伏着。
“对不起,妈妈。”季郁还是心软了,刚才已经往她心窝子戳了一刀,她不敢再往里加深一寸,她软下态度,好声好气商量,“能别让展心跟着我了吗?”
尤蓁叶似乎在做心理斗争,挣扎了很久,最后点了下头。
“这件事就先这样,说说另一件事吧。”
尤蓁叶将侧脸处凌乱碎发挽到耳边,即便刚才落了下风,她也能整顿好狼狈的局面,不动声色地为自己拌回一成,重新掌控局面。
季郁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经过告诉她,尤蓁叶只做倾听,中途没有打断她,最后只是说:“你做的没错,但以后有什么事情,要早点和我说。我希望你需要找人解决问题时,第一个想到的是我们。”
“对了,月考准备得怎么样,下周三就要考试了吧。”
这就是尤蓁叶,忙得脚不沾地,还记得她考试时间。
季郁没有往常的底气,无法说出“放心吧”三个字,她扯了扯唇角,“加油吧。”
“这段时间妈妈很忙,注意力没多少放在你身上,你自己多用心点。今天是开会中途跑过来的,”尤蓁叶面色平静,用那春风般温柔的声音告诉她,“以后,别的事情少掺和,让该处理的人去处理。”
季郁一股无名火上来了,她为什么不能做?该处理的人又是谁?凭什么别人该处理?
刚刚尤蓁叶明明说有事情要找她,现在又说自己很忙,让她少惹麻烦。
做家长的都这么矛盾吗?
“你忙你就别来了,你让爸爸来啊!”
季郁破天荒地甩脸子,头也不回地下了车。
车门砰地一声关上,第一次被女儿甩脸色的尤蓁叶,此刻脸色也不太好看,她握着方向盘,唇线紧紧绷成一条平直的线。
但又觉得季郁说的有道理,心头感到好气又好笑。她拿起电话,不复刚才面对女儿的从容,气急败坏地对着那头的人说。
“季新南,你还要不要管你女儿了!”
-
经过调查,围堵孟彷舟的那个校外混混,是之前被通报的施至杰买通来找他“算账”的,赵韦新也不无辜,他参与其中,算共犯。
警察在那个混混手机里看到了他们三个群聊记录,施至杰买凶的动机竟然只是“看不惯这些好学生,真以为自己做了天大的好事,是什么大英雄啊”,后面在赵韦新和施至杰两人的聊天记录里,又看到他们分享的大量偷拍照片和网站链接。
几个涉事学生的班主任和家长在会议室,神色沉重,警方出具的调查结果,事实证据充分,家长不得不认。
最后校方做出了处理结果,赵韦新和施至杰被勒令退学。
冯津把这个消息告诉孟彷舟的时候,多提了一句,“在校外多注意点。”
他叹气,唏嘘现在的学生都怎么了,小小年纪就不学好。是家庭教育的失败还是学校教育的失败,又或者是社会教育的失败?
这还是景城最好的中学的学生,他不敢想象没被看到石头缝里的另一面,还有多少更加不堪的情况。
说回学校教育,这些学生明明在同一所学校里,享受着优渥教育资源,有人就能利用时机和环境,得到提升,有人却不以为意,肆意挥霍?
教书育人。他教了几年书,也只是上课讲题,至今也没法弄透这育人的玄机。再者,看看现状,光凭应试教育里的埋头教书念书心力交瘁的师生们,到底怎么更好地做到育人呢?
学生们最终能成长成什么样,真不是他一个人决定的,是各方面因素合力的结果。
好在一班孩子都是让他省心的。只要学生善良正直,成绩怎么样都好说,他真不在乎那些有的没的,况且一班的孩子成绩也差不到哪里去,主要是看比较对象。
他也是应试教育过来的,知道学生的辛苦,现在也知道老师的难处。他能做的就是在做一班班主任的这几年,在学生们人生的那杯水里,不断地多灌溉些干净的清澈的水进去。
“老冯,让你费心了。”这段时间冯津没少因为他的事折腾,孟彷舟真心谢他。
“知道就好。”冯津悠悠睨他,“对了,你回教室叫下许成丰,让他晚自习下课过来找我。”
“怎么了?”孟彷舟问。
冯津摆手,“我问下他母亲身体情况。”
那为什么非得下课才过来?孟彷舟心里疑惑,但也没多问,说了句好就回教室了。
也就十来分钟,晚自习下课铃便响了。
许成丰敲门进来,“老师。”
冯津摘下耳机,“诶,过来一下。”
他从桌子底下拿出一个的袋子,里头有两个塑料袋,一袋装着燕窝,一袋装着人参。包得不太精致,但东西却是一些人眼里很珍贵的补品了。
许是知道他的号码,许成丰的父母为了感谢他,往学校给他寄了一大袋土特产。冯津接到收发室保安的电话,费老大劲抗回了教职工宿舍。
打开看,里面是一些花生地瓜特色酱板鸭之类的东西,再一看,还有一袋燕窝和人参。
冯津还挺伤脑筋。
倒没有瞧不起家长的用意,说实话,很多学生家长目的也算纯粹,给老师送礼无非是表示心意和感谢,希望老师在学校多关照一下自家孩子。
但他不能收,学生家里的情况他了解。不过,情况好不好都不能收。
“特产我就收下了,替我谢谢你父母,”冯津把袋子推到许成丰面前,“这些老师就不用了,你妈妈身体不好,你寄回去给她吃吧。”
看清桌上的东西,许成丰涨红了脸,“老师,我不知道。”
冯津站起来,拍了下他的肩膀,发现绷得老紧了,他揉了揉给他放松。
“没事,你父母也是一片好心。”他把袋子塞到许成丰手里,拿起包和钥匙,揽着他的肩膀往办公室外走,“我前天早上蒸了两个地瓜,还挺甜,自家种的吗?”
“对,有几亩地种的都是地瓜,红心的甜些。”
冯津带他绕去了操场,问起他家里的农作物,养了什么牲畜家禽。他教生物的,说到植物动物这些便有话可说,对话基本上都是他在叽里呱啦说个不停,许成丰话不多,问什么就回什么。
走了几圈,聊些有的没的。最后分别的时候,冯津看着这个全班最刻苦也最能吃苦的学生,笑了笑。
“人生不会一直那么难的,你看,你妈妈这不慢慢好起来了。偶尔也放松一下,别让自己压力那么大。”
教学楼的灯光渐次黯淡下来,幽暗的操场上,许成丰眸光闪烁。
他捏着手里的袋子,心中的无措化作此刻的平静。
“谢谢老师。”
强撑着睁眼挨过了下午头两节主课,本该在体锻课去训练的计划也取消了,林绿宜和她压操场,看她闭着眼睛走路忍俊不禁,带她去了狄南乐队排练的音乐教室。
“今天怎么来看我了?”狄南看见林绿宜,冷淡的脸上立刻浮现消息,转头看见季郁更意外些,毕竟她从来没来过,“真是稀客。”
这里原先是合唱队排练的音乐教室,艺术楼重新装修后,学校给他们腾了一间更大设备更好的教室,这间教室便空出来了。
狄南嫌弃在校园露天场地排练时围观人群太过聒噪,于是找音乐老师借了这间空教室用。
里头什么没有,设备都转移了,就剩几把木头靠背椅子,有的还缺胳膊少腿。吉他、贝斯和最显眼的那套架子鼓,这些乐器都是他们搬过来的。
教室里还有两个男生,是他中途拉进来组乐队的,贝斯手来自十班,鼓手来自十一班,两人抬手熟稔地和林绿宜打了招呼。
“我们来这里蹭教室用。”林绿宜拉了两张带桌板的椅子到音乐教室后排,“不用管我们,你们排练就好。”
即便是体锻课,学校也不允许学生在教室里睡觉,要么出去锻炼,要么安静自习,而这里没有老师管,能让季郁睡上一觉。
木头椅子硬邦邦的,硌着骨头不舒服,但季郁顾不上这些。熬次夜真是要人命,她环手搭在桌板,脑袋埋进胳膊,闭眼转了个方向。
林绿宜收回目光,垫着文件夹板开始写今天的作业,教室前后形成楚河汉界分明的两个世界。
鼓手见状,拿着鼓棒不敢敲,狐疑地看向狄南。
“你确定她等会儿能睡得下去?”狄南抬了抬下巴,问林绿宜。
原先狄南的节目是单人吉他民谣弹唱,安静舒缓让人听着能静下心来,自从改成三人乐队后,整场排练声音分贝骤增,林绿宜耳朵扛不住噪音,买了副耳塞默默戴上,有次忘带了,全程捂着一只耳朵。
林绿宜面露难色,“我没带耳塞。”
她是临时带季郁过来的,耳塞落在教室,就算带了也是自己用过的,不太好拿给她用。
狄南一副我就知道的表情,从宽敞的包里掏出一把小盒子,里头装着耳塞,林绿宜吃惊,“你买这么多做什么?”
“还不是有人丢三落四。”
他把包扔在林绿宜椅子边,转身回教室前边,拿起吉他。
林绿宜轻拍季郁手臂,“要不要戴耳塞,等会儿很吵。”
季郁迷迷糊糊的快睡了,声音含糊地说不用,但下一秒,极具穿透力的架子鼓声音响起,砰砰砰地震动着教室。
她猛地抬起头,闭着眼生无可恋地和林绿宜说:“给我戴吧。”
林绿宜被逗笑,放了对新耳塞在她手心。
海绵隔绝了部分噪音,季郁逐渐入睡,一觉醒来精神好多了,虽然只有二十五分钟的睡眠时间。
回到教室,有人在聊八卦。
人群里赫然坐着邓易安,其他人围着他,七嘴八舌地说着。季郁隐隐约约听见赵韦新的名字,还有之前偷拍事件查出来的另一个人施至杰。“听墙角”听了两分钟,她大概整理出事件内容,下午警察过来调查,找了他们两个。
如果说赵韦新牵扯其中,是因为和孟彷舟之间切实的恩怨,那后面因为投稿牵扯出来的另一个偷拍者施至杰,他对孟彷舟的恨意来源无非就是因为投稿。
她隐身在匿名投稿的背后,祸水东引到孟彷舟身上,不论是不是他做的,那些人都会把所有事情扣在他头上,倾洒怨恨,伺机报复。
的确,她们做的是正确的事。
但行动引发的负面后果都让无辜的孟彷舟背负了。
这真是无解。
季郁有些烦躁。
以至于最后一节自习课,她写作业的进度比往常慢了许多。
自习过半,石磊来班里给了她一张出校单。
他说尤蓁叶在校门口等她
这么快就赶过来了吗?她还以为得晚上回家才会见面呢。季郁放下笔,去了校门口。
不是放学时间,校外路边只停着尤蓁叶爱开的那辆宾利,形单影只的泊在路肩,道路中央的车疾速掠过它,它静默着,像停驻在那的一间移动讯问室。
车里气氛凝重,尤蓁叶握着季郁的胳膊,牵扯着她的身体,从头到脚端详她的身体,看她有没有受伤。
季郁鼻腔不受控地泛起酸涩。
着急赶过来是因为担心她,最先在意的是她的安危和健康,不会像其他家长一样,不明就里张口就呵斥她为什么惹是生非......
这些她都懂,都看在眼里,尤蓁叶是什么样的母亲,她很清楚。
她知道妈妈爱她,她也很爱妈妈。
所以她反馈给她的是,事事都做到最好,让她满意,让她高兴,让她省心。
可为什么,这样的她还不能让她放下心来?为什么拼命成为普世意义上优异的孩子,还是不能拥有自己透光的罅隙?
季郁咬唇,不让自己泄气。
她不能心软,她要争取到那根呼吸管。光凭憋气,根本无法在水里潜太久。
透不过气的感觉让人窒息。
她没看尤蓁叶,面无表情地盯着前窗的摆件,那是Tulipe的公司内部周边,立体的郁金香浮雕陶瓷。
她深吸一口气,别开目光,语气淡淡的。
“没受伤,展心一下子就冲出来了。”
尤蓁叶沉默了很久。
她知道自己的做法季郁接受不了,没有人能理解她的想法。
“我......我就是想保护你,”尤蓁叶停顿了很久,这样的理由乍听起来很正当,细想实在牵强,她叹了口气,“对不起,妈妈没有要监视你的意思,我从不过问展心你平常做什么。”
“这和你在我房间安装一个隐形摄像头然后跟我说你不会看有什么区别?”
“别把妈妈说得这么变态。”
“那你就别做这样的事。”
“季郁!”尤蓁叶很少这样直呼她的大名,显然是动怒了,胸膛剧烈地起伏着。
“对不起,妈妈。”季郁还是心软了,刚才已经往她心窝子戳了一刀,她不敢再往里加深一寸,她软下态度,好声好气商量,“能别让展心跟着我了吗?”
尤蓁叶似乎在做心理斗争,挣扎了很久,最后点了下头。
“这件事就先这样,说说另一件事吧。”
尤蓁叶将侧脸处凌乱碎发挽到耳边,即便刚才落了下风,她也能整顿好狼狈的局面,不动声色地为自己拌回一成,重新掌控局面。
季郁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经过告诉她,尤蓁叶只做倾听,中途没有打断她,最后只是说:“你做的没错,但以后有什么事情,要早点和我说。我希望你需要找人解决问题时,第一个想到的是我们。”
“对了,月考准备得怎么样,下周三就要考试了吧。”
这就是尤蓁叶,忙得脚不沾地,还记得她考试时间。
季郁没有往常的底气,无法说出“放心吧”三个字,她扯了扯唇角,“加油吧。”
“这段时间妈妈很忙,注意力没多少放在你身上,你自己多用心点。今天是开会中途跑过来的,”尤蓁叶面色平静,用那春风般温柔的声音告诉她,“以后,别的事情少掺和,让该处理的人去处理。”
季郁一股无名火上来了,她为什么不能做?该处理的人又是谁?凭什么别人该处理?
刚刚尤蓁叶明明说有事情要找她,现在又说自己很忙,让她少惹麻烦。
做家长的都这么矛盾吗?
“你忙你就别来了,你让爸爸来啊!”
季郁破天荒地甩脸子,头也不回地下了车。
车门砰地一声关上,第一次被女儿甩脸色的尤蓁叶,此刻脸色也不太好看,她握着方向盘,唇线紧紧绷成一条平直的线。
但又觉得季郁说的有道理,心头感到好气又好笑。她拿起电话,不复刚才面对女儿的从容,气急败坏地对着那头的人说。
“季新南,你还要不要管你女儿了!”
-
经过调查,围堵孟彷舟的那个校外混混,是之前被通报的施至杰买通来找他“算账”的,赵韦新也不无辜,他参与其中,算共犯。
警察在那个混混手机里看到了他们三个群聊记录,施至杰买凶的动机竟然只是“看不惯这些好学生,真以为自己做了天大的好事,是什么大英雄啊”,后面在赵韦新和施至杰两人的聊天记录里,又看到他们分享的大量偷拍照片和网站链接。
几个涉事学生的班主任和家长在会议室,神色沉重,警方出具的调查结果,事实证据充分,家长不得不认。
最后校方做出了处理结果,赵韦新和施至杰被勒令退学。
冯津把这个消息告诉孟彷舟的时候,多提了一句,“在校外多注意点。”
他叹气,唏嘘现在的学生都怎么了,小小年纪就不学好。是家庭教育的失败还是学校教育的失败,又或者是社会教育的失败?
这还是景城最好的中学的学生,他不敢想象没被看到石头缝里的另一面,还有多少更加不堪的情况。
说回学校教育,这些学生明明在同一所学校里,享受着优渥教育资源,有人就能利用时机和环境,得到提升,有人却不以为意,肆意挥霍?
教书育人。他教了几年书,也只是上课讲题,至今也没法弄透这育人的玄机。再者,看看现状,光凭应试教育里的埋头教书念书心力交瘁的师生们,到底怎么更好地做到育人呢?
学生们最终能成长成什么样,真不是他一个人决定的,是各方面因素合力的结果。
好在一班孩子都是让他省心的。只要学生善良正直,成绩怎么样都好说,他真不在乎那些有的没的,况且一班的孩子成绩也差不到哪里去,主要是看比较对象。
他也是应试教育过来的,知道学生的辛苦,现在也知道老师的难处。他能做的就是在做一班班主任的这几年,在学生们人生的那杯水里,不断地多灌溉些干净的清澈的水进去。
“老冯,让你费心了。”这段时间冯津没少因为他的事折腾,孟彷舟真心谢他。
“知道就好。”冯津悠悠睨他,“对了,你回教室叫下许成丰,让他晚自习下课过来找我。”
“怎么了?”孟彷舟问。
冯津摆手,“我问下他母亲身体情况。”
那为什么非得下课才过来?孟彷舟心里疑惑,但也没多问,说了句好就回教室了。
也就十来分钟,晚自习下课铃便响了。
许成丰敲门进来,“老师。”
冯津摘下耳机,“诶,过来一下。”
他从桌子底下拿出一个的袋子,里头有两个塑料袋,一袋装着燕窝,一袋装着人参。包得不太精致,但东西却是一些人眼里很珍贵的补品了。
许是知道他的号码,许成丰的父母为了感谢他,往学校给他寄了一大袋土特产。冯津接到收发室保安的电话,费老大劲抗回了教职工宿舍。
打开看,里面是一些花生地瓜特色酱板鸭之类的东西,再一看,还有一袋燕窝和人参。
冯津还挺伤脑筋。
倒没有瞧不起家长的用意,说实话,很多学生家长目的也算纯粹,给老师送礼无非是表示心意和感谢,希望老师在学校多关照一下自家孩子。
但他不能收,学生家里的情况他了解。不过,情况好不好都不能收。
“特产我就收下了,替我谢谢你父母,”冯津把袋子推到许成丰面前,“这些老师就不用了,你妈妈身体不好,你寄回去给她吃吧。”
看清桌上的东西,许成丰涨红了脸,“老师,我不知道。”
冯津站起来,拍了下他的肩膀,发现绷得老紧了,他揉了揉给他放松。
“没事,你父母也是一片好心。”他把袋子塞到许成丰手里,拿起包和钥匙,揽着他的肩膀往办公室外走,“我前天早上蒸了两个地瓜,还挺甜,自家种的吗?”
“对,有几亩地种的都是地瓜,红心的甜些。”
冯津带他绕去了操场,问起他家里的农作物,养了什么牲畜家禽。他教生物的,说到植物动物这些便有话可说,对话基本上都是他在叽里呱啦说个不停,许成丰话不多,问什么就回什么。
走了几圈,聊些有的没的。最后分别的时候,冯津看着这个全班最刻苦也最能吃苦的学生,笑了笑。
“人生不会一直那么难的,你看,你妈妈这不慢慢好起来了。偶尔也放松一下,别让自己压力那么大。”
教学楼的灯光渐次黯淡下来,幽暗的操场上,许成丰眸光闪烁。
他捏着手里的袋子,心中的无措化作此刻的平静。
“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