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郁做了一个梦。
她孤身一人骑马疾驰,但马失前蹄,瞬间发狂,她的手掌死死握住缰绳直至勒出血痕,松手那一刻,人狠狠摔跌在黄土弥漫的沙场。
身后驱使战车穿戴盔甲的士兵气势汹涌,距离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她全身散架般疼痛,在原地动弹不得,一切都那么无能为力。
眼看着车轮滚滚而来,变成近在咫尺的巨轮,残酷凶狠地从脸上倾轧而过。
梦里无声的痛苦叫声戛然而止,倏地睁眼,惊吓出一身冷汗。
她坐起来,剧烈喘气。
抬眼向四周张望,惊觉自己坐在高考的考场上,手上残留的血迹蹭脏了写了一半的答题卷面,她惊慌失措地举手,几乎是哭着问监考老师该怎么办。
监考老师面无表情地给她换了张新的,她抬头看了眼时间,顿感天要塌下来了。
怎么办,只剩不到半小时。
她呼吸急促,但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奈何全身冷汗直冒,抓起2B铅笔手指颤抖地涂完选择题,又再抬眼看教室前的时钟,心脏急速狂飙就要跳出胸腔。
快写!速度再快点!
她翻开试题卷的第一道大题,救命,为什么第一道题目她就看不懂?
怎么可能?怎么会这样?大脑仿佛要爆炸,她难以置信,第一道大题就把她卡住了,后面还有好几道,她怎么可能写得完?
如果数学考砸了,还有什么继续考的必要吗?
她的高考好像真的要因为这场考试毁于一旦了,她的人生也要完蛋了!
她的四肢和躯干在剧烈颤抖起伏着,在近乎快要休克的前一秒,她真正意义上的醒过来了。
醒来后的季郁全身汗涔涔的,像干涸池塘的一条鱼儿,无力又竭力呼吸着。她坐在床头,脑子里不断回闪着刚才光怪陆离的梦,向来直挺的脊背弯下来,羸弱的肩膀和手臂无力地垂在身侧。
如果现在有镜子,大概能看到一个长发凌乱、面无血色的狼狈女生。疲劳焦虑令她陷入夜夜失眠的死循环,原来那双最具光彩的琥珀色眼眸,变得如此无神,眼白布满血丝。
这是一个噩兆,不是么?
创新月月考后,她便开始与失眠和焦虑作困兽之斗,最后悲惨地发觉,本该凝神的注意力随时濒临涣散。
仅剩不多的斗志用在此处做抗争,势必在另一个战场变得颓势。
屋漏偏逢连夜雨,为了不让大家寒假放松警惕,景一新学期报道之前,有个开学考。而开学考前几天,季郁终日惶惶不安。整个寒假什么书都没读进去,她简直要疯了,完全不敢去参加这场开学考。
这个冬天很冷。
开学考前夕,季郁冲了个冷水澡,穿着单薄的睡裙,把房间的空调开到16°,桌上摊开着笔记本,睁着眼睛在桌前枯坐了一个晚上。
心里如同被凿了个冰窟,血脉的热血似乎停止流动,她全身打哆嗦,脸上毫无血色,双唇煞白。
期间,脑子里反复思索着两件事,逃过这场开学考会怎么样?天亮后又该怎么开口说不去?
她选择了这种玉石俱焚的做法。
迷茫的悲伤如潮汐般周而复始,她随着潮起被拍上沙滩,又随着退潮被卷入大海,涌起又退却的波浪裹挟着她,起起伏伏,反反复复。
漫漫长夜,她落下了自责而羞愧的眼泪。
因为羞耻心,因为不光彩,因为很丢脸,她是懦夫,是逃兵,天亮后,还要做个拙劣的撒谎精。
临近要起床的前一个小时,她打开房间的空调暖气,爬进被窝。
“小郁怎么还不下来?”吃早饭时,尤蓁叶看了眼手上的腕表。
吴阿姨正在盛稀饭,立刻道:“我上楼叫一下她。”
“不用,我去喊她。”尤蓁叶放下汤匙,从椅子上起身。
房门叩了两声,没有回应,尤蓁叶直接推门进去,看见床上隆起的一团被子,随即道:“怎么还不起床?忘了今天要去开学考了吗?”
季郁揪着被子,在被窝里蜷缩着,全身瑟瑟发抖,声音微弱:“妈妈我不舒服。”
说这话的时候,她已经分不清自己究竟是被冻得心里发虚还是扯谎的心虚了。
尤蓁叶闻言,担忧地将手贴在她额头上,“有点低烧的样子。”
她去拿了个温度计,测出来38°,于是给季郁吃了退烧药,贴上退烧贴,照料完女儿后,她又看了眼时间,问:“今天的开学考,能坚持去吗?”
季郁握拳的指甲陷入肉里,刹那间,心更凉了一截,觉得自己既可笑又可悲。自虐折腾一番过后,尤蓁叶还是对这场狗屁考试在意得要命。
从小到大,因为尤蓁叶的在乎,很多事情季郁也要看得很重。
比如她可能这辈子都用不上几次的法语。
十天前,她和尤蓁叶开诚布公地表明自己学业紧张,不想再上法语课了。
尤蓁叶淡淡看了她一眼,“每周两节课的时间,应该并不会占用你太多时间,怎么分配时间和效率,才是你该解决的问题,而不是把问题本身解决了。”
“妈妈,”季郁带着不被理解的悲伤神情看向尤蓁叶,“你根本不知道我们有多少的课业压力,想要考好不是那么轻松简单的,我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不断地写作业和复习。”
偶尔,也渴望得到一丝喘息。
尤蓁叶轻轻皱眉,“你也不是二十四小时都要投入学习。学语言是长期的,假期每周两节课,平时每周一节课,每节课一半时间上课,一半时间和老师闲聊,这和放松什么区别呢?你不也差不多每天会去舞蹈房跳跳舞什么的,这些都是调节和放松呀。”
季郁心里冷笑,可你隔三差五就来考察我的语言学习情况,哪个地球人会觉得这是放松?
“那我不跳了,不浪费时间了,”她抠着手指头,有些不安,但还是咬牙说出了心里话,“我其实一点儿都不想学法语。”
甚至,觉得有点恶心。
季郁很抱歉地和法语老师说可以帮她问问有没有想学法语的朋友,法语老师很是理解地说她看出她对法语不感兴趣了。
总而言之,那场“谈判”,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式告终。她放弃练舞的时间,也不上法语课。
......
“我没有力气了。”季郁闭着眼睛,虚弱道。
“那就别去了。”季新南心疼地看着女儿。
尤蓁叶沉默好一会儿,摸了下她的头,“要不要去医院看看?”
“不要。”季郁出声拒绝,“我在家休息一下就好。”
万一医生看出她是被冻出的低烧呢?要怎么解释开着暖气的房里还会被冻到这件离奇的事呢?心虚的人生怕露出半点马脚。撒一个谎已经够丢脸了,她不想继续用无数个谎言去圆谎。
尤蓁叶迟疑一会儿,“那你有事给我打电话。”
出发上班前,夫妻两不放心,叮嘱吴阿姨好几遍,让她要喊季郁吃早饭,要给她测温度,给她吃药。
季郁压根没睡着,翘课和翘考试的紧张感完全不是一个层级的,精神如一根拧紧的发条,始终紧绷着,但身体的疲惫和生病的难受又让她迷迷糊糊的。
十点左右,吴阿姨来给她测了次温度。
“要不要吃早饭啊?”吴阿姨问。
不管吴阿姨是出于关心还是交差,季郁反正睡不着,配合她说了句要吃。起床洗漱,对着洗手台的镜子梳头发时,梳下来一大把掉发。
今天的早餐是清粥和小菜,一口下去,食道泛酸,咽进去的食物仿若要随着胃酸倒流,她有股想呕吐的冲动,感到自己的脑子也像这些浓稠的浆糊,糊作一团。
硬塞了半碗粥,她回房间躺着,被子重如石块,牢牢地覆盖在她身上。
房间窗帘挡住阳光,却仍有一缕从没合紧的缝隙中钻进来,粉尘颗粒在那束金色的晨光里飞扬。现在是几点?上午的语文考试快结束了吧。
没由来的不安潜入心底,半满的胃里,一艘沉船在颠簸起伏。
恶心的感觉翻涌上来,她想吐。
她掀开被子下床,冲进洗手间,把胃里的东西一股脑儿地全部吐了出来。
午饭也这样,混着灌进去的药水,一同被冲进了马桶。
遮光窗帘紧闭的房间里,亮了一小盏台灯,桌面上堆叠着从高一到现在写过的作业卷。
一张纸,不管是揉成一团丢进垃圾桶、撕成四分五裂的碎片撒向天空,又或者在熊熊燃烧彻底化作灰烬,需要多久?两秒?五秒?八秒?可她、学校里的所有人,在这一张张纸上花费了不知道多少个小时的时间。
她抱着那堆卷子去了花园,一处空地上摆放着一口陶瓷缸,缸里有水。她按下打火机,一簇火苗点燃了陈旧泛黄的纸张。
一张张写得满满当当的纸张,将她的青春围困在黑色字符造就的藩篱里,堆成一座供人朝圣的祭坛。闪烁的火焰将这座祭坛焚烧,雪片般的纸张在烈火中化作灰烬,漂浮在陶瓷缸里。季郁像个异教徒,旁观者另类的祭祀,神情沉静肃穆。
烟雾惊动了花园的报警器,吴阿姨拿着消防栓火急火燎冲过来时,看见陶瓷缸周边的残局,怔愣几秒,松了口气。
季郁有些抱歉,“我刚才在烧东西。”
吴阿姨心有余悸地开口,“下次要处理东西找我呀,这样太危险了。”
午后,季郁浑浑噩噩地睡了一个小时。
吴阿姨来给她量体温时,发现她脸色红得吓人,后背被汗湿透了,温度计一量,吴阿姨手一抖,都烧到四十度了。
她二话没说,打电话叫方洁开车送她们去了医院。
急性胃肠炎伴高烧,要挂点滴,在医院观察。
季郁醒来第一眼,看见的是床边的季新南,她下意识越过他的肩膀往后看,却没看见身后有人。
看出女儿在找谁,季新南开口:“你妈妈有事,没办法赶过来。”
季郁记得,小时候生病住院,妈妈不管在忙什么,只要在国内,一定会第一时间出现,陪在她身边的,真的只是因为有事赶不过来吗?还是因为不那么想看见她?
翌日上午季郁才见到尤蓁叶,妈妈问她还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季郁说自己头疼,尤蓁叶替她按摩了十分钟,用舒适宜的力度按压着她的太阳穴周边,季郁的头没那么痛了,心里却像被人捏着一样,又有点难受了。
好奇怪的氛围。
看似其乐融融的场景,母女两却都无比缄默,两个人都似乎各有心事。
不知何时起,她们从无话不谈变成这样相顾无言。
奶奶正好打了个电话来,看见她躺在病床上,满脸心疼。看着视频里奶奶的脸,季郁像个小孩子,眼泪说掉就掉。
她带着哭腔,“好难受,奶奶。”
生病好痛苦,学习好累,生活好累,和妈妈明明没有大吵大闹却像离心一样,心比被刀子割了还难受。好想回到无忧无虑的小时候,完成一些幼稚的事也能被慈爱宽容的吹嘘哄得开心老半天。
奶奶看着哭得眼睛通红的季郁,对尤蓁叶道:“蓁叶啊,让小郁来我这里待两天吧。”
季郁吸吸鼻子,目光落在妈妈身上。
尤蓁叶怎么可能会答应,她巴不得她赶紧好,快去学校上课。
然而下一秒,尤蓁叶竟然松口答应了,“我明天送她过来。”
-
孟彷舟去数学老师办公室拿试卷,郑笑荣喊住他,让他把一班的英语答题卷也顺带拿走。
在他要走时,郑老师问了句:“季郁还没来啊?”
孟彷舟脚步一顿,“还没有。”
“生病好几天了,会不会很严重啊?”郑笑荣嘀咕道。
谁知道呢?
没人知道季郁现在什么情况。
现代通讯技术如此发达的当下,各种途径都无法联系到本人的话,无非两种情况,主动失联,被动失联。
他们在新年那天互送了客套的新年祝福,整个寒假的交流,也仅此而已。
可如果只是为了和他保持距离,减少线上线下的接触的话,她没必要不理会所有人。孟彷舟问了唐凌颖阮知汝几个人,季郁这几天也没回她们的消息。
开学考那天,孟彷舟没看见季郁,见讲台上的冯津一脸泰然,便问他季郁怎么没来?冯津耳机又忘摘了,估计是还听着音乐,喊了好几遍才反应过来,说季郁请假了。孟彷舟随即问事假还是病假,冯津倏地抬头看了他一眼,说是病假。
就算是生病,也会有人把季郁照顾得很好,又轮得到他孟彷舟去操什么无用的心呢?
最后一节自习课,他找冯津请了晚自习假。
从学校打车到敬亭山庄,根据时彗给的地址,走到了季郁家的大门外,孟彷舟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究竟在做什么。
他就这么不受控制又冒失地跑到季郁家外。
贸贸然造访,会不会打扰人家?
罗马柱式的围墙环绕着庄园式建筑的外圈,建筑的正面是工艺繁复的铁艺大门,孟彷舟在门铃边踌躇良久,烦躁地挠挠头。
比起其他的顾虑,他更想知道季郁的情况,深吸一口气后,他按响了门铃。
对讲机传出一声询问,“请问找谁?”
孟彷舟稳了稳心神,“您好,我找季郁。”
对方问:“你是?”
孟彷舟一滞,自我介绍:“我是她同班同学。”
“你找小郁有急事吗?她不在家。”
“听说她生病了,但是我,我们班的人都联系不上她,”孟彷舟急忙问重点,“她还好吗?”
“她住了几天院,手机落家里,人都昏昏沉沉的,哪里有空管别的事嘞,小同学你有什么事?我和小郁转告一声。”对方道。
“没事了,”孟彷舟摇头,“那她什么时候可以回学校?”
“这个不好说,她去奶奶家了,我也不晓得。”对方说完,想起自己没好好招待人家,反而把他晾在大门外有一会儿了,忙道:“小郁的同学,你要不要进来喝杯水啊。”
“不用,不打扰您了,”孟彷舟找了个说辞,“我也要早点回学校。”
“那我就不留你了,慢走啊。”
“您客气了。”
这边离马路远,孟彷舟在打车软件上叫车,好几辆接单的司机中途给他取消了订单,十有八九是中途接了别的单子。
孟彷舟没有那个耐心耗在原地,最重要的是,他心里有点乱。
于是,他在暮色的林荫道上跑了起来。
冬天傍晚的风不断往身后灌,少年发丝飞扬,拉长的影子在小路上跃动。
跑到马路边,孟彷舟额头冒出了一点薄汗,他看了眼手表,跑了大约有四十分钟。回望身后的路,林荫道幽长深远,这段几公里的长路,坐车几分钟就能到他这里了。
即便在马路边,僻静的路段上也没有半点行人,只有路中央稀疏的车流。
周围被寂静的夜色笼罩,路灯冰冷冷地亮着,孟彷舟温热的呼吸在空气中化成白雾,他扯了扯嘴角,突然笑了一下,像是自嘲。
-
去菡台的路上,季郁睡了半途,醒来想听歌,才意识到手机没带。
行李箱是尤蓁叶帮她收拾的,里头放着几套换洗衣物,妈妈直接开车到医院接她去菡台,因为平时手机都是自己在保管,妈妈没料到她手机没带。
但就去奶奶家待两三天,暂时断会儿网也没关系,何况尤乐瑶也会来,她一点不会无聊。她是个自由人,改了自己的行程,来陪她过几天田园牧歌的生活。
季郁是在孟彷舟造访的次日才知道的这个消息。
奶奶接到吴阿姨打来的电话,说是有个同学跑来找她,季郁接过电话,问吴阿姨那位同学的名字是什么,吴阿姨一拍脑门说自己忘记问了。
于是向她描述身高长相,“我隔着门铃监控看的,一个蛮俊的男孩子,高高的,挺有礼貌。哎......”她倏地犯起嘀咕,“怎么觉得像在哪里见过?”
季郁心里顿时浮现一个名字,立刻挂断电话,打了个视频过去,“吴阿姨,您让我看下家里那天的监控可以吗?”
吴阿姨以为出什么事了,语气一变,慌道:“怎么啦?是不是这个男孩子缠着你?”
“不是不是,”季郁连忙否认,“我就看看是哪个同学。”
“好,你等一下,”吴阿姨抓着手机跑去电脑前给她翻大门外的监控,将镜头对准并不高清的画面,“就是这个男同学,你认不认识呀?”
是孟彷舟。
在门外徘徊了一阵,穿着校服的男生似乎做了很大的心理准备,才终于按下门铃。
看不见对方,他对着一个对讲器,姿态得体,有礼有节,结束对话要走时,不知说了什么,大约是道别的话吧,边说边做了个轻轻颔首的动作。
他没有立刻走,站在门口半分钟左右,肩膀往下沉,看起来像是舒了一口气。
再往后就是他独自离去的背影。
看着莫名孤寂和落寞。
几分钟如默剧般的监控录像播完,季郁没有说话,吴阿姨叫她,“小郁?”
“是我们班的,我有事忘和他说才来找我的。”季郁回过神,唇瓣嗫嚅,语气不自然地说:“吴阿姨,这个你和我讲就行了,不用告诉我妈妈爸爸。”
说完她就后悔了,多此一举,谁听后不觉得此地无银三百两呢?
吴阿姨表情管理简直满分,云淡风轻点点头:“晓得的。”
回学校那天,季郁座位被女孩们围堵着,热情友善的关心将她淹没,直到宋清欢到班级提醒赶紧早读,大家才跑回自己座位。
早读结束,季郁去接水,回教室时,在走廊碰见急匆匆赶来的孟彷舟,少年背着书包狂奔,在即将与她碰上时倏地刹住,眼底闪过惊讶和惊喜。
他往后退一步,尴尬地挠挠头,问:“你好了吗?”
“好了。”季郁握着水杯,站在原地,开口道:“你来找我那天,我不在家。我在奶奶家待了几天,手机落在家里。昨天我回家有看到你的消息,那个,”她顿了顿,“还我觉得还是当面和你说比较好。”
说什么?孟彷舟直勾勾看着她,心里有些不安。冲动冒失,一声招呼不打就跑去她家,给她造成困扰了,是吗?
“不好意思我——”
“谢谢你——”
两道声音撞在一起,孟彷舟听清她的话,表情错愕。
季郁继续说:“谢谢你的关心,我不是故意不回消息的,以后手机会尽量带在身上,消息,也会回的。”
她和世界的连接,不仅仅在于她呼吸的每口空气,望见的每片山海,更在于她和身边的人。
手机里潮涌而来的讯息提醒她,她存在于这个纷繁世界,无法切断与自然的共处,更无法割舍与人的羁绊。
就算只是朋友,也该让他拥有得以倚仗的支点,不用再无端猜测、踌躇徘徊,不用再迟疑过后才敢按响门铃。
回想起来,她之前那种故作客气的做法,无论是态度还是言辞,都太过刻意,傻子才看不出她的意思。
可是,她扪心自问,自己真的想将他越推越远么?
她不想。
面对面的表态,是季郁能想到的,最简单又有力的方式。
孟彷舟睫毛颤了颤,目光在她脸上流转,一时间,心里有无数话要倾吐,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季郁被盯得不自然,不晓得刚才有没有将意思表达清楚,问:“怎么了?”
“瘦了。”季郁怔愣片刻,听见他轻轻说:“多吃点。”
下一秒,上课铃响了。
她孤身一人骑马疾驰,但马失前蹄,瞬间发狂,她的手掌死死握住缰绳直至勒出血痕,松手那一刻,人狠狠摔跌在黄土弥漫的沙场。
身后驱使战车穿戴盔甲的士兵气势汹涌,距离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她全身散架般疼痛,在原地动弹不得,一切都那么无能为力。
眼看着车轮滚滚而来,变成近在咫尺的巨轮,残酷凶狠地从脸上倾轧而过。
梦里无声的痛苦叫声戛然而止,倏地睁眼,惊吓出一身冷汗。
她坐起来,剧烈喘气。
抬眼向四周张望,惊觉自己坐在高考的考场上,手上残留的血迹蹭脏了写了一半的答题卷面,她惊慌失措地举手,几乎是哭着问监考老师该怎么办。
监考老师面无表情地给她换了张新的,她抬头看了眼时间,顿感天要塌下来了。
怎么办,只剩不到半小时。
她呼吸急促,但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奈何全身冷汗直冒,抓起2B铅笔手指颤抖地涂完选择题,又再抬眼看教室前的时钟,心脏急速狂飙就要跳出胸腔。
快写!速度再快点!
她翻开试题卷的第一道大题,救命,为什么第一道题目她就看不懂?
怎么可能?怎么会这样?大脑仿佛要爆炸,她难以置信,第一道大题就把她卡住了,后面还有好几道,她怎么可能写得完?
如果数学考砸了,还有什么继续考的必要吗?
她的高考好像真的要因为这场考试毁于一旦了,她的人生也要完蛋了!
她的四肢和躯干在剧烈颤抖起伏着,在近乎快要休克的前一秒,她真正意义上的醒过来了。
醒来后的季郁全身汗涔涔的,像干涸池塘的一条鱼儿,无力又竭力呼吸着。她坐在床头,脑子里不断回闪着刚才光怪陆离的梦,向来直挺的脊背弯下来,羸弱的肩膀和手臂无力地垂在身侧。
如果现在有镜子,大概能看到一个长发凌乱、面无血色的狼狈女生。疲劳焦虑令她陷入夜夜失眠的死循环,原来那双最具光彩的琥珀色眼眸,变得如此无神,眼白布满血丝。
这是一个噩兆,不是么?
创新月月考后,她便开始与失眠和焦虑作困兽之斗,最后悲惨地发觉,本该凝神的注意力随时濒临涣散。
仅剩不多的斗志用在此处做抗争,势必在另一个战场变得颓势。
屋漏偏逢连夜雨,为了不让大家寒假放松警惕,景一新学期报道之前,有个开学考。而开学考前几天,季郁终日惶惶不安。整个寒假什么书都没读进去,她简直要疯了,完全不敢去参加这场开学考。
这个冬天很冷。
开学考前夕,季郁冲了个冷水澡,穿着单薄的睡裙,把房间的空调开到16°,桌上摊开着笔记本,睁着眼睛在桌前枯坐了一个晚上。
心里如同被凿了个冰窟,血脉的热血似乎停止流动,她全身打哆嗦,脸上毫无血色,双唇煞白。
期间,脑子里反复思索着两件事,逃过这场开学考会怎么样?天亮后又该怎么开口说不去?
她选择了这种玉石俱焚的做法。
迷茫的悲伤如潮汐般周而复始,她随着潮起被拍上沙滩,又随着退潮被卷入大海,涌起又退却的波浪裹挟着她,起起伏伏,反反复复。
漫漫长夜,她落下了自责而羞愧的眼泪。
因为羞耻心,因为不光彩,因为很丢脸,她是懦夫,是逃兵,天亮后,还要做个拙劣的撒谎精。
临近要起床的前一个小时,她打开房间的空调暖气,爬进被窝。
“小郁怎么还不下来?”吃早饭时,尤蓁叶看了眼手上的腕表。
吴阿姨正在盛稀饭,立刻道:“我上楼叫一下她。”
“不用,我去喊她。”尤蓁叶放下汤匙,从椅子上起身。
房门叩了两声,没有回应,尤蓁叶直接推门进去,看见床上隆起的一团被子,随即道:“怎么还不起床?忘了今天要去开学考了吗?”
季郁揪着被子,在被窝里蜷缩着,全身瑟瑟发抖,声音微弱:“妈妈我不舒服。”
说这话的时候,她已经分不清自己究竟是被冻得心里发虚还是扯谎的心虚了。
尤蓁叶闻言,担忧地将手贴在她额头上,“有点低烧的样子。”
她去拿了个温度计,测出来38°,于是给季郁吃了退烧药,贴上退烧贴,照料完女儿后,她又看了眼时间,问:“今天的开学考,能坚持去吗?”
季郁握拳的指甲陷入肉里,刹那间,心更凉了一截,觉得自己既可笑又可悲。自虐折腾一番过后,尤蓁叶还是对这场狗屁考试在意得要命。
从小到大,因为尤蓁叶的在乎,很多事情季郁也要看得很重。
比如她可能这辈子都用不上几次的法语。
十天前,她和尤蓁叶开诚布公地表明自己学业紧张,不想再上法语课了。
尤蓁叶淡淡看了她一眼,“每周两节课的时间,应该并不会占用你太多时间,怎么分配时间和效率,才是你该解决的问题,而不是把问题本身解决了。”
“妈妈,”季郁带着不被理解的悲伤神情看向尤蓁叶,“你根本不知道我们有多少的课业压力,想要考好不是那么轻松简单的,我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不断地写作业和复习。”
偶尔,也渴望得到一丝喘息。
尤蓁叶轻轻皱眉,“你也不是二十四小时都要投入学习。学语言是长期的,假期每周两节课,平时每周一节课,每节课一半时间上课,一半时间和老师闲聊,这和放松什么区别呢?你不也差不多每天会去舞蹈房跳跳舞什么的,这些都是调节和放松呀。”
季郁心里冷笑,可你隔三差五就来考察我的语言学习情况,哪个地球人会觉得这是放松?
“那我不跳了,不浪费时间了,”她抠着手指头,有些不安,但还是咬牙说出了心里话,“我其实一点儿都不想学法语。”
甚至,觉得有点恶心。
季郁很抱歉地和法语老师说可以帮她问问有没有想学法语的朋友,法语老师很是理解地说她看出她对法语不感兴趣了。
总而言之,那场“谈判”,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式告终。她放弃练舞的时间,也不上法语课。
......
“我没有力气了。”季郁闭着眼睛,虚弱道。
“那就别去了。”季新南心疼地看着女儿。
尤蓁叶沉默好一会儿,摸了下她的头,“要不要去医院看看?”
“不要。”季郁出声拒绝,“我在家休息一下就好。”
万一医生看出她是被冻出的低烧呢?要怎么解释开着暖气的房里还会被冻到这件离奇的事呢?心虚的人生怕露出半点马脚。撒一个谎已经够丢脸了,她不想继续用无数个谎言去圆谎。
尤蓁叶迟疑一会儿,“那你有事给我打电话。”
出发上班前,夫妻两不放心,叮嘱吴阿姨好几遍,让她要喊季郁吃早饭,要给她测温度,给她吃药。
季郁压根没睡着,翘课和翘考试的紧张感完全不是一个层级的,精神如一根拧紧的发条,始终紧绷着,但身体的疲惫和生病的难受又让她迷迷糊糊的。
十点左右,吴阿姨来给她测了次温度。
“要不要吃早饭啊?”吴阿姨问。
不管吴阿姨是出于关心还是交差,季郁反正睡不着,配合她说了句要吃。起床洗漱,对着洗手台的镜子梳头发时,梳下来一大把掉发。
今天的早餐是清粥和小菜,一口下去,食道泛酸,咽进去的食物仿若要随着胃酸倒流,她有股想呕吐的冲动,感到自己的脑子也像这些浓稠的浆糊,糊作一团。
硬塞了半碗粥,她回房间躺着,被子重如石块,牢牢地覆盖在她身上。
房间窗帘挡住阳光,却仍有一缕从没合紧的缝隙中钻进来,粉尘颗粒在那束金色的晨光里飞扬。现在是几点?上午的语文考试快结束了吧。
没由来的不安潜入心底,半满的胃里,一艘沉船在颠簸起伏。
恶心的感觉翻涌上来,她想吐。
她掀开被子下床,冲进洗手间,把胃里的东西一股脑儿地全部吐了出来。
午饭也这样,混着灌进去的药水,一同被冲进了马桶。
遮光窗帘紧闭的房间里,亮了一小盏台灯,桌面上堆叠着从高一到现在写过的作业卷。
一张纸,不管是揉成一团丢进垃圾桶、撕成四分五裂的碎片撒向天空,又或者在熊熊燃烧彻底化作灰烬,需要多久?两秒?五秒?八秒?可她、学校里的所有人,在这一张张纸上花费了不知道多少个小时的时间。
她抱着那堆卷子去了花园,一处空地上摆放着一口陶瓷缸,缸里有水。她按下打火机,一簇火苗点燃了陈旧泛黄的纸张。
一张张写得满满当当的纸张,将她的青春围困在黑色字符造就的藩篱里,堆成一座供人朝圣的祭坛。闪烁的火焰将这座祭坛焚烧,雪片般的纸张在烈火中化作灰烬,漂浮在陶瓷缸里。季郁像个异教徒,旁观者另类的祭祀,神情沉静肃穆。
烟雾惊动了花园的报警器,吴阿姨拿着消防栓火急火燎冲过来时,看见陶瓷缸周边的残局,怔愣几秒,松了口气。
季郁有些抱歉,“我刚才在烧东西。”
吴阿姨心有余悸地开口,“下次要处理东西找我呀,这样太危险了。”
午后,季郁浑浑噩噩地睡了一个小时。
吴阿姨来给她量体温时,发现她脸色红得吓人,后背被汗湿透了,温度计一量,吴阿姨手一抖,都烧到四十度了。
她二话没说,打电话叫方洁开车送她们去了医院。
急性胃肠炎伴高烧,要挂点滴,在医院观察。
季郁醒来第一眼,看见的是床边的季新南,她下意识越过他的肩膀往后看,却没看见身后有人。
看出女儿在找谁,季新南开口:“你妈妈有事,没办法赶过来。”
季郁记得,小时候生病住院,妈妈不管在忙什么,只要在国内,一定会第一时间出现,陪在她身边的,真的只是因为有事赶不过来吗?还是因为不那么想看见她?
翌日上午季郁才见到尤蓁叶,妈妈问她还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季郁说自己头疼,尤蓁叶替她按摩了十分钟,用舒适宜的力度按压着她的太阳穴周边,季郁的头没那么痛了,心里却像被人捏着一样,又有点难受了。
好奇怪的氛围。
看似其乐融融的场景,母女两却都无比缄默,两个人都似乎各有心事。
不知何时起,她们从无话不谈变成这样相顾无言。
奶奶正好打了个电话来,看见她躺在病床上,满脸心疼。看着视频里奶奶的脸,季郁像个小孩子,眼泪说掉就掉。
她带着哭腔,“好难受,奶奶。”
生病好痛苦,学习好累,生活好累,和妈妈明明没有大吵大闹却像离心一样,心比被刀子割了还难受。好想回到无忧无虑的小时候,完成一些幼稚的事也能被慈爱宽容的吹嘘哄得开心老半天。
奶奶看着哭得眼睛通红的季郁,对尤蓁叶道:“蓁叶啊,让小郁来我这里待两天吧。”
季郁吸吸鼻子,目光落在妈妈身上。
尤蓁叶怎么可能会答应,她巴不得她赶紧好,快去学校上课。
然而下一秒,尤蓁叶竟然松口答应了,“我明天送她过来。”
-
孟彷舟去数学老师办公室拿试卷,郑笑荣喊住他,让他把一班的英语答题卷也顺带拿走。
在他要走时,郑老师问了句:“季郁还没来啊?”
孟彷舟脚步一顿,“还没有。”
“生病好几天了,会不会很严重啊?”郑笑荣嘀咕道。
谁知道呢?
没人知道季郁现在什么情况。
现代通讯技术如此发达的当下,各种途径都无法联系到本人的话,无非两种情况,主动失联,被动失联。
他们在新年那天互送了客套的新年祝福,整个寒假的交流,也仅此而已。
可如果只是为了和他保持距离,减少线上线下的接触的话,她没必要不理会所有人。孟彷舟问了唐凌颖阮知汝几个人,季郁这几天也没回她们的消息。
开学考那天,孟彷舟没看见季郁,见讲台上的冯津一脸泰然,便问他季郁怎么没来?冯津耳机又忘摘了,估计是还听着音乐,喊了好几遍才反应过来,说季郁请假了。孟彷舟随即问事假还是病假,冯津倏地抬头看了他一眼,说是病假。
就算是生病,也会有人把季郁照顾得很好,又轮得到他孟彷舟去操什么无用的心呢?
最后一节自习课,他找冯津请了晚自习假。
从学校打车到敬亭山庄,根据时彗给的地址,走到了季郁家的大门外,孟彷舟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究竟在做什么。
他就这么不受控制又冒失地跑到季郁家外。
贸贸然造访,会不会打扰人家?
罗马柱式的围墙环绕着庄园式建筑的外圈,建筑的正面是工艺繁复的铁艺大门,孟彷舟在门铃边踌躇良久,烦躁地挠挠头。
比起其他的顾虑,他更想知道季郁的情况,深吸一口气后,他按响了门铃。
对讲机传出一声询问,“请问找谁?”
孟彷舟稳了稳心神,“您好,我找季郁。”
对方问:“你是?”
孟彷舟一滞,自我介绍:“我是她同班同学。”
“你找小郁有急事吗?她不在家。”
“听说她生病了,但是我,我们班的人都联系不上她,”孟彷舟急忙问重点,“她还好吗?”
“她住了几天院,手机落家里,人都昏昏沉沉的,哪里有空管别的事嘞,小同学你有什么事?我和小郁转告一声。”对方道。
“没事了,”孟彷舟摇头,“那她什么时候可以回学校?”
“这个不好说,她去奶奶家了,我也不晓得。”对方说完,想起自己没好好招待人家,反而把他晾在大门外有一会儿了,忙道:“小郁的同学,你要不要进来喝杯水啊。”
“不用,不打扰您了,”孟彷舟找了个说辞,“我也要早点回学校。”
“那我就不留你了,慢走啊。”
“您客气了。”
这边离马路远,孟彷舟在打车软件上叫车,好几辆接单的司机中途给他取消了订单,十有八九是中途接了别的单子。
孟彷舟没有那个耐心耗在原地,最重要的是,他心里有点乱。
于是,他在暮色的林荫道上跑了起来。
冬天傍晚的风不断往身后灌,少年发丝飞扬,拉长的影子在小路上跃动。
跑到马路边,孟彷舟额头冒出了一点薄汗,他看了眼手表,跑了大约有四十分钟。回望身后的路,林荫道幽长深远,这段几公里的长路,坐车几分钟就能到他这里了。
即便在马路边,僻静的路段上也没有半点行人,只有路中央稀疏的车流。
周围被寂静的夜色笼罩,路灯冰冷冷地亮着,孟彷舟温热的呼吸在空气中化成白雾,他扯了扯嘴角,突然笑了一下,像是自嘲。
-
去菡台的路上,季郁睡了半途,醒来想听歌,才意识到手机没带。
行李箱是尤蓁叶帮她收拾的,里头放着几套换洗衣物,妈妈直接开车到医院接她去菡台,因为平时手机都是自己在保管,妈妈没料到她手机没带。
但就去奶奶家待两三天,暂时断会儿网也没关系,何况尤乐瑶也会来,她一点不会无聊。她是个自由人,改了自己的行程,来陪她过几天田园牧歌的生活。
季郁是在孟彷舟造访的次日才知道的这个消息。
奶奶接到吴阿姨打来的电话,说是有个同学跑来找她,季郁接过电话,问吴阿姨那位同学的名字是什么,吴阿姨一拍脑门说自己忘记问了。
于是向她描述身高长相,“我隔着门铃监控看的,一个蛮俊的男孩子,高高的,挺有礼貌。哎......”她倏地犯起嘀咕,“怎么觉得像在哪里见过?”
季郁心里顿时浮现一个名字,立刻挂断电话,打了个视频过去,“吴阿姨,您让我看下家里那天的监控可以吗?”
吴阿姨以为出什么事了,语气一变,慌道:“怎么啦?是不是这个男孩子缠着你?”
“不是不是,”季郁连忙否认,“我就看看是哪个同学。”
“好,你等一下,”吴阿姨抓着手机跑去电脑前给她翻大门外的监控,将镜头对准并不高清的画面,“就是这个男同学,你认不认识呀?”
是孟彷舟。
在门外徘徊了一阵,穿着校服的男生似乎做了很大的心理准备,才终于按下门铃。
看不见对方,他对着一个对讲器,姿态得体,有礼有节,结束对话要走时,不知说了什么,大约是道别的话吧,边说边做了个轻轻颔首的动作。
他没有立刻走,站在门口半分钟左右,肩膀往下沉,看起来像是舒了一口气。
再往后就是他独自离去的背影。
看着莫名孤寂和落寞。
几分钟如默剧般的监控录像播完,季郁没有说话,吴阿姨叫她,“小郁?”
“是我们班的,我有事忘和他说才来找我的。”季郁回过神,唇瓣嗫嚅,语气不自然地说:“吴阿姨,这个你和我讲就行了,不用告诉我妈妈爸爸。”
说完她就后悔了,多此一举,谁听后不觉得此地无银三百两呢?
吴阿姨表情管理简直满分,云淡风轻点点头:“晓得的。”
回学校那天,季郁座位被女孩们围堵着,热情友善的关心将她淹没,直到宋清欢到班级提醒赶紧早读,大家才跑回自己座位。
早读结束,季郁去接水,回教室时,在走廊碰见急匆匆赶来的孟彷舟,少年背着书包狂奔,在即将与她碰上时倏地刹住,眼底闪过惊讶和惊喜。
他往后退一步,尴尬地挠挠头,问:“你好了吗?”
“好了。”季郁握着水杯,站在原地,开口道:“你来找我那天,我不在家。我在奶奶家待了几天,手机落在家里。昨天我回家有看到你的消息,那个,”她顿了顿,“还我觉得还是当面和你说比较好。”
说什么?孟彷舟直勾勾看着她,心里有些不安。冲动冒失,一声招呼不打就跑去她家,给她造成困扰了,是吗?
“不好意思我——”
“谢谢你——”
两道声音撞在一起,孟彷舟听清她的话,表情错愕。
季郁继续说:“谢谢你的关心,我不是故意不回消息的,以后手机会尽量带在身上,消息,也会回的。”
她和世界的连接,不仅仅在于她呼吸的每口空气,望见的每片山海,更在于她和身边的人。
手机里潮涌而来的讯息提醒她,她存在于这个纷繁世界,无法切断与自然的共处,更无法割舍与人的羁绊。
就算只是朋友,也该让他拥有得以倚仗的支点,不用再无端猜测、踌躇徘徊,不用再迟疑过后才敢按响门铃。
回想起来,她之前那种故作客气的做法,无论是态度还是言辞,都太过刻意,傻子才看不出她的意思。
可是,她扪心自问,自己真的想将他越推越远么?
她不想。
面对面的表态,是季郁能想到的,最简单又有力的方式。
孟彷舟睫毛颤了颤,目光在她脸上流转,一时间,心里有无数话要倾吐,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季郁被盯得不自然,不晓得刚才有没有将意思表达清楚,问:“怎么了?”
“瘦了。”季郁怔愣片刻,听见他轻轻说:“多吃点。”
下一秒,上课铃响了。