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清晨,天光澄澈,斑马线的绿灯亮起,车流变缓。
路口涌动的人潮里,有行色匆匆的上班族,个个拎着包,目不斜视地穿过马路,朝公交地铁的站点大步迈去。
穿着蓝白校服、背着书包的学生,在微风中并肩而行,言笑晏晏,又或俯身骑车,疾驰在自行车道上。
三两成群的老人,步伐矫健,手里拿着空竹,要到附近的中心公园晨练,精神状态丝毫丝毫不比年轻人逊色。
季郁从前窗收回目光,偏头看向另一侧。
路边那排店铺里,一家早餐铺子门口冒着碳水的气息,竹蒸笼打开,光滑白嫩的包点新鲜出炉,小小的铺面顷刻间雾气缭绕。
店外围拢着买早餐的顾客,人群边缘停着一辆自行车,少年单脚支地,在旁边颇有耐心地候着。
老板将塑料袋反扣在掌心,打开不同层的笼屉,手臂肌肉线条明显,精准熟练地挑拣顾客要的粉丝包,最后揪着两边提手,递给一个顾客,“给,拿好!”
等大部分人拎着早餐离开,零星的点单声中,少年清澈爽朗的声音响起,“阿姨,两个肉包子一个烧卖一杯豆浆!”
“好咧,”老板抬起蒸笼盖,又盖上,“哎哟包子还没熟,很快啊,再等两分钟。”
孟彷舟看了眼时间,满口道:“没事,不着急。”
满鬓斑白的老爷爷和几岁大的小孙儿停在铺前,老人要了一笼小笼包和两杯绿豆粥,张姨应了声好,在墙上揪了个塑料袋。
老人把拐杖架在胳膊内侧,掏出兜里的钱包,动作迟缓地抽了一叠纸笔出来,老花眼眯了好一会儿才数清钱,放在桌案上。
付完钱,他左右转头看身侧,语气疑惑,“小孩呢?”
孟彷舟本松散地倚坐在自行车座,听见这话,直起身四处张望,帮他一起找人。
“啊!小心啊!”
店铺内的老板往路边一抬头,拿着蒸笼盖的手瞬间滞住。
白色的残影掠过,自行车身哐哐撞地,后轮打着转,少年拔腿冲向路中间,留下一个越来越远的宽瘦的脊背。
车上的季郁望着这一幕,霎时间傻眼,身体僵住,不敢呼吸。
年幼的孩子正朝马路走去,一辆疾行的车即将开过来。
顷刻之间,喇叭声、车铃声、尖叫人声顿瞬间刺破人的耳膜。
孩子被声音惊起注意力,抬眼看到近在咫尺的危险,很快被吓懵,呆呆地望向趋近的车头,惊恐地张着嘴,愣在原地无法动弹。
周围的人被声响吸引注意力,瞥见路中间的孩子,都屏住呼吸,心吊悬在半空中。
有人毫不犹豫地撒腿冲过去。
刹车的摩擦声划破地面和天空,下一秒,一个有力的臂膀将小孩搂住,抱着他飞快远离危险源。
一大一小,重重摔跌在路肩,少年用身体将孩子护住,后背径直贴着冷硬的水泥地面。
老人惊魂未定,颤抖着身子,拄着拐杖跌跌撞撞跑过来。
早餐店老板扔下笼盖,推开店门的围栏,失魂般冲了过去。路人也急匆匆围拢过去帮忙,有人打开手机记录现场。
模糊的人群遮掩了现场画面,季郁什么也看不清了。
她抚着胸口,慌忙问方洁,“方阿姨,车上是不是有急救包?”
“有的有的。”方洁回。
拿到急救包后,季郁观望了下路况,确认暂无车辆赶超经过,飞快推开车门,从路中间跑向那处路肩。
方洁还没反应过来,就看见她飞奔而去,焦急地高声喊,“小郁,注意看车!”
孩子被牢牢护在少年怀里,懵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顿时嚎啕大哭。
孟彷舟松开手,路人将孩子抱起来,平安送回老人身边。
“别动他!”伸过来的几只手停滞在半空,早餐店老板拦下路人的动作后,急切地确认他的状况,声音发颤,“没摔哪儿吧?头痛不痛?有没有骨折?哪里不舒服啊?”
忍着疼痛,孟彷舟“嘶”了一声,手扶在臀部,用一贯轻松的语气,半开玩笑安慰老板,“阿姨,我没事,就是屁股结结实实摔了下,还挺痛的。”
“好孩子,我带你去医院检查一下。”老人含着热泪,眼里有对小孙儿劫后余生的后怕,也有对少年奋不顾身的感激。
车主这时也急忙下车,慰问道:“没事吧!”
孟彷舟手掌撑地正要起身,其他人见状,伸手将他扶起来。
站起来后,他拍了拍手上和衣裤上的灰尘,在众人面前转了几圈,“没事,真没事,能走能动,还好那时候还有点距离。”
老板抓住他的胳膊,“这伤口都是血呢!”
孟彷舟回:“真的——”
他的话悬停在唇边,密密麻麻的人群里挤进来一个清瘦的身影,对上他的目光时,女孩胸腔起伏舒了一口气。
那只被早餐店老板抓起的胳膊上的斑驳血迹就这样映入季郁的双眼,血肉模糊的伤口上,正流淌着新鲜的血液,顺着胳膊流成一条浅小的河道。
“孟彷舟......”季郁瞪大了眼睛,眼眶莫名其妙发酸。
季郁很怕受伤,因为对生理性疼痛的感知太过敏锐。
从小掉眼泪的原因,大多是由于疼痛,体检抽血扎针的疼、打疫苗的疼、运动扭伤的疼、练舞时韧带撕裂般的疼......
她不敢想象,这些伤在她身上会是怎样的疼痛级别。
一定会很痛吧。
她感觉自己声音有点颤抖,“你......你怎么样?”
女生脸色不太好看,一路奔跑过来,碎发凌乱,额角沁出薄汗,孟彷舟想从兜里拿纸给她擦汗,却发现自己忘记带了。
他挤出一抹安慰的微笑,“就是摔破了点皮。”
季郁看着那一大块触目惊心的伤口,无声地摇头,表示不认同。
她蹲在地上,打开急救包,浓稠的血滴在她边上的地砖。她一愣,有些心急地在一格格的医药用品中翻找,东西太多,让人眼花缭乱的,她的手不自觉地在抖动。
“季郁。”他叫住她,声音有些沙哑。
季郁低着头,“嗯?”
肩上一沉,孟彷舟温厚的掌心隔着校服按了上来,他轻声道:“别紧张,真的不是大伤。”
说着,用另一只手精准找到装着消毒棉签的口袋。
季郁接过,小心谨慎地为他胳膊的伤口抹药。
“我来。”
早餐店老板看季郁轻手轻脚,动作太过温吞,扬手接过了棉签。期间,男生咬紧牙关,游丝般的抽气声却从齿缝漏出来。
季郁担忧地看向他的手臂,眉头不自觉微微蹙起,默默从急救包里拿了卷白色绷带出来。
老板处理完伤口,看了眼她,“绷带给我。”
车主还没走,不太放心地问孟彷舟,“小同学,还是去医院看看吧。”
孟彷舟摆手,“不用了。”
“去看看吧,这样我才放心呐。”老人牵着孩子,关心道。
孟彷舟活蹦乱跳地转了一圈,“真没逞强,我还得去学校报道呢。”
“这样吧,”车主从包里拿了张名片给他,“你有事的话,打电话给我,好吧。”
孟彷舟没推辞,收下了名片。转身走了几步,拾起书包,搬起倒地的自行车。
方洁已经把车开到这条街的路边,季郁收好急救包放回车里,让她先回去,这边离校门口就几步路,她和同学走路过去。
“我停个车,过来帮忙吧。”方洁说。
“不用了。”季郁关上车门,“你先回去吧,方阿姨。”
季郁执拗不让她下来,方洁看了眼车窗外缠着绷带的少年,最后点点头,开车离去。
“走吧。”她折返到孟彷舟身边。
“你不坐车走吗?”他问。
“不啊,你胳膊受伤了,我帮你推车。”她回。
虽然一只手受伤了,但右手没有,孟彷舟是打算单手骑去学校。自行车是没有后座的公路车,现在是真得推着车去了。
“那我们走吧。”他无奈地笑了笑,单手推着车头往前走,季郁抬手要来接自行车,他转了个方向避开,“我可以推的,没你以为的那么脆弱。”
季郁还想说点什么,男生把车头挂着的书包递给她,“你想帮忙的话,那就麻烦你帮我拿一下书包吧,可以吗?”
当然可以。
季郁二话没说接到手里。
两人走在人行道上,孟彷舟要推自行车,季郁在他侧后方一个肩头的距离跟着,今天是高二第一学期报道的日子,新书还没发,他的书包没多少东西,没什么重量。
她视线低垂,望向那条受伤的手臂,白色绷带外边,黄褐色的碘伏干涸,痕迹突兀地印在皮肤上,是她刚刚笨手笨脚不小心涂出来的。
脑海中回想起刚刚的画面,隔着绷带,季郁好像再度看见了那血肉模糊的伤口。
她于心不忍地错开视线,上眼睫毛打在眼睑,看着鞋尖,又莫名想到上学期的那些事。
他怎么总是为别人出头,最后导致自己伤痕累累呢。
反观他本人,倒是挺心大,从来不把这些当回事,好像什么也不怕的样子。
“孟彷舟,你为什么总是受伤呢?”
声音很轻,只有他们两个人才听得到。
像一声很轻的呢喃,又像一声如羽毛般轻飘的叹息。
孟彷舟脚步一滞,看着车头,眼中闪过迷茫。
那根羽毛,就这样不动声色地拂过了他的心头的一处角落。
那里便矗立着一座沙石堆砌的破败蚁穴,砂砾疏松,里头空洞无比。
很早以前,这座蚁穴像座海市蜃楼,只会偶尔在他寐后睁开眼的时候出现,他在朦胧和空茫中感受到心头空虚的洞口。
他觉得自己很轻,如同没有重量的非实体。
他从小和爷爷相依为命,自爷爷去世后,那座蚁穴不再隐匿踪迹,落脚在心门最显眼的地方。
轻而易举便会软化塌陷,又容易再次垒起重建。
经年累月中,许多人为他及时填平了一些凹陷的坑洼,浇筑上平坦的水泥沙石,不让虫蚁再次侵蚀那里。
这些人里,有孟青丽、龙竹茂、熊天、阮知汝......
可就在刚刚,那分明是一句很轻很轻的话。
也许只是出于朴素的善意和关怀的一句话。
却仿若蕴藏着巨大的力量。
轰然一声,他清晰地听到了蚁穴一角坍塌的响声。
他的心脏,也跟着震颤。
女生轻柔的声音带着困惑,“你冲上去的时候在想什么呢?会不会有一点害怕呢?”
“我看你冲过去的时候,快吓死了。”季郁抬头望着他的侧脸,他紧抿着唇,下颌线条凛冽地绷紧着,“你怎么不说话?”
孟彷舟喉间滚动,沉默半晌。
内心升腾起一种微妙的感受——或许,她这是在心疼他吗?
孟彷舟扶着车头,竟然后知后觉地感到后怕。他怕真发生什么意外,没时间等到以后,他还有好多事想去做。很多人的脸走马灯一样回旋在脑海,他忽然想,如果这是他人生的最后一天,他想对他们说什么呢?
和孟姑姑说声辛苦了。
和老冯说一句让你费心了。
和朋友们说一句和你们成为朋友很幸运。
以及,和眼前的女孩说——
没吓到你吧,要是给你留下阴影的话,那真是罪过大了。被大家围着关怀的时候,我觉得很开心,这世界还是挺多善心人。
多谢你关心我。
这个世界上,又多了一个让我感到温暖的人。
季郁还在等他开口。
“冲上去的时候顾不上想什么,现在回过头,挺后怕的,”嗓子紧涩,孟彷舟喉结滚动了一下,咳了声清嗓子,垂眼看到她手背上的污迹,他说:“你手背上有血。”
季郁看过去,哦了一声,从书包里拿了片湿纸巾擦掉了。
“原来你也会怕,”季郁调侃他,“我以为你天不怕地不怕呢。”
孟彷舟笑笑,“很多事,因为害怕,可以没必要做。但还有很多事,不能因为害怕,就不去做。后果是怎么样,那是做了之后的事,没做之前,都只是脑子的幻想,被预设的幻想拦住脚步,听起来太怯懦了。”
季郁认真看着他,意识到自己忽略了一件事。
进到校门口,在他拐去停车时,她扬起明媚的笑容。
“孟彷舟,你做了一件很棒的事。”
-
停完车,时间已经九点零三分。
孟彷舟快步往一班教室走去,在教室门口看见满屋子稚嫩的陌生脸庞时,他尴尬地止步,挠着脑袋,最后无声地笑了笑。
差点忘了,自己已经高二了。
高二一班的教室往上平移到了同一栋楼的第四层。
他认命地转道去爬楼梯,长腿一迈,一步跨三四个阶梯地爬上了第四层。
教室就在楼道左拐第一间。
他往窗口看去,里头果然是熟悉的同学们,满满当当的,早已经来齐了。他从敞开的后门利索地钻进教室,座位还是按照上学期最后一周流动变化后的位置坐,他恰好在最后一排。
隔壁座位是空的,熊天也还没来,他心道不会是还在家打瞌睡吧。
结果他刚坐下,后门又风风火火窜进来一个体型格外引人注目的胖子,啪的一下坐在他身边。
孟彷舟纳闷地看向身侧,“熊,暑假到底吃多少饭了?”
熊天一脸后悔莫及,“这学期我一定管住嘴,迈开腿。”
冯津正在讲台上唠叨着,瞥了眼他门两个迟到的,又看向别处。
他照例在讲台上了各个科任老师的联系方式:语文老师宋清欢、数学老师郑优莎、英语老师郑笑荣、物理老师丰渡、化学老师何辉煌、生物老师冯津。
高二各个科任老师变动不大,除了语文老师,其他基本上和高一是一样的。英语老师和化学老师是上两个竞赛班的课,其他老师则是另外带了其他竞赛班之外的班级。
“语文老师换成这个宋清欢老师了,带你们一二班,人景城师范研究生毕业的,厉害着呢,课上认真听,别做些有的没的小动作。”
刚毕业,语文老师,重理轻文的理科竞赛班,冯津想想都觉得自己得先替这个宋老师“警告”一下班里这群小孩。
“你知道之前红姐去哪了吗?”熊天低声问孟彷舟。
红姐是他们高一的语文老师,本名李红。
孟彷舟漫不经心转着笔,“哪儿高就了?”
熊天说:“好像去了加拿大,听龙总说她老公在那边的大使馆工作。”
孟彷舟点点头,那这也不奇怪了。
“你想不想出国读书?”熊天问。
孟彷舟:“不想。”
真要和孟青丽提了,指不定真要卖房供他,没这个必要。
熊天说:“我爸问我想不想去,要是申请得上,怎么都会让我去读。”
“多去外面看看也不是坏事,”孟彷舟歪着脑袋,抬手撑着下颌,“你怎么想?”
“我不是很想,我还是想跟你们一块考到陶浦去。”
孟彷舟拍了拍他敦实的胳膊,“那还得加把劲。”
“你手怎么了?”熊天看到他胳膊上的绷带。
“早上抱一个小孩,摔了。”孟彷舟收回手。
没头没尾的,熊天听得云里雾里,没厘清具体的关联性。
“什么鬼。”
咚咚咚。
冯津曲指敲了敲黑板。
“接下来,就让几个新学期转到我们班的同学上台做个自我介绍。”
这次的班级人员的变动,堪称是高中三年最大的一次,不仅是考试成绩的升降班变化,还有文理科的分野。一班选文科的只有9个,因为排名不理想,降班的有4个,也就意味着,有13个新面孔要加入高二一班。
冯津挨个喊人上台,孟彷舟在座位认真记了下名字和脸,挨个给人捧场鼓掌。
到最后一位同学时,冯津看了眼台下,笑容格外荡漾。
“咋回事,老冯笑成这样?”熊天吐槽。
“这一位,大家应该不陌生。”冯津抬了抬下巴,“季郁。”
路口涌动的人潮里,有行色匆匆的上班族,个个拎着包,目不斜视地穿过马路,朝公交地铁的站点大步迈去。
穿着蓝白校服、背着书包的学生,在微风中并肩而行,言笑晏晏,又或俯身骑车,疾驰在自行车道上。
三两成群的老人,步伐矫健,手里拿着空竹,要到附近的中心公园晨练,精神状态丝毫丝毫不比年轻人逊色。
季郁从前窗收回目光,偏头看向另一侧。
路边那排店铺里,一家早餐铺子门口冒着碳水的气息,竹蒸笼打开,光滑白嫩的包点新鲜出炉,小小的铺面顷刻间雾气缭绕。
店外围拢着买早餐的顾客,人群边缘停着一辆自行车,少年单脚支地,在旁边颇有耐心地候着。
老板将塑料袋反扣在掌心,打开不同层的笼屉,手臂肌肉线条明显,精准熟练地挑拣顾客要的粉丝包,最后揪着两边提手,递给一个顾客,“给,拿好!”
等大部分人拎着早餐离开,零星的点单声中,少年清澈爽朗的声音响起,“阿姨,两个肉包子一个烧卖一杯豆浆!”
“好咧,”老板抬起蒸笼盖,又盖上,“哎哟包子还没熟,很快啊,再等两分钟。”
孟彷舟看了眼时间,满口道:“没事,不着急。”
满鬓斑白的老爷爷和几岁大的小孙儿停在铺前,老人要了一笼小笼包和两杯绿豆粥,张姨应了声好,在墙上揪了个塑料袋。
老人把拐杖架在胳膊内侧,掏出兜里的钱包,动作迟缓地抽了一叠纸笔出来,老花眼眯了好一会儿才数清钱,放在桌案上。
付完钱,他左右转头看身侧,语气疑惑,“小孩呢?”
孟彷舟本松散地倚坐在自行车座,听见这话,直起身四处张望,帮他一起找人。
“啊!小心啊!”
店铺内的老板往路边一抬头,拿着蒸笼盖的手瞬间滞住。
白色的残影掠过,自行车身哐哐撞地,后轮打着转,少年拔腿冲向路中间,留下一个越来越远的宽瘦的脊背。
车上的季郁望着这一幕,霎时间傻眼,身体僵住,不敢呼吸。
年幼的孩子正朝马路走去,一辆疾行的车即将开过来。
顷刻之间,喇叭声、车铃声、尖叫人声顿瞬间刺破人的耳膜。
孩子被声音惊起注意力,抬眼看到近在咫尺的危险,很快被吓懵,呆呆地望向趋近的车头,惊恐地张着嘴,愣在原地无法动弹。
周围的人被声响吸引注意力,瞥见路中间的孩子,都屏住呼吸,心吊悬在半空中。
有人毫不犹豫地撒腿冲过去。
刹车的摩擦声划破地面和天空,下一秒,一个有力的臂膀将小孩搂住,抱着他飞快远离危险源。
一大一小,重重摔跌在路肩,少年用身体将孩子护住,后背径直贴着冷硬的水泥地面。
老人惊魂未定,颤抖着身子,拄着拐杖跌跌撞撞跑过来。
早餐店老板扔下笼盖,推开店门的围栏,失魂般冲了过去。路人也急匆匆围拢过去帮忙,有人打开手机记录现场。
模糊的人群遮掩了现场画面,季郁什么也看不清了。
她抚着胸口,慌忙问方洁,“方阿姨,车上是不是有急救包?”
“有的有的。”方洁回。
拿到急救包后,季郁观望了下路况,确认暂无车辆赶超经过,飞快推开车门,从路中间跑向那处路肩。
方洁还没反应过来,就看见她飞奔而去,焦急地高声喊,“小郁,注意看车!”
孩子被牢牢护在少年怀里,懵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顿时嚎啕大哭。
孟彷舟松开手,路人将孩子抱起来,平安送回老人身边。
“别动他!”伸过来的几只手停滞在半空,早餐店老板拦下路人的动作后,急切地确认他的状况,声音发颤,“没摔哪儿吧?头痛不痛?有没有骨折?哪里不舒服啊?”
忍着疼痛,孟彷舟“嘶”了一声,手扶在臀部,用一贯轻松的语气,半开玩笑安慰老板,“阿姨,我没事,就是屁股结结实实摔了下,还挺痛的。”
“好孩子,我带你去医院检查一下。”老人含着热泪,眼里有对小孙儿劫后余生的后怕,也有对少年奋不顾身的感激。
车主这时也急忙下车,慰问道:“没事吧!”
孟彷舟手掌撑地正要起身,其他人见状,伸手将他扶起来。
站起来后,他拍了拍手上和衣裤上的灰尘,在众人面前转了几圈,“没事,真没事,能走能动,还好那时候还有点距离。”
老板抓住他的胳膊,“这伤口都是血呢!”
孟彷舟回:“真的——”
他的话悬停在唇边,密密麻麻的人群里挤进来一个清瘦的身影,对上他的目光时,女孩胸腔起伏舒了一口气。
那只被早餐店老板抓起的胳膊上的斑驳血迹就这样映入季郁的双眼,血肉模糊的伤口上,正流淌着新鲜的血液,顺着胳膊流成一条浅小的河道。
“孟彷舟......”季郁瞪大了眼睛,眼眶莫名其妙发酸。
季郁很怕受伤,因为对生理性疼痛的感知太过敏锐。
从小掉眼泪的原因,大多是由于疼痛,体检抽血扎针的疼、打疫苗的疼、运动扭伤的疼、练舞时韧带撕裂般的疼......
她不敢想象,这些伤在她身上会是怎样的疼痛级别。
一定会很痛吧。
她感觉自己声音有点颤抖,“你......你怎么样?”
女生脸色不太好看,一路奔跑过来,碎发凌乱,额角沁出薄汗,孟彷舟想从兜里拿纸给她擦汗,却发现自己忘记带了。
他挤出一抹安慰的微笑,“就是摔破了点皮。”
季郁看着那一大块触目惊心的伤口,无声地摇头,表示不认同。
她蹲在地上,打开急救包,浓稠的血滴在她边上的地砖。她一愣,有些心急地在一格格的医药用品中翻找,东西太多,让人眼花缭乱的,她的手不自觉地在抖动。
“季郁。”他叫住她,声音有些沙哑。
季郁低着头,“嗯?”
肩上一沉,孟彷舟温厚的掌心隔着校服按了上来,他轻声道:“别紧张,真的不是大伤。”
说着,用另一只手精准找到装着消毒棉签的口袋。
季郁接过,小心谨慎地为他胳膊的伤口抹药。
“我来。”
早餐店老板看季郁轻手轻脚,动作太过温吞,扬手接过了棉签。期间,男生咬紧牙关,游丝般的抽气声却从齿缝漏出来。
季郁担忧地看向他的手臂,眉头不自觉微微蹙起,默默从急救包里拿了卷白色绷带出来。
老板处理完伤口,看了眼她,“绷带给我。”
车主还没走,不太放心地问孟彷舟,“小同学,还是去医院看看吧。”
孟彷舟摆手,“不用了。”
“去看看吧,这样我才放心呐。”老人牵着孩子,关心道。
孟彷舟活蹦乱跳地转了一圈,“真没逞强,我还得去学校报道呢。”
“这样吧,”车主从包里拿了张名片给他,“你有事的话,打电话给我,好吧。”
孟彷舟没推辞,收下了名片。转身走了几步,拾起书包,搬起倒地的自行车。
方洁已经把车开到这条街的路边,季郁收好急救包放回车里,让她先回去,这边离校门口就几步路,她和同学走路过去。
“我停个车,过来帮忙吧。”方洁说。
“不用了。”季郁关上车门,“你先回去吧,方阿姨。”
季郁执拗不让她下来,方洁看了眼车窗外缠着绷带的少年,最后点点头,开车离去。
“走吧。”她折返到孟彷舟身边。
“你不坐车走吗?”他问。
“不啊,你胳膊受伤了,我帮你推车。”她回。
虽然一只手受伤了,但右手没有,孟彷舟是打算单手骑去学校。自行车是没有后座的公路车,现在是真得推着车去了。
“那我们走吧。”他无奈地笑了笑,单手推着车头往前走,季郁抬手要来接自行车,他转了个方向避开,“我可以推的,没你以为的那么脆弱。”
季郁还想说点什么,男生把车头挂着的书包递给她,“你想帮忙的话,那就麻烦你帮我拿一下书包吧,可以吗?”
当然可以。
季郁二话没说接到手里。
两人走在人行道上,孟彷舟要推自行车,季郁在他侧后方一个肩头的距离跟着,今天是高二第一学期报道的日子,新书还没发,他的书包没多少东西,没什么重量。
她视线低垂,望向那条受伤的手臂,白色绷带外边,黄褐色的碘伏干涸,痕迹突兀地印在皮肤上,是她刚刚笨手笨脚不小心涂出来的。
脑海中回想起刚刚的画面,隔着绷带,季郁好像再度看见了那血肉模糊的伤口。
她于心不忍地错开视线,上眼睫毛打在眼睑,看着鞋尖,又莫名想到上学期的那些事。
他怎么总是为别人出头,最后导致自己伤痕累累呢。
反观他本人,倒是挺心大,从来不把这些当回事,好像什么也不怕的样子。
“孟彷舟,你为什么总是受伤呢?”
声音很轻,只有他们两个人才听得到。
像一声很轻的呢喃,又像一声如羽毛般轻飘的叹息。
孟彷舟脚步一滞,看着车头,眼中闪过迷茫。
那根羽毛,就这样不动声色地拂过了他的心头的一处角落。
那里便矗立着一座沙石堆砌的破败蚁穴,砂砾疏松,里头空洞无比。
很早以前,这座蚁穴像座海市蜃楼,只会偶尔在他寐后睁开眼的时候出现,他在朦胧和空茫中感受到心头空虚的洞口。
他觉得自己很轻,如同没有重量的非实体。
他从小和爷爷相依为命,自爷爷去世后,那座蚁穴不再隐匿踪迹,落脚在心门最显眼的地方。
轻而易举便会软化塌陷,又容易再次垒起重建。
经年累月中,许多人为他及时填平了一些凹陷的坑洼,浇筑上平坦的水泥沙石,不让虫蚁再次侵蚀那里。
这些人里,有孟青丽、龙竹茂、熊天、阮知汝......
可就在刚刚,那分明是一句很轻很轻的话。
也许只是出于朴素的善意和关怀的一句话。
却仿若蕴藏着巨大的力量。
轰然一声,他清晰地听到了蚁穴一角坍塌的响声。
他的心脏,也跟着震颤。
女生轻柔的声音带着困惑,“你冲上去的时候在想什么呢?会不会有一点害怕呢?”
“我看你冲过去的时候,快吓死了。”季郁抬头望着他的侧脸,他紧抿着唇,下颌线条凛冽地绷紧着,“你怎么不说话?”
孟彷舟喉间滚动,沉默半晌。
内心升腾起一种微妙的感受——或许,她这是在心疼他吗?
孟彷舟扶着车头,竟然后知后觉地感到后怕。他怕真发生什么意外,没时间等到以后,他还有好多事想去做。很多人的脸走马灯一样回旋在脑海,他忽然想,如果这是他人生的最后一天,他想对他们说什么呢?
和孟姑姑说声辛苦了。
和老冯说一句让你费心了。
和朋友们说一句和你们成为朋友很幸运。
以及,和眼前的女孩说——
没吓到你吧,要是给你留下阴影的话,那真是罪过大了。被大家围着关怀的时候,我觉得很开心,这世界还是挺多善心人。
多谢你关心我。
这个世界上,又多了一个让我感到温暖的人。
季郁还在等他开口。
“冲上去的时候顾不上想什么,现在回过头,挺后怕的,”嗓子紧涩,孟彷舟喉结滚动了一下,咳了声清嗓子,垂眼看到她手背上的污迹,他说:“你手背上有血。”
季郁看过去,哦了一声,从书包里拿了片湿纸巾擦掉了。
“原来你也会怕,”季郁调侃他,“我以为你天不怕地不怕呢。”
孟彷舟笑笑,“很多事,因为害怕,可以没必要做。但还有很多事,不能因为害怕,就不去做。后果是怎么样,那是做了之后的事,没做之前,都只是脑子的幻想,被预设的幻想拦住脚步,听起来太怯懦了。”
季郁认真看着他,意识到自己忽略了一件事。
进到校门口,在他拐去停车时,她扬起明媚的笑容。
“孟彷舟,你做了一件很棒的事。”
-
停完车,时间已经九点零三分。
孟彷舟快步往一班教室走去,在教室门口看见满屋子稚嫩的陌生脸庞时,他尴尬地止步,挠着脑袋,最后无声地笑了笑。
差点忘了,自己已经高二了。
高二一班的教室往上平移到了同一栋楼的第四层。
他认命地转道去爬楼梯,长腿一迈,一步跨三四个阶梯地爬上了第四层。
教室就在楼道左拐第一间。
他往窗口看去,里头果然是熟悉的同学们,满满当当的,早已经来齐了。他从敞开的后门利索地钻进教室,座位还是按照上学期最后一周流动变化后的位置坐,他恰好在最后一排。
隔壁座位是空的,熊天也还没来,他心道不会是还在家打瞌睡吧。
结果他刚坐下,后门又风风火火窜进来一个体型格外引人注目的胖子,啪的一下坐在他身边。
孟彷舟纳闷地看向身侧,“熊,暑假到底吃多少饭了?”
熊天一脸后悔莫及,“这学期我一定管住嘴,迈开腿。”
冯津正在讲台上唠叨着,瞥了眼他门两个迟到的,又看向别处。
他照例在讲台上了各个科任老师的联系方式:语文老师宋清欢、数学老师郑优莎、英语老师郑笑荣、物理老师丰渡、化学老师何辉煌、生物老师冯津。
高二各个科任老师变动不大,除了语文老师,其他基本上和高一是一样的。英语老师和化学老师是上两个竞赛班的课,其他老师则是另外带了其他竞赛班之外的班级。
“语文老师换成这个宋清欢老师了,带你们一二班,人景城师范研究生毕业的,厉害着呢,课上认真听,别做些有的没的小动作。”
刚毕业,语文老师,重理轻文的理科竞赛班,冯津想想都觉得自己得先替这个宋老师“警告”一下班里这群小孩。
“你知道之前红姐去哪了吗?”熊天低声问孟彷舟。
红姐是他们高一的语文老师,本名李红。
孟彷舟漫不经心转着笔,“哪儿高就了?”
熊天说:“好像去了加拿大,听龙总说她老公在那边的大使馆工作。”
孟彷舟点点头,那这也不奇怪了。
“你想不想出国读书?”熊天问。
孟彷舟:“不想。”
真要和孟青丽提了,指不定真要卖房供他,没这个必要。
熊天说:“我爸问我想不想去,要是申请得上,怎么都会让我去读。”
“多去外面看看也不是坏事,”孟彷舟歪着脑袋,抬手撑着下颌,“你怎么想?”
“我不是很想,我还是想跟你们一块考到陶浦去。”
孟彷舟拍了拍他敦实的胳膊,“那还得加把劲。”
“你手怎么了?”熊天看到他胳膊上的绷带。
“早上抱一个小孩,摔了。”孟彷舟收回手。
没头没尾的,熊天听得云里雾里,没厘清具体的关联性。
“什么鬼。”
咚咚咚。
冯津曲指敲了敲黑板。
“接下来,就让几个新学期转到我们班的同学上台做个自我介绍。”
这次的班级人员的变动,堪称是高中三年最大的一次,不仅是考试成绩的升降班变化,还有文理科的分野。一班选文科的只有9个,因为排名不理想,降班的有4个,也就意味着,有13个新面孔要加入高二一班。
冯津挨个喊人上台,孟彷舟在座位认真记了下名字和脸,挨个给人捧场鼓掌。
到最后一位同学时,冯津看了眼台下,笑容格外荡漾。
“咋回事,老冯笑成这样?”熊天吐槽。
“这一位,大家应该不陌生。”冯津抬了抬下巴,“季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